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范文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精选14篇)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

  (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本文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2.难点: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朗读了全文并合作疏通了文意,同学们在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上还有什么困难吗?(有则帮助解决)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关注文章的内容。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那么他是如何论战的呢?曹刿通过他的“论”又表现出怎样的形象特点呢?让我们通过具体的分析来共同了解一下吧。

  二、研读第一小节

  1.让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2.提问:面对“齐师伐我”这样的局面,曹刿有何反应?

  3.让学生思考:一个“请”字说明什么?

  曹刿是何身份呢?

  那么在“齐师伐我”这件事上同乡人和曹刿的态度有何不同呢?

  让学生再读两人的对话,并指名学生翻译这两句。

  “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看出同乡人对战事漠不关心,觉得事不关己。而曹刿的一番“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言论,不仅道出了他请见的原因,而且表现出他是一个关心国事,有责任感的人。

  教师总结:从曹刿的请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在国难当头之时,他主动请求进见鲁庄公,足见他一腔爱国的热情和一份以国事为己任的责任心。

  4.�鲁庄公之后,曹刿和鲁庄公讨论了什么问题?

  5.齐读这一部分,让学生看看鲁庄公认为作战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又是怎样评价的。

  6.曹刿在见鲁庄公时其实心中已有战略,为何还要问鲁庄公呢?

  (明确:引导鲁庄公,让他自己明白取信于民的重要。)

  7.再齐声朗读第一段,让学生思考,在战前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是否印证了曹刿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一小节,作者通过记叙曹刿和乡人、曹刿与鲁庄公的两段对话,紧扣“论”字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政治上的远见。

  三、研读第二、三小节

  1.战场上的曹刿是否也发挥了他的作用呢?让我们齐读二、三小节

  2.指挥作战的有两个人――曹刿和鲁庄公,他们在战场上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呢?

  3.曹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曹刿的解释可分哪几层意思?

  (两层。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译一译,再理解。)

  明确:不攻击的原因――时机未到,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

  不追击的原因――“惧有伏焉“,追击的缘故――“辙乱旗靡”。

  表现曹刿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总结:曹刿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4.再读这一部分,让学生思考,在作战和论战的过程中,是否又印证了曹刿的那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

  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作者同样是紧扣“论”字,战场上的简洁果断的话语和战后令人恍然大悟的解释,不得不让我们佩服曹刿的卓越才能。

  (四)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鉴赏写作特点

  1.讨论归纳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特点。(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要求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至少说出三句来。)

  2.《曹刿论战》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思考讨论后归纳)

  《曹刿论战》一文紧扣“论战”,叙述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材料安排详略得宜,生动耐读。

  (1)第一段略去曹刿求见的详情细节,对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作了详写。

  (2)第二段不作战争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

  (3)、第三段是论战的重点,详写曹刿论“何以胜”。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曹刿论战》这一名篇,了解了处于弱势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认识了深明大义,才能出众,知己知彼深谋远虑的曹刿这一人物形象,让我们深深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和责任感。课后你们还可以去阅读更多的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故事,去感受更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2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塑造形象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认识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原因,认识取信于民的道理,了解掌握战机的重要性,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2、理解曹刿、鲁庄公的人物形象;3、学习本文对比、衬托的写法,把握巧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前听说训练:生讲历史故事。

  二、解读文题,探究设疑:

  读课文标题,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三、曹刿论战:

  1、生自由朗读课文,点拨:读准字音要关注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

  2、师配乐朗读课文,生整体感知文意,概括主要内容。

  3、本文运用对话的形式,扣住一个“论”字,以时间为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故事。

  思考:曹刿从哪些方面对战争进行了论述?

  (1)战前准备。

  ①文中有两处对话描写,请找出来。

  ②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朗读,可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适当加入神态、动作或其它词语

  ③在朗读中提示文言文学习的正确方法。

  ④学生分析后明确:什么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什么?

  (2)作战时机。

  ①曹刿主要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战”?

  ②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言语简短却暗藏玄机。表情朗读课文,补充曹刿此时心中所想而未讲明的话。(可以自己概括,也可在下文中寻找原句)

  (3)取胜原因。

  ①论取胜原因部分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②大声齐读论战部分。

  4、在个性朗读中解读文本。

  四、我论曹刿:

  1、俗话说“言为心声”,我们从曹刿的“论战”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五、我论《曹刿论战》:

  史学家记录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记事,他们更希望后人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教训。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和启示?

  六、课堂小结: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3

  教学重点

  1.解决字音、句读。

  2.训练诵读能力。

  3.了解曹刿关于什么是战争胜利的保证这个问题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左传》中的一段文章《曹刿论战》。这段文章,毛主席在他的重要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全文引介,并作了精辟的评析。这段文章很值得我们一学。

  《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这部书特别长于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其原因是什么,其奥妙何在解。

  现在,请一位同学把“阅读指导”和注解①念一遍。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刿(guì)间(jiàn)弗(fú)徧(biàn)帛(bó)孚(fú)辙(zhé)轼(shì)竭(jié)靡(mǐ)

  四、学生朗读课文。

  先提出朗读要求:1.字音准确。2.句读正确。叫一名同学朗读第一段,再让全班同学齐读第二、三段,读毕酌情讲评。

  五、讲解课文。

  第一段

  1.全班同学齐读。

  齐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一段主要写什么?”齐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2.词语、句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十年”: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师”:军队。“伐”:兴兵攻打。“我”:指鲁国。相传《左传》的作者是鲁国的左丘明,所以其书用鲁君的年号记事,称鲁国为“我”。“公”:鲁庄公。“将”:打算,准备。“战”:

