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范文 |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通用13篇)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课下有同学问,老师啊,桃花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生杂说:是虚构的。 师:作者虚构的桃花源有怎样的魅力令古今中外的游客痴迷地探寻?他为什么虚构这个桃花源?从大家给我的问题纸条上看出,这些都是同学们想迫切了解的。这节课我们师生也来一次探寻,深入了解桃花源究竟是怎样的所在?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细细读书,在文中找依据。 师:看你微笑地望着老师,你来回答吧。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隔绝的闭塞的地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另外,渔人出来之前,桃源人还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是啊,他们从秦到东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了近600年了,仍然不愿与外界沟通,你看书很细致哦。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美好快乐安宁的地方。 师:喔,你一下说出了这么多。请分别说一说理由。 生:因为这里的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树竹子,环境优美,这里的房屋整齐,没有出现倒塌,说明不是破败景象,而是安宁的。快乐是指的老人和孩子怡然自乐,还有壮年人在田地里劳动,也是快乐的。 师:你说得有条有理的,尤其是从房屋整齐想到社会的安宁,是很难得的。 生:我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看出社会的安定。 师:请说说你怎么想的。 生:小路交错相通,说明他们安心到田间劳动,有鸡叫有狗叫,说明家禽都活得好好的,没有乱军来抢。(全堂大笑) 师:是不是看抗战片里日本鬼子抓鸡宰羊杀狗的? 生:我想,古时候发生战争也避免不了。 师:你的联想很丰富,说得对。连家禽都能舒展地鸣叫,唱着最动听的歌,这个社会一定是安定的。 师:再请同学们推测一下,这里的壮年人从事什么劳动? 生:种田。 生:养鱼,因为有池塘。 生:种桑树,养蚕。 生:织布。 生:做衣服。 生:酿酒。 师:看来这里的行业很多的,百姓能安居乐业,确实是个好社会。 生:我补充,其中往来种作,从中看不出忙碌,我看出的是悠闲。 师:你的语感很好哇,这里的劳动是轻松的,而不是被迫的,把劳动当作享受,体现出一种精神的愉悦,你很了不起! 生:我认为桃花源里的人都非常热情好客。 师:哦,你有了新的发现,看到了桃源的人情。 生:渔人来到后,他们立刻请他回家,并且还用酒饭招待他,后面还有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都很热情。 师:对,一个陌生人的到来,他们都这样倾其所有,拿出最高质量的盛宴款待他,何况是他们自己人呢?这里的人多么真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么友好融洽! 生:我认为这里还是个富裕的地方。 师:你怎么看出的富裕呢? 生:因为他们有酒有肉,客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开宴会。 师:精细的地方被你发现了!细读推想才会有收获。 师:大家再推测一下,他们有了收入是否缴税? 生:不缴。 师:你是如何知道呢? 生:因为当时他们出来的时候率妻子邑人来的,都是一家人,谁跟谁啊,没必要缴。 师:(微笑)小脑袋挺机灵。也就是说,这里没有人从他们的收成里克扣。 生齐:对,没人剥削他们。 师:你们从历史课上学的“剥削”这个词吧。其实啊与《桃花源记》一并流传的还有《桃花源诗》,在这方面诗要写得更清楚些。(出示字幕:“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请学生齐读)桃花源里没有税收,没有剥削,也没有官府的压迫,这个社会是和谐自由的。 师: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生:社会的安定,没有战争。 生:要有美好的环境。 生:人与人关系融洽和睦,人人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生:没有剥削和压迫,社会和谐。 师:陶渊明的思想很有生命力呀,我们现代人都可以和他交流呢。桃花源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这里和平安宁,人情淳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陶渊明梦想中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 生:不能。 师:文中有没有暗示? 生:有,结尾处渔人记号找不到了,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暗示了这个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师:除了结尾处的复寻而迷,还有什么地方有暗示? 生:开头的桃花林,是纯一色,很少见。 师:对,桃林中无杂树,年号、地点含混,渔人也没有名字。 生:还有他们穿的衣服,也暗示了这不是真实的故事。桃源人与外界隔绝600年了,还和东晋人穿的一样,既然不通音信,怎么会一样?这也说明是个神奇的地方。 师:你的回答更令老师惊讶,你的解释说得通,而且很符合这个故事的神秘性,谢谢你!同学们,如果细心阅读全文,就会感到作者处处在暗示这个桃源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社会里根本找不到,它再美丽,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国而已。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生:当时的东晋是历史上比较动乱的时期,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向往。 生:为了让劳动人民看到,虽然当时社会黑暗战乱,以后还会出现好社会的,不让百姓失望。 师:两位同学谈得都有道理。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请看下面一段资料(出示字幕):请学生齐读。 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 刘毅传) 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宋书 荆州蛮) 师:“蛮”就是南方。据说当时的南方没有赋税。我们刚刚学过《大道之行也》,在孔子的大同社会里,“男有—— 生接:“男有分,女有归” 师:可是,当时的现实是男子没有职业,女子不能婚配。由于常年的战乱和繁重的赋税,土地荒芜,民不聊生。这是陶渊明构想理想社会的现实基础,另一个现实就是黑暗的门阀士族制度。(出示资料,并读出) 士族制度就是以人出身高低作为评介的唯一标准,出身名门叫士族,出身寒门叫庶族,士族地位显贵,庶族得不到重视。 生:老师,那时没有科举制度吗?(学生一脸愤慨) 师:还没有。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成熟于宋朝,东晋时期还没有形成。在那个制度下,出身成了评判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只要出身名门,就算是个是庸才,也会得高官厚禄,,如果出生在寒门,即使才高八斗,也不会得到重用和发展。陶渊明生活在这样一个政治黑暗的时期,“大济于苍生”的壮志难酬,他的心中是悲愤的。就文学创作而言,作者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揭露现实,如《礼记》中的《苛政猛于虎》,出示: 孔子适齐,过泰山,有妇人哭于墓,使子路问之。答曰:昔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也,今吾子又死也。子路曰:何不去乎?妇曰:无苛政。子路以告。孔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这段文字就是直接揭露当时的严酷的苛政,另一种是憧憬和幻想,用反常手法来表现,比如《天上的街市》。郭老通过天上街市美好幸福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对当时封建制度的强烈不满。陶渊明采用的是—— 生:虚构,幻想。 师:陶渊明深切体验到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忧苦,多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浓厚的感情,他用一个读书人的良知为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呼唤着人间乐土,因此他的桃花源也代表了劳动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盼望有这样一方净土并长期住下去啊。