标题 |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
范文 |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精选17篇)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极”、“观”、“求”、“其”等实、虚词的多种含义;辨析词类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学习并能够使用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够阐释出这两者在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能够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具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够使用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并能够使用文中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教学思路 通过理清作者游览经历来分析作者论证的逻辑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后深入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两个道理。 教学活动 一、启——导入课题 师: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文言游记,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大家认为这些游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情感怀;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特别之处? 检查预习成果:看学生是否在课前疏通文意,总结重点文言知识。 二、承——记叙游览经历 师:通读全文,作者一共游览了几个地方?游览顺序是怎样的?你能否画出作者的路线图? 补充提问:(1)作者是先游览的华山洞还是先游览的仆碑呢? 明确:游览了两个地方:从禅院出发,游览华山洞、仆碑 禅院→仆碑→华山洞→仆碑先游览的仆碑。 (2)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 明确:作者在游览华山洞之前路遇仆碑,发现“其文漫灭”,知道是“谬误”,后游历了华山洞,有感而发,原路出洞后又遇仆碑,再见则抒发感慨,说理记文。 师: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集中阅读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点并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有碑仆道) 上刻什么字?(花山) ②华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况如何?(平、旷) 前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如何?(众) 其后洞情况如何?(高、寒) 后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么经历?往洞里走愈(深)愈(难)其见愈(奇)。而随洞深入,题记者(少),乃至(加少)。 ④在游洞过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尽。”当时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随怠者出后,他又有什么表现?(悔随之出)。 三、转——说理记文 主问题:在这样的游历经历中,作者感悟了什么道理呢? 次问题: (1)作者是如何将文章从叙事转为议论的呢? 明确:通过“于是余有叹焉”。 (2)作者“叹”的是什么?作者又为什么叹呢? 明确: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却游而未尽,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3)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不悔”? 明确: 1.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到达目标) 2.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尽力却没到达目标) (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明确:志、力、物首先要有“志”;虽然有失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5)作者出洞又遇仆碑,此时他论说了什么道理? 明确: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叙议结合,结构严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论说华山洞的经历的? 明确:游览顺序和说理顺序一一对应,叙议结合,行文严谨,首尾呼应。第三段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说华山洞的经历。 2、作者本文中一共论述了两个道理,请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这区区一篇游记中论说这些道理呢? 补充材料: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同时王安石同欧阳修交好,主张古文革新,反对当时诗歌文章浮华的弊病。 明确: 1.作者借“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他主张改革的远大理想,并指出,要达到这远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条件齐备却没有达到理想,作者“无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改革的决心。 2.又在途中遇仆碑,想起文坛流弊,指出学者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2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3一、自学发现(自习完成) (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 1、通读一遍,独立感知 (1)读出文言节奏来,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2)不看注释,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储存的相关知识,试着迅速理解、翻译词句的意思,并标出一时不能理解的词句。 (3)梳理整体印象。 2、根据整体印象,再默读一遍,理解不懂的词句。 读完后,借助注释、参考书、文言词典、同学老师和相关理解方法,试着去理解不懂的词句的意思和用法。 (二)夯实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1、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2、解释黑体字的含义 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有碑仆道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何可胜道也哉: 3、指出古今异义并解释 非常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于是于是余有叹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指出此类活用并解释 慧褒始舍于其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有泉侧出。 入之甚寒,问其深火尚足以明也。 则其至又加少矣。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常在于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一词多义 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距其院东五里独其为文犹可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而余亦悔其之 既其出视其左右谬其传咎其欲出者 吾其还也其可怪也欤其孰能讥之乎?其皆出于此乎。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过饰非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此乃天也 道 有碑仆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何可胜道也哉 6、特殊句式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有碑仆道。唐浮图会褒始舍于其址。 (三)整体感知 1、梳理本文思路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2、思考下面问题 (1)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2)第二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3)第三段所写的作者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总结: 本文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所感,把______和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和“______”的道理。 (四)我的发现 1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根据本文请你设计一个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提出你的看法。 问题: 解答: 方法总结: 二展示发现(上课展示自主合作的成果) (一)展示成果 1、小组交流各自的自学收获和值得探究的问题,整理记录值得交流的自学收获,选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集体交流。 收获: 问题: 2、小组代表展示整合后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记录有价值的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品读式、问答式、讨论式等方式) 各组同学发言中有价值的成果记录: 3、在各组交流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是: 问题: 认可原因: (二)质疑问难(通过交流,你解决了很多疑难,你还有哪些疑难?) 探究题:议一议: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三)当堂训练 .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总结发现 学有所得(自主整理学习收获,用一分钟时间概括本课的学习收获) 四拓展发现 (一)学以致用翻译句子(做到字字对应,通顺;不乱译,不漏译)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夫夷以近则游着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人之所罕至焉。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所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课外升华 高考链接文言训练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本文有删节)注]①翣(shà):扇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形受质质:资质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 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欺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人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 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第三段。