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
范文 |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精选16篇)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1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一词多义 1. 乃 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 6.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 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 7.以 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 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 8.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代慧空禅院)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③往往有得。 得:动词作名词, 心得,收获。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②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四)副词作动词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五、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游褒禅山记》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一、名 “名”是个会意字,从口从夕。夕是傍晚,这时候,光线暗淡,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就用口说;事物不认识,就得给事物取名字。“命名”是“名”的本义。由此引申有“名字”“名称”的意思;再引申有“名声”“名望”“著名的”等意思。本文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名”用的是本义“命名”。由“命名”还可以引申出“说明”、“说出”的意思。《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成语“莫名其妙”,本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中的“名”都是“说出、说明”的意思。 二、盖 “盖”作虚词用,属副词类。常用来表示对事物带有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者表示对原由的解释。因为常用在句首,起提示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所以有人叫它作句首语气词。“盖”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译为“大约”“似乎”“大概”“原来”等。本文有三个句子用了“盖”。 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原来。)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大约。)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大概。) 三、所以 “所以”是文言中一种常见的凝固格式,由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表示两种基本的意义,依介词“以”表示的不同意义而定。“以”当“用”讲时,“所以”表示“……的方法”之义,《墨子•公输》“吾知所以拒子矣”中的“所以拒子”的意思便是“抵抗你的方法”;“以”当“因”“由”讲时多,“所以”表示“……的缘故”之义,本文中“此所以学者不能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所以”便是“……的缘故”的意思。 四、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两个句子都用了判断句式“……者,……也”,但用法不同,表示的语法关系也不同。两个“者”字都是助词,第一句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在这里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有引出下文的作用;第二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标明停顿和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之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者”用在复合句前一分句之末,前后两分句有解析和被解析的关系。前一分句提示某种结果或现象,后一分句申述缘由,这实际上是用判断句式表因果关系。 五、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个主谓句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三个大的层次:第一层,主语是“余”,谓语是动词短语“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二层的动词短语是动宾结构,动词是“悔”,它的宾语是主谓短语“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三层,作宾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是“其”,谓语是由两个“动+宾”的动词短语“随之”和“不得极夫游之乐”组成的,这两个动词短语之间有因果关系,因为“随之”,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 补充: 1、疑难句释.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 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 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 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2.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a、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c、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2学习要点 1. 了解王安石的思想及创作情况。 2.学习本文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重点积累“名、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4.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和用法。 5.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讲解 1. 关于本文的思路结构 全文可分为六段:第一、二段为记游部分;第三、四段着重于议论,是文章的重点段落;第五、六段为结尾部分。 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至“盖音谬也”,为第一段。着重记叙了“褒禅山”这个名称的来历和“华山洞”的位置。其记叙顺序是,先写出名的来源,顺便引出一个“慧空禅院”;再以“慧空禅院”为基准,点出“华山洞”的位置;然后顺手写到一块“仆碑”,并根据碑上的残文,对山名的读音做了一番考核。似乎是随游随记,信笔写来,实际上是经精密的选材,只不过是不露斧凿痕迹而已。尤其是以对碑文的考释入记,不但使文章妙趣横生,而且又为第四段的议论提供了线索。 从“其下平旷”至“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为第二段。着重记叙了后洞的幽深和游览后洞的经过。首先,承接上文简述了“前洞”的情况,然后着力写后洞之深,为下文述写作者与四人同游“后洞”的经过作先导。写“后洞”时,先写位置“由山以上五六里”,再写外观,“有穴窈然”,再写入洞的感觉,“入之甚寒”,再写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这样写,步步深入,条理清楚,引人入胜,又使读者不断地产生悬念,急切地想知道洞内的究竟。然后再自然而然地转入述写游洞的经过。写游洞经过,文字极为精炼简约:“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亦愈奇。”连用三个“愈”字,就生动地写出了游人步步深入的过程和洞内的概貌。“盖予所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一段文字,既是补充叙述游览过程,又表明了自己未能深入的遗憾。这就引出了下面大段的道理,为第三段关于“志”和“力”的议论埋下了伏笔。这样自然的过渡,丝毫没有修饰的迹象。 从“于是予有叹焉”至“此予之所得也”,为第三段。作者着重阐述了自己此次游览的心得收获。首先,作者以慨叹的方式,指出古人研究学问所以有收获,在于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这是作者在下面就游山大发议论的依据。然后作者阐述了自己游山的深刻体会:高深的学问就好象华山洞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一样,往往“在于险远”之中,因此,研究学问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必须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不能畏惧艰险,半途而废。同时还要善于借助客观条件。这样,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目的,自己就不会后悔,别人也不会讥笑。最后“此予之所得也”一句,同本段开头“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首尾照应,顺理成章。 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为第四段。作者从“仆碑”联想到古书失传、以讹传讹的事实,进一步阐明了做学问一定要持严肃认真的态度,要经过反复思考和谨慎取舍。 第五、六段,说明同游的人和游览的时间。这是记游文字一般所具备的。 《游褒禅山记》重点语句解析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g) 何可胜(shèng)道 b.盖音谬(miù)也 窈(yǎo)然 c.安上纯父(fù) 无物以相(xiàng)之 d.咎(jiū)其欲出者 瑰(guī)怪 2.对下列加黑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点 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 3.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距其院东五里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4.选出下列加黑的词中古今意义相同的项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和②的“然”相同,③和④的“且”不同 b.①和②的“然”不同,③和④的“且”相同 c.①和④的“然”相同,③和④的“且”也相同 d.①和④的“然”不同,③和④的“且”也不同 6.下列句中加黑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火尚足以明也 二、填空题 1.王安石字 ,晚号 ,是 时期著名的 家和 家。他的作品有《王临川集》,集子的命名是因为 ,人称他王荆公,是因 ,称他王文公,是因 ,列宁称他是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文章《 》。 