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
范文 |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精选13篇)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1一、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感受诗中的思维灵感和语言美趣。 4.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三、教学模式: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预习思考题。 2、了解创作背景。 明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二)理清思路、理清诗歌内容与形式。 明确: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借鉴运用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式句法,借以强化对祖国挚爱的深度。 四个诗节 一节:写实、写历史 二节:写精神、写历史 三节:现在 四节:“我”的誓言 (三)合作探究、再读课文和思考讨论。 1、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 明确: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这一环节既是突出重点,也是欣赏的关键。简要点出“意象”这一概念,但不阐发,而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理解,体现精要好懂实用的要求。 2、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A、在平凡中发现美,而给人一种新颖、独创的美感。 B、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社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心灵情感历程。 C、设身处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与诗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 引导学生在感性体悟的基础上学习抽象概括、提炼总结,学习运用比较思维方法。 3、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 明确:进一步理解诗意,把握诗的意境,感受诗的思想美、情感美。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落实情感美、意境美教学重点。 (四)整合提高,拓展延伸。 熟读背诵课文,研讨问题。 1、欣赏品味诗歌的特色。 ①体会圆句式的表达效果。 明确:圆周句式是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续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 体会诗歌的节奏美。 ②象征和比喻的运用。 明确: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我”的复杂矛盾意绪和多层次拟物交织出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悠长、矛盾的心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中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国的象征。诗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体会诗歌语言美。 2、课堂训练。 ①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②说说对“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的理解。 3、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并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诗歌欣赏方法。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堂训练。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2一、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三、学习时数 1课时 四、课前预习 1、字音字形 疲惫( ) 蜗( )行 淤( )滩 簇( )新 迷惘( ) 胚( )芽 干瘪( ) 2、字形辨析 蜗( )牛 纤( )绳 绯( )红 隧( )道 女娲( ) 歼( )灭 菲( )薄 深邃( ) 学习课程: 一、作者及背景 1、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年到福建文联创作室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作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新诗奖。 2、朦胧诗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的主管感觉世界,追求诗的内在旋律,大量采用虚的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他们的一些诗作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这种诗被称为“朦胧诗”。 3、写作背景 舒婷毕业以后,去福建上杭山村插队。1972年底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 二、听诗歌朗诵,整体把握感情基调 思考: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是通过何种方式抒情的,她的痛苦从何而来,她的希冀又在哪里? 三、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1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2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3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4节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4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四、研读诗歌,探究品味 1、齐读诗歌第1节,思考:这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了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给你什么感觉? 2、朗读诗歌第2节,这一节中“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个意象怎么理解? 3、诗歌的第1节只有痛苦和悲哀,而第2节泽是“痛苦的希望“,那第3节又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4、这一节的“我”与祖国是什么样的关系?“我”是诗人个人吗? 5、整体朗诵诗歌,思考: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五、延伸阅读 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清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又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又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3【教学目的】 1、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掌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训练朗读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媒体设计】 1、放录音。 