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
范文 |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精选16篇)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4、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5、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与德育: 6、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2、3、4 教学难点: 目标5 教学方法: 1、朗读背诵法; 2、讲解归纳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归纳字词,疏理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讲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苍茫而迷路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也是讲述的一个渔人因迷路而误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么景观呢?请打开书—— 二、检查预习: 1、学生齐读课文。 2、抽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想。 三、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上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 得:便得一山(看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做的标记) 复:不复出焉、不复得路(再)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又) 遂:遂与外人间隔(因而)遂迷(终于)后遂无问津者(就) 5)同义词 1.悉如外人:悉:都 并怡然自乐:并:都 咸来问讯:咸:都 皆叹惋:皆:都 2.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3.缘溪行:缘:顺着。 便扶向路:扶:沿、顺着。 四、解题、图解课文: 1、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三段: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 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2、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3、解题,复述主要内容: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本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从整体感知了本文,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但我想同学们在理解文章上还有一些疑惑,下一节课我们重点来解答同学们的不懂之处,到时请同学们大胆提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深入分析课文; 2、讨论课文思想。 教学步骤: 一、背诵导入: 背诵课文; 二、疑点解惑: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精讲。 参考问题及作答: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三、亮点欣赏: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1、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1、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2、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四、主题讨论: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五、处理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县各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六、小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2、字词归类: 1)补充实词: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咸:都。 所从来:从哪儿来。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 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云: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既:已经。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2)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3)古今异义: 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好,香浓 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4)一词多义: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 乃:见渔人,乃大惊(于是)乃不知有汉(竟然) 舍:便舍船(舍弃)屋舍俨然(房屋)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2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文章的主题。 预习要求: 1,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1,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东晋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检查预习: 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集体订正 三,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习1-2节的词语。 四,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五。 五,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停数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3《桃花源记》中有三个“外人”,即: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遂与外人间隔 3、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三个“外人”中,2和3都是“桃花源以外的人”。第一个“外人”如果也这样解释,则与后文《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相抵牾,因为时迁世异,秦代的衣制当然不可能和几百年后的晋代相同。 近日读到了《中学语文教学》20xx年第5期顾月华先生的《也谈外人》一文,颇有感慨,遂将以前收集的资料略作整理,汇集成文。 一、“外人”诸说 据我们所见,对“外人”的解说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至于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者为最常见之解释,今人论之已详,故不赘述)。 (一)“陌生说” 此说包括两种大同小异的见解:1、“外人”为“世外之人”或“另外一个世界的人”2、“外人”为“外国人”。两种解释虽有不同,但思路和结论并无大异,他们都从桃花源中人与外界的服饰差异切入,试图解决《记》《诗》差异和衣制变迁这一矛盾。他们的结论也相似,即:在渔人眼里,桃花源中人绝不应与外界人相似,他们应该是渔人眼中的来自“另一个世界”或者“另一个国度”的衣着奇异的“陌生”人,因此可以统称为“陌生说”。 (二)“纪实说” 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记)旁证》中说:“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以成此篇。”陈先生以为,《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之“秦”,不是“赢秦”,而是“苻秦”;所谓的桃花源不是人间仙境,而是北方人民为了躲避“苻秦”的战乱而聚族自保所建的坞堡。因此,陈先生说:“由苻生之暴政或苻坚之亡国至宋武之人关,其间相距已逾六十年或三十年之久。故当时避乱之人虽‘问今是何世’,然其‘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陈先生这篇发表于1936年的论文是我们所见的最早提出“外人”问题的文章。 唐长孺先生《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发展了陈寅恪先生的观点,认为桃花源不应该在北方,而就在武陵一带:桃源中人“避乱”不全是避兵,也可能是逃避徭役和赋税。他还搜索到了陶渊明同时代与《桃花源记》相似的多种版本的民间传说,及饱受官府剥削奴役、社会动乱之苦的乡民逃入溪峒蛮族的山泽中的史料,进而作出论断:“我们认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种传说,这种传说晋、宋之间流行于荆湘,陶渊明根据所闻加以理想化,写成《桃花源记》,但闻而记之者不止渊明一人。” 刘欣先生的'文章《(桃花源记)旁证的旁证》赞同陈先生之论,他从语言变迁、衣制变迁两个角度加以佐证,并提出“陶渊明在作此文时,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 以上三位所论,都是从桃花源记故事的来源和作者创作方法角度切入,又都主张《桃花源记》应该有一个现实的模型,并从这一角度解释“外人”问题,因此。可以统称为“纪实说” 二、评议与讨论 第一种解说,是至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最广泛的一种思路和观点,而且在教学中很有可操作性,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了。但是,我们对此有以下三点疑问: (1)“外人”解为“世外人”或“外国人”,古书中例证不多。持“世外人”说者没有举例子。“外国人”说虽免于单文孤证,可例子既少,又并非“外人”一词的常见用法,难以服人,在今存的可信的陶渊明作品中,未见类似用法。 (2)从情理上说,东晋战乱不休,除朝臣外能有几人见过外国人实不可知,而世外人更是渺茫难寻。在地处偏僻的武陵郡渔人心中,恐怕根本不知道世上有“外国人”。他们如何能一见面便以衣冠而知其为“外国人”或“世外之人”呢? (3)从文义和时代背景而言,渔人对桃花源的奇异感,不是因为服饰的不同带来的陌生和恐惧,而是在战争不休、赋役苛重的乱世里,发现了一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且“秋熟靡王税”的人间乐土而油然而生羡慕和向往,这或者就是桃花源记本文的“寓意”所在,而这与强烈的陌生感似有相悖之处。 我们赞同第二种思路,即陶渊明这篇文章当是根据某些地方的民间故事或传闻所作,只不过在写作过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对和平世界的向往,或者还掺有老子“鸡犬之声相闻”那样“小国寡民”的道家思想因素,这才将一个避乱的坞堡或者逃避赋役的蛮族山寨美化成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并且将其中的人民想象成了久居深山以避秦乱的遗民。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4桃花源记 教案 [教学目的]: 1. 落实课文的朗读和古文字 词理解。进行古文基本知识的积累。 2. 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的背景知识,明确作品的解读离不开作者,环境和文化背景。 3. 要求复述课文基本内容,初步思考作品的含义。 [教学重点]:1.古文字词的掌握,课文的翻译。 2.