2.本文第一、二段依次写了游褒禅山所见的景物及方位。慧空禅院在华山洞的 ,华山在华山洞的 ,后洞在华山洞的 ,仆碑在慧空禅院 ,泉在 洞的下侧。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l.对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息 b.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极少 c.夫夷以近 夷:平安 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2.下列句中与“非常之观”的“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d.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下列“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夫夷以近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可以无悔也 4.选出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认为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问心无愧了。 b.本文第一段阐述了要到险远之处,能看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有志、力、物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c.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 d.本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事业的追求,也需要有坚定的志向的道理。 5.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参考答案 一、1.b (a胜shēng c 父fǔ d 咎jiù)2.c(景象) 3.d(副词,反诘语气a b c均为代词)4.c 5.d(①……的样子②这样③将要④尚且) 6.a(b名词作状语 c形容词作名词 d形容词作动词) 二、1.介甫 半山 北宋 政治 文学 他是江西临川人 晚年曾封荆国公 死后谥号 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答司马谏议书 2.西边五里处 南边 以上五六里 东五里百余步处 前(华山洞) 三、1.b(a感慨;c平坦;d谁,哪一个)2.b(景象,其余为动词,观看,观察) 3.c,因 4.d(未采用托物言志)5.(略)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3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 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习总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 因事说理 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 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补叙—— 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虚词: (1)其: ①其下平旷:代词,代指华山洞。 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 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 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 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 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 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悔其随之:代词,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 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习: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4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于是余有叹焉焉:语气词,不译。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因为,由于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那;以:而,并且 4、其熟能讥之乎其:岂,难道 5、何可胜道也哉胜:完全 (二)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1、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3、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4、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6、于是余有叹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临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六)分析后三段 1、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作业:课后练习 五、教学后记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5课文说明]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这篇课文就是如此。 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物”的辨证关系——这个学生一读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关评论之后又读,发现好文章就是好文章,他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定有它特别高妙之处,这篇文章区区几百字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就为我们深刻透辟的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记叙与议论完美结合,无一句无着落,没有旁逸之枝,思维严密、清晰(无怪乎作者是政治改革家,纯文学家思维一般没有这样严密清晰,很多时候混沌一片),如果也能让学生领略到这一点,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个性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一、导语 :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 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6a.课时安排:三教时。 b.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学方法:精读课。 e.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等。 f.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g.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留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7【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学法点拨】 整体感知、诵读、点拨、自学、讨论、批注等。 【教学准备】 1、自学。 2、勾画《高考神梯》。 3、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听录音,正音、明读。 3、诵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课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请同学们注意本文与所学过的游记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阻。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点拨 本文学习步骤: 1、阅读课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 3、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用法。 4、了解本文写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6、背诵。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 庐冢谬其传无物以相深父窈然瑰丽 2、明读:所谓华山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而我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理清课文结构思路: ⑴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⑵记游洞经过。 ⑶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⑷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⑸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五、分析解读一、二段 1、补充注释: 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始:起初。舍:建房。 ⑵而卒葬之卒:死。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给命名。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⑸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大概,可能。 ⑹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⑺不出,火且尽且:将要。 ⑻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⑼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⑽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其:自己。极:尽。 2、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⑴舍: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从口入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E、退避三舍 ⑵余: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游刃有余 D、其余,则熙熙而乐 ⑶穷: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复前行,欲穷其林 ⑷然: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吴广以为然 3、下列句中哪些词是词类活用?