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范文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通用13篇)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1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2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县实验高级中学 许娜芳     【课文说明】

  此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大家王安石的散文精品中立意不同凡响,写法别具一格的一枝奇葩。它的主旨不在于通过记游表现山川之美,景物之胜,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情,即事明礼,最终以精警独到的理趣取胜。这篇记游,由此及彼,拓宽视野,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规律性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我们喜欢吃的汉堡包导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不管这个汉堡包用什么方式去吃,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把它吃完,填饱肚子。

  同时也应该吃好,回味他的独特韵味。同样我们在学习上,比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把通过学习掌握一些知识,在此基础上,回味它独特韵味,希望今天这堂课结束后,我们的同学还沉静在余味中,并能三月不知肉味。

  二、回顾

  1、昨天我们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从中体味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一般游记的不同之处,在这篇游记中,记游只是一个引子,关键是在记游基础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这跟王安石为政治学的态度是紧密相关的,相传王安石推行新法过程中就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情壮志,那么他这种对待事情的执着精神,坚定不移的意志就如烙印一般体现了我们本文的许多点滴之处,接下来,我们就再来细细品味本文又如何体现他的这一特点的?

  2、问:大家在文中找找看,能不能发现蛛丝马迹?

  如在第一段,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呢?

  对“花”“华”的辩析表现了王安石爱咬文嚼字的习惯,俗话说,就是钻牛角尖,按照我们朱光潜老先生的话说,就是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虽然因此常受时人讥笑,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

  如第二段中因为自己跟随他人半途退出之后的后悔。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从侧面也反映出了他的那种执着与百折不挠精神。

  3、联系实际:

  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我们在座的各位对待学习的态度,每次考试下来看到成绩与排名之后,就抱着士可杀孰不可辱的心态,有部分同学开始有很好的计划与想法,一天能够坚持,二天、三天尚可,但一个星期之后早把自己的雄心壮志抛到脑后,该玩的照样玩,该讲的照样讲,周而复始,要想上个层次就难了。

  希望通过此文的学习能够对大家的灵魂有那么一点触动,那么我想即使王安石已入土为安,但他还在充分发挥他的余热。

  三、研读课文

  1、齐读第二自然段:

  ⑴ 互动探究字词,共同解读题难字词句:

  问其深,侧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拥火以入

  不出,火且尽

  盖余所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

  余之力尚足以入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⑵ 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用19字就将前洞的相关情况一笔带过,作者在这边却用了较多的笔墨写了后洞的特点,及游洞后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的对比也呼之欲出:

  ① 前洞平旷与后洞幽深对比。

  ②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⑶ 进洞时那种好奇以及进洞后所见的欣喜转化为出洞的内疚与后悔。那么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条件?

  因为余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根结在于他的意志不坚定,最后一句对下文抒发议论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⑷ 学习文章,不光光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自己有所感有所悟,这才是关键所在。

  2、齐读第四段:

  ⑴ 在后悔自己选择的同时作者又反醒自己做了深层次的思索:

  ① “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② 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

  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③ 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敌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④ 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⑤ 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⑥ 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⑦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⑧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⑨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⑵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启发?结合我们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亲生体验来谈一下对此的认识。

  (补:有“志”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或许生命什么都可以缺,譬如失去一只眼睛,或者失去一条腿,但就是不能失去信念。通过两个故事让他们对此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感悟。)

  四、总结

  实际上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我们从古文身上学到的是他们这种可贵的精神与品质。让我们明白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3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4.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5.之\以的用法。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本文的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第二课时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第三课时  

  二、诵读第4段。  

  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所以作者说“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3.学生练习背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4

  a.课时安排:三教时。

  b.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学方法:精读课。 

  e.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等。 

  f.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g.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留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5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学法点拨】

  整体感知、诵读、点拨、自学、讨论、批注等。

  【教学准备】

  1、自学。

  2、勾画《高考神梯》。

  3、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听录音,正音、明读。

  3、诵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课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请同学们注意本文与所学过的游记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阻。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点拨

  本文学习步骤:

