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赞美》教学设计 |
范文 | 《赞美》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赞美》教学设计 篇1教案设计说明: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学目的: 一、 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 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三、 简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引导初读: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五、 阅读第一小节: 1、 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 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 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六、 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七、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八、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九、 课堂总结: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十、 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赞美》教学设计 篇2教案设计说明: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学目的: 一、 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 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三、 简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引导初读: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五、 阅读第一小节: 1、 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 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 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六、 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七、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八、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九、 课堂总结: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十、 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赞美》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的: 一、 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 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重点难点:情感基调和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三、 简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引导初读: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五、 阅读第一小节: 1、 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 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 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六、 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七、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八、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九、 课堂总结: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十、 布置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赞美》教学设计 篇4《赞 美》 穆 旦 [教学目的] 一、 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 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重点难点] 情感基调和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 简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引导初读: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 阅读第一小节: 1、 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 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 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 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 课堂总结: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 布置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赞美》教学设计 篇5《赞 美》 穆 旦 [教学目的] 一、 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 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重点难点] 情感基调和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 简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引导初读: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 阅读第一小节: 1、 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 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 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 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 课堂总结: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 布置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赞美》教学设计 篇6自读导言: 一、《死水》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二、《赞美》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解说:诗歌的魅力主要表现为意象美和语言美,把握住这两点,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呼之欲出了。) 自读程序: 一、读课本有关注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二、查字典,给生字新词注音并解释。 三、听读,朗读,默读全诗。 四、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若干部分,写出各部分大意。 五、研读,思考,回答(题目请见后面自读思考)。 六、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七、熟读《赞美》,背诵《死水》。 (解说:这两首诗尤其是《赞美》理解难度很大,因此,必须设计一系列思考题来帮助学生想像推理,逐步分析理解。掌握时代背景和作者简况也很重要,是理解诗作的一把钥匙。) 自读指导: 《死水》 一、重点难点分析 1.第四节为全诗的重点,对全诗内容进行总汇。“这里断不是美的存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旧中国的诅咒,集中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2.反讽手法。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声”……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好像一个丑人却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二、表现手法解说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不说变“丑”为“美”,而说让“丑”更“丑”,“丑”至灭亡,再造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2.反讽手法(见上)。这是诗人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 3.具有音律美。当时闻一多等人倡导“现代格律诗”,要求每行字数一样,音步也一样,如第1、2句,“我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读起来自有一种整齐的音律美。同样,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建筑美,又因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具有内在的音乐美。 《赞美》 一、重点难点分析 1.全诗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意象纷纭而含蓄,给理解带来许多困难。但是只要紧扣民族的悠长历史、浴血的艰难年代和人民苦难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斗争这三点,并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体察到它的内蕴。 2.从表面上看,每节诗最后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关键句)与前面的内容似乎联系不紧,但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第二部分,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3.