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学难点]:古文字词的识记以及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 [教学方法]:教授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朗读,探讨关于课文作者的信息,教授生字,生词,归纳古文字词(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㈠导入(5分钟) ⑴ 今天在上课的开 头我先请大家来听一首民歌,大家可以先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勾勒出一副风景画,等到音乐结束。我要请同学来描述一下他的感受。 (音乐《梦入桃花源》,约2分钟) ⑵ 提问。请2-4个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听完音乐的感受以及他脑海里所呈现的画面(2分20秒左右) ⑶ 小结辞:正如同学所说,音乐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个令人是神往的地方,像一个美好的梦。相信大家对金庸笔下的“桃花岛”并不陌生,那里有美丽的景色,精致的楼台还有俏丽的黄蓉。那么关于桃源的美梦是谁最先开始做的呢?那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有个叫陶渊明的东晋文人,他将自己的梦记录了下来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文《桃花源记》。(35秒) ㈡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10分钟) ⑴提问:大家知道陶渊明吗?知道陶渊明的故事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2-4分钟) ⑵ 关于作者陶渊明,书上只做了简单的介绍,他又名 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也是今天的九江市人。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手握重兵,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过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然不像当时的名门望族一样显赫,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但他仍然属于士族阶层,大家要知道当时的士族是比较牛的,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心态上都是高高在上的。陶渊明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但是他不如意,不久便归隐了。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当陶渊明四十一岁的时候,再次出来做彭泽县的县令,前后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为什么他辞职不干了呢?因为在他到任81天的时候浔阳郡派遣“邮至”,也就是相当于督察的这么一个官员来视察,有个小官告诉他要穿戴整齐迎接那位官员,他说“我岂能因为5斗米而向这么一个乡村小官点头哈腰的”,一气之下就辞职了。)也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辞官归里之后,小日子过得还算清闲。与夫人翟氏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并且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期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 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 是中国的诗歌史上可以担得起“杰出”二字。 他的诗歌总的概括来分成三个部分,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而最出名的就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 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这位老先生喜欢喝喝酒,喜欢种种菊花,喜欢恬淡的隐居生活。但是他的作品却影响了唐宋元明清的后世文人,比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他的田园山水诗,比如宋代的苏轼,明代的朱熹都非常地推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崇拜陶渊明,将他视为自己的偶像。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是说,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因此,陶渊明才会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找个地方隐居。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 (东晋时代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玄言诗”,其最重要的代表,是孙绰和许询。然而,在东晋玄言诗中却又酝酿着一种新的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山水诗的萌芽。而且,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是山水诗的分支,与玄言诗同样有直接的关系。玄学本是超世的哲学,它强调人不仅在社会中存在,而且每一个人即每一个精神主体,都是直接面对宇宙存在的。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也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得失成败,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世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宇宙的本体是玄虚的“道”,四时运转、万物兴衰是“道”的外现。从这种观念中引导出人对自然的体悟、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加以江南山水,佳丽可人,对于来自北方的士大夫富有新鲜的刺激,更引起他们对山水自然的兴趣。由于玄风的影响,东晋散文除陶渊明外,别无名家。但王羲之的《兰亭序》,却可以说是一篇佳作。)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桃花源记》就横空出世了,下面我们来对课文进行解读。 ㈢课文基本知识 教授和翻译(20分钟) ⑴ 播放课文朗诵flsh(3分15秒)同时要求同学将生字注音。注意朗诵者的 断句要领。初步熟悉课文。 ⑵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注意太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缘:沿着。之: 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数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纷都落下来。古今异义: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杂:别的;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甚:很; 异:感到奇怪;之:语气助词;复:继续;前:向前;欲:想要;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其:指示代词,这,那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尽: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仿佛:隐隐约约。) 便舍船,从口入。(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省略句。舍:舍弃 ) 初极狭,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省略句。才:仅仅)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复:继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 舍。然:…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属: 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阡陌:田间的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阡(qiān)陌)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 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其:这,那。悉: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垂髫(tiáo)) 读音: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陌 字词翻译: 缘:沿着。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 复:继续 欲:想要 尽:到头 仿佛:隐隐约约。 才:仅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 类。 阡陌:田间的小路。 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古今异义: 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一词多义: 2. 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 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㈣提问(10分钟) ⑴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⑵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⑶桃花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找出相关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述的的感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⑷复述第一段的内容。(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⑸检测字词掌握情况,提问。(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板书]: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陌 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古今异义: 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渔人行踪: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段(下一课时检查) 2.抄写5遍: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怡然自乐 3.记忆上课讲到的所有字词(下一课时检查) 4.预习课文下一部分 [教学后记]: 文言文的教授本来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因为其中的知识点是考试所必须要求掌握的,因此占用了解释作品内涵的时间,从而避免不了乏味。用音乐来导入文言是我所能想到的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了。其实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诠释一种 感觉。而这种感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又不尽相同。 