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1、听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讲解第一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本名①→由来②③→山洞名及来由④→仆碑、本名⑤→音谬⑥ 3、作业:书面翻译第一段在笔记本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段翻译 2、讲解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平旷游者众,后洞远游者少。追记后洞中所见——悔 3、讲解第三段游华山洞的心得 A、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B、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4:作业:书面翻译第三段并背诵。 第三课时 1、检查三段背诵 2、讲解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讲解第五段:记游的结尾——补叙 4、主旨总结 ①.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②.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 ③.“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5、写作特点 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③文笔简洁,语言凝炼 6、作业: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基础知识梳理 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穷: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见: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流传的文字。 名: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6、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8、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明确:A.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明确:褒禅山华山花山 ②③④⑤①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舍”“名”“之” “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 (二)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毛泽东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②有能力③有外物帮助④有主见 B.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习二、三题。 4.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6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7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 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 写作顺序: 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b、记游洞经过 c、抒发游洞的感慨 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近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 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 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 前洞 后洞 平旷 幽深 甚众 已少、又少 余所至浅 好游者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 (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 归纳“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 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 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习: 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习“三”)。 完成课后练习“一”。 8、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课后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山 → 院 → 洞 → 碑) 仆碑(1节) (1、2节) 游洞(前洞 → 后洞) 后洞(2节)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3节) (3、4节) 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8课文说明]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这篇课文就是如此。 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物”的辨证关系——这个学生一读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关评论之后又读,发现好文章就是好文章,他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定有它特别高妙之处,这篇文章区区几百字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就为我们深刻透辟的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记叙与议论完美结合,无一句无着落,没有旁逸之枝,思维严密、清晰(无怪乎作者是政治改革家,纯文学家思维一般没有这样严密清晰,很多时候混沌一片),如果也能让学生领略到这一点,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个性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一、导语 :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 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1]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相关文言常识;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主旨,借鉴古人智慧。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以前学过的文言游记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游记。 (师生共同回忆。) “记”是一种文体,游记的共同点是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2.介绍王安石。 (师生共同回忆。) 3.相关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4.相关山水资料。 (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中被炸掉了。当地农民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3)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马山是含山北境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 6.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8.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2.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1)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2)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3.讨论: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 4.写作特点。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道 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3)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4)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5)然 至于*,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6)其 ①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②用作副词 A.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谓乎! C.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③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2.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3.词类活用。 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而其见愈奇(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而卒葬之(“葬”后省略“于”) 有碑仆道(“仆”后省略“于”)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以”后省略“之”)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随”后省略“之”)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后省略“之”) 然力足以至焉(“焉”后省略“而不至”) (2)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4)文言固定句式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游记──重在感悟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10《游褒禅山记》是职高语文第三册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考纲: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文言文按时代编排,高一下第五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较上册的文言文更为浅显。 