2、制作多媒体课件,重点在诗的意象理解上作一点适当的画面把诗意转换为画意。 【公开课教案步骤】 一、课前打出课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二、导入 电脑显示卞之琳《断章》。同学们畅谈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出“朦胧诗”。 三、关于“朦胧诗”和代表人物介绍 四、明确学习目标(电脑显示) 1、鉴赏诗人新颖丰富的意象。 2、理解诗人复杂热烈的情感。 3、训练朗读能力。 五、诵读感知 1、配乐朗诵,电脑显示全诗。 2、同学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3、配乐齐读。 六、课文分析 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节: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其余同学考虑:在第一节中,诗人发明了几个意象?分别是什么? 同学回答,教师明确: 在第一节中,诗人发明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五个意象。(电脑显示) 问: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 明确:这些意象唤起人们对往事的痛苦回忆,说明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 问: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一节中的几个意象制成 MTV 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同学畅所欲言) 问:作者用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深沉而悲哀、悲痛。 问:应该怎么读? 明确:繁重、缓慢、低沉。尤其“祖国啊”三字,是其感情的凝聚点,因此我们应以有声的诵读传达出这种无声的情感。 第二节: 问:本诗节所表示的感情是单一的吗? 明确:不是。本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 问:哪一句写希望?“是‘飞天’袖件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飞天”指什么?(电脑显示图片) 明确:“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但尚未落到地面。这希望太渺茫,但终究有了希望。所以比喻人民心中渺茫、难以落实而又从未消失的对幸福未来的希望。 问:联系上下节,说说本节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明确:本节为全诗情感结构上的转折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下的诗句开始出现亮色和激情。 问:怎么读? 明确: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忧民的情绪转化为深深的悲怆,情绪强化深切。 第三节: 问:第三节的感情色彩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第三节的感情色彩由悲痛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与上一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问:联系时代背景,找出诗人感情变化的原因。 明确:本诗写于1979年,古老的中国从迷梦中苏醒,从苦难中奋起。共产党领导下的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伟大斗争,正在逐步实现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希望和理想。诗人为此兴奋不已,感情由低沉叹息转向亢奋热烈。 问:诗人用哪些意象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电脑显示图片) 联系背景,谈对“神话的蛛网”的理解。 问:怎么读? 明确:读出欣喜之情,“祖国啊”三个字要读得高亢、热情洋溢、激情喷薄。(同学齐读本段) 第四节: 问:第四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不同? 明确:第四节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问:本节写了哪些内容?用自身的理解加以概括。 明确:在本节诗中,诗人再次强调了“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 读得坚定有力、不容质疑、给人高亢激昂的感觉。(齐读) 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七、扩展阅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洋溢着深沉而真挚的祖国之爱,表达的是热爱祖国这个古老的话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锦绣满腹、才气横溢的爱国诗人,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构成了中国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诗魂,例如: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郭沫若《炉中煤》、艾青《我爱这土地》、闻一多《祈祷》、《发现》、《一句话》、蒋光慈《哀中国》(电脑显示) 八、结语 著名杂文家、诗人邵燕祥写过这样一段话:“自然界里不能没有花。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生命的花朵。”“让我们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者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通过学习欣赏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我们向诗的知己迈进一大步吧!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4精品教案语文组李庆宝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感受诗中的思维灵感和语言美趣。 4. 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想象——理性升华。 2.研究评析欣赏法。 3.当代诗艺欣赏讲座法。 (解说:可根据学生基础情况选用。基础好,学校资料丰富、设备先进或附近查找资料方便的可选用2;基础中等的,可选用1、3。也可综合运用3种方法,勾连起课内课外。) 媒体设计 1.制作多媒体课件,重点在诗的意象理解上作一点适当的画面,把诗意转换为画意。 2.运用文学讲座法,最好事先设计好提纲及思考题,制作成待用软盘,以便在媒体上展示。 3.根据诗的内容选择适当的音乐,制作配乐朗诵录音带。 教学时数:课内教读2课时,课外练习由学生自定。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可能最喜欢的是中国古典诗歌,困为它的凝练、它的隽永、它的神韵,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不是中华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吸纳着几千年诗意的营养,借鉴外国诗艺手法,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新时代的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这些诗,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另一种情的感染,另一种文化的营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一组当代探索诗歌。 (解说:设计这个导语 ,目的有两个。一是巧妙地把古代诗歌与现当代诗歌联系起来,明确它们之间的借鉴和发展的关系,引起对新诗的阅读兴趣;二是以尽量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对美的渴望,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奠定顺利进行教学的基础。) 