请具体解释之。 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⑷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⑸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⑹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⑺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⑻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⑼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4、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5、分析理解: ⑴褒禅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现在的华山。 ⑵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讨论) ⑶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⑷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 六、熟读课文一二段,课后用通顺的语言认真翻译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三、四、五段。 2、小结本文。 3、练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1、补充注释: ⑴于是余有叹焉焉:语气词,不译。 ⑵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因为,由于。 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那。以:而,并且。 ⑷其熟能讥之乎其:岂,难道。 ⑸何可胜道也哉胜:完全。 2、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⑴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⑵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⑶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⑷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3、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⑴往往有得 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⑶险以远,则至者少 ⑷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⑸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⑹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4、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⑴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⑵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⑶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⑷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⑸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⑹于是余有叹焉 ⑺往往有得 ⑻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⑼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⑵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⑷《临川先生文集》 ⑸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6、分析后三段: ⑴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⑵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⑶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小结本文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课后练习。 2、课后作业: ⑴背诵全文。 ⑵完成《高考神梯》。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8连城一中 沈在阳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考纲: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文言文按时代编排,高一下第五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较上册的文言文更为浅显。 文言文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四)关于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①诵读课文; ②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③归纳并掌握“道”“盖”“文”三个多义词的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的用法; ④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①诵读 ②积累 (三)教学难点 :①准确判断词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②虚词用法: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认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情味”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4、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习,一是课堂巩固练习,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习,选用98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二)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兹举一例如下: →独体汉字叫“文”→文字 文 →装饰→掩饰(文过饰非) →彩色交错为“文” →华丽,有文采→文辞→文章,文献 →文化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积累;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设计: 1、导入 及解题(2分钟) 毛泽东诗导入 :“无限风光在险峰” 学生自读注解① 补充王安石相关内容 2、整体把握:(19分钟) (1)范读 (5分钟) 难读字点拨:褒、华、谬、咎、父 (2)自由朗读(5分钟) 诵读点拨:(略) (3)齐读(5分钟) (4)全文思路:(4分钟) 设计问题点拨思路 悔游:不得极夫游之乐 ↓ 悟理: 要有志 1、作者主要游了哪些地方? 要深思慎取 结果如何? 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请学生圈点、勾画 ,老师板书如左。 ) 3、理解重点词语:(12分钟)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语法推断(舍,房子,但在句中作谓语,故用为动词,可解为“做房子定居”。)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形训推断(阝,古作“阜”无石之山,故从“阝”之字,大都与山、高下有关,阳即指“山南”。) (3)有碑仆道 成语推断(今有成语“前仆后继”,“仆”意为“倒下”,据此结合语境,不难判断此处“仆”即为“倒下”之义) (4)独其为文犹可识 联今推断(联合现代联合关系词汇,如文字、文章等,据同义联合原理,可知“文”有“文字”“文章”等义,此处便不难断为“文字”。)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语境推断(穷,穷尽,据文中语境“游”,不难理解此处“穷”可解为“走到尽头”。) (6)则其至又加少矣 迁移推断(加,此处解为“增加”显然不通,若联系曾经学过的“民不加少”,知此处 “加”为“更”之义,便可马上推断“加”的意义:副词,更。亦可用语法和联今法,此处“加”作状语,联系现代汉语有“更加”一词,亦可推断出正确意义。)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对位推断(此句后有“险以远,则至者少”一句,由此可知“夷”与“险”义相对,结合语境,大致可猜出“平坦”之义,联系常用语“夷为平地”亦可推断。) 强调: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推断将更为准确。 4、自由朗读全文(5分钟) 5、课内巩固练习(7分钟) ①今言“华”如“华实”之 “华”者,盖音谬也( ) ②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 众。( )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 亦悔……( ) ④入之愈深,甚进愈难,则 其见愈奇。( ) ⑤不出,火且尽。( ) 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 ) ⑦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者( ) 提示: ①联今推断②语法推断③语境推断④语法推断⑤迁移推断⑥迁移推断⑦成语推断 7、课外迁移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在括号内解释加点词。 李若水字清卿,氵名 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 ),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 )。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 )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 )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 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 )出,击之败面,气结仆( )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 )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 )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 )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口巽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躐跻:越级升官。③扈从:随从护驾。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⑤口巽 血:含血喷出。 