  1、阅读课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

  3、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用法。

  4、了解本文写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6、背诵。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

  庐冢谬其传无物以相深父窈然瑰丽

  2、明读:所谓华山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而我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理清课文结构思路:

  ⑴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⑵记游洞经过。

  ⑶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⑷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⑸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五、分析解读一、二段

  1、补充注释:

  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始:起初。舍:建房。

  ⑵而卒葬之卒:死。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给命名。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⑸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大概,可能。

  ⑹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⑺不出,火且尽且:将要。

  ⑻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⑼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⑽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其:自己。极:尽。

  2、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⑴舍: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从口入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E、退避三舍

  ⑵余: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游刃有余

  D、其余,则熙熙而乐

  ⑶穷: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复前行,欲穷其林

  ⑷然: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吴广以为然

  3、下列句中哪些词是词类活用?请具体解释之。

  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⑷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⑸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⑹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⑺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⑻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⑼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4、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5、分析理解:

  ⑴褒禅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现在的华山。

  ⑵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讨论)

  ⑶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⑷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

  六、熟读课文一二段,课后用通顺的语言认真翻译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三、四、五段。

  2、小结本文。

  3、练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1、补充注释:

  ⑴于是余有叹焉焉:语气词,不译。

  ⑵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因为,由于。

  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那。以:而,并且。

  ⑷其熟能讥之乎其:岂,难道。

  ⑸何可胜道也哉胜:完全。

  2、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⑴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⑵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⑶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⑷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3、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⑴往往有得

  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⑶险以远,则至者少

  ⑷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⑸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⑹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4、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⑴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⑵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⑶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⑷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⑸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⑹于是余有叹焉

  ⑺往往有得

  ⑻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⑼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⑵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⑷《临川先生文集》

  ⑸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6、分析后三段:

  ⑴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⑵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⑶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小结本文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课后练习。

  2、课后作业:

  ⑴背诵全文。

  ⑵完成《高考神梯》。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

  2.把握作者感情,写作思路。

  3.归纳、分析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4.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其”“之”“以”“夷”“相”等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抒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解决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诵读,最后总结全文,即“全局——局部——全局”。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工具书查找的方法积累这些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说过。

  学生说出游记篇目:《醉翁亭记》、《桃花源记》(注意不要把《核舟记》、《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播放配乐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多媒体展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褒(bāo)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之庐冢(zhǒng)也

  无物以相(xiàng)之后也之谬(miù)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句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缘此而生。)

  讨论后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教师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词语。

  5.教师再追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而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源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泽东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也正是本句的关键词语。

  三、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四、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

  补充,然后归纳。

  教师提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洞后结束,可见了第1、2段是记游部分,记游山所见及经过)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写游山的心得)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引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讲读

  [说明]教师讲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口褒禅;”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谬音为“华”)

  ②“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③“距洞百余步……口‘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整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第1段。

  教师可将本段行文思路利用多媒体展示: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由来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第1段。

  先看行文思路顺序背诵,然后独立背诵。

  4.个别检查背诵。

  六、布置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附: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主旨句: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而余亦悔其随之不有极夫游之乐也

  布局:记游部分——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1、2段)山院洞碑

  议论部分——写游山的心得

  (3、4段)尽吾志而不至者,可以无悔矣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7

  连城一中   沈在阳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考纲: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文言文按时代编排,高一下第五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较上册的文言文更为浅显。

  文言文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四)关于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①诵读课文;

  ②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③归纳并掌握“道”“盖”“文”三个多义词的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的用法;

  ④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①诵读      ②积累

  (三)教学难点:①准确判断词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②虚词用法: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认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情味”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4、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习,一是课堂巩固练习,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习,选用98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二)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兹举一例如下:

  →独体汉字叫“文”→文字

  文

  →装饰→掩饰(文过饰非)

  →彩色交错为“文”    

  →华丽,有文采→文辞→文章,文献  →文化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积累;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      毛泽东诗导入:“无限风光在险峰”

  学生自读注解①          补充王安石相关内容

  2、整体把握:(19分钟)

  (1)范读  (5分钟)        难读字点拨:褒、华、谬、咎、父

  (2)自由朗读(5分钟)      诵读点拨:(略)   

  (3)齐读(5分钟)

  (4)全文思路:(4分钟)

  设计问题点拨思路

  悔游:不得极夫游之乐

  ↓

  悟理:  要有志               1、作者主要游了哪些地方?