对少数意象比较晦涩的难句,我们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理解上的精确,只要了解其大意即可。而且,由于作者当时身处国民党统治区,也不可能把他政治上的倾向表达清楚。 二、表现手法解说 1.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穆旦的诗风基本上是雪莱式的抒情格调,又揉杂某些现代派诗歌的因子。”他的诗风“徐缓、整饬、押韵。情调是哀歌式的,遂循了英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他的这一诗风,从他译雪莱、拜伦,似也可以得到印证”(引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出版的《穆旦诗集》说明)。《赞美》一诗也鲜明体现了他的风格和情调。 2.作者善于捕捉意象,意象横越时空,缤纷多彩,内蕴深远,气势宏大,又加上哀歌式情调,故全诗拥有雄浑美和沉郁美。 3.诗中广泛地运用了排比、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竟象的表现力。 (解说:诗歌由于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意象艺术,所以依据时代背景来解读就十分必要;还要善于抓住诗中点明主旨的关键句来居高临下,复杂意象的解读也就迎刃而解了。) 自读思考:(然后抽一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死水》 1.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 2.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三个部分。 3.“死水”的形象有两层,一是其本来面目,二是添加脏物后更加腐烂的面目,请在书上作出标志。 4.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5.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6.“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7.“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8.“反讽”手法在诗歌中的第二、三、四节中得到了具体表现,请画出有关词句。 9.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0.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哪一句话跟本诗作者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11.比较《死水》与《一句话》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2.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集《红烛》和《死水》。 13.背诵全诗。 《赞美》 第一节: 1.“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特点? 2.“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3.“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对整节诗的一个诠释,请加以具体说明。 第二、第三节: 5.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在前六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而在第7-16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 6.“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此句的含意是什么? 7.“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该怎样理解? 8.第三节中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它们对农夫来说,意味着什么? 9.“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痛哭吧”这些诗也暗示了“农夫”怎样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农夫怎样的感情? 第四节: 10.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我”为什么要“站在路上踟蹰”? 11.前三节诗结尾都用“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第四节诗却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为什么要变化? 全诗: 12.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13. 该诗题为《赞美》,作者要赞美什么? 14.该诗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反复和长句,请各举出一例,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15.课外阅读《穆旦诗集》。 16.拿此诗与艾青的长诗《向太阳》和田间的长诗《给战斗者》比较,说出它们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7.有感情地表演朗读。 (解说:这两首诗尤其是《赞美》难度很大,为此,必须设计较详细的思考题来帮助学生想像、揣摩、分析、掌握。又由于学生对两位作者(尤其是穆旦)和时代背景比较生疏,所以要作必要介绍,而且可结合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和艾青、田间的同题材作品,从而加深理解。) 参考答案 《死水》 1、“死水”象征了当时腐烂的旧中国。2、略3、一是1、2两句,二是3~12句。4、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5、丑陋不堪,污臭至极。“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6、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7、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8、略9、归纳概括全诗内容。10、略11、思想上:①同:激烈的情感;②异:《一》从正面写;《死》从反面写。艺术上:①同:构思新颖;新格律;②异:《死》用了反讽手法,较含蓄。 《赞美》 1、描绘了中华民族辽阔的土地、人民艰难的生活和悠久的历史。给人的印象是即开阔又压抑。2、指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充满灾难、忍受、对自由幸福的渴望。3、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生活持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爱。4、略5、受苦受难,不断失望,忍辱负重。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解放的事业,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强不屈。6、因为民族的觉醒和抗争意味着苦难时代将会结束。7、略8、描绘了妇女儿童饥饿、悲哀、恐惧的生存状态。解救他们,是农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9、有可能牺牲。作者为他的义无反顾感到既无助又担心,并且致以崇高的敬意。10、描绘了民族绵长的苦难和痛苦的期待。“踟蹰”是因为历史的负担太重。11、第三节作者思考民族、历史、生活和人民,得出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结论。第四节作者的思绪回到了痛苦凄凉的现实,然而又有了前面的认识,故而又大声呼唤,尽管有太多的“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12、“我”是抒情主人公,可以借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农夫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13、略14、一咏三叹,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课内或课后作业 : 1、 应用所学的诗歌鉴赏办法,讨论并完成练习三。 2、 自主研读: A、《再别康桥》和《死水》是如何体现诗的章法、韵律等形式美的?(点拨:音节、押韵、节奏及首尾呼应的结构,体现音乐美;具体、形象、动感、色彩的晚景图,体现绘画美;分节、诗行、字数,体现建筑美。) B、怎样揣摩诗的意象,领会诗的象征意义?(点拨:一是要抓住关键词,并弄清它的显性和隐性含义;二是要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不可妄加臆断。) 附:板书设计 《死水》 风吹不动、凝滞腐烂 (静——动) 翡翠 ↑ 桃花 静“美” 动“丑” 漂满白沫 死 水 小珠笑声 罗猗 (反讽) (反讽) 花蛟偷酒 云霞 ↓ 蛙声作衬,死水沉寂 (动——静) 美国 “死水”的三重象征 北洋政府 黑暗的中国现实 具体的物 形 读 神 者 象 具体的事 象 ——征(暗示) 征 情 联 意 境 况 意 想 义 《赞美》 1、 我坚忍地承受灾难 2、忧患着农民的忧患 我深情地拥抱人民 感应着战争的冷酷 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 3、为民族和人民的灾 4、历史在无声地推进 难而哀哭,博爱是 山河,人民等待着的 诗人的本能 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 《赞美》教学设计 篇7民族形象的诗意探寻 民族情感的深情体验 —— 授课地点:安徽省凤台一中高二10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授课人:落梅飞晓霜 教学设想:通过老师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诵读讨论的方式,探寻诗人在作品中对民族形象的诗意描绘,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优秀诗人、诗歌的热情,强化学生民族情感的体验。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现代诗四首》中的最后两首,哪位同学愿意上黑板来给我们写出今天要上的两首诗的题目与作者? 一同学上来写。(学生写时,老师简介作者,艾青和穆旦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两位重要的诗人,他们用诗歌记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悲欢。)学生写完走下。 师:谢谢这位同学,他写得很认真。