对于首次正式地接触文言大家,教师应该占有尽可能多 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认识作者。为其以后的阅读和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为课文的理解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深层次上的含义。 为什么要放入一个朗诵flash,是因为想给学生提供一个课文阅读的范例,对于首次接触的文言来说,学生往往不是认不全生词就是胡乱断句,结果往往读得不流利而丧失了作品的感觉。用朗诵来呈现课文,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学生的情绪带入课文 ,告诉学生课文所内涵的基调。 初二的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散文,一般来说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教师就应该以讲授为主,并且尽可能地要讲得细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要做好归纳整理的工作,将文言的知识分块,集结。要求并且强制学生记忆,不断地要求他们反复回忆,做好听写之类的检查工作。另外要求他们背诵,默写。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5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遗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撞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简介作者。(要点同“教学设计(A)”)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严然、鲜美。 这部分可结合“教学设计(A)”的内容。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四、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l。渔人是怎行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给果怎样? 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黄发垂髦并治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五、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六、完成下列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俨然——阡陌----垂髫—— 诣太守_邑人_刘子骥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芳草鲜美: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阡陌交通: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⑤诣太守,说如此: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②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③比喻无人再未尝试或过问。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第i段。 八、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 说明: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教师可稍作点拨。 例: 1.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 “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地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样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 “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 说明: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二、领会课文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 思考讨论:课文描写的情节,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明: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在总结时,可作如下启发。 1.“景’倚,如:“土地平旷,屋舍严然,……”等。 2.“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3.“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致跌宕,思念环生,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挑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例; ①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峰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恰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洋和输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过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读说训练。 1.教师出示(可用油印资料、电教等手段进行。)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内容。 2.学生朗读该诗。 3.分析该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提示: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 ③表现手法不同。 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五题。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进 出 景奇 桃花林:鲜美缤纷 桃花源:平旷伊然良田美地桑竹 人奇 悉如外人 大惊叹惋语云 踪、奇 处处志之 遂迷未果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6(2003-05-24 11:40:56) 教学目标 : 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 教学时数: 用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 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老师范读课文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要求:一 句读分明;二 节奏合理;三 语速适中,四 语句流畅;五 注意音韵铿锵。老师也可以边提要求边做示范。) 5.对照注释,理解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 (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 6.第一段翻译与评点: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渔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重点词语:行:指船行。忽:说明是偶然的。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为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穷:穷尽,走到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评点: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林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7.读第2段课文,翻译并评点: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重点词语:舍船,丢下船。才:只,仅仅。悉:都。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 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座山,山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便丢下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只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竹一类的树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狗的叫声不断传来。里边的人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地自由自在地娱乐。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源人的生活环境,见到一片安宁和乐的世外天地。 朗读第3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重点词语:乃:竟然。妻子:妻子和儿女。焉:相当“于之”、即“从这里”。语:告诉。足:值得。“问所从来”:即“问从何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译文: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了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桃花源的人说自己的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对他们说了,大家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叮嘱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3段为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 朗读第4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重点词语:志:同,做标记。“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桃花源时走的路。诣:到……去,这里指谒见。如此:象这样。 译文:(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见太守,告诉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所作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条路。 读第5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重点词:刘子骥,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真实可靠。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听了这件事。很高兴地前往,还没有实现,不久就病终了。以后就再没有问路探访的人了。 评点: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讨桃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为故事的第三部分。 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1.请同学复述课文。 2.