  要深思慎取

  结果如何?

  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请学生圈点、勾画 ,老师板书如左。 )

  3、理解重点词语:(12分钟)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语法推断(舍,房子,但在句中作谓语,故用为动词,可解为“做房子定居”。)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形训推断(阝,古作“阜”无石之山,故从“阝”之字,大都与山、高下有关,阳即指“山南”。)

  (3)有碑仆道                  成语推断(今有成语“前仆后继”,“仆”意为“倒下”,据此结合语境,不难判断此处“仆”即为“倒下”之义)

  (4)独其为文犹可识            联今推断(联合现代联合关系词汇,如文字、文章等,据同义联合原理,可知“文”有“文字”“文章”等义,此处便不难断为“文字”。)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语境推断(穷,穷尽,据文中语境“游”,不难理解此处“穷”可解为“走到尽头”。)

  (6)则其至又加少矣             迁移推断(加,此处解为“增加”显然不通,若联系曾经学过的“民不加少”,知此处    “加”为“更”之义,便可马上推断“加”的意义:副词,更。亦可用语法和联今法,此处“加”作状语,联系现代汉语有“更加”一词,亦可推断出正确意义。)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对位推断(此句后有“险以远,则至者少”一句,由此可知“夷”与“险”义相对,结合语境,大致可猜出“平坦”之义,联系常用语“夷为平地”亦可推断。)

  强调: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推断将更为准确。

  4、自由朗读全文(5分钟)

  5、课内巩固练习(7分钟)

  ①今言“华”如“华实”之

  “华”者,盖音谬也(       )

  ②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

  众。(         )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

  亦悔……(            )

  ④入之愈深,甚进愈难,则

  其见愈奇。(             )

  ⑤不出,火且尽。(           )

  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     )

  ⑦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者(          )

  提示:

  ①联今推断②语法推断③语境推断④语法推断⑤迁移推断⑥迁移推断⑦成语推断

  7、课外迁移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在括号内解释加点词。

  李若水字清卿,氵名 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          ),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          )。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          )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          )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 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          )出,击之败面,气结仆(          )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          )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          )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          )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口巽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躐跻:越级升官。③扈从:随从护驾。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⑤口巽 血:含血喷出。

  附:高考原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以下4—5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4、①其罪当与童贯等              ②帝殊有难色(3分)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5、①汝归勿遽言             ②奈并累若属何(3分)

  A、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②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③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④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8

  《游褒禅山记》教案

  铜梁一中     周玉崧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学法点拨

  整体感知、诵读、点拨、自学、讨论、批注等。

  教学准备:1、自学         2、勾画《高考神梯》      3、自制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听录音,正音、明读    3、诵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两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请同学们注意本文与所学过的游记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阻。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点拨本文学习步骤

  1、阅读课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

  3、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用法。

  4、了解本文写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6、背诵。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庐冢             谬其传        无物以相             深父

  瑰丽        窈然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2、明读:所谓华山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

  而我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理清课文结构思路:(1 )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2 ) 记游洞经过

  (3 ) 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4 ) 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5 ) 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五、分析解读一二段

  (一)补充注释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                          卒:最后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给……命名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盖:大概,可能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

  7.不出,火且尽                   且:将要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1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其:自己;极:尽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舍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  便舍船,从口入

  D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E  退避三舍

  2.余

  A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  游刃有余

  D  其余,则熙熙而乐

  3.穷

  A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  复前行,欲穷其林

  4.然

  A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  奚以知其然也

  D  吴广以为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词类活用?请具体解释之。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5.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四)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理解

  1.褒禅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现在的华山。

  2.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3.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4.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讨论)