文言文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四)关于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①诵读课文; ②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③归纳并掌握“道”“盖”“文”三个多义词的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的用法; ④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①诵读 ②积累 (三)教学难点:①准确判断词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②虚词用法: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认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情味”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4、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习,一是课堂巩固练习,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习,选用98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二)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兹举一例如下: →独体汉字叫“文”→文字 文 →装饰→掩饰(文过饰非) →彩色交错为“文” →华丽,有文采→文辞→文章,文献 →文化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积累;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 毛泽东诗导入:“无限风光在险峰” 学生自读注解① 补充王安石相关内容 2、整体把握:(19分钟) (1)范读 (5分钟) 难读字点拨:褒、华、谬、咎、父 (2)自由朗读(5分钟) 诵读点拨:(略) (3)齐读(5分钟) (4)全文思路:(4分钟) 设计问题点拨思路 悔游:不得极夫游之乐 ↓ 悟理: 要有志 1、作者主要游了哪些地方? 要深思慎取 结果如何? 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请学生圈点、勾画 ,老师板书如左。 ) 3、理解重点词语:(12分钟)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语法推断(舍,房子,但在句中作谓语,故用为动词,可解为“做房子定居”。)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形训推断(阝,古作“阜”无石之山,故从“阝”之字,大都与山、高下有关,阳即指“山南”。) (3)有碑仆道 成语推断(今有成语“前仆后继”,“仆”意为“倒下”,据此结合语境,不难判断此处“仆”即为“倒下”之义) (4)独其为文犹可识 联今推断(联合现代联合关系词汇,如文字、文章等,据同义联合原理,可知“文”有“文字”“文章”等义,此处便不难断为“文字”。)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语境推断(穷,穷尽,据文中语境“游”,不难理解此处“穷”可解为“走到尽头”。) (6)则其至又加少矣 迁移推断(加,此处解为“增加”显然不通,若联系曾经学过的“民不加少”,知此处 “加”为“更”之义,便可马上推断“加”的意义:副词,更。亦可用语法和联今法,此处“加”作状语,联系现代汉语有“更加”一词,亦可推断出正确意义。)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对位推断(此句后有“险以远,则至者少”一句,由此可知“夷”与“险”义相对,结合语境,大致可猜出“平坦”之义,联系常用语“夷为平地”亦可推断。) 强调: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推断将更为准确。 4、自由朗读全文(5分钟) 5、课内巩固练习(7分钟) ①今言“华”如“华实”之 “华”者,盖音谬也( ) ②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 众。( )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 亦悔……( ) ④入之愈深,甚进愈难,则 其见愈奇。( ) ⑤不出,火且尽。( ) 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 ) ⑦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者( ) 提示: ①联今推断②语法推断③语境推断④语法推断⑤迁移推断⑥迁移推断⑦成语推断 7、课外迁移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在括号内解释加点词。 李若水字清卿,氵名 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 ),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 )。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 )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 )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 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 )出,击之败面,气结仆( )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 )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 )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 )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口巽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躐跻:越级升官。③扈从:随从护驾。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⑤口巽 血:含血喷出。 附:高考原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以下4—5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4、①其罪当与童贯等 ②帝殊有难色(3分)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5、①汝归勿遽言 ②奈并累若属何(3分) a、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②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③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④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11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初步疏通、理解课文,了解作者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引"生"入胜 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跟以前所学的那些游记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一篇游记,作者一行共几人?是在什么时间游的山?作者的游踪是什么? (2)作者游览褒禅山有何感想与体会? 讨论补充与小结: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萧君圭、王回、王安国、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游的山。作者的游玩路线是从慧空禅院--石碑--华山洞--后洞。 (2)作者借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山,提到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三.讲读课文记叙部分 方法:朗读课文;释词译句;内容理解;整理巩固。 1.第一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介绍褒禅山概况; 词:舍名址乃阳卒文盖 句:…者…也;盖音谬也; 内容: ①别名 ②名称由来 ③慧空禅院 ④华山洞 ⑤仆碑 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紧扣,完整的结构表现了游览的全程。 2.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此次游山收获之最重要诱发情节; 词:侧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随之极 句:…者…也;盖音谬也;其至又加少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内容: ①前洞 ②后洞 ③进洞 ④出洞 ⑤至者已少 ⑥本可前进 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们就易避难心理;未能尽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记叙作用:提供真实形象,为下文议论提供依据和铺垫。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议论部分 方法同记叙部分 1.第三段:游华山洞心得 词:于是叹之夷以近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讥之乎 句:古人之观于天地…而无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 内容: ①过渡 ②古人精神 ③就易避难的普遍心理 ④条件一:志 ⑤条件二:力 ⑥条件三:物 ⑦强调:尽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据、标准和效法;非常之观非任何人所能达到,而而唯有尽吾志且有了各方条件的人方可达到。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概括、虚实和意象的理解和创造;杨花落尽子规啼;成功的文字和理解的'拓展; 2.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指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词:以悲之谬传名胜道所以学者 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胜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内容: ①批评: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形; 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学态度; 理解: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虚实的关系;行文的规律;形象大于思想; 二.布置作业: 准备默写第一二段 第三课时 一.作业检查 默写课文第一二段。 二.讲读结尾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是写游记常用格式。 词:圭玉回深安平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布局讨论: 1、问题一:本文"叙"多,还是"议"多?为什么?(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并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摹景物、记叙游程,而是更侧重于抒发感慨,本题着重研究与众不同的"叙议结合"的游记方式。) 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2、问题二:作者认为"志""物""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你同意吗?