同学们,我们再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没想到学生立刻喊:不——愿——意。 师:都不喜欢吗?喜欢的举手。 师:有两位。不喜欢的呢?(其余都举手)你们先讨论讨论。(生讨论) 师:先请两位喜欢的同学来谈。 生:那里的环境好,主要是可以不写作业。 师:你的桃源是没有学习没有作业的地方啊,我知道你不是不爱学习,可能是作业太难对吗? 生:是。 师:你可以找老师同学解决,可千万不要逃到桃花源里去,那里的人也要学习的,现在是学习化社会。(笑) 生:我不喜欢。现在我们多先进,有电视,有汽车,他们连个马路都没有,都是田间小路,那么窄,怎么走啊。 师:你不喜欢那里,是因为落后对吗? 生:是。 生:我也不喜欢,桃花源里不与外界联系,学不到外面先进的技术,他们发展太慢,科技不会太发达。 师:你的眼光很高远喔!只有开放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不过当时能对外开放么? 生:不能,当时他们进入桃源时在秦朝末年,社会动荡,外面的社会不如桃源里面,所以他们不能开放。 生:能开放,后来又经过西汉,很强盛呢,他们隔几年就应该出来看看。(大笑) 师:他们远不如我们的同学有远见卓识哦!他们一直不出来,进去时是秦朝,外面是动乱的,渔人偶然进入时是东晋,外面还是动乱的,也不知道外面有过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也没有经历过强盛的时期。看来,闭塞是有许多弊端。 生:我不喜欢,就那么一小块地方,每天看见的都是那几个人,太无聊了。 师:你觉得不断地更新,才有乐趣是吧。 生:我不喜欢长期住在那里,可以想象他们的人口质量也不会好高。 师:怎么说呢? 生:人少闭塞,发展慢,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口,因此优秀的人不会太多。我不喜欢死气沉沉的地方。 生:我也不喜欢,因为那里没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才有进步,我喜欢竞争。 生:当时的外界很动乱,现在我们的社会非常和平,就不喜欢到哪里去了。 师:大家谈得非常精彩,小小年纪都成社会学家了!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课后反思: 亮点:一是从课程观出发,将文学、哲学、历史知识恰当揉在一起,带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背景,在比较宽阔的平台上展开师生互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出现了精彩的生成。 二是解读课文有深度有广度,打破了对桃花源常规性的理解,将古典与现实结合得非常完美。 暗瘢:结尾处学生的讨论有些离开文本,况且,用现在的眼光去衡量过去,无论如何也是昔不如今,从学生的发言来看,还是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没有从作品出发。 上一篇:桃花源记 下一篇:《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2李秀荣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课下有同学问,老师啊,桃花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生杂说:是虚构的。 师:作者虚构的桃花源有怎样的魅力令古今中外的游客痴迷地探寻?他为什么虚构这个桃花源?从大家给我的问题纸条上看出,这些都是同学们想迫切了解的。这节课我们师生也来一次探寻,深入了解桃花源究竟是怎样的所在?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细细读书,在文中找依据。 师:看你微笑地望着老师,你来回答吧。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隔绝的闭塞的地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另外,渔人出来之前,桃源人还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是啊,他们从秦到东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了近600年了,仍然不愿与外界沟通,你看书很细致哦。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美好快乐安宁的地方。 师:喔,你一下说出了这么多。请分别说一说理由。 生:因为这里的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树竹子,环境优美,这里的房屋整齐,没有出现倒塌,说明不是破败景象,而是安宁的。快乐是指的老人和孩子怡然自乐,还有壮年人在田地里劳动,也是快乐的。 师:你说得有条有理的,尤其是从房屋整齐想到社会的安宁,是很难得的。 生:我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看出社会的安定。 师:请说说你怎么想的。 生:小路交错相通,说明他们安心到田间劳动,有鸡叫有狗叫,说明家禽都活得好好的,没有乱军来抢。(全堂大笑) 师:是不是看抗战片里日本鬼子抓鸡宰羊杀狗的? 生:我想,古时候发生战争也避免不了。 师:你的联想很丰富,说得对。连家禽都能舒展地鸣叫,唱着最动听的歌,这个社会一定是安定的。 师:再请同学们推测一下,这里的壮年人从事什么劳动? 生:种田。 生:养鱼,因为有池塘。 生:种桑树,养蚕。 生:织布。 生:做衣服。 生:酿酒。 师:看来这里的行业很多的,百姓能安居乐业,确实是个好社会。 生:我补充,其中往来种作,从中看不出忙碌,我看出的是悠闲。 师:你的语感很好哇,这里的劳动是轻松的,而不是被迫的,把劳动当作享受,体现出一种精神的愉悦,你很了不起! 生:我认为桃花源里的人都非常热情好客。 师:哦,你有了新的发现,看到了桃源的人情。 生:渔人来到后,他们立刻请他回家,并且还用酒饭招待他,后面还有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都很热情。 师:对,一个陌生人的到来,他们都这样倾其所有,拿出最高质量的盛宴款待他,何况是他们自己人呢?这里的人多么真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么友好融洽! 生:我认为这里还是个富裕的地方。 师:你怎么看出的富裕呢? 生:因为他们有酒有肉,客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开宴会。 师:精细的地方被你发现了!细读推想才会有收获。 师:大家再推测一下,他们有了收入是否缴税? 生:不缴。 师:你是如何知道呢? 生:因为当时他们出来的时候率妻子邑人来的,都是一家人,谁跟谁啊,没必要缴。 师:(微笑)小脑袋挺机灵。也就是说,这里没有人从他们的收成里克扣。 生齐:对,没人剥削他们。 师:你们从历史课上学的“剥削”这个词吧。其实啊与《桃花源记》一并流传的还有《桃花源诗》,在这方面诗要写得更清楚些。(出示字幕:“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请学生齐读)桃花源里没有税收,没有剥削,也没有官府的压迫,这个社会是和谐自由的。 师: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生:社会的安定,没有战争。 生:要有美好的环境。 生:人与人关系融洽和睦,人人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生:没有剥削和压迫,社会和谐。 师:陶渊明的思想很有生命力呀,我们现代人都可以和他交流呢。桃花源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这里和平安宁,人情淳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陶渊明梦想中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 生:不能。 师:文中有没有暗示? 生:有,结尾处渔人记号找不到了,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暗示了这个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师:除了结尾处的复寻而迷,还有什么地方有暗示? 生:开头的桃花林,是纯一色,很少见。 师:对,桃林中无杂树,年号、地点含混,渔人也没有名字。 生:还有他们穿的衣服,也暗示了这不是真实的故事。桃源人与外界隔绝600年了,还和东晋人穿的一样,既然不通音信,怎么会一样?这也说明是个神奇的地方。 师:你的回答更令老师惊讶,你的解释说得通,而且很符合这个故事的神秘性,谢谢你!同学们,如果细心阅读全文,就会感到作者处处在暗示这个桃源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社会里根本找不到,它再美丽,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国而已。