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这两首诗,然后告诉我,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放在一块阅读。 (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 生:因为这两首诗都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歌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师:很好,这位同学指出了两首诗表现手法上的一致性,还有其他的理由吗? 生:这两首诗都写于抗日战争年代。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诗的后面有写作年代。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仔细,请同学们把这两首诗再朗读一下,看这两首诗具体歌咏的是什么。 (学生朗读、讨论)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 生:《我爱这土地》歌咏的是土地,《赞美》写的是农民。 师:仅仅是土地与农民吗? 生:土地象征了祖国,农民象征了民族。 师:我们能不能说两首诗都歌咏了民族呢? 生(齐答):可以。 师:这又是一条我们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阅读的理由啊,请同学们说出这个民族的全称。 生(齐声):中华民族! 师: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啊? 生(争先恐后):古老的、勤劳的、善良的、智慧的民族。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勤劳善良智慧的民族,你们为自己是这民族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吗? 生(沉默,少数几人轻声):骄傲。 师:同学们的反应很淡漠啊!再请同学们读诗,看这两首诗中哪些诗句描绘了中华民族的形象。 (学生自由朗读) 生:我只找到一句“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师:你能说一说这一句表现了什么吗? 生:抗日战争带来的苦难。 师:什么?抗日战争带来的苦难?抗日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是苦难啊? 生:不!我说错了,是日本侵略给我们带来的苦难。 师:你怎么知道是日军的侵略呢? 生:因为这首诗写于1938年,是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 师:很好,看来了解一首诗的创作年代对理解一首诗是非常关键的啊,同学们可以再深入思考一下,“暴风雨”是不是仅指日军的侵略呢? 生:还可以是鸦片战争吧? 生:也可以是八国联军的入侵。 师:很好!同学们对我们民族的苦难历史很熟悉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一句理解为这一百多年来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所遭受的列强的入侵蹂躏。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存啊!请同学们读一读《赞美》,能不能找到对这种生存状态的描述。 生:有这么一句“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师:一百多年的蹂躏的确是一种耻辱,列强的蹂躏已使这个民族的身影变得佝偻,那么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 生(齐答):有 师:当然有。因为今天便是明证。但如果生活在1938年或1941年你还会这样认为吗?诗人有没有表现出我们的民族是有希望的? 生:有,“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就能说明这一点。 师:是啊,黎明常常代表着光明,代表着美好的未来,并且诗人说是“无比温柔的”,这是《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表现的。《赞美》一诗中有吗?请同学们找一找,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意见。 (学生读诗,交流讨论)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他找的结果。 生:“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师:“已经起来”是什么意思啊? 生:说这个民族已起来反抗了。 师:反抗!因为有了反抗,我们才会有摆脱耻辱,迎来黎明的希望啊!你的同桌和你的一样吗? 生(摇头):不知道。 师:你们没交流吧?要交流啊!真诚的表达自己,真诚的倾听别人,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啊。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同桌的意见? 生:我同桌认为这几句可以表现我们这个民族是有希望的“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 师:你能理解他为什么选择这几句吗 生:我想这几句是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具体表现吧。 师(问该生同桌):你是这样想的吗? 该生同桌(笑):是的。 师;被人理解你感到幸福吧。(全班学生会心地笑)当然理解别人同样是幸福的。这个问题你俩完成的很好,从大家的笑声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对你俩的羡慕。的确“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是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抗的具体表现。《我爱这土地》一诗中也有反抗吧? 生:有。 师:请你给大家读一下。 生:“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不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愤怒,这说明他对诗句的理解很透彻。你能不能说一下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很关键? 生:“悲愤”、“激怒”。 师:还有别的吗? 生:我认为这两个很关键 师:好,你请坐,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你的理解? 生:我以为“永远汹涌”和“无止息”也很重要,这两个词能表现出我们这个民族对列强的抗争一直在进行着,一直没有停止过。 师:多么好的理解啊,你能举一些具体的事例吗? 生:有抗日战争,鸦片战争。 师:还有吗,谁能补充 啊? 生:三元里抗英,还有甲午战争。 师:同学们不仅熟悉我们民族遭受的苦难,同时也很熟悉我们这个民族进行的反抗啊!当然,这些反抗只有抗日战争彻底的改变了民族的命运,其他的反抗其结果“仍是聚集着黑暗”但我们的民族在反抗的路上“从不回头”!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执着坚定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吗?下面请同学再深情的将这两首诗朗读一下,结合我们刚才所做的分析,归纳这两首诗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的形象。 (学生朗读) 师:好,哪位同学能谈一谈? 生:这两首诗表现了一个遭受侵犯凌辱却一直没有放弃反抗的民族的形象。 师:还有吗? 生: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有美好未来的民族的形象。 师:这位同学补充的非常好。这是一个饱经列强凌辱的民族,这是一个永不气馁坚决反抗的民族,这又是一个有着美好未来的民族。这是一个成熟伟大的民族,所以诗人艾青才会深沉的爱这土地,穆旦才会对它深情的赞美。同学们愿意为这土地献出你们深情的赞美吗? 生(齐答):愿意! 师:对自己挚爱的事物进行赞美,我们好像多爱用甜美的嗓音婉转的喉咙进行歌唱,但艾青为什么说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啊?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啊? 生:因为诗人一直在为民族歌唱的,从嘹亮的声音歌唱到声音嘶哑,甚至声音嘶哑了他还在为民族歌唱,这就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民族的爱是坚定的、深沉的。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很好,对民族的挚爱使诗人喉咙嘶哑了也要歌唱,那怕从口中喷射出血丝来,一直到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多么可爱善良的伟大诗人啊!《赞美》中有这样的情感吗? 生(齐答):有啊 师:这样的诗人你们喜欢吗? 生(齐答):喜欢! 师:我也喜欢他们。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除了他俩之外,你们还喜欢哪些诗人? 生(争先恐后地):徐志摩、白居易、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李商隐、陆游、辛弃疾、文天祥…… 师:这些都是了不起的诗人,他们都写下了优美的诗篇,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我又有一个问题,如果艾青、穆旦可以与上面的这些诗人相遇,他们和上面的哪些诗人更容易心灵交汇,心心相印? 生(议论、选择、明确):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文天祥 师: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们都非常强烈地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 师:说的多好啊。还有原因吗?谁能再谈谈? 生:还因为他们都生活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的内心都充满了忧患,充满了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的渴望。 师:理解得很透彻,表达得也非常完美。我们应该用掌声来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回答。 (学生热烈鼓掌) 师:是啊,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空内,但他们的情怀是一致的,灵魂是相通的。他们都是优秀的伟大诗人,他们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写下了我们这个民族最有血性的文字。他们是在用自己的心歌唱,用自己的灵魂歌唱,是在用自己生命的全部歌唱。他们留下的不是文字,而是生命中最精美高贵的斑斑血痕啊!有了这样的诗人,我们面对苦难才不会感到孤独,有了这样的诗人,面对苦难我们的内心才会有力量。同学们,你们为我们中华民族拥有这样的诗人感到骄傲吗? 生(齐答):感到骄傲! 师:你们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自豪吗? 生(齐答):感到自豪! 师:听到你们热烈的回答,我感到很欣慰,我想屈原也会感到欣慰,艾青、穆旦都会感到欣慰。