(本题着重研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1)作者认为要达到"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那么作者认为"志"、"力"、"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2)迁移讨论:你认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题目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讨论应当遵循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自圆其说即可,不必一概而论,强求统一。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文章三、四段,准备默写。 2.完成讲义《贺若弼》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12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于是余有叹焉焉:语气词,不译。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因为,由于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那;以:而,并且 4、其熟能讥之乎其:岂,难道 5、何可胜道也哉胜:完全 (二)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1、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3、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4、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6、于是余有叹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临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六)分析后三段 1、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作业:课后练习 五、教学后记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13连城一中 沈在阳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考纲: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文言文按时代编排,高一下第五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较上册的文言文更为浅显。 文言文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四)关于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①诵读课文; ②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③归纳并掌握“道”“盖”“文”三个多义词的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的用法; ④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①诵读 ②积累 (三)教学难点 :①准确判断词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②虚词用法: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认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情味”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4、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习,一是课堂巩固练习,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习,选用98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二)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兹举一例如下: →独体汉字叫“文”→文字 文 →装饰→掩饰(文过饰非) →彩色交错为“文” →华丽,有文采→文辞→文章,文献 →文化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积累;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设计: 1、导入 及解题(2分钟) 毛泽东诗导入 :“无限风光在险峰” 学生自读注解① 补充王安石相关内容 2、整体把握:(19分钟) (1)范读 (5分钟) 难读字点拨:褒、华、谬、咎、父 (2)自由朗读(5分钟) 诵读点拨:(略) (3)齐读(5分钟) (4)全文思路:(4分钟) 设计问题点拨思路 悔游:不得极夫游之乐 ↓ 悟理: 要有志 1、作者主要游了哪些地方? 要深思慎取 结果如何? 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请学生圈点、勾画 ,老师板书如左。 ) 3、理解重点词语:(12分钟)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语法推断(舍,房子,但在句中作谓语,故用为动词,可解为“做房子定居”。)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形训推断(阝,古作“阜”无石之山,故从“阝”之字,大都与山、高下有关,阳即指“山南”。) (3)有碑仆道 成语推断(今有成语“前仆后继”,“仆”意为“倒下”,据此结合语境,不难判断此处“仆”即为“倒下”之义) (4)独其为文犹可识 联今推断(联合现代联合关系词汇,如文字、文章等,据同义联合原理,可知“文”有“文字”“文章”等义,此处便不难断为“文字”。)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语境推断(穷,穷尽,据文中语境“游”,不难理解此处“穷”可解为“走到尽头”。) (6)则其至又加少矣 迁移推断(加,此处解为“增加”显然不通,若联系曾经学过的“民不加少”,知此处 “加”为“更”之义,便可马上推断“加”的意义:副词,更。亦可用语法和联今法,此处“加”作状语,联系现代汉语有“更加”一词,亦可推断出正确意义。)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对位推断(此句后有“险以远,则至者少”一句,由此可知“夷”与“险”义相对,结合语境,大致可猜出“平坦”之义,联系常用语“夷为平地”亦可推断。) 强调: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推断将更为准确。 4、自由朗读全文(5分钟) 5、课内巩固练习(7分钟) ①今言“华”如“华实”之 “华”者,盖音谬也( ) ②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 众。( )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 亦悔……( ) ④入之愈深,甚进愈难,则 其见愈奇。( ) ⑤不出,火且尽。( ) 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 ) ⑦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者( ) 提示: ①联今推断②语法推断③语境推断④语法推断⑤迁移推断⑥迁移推断⑦成语推断 7、课外迁移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在括号内解释加点词。 李若水字清卿,氵名 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 ),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 )。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 )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 )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 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 )出,击之败面,气结仆( )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 )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 )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 )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口巽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躐跻:越级升官。③扈从:随从护驾。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⑤口巽 血:含血喷出。 附:高考原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以下4—5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4、①其罪当与童贯等 ②帝殊有难色(3分)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5、①汝归勿遽言 ②奈并累若属何(3分) A、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②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③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④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14[教学目标 ]1、 掌握重点字词。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3、 理清思路,背诵全文。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3.多种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 导入 二、了解作家 三.熟悉课文 四、重点研读 四、作业 布置 《病梅馆记》《黄州快哉亭记》 回忆初中学习过的一些文言文(回答踊跃)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核舟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 可以记叙, 也可以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王安石学生a 唐宋八大家之一学生b曾有过王安石变法学生c 学过一篇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学生d学过一首王安石的诗《元日》好 读准下列字音:褒 庐 谬 窈 怠 惑 相 胜 圭 父 全班齐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各段内容。 初译全文,学生质疑 熟读并背诵全文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高一阶段所学过的“记”文。 很好。那你们还记得在初中学过哪些`记'文? 真棒!看来`记'这种文体同学们并不陌生,有谁还记得它有什么特点吗? 非常好。明确了这种文体的特点,为我们分析本文的写法很有帮助。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你了解他吗? 你能不能领着大家一起来背一背? 明确并补充: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 集》 请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声音宏亮,句子流利。 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重点词句圈划答疑多媒体展示(一)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 深度。穷:a-- 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⑤火尚足以明也。