分析课文: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完成目的一)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提问: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完成目的一) 提问:根据课后练习四,谈谈我们该怎样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背诵课文。 5.作业 : (1)完成课后作业 一、二、三、五。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7【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体会文章优美精练的语言。 3.掌握并积累文言词汇,了解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 【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情感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掌握并积累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桃花源记》,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二、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介绍: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他生活在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生灵涂炭,他有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过着“躬耕自资”、寄情山水的隐居生活,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隐退农村达十多年,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作《桃花源诗并序》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序即《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同时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是一种否定。因为《桃花源记》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三、诵读感悟: 1.播放课文录音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读。 便舍船(shě) 屋舍(shè)俨(yǎn)然 豁(huò)然开朗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yāo)还家 邑(yì)人 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语(yù)云 为(wèi)外人道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② 句读要分明。③节奏要合理。④语速要适中。⑤语句要流畅。⑥要读出感情。 3.自由朗读,齐读。 四、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和省略句。 六、口译全文。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1.古今异义词 词语 古义 课文例句 今义 鲜美 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味道)新鲜 交通 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 妻子 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不管(连词) 不足 不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够,不充分 如此 像这样 说如此 这样 缘 沿 缘溪行 缘故,缘分 延 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长.延伸 2.一词多义 词语 词义 课文例句 舍 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寻 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动词 处处志之 标记,名词 寻向所志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为 作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对,向 不足不外人道也 给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通假字 “要”通“ 邀”,邀请 4.“然”字解 “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俨然——整整齐齐的样子。 怡然——高兴、满足的样子。 欣然——欣喜、乐意的样子。 5.省略句 ①(桃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 )具答之。(桃源中人) 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桃源中人)具言所闻,(桃源中人)皆叹惋。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渔人)停数日,辞去。 第二课时 一、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二、理清课文结构,归纳各部分大意。 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据此可分为几个部分? 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的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重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三、课文研读赏析: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为什么会“甚异之”?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从未见过的,因此“渔人甚异之”。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描写 桃花林的目的是什么?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林在视觉上色彩缤纷,嗅觉上芳香扑鼻,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对桃花林的描写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气氛,为写桃源美和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铺垫。 3.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很隐蔽,与世隔绝,难以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是“悉如外人”“怡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桃源人为什么到这里来?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与下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论魏晋”相呼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中的人好客、淳朴、民风淳朴、生活富足。 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渔人到底说了什么?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说的应当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中的人听后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6.根据第2、3段的内容,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 ①桃花源有着“有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仍,“烽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的生活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祥和愉悦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度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对桃源生活满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作者虚构的一个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一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陶渊明对生活在东晋末年这样一个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他想要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 四、成语集萃: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俨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五、拓展学习:《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1.教师解说该诗大意: 2.学生朗读该诗。 3.比较该诗与课文的异同。 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序曲折表达作者的社会理想,诗则直接表达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 ③表现手法不同。序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诗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六、指导背诵: 记忆链条: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停数日,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无问津者 七、布置作业: 1.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俨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2.背诵并默写全文。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8教学目标: 熟读并背诵课文。 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全文。 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倍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吗?那位诗人是谁?去过没有?请去过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 展示同学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三、诵读和复述: 欣赏书法作品,配乐朗读。(教师可以结合书法作品播放录音或自己示范朗读。该部分内容每个页面限时60秒,若没有按键或点击鼠标,60秒后将自动跳入下一页。) 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四、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出示同学们未提到的字词。