附:高考原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以下4—5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4、①其罪当与童贯等 ②帝殊有难色(3分)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5、①汝归勿遽言 ②奈并累若属何(3分) A、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②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③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④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9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目标 ]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 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 “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掌握重点字词。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⑵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⑶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过程和方法: 诵读、翻译、理解、感悟、背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借鉴意义。(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尽吾志”“深思慎取”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类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展示。 【教具】 ppt和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课文(字音、句读、感情)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主要是1、2段) 4、准确掌握作者的游玩经历(为理解下面议论作铺垫,并可让同学就此阐发个人的感悟)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的北宋时期有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说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并且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两度为相进行变法,人们称他为王荆公。你们猜,老师所指是谁?学生答:王安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探究思考: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从标题中字可以看出。 2、游记一般按游踪来写,王安石在一二段写了哪些地方?请列举出来。 ( )→( )→( )→( ) 三、齐读一、二自然段 探究思考: 此次游玩作者尽兴了吗?你从文章哪里可以看出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四、齐读三、四自然段 探究思考: 既然游玩没有尽兴,作者有什么感慨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五、联系实际,引申思考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补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个时间表: 人物 主要成就 所用时间 曹雪芹 《红楼梦》 10年 司马迁 《史记》 19年 司马光 《资治通鉴》 19年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8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30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27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27年 马克思 《资本论》 40年 名言寄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回归作者人生成就: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改革家。” 六、反复朗读第三、四段,相互检查背诵 七、作业布置 1、请找出文章带“其”(共20处)“以”“而”的语句,并进行解释; 2、进一步朗读3、4段,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 3、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一词多义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翻译3、4段,了解所阐述的人生哲理,并能谈谈自己的体会。 2、继续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作业 三、进入课文学习 1、继续请同学翻译文段,总结段意,老师点评(3、4自然段) 2、落实3、4自然段中要掌握的字词句 3、讨论“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四、学生朗读全文,力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2、背诵第三、四段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11【教学目的】 理解: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积累: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运用: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除重点难点之外)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1、解题: 本文体裁:游记散文;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2、范读全文,自读。 3、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网页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第一段: ①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②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分析“其”字的'用法。 ④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第二段: ①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②找出开窍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③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④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第三段: ①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②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③读准音:“相之” ④口译本段 第四段: ①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②悲夫FU 第五段: ①找出假借字; ②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4、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1、分段讨论问题: ①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②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③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④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例句略) ⑥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2、读全文,师指点。 3、完成思考与练习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12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13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极”、“观”、“求”、“其”等实、虚词的多种含义;辨析词类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学习并能够使用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够阐释出这两者在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能够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具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够使用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并能够使用文中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教学思路 通过理清作者游览经历来分析作者论证的逻辑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后深入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两个道理。 教学活动 一、启——导入课题 师: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文言游记,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大家认为这些游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情感怀;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特别之处? 检查预习成果:看学生是否在课前疏通文意,总结重点文言知识。 二、承——记叙游览经历 师:通读全文,作者一共游览了几个地方?游览顺序是怎样的?你能否画出作者的路线图? 补充提问:(1)作者是先游览的华山洞还是先游览的仆碑呢? 明确:游览了两个地方:从禅院出发,游览华山洞、仆碑 禅院→仆碑→华山洞→仆碑先游览的仆碑。 (2)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 明确:作者在游览华山洞之前路遇仆碑,发现“其文漫灭”,知道是“谬误”,后游历了华山洞,有感而发,原路出洞后又遇仆碑,再见则抒发感慨,说理记文。 师: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集中阅读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点并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有碑仆道) 上刻什么字?(花山) ②华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况如何?