二、解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教师范读(配乐) (解说:先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感诗的美味,为进一步学习欣赏奠定基础。) ②学生自由诵读。 (解说:趁着学生才有的感受尚在,让学生直接再次感受,这是文学欣赏的必要步骤,避免抛开刚营设好的氛围而由老师大讲特讲的弊病。) ③学生单独朗读,师生评价。 (解说:在这个步骤中紧扣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落实字词教学,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 ④诗歌内容与形式总理。学生先用一句话谈谈感受,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借鉴运用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式句法,借以强化对祖国挚爱的深度。 (解说:先由学生体悟,暗示自主求知意识;然后巧加点拨,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信息资料;最后老师向宽拓展,把学生眼界打开。) 2.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①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讨论。 点拨: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解说:这一环节既是突出重点,也是欣赏的关键。简要点出“意象”这一概念,但不阐发,而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理解,体现精要好懂实用的要求。在引导、点拨中渗透分节概括这一能力训练点,一法多用,一石两鸟。) ②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点拨:A、在平凡中发现美,而给人一种新颖、独创的美感。 B、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社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心灵情感历程。 C、设身处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与诗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 (解说:引导学生在感性体悟的基础上学习抽象概括、提炼总结,学习运用比较思维方法。) ③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 (解说:这一环节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把握诗的意境,感受诗的思想美、情感美。提这几个问题,有搭桥铺路的作用,一步步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落实情感美、意境美教学重点。) ④诵读全诗。 (解说:再次强化感受。) 3.欣赏品味 ①体会圆句式的表达效果。 点拨:圆周句式是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续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 (解说:落实节奏美教学。) ②象征和比喻的运用。 点拨: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我”的复杂矛盾意绪和多层次拟物交织出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悠长、矛盾的心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中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国的象征。诗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解说: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涵,落实语言美教学重点。) 4.课堂训练 ①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②说说对“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的理解。 (解说:这两个题目前者进一步落实概括能力训练,后者抓住具体句子并具体理解。) 5.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诗歌欣赏方法。(见“教学设想”部分) (解说:总结学习方法,养成积累习惯。)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这首诗。 2.课外找相关读物阅读,有兴趣的同学学写一篇赏析文章(可以就整体谈,也可以从某一角度谈)。 五、齐声诵读全诗。 (解说:把感受推向高潮。)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激发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 2、理解诗歌中鲜明独具特色的意象。 3、体会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意象把握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 学会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诗歌情感。 教学创意: 以读助教,以教带读,读教结合,教读互促。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国庆期间的热播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你们看了没有? 电影中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众多小人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表达着自己的爱国情。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为祖国写诗就是许多文人的选择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女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情吧。 (设计意图:由同学们感兴趣的电影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直接切入主题。) 二、初识课文,读熟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认清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2、播放朗诵视频,把学生带入诗歌氛围。 3、齐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诗歌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朗读,翻开课文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对诗歌产生总体印象,接着播放名家朗诵视频,把学生带入诗歌氛围,让学生初步感知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齐读诗歌,这里只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节奏,经过三遍的朗读,学生对诗歌内容应该不再陌生。) 三、把握意象,读出语气变化 回顾意象相关知识:意象是熔铸了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诗歌创作是通过创造独特意象来体现诗人情感。 齐读诗歌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找出这两节诗歌中有哪些意象?透过这些意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祖国? 