如: 缘溪行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才通人 豁然开朗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问所从来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遂迷 寻病终 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问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第二课时 五、理清思路: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六、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30秒,若3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4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5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问题讨论(同桌互相讨论,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90秒,若9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 作者在文章后面部分安排“处处志之”,为什么“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3、主题探究(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七、拓展思考: 1、品读《桃花源诗》 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2、比较分析 在创作方法和思想内容上,本文与《天上的街市》有何异同? 明确:本文与《天上的街市》在创作方法上,都运用了想象和幻想,情节离奇,极具浪漫色彩。在思想内容上它们不仅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作者思想倾向的体现。 《天上的街市》表现得积极、豪迈、乐观,鼓舞人们奋起与黑暗现实抗争,而《桃花源记》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有消极因素。 3、独抒已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八、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九、全班齐诵课文,布置作业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9导入: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一、文学常识 二、朗读(句间停顿) 三、解释字词,翻译句子 为业:靠……谋生。 缘:沿。 鲜美:鲜艳美丽。 豁然: 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延:请。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理清结构,把握内容 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1.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见过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林奇异景象,景物幽美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甚异、欲穷—心理,设悬念,做铺垫,引下文。 2.渔人进入桃花源、渔人做客桃花源。 “林尽水源” →山有小口(为不复得路埋伏笔) →舍船从口入 → 复行 →豁然开朗”---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富足安乐 渔人与桃花源中人交往---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 情好客) “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不足为外人道也。”--“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为“不复得路”埋伏笔 3.渔人离开桃花源再访而不得 “不复得路”,“规往”而“未果”--- 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在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但这理想境界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积累考题 1.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4.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 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①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②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 ①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13. 表明村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10一、 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初步了解“记”的一般特点。 3、疏通文章 4、流利运用普通话朗读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部分虚词 2、顺畅朗读并熟读成诵 3、领会本文按渔人所经历的顺序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且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 教学方法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存疑——质疑 ——解疑的模式解决字面上的翻译。 2、运用归纳教学法学习实词、虚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同类知识点。 3、边读边译,反复朗读增强语感。 设计意图: 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 三、 学法指导 1、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天仙配》音乐磁带,小黑板。 (二)设置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天仙配》------(曲终)你从歌曲中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归结)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现在有吗?将来有吗?(学生作出回答后)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设计意图: 以音乐渲染情境,美好的音乐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三)预习检查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卡片指名解释字词。 3、让学生说说对“记”的理解。 4、指名概述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朗读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关于字音的掌握情况;二是引导学生初步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熟悉课文。卡片解词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符合初二学生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原则。概述内容符合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四)阅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及朗读节奏,进一步感知全文。 设计意图: 录音示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 2、了解作者及背景——以《爱莲说》及《饮酒》两篇诗文回顾作者,并让学生借助资料进一步介绍作者。之后,教师强调与本文创作有关的内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对东晋的黑暗现实不满而归隐,而对这些惨痛的现实,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景。 设计意图: 让学生简介作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教师的进一步补充强调则是为了后面文章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础。 3、解疑、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不理解的词句指出来,同学间互相解疑,未能得到解决的疑问由老师解答明确。 设计意图: 符合课标的阅读要求——对课文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个别字、词、句排除疑难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并反复朗读。方法:同桌一人读原文一人口译,逐句疏通文章。对于串译有不妥之处,师生共同加以纠正。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初二学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诗词并能尝试着现代汉语把文意表达出来,已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反复朗读并能熟读成诵是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 6、默读课文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五)课堂作业(出示小黑板) 1、给划线的字注音: 便舍( )船 屋舍( )俨然 间( )隔 2、解释词义:寻向所志 ( ) 寻病终 ( ) 3、理解古今异义词: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鲜美 4、补充省略的成分:(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做食。 设计意图: 能正确区别多音字,多义词并初步树立古今汉语存在差别的意识,掌握文言句式,通过练习一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通过我们的合作学习,我们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学到了不少文言实词、虚词。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随着古人去寻幽访古,感受祖国文化的美丽和伟大。 (七)布置作业 1、 翻译全文 2、 思考课后练习二 3、 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 翻译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又培养了书面表达能力。背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目的。思考题则是为下一课作准备。 课后说明:板书是随着课堂进行和学生需要而逐步书写的。由于有死的教案,没有死的教法。具体课堂操作要随机应变,其结果不是这一篇说课稿所能预料的。 敬请各位老师赐教!