  作战,迎战。“请见”:请求拜见庄公。“其”:他的。“乡人”:同一个乡的人;“乡”:古代的地方行政单位,相传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肉食者”:吃肉的人,指有权位的贵族。“谋”:筹划,考虑。“之”:代抵御齐师之事。“间”(jiàn):参与。“焉”:兼词,于此。“鄙”:鄙陋,指目光短浅。“未”:不。“远谋”:深远谋 划。“乃入见”:于是入朝拜见庄公;“乃”:于是。

  “问:‘何①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②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①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③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④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⑤以一战。战则请②从。’”“何以战”:依靠什么去打仗;①“以”:拿,依靠。“衣食所安”:衣食这类用来安生的东西;“所”,这里指用来安定生活的东西;‘安’:安定。“弗”:不。“专”:专有独占。“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必”:一定;②“以”:把。

  “对”:应答,对答,一般用于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或晚辈对长辈。“小惠未徧”: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及一般人(国君的这些赏赐只有国君左右的人才能得到);

  “未”:没有;“徧”:同“遍”。①“从”:听从。“牺牲玉帛”:祭祀用物;“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玉器,珪璧之类;“帛”,丝织品。“加”:超越,这里指谎报,虚报。“必以信”:一定用诚实不欺的态度对待神灵;③“以”:用; “信”:诚实,不欺。“孚”:诚信感人。“福”:降福,保佑。“狱”:诉讼案件。

  “虽”:虽然。“察”:考核,明察。“必以情”:一定依照实情处理;④“以”:按,依 照;“情”情况,实情。“忠之属也”: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一类的表现;“忠”:忠诚;“属”种类。“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点打一仗;⑤“以”:凭借;“以”后省略 “之”。“战则请从”:如果迎战,那就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则”,就;②

  “从”,跟随。

  3.内容

  提问一: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

  讲解:第一段主要是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写曹刿对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保证战争胜利这个问题的看法。

  提问二:曹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他否定了鲁庄公的什么看法?

  讲解: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在鲁庄公作出第一个回答后,曹刿就提到了“民”的支持,“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当鲁庄公说到办案子一定合情合理时,曹刿便明确肯定道:“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在曹刿看来,办案合情合理,符合百姓愿望,如此处理政事,能够得到百姓支持,具备这个条件,就有了战胜敌人的保

  证,因此他明确断言:“可以一战。”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两个看法:一是他能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取胜,一是他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取胜。要注意,曹刿否定鲁庄公的第二个看法是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诚信不能使神真正信任,神不会保佑的,并不是说神的保佑没有用,他不是在否定神的保佑。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第一段中重点实词的意义,虚词“以”的不同用法。

  3.思考:①第二、三段各写什么?②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智。

  2.总结实词、虚词。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作业。

  二、讲解课文。

  第二段

  1.全班同学齐读第二段。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二段写什么?”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

  2.词语、句子。

  “公与①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②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③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④之,曰:‘可矣。’遂 逐齐师。”“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①“之”,代曹刿。“于”:在。“将”:欲,打算。“鼓”:击鼓,古代作战击鼓以发起进攻。②“之”:助词。“可”:能,可以。“三鼓”:三次击鼓,即三次进攻未能奏效。“矣”:语气词,表示肯定。“败绩”:军队溃败。“驰”:驱车进击。③④“之”:代齐师。“其”:代齐师。“辙”:车轮的行迹。“轼”:车箱前扶手横木,这里意为扶轼。“遂”:于是。“逐”:追击。

  3.内容

  提问:第二段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概括作答)

  讲解: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战斗经过,写曹刿是如何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

  第三段

  1.叫一名同学朗读。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这段主要写什么?”

  2.词语、句子。

  “既克,公问其①故。对曰: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② 故克之。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③故逐之。”“既克”:在战胜齐军之后;“既”,已经;“克”,战胜。“其”:代战胜齐军。①“故”:原因,缘故。“夫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①②“夫”(fǘ),语气词,置于句首,表 示要发议论。“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使士气振作起来;“作”,兴起,这里是使动用 法。“再而衰”: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下来;“再”,第二次。“竭”:尽,没有了。

  “彼竭我盈”:齐军的士气没有了,我军的士气正旺盛;“彼”,代齐军;“盈”,充满。

  ②③“故”:因此。“测”:猜测。“伏”:伏兵。“靡”:倒下。

  3.内容。

  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这段主要写曹刿谈这次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

  全文内容提问: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提问两三名同学)

  讲解: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 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 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已,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写道:“春秋时候,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 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实词总结(从略)

  虚词总结

  以 ①拿:依靠。“何以战?”②把:“必以分人。”③用:“必以信。”④按照。“必以情。”⑤凭借。“可以一战。”

  之 ①代词。“肉食者谋之”(代事);“公与之乘”(代人);“故克之(代齐军)。② 的。“小大之狱。”③助词,无义。“公将鼓之。”