明确:第一节诗歌: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透过这些意象可以看到贫穷落后、衰败、苦难重重的祖国。 第三节诗歌:神话的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透过这些意象可以看到新生的、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祖国。 诗歌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起什么作用? 明确:贫困、悲哀两个词对第一节诗歌的内容进行了总结;痛苦的希望、“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引出了下文。这一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诗歌的前三节我们应该怎样朗读?语气上有什么变化? 明确:第一节的深沉、悲痛 第二节仍旧带着深沉与悲痛的语气,但其中又带着一股看向历史的自信与看向未来的希望。 第三节充满着希望与信心,语气中应带着欣喜与激动。 组内互读,读出语气上的变化来。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还是落脚到“读”上,要求学生通过意象的变化分析出祖国的变化,进而读出语气的变化来。诗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意象,意象也是学生最直观理解诗歌的桥梁,所以本环节充分利用意象的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也是任务之一,所以本环节的问题设计得较为浅显。) 四、赏析语句,读出诗歌情感 1、作者在第四节诗中将祖国比喻为什么?作者在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在此将祖国比喻为“伤痕累累”的母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深情。 2、怎么理解第四节诗歌中的“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句话? 明确:从个体上来说,“我”是中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个,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此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3、诗中的“我”仅仅指诗人自己吗? 明确:这个“我”不仅指诗人自己,也代表那些和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大家一起从苦难中走过,面对新的历史机遇,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承担起重任。 4、请分析作者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变化。 明确:作者在第一节中回望祖国所经受的苦难与现实的贫困,心中是痛苦的,悲伤的;第二节承接第一节的情感,虽然痛苦,却看见了祖辈们痛苦的希望;第三节则因为看见了簇新的理想,看到了全新的希望,作者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喜悦,是激动;第四节激动喜悦进一步得到升华,表明了要为祖国献身一切的愿望。 5、这首诗就像是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告白,请同学们试着读出诗歌的感情来。请读得好的同学展示朗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具体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进而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情感。) 五、知人论世,读出深层韵味 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她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首诗? 展示作者:舒婷,当代诗人,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就是这样一位工人出生的女子写下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却早在1976年的动荡时代。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文化 *”浩劫与摧残,知识分子受到迫 害、教育质量普遍下降、教学秩序混乱、整个中华大地黑白颠倒、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反 革命集团,结束了“文 化*”。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走向新生。 下面,请同学们透过诗人特有的人生经历,深情地朗读这首诗,使其言如出于吾之口,使其意如出于吾之心,让诗中的营养化为我们自身的血肉。在有感情朗读诗歌的基础之上,读出诗歌的韵味来。 全班齐诵诗歌。 (设计意图:鉴赏诗歌时一定要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让学生明确一位作家选取什么样的题材,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都和他的人生观、生活经历、所处时代息息相关。虽然没办法短时间让学生完全了解改革开放前的所有历史,但简单提及对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诗歌很有必要。此处要求学生联系背景及作者生平深情朗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六、拓展延伸,读出诗歌乐趣 推荐学生读舒婷的《致橡树》,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情感,体味读诗乐趣。 七、总结归纳,梳理读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梳理读诗的基本方法: 第一,诗歌意象有深意。 第二,反复诵读品情感。 第三,关键语句要细读。 第四,联系背景悟真谛。 第五,活学活用读诗歌。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6{第一单元}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思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1979年4月20日 (选自《双桅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70年代末,她的诗作便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而闻名文坛。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全诗立意新颖,感情真挚,一反过去某些诗的浮泛与“神话”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祖国母亲的歌。正如诗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低沉缓慢方能如泣如诉、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热烈奔放、一往无前。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体是诗人的“我”,客体是“祖国”,而在全诗的进展中,让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祖国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国的悲哀;祖国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国的希望;我是祖国的眼泪和笑涡,而祖国正在我的血肉之躯与心灵上起飞和奔跑。 习惯上,人们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这也是一切》、《暴风雨过去之后》这类作品称为舒婷诗歌的“高音区”。由于它们直接表达诗人的政治情绪与时代理想,因而获得较多的称誉与赞许。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7【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理解本诗运用反复手法在创意境及抒情上的作用 3.