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11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 ⑵、德育目标: 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 ⑶、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主题;顺畅地诵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共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回顾旧课 2、朗读课文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3、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 文章共四节,按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开端(1),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 第三部分:故事结局(4),写渔人离开及再访桃花源。 可见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4、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 把学生分组,角色扮演渔人和桃花源人,模拟采访和受访,通过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深入理解文意,把握文章蕴涵的思想。 示例:A、渔人采访桃花源人 ⑴、能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情况吗? ⑵、请问你们是怎样来到这里的? ⑶、请问你们这里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⑷、当我来到这里时,你们有何感受呢? ⑸、我离开时,你们有什么要叮嘱的呢? B、桃花源人采访渔人 ⑴、你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⑵、桃花源给你什么印象呢? ⑶、桃花源人给你什么感受呢? ⑷、你是否也想永远留在桃花源呢? ⑸、你对外人说出桃花源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5、迁移探究 ⑴、问题一:桃花源人因不满当时纷乱、不安的先秦社会,躲避到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满老师、同学的时候,也仿效桃花源人,逃学、旷课,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吗? ⑵、问题二、《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生活的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若把本文推荐给现任美国总统布什,会怎样呢?试着写一段话,想像美国总统布什的反映。 6、总结: 本文通过虚拟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动乱社会的厌恶和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7、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8、板书设计: 故事开端(1)发现桃花源 安居乐业 故事发展(2、3)进入桃花源宁静祥和 理想社会 故事结局(4)离开、再访桃花源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1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 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看PPT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分享交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2、字词正音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shè yǎn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诣太守yì 3、朗读感知 范读课文,清楚、流畅。 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4、了解文章 文章是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三、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第一节:发现桃花源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2、桃花林里的自然景色如何?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明确:有山有水,人杰地灵。或,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进入桃花源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2、这里的人生活的好吗?何以见得? 3、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吗? 第三节:访问桃花源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明确: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2、桃花源人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 3、讨论: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何“皆叹惋”? 明确:A.陶渊明所处时代。B.作者寄托的美好理想社会。 4、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明确:怕世人找到,破坏他们安宁的生活。 第四、五节: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1、渔人离开桃花源怎么做的? 2、他为何没有答应桃源里人的要求? 明确: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3、结果如何?作者为何这样写? 明确: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五、课堂小结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一次感受桃花源的美丽与神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 3、写一写或者画一画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第一位田园诗人。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三、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仿佛若有光 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似乎,好像。 3.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4.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5.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6.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7.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8.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 9.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三)一词多义 1.出不复出焉(动词,出去) 皆出酒食(动词,拿出) 2.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3.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 处处志之(助词,不译)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4.舍便舍船(离开,动词)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5.为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 (四)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此中人语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分别省略主语“小口”“武陵人”) ②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中”后省略主语“人们”) ③(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分别省略主语“村中人”“渔人”) (2)省略宾语 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问”“要”后省略宾语“渔人”)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后面省略宾语“之”)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后省略宾语“渔人”) (3)省略介词 林尽水源。(“尽”后面省略介词“于”) (六)成语积累 1.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比喻对某一问题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3.怡然自乐:形容和悦而得意的样子。 4.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 (七)名句积累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②、③):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部分(④、⑤):渔人再访桃花源“不复得路”和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六、课文翻译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芳草:香草。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错杂的样子。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有一天)他划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数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这里的)香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渔人(对桃花林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前行,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极:非常。 才: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译文: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于是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起初,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数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宽阔,屋舍都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原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阡陌:田间小路。 相:互相,指双方。 悉:都。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孩子。是借代手法。 并:都。 怡然:快乐的样子。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乃:竟然。 具:详细。 要:通“邀”,邀请。 咸:都。 译文:(桃花源人)见了渔人,竟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原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云:说。 