  省略句式:“(曹刿)乃入(朝)见(庄公)”(省略主语、宾语);“民弗从(之)也”(省略宾语);“必以(之)分人”、“可以(之)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谓语、主语)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季,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拜见庄公。和他同乡的人对他说道:“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回答道:“有权位的识见鄙陋,不能深谋远虑。”曹刿于是入朝拜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靠什么去和齐打 仗呢?”庄公说:“衣食这类使人安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这些东西分给臣下。”曹刿应答道:“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于众,庶民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 说:“祭祀用的牺牲玉帛,我不敢虚报,一定如实告神。”曹刿应答道:“这些小信用不能 让神深受感动,神不会降福于您。”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细察,但是我一定合情合理处理。”曹刿应答道:“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的表现,凭借这点可以和齐军打一仗。如果迎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交战。一开始,鲁庄公想要击鼓发起攻击。曹刿 说:“不行。”齐军三次击鼓进攻未能奏效。这时曹刿说:“可以击鼓了。”齐军大败溃退。鲁庄公想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不行。”他走下战车,察看了齐军的车辙,登上 战车,凭轼遥望溃败的齐军,然后说道:“可以追击了。”于是挥师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以后,鲁庄公问曹刿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 击鼓进攻,士气振作旺盛;第二次击鼓进攻,士气便衰减低落;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全都没有了。齐军已经完全没有了士气,我军的士气正旺盛高涨,因此我军打败了齐军。大国的 情况难于揣测,怕他们设有伏兵。我看到齐军的车辙纷乱,又望见齐军的战旗倒下。(确认齐军是溃败)因此才去追击齐军。”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4

  《左 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塑造形象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2.了解本文叙议结合、揭示事物因果联系的说理方法,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认识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原因,认识取信于民的道理,了解掌握战机的重要性,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文学常识】

  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题目是编者加的。传说此书是春秋左丘明根据鲁史编写的,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史料。

  2.《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春秋》三传”之一(《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的文学成就:①叙事具体生动,详略得当,手法灵活,富有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②善于写战事,大小战事有数百次,特别是几次大规模战事写得最出色,往往描写战争起因、性质、胜负的内外因素如民心向背、将帅品格等。《左传》,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正音正字】

  1.易读错的字:刿guì 间jiàn 鄙 bǐ 弗 fú 帛bó 孚fú 乘chéng

  2.易混淆的字:遂-逐 竭-渴 衰-哀 伏-优 辙-撤 轼-拭 靡-糜

  【积累词语】

  1.掌握常用词语:伐、间、鄙、安、牺牲、加、信、孚、福、狱、鼓、可以、靡。

  2.掌握特殊句式:何以战(倒装句);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虚词积累】

  之

  代词;用在动词后代人或代事;相当现代汉语:他、他们、它、它们等。

  用在动词后指代事物;相当现代汉语:这、这个、这件事。

  动词;充当谓语;相当现代汉语:往、到、去。

  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作定语的标志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必译。

  宾语前置或定语后置的标志;不必译。

  用在表时间词语后或动词后,起延长、舒缓或调长音节的作用;不必译。

  其

  代词;指代人或事物;相当现代汉语:他、他们、它、它们等。

  指示作用;相当现代汉语:这、这个、这些、哪、那个、那些。

  物主代词;相当现代汉语:他的、他们的、它的、它们的等。

  用在数词前;相当现代汉语:其中的。

  副词;表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大概、或许、恐怕等。

  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岂、究竟等。

  表祈使;相当于现代汉语:应该、一定(要)等。

  表强调;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必译。

  连词;表假定;相当于现代汉语:如果。

  夫

  代词;起指代作用;相当现代汉语:这、那。

  助词;用于句首,作发语词,以引出议论;不必译。

  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现代汉语:哎、呀、啊。

  名词;相当现代汉语:丈夫、成年男子。

  盖

  副词;表示猜测语气,也称推原之词;相当现代汉语:大概、大约、原来。

  助词;用于句首,以引起议论;不必译。

  名词;相当现代汉语:盖子、顶蓬。

  动词;相当现代汉语:盖。上

  孰

  代词;表示疑问;相当现代汉语:谁、什么、哪个、哪件事等。

  通“熟”;相当现代汉语:成熟的;成熟、仔细、周详。

  【朗读课文】

  【课堂练习】

  1.用文中一个词概括鲁庄公的特点。( 鄙。 )   

  2.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不仅明确鲁庄公“鄙”,更要揭示曹刿“远谋”,即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

  3.解释下列古今意义有差别的词:

  词语 古义 今义

  师 多指军队 多指老师、师傅

  狱 诉讼案件 监狱

  加 虚夸 增加

  牺牲 古代祭扫用的猪牛羊等 为正义目的舍弃自己生命,泛指捐弃某种权益

  可以 两个词:可,能愿动词,即“可以”;以,介词,拿、用的意思 是一个能愿动词

  4.辨析“其、之”:

  其:其乡人曰(代词,代曹刿,译“他的”)

  下视其辙(代词,代齐师,译“他的”)

  公问其故(代词,指代战胜齐师。“那、那个”)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代词,代齐师,译”他的”)

  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战争)      

  登轼而望之(代词,代齐师)     

  公与之乘(代词,代曹刿。)          

  小大之狱(结构助调,可译作“的”)  

  忠之属也(结构助词,可译作“的”)  

  故克之、故逐之(代词,代齐师)、

  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语气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课外作业】

  1.按要求的格式,逐句翻译全文。

  2.完成“学习建议”。

  3.通过图书馆或因特网,了解《左传》及其文学成就。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翻译: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要点: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春秋》和《左传》记每年的事,都是先写出这一年是鲁国哪一个国君在位的第几年;并且称鲁国为“我”。  师,作“军队”讲。这个意思现在我们还用,如“兴师动众”。  伐,讨伐,攻打。这一句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和交战的是哪两个国家。

  原文: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翻译:鲁庄公要迎战。曹刿请求谒见庄公。他的乡人说“有权位的人考虑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要点:将,时间副词。  将战,要战而未成,意思是准备出战。  请见,请求(庄公)接见。  其,代词,他、他的,指曹刿。  乡人,同乡人。  肉食者,即食肉者(吃肉的人),指那些有权位的人。  谋,谋划,考虑。  之,代词,指打仗这件事。间,参与。  焉,这里表示疑问语气。