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有一个问题,今天我问了两遍,而同学们却给了我不同的回应,知道是哪个问题吗? 有学生小声嘀咕:是问我们“是否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骄傲”吧? 师:对!是这两首诗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体验,唤起了或者说强化了我们的民族情感。也许我们今后再也不会面临诗人所面临的民族苦难了,但那种民族的忧患意识,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希望自己的民族强大起来的渴望不能没有啊!快下课了,请同学们深情地把这两首诗再读一读,把艾青的背下来好吗 生(齐答):好! 《赞美》教学设计 篇8自读导言 《死水》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赞美》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解说:诗歌的魅力主要表现为意象美和语言美,把握住这两点,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呼之欲出了。) 自读程序 1.读课本有关注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并解释。 3.听读,朗读,默读全诗。 4.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若干部分,写出各部分大意。 5.研读,思考,回答(题目请见后面自读思考)。 6.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7.熟读《赞美》,背诵《死水》。 (解说:这两首诗尤其是《赞美》理解难度很大,因此,必须设计一系列思考题来帮助学生想像推理,逐步分析理解。掌握时代背景和作者简况也很重要,是理解诗作的一把钥匙。) 自读点拨 《死水》 一、重点难点分析 1.第四节为全诗的重点,对全诗内容进行总汇。“这里断不是美的存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旧中国的诅咒,集中表达了他的愤激之情。 2.反讽手法。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声”……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好像一个丑人却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二、表现手法解说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不说变“丑”为“美”,而说让“丑”更“丑”,“丑”至灭亡,再造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2.反讽手法。 3.具有音律美。当时闻一多等人倡导“现代格律诗”,要求每行字数一样,音步也一样,如第1、2句,“我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读起来自有一种整齐的音律美。 《赞美》 一、重点难点分析 1.全诗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意象纷纭而含蓄,给理解带来许多困难。但是只要紧扣民族的悠长历史、浴血的艰难年代和人民苦难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斗争这三点,并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体察到它的内蕴。 2.从表面上看,每节诗最后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关键句)与前面的内容似乎联系不紧,但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第二部分,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3.对少数意象比较晦涩的难句,我们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理解上的精确,只要了解其大意即可。而且,由于作者当时身处国民党统治区,也不可能把他政治上的倾向表达清楚。 二、表现手法解说 1.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穆旦的诗风基本上是雪莱式的抒情格调,又揉杂某些现代派诗歌的因子。”他的诗风“徐缓、整饬、押韵。情调是哀歌式的,遂循了英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他的这一诗风,从他译雪莱、拜伦,似也可以得到印证”(引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出版的《穆旦诗集》说明)。《赞美》一诗也鲜明体现了他的风格和情调。 2.作者善于捕捉意象,意象横越时空,缤纷多彩,内蕴深远,气势宏大,又加上哀歌式情调,故全诗拥有雄浑美和沉郁美。 3.诗中广泛地运用了排比、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竟象的表现力。 (解说:诗歌由于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意象艺术,所以依据时代背景来解读就十分必要;还要善于抓住诗中点明主旨的关键句来居高临下,复杂意象的解读也就迎刃而解了。) 自读思考 《死水》 1.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 2.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三个部分。 3.“死水”的形象有两层,一是其本来面目,二是添加脏物后更加腐烂的面目,请在书上作出标志。 4.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5.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6.“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7.“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8.“反讽”手法在诗歌中的第二、三、四节中得到了具体表现,请画出有关词句。 9.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0.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哪一句话跟本诗作者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11.比较《死水》与《一句话》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2.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集《红烛》和《死水》。 13.背诵全诗。 第一节: 1.“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特点? 2.“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3.“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对整节诗的一个诠释,请加以具体说明。 第二、第三节: 5.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在前六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而在第7-16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 6.“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此句的含意是什么? 7.“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该怎样理解? 8.第三节中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它们对农夫来说,意味着什么? 9.“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痛哭吧”这些诗也暗示了“农夫”怎样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农夫怎样的感情? 第四节: 10.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我”为什么要“站在路上踟蹰”? 11.前三节诗结尾都用“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第四节诗却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为什么要变化? 答诗: 12.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13. 该诗题为《赞美》,作者要赞美什么? 14.该诗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反复和长句,请各举出一例,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15.课外阅读《穆旦诗集》。 16.拿此诗与艾青的长诗《向太阳》和田间的长诗《给战斗者》比较,说出它们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7.有感情地表演朗读。 (解说:这两首诗尤其是《赞美》难度很大,为此,必须设计较详细的思考题来帮助学生想像、揣摩、分析、掌握。又由于学生对两位作者(尤其是穆旦)和时代背景比较生疏,所以要作必要介绍,而且可结合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和艾青、田间的同题材作品,从而加深理解。) 参考答案 《死水》 1、“死水”象征了当时腐烂的旧中国。2、略3、一是1、2两句,二是3~12句。4、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5、丑陋不堪,污臭至极。“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6、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7、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8、略9、归纳概括全诗内容。10、略11、思想上:①同:激烈的情感;②异:《一》从正面写;《死》从反面写。艺术上:①同:构思新颖;新格律;②异:《死》用了反讽手法,较含蓄。 《赞美》 1、描绘了中华民族辽阔的土地、人民艰难的生活和悠久的历史。给人的印象是即开阔又压抑。2、指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充满灾难、忍受、对自由幸福的渴望。3、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生活持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爱。4、略5、受苦受难,不断失望,忍辱负重。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解放的事业,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强不屈。