先世:先代,祖先。 妻子:妻子和儿女。 邑人:同乡。 复:再,又。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译文: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菜饭食(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既:已经。 扶:沿、顺着。 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及:到。 所志:所做的标记。 遂:终于。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个清高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桃花源)。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七、问题归纳 1.开篇对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作铺垫。 2.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源的?有怎样的用意? 为了突出主旨,作者从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两方面描绘了美丽祥和的桃花源。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者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图景,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 3.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这个原因有何作用?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痛恨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暗写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对东晋黑暗腐朽社会的否定。 4.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叹惋”? 渔人讲完秦末以来的历史及当前社会状况,桃花源人为外面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5.“处处志之”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不矛盾。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罢了。 6.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样写并不多余。结尾写刘子骥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探访桃花源没有成行,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社会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13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就出自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桃花源记》,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胸怀大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远离官场的隐居生活。 本文写于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的时候,他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文中注释及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力求做到准确地朗读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指出须注意的字词读音。 便舍(she3)船豁(huo4)然开朗屋舍(she4)俨(yan3)然阡陌(qian1mo4) 衣着(zhuo2)黄发(fa4)垂髫(tiao2)怡(yi2)然要通邀读yao1意为邀请 咸(xian2)间(jian4)隔魏(wei4)晋郡(jun4)下诣(yi4)刘子骥(ji4) 3、学生自由朗读后分男女朗读。 4、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准备开展理解活动。 四、我译大家评 1、一个同学翻译一个句子,其他同学听后做评论,看翻译得好不好,若发现不足或有不同意见,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 2、复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A、通过加字换字的方法。 B、结合注释。注释中往往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解释的。 C、结合上下句加以猜测。 D、增删调补。 3、翻译文言文的要求: A、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凡是能够直译的,就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 B、遇到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而无法直译时,就可以灵活地或适当地采用意译的方法。 C、译文要通顺,没有语病,符合表达习惯。 ――第一段:(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惊异。穷:走完。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划去,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第二段:(补充注释如下)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有点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第三段:(补充注释如下) 乃:于是。所从来:从哪儿来。要通邀,读yao1意为邀请。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云: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 ――(村中人)见了渔人,于是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如此――古义:像这样说如此今义:这样 缘――古义:沿缘溪行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今义:唾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 寻: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 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志之名词,标记――寻向所志 为:作为――捕鱼为业对――不足为外人道也 向:以前――寻向所志对着――眈眈 3、词类活用 缘溪行――名词作动词,沿着。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完。 未果,寻病终――-名词作动词,实现。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作动词,意为感到惊奇。 五、拓外延伸 有几个出自本文的成语,请找出来并理解,完成练习册P63第9题第四小题。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六、小结 今节课我们的任务有朗读背诵、归纳字词、理解出自本文的成语。同学们回去要对课文进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时要提出你质疑之处,下节课我们共同来理解。 七、作业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6、后遂无问津者。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研讨课文内容 1、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5、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6、渔人临走时,村人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7、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8、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学会质疑――创造思维的培养 1、全文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 ――渔人的行踪;进桃源前――在桃源――离桃源 2、当时渔人是顺流划船还是逆流划船?请找出依据? ――逆流;依据:林尽水源。 3、渔人是第一次来这里吗?请找出依据? ――是第一次;依据:忽逢桃花林。 4、渔人忘路之远近是因为溪流鱼多,渔人忙于捕鱼,迟迟不肯收手,还是渔人一无所获,因而不甘心,仍一路撒网而去? ―― 5、渔人再探桃花源是否言而无信?为何找不到原先做的标记? ―― 6、桃花源的社会与渔人所生活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村人说来此绝境的原因是“避秦时乱”,说明这里是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的理想地方; 村人由于长时间与外界断绝来往,因此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以至连桃源外的朝代的更替也不知道,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村人,村人听了都感叹惋惜,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同时又为自己能置身事外而感到庆幸。 四、教师小结 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14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 文章内容。 2、展开想象,品味桃源胜境。 3、联系背景,感悟作者 思想。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记》,走进陶渊明笔下的那方世外桃源。 二、了解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三、读文感知 1、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可以结合注释跟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出示字词检测) (2)随机抽查学生初读的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2、配乐范读: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魅力 3、再读课文:学生自读,结合注释、工具书自行翻译,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 四、品读赏析: 屏显“桃源访谈”: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学生结合 文章内容以村民的方式回答) 五、合作探究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请到文中找出根据。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 六、总结全文。结合现在社会安宁的局面,适当点结束。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15教法建议 1.理解课文内容,对于古文内容的理解,最好的、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读、读熟,达到背诵的效果,就能理解其内容。