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生:当时的东晋是历史上比较动乱的时期,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向往。 生:为了让劳动人民看到,虽然当时社会黑暗战乱,以后还会出现好社会的,不让百姓失望。 师:两位同学谈得都有道理。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请看下面一段资料(出示字幕):请学生齐读。 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 刘毅传) 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宋书 荆州蛮) 师:“蛮”就是南方。据说当时的南方没有赋税。我们刚刚学过《大道之行也》,在孔子的大同社会里,“男有—— 生接:“男有分,女有归” 师:可是,当时的现实是男子没有职业,女子不能婚配。由于常年的战乱和繁重的赋税,土地荒芜,民不聊生。这是陶渊明构想理想社会的现实基础,另一个现实就是黑暗的门阀士族制度。(出示资料,并读出) 士族制度就是以人出身高低作为评介的唯一标准,出身名门叫士族,出身寒门叫庶族,士族地位显贵,庶族得不到重视。 生:老师,那时没有科举制度吗?(学生一脸愤慨) 师:还没有。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成熟于宋朝,东晋时期还没有形成。在那个制度下,出身成了评判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只要出身名门,就算是个是庸才,也会得高官厚禄,,如果出生在寒门,即使才高八斗,也不会得到重用和发展。陶渊明生活在这样一个政治黑暗的时期,“大济于苍生”的壮志难酬,他的心中是悲愤的。就文学创作而言,作者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揭露现实,如《礼记》中的《苛政猛于虎》,出示: 孔子适齐,过泰山,有妇人哭于墓,使子路问之。答曰:昔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也,今吾子又死也。子路曰:何不去乎?妇曰:无苛政。子路以告。孔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这段文字就是直接揭露当时的严酷的苛政,另一种是憧憬和幻想,用反常手法来表现,比如《天上的街市》。郭老通过天上街市美好幸福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对当时封建制度的强烈不满。陶渊明采用的是—— 生:虚构,幻想。 师:陶渊明深切体验到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忧苦,多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浓厚的感情,他用一个读书人的良知为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呼唤着人间乐土,因此他的桃花源也代表了劳动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盼望有这样一方净土并长期住下去啊。同学们,我们再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没想到学生立刻喊:不——愿——意。 师:都不喜欢吗?喜欢的举手。 师:有两位。不喜欢的呢?(其余都举手)你们先讨论讨论。(生讨论) 师:先请两位喜欢的同学来谈。 生:那里的环境好,主要是可以不写作业 。 师:你的桃源是没有学习没有作业 的地方啊,我知道你不是不爱学习,可能是作业 太难对吗? 生:是。 师:你可以找老师同学解决,可千万不要逃到桃花源里去,那里的人也要学习的,现在是学习化社会。(笑) 生:我不喜欢。现在我们多先进,有电视,有汽车,他们连个马路都没有,都是田间小路,那么窄,怎么走啊。 师:你不喜欢那里,是因为落后对吗? 生:是。 生:我也不喜欢,桃花源里不与外界联系,学不到外面先进的技术,他们发展太慢,科技不会太发达。 师:你的眼光很高远喔!只有开放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不过当时能对外开放么? 生:不能,当时他们进入桃源时在秦朝末年,社会动荡,外面的社会不如桃源里面,所以他们不能开放。 生:能开放,后来又经过西汉,很强盛呢,他们隔几年就应该出来看看。(大笑) 师:他们远不如我们的同学有远见卓识哦!他们一直不出来,进去时是秦朝,外面是动乱的,渔人偶然进入时是东晋,外面还是动乱的,也不知道外面有过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也没有经历过强盛的时期。看来,闭塞是有许多弊端。 生:我不喜欢,就那么一小块地方,每天看见的都是那几个人,太无聊了。 师:你觉得不断地更新,才有乐趣是吧。 生:我不喜欢长期住在那里,可以想象他们的人口质量也不会好高。 师:怎么说呢? 生:人少闭塞,发展慢,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口,因此优秀的人不会太多。我不喜欢死气沉沉的地方。 生:我也不喜欢,因为那里没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才有进步,我喜欢竞争。 生:当时的外界很动乱,现在我们的社会非常和平,就不喜欢到哪里去了。 师:大家谈得非常精彩,小小年纪都成社会学家了!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课后反思: 亮点:一是从课程观出发,将文学、哲学、历史知识恰当揉在一起,带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背景,在比较宽阔的平台上展开师生互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出现了精彩的生成。 二是解读课文有深度有广度,打破了对桃花源常规性的理解,将古典与现实结合得非常完美。 暗瘢:结尾处学生的讨论有些离开文本,况且,用现在的眼光去衡量过去,无论如何也是昔不如今,从学生的发言来看,还是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没有从作品出发。 2005-10-20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3《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上《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教学设想】 1、学生接触这篇文章之前,已接触过一些文言文。本文除个别比较生僻的字词及古今异义的词语外,不少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学生是可以粗知的,直鼓励学生自学,教师从旁启发点拨,宜加强诵读练习,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学生粗通内容大意后可安排创造性的复述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的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3、学生细读课文,笔译全文。 这一教学步骤应达到三个目的: ⑴ 培养学生细看注释,独立理解课文的习惯; ⑵ 准确理解全篇字词句段; ⑶ 基本搞清本文的线索及记叙顺序。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时,教师只要将重点词语提示学生注意掌握就行了,点拨要尽可能少,以免妨碍学生独立钻研习惯的养成。只有那些要加深理解,或不加解说就不能准确理语,教师才相机点拨。如:“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问所从来”,即“问从何处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作连词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挑花源时走的路。“诣太守”,“诣”,即“到……去”,这里揭谒见。 〖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教师收学生笔译练习,抽阅上中下三档各若干篇,以便在第二课开始时适当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之处,;纠正错误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注音并释词。 阡陌( ) 髫( )恰 诣( ) 骥( )津( ) 2、讲评笔译练习,纠正主要错误。 3、指名朗读课文。 4、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根据课文的基本情节,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具体完整地复述。