6、因为民族的觉醒和抗争意味着苦难时代将会结束。7、略8、描绘了妇女儿童饥饿、悲哀、恐惧的生存状态。解救他们,是农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9、有可能牺牲。作者为他的义无反顾感到既无助又担心,并且致以崇高的敬意。10、描绘了民族绵长的苦难和痛苦的期待。“踟蹰”是因为历史的负担太重。11、第三节作者思考民族、历史、生活和人民,得出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结论。第四节作者的思绪回到了痛苦凄凉的现实,然而又有了前面的认识,故而又大声呼唤,尽管有太多的“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12、“我”是抒情主人公,可以借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农夫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13、略14、一咏三叹,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设计者:刘人云) 《赞美》教学设计 篇9民族形象的诗意探寻 民族情感的深情体验 —— 授课地点:安徽省凤台一中高二10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授课人:落梅飞晓霜 教学设想:通过老师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诵读讨论的方式,探寻诗人在作品中对民族形象的诗意描绘,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优秀诗人、诗歌的热情,强化学生民族情感的体验。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现代诗四首》中的最后两首,哪位同学愿意上黑板来给我们写出今天要上的两首诗的题目与作者? 一同学上来写。(学生写时,老师简介作者,艾青和穆旦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两位重要的诗人,他们用诗歌记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悲欢。)学生写完走下。 师:谢谢这位同学,他写得很认真。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这两首诗,然后告诉我,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放在一块阅读。 (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 生:因为这两首诗都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歌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师:很好,这位同学指出了两首诗表现手法上的一致性,还有其他的理由吗? 生:这两首诗都写于抗日战争年代。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诗的后面有写作年代。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仔细,请同学们把这两首诗再朗读一下,看这两首诗具体歌咏的是什么。 (学生朗读、讨论)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 生:《我爱这土地》歌咏的是土地,《赞美》写的是农民。 师:仅仅是土地与农民吗? 生:土地象征了祖国,农民象征了民族。 师:我们能不能说两首诗都歌咏了民族呢? 生(齐答):可以。 师:这又是一条我们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阅读的理由啊,请同学们说出这个民族的全称。 生(齐声):中华民族! 师: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啊? 生(争先恐后):古老的、勤劳的、善良的、智慧的民族。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勤劳善良智慧的民族,你们为自己是这民族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吗? 生(沉默,少数几人轻声):骄傲。 师:同学们的反应很淡漠啊!再请同学们读诗,看这两首诗中哪些诗句描绘了中华民族的形象。 (学生自由朗读) 生:我只找到一句“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师:你能说一说这一句表现了什么吗? 生:抗日战争带来的苦难。 师:什么?抗日战争带来的苦难?抗日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是苦难啊? 生:不!我说错了,是日本侵略给我们带来的苦难。 师:你怎么知道是日军的侵略呢? 生:因为这首诗写于1938年,是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 师:很好,看来了解一首诗的创作年代对理解一首诗是非常关键的啊,同学们可以再深入思考一下,“暴风雨”是不是仅指日军的侵略呢? 生:还可以是鸦片战争吧? 生:也可以是八国联军的入侵。 师:很好!同学们对我们民族的苦难历史很熟悉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一句理解为这一百多年来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所遭受的列强的入侵蹂躏。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存啊!请同学们读一读《赞美》,能不能找到对这种生存状态的描述。 生:有这么一句“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师:一百多年的蹂躏的确是一种耻辱,列强的蹂躏已使这个民族的身影变得佝偻,那么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 生(齐答):有 师:当然有。因为今天便是明证。但如果生活在1938年或1941年你还会这样认为吗?诗人有没有表现出我们的民族是有希望的? 生:有,“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就能说明这一点。 师:是啊,黎明常常代表着光明,代表着美好的未来,并且诗人说是“无比温柔的”,这是《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表现的。《赞美》一诗中有吗?请同学们找一找,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意见。 (学生读诗,交流讨论)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他找的结果。 生:“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师:“已经起来”是什么意思啊? 生:说这个民族已起来反抗了。 师:反抗!因为有了反抗,我们才会有摆脱耻辱,迎来黎明的希望啊!你的同桌和你的一样吗? 生(摇头):不知道。 师:你们没交流吧?要交流啊!真诚的表达自己,真诚的倾听别人,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啊。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同桌的意见? 生:我同桌认为这几句可以表现我们这个民族是有希望的“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 师:你能理解他为什么选择这几句吗 生:我想这几句是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具体表现吧。 师(问该生同桌):你是这样想的吗? 该生同桌(笑):是的。 师;被人理解你感到幸福吧。(全班学生会心地笑)当然理解别人同样是幸福的。这个问题你俩完成的很好,从大家的笑声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对你俩的羡慕。的确“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是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抗的具体表现。《我爱这土地》一诗中也有反抗吧? 生:有。 师:请你给大家读一下。 生:“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不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愤怒,这说明他对诗句的理解很透彻。你能不能说一下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很关键? 生:“悲愤”、“激怒”。 师:还有别的吗? 生:我认为这两个很关键 师:好,你请坐,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你的理解? 生:我以为“永远汹涌”和“无止息”也很重要,这两个词能表现出我们这个民族对列强的抗争一直在进行着,一直没有停止过。 师:多么好的理解啊,你能举一些具体的事例吗? 生:有抗日战争,鸦片战争。 师:还有吗,谁能补充 啊? 生:三元里抗英,还有甲午战争。 师:同学们不仅熟悉我们民族遭受的苦难,同时也很熟悉我们这个民族进行的反抗啊!当然,这些反抗只有抗日战争彻底的改变了民族的命运,其他的反抗其结果“仍是聚集着黑暗”但我们的民族在反抗的路上“从不回头”!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执着坚定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吗?下面请同学再深情的将这两首诗朗读一下,结合我们刚才所做的分析,归纳这两首诗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的形象。 (学生朗读) 师:好,哪位同学能谈一谈? 生:这两首诗表现了一个遭受侵犯凌辱却一直没有放弃反抗的民族的形象。 师:还有吗? 生: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有美好未来的民族的形象。 师:这位同学补充的非常好。这是一个饱经列强凌辱的民族,这是一个永不气馁坚决反抗的民族,这又是一个有着美好未来的民族。这是一个成熟伟大的民族,所以诗人艾青才会深沉的爱这土地,穆旦才会对它深情的赞美。同学们愿意为这土地献出你们深情的赞美吗? 生(齐答):愿意! 师:对自己挚爱的事物进行赞美,我们好像多爱用甜美的嗓音婉转的喉咙进行歌唱,但艾青为什么说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啊?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啊? 生:因为诗人一直在为民族歌唱的,从嘹亮的声音歌唱到声音嘶哑,甚至声音嘶哑了他还在为民族歌唱,这就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民族的爱是坚定的、深沉的。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很好,对民族的挚爱使诗人喉咙嘶哑了也要歌唱,那怕从口中喷射出血丝来,一直到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多么可爱善良的伟大诗人啊!