具体说,理解课文内容,可分为这样几个步骤:第一步,扫清语言障碍,把文章读顺畅,通过多次诵读熟悉故事;第二步,抓住文章线索,理清结构,记住文章中所有重要语句,想像故事的发展过程;第三步,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如:渔人“忽逢桃花林”,是有意还是无意?渔人何以敢入洞?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既然渔人出来时“处处志之”。为何后又找不到?等等,通过探究,加深理解;第四步,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是如何在文中体现出来的,并认识作者的理想的意义和局限性。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十分准确精练,用词精析。不少句子简洁而又内容丰富,要仔细体会其中蕴含的内容。如山里人问渔人从何而来,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桃花源的经过,只用“具答之”,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像这样的例子不少。要通过阅读,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用词的精到。如写桃花源人见到渔人后,仅用“乃大惊”三字,就写出了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又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类似的例子也有不少,当通过品读,细细咀嚼、揣摩。 3.掌握重要的实词和省略句式,对于实词和句式的掌握,重要途径仍然是阅读,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又诵读。这样,要不了几个反复,就能把握。另外,也可以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进行专项练习,如分古今词义变化、多义词等类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俨然阡陌鬓邑诣骥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1)通假字:具、要; (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 (3)一词多义:舍、寻; (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 (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2.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教学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 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创造性的复述,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使得故事更加丰腴——用这种复述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能课文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这两种复述方法也可以结合起来。 课文的结构层次 作者写桃源境界并不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而是幽深奥秘,迂回曲折。开始写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溪流,不知有多少里程;沿溪的两岸有一大片桃林,不知有多宽多长;在林尽水绝之处,有一座大山,挡住去路,人世间好像到了尽头。再仔细一看,山有一小口,钻入洞内,刚刚能通过一人,走数十步,忽然开朗起来。作者所写的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是一个无人区,十分洁净、清新、美好,它隔断了现实社会喧嚣污秽的生活,为桃源的隐蔽幽深作了过渡性的描写;同时,为读者进入桃源境内造成心理上的准备,不致使人感到突兀。在进入桃源后,作者的描写也极有层次:先写田园风光,辽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纵横的田间小道,美好的池塘,垂阴的桑竹;然后再写桃源人民的服饰、劳动、情操、意趣。从远到近,从田园风光到社会人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同时。作者以曲折的手法写出渔人的行进过程,一会儿水路,坐船逆水;一会儿山路,钻洞爬山。当乘船沿溪走得忘了远近时,作者用“忽逢桃花林”一转,就把读者带到一个美丽静谧的桃花仙境;再当渔人钻进漆黑狭窄的洞内,感到绝望疑惧时,作者以“豁然开朗”的神来之笔,又把你带到一个开阔、恬静、优美的田园乐土,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这种跌宕起伏的笔触,使读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随之骤变:当你进入桃花林时,它使你“喜”;当你走到水穷路绝的隘口时,它使你“疑”;当你钻入桃源见到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时,它使你“惊”;当你再想去寻访这个境界时,它使你“迷”。这一喜、一疑、一惊、一迷的种种复杂情感变化,正是作品所产生的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力量。 《桃花源记》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课文内容概述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对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这样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语言够精练的了。 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陶渊明(约365~427年),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紫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曾任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朝政的黑暗现实,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这篇文章写于421年,即南朝刘裕弑君纂位第二年。陶渊明对刘裕政权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文言知识 1.“然”字的用法 “然”,在古汉语中,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之后,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豁然开朗”中的“豁然”,是“开阔、敞亮的样子”的意思。 “屋舍俨然”中的“俨然”,是“整齐的样子”的意思(“俨然”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另一义为“十分象……的样子”,如“俨然一个正人君子”)。 “怡然自乐”中的“怡然”,是“悠闲、安详的样子”的意思。 “欣然规往”中的“欣然”,是“高兴地”“愉快地”的意思。 2.句式的省略在本文中,主要表现为主语、宾语的省略。 (1)省略主语。例如: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省略宾语。例如: ①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②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③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 在古汉语中,省略掉主语宾语,并不会导致语意含混、引起误解,反显出语言的简练、紧凑。但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却常常需把省略掉的成分补出来。 3.古今词义的异同 在本文中,重点是理解与区别那些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含义不同的词组。 例如: 在古汉语中,这类双音词的每一个词素都有独立的意义,翻译时都必须准确地译出。古今义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须了解其不同之处,否则容易“以今释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篇16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 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4、复述法 教学程序: 一、 课前导入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的5篇课文,即: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孙犁的《芦花荡》,西蒙诺夫的《蜡烛》,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以及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些作品的题材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明确:以战争为题材。掩卷沉思,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类渴望和平,拒绝战争,这种朴素的愿望由来已久。我国古代人民就曾希望有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都能生活幸福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反映这种朴素的愿望的一篇文言文——《桃花源记》。 板书课题:桃花源记——陶渊明 思考: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明确:世外桃源 什么意思呢?明确: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大家了解作者吗?课件展示陶渊明及写作背景。 二、初步感知: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一遍(一读),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注意朗读要求。(课件展示)。 2、指导朗读: 要求: a、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 b、带着感情,声音洪亮,读出韵律。 具体是:a、第一段平缓语气,第二段读出探险及释然惊讶语气,第三段读出热情和惊叹的语气第四、五段读出感慨语气。 3、学生按以上要求齐读全文。(二读)积累本文的“一词多义”及“古今词义差异”的现象。(课件展示) 4、同学们,请找出还有哪些文中难解的、注释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5、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认为难以翻译的句子,其他学生解答,教师点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全体同学齐读课文(三读)。 三、 品读赏析 1、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展示课件。 即: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的行踪的不同地点分五部分: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其中重点是写哪些部分?主要描写了桃花源的什么? 明确:第二、三两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3、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明确: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四读)。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