  六.熟读课文一二段,课后用通顺的语言认真翻译一遍。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三四五段           2、 小结本文         3、练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于是余有叹焉                     焉:语气词,不译。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因为,由于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夫:那;以:而,并且

  4.其熟能讥之乎                    其:岂,难道

  5.何可胜道也哉                    胜:完全

  (二)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1.焉

  A  于是余有叹焉

  B  而人之所罕至焉

  C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其

  A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其熟能讥只乎

  D  其真不知马也

  E  汝其勿悲

  3.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4.名

  A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  莫名其妙

  E  不名一文

  F  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6.于是余有叹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临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六)分析后三段

  1.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小结本文: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五. 课堂作业 :课后练习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 完成《高考神梯》

  教学后记:

  2004-12-23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之\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王荆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三、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之(xiàng)长乐王回深父(fǔ)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 老师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学生答: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老师问: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学生答: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老师问:“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老师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学生答: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老师问:“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学生答: 至洞之深处。

  老师问: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学生答: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老师问: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学生答: “无限风光在险峰”。

  老师问: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 “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6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答: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

  (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答:“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问: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答: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问:后一点呢?

  答:“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⑵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⑶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2、学生练习背诵。

  六、课堂练习

  一词多义:

  ⑴ “卒”:

  ① 死,“卒葬之”。

  ② 终于。

  ③ 士兵,“疲敝之卒”。

  ⑵ “文”:

  ① 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

  ② 文字,“独其为文”。

  ⑶ “道”:

  ① 道路,“有碑仆道”。

  ② 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③ 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④ 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词性活用:

  ⑴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⑵ “名”:

  ① 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② 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⑶ “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答疑:

  ⑴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答:古文无“花”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⑵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4、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八、课后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3、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2、讲读课文第2、3、4、5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第2段

  1、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⑴ 概括这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⑵ 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⑶ 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三、讲读课文第3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⑴ “观”:

  ① 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

  ② 景象。“非常之观”。

  ③ 建筑物的一种,读 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⑵ “得”:

  ① 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 心得、收获。“往往有得”。

  ⑶ “夷”:

  ① 平坦。“夷以近”。

  ② 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

  ③ 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⑷ “相”:

  ① 帮助、辅佐,读 xiàng。“无物以相之”。

  ② 宰相、丞相,读 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

  古今异义:

  “非常”:“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

  作介词用:

  ① 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 用来、拿。“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

  ① 表并列。“险以远”。

  ② 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⑴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⑴ “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2、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⑴ 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⑵ 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

  五层意思:

  ①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 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 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四、讲读第4段 

  1、指名朗读、口译,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⑴ “悲”:

  ① 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 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⑵ “胜”:

  ① 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

  ② 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 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 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活用:

  ⑴ “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⑵ “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2、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全班齐读3、4、5段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部分(第3、4段)阐述志、力、物内在联系  

  第3段:写游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学问要“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补叙同游的有关情况

  八、课后作业

  1、思考文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2、完成课文后练习三、四。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解答重点练习并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步骤〗

  一、总结虚词其的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 ——代词,它(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指古人)。

  7、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助词,无义。

  10、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11、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2、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二、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1、过渡衔接;2、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3、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2、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三、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教学反思】事实证明:脉络清晰学生就会创造出令人惊异知识的沃土。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积极创造自主学习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当前创新教育实施新课程该改革的需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把大海、蓝天真正的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吧。 

  【教学建议】语文的图表式教学

  近一个世纪以来,语文教学经过了几次巨大变革,整个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方式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教学法、单元教学法、自学导读法等曾被广大语文教师普遍接受,现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又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但不难看出,高中语文教学在高考的重压之下,步履维艰,改革的步子喊了几十年,变化不是很大,一些旧观念仍在束缚着人们的手脚,满堂灌,机械填鸭、死学死记还常有所见。为高考而教学,整天讲练,还普遍存在。如此高中语文教学,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怎能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挣脱精神的窒梏,走向一条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新路,这样就必须建立语文立体化教学的新格局。