《赞美》中有这样的情感吗? 生(齐答):有啊 师:这样的诗人你们喜欢吗? 生(齐答):喜欢! 师:我也喜欢他们。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除了他俩之外,你们还喜欢哪些诗人? 生(争先恐后地):徐志摩、白居易、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李商隐、陆游、辛弃疾、文天祥…… 师:这些都是了不起的诗人,他们都写下了优美的诗篇,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我又有一个问题,如果艾青、穆旦可以与上面的这些诗人相遇,他们和上面的哪些诗人更容易心灵交汇,心心相印? 生(议论、选择、明确):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文天祥 师: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们都非常强烈地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 师:说的多好啊。还有原因吗?谁能再谈谈? 生:还因为他们都生活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的内心都充满了忧患,充满了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的渴望。 师:理解得很透彻,表达得也非常完美。我们应该用掌声来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回答。 (学生热烈鼓掌) 师:是啊,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空内,但他们的情怀是一致的,灵魂是相通的。他们都是优秀的伟大诗人,他们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写下了我们这个民族最有血性的文字。他们是在用自己的心歌唱,用自己的灵魂歌唱,是在用自己生命的全部歌唱。他们留下的不是文字,而是生命中最精美高贵的斑斑血痕啊!有了这样的诗人,我们面对苦难才不会感到孤独,有了这样的诗人,面对苦难我们的内心才会有力量。同学们,你们为我们中华民族拥有这样的诗人感到骄傲吗? 生(齐答):感到骄傲! 师:你们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自豪吗? 生(齐答):感到自豪! 师:听到你们热烈的回答,我感到很欣慰,我想屈原也会感到欣慰,艾青、穆旦都会感到欣慰。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有一个问题,今天我问了两遍,而同学们却给了我不同的回应,知道是哪个问题吗? 有学生小声嘀咕:是问我们“是否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骄傲”吧? 师:对!是这两首诗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体验,唤起了或者说强化了我们的民族情感。也许我们今后再也不会面临诗人所面临的民族苦难了,但那种民族的忧患意识,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希望自己的民族强大起来的渴望不能没有啊!快下课了,请同学们深情地把这两首诗再读一读,把艾青的背下来好吗 生(齐答):好! 《赞美》教学设计 篇10一、重点难点分析 1.全诗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意象纷纭而含蓄,给理解带来许多困难。但是只要紧扣民族的悠长历史、浴血的艰难年代和人民苦难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斗争这三点,并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体察到它的内蕴。 2.从表面上看,每节诗最后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关键句)与前面的内容似乎联系不紧,但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第二部分,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3.对少数意象比较晦涩的难句,我们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理解上的精确,只要了解其大意即可。而且,由于作者当时身处国民党统治区,也不可能把他政治上的倾向表达清楚。 二、表现手法解说 1.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穆旦的诗风基本上是雪莱式的抒情格调,又揉杂某些现代派诗歌的因子。”他的诗风“徐缓、整饬、押韵。情调是哀歌式的,遂循了英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他的这一诗风,从他译雪莱、拜伦,似也可以得到印证”(引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出版的《穆旦诗集》说明)。一诗也鲜明体现了他的风格和情调。 2.作者善于捕捉意象,意象横越时空,缤纷多彩,内蕴深远,气势宏大,又加上哀歌式情调,故全诗拥有雄浑美和沉郁美。 3.诗中广泛地运用了排比、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竟象的表现力。 (解说:诗歌由于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意象艺术,所以依据时代背景来解读就十分必要;还要善于抓住诗中点明主旨的关键句来居高临下,复杂意象的解读也就迎刃而解了。) 自读思考 《死水》 1.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 2.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三个部分。 3.“死水”的形象有两层,一是其本来面目,二是添加脏物后更加腐烂的面目,请在书上作出标志。 4.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5.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6.“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7.“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8.“反讽”手法在诗歌中的第二、三、四节中得到了具体表现,请画出有关词句。 9.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0.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哪一句话跟本诗作者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11.比较《死水》与《一句话》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2.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集《红烛》和《死水》。 13.背诵全诗。 第一节: 1.“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特点? 2.“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3.“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对整节诗的一个诠释,请加以具体说明。 第二、第三节: 5.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在前六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而在第7-16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 6.“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此句的含意是什么? 7.“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该怎样理解? 8.第三节中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它们对农夫来说,意味着什么? 9.“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痛哭吧”这些诗也暗示了“农夫”怎样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农夫怎样的感情? 第四节: 10.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我”为什么要“站在路上踟蹰”? 11.前三节诗结尾都用“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第四节诗却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为什么要变化? 答诗: 12.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13. 该诗题为,作者要赞美什么? 14.该诗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反复和长句,请各举出一例,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15.课外阅读《穆旦诗集》。 16.拿此诗与艾青的长诗《向太阳》和田间的长诗《给战斗者》比较,说出它们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7.有感情地表演朗读。 (解说:这两首诗尤其是难度很大,为此,必须设计较详细的思考题来帮助学生想像、揣摩、分析、掌握。又由于学生对两位作者(尤其是穆旦)和时代背景比较生疏,所以要作必要介绍,而且可结合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和艾青、田间的同题材作品,从而加深理解。) 参考答案 《死水》 1、“死水”象征了当时腐烂的旧中国。2、略3、一是1、2两句,二是3~12句。4、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5、丑陋不堪,污臭至极。“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6、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7、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8、略9、归纳概括全诗内容。10、略11、思想上:①同:激烈的情感;②异:《一》从正面写;《死》从反面写。艺术上:①同:构思新颖;新格律;②异:《死》用了反讽手法,较含蓄。 1、描绘了中华民族辽阔的土地、人民艰难的生活和悠久的历史。给人的印象是即开阔又压抑。2、指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充满灾难、忍受、对自由幸福的渴望。3、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生活持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爱。4、略5、受苦受难,不断失望,忍辱负重。