  原文: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翻译:曹刿说:“有权位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宫谒见庄公。

  要点:鄙,鄙陋,目光短浅。  远谋,远大的谋划,深谋远虑。  乃,副词,于是。  、入,进去,指进鲁庄公所在的地方。  以上是第一段的第一层,写曹刿见鲁庄公。

  原文: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曹刿)问(鲁庄公):“靠什么作战?” 庄公说:“衣服食物这些安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要点:何,疑问代词,什么。  以,介词。文言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须放在介词的前面。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条件作战?  衣食安,就是衣食这些用来养生的东西。安,“养”的意思;加结构助词“所”,组成名词性词组“所安”,在句子里充当动词“专”的主语。  专,专有,独享。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于人”。(文言里,介词“以”的宾语“之”往往省略;“分人”,中间又省了介词“于”。)

  原文: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翻译:(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未能遍及(众人),人民不会跟随(你去作战)的。”庄公说:“祭神用的牛羊、玉器、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据实上告。”

  要点:牺牲玉帛,都是祭神用的东西。  牺牲,指牛、羊、猪之类。  玉,玉器。  

  帛,丝织品。  加,增加,这里有虚报、夸大意。  必以信,必定用诚实的态度

  (对鬼神)。  信,信实,不虚伪。

  原文: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曹刿)回答说:“小的信用未能取得神的信任,神不会保佑你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狱讼,即使不能—一明察,也必定以诚心来处理。”

  要点:孚,大信,动词,取得信任的意思。  福,作动词,赐福,保佑。  狱,诉讼案件。  虽,即使。  察,仔细考查,弄清楚。  以,按照,依据。  情,诚,诚心。

  原文: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翻译:(曹刿)回答说:“这是尽心于人民的一类事情啊。可以依靠这个条件战一战。(如果)作战,(我)就跟您一块儿去。”

  要点:忠,尽己之心,竭诚为民办事。  属,一类。  可,可以。  以,介词,凭,靠,后面省略宾语“之”。  可以,可以依靠(这个条件)。  则,就,那就。  从,跟从。  以上是第一段的第二层,写曹刿问鲁在公。

  原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翻译:鲁庄公同他(曹刿)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这个地方)作战。庄公要击鼓。曹刿说:“还不行。”

  要点:  乘,四匹马拉的战车,这里作动词,乘战车。  古时作战,击鼓进军,鸣锣收兵。一个“将”字,在结构上与上文“将战”、下文“将驰”照应;在刻画人物性格上生动地写出鲁庄公草率从事的鲁莽态度,更衬托出曹刿的有见识。  鼓,动词,击鼓。  鼓之,击鼓进军。“之”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未可,还不行。

  原文: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翻译:齐人三次击鼓。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要点:三鼓,三次击鼓(古文表示动作数量,中间不加动量词)。  可矣,可以了。

  原文: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翻译:齐军大败。鲁庄公要驱车追赶。曹刿说:“还不行。” (曹刿)走下车(或向下)观察齐国战车的轮迹;登上车轼了望,(然后)说:“可以(追赶)了。”于是追赶齐国军队。

  要点:驰之,驱车追赶。  未可,还不能追赶敌人。  视,是近看。  望,是远看。遂,于是,就。  逐,追逐,追击。  这一段,为战后曹刿论述战术原则伏笔。

  原文:既克,公问其故。

  翻译:战胜齐军以后,庄公问那个原因。

  要点:既,副词,已经;克,动词,战胜;其,指示代词“那”“那个”。

  原文: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激发(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完了。他们的士气完了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有埋伏。我观察他们的车辙混乱,了望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才追击他们。”

  要点:夫,发语词,没实在意义。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激发(士兵的)勇气。  再,第二次,省略动词“鼓”。  而,相当“就、则”。  衰,衰落。  竭,尽。彼,他们,指齐军。  盈,充满,这里引申为旺盛、充沛。  测,推测、估计。  惧,怕。  伏,伏兵,埋伏。  靡,倒下。军旗倒下是兵败的迹象。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有人物言谈的记叙、场面活动的描写;人物形象具体、故事曲折生动。但全文以“论”为中心。全文三段。

  第1段,写战前,曹刿帮助鲁国作准备。曹刿请见,与鲁庄公论述战前政治准备——必须取信于民。  

  第2段,写战时,记叙战斗经过,突出曹刿的作用和战术。曹刿参战,辅佐鲁庄公打败敌人。曹刿协助庄公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只讲其然,不讲其所以然,为战后曹刿论述战术原则伏笔。

  第3段,写战后,曹刿交代用兵的原因。曹刿论战,总结鲁军取胜的原因,补写上文的所以然。这样写,既合理,又突出重点。

  文中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文章极具剪裁之妙,这主要体现在第三段。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可写的事情很多,而作者只写了“击鼓”“逐师”两件事,有意略去了与这次战争特点关系不密切的内容,而使剩下的这两件最富特色、也最为重要,成为战争致胜关键的事情在简练的叙述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曹刿论战》,“论”是什么意思? 文章“论”了什么?

  论,评述,论述。 开头“论”请见缘由;中间“论”作战时机;最后“论”取胜原因。

  2.曹刿为什么“请见”?

  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是“齐师伐我”。  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为什么唯独“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4.曹刿认为出击、追击的最佳时机在什么时候?