理解诗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学习方法 】 1.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舒婷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初读诗歌】 一1. 初读诗歌,读准加点字音﹙a级﹚ 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绯红( ) 淤滩( ) 纤绳( ) 2.词语解释﹙a级﹚ 疲惫: 簇新: 绯红: 喷薄: 迷惘: 二 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b级﹚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3.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4. 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 三 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b级﹚ . 2. 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c级﹚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c级﹚ 四【学习反思】﹙b级﹚ 如何诵读这首诗? 五【作业布置】﹙c级﹚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 思 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和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和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六【拓展阅读】 《双桅杆》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双桅船》赏析: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 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参考答案 一、1.注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2.词语解释: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二、1.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 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2. 答: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又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3. 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 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象征着祖国的希望 4. 笿: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四、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 1. 答: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2. 答: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3. 答: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六、参考答案: 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2.①时间缓慢 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8【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诗歌感情(“我”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深沉而悲痛、舒缓、低沉); 2、朦胧诗的写作特点(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曲折委婉地抒情)。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把握诗歌的内涵,可以个别读,男女生对读。 2、联系九年级上册学过的《星星变奏曲》来理解朦胧诗的特点。 3、引导阅读一些“朦胧诗派”的诗作,培养兴趣。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⑴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尝试用“/”和“·”标出节奏和重音。 ⑵ 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了?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⑶ 朦胧诗的特点就是曲折委婉的抒情,这首诗哪些地方体现这样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男女生各读一节) 四、拓展阅读 其它朦胧诗作,如舒婷《馈赠》、《致橡树》。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诗人通过“老水牛”“矿灯”“稻穗”等众多具体事物来表现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使诗具有美的意境。请你模仿本诗,创造其它的事物,构成相应的意境,仿写其中一节。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9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流派——朦胧派。 2、理解诗歌借用意象抒情来揭示主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感悟,认识历史、现在、未来的祖国特征,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以及以建设祖国为己任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1、背诵全诗。 2、通过诗歌所借助的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脉络。教学难点:疑难诗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提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今天我们就随着舒婷一起走进我们亲爱的祖国?看一看什么样的祖国竟让他如此深情。 二、初读诗歌,整体体会。 1、学生掌握 隧洞 蜗行 淤滩 泊船 簇新 笑涡 喷薄 伤痕累累 2、走进作者 学生展示自己了解到的舒婷 3、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全诗,提醒注意节奏、语气等,其余同学侧耳倾听,尝试记住他们的朗读情况,根据老师提示加以对比。 爱则气徐声柔,恨则气足声硬, 悲则气沉声缓,喜则气满声高, 怒则气粗声重,急则气短声促, 疑则气细声黏,冷则气少声平, 惧则气提声凝,欲则气多声放。 三、再读诗歌,借助意象把握诗歌情感脉络,品味情感美。 提问: 1、诗中“我”是谁,“你”是谁,“我”与“你”是什么关系? 2、诗中反映了哪几个时期的祖国? 3、分析祖国在那个时期的特征并感受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请用“我从‘’这些意象中看出的祖国是(特征)的,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明确: 1、“我”是诗人,是千千万万对祖国有着深厚情感中国人;“你”是指祖国;“我”与“你”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为你牺牲一切亦在所不惜。 2、反映了历史的祖国、当今的祖国、未来的祖国。 