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解放的事业,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强不屈。6、因为民族的觉醒和抗争意味着苦难时代将会结束。7、略8、描绘了妇女儿童饥饿、悲哀、恐惧的生存状态。解救他们,是农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9、有可能牺牲。作者为他的义无反顾感到既无助又担心,并且致以崇高的敬意。10、描绘了民族绵长的苦难和痛苦的期待。“踟蹰”是因为历史的负担太重。11、第三节作者思考民族、历史、生活和人民,得出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结论。第四节作者的思绪回到了痛苦凄凉的现实,然而又有了前面的认识,故而又大声呼唤,尽管有太多的“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12、“我”是抒情主人公,可以借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农夫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13、略14、一咏三叹,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设计者:刘人云) 《赞美》教学设计 篇11赞美》 一、重点难点分析 1.全诗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意象纷纭而含蓄,给理解带来许多困难。但是只要紧扣民族的悠长历史、浴血的艰难年代和人民苦难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斗争这三点,并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体察到它的内蕴。 2.从表面上看,每节诗最后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关键句)与前面的内容似乎联系不紧,但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第二部分,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3.对少数意象比较晦涩的难句,我们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理解上的精确,只要了解其大意即可。而且,由于作者当时身处国民党统治区,也不可能把他政治上的倾向表达清楚。 二、表现手法解说 1.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穆旦的诗风基本上是雪莱式的抒情格调,又揉杂某些现代派诗歌的因子。”他的诗风“徐缓、整饬、押韵。情调是哀歌式的,遂循了英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他的这一诗风,从他译雪莱、拜伦,似也可以得到印证”(引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出版的《穆旦诗集》说明)。一诗也鲜明体现了他的风格和情调。 2.作者善于捕捉意象,意象横越时空,缤纷多彩,内蕴深远,气势宏大,又加上哀歌式情调,故全诗拥有雄浑美和沉郁美。 3.诗中广泛地运用了排比、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竟象的表现力。 (解说:诗歌由于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意象艺术,所以依据时代背景来解读就十分必要;还要善于抓住诗中点明主旨的关键句来居高临下,复杂意象的解读也就迎刃而解了。) 自读思考 《死水》 1.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 2.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三个部分。 3.“死水”的形象有两层,一是其本来面目,二是添加脏物后更加腐烂的面目,请在书上作出标志。 4.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5.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6.“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7.“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8.“反讽”手法在诗歌中的第二、三、四节中得到了具体表现,请画出有关词句。 9.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0.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哪一句话跟本诗作者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11.比较《死水》与《一句话》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2.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集《红烛》和《死水》。 13.背诵全诗。 第一节: 1.“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特点? 2.“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3.“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对整节诗的一个诠释,请加以具体说明。 第二、第三节: 5.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在前六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而在第7-16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 6.“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此句的含意是什么? 7.“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该怎样理解? 8.第三节中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它们对农夫来说,意味着什么? 9.“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痛哭吧”这些诗也暗示了“农夫”怎样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农夫怎样的感情? 第四节: 10.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我”为什么要“站在路上踟蹰”? 11.前三节诗结尾都用“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第四节诗却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为什么要变化? 答诗: 12.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13. 该诗题为,作者要赞美什么? 14.该诗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反复和长句,请各举出一例,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15.课外阅读《穆旦诗集》。 16.拿此诗与艾青的长诗《向太阳》和田间的长诗《给战斗者》比较,说出它们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7.有感情地表演朗读。 (解说:这两首诗尤其是难度很大,为此,必须设计较详细的思考题来帮助学生想像、揣摩、分析、掌握。又由于学生对两位作者(尤其是穆旦)和时代背景比较生疏,所以要作必要介绍,而且可结合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和艾青、田间的同题材作品,从而加深理解。) 参考答案 《死水》 1、“死水”象征了当时腐烂的旧中国。2、略3、一是1、2两句,二是3~12句。4、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5、丑陋不堪,污臭至极。“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6、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7、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8、略9、归纳概括全诗内容。10、略11、思想上:①同:激烈的情感;②异:《一》从正面写;《死》从反面写。艺术上:①同:构思新颖;新格律;②异:《死》用了反讽手法,较含蓄。 1、描绘了中华民族辽阔的土地、人民艰难的生活和悠久的历史。给人的印象是即开阔又压抑。2、指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充满灾难、忍受、对自由幸福的渴望。3、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生活持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爱。4、略5、受苦受难,不断失望,忍辱负重。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解放的事业,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强不屈。6、因为民族的觉醒和抗争意味着苦难时代将会结束。7、略8、描绘了妇女儿童饥饿、悲哀、恐惧的生存状态。解救他们,是农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9、有可能牺牲。作者为他的义无反顾感到既无助又担心,并且致以崇高的敬意。10、描绘了民族绵长的苦难和痛苦的期待。“踟蹰”是因为历史的负担太重。11、第三节作者思考民族、历史、生活和人民,得出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结论。第四节作者的思绪回到了痛苦凄凉的现实,然而又有了前面的认识,故而又大声呼唤,尽管有太多的“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12、“我”是抒情主人公,可以借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农夫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13、略14、一咏三叹,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赞美》教学设计 篇12自读导言 《死水》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赞美》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解说:诗歌的魅力主要表现为意象美和语言美,把握住这两点,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呼之欲出了。) 自读程序 1.