  最佳出击时间在“彼竭我盈”之时。  最佳的追击时间在“辙乱”、“旗靡”之时。

  5.从《曹刿论战》可以看出曹刿和鲁庄公是怎样的人?(各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曹刿——远谋。  鲁庄公——鄙。

  6.齐国进攻鲁国,是强国欺凌祸国,但鲁国打败了齐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时鲁国的曹刿看到情势危急,看到有权位的人未必能应付局面,于是积极向鲁庄公进谏,主动要求参战。鲁庄公采纳了他的战略,终于造成了我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叙述了追去的时机——辙乱旗靡。这是战略防御的原则。 )

  7. 课文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

  作者是围绕“论战”这个中心剪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凡是曹刿论战的部分就详写;与中心无关的,就尽量少写或不写。文章寓论于叙,在记叙曹刿的言行过程中,详写了三次对话,都紧扣一个“论”字,反映了曹刿在战略、战术方面的精辟见解。整个战争过程则写得十分简略。至于君臣相见之礼,战前物质准备,战场复杂情况,各军如何追击等等,都只字未提。全篇略写庄公,详写曹刿,从而集中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另外本文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左传》的文学艺术特点。

  【拓展学习】阅读《子鱼论战》,回答问题。

  1.“宋师败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宋襄公的性格是导致宋师败绩的原因。子鱼的话道出了宋师败绩的原因,又紧扣“子鱼论战”这一标题,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2.鲁庄公的“将鼓之”、“将驰之”与子鱼的“请击之”有何本质区别?

  鲁庄公“将鼓之”是在齐军士气正盛之时,表现其不懂抓住战机及急躁冒进的鄙陋,“将驰之”表现其不明白详察敌情、知彼知己的军事原则。

  子鱼两次“请击”是在楚军立足未稳时,为了打他个措手不及。可见子鱼和曹刿一样,都善于把握战机,富有远见。

  3.曹刿的“未可”与宋襄公的“未可”有何本质区别?

  宋襄公两次说“未可”,都是在进军的关键时机,表现其要做“仁君”而屡次丧失进攻良机的迂腐,也表明宋襄公不听劝谏,刚愎自用的性格。曹刿两次“未可”,为了以逸待劳,或者查明敌情;不同的是鲁庄公的纳谏,使曹刿拥有实际指挥权,使弱势战胜强势;而宋襄公的固执,使子鱼的正确意见不能实现,最终导致自己的失败。

  4.从立意、选材、表现方法三方面,对《子鱼论战》和《曹刿论战》进行比较。

  比较点 相同点 《曹刿论战》 《子鱼论战》

  选材 材料安排 详写论战 战前分析,战后总结 偏重于战后论辩

  战争结果   庄公按曹刿的主张抓住战机打败齐军 宋襄公不听劝谏,而失败

  立意 国君 鲁庄公和宋襄公都鄙 急躁冒进,但能虚心纳谏 刚愎自用、文过饰非、假仁假义

  军师 精明善算 讲究进谏方式 子鱼过于简单化

  胜败原因   把握战机,取信于民 丧失战机

  表现 对话 议论为主,作战过程语言简洁生动,都是“未可”、“可矣”

  议论方式   议论在于立论 议论在于驳斥

  5.你知道出自《左传》的成语有哪些?

  多行不义必自斃   其乐融融 众叛亲离 言不由衷 重修旧好 齐大非偶 志在必得

  一鼓作气 凤凰于飞 唇亡齿寒 振振有词 于取于夺 不甘示弱 咫尺天涯 欲加之罪

  幸灾乐祸 退避三舍 有恃无恐 胜之不武 厉兵秣马 相敬如宾 劳师动众 铤而走险

  伯仲叔季 人谁无过 问鼎中原 知难而退 筚路蓝缕 名列前茅 困兽犹斗 刚愎自用

  尔诈我虞 不侮寡矜 唯利是图 痛心疾首 上下和睦 伉俪情深 居安思危 不敢茍同

  马首是瞻 区区之数 永垂不朽 众望所归 举棋不定 断章取义 人心如面 歌功颂德

  宾至如归 戎马倥偬 发短心长 淒风苦雨 信而有徵 冠冕堂皇 从善如流 数典忘祖

  除旧佈新 回祿之灾 下陵上替 平心而论 先声夺人 蠢蠢欲动 以小人之心度

  欲盖弥彰 啧有烦言 共襄盛举 十年生聚 方兴未艾 臭味相投 丧心病狂 卵翼之恩

  以袂掩面 食言而肥

  【课外预习】

  1.读一遍《邹忌讽齐王纳谏》,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5

  教学目的

  一、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文内容的论述为指导,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弄懂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分析讲解课文第1段。

  返回上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就此战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叙此战的一文。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guì)又何间焉(jiān)肉食者鄙(bǐ)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轼而望之(shì)吾视其辙乱(zhé)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ǐ)

  2.比较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5)

  (6)

  三、研习新课

  1.解题。指导学生读课文注释。题目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4 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讨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国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四、布置作业 

  1.背涌课文第1段。

  2 完成“朗读·背诵”题一、2和“辨折·比较”题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抽背课文第1段。;重点讲解分析课文第2、3段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完成课后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背诵第1段

  二、研读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剑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shèng。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土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研读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谒”)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指导背诵课文2、3段。

  四、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归纳写作特点。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五、布置作业 

  1.“理解·积累”题五。

  2.“理解·积累”题六。

  3.背诵并默写全文。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6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弄懂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分析讲解课文第1段。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就此战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叙此战的一文。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给下面黑体的字注音:

  曹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

  牺牲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登轼而望之(shì)

  吾视其辙乱(zhé) 夫战,勇气也(fū) 望其旗靡(mǐ)

  2.比较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三、研习新课

  1.解题。指导学生读课文注释。题目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4.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讨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国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1段。

  2.完成“朗读·背诵”题一、2和“辨析·比较”题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抽背课文第1段;重点讲解分析课文第2、3段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完成课后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背诵第1段

  二、研读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刿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shèng。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研读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指导背诵课文2、3段。

  四、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归纳写作特点。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7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语文版的八年级(上)的文言文。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论作战的道理,所以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于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文中的道理在现在依然的较强的现实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不少文言文了,初步具有依据参考书和课文注释来翻译课文的能力了;且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提问能力了。

  教学设想:

  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本文的翻译难度来看,可让学生课外翻译课文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然后按记叙文的六要素来进行阅读,读后来概括主要内容。在第二课时则让学生针对课文来自由提问,然后再将问题抛给学生来解决,若不能解决再由教师点拔解决;在第二课时则可添加一个探究题“你是如何看待机遇(会)的?”