3、“我从‘数百年纺着疲惫的歌的河边上的破旧的老水车、在历史的隧洞中蜗行摸索的熏黑的矿灯,’这些意象中看出历史的祖国是贫穷、落后、发展缓慢艰难(特征)的,抒发了诗人悲哀叹息的情感。”(第一节,百年贫穷——-悲哀;第二节,有希望从未实现——无奈;第三节,重获希望————激动兴奋;第四节,甘愿现身——坚定慷慨。) (此处让同学在理解诗人情感后再读,分析前后读的变化,理解诗的朗读应带上感情。) 教师小结:不论是历史中贫穷落后的祖国,还是现时期崭新而充满希望的祖国,还是未来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不论是诗人的悲哀、无奈,还是兴奋激动、坚定要为祖国献身的意志,都包含了诗人对祖国无比深沉炽热的热爱之情,情感由低回叹息到激昂热烈,富有变化美,而诗人对祖国生死相依,甘愿现身的赤诚的情感更美。可在整首诗中,诗人并未出现一个“爱”字,这浓厚的情感又是如何传达出来的呢?(介绍朦胧诗)学生尝试分析。 四、赏析诗句 1、品诗句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2、补充诗句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板书设计 第一节,百年贫穷——悲哀; 第二节,有希望从未实现——无奈 第三节,重获希望——激动兴奋 深沉诚挚的爱国情 第四节,甘愿现身——坚定慷慨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10一 诵读提示 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诵读时要注意体会上述特点。 二 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 舒婷初中毕业以后,去福建上杭山村插队。1972年底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 2内容大意 全诗共四节。第一节,诗人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诗人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密集的意象,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第二节,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只是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未落地面。第三节,连用一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新生的祖国已站在“雪白的起跑线上”。第四节,再次强调“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迷惘”“沉思”过的诗人沸腾了,她以发自肺腑的语言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 三 鉴赏要点 1意象的新颖 诗人从不为常人注意的平凡事物中发现美。如“老水车”“矿灯”“路基”“驳船”,这些精心选择、新颖独创的意象,几乎难以在此前赞颂祖国的诗中找出。全诗共有四个意象群,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 2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特点 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他们的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形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这种诗被称为“朦胧诗”,并在诗歌界引起争论。朦胧诗的产生,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也是外来诗歌影响的结果。 舒婷的这首诗和其他诗作(附在下面)相比,虽算不上有多少朦胧,但具有这类诗的基本特征,如重视诗人自我的内心表达,运用通感、意象、象征、隐喻等奇特的写法等。下面几首朦胧诗可供参考。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远 你看云时近 我是中国公民 张学梦 像台风在海面妊娠 一个伟大的意识,突然闯进我的心 正在浓缩的地球和延展的视线 都来加强,这个应有的振颤—— 我是 中国公民!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一 诵读提示 这首诗像一曲辉煌而又沉静的咏叹调,用语质朴,节奏流畅,比较讲究音韵,诵读时要注意读出轻快的节奏和韵律。 二 整体感知 诗歌开头歌唱了自然的永恒,一句“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就将秋天不可说透的意蕴揭示出来了。接着诗人写出了秋天的生生不息的变化,在这里“我”和秋天无法互相区分,能得到的只是一种感觉。物我难分的情境,在轻松的语句中蕴含了沉甸甸的内涵。秋天的天空是诗人灵魂的房子。最后三节写诗人面对秋天想到自己的使命,想到耕耘,点出主旨。劳动和热爱自然,永远是健康诗歌的基本母题,也是诗人赖以生存的依据。 三 鉴赏要点 这首诗平静中蕴含着平凡的真理,让读者静静地领略了土地永恒的精神。诗人一笔两写,既写了自然之美,又写了创造的永恒。秋天作为人类一种生存的河流,永远昭示着创造、奉献,耕耘之后一定会有收获。全诗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11——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 “诵读•品析•积累”,是诗歌学习的要诀。本课教学可以创设情境,以“读”为线,在读中品析,在读中背诵课文。新鲜活泼、意义隽永的意象,流动凝重的画面,给读者以视听的美好享受。因此,教学这首诗可立足于“读”与“赏”,设计丰富精美的活动,让学生美美享受一次诗歌大餐。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来源:学#科#网]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 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 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形式: 以诵读为主:集体读──感悟诗歌感情,分组读──体现集体力量,个别读──展示个人风采。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注重感受,品味、鉴赏语言,细节。 策略应对: 1.明确学习重点,提示朗诵方法。 2.学生鉴赏遇到困难时,老师作好一个示范,破除诗歌鉴赏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3.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下注重体验式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课前欣 赏歌曲《我的祖国》 那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地方,是我们亲爱的祖国;那条条大路都宽畅,好山好水的好地方,是我们亲爱的祖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祖国,一个普通的词语,却能唤起人们心底真挚而深切的情感,却能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愫。每个人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刚刚经过十年浩劫,面对伤痛满身的祖国,一个普通的女工舒婷在唱咏《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她充满激情的歌唱,表达了自己与祖国命运的息息相关,她为之悲,为之喜,为之蓬勃奋飞!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那质朴厚重的情感吧!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 会唱歌的鸢尾花》《舒 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的讴歌。