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 奇。 见:v--n. 见到的景象。⑦常在于险远。a-n.险阻僻远的地方。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二)找出文中的判断句: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打开学生的记忆闸门,让说得出的同学有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念,为下面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作准备。 增加学生的文史知识。 理解词句,夯实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 检查背诵。 二、概括段意,分析写法。 三、整体感知 四、明确主旨 五、交流体会,总结全文 六、课外助读 七、作业布置 (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 归纳段意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有疑问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讨论:“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思考:明确: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思考:明确:因为已经“尽吾志”了明确: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没有 悔 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从自身角度谈 从作者角度谈 (一)“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二)《晋平公炳烛而学》(三)《祖逖闻鸡起舞》 1、整理“观”“得”“其”“道”“名”“然”的用法2、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采取三种方式 明确:第一段(叙述):介绍褒禅山的概况;第二段(叙述):记写游山经过;第三段(议论):写游山的心得;第四段(议论):抒游山的感慨;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关情况。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二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黄州快哉亭记》中“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一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或两句话来概括。 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作者“尽吾志”了吗? 从哪个字中可以看出? 悔自己有火把——物悔自己力有余——力却“随之”,即志向不坚定。 明确: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毛主席有一句诗“无限风光在险峰”。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多媒体展示: 明确: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联系社会生活,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调动学生的生活体念,带领学生走出文本。 补充资料:全国试验本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册)王汉俊《今日褒禅山》(载《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期) 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前洞在慧空禅院遗址东二三里,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泉水从石缝中流出,即使洞外干涸,这里仍流水潺潺。洞口石壁有题刻诗文,但多已风化难识。 出前洞翻过一座山“有穴窈然”,这是后洞。前后洞并不相通。进后洞,黑黝黝的,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究竟后洞有多深?通向何处?不但王安石时“好游者不能穷”,至今也未有人走到底。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15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游记类古文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3.学习作者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上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难点:学习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说起王安石,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并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他的一生也与变法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王安石在上书变法前游览褒禅山时的所记所想,或许在蛛丝马迹中我们能探求到伟人心里的远大抱负。(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明确:①(1~2):记叙一行人游褒禅山的经过。 ②(3~4):议论自己游山的心得。 ③(5):补叙、简介其他人。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经过这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②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对这个习惯,你有什么看法? 各抒己见 2.作者分别游览了哪些地方?各个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游览了前洞和后洞;前洞:平旷,游者多;后洞:窈然、寒、深,游者少。 3.看游山心得这一部分,作者有什么心得? 明确:现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天下的珍奇异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而大多数人会因为其艰险、难找而选择放弃,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发现的越少。 5.既然奇景异观常人很难看到,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从文中归纳概括。 明确: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目标明确,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板书“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气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很难到达理想境地。(板书“力”) 三是“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观的条件也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板书“物”) 总之,志、力、物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6.虽然作者讲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现实往往不如人意,对此,作者又有什么心得呢? 明确: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游览了褒禅山后得出了“有志”“尽吾志”的观点,抒发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启发作用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做? (五)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查找一下王安石生平的相关资料,了解王安石其人。 五、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16江北中学 张秀英 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一、 三维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û”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 “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游褒禅山记》的优秀教案 篇17A.课时安排:三教时。 2001年3月7~8日 No.19 & 20 & 21 B.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学方法:精读课。 E.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等。 F.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G.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留作业 。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四、留作业 。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1.作者游踪示意图(供参考)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 “之”的用法 注:加★号的是学习重点(下同) 表二 “以”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实词。 先完成练习第三题,但不采取选择方式,因为第1、3、4三组中“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不止“一个”,而采用具体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标出A、B、C等;题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师口述,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写。 观:①观察。例:A。②景象。例:B、E。③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guàn)。例:D。④对事物产生看法。例:C。 名:①名义。例:D。②命名。例:A、B、C。③著名。例:有仙则名。④说明、说出。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文:①文字。例:A、B、C。②文章。例:D。③纹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④掩饰(读wèn)。例:E。 求:①寻找。例:B。②请求。例:D。③探究。例:A。④索取、要。例:C。 舍:①房屋。例:屋舍俨然。②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③同“捨”(读shě),放弃。例:便舍船,从口入。 言:①言语、言论。例:以空言求璧。②说。例: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险:①高山。例:险以远。吾与汝毕力平险。②险要。例:江山险固。 孰:①谁。例:其孰能讥之乎。②通“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常:①经常。例:千里马常有。②平常。例:非常之观,以上是多义词。 加:更。例:则其至又加少矣。 相(xiàng):帮助。例:无物以相之。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