  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治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战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言敌情,正确运用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时机。

  2、学习生字词,了解字词意思及用法。

  3、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的特点。

  4、分析人物的形象。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一些字词的用法。

  2、重点分析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

  教学难点:

  关于战争“取信于民”的思想,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要据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由一学生到讲台上来介绍两句名言(课前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然后说明推荐理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可提问也可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新课,介绍战争背景。

  1、“机遇是不会第二次敲门的”,每个人都应善于抓住机会,而曹刿就是因抓住了“齐鲁之战”这个机会而成为一个有名的军事家的。

  2、请学生列举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3、请学生介绍齐鲁长勺之战背景,然后教师补充。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4、简介《左传》。

  《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二、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1、生自由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句中停顿,进行朗读指导。)

  3、全班朗读。

  三、各学习小组交流翻译的情况。

  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将无法解决的问题拿到全班来解决。

  第二课时

  课前三分钟:由一学生介绍两句名言(课前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然后说明推荐理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可以提问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导入新课:

  由提问课文内容然后导入。

  二、由学生自由提问,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拔回答。

  生提问一个问题后即由其他学生马上回答。

  师提醒注意:1、两个人物的形象及评价。

  2、本文的结构及写作特点。

  三、探究·交流

  你是如何看待机会的?面对机会你会怎么做?

  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精彩片段:

  宝龙同学问:“曹刿论战”这个题目能否用其它的题目来代替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勇勇:可否用“长勺之战”?

  慧芳:还是用“齐鲁之战”比较直接……(话未说完马上有好几个同学站起来抢着回答)

  娟娟:不行,还是用“齐鲁长勺之战”这样既可以点明交战的双方又可以点明交战的地点。(快言快语的说完自己的观点)

  森波:三个题目都不行吧……(又被抢断)

  勇勇:你说怎么不行呢?我觉得这很好啊。

  森波:你们听我把话讲完嘛。我觉得课文主要讲的是有关战争的经验,而对于战争的场面则用很少的语言来介绍,所以我觉得还是用原来的题目比较好。

  晓玲:我觉得森波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但我觉得课文主要讲的是曹刿在讲一些有关战争的问题……

  辉利:不,我觉得题目还是用具体一点的好,像原来的题目范围太大了。

  宛靓:我来说几句。我是赞成晓玲的意见,课文里面描绘战争的场面比较少,只有寥寥数语,而描述战前准备和战后谈战争的则比较多。还是用原来的题目会比较好。

  有好几个同学也纷纷表示赞同。这时不换题目的人比较多了,但是还不能够统一答案。

  我就引导同学们再把文章看一遍,找出详写和略写的部分,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安排什么好处?再结合课文的题目想想。

  同学们纷纷翻书,把文章重新看了一遍。有的独立思考、有的则同桌讨论……一会儿,就有人举手了。

  森波:老师,我找到详写的部分了。课文的第一段为详写,在这里详细地介绍了作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彬红:我也找了一个地方。我认为课文的第三段虽然很短,但是却很详细地分析了战争中所采用的战术的原因,所以它也是详写。

  (在这里学生又争论开了)

  ……

  最后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确定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为详写部分,第二段为略写部分。这样就能够解决宝龙同学的问题了,这篇课文重点是描述曹刿的作战理论而不是描述战争场面,所以不能用其它题目来代替课文的原题目。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令人满意的。在第一课时中,学生的自我翻译及小组合作边朗读边翻译课文做得不错,真正有落实,学生学有所得。在过后的测试中就体现出来了。在第二课时中,学生的提问能力进一步体现出来了。让我不禁叹为观止。原来学生的思维一旦开动起来,是有那么多令人吃惊的东西出现啊。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一环扣一环,从中也把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证明学生对课文的学生不是死的、不是纯粹等着老师的分析,而是主动的、自发的去探索。

  除提问外,在课末的有关“机遇”的交流中,学生的争辩使得课堂的气氛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宛靓同学把机遇比成“苍蝇”,有很多同学就站起来反对,此起彼伏地站起来,这种情形还是头一次见到。以后这样的辩论可以多引导,也可以专门举办辩论赛。但是因要下课了,不好拖课,我就没有对宛靓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这种比喻是恰当的。在下一节课我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说明了理由,树立了同学们正确的审美观。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教学点评:

  我是听了蔡老师的第二课时的课,认为本节课较好在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老师精心备课,课堂上的引导恰到好处。在学生发表意见时,老师耐心倾听;在学生产生困惑时,老师适时点拔、指导,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老师的定位是正确的、合理的。

  2、学生的提问能围绕着课文内容。不仅提出课内的,还能以课文为本来提出课外的相关问题。

  3、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这不是演练出来的,而是在平时上课中就有此类训练。在质疑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恰当的运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我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中肯些。如有一个同学把机遇比喻成苍蝇,这个比喻可以说是不恰当的,因大家都知道苍蝇是一种令人听了都觉得恶心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这个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这时候老师就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也许是平时上课不是公开课,所以蔡老师只让同学们来评论自己没有进行适当的评价。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8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教学步骤