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投影: (1)注音: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ǎ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2)释义: 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2.朗读诗歌:与作者达成感情的共鸣。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而诵读则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最佳方式。作者抒发了何种感情,是通过何种方式抒情的,她的痛苦从何而来,她的希冀存于何方,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诵读加以体会。 (1)教师范读(配乐) (解说:先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感诗的美味,为进一步学习欣赏奠定基础。) (2)学生自由诵读,初步感受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对祖国的深深的理解和诚挚的爱。 (解说:趁着学生才有的感受尚在,让学生直接再次感受,这是文学欣赏的必要步骤,避免抛开刚营设好的氛围而由老师大讲特讲的弊病。) (3)让学生带着任务读,边读边梳理整首诗的思路,然后师生评价。 明确:诗人先回顾了祖国贫困、落后的历史,接写祖祖辈辈痛苦的追求,接着写转折时期新生希望的祖国,最后写到祖国对我的养育,以及我愿以血肉之躯献身祖国的爱国热情。(屏幕展示) 板书以下内容: 第一节 :贫困、落后的祖国 第二节:痛苦、追求的祖国 第三节:新生、希望的祖国 第四节:养育、献身的祖国 (解说:在这个步骤中紧扣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落实字词教学,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 总结:本诗感情真挚,全诗的感情由悲哀、低沉向欣喜、高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正的好诗应该是心底的歌,舒婷以儿女的身份向祖国母亲倾诉情怀,抒发对祖国国的拳拳深情。 学生齐读,进一步感知。 四、合作探究 1. 第一人称“我”贯穿全诗,能改成其他人称吗?试着用其他人称读其中一节,体会诗人这样写的用意并简要分析。(“我”究竟指谁?“我”和祖国是什么关系?) 期望效果:诗中的“我”不仅指诗人自己 ,也指整个中华民族。这样写表达了“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 2. 诗中“迷惘”“沉思”“沸腾”仅仅是诗人的情感历程吗?请结合中国的历史谈谈你的看 法。 期望效果:这不仅仅是走过“文革”的青年一代的情感历程,而且也是中华民族 心灵历程的高度概括。综观历史,多少炎黄子孙为贫穷落后的祖国“迷惘”“沉思”,为新生的、腾飞的祖国而“沸腾”、奉献、牺牲。 3. 本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今天读来依然令人振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想法。 自主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五、教师当导演带领学生登上梦想舞台,个性化地再读全诗 1.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前后有什么变化? ──由低沉缓慢到高亢急速。前三节末尾的“──祖国啊!”和全诗末尾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直接显示出诗歌感情基调的变化。 2.对“祖国啊”一句的朗读进行指导[来源:第一范文网] 第一节,“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诗人感到祖国母亲是那样疼痛难忍,禁不住发出“──祖国啊!”的深沉呼唤。多么沉重,多么痛苦!语调应缓慢低沉。读“──祖国 啊!”时,要痛苦沉重而有压抑感。 3.学生进入角色——分组研读 (1). 请模仿老师的分析方法分组研读二、三、四节,小组成员间相互质疑、交流,做好记录,然后选一名同学全班交流,各个小组互相补充。 (交流时 采取读一节交流一节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仔细体会。) (2)教师引导: 第二节,“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虽然有些微茫,但它存在着就会带给我们努力奋争的力量。因此这时诗人呼喊“──祖国啊!”,但那声音就不再是单纯的痛苦,而是在沉重中露出了点点的希望。读时语调较第一节稍高。 第三节,我们看到了一个觉醒的祖国,一个崭新的祖国,一个充满希望和奋进精神的祖国。“──祖国啊!”欣喜、兴奋、带有力量的呼喊。读时要充满欣喜,加快语速。 第四节,“我”将把“我”的一切奉献给祖国母亲,“──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竭尽全力地呼喊,震撼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读时要有情感地全力投入,要读得有力量。 4.学生来当演员——自选形式,进行朗读竞赛 配乐读,多人演读,模仿性朗读均可,让学生自由发挥。 5.学生来当评委——评选出自己最 欣赏的朗读,并作五十字左右的口头点评,教师随机做出评价。 六、课堂训练: 教师来出题——妙手续写 根据诗意,从下面诗句中选择一句续写,使之与原诗和谐一致。 教师示例,如: 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 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选写句子: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 我是新刷的雪白的起跑线, 。 根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从句式和比喻的修辞两个角度交流,评点。以鼓励为主,点评要到位。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十年浩劫中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她在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的同时,更具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 唱得更响、更亮!让我们齐背全诗,结束本课。 八、作业:课下阅读舒婷的《致橡树》,体会其中的意象特点。 九、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内容 感情 第一节: 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第二节: 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第三节: 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第四节: 养育、献身的祖国 深情、强烈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12[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课文新鲜活泼、意义隽永的意象,流动凝重的画面,给读者以视听的美好享受。因此,教学这首诗可立足于“赏”,设计丰富精美的活动,让学生美美享受一次诗歌大餐。 教学步骤: 一、进入朗诵天地,聆听名家朗诵 1.第一遍听,初步感受全诗。 2.第二遍听,划出朗读节奏和重音。 3.第三遍听,轻声跟读。 二、来到学术报告厅,品析诗歌意象 1.个性选读 全诗选用了许多事物来抒发情感,谈谈你最欣赏的一句。 (1)学生活动。 (2)师生交流,形成下列答案: 之一:“破旧的老水车”与“疲惫的歌”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 之二:“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 之三:“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 之四:“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则显示出祖国在痛苦中奋力抗争、顽强不屈的形象; 之五:“花朵”,给人以轻松而美丽之感,但“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又告诉我们“花朵”很遥远,无从触摸。