(平、旷) 前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如何?(众) 其后洞情况如何?(高、寒) 后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么经历?往洞里走愈(深)愈(难)其见愈(奇)。而随洞深入,题记者(少),乃至(加少)。 ④在游洞过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尽。”当时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随怠者出后,他又有什么表现?(悔随之出)。 三、转——说理记文 主问题:在这样的游历经历中,作者感悟了什么道理呢? 次问题: (1)作者是如何将文章从叙事转为议论的呢? 明确:通过“于是余有叹焉”。 (2)作者“叹”的是什么?作者又为什么叹呢? 明确: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却游而未尽,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3)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不悔”? 明确: 1.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到达目标) 2.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尽力却没到达目标) (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明确:志、力、物首先要有“志”;虽然有失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5)作者出洞又遇仆碑,此时他论说了什么道理? 明确: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叙议结合,结构严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论说华山洞的经历的? 明确:游览顺序和说理顺序一一对应,叙议结合,行文严谨,首尾呼应。第三段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说华山洞的经历。 2、作者本文中一共论述了两个道理,请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这区区一篇游记中论说这些道理呢? 补充材料: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同时王安石同欧阳修交好,主张古文革新,反对当时诗歌文章浮华的弊病。 明确: 1.作者借“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他主张改革的远大理想,并指出,要达到这远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条件齐备却没有达到理想,作者“无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改革的决心。 2.又在途中遇仆碑,想起文坛流弊,指出学者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14江北中学 张秀英 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一、 三维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û”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 “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15【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教学难点】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课件,印发《游褒禅山记》课堂练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与课文,学生分小组合作,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呢? 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学习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解题(简介作者及课文) 学生读注释①,了解作者及课文,教师补充。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借游生议,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王安石的词教辅《菩萨蛮》)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 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了解作者的这些生平事迹,更能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 三、整体感知: 1.放视频,学生跟着阅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4.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5.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提问:本文各段落写了什么内容? 点拨:①(1~2):记叙——游山经过。 ②(3~4):议论——游山心得。 ③(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四、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学生分小组合作,翻译各段,解决各段的文言字词句,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拨。 1.课文第一段重点掌握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2.课文第二段重点掌握词句 有泉侧出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动→名,到达的人/更 火尚足以明也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有人/责怪,埋怨 3.课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词句 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因为/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不平常/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到达/帮助 于人为可讥:对于/是,算得上,动词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4.课文第四段重点掌握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为 后世之谬其传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没有人/名→动,识其本名 何可胜道也哉尽,完/说,动词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五、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 2.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 2.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因事说理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是诵读,诵读成咏方能加深理解内容现在按学习小组(四人)展开诵读,第一小组读完第一段,第二小组接着第二段,依次轮流下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 二、集体朗诵全文,注意语感 三、研习、讨论课文内容 (一)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后,派代表回答 1.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山之、山之、山之 2.画出空间方位图 3.讨论: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4.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学生思考后回答 点拨:1.名寺洞碑 2.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3.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二)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1.指名朗读 2.学生讨论: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第四段又是如何与第一段照应的? 点拨: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小结: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四段中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照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三)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1.提问: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点拨: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2.提问: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点拨: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两种情感,哪一种对文意来说更重要?)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四)研习第三段 1.本段着重写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1)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是”说“游华山洞”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以游洞为喻,自己无所得产生的懊悔,就是因为没有“求思之深”。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对比之后,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5.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学生找出文句后回答。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双重否定(作用是加强论述的力度),就是“三有”:有志(坚定的志向)、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 6.三者关系: 那么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条件?学生思考后回答。 因为余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根结在于他的意志不坚定。 作者从顺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这一正一反得出结论:“尽吾志,可无悔”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四、问题探究 1.