  (体现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设计,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和预习等)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刿(gui4)孚(fu2) 辙(zhe2) 轼(shi4遂(sui4)盈(ying2 ) 靡(mi3) 玉帛(bo2) 鄙(bi3)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L止于鲁悼公四年前453年)人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J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长勺之战的背景

  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在乾…qian2时(地名)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语音,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流畅,有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十年春】鲁庄公十年的春天。(提示:凡时间,不必强记年号,也不必换算成公元纪年)

  【伐】攻打。【我】《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请]请求。【见】接见。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间】jian4,参与。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靠。

  【安】有“养生”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专有。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用人。人,这里指的是一些臣子。

  【对】指臣对君说话。 【偏 同“遍”,遍及。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帛,丝织品。

  【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 【福】动词,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察】(—一)明察,弄清楚。 【情】实情。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人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类。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请】请让我【从】跟随,跟从。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乘】乘坐一辆战车。

  【长勺】鲁国地名。

  【鼓】动词,击鼓进军。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滚过地面所留下的痕迹。

  【拭】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有追击的意思。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既克】已经战胜。既,副词。

  【故】原因,缘故。

  【夫】句首发语词,表示议论或说明,没有实在意义。

  【作】振作。

  【再】第二次。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倒下。

  5.请学生全文翻译。

  6.朗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四、小结

  1.古今词语

  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间:古义:参与 ; 今义:中间

  鄙:古义:鄙陋,目光短浅;今义:卑鄙

  牺牲: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了正义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忠:古义:尽力做的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2.词性活用

  福:名词用为动词 赐福 神弗福也

  鼓: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进军 公将鼓之

  3.通假字

  编:同“遍”,遍及 小惠未偏

  4.一词多义

  请:1。请求 曹刿请见;2。请让我 战则请从

  从:1。跟随 战则请从;2。服从 民弗从也

  故:1。缘故、原因 公问其故;2。所以 故克之

  5.虚词

  以:1。凭 何以战;2。把 必以分人

  之:1。代词 指这件事 肉食者谋之

  2。助词 的 小大之狱

  3。代词 他,指曹刿 公与之乘

  6.句式

  1)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2)省略句:再而衰 第二次(击鼓进军X土气)衰弱了。

  3)倒装句: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二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9

  科目:

  九年级语文

  设计人:

  董文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左传》文学常识,了解文言词句和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对话描写,分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学习曹刿机智沉着、敢于以弱胜强的精神。

  第三教时

  一、学生表演自编话剧。

  分三大组进行。

  二、教师适当点评。

  探究:

  一、对“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怎样理解?

  二、怎样评价鲁庄公?

  作业:

  1、思考文后练习。

  2、背诵课文。

  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记叙了鲁庄公十年春天,齐鲁在长勺作战的故事。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策略,终于战胜了强齐,成为中国战争史上弱军战胜强敌的著名战例。

  重难点:

  鲁国战胜齐国的原因。

  曹刿、鲁庄公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预习、展示、反馈。

  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指导预习:

  1、师生制定目标。

  2、题目解说。

  3、作品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一部古代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250余年历史,包括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情况。

  4、完成学案设计内容。

  作业:

  熟读课文,编成话剧,下节课展示。

  第二课时

  一、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教师指导:

  师:军队。公:鲁庄公。曹刿(ɡuì)。间(jⅰàn)。鄙(bǐ)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何战。以,凭、靠。

  异义词: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祭品。今义:指为了国家或他人而舍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

  狱:古义指案件,今义指关押犯人的处所。

  句式:

  可以一战:省略句,即可以(之)一战。可,助动词,可以。

  二、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写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三、结构图解:

  求见公将战(主动关心)

  乡人劝(爱国热情)

  论何

  以战

  (作战

  思想)衣食分人-小惠-神弗福

  分析祭品弗加-小信-神弗福

  断案以情-忠之属-取信于民政治远见

  鼓-未可-齐人三鼓-可-齐师败绩

  曹从战指挥

  刿驰-未可-齐人三鼓-可-遂逐齐师

  论能战胜敌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抓战机)

  战(战术思想)

  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克(果断)

  军事思想

  作业:配套练习1——6题。

  董文玉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10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作好政治准备。

  2、要善于把握有利时机。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背诵全文主。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旗靡(mǐ)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重点句子:

  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一)、第一段

  1、 “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二)、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二、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背诵课文。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正确翻译课文。

  2、了解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围绕论战为中心选择、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德育目标:

  1、学习曹刿为国家着想、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2、学习在岗位上忠于职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1、文言虚词、实词的用法;

  2、曹刿、庄公的人物形象;

  3、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

  教学难点:

  1、巧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

  2、论战的意义。

  教学设想:

  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本文的翻译难度看,让学生课外翻译课文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然后按记叙文的六要素来进行阅读,读后来概括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则安排学生完成论战为题的原因,以及鲁庄公和曹刿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主要以启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来完成。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先在课前翻译课文,划出自己或小组合作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字词解释、句子翻译、课文理解等。

  2、诵读课文,为鲁曹二人对话加上神态、动作。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背景,把握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分析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3、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二、默读课文,(亦可分角色朗读)理清文意。

  1、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待交流。

  2、交流难词难句,并翻译课文。

  3、师归纳: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三、整体感知。

  1、概括故事情节:

  提示: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发展过程为线索概括。

  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生复述课文(建议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四、作业布置: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思考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试简要地分析。