读课本有关注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并解释。 3.听读,朗读,默读全诗。 4.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若干部分,写出各部分大意。 5.研读,思考,回答(题目请见后面自读思考)。 6.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7.熟读《赞美》,背诵《死水》。 (解说:这两首诗尤其是《赞美》理解难度很大,因此,必须设计一系列思考题来帮助学生想像推理,逐步分析理解。掌握时代背景和作者简况也很重要,是理解诗作的一把钥匙。) 自读点拨 《死水》 一、重点难点分析 1.第四节为全诗的重点,对全诗内容进行总汇。“这里断不是美的存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旧中国的诅咒,集中表达了他的愤激之情。 2.反讽手法。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声”……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好像一个丑人却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二、表现手法解说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不说变“丑”为“美”,而说让“丑”更“丑”,“丑”至灭亡,再造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2.反讽手法。 3.具有音律美。当时闻一多等人倡导“现代格律诗”,要求每行字数一样,音步也一样,如第1、2句,“我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读起来自有一种整齐的音律美。 《赞美》 一、重点难点分析 1.全诗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意象纷纭而含蓄,给理解带来许多困难。但是只要紧扣民族的悠长历史、浴血的艰难年代和人民苦难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斗争这三点,并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体察到它的内蕴。 2.从表面上看,每节诗最后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关键句)与前面的内容似乎联系不紧,但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第二部分,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3.对少数意象比较晦涩的难句,我们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理解上的精确,只要了解其大意即可。而且,由于作者当时身处国民党统治区,也不可能把他政治上的倾向表达清楚。 二、表现手法解说 1.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穆旦的诗风基本上是雪莱式的抒情格调,又揉杂某些现代派诗歌的因子。”他的诗风“徐缓、整饬、押韵。情调是哀歌式的,遂循了英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他的这一诗风,从他译雪莱、拜伦,似也可以得到印证”(引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出版的《穆旦诗集》说明)。《赞美》一诗也鲜明体现了他的风格和情调。 2.作者善于捕捉意象,意象横越时空,缤纷多彩,内蕴深远,气势宏大,又加上哀歌式情调,故全诗拥有雄浑美和沉郁美。 3.诗中广泛地运用了排比、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竟象的表现力。 (解说:诗歌由于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意象艺术,所以依据时代背景来解读就十分必要;还要善于抓住诗中点明主旨的关键句来居高临下,复杂意象的解读也就迎刃而解了。) 自读思考 《死水》 1.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 2.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三个部分。 3.“死水”的形象有两层,一是其本来面目,二是添加脏物后更加腐烂的面目,请在书上作出标志。 4.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5.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6.“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7.“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8.“反讽”手法在诗歌中的第二、三、四节中得到了具体表现,请画出有关词句。 9.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0.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哪一句话跟本诗作者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11.比较《死水》与《一句话》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2.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集《红烛》和《死水》。 13.背诵全诗。 第一节: 1.“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特点? 2.“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3.“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对整节诗的一个诠释,请加以具体说明。 第二、第三节: 5.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在前六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而在第7-16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 6.“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此句的含意是什么? 7.“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该怎样理解? 8.第三节中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它们对农夫来说,意味着什么? 9.“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痛哭吧”这些诗也暗示了“农夫”怎样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农夫怎样的感情? 第四节: 10.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我”为什么要“站在路上踟蹰”? 11.前三节诗结尾都用“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第四节诗却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为什么要变化? 答诗: 12.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13. 该诗题为《赞美》,作者要赞美什么? 14.该诗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反复和长句,请各举出一例,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15.课外阅读《穆旦诗集》。 16.拿此诗与艾青的长诗《向太阳》和田间的长诗《给战斗者》比较,说出它们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7.有感情地表演朗读。 (解说:这两首诗尤其是《赞美》难度很大,为此,必须设计较详细的思考题来帮助学生想像、揣摩、分析、掌握。又由于学生对两位作者(尤其是穆旦)和时代背景比较生疏,所以要作必要介绍,而且可结合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和艾青、田间的同题材作品,从而加深理解。) 参考答案 《死水》 1、“死水”象征了当时腐烂的旧中国。2、略3、一是1、2两句,二是3~12句。4、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5、丑陋不堪,污臭至极。“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6、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7、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8、略9、归纳概括全诗内容。10、略11、思想上:①同:激烈的情感;②异:《一》从正面写;《死》从反面写。艺术上:①同:构思新颖;新格律;②异:《死》用了反讽手法,较含蓄。 《赞美》 1、描绘了中华民族辽阔的土地、人民艰难的生活和悠久的历史。给人的印象是即开阔又压抑。2、指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充满灾难、忍受、对自由幸福的渴望。3、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生活持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爱。4、略5、受苦受难,不断失望,忍辱负重。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解放的事业,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强不屈。6、因为民族的觉醒和抗争意味着苦难时代将会结束。7、略8、描绘了妇女儿童饥饿、悲哀、恐惧的生存状态。解救他们,是农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9、有可能牺牲。作者为他的义无反顾感到既无助又担心,并且致以崇高的敬意。10、描绘了民族绵长的苦难和痛苦的期待。“踟蹰”是因为历史的负担太重。11、第三节作者思考民族、历史、生活和人民,得出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结论。第四节作者的思绪回到了痛苦凄凉的现实,然而又有了前面的认识,故而又大声呼唤,尽管有太多的“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12、“我”是抒情主人公,可以借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农夫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13、略14、一咏三叹,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设计者:刘人云) [1]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