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5、分析课文: ⑴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要点: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树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为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⑵ 提问: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要点:文章如何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⑶ 提问: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明确要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了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如: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一停数,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 →无问津者 〖布置作业〗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⑴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⑷ 芳草鲜美。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⑴ 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⑵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⑶ 见渔人,乃大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⑷ 寻向所志。 寻病终。 3、背诵全文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4教学目标: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2、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品味赏析文章语言,同时将个人审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的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3、培养学生研读文章的能力,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通过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品味文章语言,发挥想象,运用现代散文语言进行文学再创作。 3、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结合个人生活体验,达成情感共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形式:一读一写一研 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谈论“我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回顾陶渊明背景,了解他所选择的生活。 今天学习《桃花源记》,感受他的向往和追求。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二、检查积累。 (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古文知识积累的重视。) 1、古今异义 2、四字成语 三、诵读课文,把握内容 (用一个问题将全文内容串连起来,引发学生思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到个性解读过程中,并加强了古文朗读的份量,可谓一举多得。) 设计问题:桃花源吸引你的是什么呢?从文中找出答案。 预设: 1段自然风景美 2段乡村生活美 3段人民情感美 4段社会环境美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展示读——竞赛读——齐读),让学生读出文字的美感,读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 老师适当点拨重点词语,重点句子,指导读法(轻重缓急高低等),同时做课文内容归结: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源? 四、想象创作,感悟文本。 (由于考虑到课堂时间的问题,此项文学写作已做为课前作业先行布置了下去,课上只做交流,赏析,评价。) 由唐代三位诗人对桃花源所做的诗歌切入,烘托课堂气氛,引出问题:大家能用更生动、丰富的现代散文语言再现这美丽的桃花源吗? 附:配乐配图 形式: 小组交流——推选优秀——朗诵展示——组内自评——组组互评——老师总评。 学生可由古文中的一句话,一个段落,产生审美体验,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多种文学技巧,丰富的'语言进行再创作,深入展现桃花源的美! 老师的评价可从内容、角度、技巧等方面入手,点到即指,不做深究。 此板块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过的语言积累和有关技巧,进行写作训练,同时也完成了对文章内容的情感升华! 五、探讨主题,小结全文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文章这样安排结局有什么作用? 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表现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对残酷的现实社会的不瞒和控诉。 增添神秘色彩,更使人向往追求,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 六、联系内涵,拓展反思 “桃花源”,不仅在陶渊明的心里,在他的精神里。而更在每个人的心生根发芽,它是用心灵和精神酿造的一坛美酒,它是人们精神荒漠里的一种甘露,给人们心灵慰籍。 同学们,如果你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困苦,在现实社会感到愤懑失望,那么学学陶渊明,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我心中的‘桃花源’”吧!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5说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品读语言,欣赏桃源之美; 4、探究主旨,领悟丰富意蕴。 说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欣赏桃源之美。 说教学难点: 探究主旨,领悟作者情怀。 说教学创意: 本课教学以语言品析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诗意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同时,设计精巧的主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章的主旨,领悟陶渊明美好的理想和情怀。 说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齐读屏幕上的一段话,说说“他”是谁。 他从乱世红尘走来 追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 他向桃花深处山的那边走去 将青山绿水男耕女织化作一首诗 千年已过桃花依旧 留给后人一个温暖而神秘的梦 2.学生发言,交流陶渊明有关资料,老师适当补充。 二、课前热身。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 1、读准字音 屋舍俨然( )便舍船(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邑人( )诣太守( )刘子骥( ) 2、古今异义 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不管 3、一词多义 舍:便舍船,从口入(舍弃) 屋舍俨然(房子) 志: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标记) 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随即,不久) 三、感知课文 1、概述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2、学生回答,明确:文章讲述了一个打渔人发现桃花林、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后再次寻访而不得的故事。 