  所谓语文立体化,就是课内课外相连通,书内书外相交融,立体化,多元式,大语文。高中语文教学立体化的提出是时代的挑战,它要求语文教学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较为封闭的教学模式,使语文的教学形势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内容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为此,我认为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学习去充实,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便是难于超越的语文教科书。我想本文宜图表式教学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掌握重点字词。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⑵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⑶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过程和方法:

  诵读、翻译、理解、感悟、背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借鉴意义。(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尽吾志”“深思慎取”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类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展示。

  【教具】

  ppt和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课文(字音、句读、感情)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主要是1、2段)

  4、准确掌握作者的游玩经历(为理解下面议论作铺垫,并可让同学就此阐发个人的感悟)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的北宋时期有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说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并且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两度为相进行变法,人们称他为王荆公。你们猜,老师所指是谁?学生答:王安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探究思考: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从标题中字可以看出。

  2、游记一般按游踪来写,王安石在一二段写了哪些地方?请列举出来。

  ( )→( )→( )→( )

  三、齐读一、二自然段

  探究思考:

  此次游玩作者尽兴了吗?你从文章哪里可以看出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四、齐读三、四自然段

  探究思考:

  既然游玩没有尽兴,作者有什么感慨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五、联系实际,引申思考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补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个时间表:

  人物 主要成就 所用时间 曹雪芹 《红楼梦》 10年 司马迁 《史记》 19年 司马光 《资治通鉴》 19年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8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30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27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27年 马克思 《资本论》 40年

  名言寄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回归作者人生成就: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改革家。”

  六、反复朗读第三、四段,相互检查背诵

  七、作业布置

  1、请找出文章带“其”(共20处)“以”“而”的语句,并进行解释;

  2、进一步朗读3、4段,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

  3、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一词多义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翻译3、4段,了解所阐述的人生哲理,并能谈谈自己的体会。

  2、继续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作业

  三、进入课文学习

  1、继续请同学翻译文段,总结段意,老师点评(3、4自然段)

  2、落实3、4自然段中要掌握的字词句

  3、讨论“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四、学生朗读全文,力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2、背诵第三、四段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11

  【教学目的】

  1、理解:

  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2、积累:

  ⑴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⑵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3、运用:

  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本文体裁:游记散文。

  2、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二、范读全文,自读

  三、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1、第一段:

  ⑴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⑵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⑶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2、第二段:

  ⑴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⑵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⑶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⑷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3、第三段:

  ⑴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⑵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⑶读准音:“相之”。

  ⑷口译本段。

  4、第四段:

  ⑴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⑵悲夫(fú)

  5、第五段:

  ⑴找出假借字。

  ⑵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四、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段讨论问题

  1、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

  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2、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

  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

  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3、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

  (例句略)

  6、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二、读全文,师指点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解题。

  2、理解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用法。

  3、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体会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治学处世皆须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

  积累卒、文、道、名、奇、舍、穷、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掌握虚词者、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程序设计:

  (一)课题导入及解题

  导语设计: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等等,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哪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哪些思考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解题:(展示课件)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二)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的读音。(课件展示字的读音)

  2、听录音范读,初步感知课文。

  3、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

  (三)研读第一、二段

  1、研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研读第三、四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研读第四节段

  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二)讲析第五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三)指导背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课堂巩固练习题

  做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一、第二题。

  (五)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 (山 院 洞 碑) 仆碑(1节)

  (1、2节) 游洞 (前洞 后洞) 后洞 (2节)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 (3节)

  (3、4节) 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 (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篇13

  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 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 写作顺序:

  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b、记游洞经过

  c、抒发游洞的感慨

  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近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 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 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 前洞 后洞

  平旷 幽深

  甚众 已少、又少

  余所至浅 好游者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

  (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

  归纳“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 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 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习:

  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习“三”)。

  完成课后练习“一”。

  8、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课后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山 → 院 → 洞 → 碑) 仆碑(1节)

  (1、2节) 游洞(前洞 → 后洞) 后洞(2节)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3节)

  (3、4节) 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31 23: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