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两个观点的联系)。 3.讨论总结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讨论、归纳,学生补充,教师订正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作比喻,引发出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内涵启发,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谐统一文章前部分记游山,后部分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呼应文中记游内容是后文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游踪交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以宣泄,强烈的感受在议论中尽情地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是“记”的最后升华二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平中见奇,别开生面。 (2)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并“深思而慎取”,为此选材游褒禅山从略,游华山洞详写,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游后洞从详,又以写心情“悔”从详。 五、学生阅读全文 六、背诵第二段 七、课堂小结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两段记游,第三、四段发议论记游为发议论做铺垫,而发议论则句句回应记游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三段,力争全文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辨析词类活用 2.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3.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三段 二、集体朗诵课文 三、发放课堂练习,学生完成 四、“其”宇在文中有二十多处,每个同学迅速找一处,指出它的意义同学更正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其文漫灭6.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 7.其下平旷8.问其深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l0.人之愈深,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其孰能讥之乎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教师总结点拨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五、指名学生汇报完成文后练习四的情况(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学们补充订正) 六、辨析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看课文,指出加点的字古今词义不同或词类活用情况 (1)而卒葬之古:终于;今:士兵,完毕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ll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不平常;今: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常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长乐王回深父这是一个通假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6)问其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三个词都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深度、到达的人、险远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险远”看做是后面省略,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动词。 (8)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形容词用作动词。 4.指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明确: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1)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2)、(3)个句子是因果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七、全文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结构谨严,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体会。 2023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 篇16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初步疏通、理解课文,了解作者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引"生"入胜 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跟以前所学的那些游记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一篇游记,作者一行共几人?是在什么时间游的山?作者的游踪是什么? (2)作者游览褒禅山有何感想与体会? 讨论补充与小结: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萧君圭、王回、王安国、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游的山。作者的游玩路线是从慧空禅院--石碑--华山洞--后洞。 (2)作者借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山,提到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三.讲读课文记叙部分 方法:朗读课文;释词译句;内容理解;整理巩固。 1.第一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介绍褒禅山概况; 词:舍名址乃阳卒文盖 句:…者…也;盖音谬也; 内容: ①别名 ②名称由来 ③慧空禅院 ④华山洞 ⑤仆碑 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紧扣,完整的结构表现了游览的全程。 2.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此次游山收获之最重要诱发情节; 词:侧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随之极 句:…者…也;盖音谬也;其至又加少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内容: ①前洞 ②后洞 ③进洞 ④出洞 ⑤至者已少 ⑥本可前进 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们就易避难心理;未能尽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记叙作用:提供真实形象,为下文议论提供依据和铺垫。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议论部分 方法同记叙部分 1.第三段:游华山洞心得 词:于是叹之夷以近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讥之乎 句:古人之观于天地…而无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 内容: ①过渡 ②古人精神 ③就易避难的普遍心理 ④条件一:志 ⑤条件二:力 ⑥条件三:物 ⑦强调:尽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据、标准和效法;非常之观非任何人所能达到,而而唯有尽吾志且有了各方条件的人方可达到。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概括、虚实和意象的理解和创造;杨花落尽子规啼;成功的文字和理解的'拓展; 2.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指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词:以悲之谬传名胜道所以学者 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胜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内容: ①批评: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形; 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学态度; 理解: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虚实的关系;行文的规律;形象大于思想; 二.布置作业: 准备默写第一二段 第三课时 一.作业检查 默写课文第一二段。 二.讲读结尾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是写游记常用格式。 词:圭玉回深安平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布局讨论: 1、问题一:本文"叙"多,还是"议"多?为什么?(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并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摹景物、记叙游程,而是更侧重于抒发感慨,本题着重研究与众不同的"叙议结合"的游记方式。) 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2、问题二:作者认为"志""物""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你同意吗?(本题着重研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1)作者认为要达到"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那么作者认为"志"、"力"、"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2)迁移讨论:你认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题目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讨论应当遵循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自圆其说即可,不必一概而论,强求统一。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文章三、四段,准备默写。 2.完成讲义《贺若弼》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