四、品读课文 (一)惊艳桃花林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 【出示课件】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作者描写桃花林的句子整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请同学们画出节奏,自由诵读,读出韵律美。 3、这是一片怎样的桃林?请同学们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桃林美景。 示例:这是一片十分美丽的桃林。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4、看到这样一片美丽而又奇特的桃林渔人有什么感受? “忽逢”一词体现了渔人的惊喜之情。“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体现了渔人十分惊异,急切地想探寻桃花林的心理。 5、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桃林之美和渔人之惊喜。 “忽逢”要读出惊喜,速度稍快,“数百步”三字要强调着读,以体现桃林的范围之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要以二二的节奏断开,但前后之间要以语气贯连,读得似断实连,语速要稍慢,将一幅幅画面呈现出来,就像放电影一般,以体现渔人此刻的痴迷沉醉之情。 (二)探访桃花源 1、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桃花源景象的句子。 【出示课件】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请学生结合课文,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桃花源是一个_____的地方,你看(听、闻)___________。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在朗读中品读课文,读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读出和睦幸福的感觉,感受桃花源的环境优美、生活甜美、民风淳美、心灵的善美。 4、小结:桃花源是一个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民主平等,和平安定, 民风淳朴,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的战乱的理想世界。 五、研读课文 学生自主探究以下问题,深入理解文章是主旨。 1、这样美好的桃花源在当时社会是否存在呢?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来回答。 2、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呢? 3、链接背景【出示课件】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公元376-396年)。期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结果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其三》) 4、小结:作者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世外桃源的生活,不仅是陶渊明的追求,更是当时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也只能是一种空想罢了。 六、延伸拓展 1.桃花源是理想的世界,精神的家园。其实,桃花源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你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呢? 2.学生思考后,交流发言 七、课堂赠语 桃花源是用心灵和精神酿造的一坛美酒,它是人们精神荒漠里的一滴甘露,给人们以心灵的慰藉。无论现代科技如何发展,无论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多远,青山绿水、平和快乐、简单朴实的生活都是我们心中的桃花源。让我们心存美好,微笑向前!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6学习目标: 1.语文知识:能流利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基本技能:运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3.高级技能: 能够品味语言,感受、体验、想象艺术形象,通过分析推理学会鉴赏文章。 4.情感态度:能感受到和谐社会的美好。 学习重点: 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 简洁而意蕴丰富的语言 一、课前预习: 疏通文意“我能行!” 想想看,在没有老师“讲解”的情况下,如何才能独自弄懂文言文字、词、句的意思呢? 向你建议:1、结合文下注释初步疏通课文大意;2、借助《古汉语词典》、《古诗文译注》之类的工具书进一步探究疑难字词句的意思;3、通过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等方式解决理解有争议的词句。4、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效果如何呢?请结合本文的学习,实际验证一下吧! 二、课堂学习: (一)、你知道鉴赏吗? 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艺术形象,把自己在生活实践中的体验和思想感情传达给读者的语言艺术。文学鉴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对艺术形象的感受、体验、想象的一种精神活动。在鉴赏过程中,我们既获得艺术享受,又受到思想启发,精神上感到满足和愉快。 我们读文学作品感受到作品的'美,但是很难具体说出美在哪里,学会鉴赏,我们可以更深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本内容构思及语言的魅力。 陶渊明有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现在我们就来探探陶渊明内心神秘的桃花源,发现这个奇特故事要表现的“言外之意”吧! (二)、鉴赏意象,体味诗境: 1、请为渔人行踪画个路线图。 2、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 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有人认为外人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人,有人认为外人是指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你觉得谁有理,为什么。 (三)、鉴赏韵律,感悟诗语: 1、播放古筝音乐《高山流水》 2、朗读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己朗读。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5、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 (四)鉴赏技巧,把玩诗思: 1、 《桃花源记》情节的曲折、跌宕,桃花源神秘莫测,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五)揣摩思想,涵咏诗理 (1)关于渔人,有人推测他生活困苦,有人认为渔人生活悠闲舒适,你认为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你认为渔人会说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另外有人认为村人叹惋,是为渔人,有人认为是为自己,你认为呢,为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桃花源?这反应了他什么理想?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7设计指导思想: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1.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由成语“世外桃源”或陶渊明诗句导入 二.陶渊明简介 三.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字词训练(投影) 1. 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 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 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 通假字:“要”同“邀” 5. 