  3、收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课文,分析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复述课文导入)

  二、探究,交流。

  1、组织学生讨论:给课文换一个题目,并谈谈原因。

  2、生给课文换题目。

  3、分析详略安排与题目的关系。

  (与中心有关系,联系比较大的则详写,反之则略写。)

  4、找出文中详写略写的部分。

  三、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

  1、小组讨论: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2、分析人物

  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又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四、迁移积累:

  1、理解词义,找出、理出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故克之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精疲力竭观其辙南辕北辙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追亡逐北难测也莫测高深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深谋远虑

  2、谈谈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试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原因。

  五、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整理本课的古汉语常识:字词及句式等。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左传》,进一步了解课文的背景。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12

  曹刿论战教案

  一、教学目标 :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作好政治准备。

  2、要善于把握有利时机。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背诵全文主。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 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旗靡(mǐ)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    重点句子:

  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    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一)、第一段

  1、 “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二)、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二、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背诵课文。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13

  目前语文考试中只有文言文阅读是课内的知识,在考试中所占8—10分。虽然仅10分,在50分的知识分中占得比重也是比较大,对于学生来说,这项分是比较好拿的,也是必须拿到的。文言文考试的试题一般是这么几项:文学常识、解释加点词、翻译句子、领会文意。依照考试要求,在教学中我的教学程序一般是从作者入手,然后识记生字词,重点在理解把握词义、句意,最后领会文意,体会人物性格。

  这一课关于作者的教学强调两点即左丘明是春秋时期人,我们学习过的春秋时期作品有《论语》《晏子使楚》,也就是要牢记最早的几位春秋时的作家是孔子、晏子和左丘明。还有一点是《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以便区分《战国策》的`国别体。在理解内容上,我的做法是先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尤其注意理解词语古今义的演变过程。例如:“肉食者鄙”的鄙字,原始的意思是边境,因为边境地区的人少,相应的那里的人就交流少,见识少,又因见识少而致使那里的人因私欲而生出许多邪恶的念头,才有了现在卑鄙这个意思。这样讲对于爱学习的孩子感觉有意思,而且能记忆长久。还有强调从字形上领会字义,如:“遂逐齐师”的逐字,是豕即猪跑了的意思,所以要快追,才有课文中追赶的意思。还有就是通假字特别强调要写出通哪个字,在解释意思。还有就是特殊的语法现象,例如:带“者也”的判断句式,还有否定句中的提宾等。待到特殊词语的意义、特殊的语法现象都明确以后,让学生自己来翻译句子就简单多了。理解句意、文意的基础上来领会作者的意图、人物的特点,很多时候学生就能自然领会。

  在讲课中,坚持这样的做法,有时累人也很费时,其实这些倒是容易承受,但可怕的是,有些对学习没兴趣的学生,上课时是勉强听,等到课后再测,脑子里就空空如也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想以后教学时在保证专心听讲的学生有兴趣、长知识前提下,也一定要加大反复练习的机会,来使得更多的学生学懂学明白并且掌握。

初中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教案模板 篇14

  21  曹刿论战

  从容说课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是“远谋”一语,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教学本文,首先应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并要求学生积累文言重点词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其次应引导学生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选材,组材,详略得当的特点,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贯穿始终,读读译译,想想品品,以读代讲,以品促读,让琅琅书声伴随课堂每一角落,让学生思考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全面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研读课文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设计(一)

  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丁先秦诸子散文,领略了诸子散文特有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学习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中的选段《曹刿论战》,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设计(二)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传》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二、资料助读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4.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长勺之战的评价

  春秋时期,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制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创造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5.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市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忧,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之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

  (《国语·鲁语上》)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鄙(bǐ)    孚(fú)    间(jiàn)

  循(biàn)    靡(mǐ)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4.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教师提示:该同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试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概括情节,如何?

  学生明确:庄公迎战一备战一胜战一曹刿论战。

  四、研习课文,背诵课文

  师生共同研习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3.选一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

  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多媒体显示:

  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关于“肉食者”

  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4.内容梳理

  提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曹刿身份卑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

  提问: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惠未循,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属也。可以一战。

  提问: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多媒体显示:

  5.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

  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浯。

  牺牲玉帛           小大之狱

  作出牺牲           越狱逃跑

  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以情动人           忠于人民

  参考答案: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狱:案件;监禁罪犯的地方。

  情:实情;感情。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习课文第二、三段,背诵二、三段;品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艺术,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步骤 ]

  一、检查背诵

  二、研读课文,背诵课文

  1.研渎课文第二段。

  (1)选一学生翻译第二段,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鼓,击鼓进军,名词活用作动词。

  (2)提问: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急于出战;鲁军刚刚获胜,庄公又急于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师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2.研读课文第三段。

  (1)选一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2)提问:本段写曹刿沦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明确:分两层意思,一讲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缘故,表现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板书:

  (3)学生齐读第三段,背诵。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亡,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并说出相应的成语。

  齐师伐我    齐人二鼓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惧有伏焉    夫大国,难测也  未能远谋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          故逐之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师:师出无名         鼓:一鼓作气

  靡:所向披靡         孚:不孚众望

  伏:危机四伏         测:高深莫测

  谋:足智多谋         克:攻无不克

  竭:殚精竭虑         辙:南辕北辙

  逐:追亡逐北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业 

  1.《左传》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关系。试从文中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2.解释下列加点的问。

  十年春,齐师伐我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安能辨我是雌雄

  参考答案:

  1.略

  2.伐:进攻;砍伐。  加:虚夸;戴。  安:养;怎么,哪。

  板书设计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