但“花朵”毕竟是“花朵”,它代表我们古老的祖国的希望,即使有些微茫,但只要它存在着就会带给我们努力奋争的力量。 之七:“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觉醒的祖国,一个崭新的祖国,一个充满希望和奋进精神的祖国。 之六:借“乳房”一词,把祖国比拟为母亲,“我”则是母亲翼下的一个渐趋成长的孩子,表现了“我”与祖国唇齿相依的关系。 …… 2.妙手续写 (1)根据诗意,从下面诗句中选择一句续写,使之与原诗和谐一致。 教师示例,如: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 (2)选写句子: 我是失修的路基,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新刷的雪白的起跑线, (3)师生交流,评点。 3.慧眼质疑 假如和作者舒婷面对面,向她提问请教。 (1)教师先提出如下问题探讨: 可以用“我是坍塌的房屋,是荒芜的田园”来替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吗? 可以把“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中的“未落到地面”去掉吗? (2)同学间一扮作者舒婷,一扮提问者,互问互答。 三、登上梦想舞台,个性化朗读全诗 1.我来当导演——对“祖国啊”一句的朗读进行指导 第一节,“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诗人感到祖国母亲是那样疼痛难忍,禁不住发出“──祖国啊!”的深沉呼唤。多么沉重,多么痛苦!语调应缓慢低沉。读“──祖国啊!”时,要痛苦沉重而有压抑感。 第二节,“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虽然有些微茫,但它存在着就会带给我们努力奋争的力量。因此这时诗人呼喊“──祖国啊!”,但那声音就不再是单纯的痛苦,而是在沉重中露出了点点的希望。读时语调较第一节稍高。 第三节,我们看到了一个觉醒的祖国,一个崭新的祖国,一个充满希望和奋进精神的祖国。“──祖国啊!”欣喜、兴奋、带有力量的呼喊。读时要充满欣喜,加快语速。 第四节,“我”将把“我”的一切奉献给祖国母亲,“──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竭尽全力地呼喊,震撼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读时要有情感地全力投入,要读得有力量。 2.我来当演员——自选形式,进行朗读竞赛 配乐读 多人演读 模仿性朗读 3.我来当评委——评选出自己最欣赏的朗读,并作五十字左右的口头点评 4.师生共读,结束全课。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诵读·品析·积累”,是诗歌学习的要诀。本课教学可以创设情境,以“读”为线,在读中品析,在读中背诵。 初中九年级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精选教案 篇13【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包含的深情; 2、理解诗句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设想】 从分析意象入手,把本诗同直白表达感情的歌曲《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相比,体会本诗运用意象委婉含蓄表达思想感情的特色。本设计的教学对象是语文程度中等以下的学生,因此,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把握运用意象委婉含蓄表达思想感情的特色这一点上。 【课前准备】 1、搜集并欣赏(朗读或学唱)歌唱祖国的诗歌或歌曲; 2、查找舒婷及朦胧诗的有关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 请朗诵自己搜集的诗歌或歌词。 2、教师播放殷秀梅演唱的《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听后说说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欣赏歌词《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刘合庄) 生我是这块土地, 养我是这块土地, 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尽管你还清贫, 啊!我总觉得生活是那么甜蜜; 尽管你还有忧虑, 啊!我总坚信未来是多么美丽, 啊!亲爱的祖国, 无论我走向哪里, 我的心紧紧贴在你的怀抱里。 生我是这块土地, 养我是这块土地, 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哪怕我是一棵小草, 啊!也要为你增添一丝新绿; 哪怕我是一滴水, 啊!也要为你荡漾起美丽的涟漪, 啊!亲爱的祖国, 无论我走向哪里, 我的爱深深埋在你的心坎里。 这两段歌词分别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怎样的感情?用具体的语句说明。 第一段表达了对祖国的理解,第二段表达了对祖国的奉献和热爱。 这首歌词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语言直白,非常明确地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将要学习的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却与此有些不同,大家可以把它与上面的歌词进行比较。 二、朗读诗歌 1、听磁带录音,初步感受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对祖国的深深的理解和诚挚的爱。 2、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前后有什么变化? ──由低沉缓慢到高亢急速。前三节末尾的──祖国啊!和全诗末尾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直接显示出诗歌感情基调的变化。 3、朗读诗歌:与作者达成感情的共鸣。 集体读──感悟诗歌感情。 分组读──体现集体力量。 个别读──展示个人风采。 三、赏析诗歌 1、分节朗读,体会各节之间在意义上的关联。 第一节,写出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表现出祖国母亲在逆境中坚毅、顽强的形象,节末一句祖国啊!表达对祖国母亲贫穷落后的理解和对她顽强不屈精神的深深叹服。 第二节,是贫穷悲哀和痛苦的希望把我和祖国紧紧连在一起,节末一句祖国啊!表达出哀怨的深情。 第三节,走过艰难和曲折,在新的时代来临之际,我将带着簇新的理想和祖国一起奋飞和奔跑,节末的一句祖国啊!表达了诗人的希望和欢欣。至此,感情的基调已由低沉缓慢开始上扬。 第四节,曾经迷惘的我,经过深思,如今情感已沸腾,我愿意为祖国的富饶、荣光和自由奉献我的血肉之躯。篇末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使全诗的感情达到高潮,形成全诗的最强音。 2、作者是选择怎样的视角、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上述意义和感情的呢? 诗人运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历史的隧洞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来表达祖国贫穷落后、贫瘠破败的面貌,诗人对祖国的感情也由此而生,正如上面歌词中唱到的那样:尽管你还清贫,/啊!我总觉得生活是那么甜蜜;/尽管你还有忧虑,/啊!我总坚信未来是多么美丽。 由学生思考并解答。教师伺机给以点拨、指导,课后研讨练习第二、三题穿插到诗歌讲解中完成。 3、探究一下,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和祖国是什么关系? 我和祖国相互交融,我即祖国,祖国就是我。祖国贫穷,我是悲哀;祖国痛苦,我也无奈;祖国获得新生,我将随之奋飞奔跑。我和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唇齿相依。 四、再读诗歌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爱国情感;朗诵诗歌。 五、拓展与提高 1、比较这首诗与歌词《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的异同点。 2、尝试着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