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 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三、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四、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 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 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 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2.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七. 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 深入讨论 1. 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 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九. 总结结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十.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书后思考练习。 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8《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张茂林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 能力目标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三) 情感目标 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再现桃源,感知桃源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3、品读法4、复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桃源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教师展示有关战争的图片) 师:你能读懂他们的眼泪吗? 生:对战争的控诉。 师:是啊,他们的泪水中也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战争的恶魔四处流窜,人们却总想找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中国,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作家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 三、辨明字音: 阡陌 遂迷 骥 郡 诣 邑人 间隔 语云 便要还家 垂髫 俨然 四、初识桃源 1、教师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结合画面欣赏,进入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韵味。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要准。 五、叙述桃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线索。 2、教师抽学生复述课文。 六、感知桃源 1、学生分组讨论,说说桃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学生品读。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桃源人生活的句子。 七、再现桃源 作业设计: 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9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 文章的主题。 预习要求: 1,给下列字注音: 缘 旷 豁 髫 诣 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 二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 导入 新课: 1, 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 板书课题 :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 别字,元亮 东晋 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 检查预习: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 旷 豁 髫 诣 骥 集体订正 三, 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习1-2节的词语。 四, 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 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 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 五。 五, 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 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3, 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一,(1)发现桃花源。 二,(2—3)进入桃花源。 三,(4—5)离而复寻桃花源。 六, 学生齐诵1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明确词语: 缘:沿着。 夹岸:两。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 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复,再一次。 穷:尽头。 2,找学生概括第一节的内容: 明确:交代人物,时间,及沿途的美好景色。 3,教师问: (1) 怎样设计情节,使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 学生讨论。 总结: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景色优美。 (2) 文章这样设计开头有什么作用? 讨论总结: 吸引读者,令人心驰神往。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作铺垫。 4, 背诵第一节。 七, 学生齐读第二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 明确词语: 仿佛:看得不真切。 若,好象。 才,仅仅。 旷:空阔,宽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悉。全,都。 强调:豁然开朗,阡陌,交通(词的古今义),往来种作,黄花垂髫(修辞格) 2, 找学生概括地二节内容(讨论) 总结;概括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平,安宁,生活幸福,勤劳 。 3, 学生思考: 作者塑造这样的生活环境有什么意图。 疏导:阅读注释(1),联系课文的主题。 总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 齐背第二节。 八.总结第一课时: 线索,层次,1-2节的内容及词语。 附:1,板书设计 :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发现桃花源:环境优美:芳草鲜美 环境安宁和平:土地平旷 ,鸡犬相闻。 落英缤纷 屋舍俨然。 色彩神秘:忘路远近 生活幸福: 良田,美池,怡然自乐。 忽逢。 勤劳善良: 往来种作 吸引人 羡慕人 2,作者:(365―427) 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讨论课文3-4节;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 新课: 1, 找学生试背课文1-2节。 教师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 重要词语: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花垂髫,…… 基本内容:发现---进入-----(神秘----环境优美……) 2, 集体订正。 二,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讨论课文3—5节;总结全文。 三,找学生朗诵第三节或集体朗诵。 1, 找学生口译第三节。(集体订正:注意文中的成分省略) 2, 明确词语: 乃:竟然。 具:完全,全部。(通假字)邀:邀请(通假字)咸:都。讯:消息。云:讲,说。妻子,绝境(古今义)焉:从这里。无论(古今义)叹惋:惊叹。余人:剩下的人。辞:告别。语云(读音)足:值得。 强调:词的古今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 3, 概括第三节内容:(学生讨论) 总结:(1):自续身世:自云……。 (2):热情待客:便邀还家,设酒杀鸡……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告戒送客:不足……。 4, 讨论: (1):根据上面的内容,概括一下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会告诉桃花源中的人那些事情? (3):听后渔人的讲述,桃花源中的人叹惋表明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外人? 疏导:注意课文的主题,及文章的注释一。 总结:(1) 生活淳朴,热情好客,对人感情真挚……。 (2) 朝代更迭,世事变迁,生活艰难……。 (3) 厌恶战乱,对外人的同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自食其力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 不愿意与外人交往。(与下文作铺垫) 明确: 作者塑造的桃花源的美好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成了对比,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饿憧憬。 5, 齐读第三节。 四,齐读第四节,并口译。 1, 明确词语: 既出:已经(照应上文)。扶:顺着,沿。向:原来的,旧的。志:作记号。(名词作动词),及:到。诣:晋见,拜见。遣:派。 2, 概括内容: 再找桃花源不得而迷路。 3, 讨论: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五,齐读最后一节,并口译: 1, 明确词语;规:计划。寻:顷刻,不久。遂:就。津:渡口。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六,学生齐读4—5节。 七:总结全文,讨论: 1, 归纳主题: 描绘了……景色及……生活风尚,表现了作者……理想。 2, 讨论课后思考题一: 集体订正: 八:完成课后练习(略)。 附: 1, 板书设计 :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自叙身世:自云……。 热情好客:便邀还家……。 告戒送客:不足……。 感动人 急死人 想死人。 2, 练习: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的诗人。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后来人们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理想生活中的安乐而环境幽静的饿世界。 2,解释加横线的词: 要:( ) 咸( ) 云( ) 具( )语( ) 为( ) 3,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4, 在文中括号内填进省略的词语。 5, 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 ———————————————————————————————————— ——————————————————————————————————。 6, 回答下列问题: (1) 文中那些文字表明村中人在见渔人之前没见过任何人? ————————————————————————————————————。 (2) 为什么会“叹惋”? —————————————————————————————————————————。 (3) 为什么要求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违。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10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二)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2.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价值目标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学法指导:1朗读法 2想象法 3自主和作探究法 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教具准备: 图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二 课 时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是“田园诗人”的代表作家。 1了解作者,必读此文,请欣赏作者的自传,听过以后说说作者的三大爱好. 2作者的诗歌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当时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 检查预习情况,诵读课文 1、 读准下列粗体字的音。 豁然开朗(huó ) 屋舍俨然(yn) 阡陌交通(qin) 黄发垂髫 (tio) 便要还家(yo) 刘子骥( jì ) 诣太守(yì ) 浔阳( xún ) 驎之(lín ) 2、A.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wèi )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B同学齐读课文。 C.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四人小组一起解读而后集中解难,或者让老师提问,学生答疑,五个段落分类处理。一段一段地讨论,落实,主要在字词及内容的疏通,领悟。 1、重点字词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作为)业。缘(沿着,顺着)溪行,忘路之(的)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夹着 )岸数百步,中(中间)无杂树,芳草(地上的芳草)鲜美(鲜艳美丽),落英(坠落的花瓣)缤纷(繁多夹杂)。渔人甚异(对……感到惊奇)之(代这种美景),复前行,欲穷(走到尽头,形容词作动词)其(这)林。 ②林尽(于)水源,便(就)得(发现)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舍弃)船,从口入。初极狭,才(仅,只)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开阔明亮的样子)。土地平旷(平坦开阔),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肥沃的田地)美池(美丽的池塘)桑竹之(这)属(类)。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同),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其(那)中往来种作(耕种劳作),男女衣着(穿戴),悉(全)如外人。黄发垂髫(小孩),并(都)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竟然)大惊,问所(地方,处所)从来。具(通俱,完全,详尽)答之。便要(通邀,邀请)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中闻有此人,咸(都)来问讯(打听,探问)。自云先世(去世的祖先)避秦时乱,率妻子(妻子孩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于之,兼词,从这里。),遂(就)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竟然)不知有汉,无论(更不要说)魏晋。此人一一为 (给)具言所闻,皆叹惋(感叹、惋惜)。余人各复延(邀请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告诉)云(说):“不足为(对,向)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找到)其船,便扶(沿着)向路,处处志(做标记)之。及郡下,诣(到……去,这里是谒见)太守,说(报告)如此(像这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寻找)向所志(标志),遂(竟然)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计划)往。未果(实现),寻(不久)病终,。 后遂(就)无问津(探访、探求)者。 2、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这中间,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就好像桃源外面的世人。老人和孩子们各个都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来往。(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到了郡下,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不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品质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五、小结 (1)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具答之 “具”通“俱”,完全,详尽。 (2).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如此 古义:像这样。如,说如此。今义:这样。 (3)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 ( 舍弃 ) 屋舍俨然 ( 房子 ) 。 寻: 寻向所志( 寻找 ) 寻病终(不久 ) 志: 处处志之(做标记 ) 寻向所志 (标记 ) 向: 寻向所志(以前 ) 眈眈相向 (对着 ) 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捕鱼为业(作为) 乃:见渔人,乃大惊(就) 乃不知有汉(竟然) 遂:遂迷(竟然), 后遂无问津者(就)(4)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活用动词,走到尽头。 (5)同义词 沿着:缘溪行/便扶向路 都:悉如其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咸来问讯/皆叹惋 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6)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7)省略句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8)出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黄发垂髫:老人小孩。 鸡犬相闻:鸡鸣狗叫之声互相听到。 怡然自乐: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无人问津:没有人探求。 与世隔绝:和世俗隔绝。 六、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可以适当地加进自己的想象。(写练笔本上)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写书上) 第 三 课 时 一、背诵课文回顾前堂。 二、内容剖析,进一步理解文章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思路】 发现桃花源 景色 忽逢桃花林……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奇丽 桃源内所见 自然景色, 土地平旷……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 桃源人精神 其中往来种作………并怡然自乐 愉悦安宁 桃源内的社会风尚 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热情好客,真诚淳朴 离开桃花源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再寻桃花源 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冰终。 【线索】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事 三、质疑解难: ①.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四、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背诵课文 六、作业 课后练习。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⑴。黄绮⑵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⑶。往迹浸复湮⑷,来径⑸遂芜废。相命肆农耕⑹,日入从所憩⑺。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⑻。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⑼,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⑽。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⑾,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⑿。淳薄既异源⒀,旋复还幽蔽⒁。借问游方士⒂,焉测尘嚣外⒃?愿言⒄蹑轻风,高举寻吾契⒅。 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注释〕⑴ 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合理的社会秩序。⑵ 黄,夏黄公。绮,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⑶全句意思是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时也离开了世间。伊人,指桃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⑷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进山的路渐渐湮没。迹,足迹,代“路”。⑸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但角度不同。⑹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⑺ 憩,休息。⑻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靡,无。⑼全句意思是按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⑽游诣,游玩。⑾纪历志,岁时的记载。⑿这两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五百年,约数。敞,开放。神界,仙境。⒀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风俗跟浇薄的世风,二者本源不同。⒁这句意思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指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⒂游方士,游于方内的人,指世俗中人。⒃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尘嚣,指尘世。⒄言,语助词,无义。⒅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 板书设计 21.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 缘溪行,复前行,林尽水源,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无问津者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似有而无 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11教学目标: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2、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品味赏析文章语言,同时将个人审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的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3、培养学生研读文章的能力,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通过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品味文章语言,发挥想象,运用现代散文语言进行文学再创作。 3、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结合个人生活体验,达成情感共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贴近生活,导入课文: 1、 引导学生谈论“我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感受他的向往和追求。 3、介绍陶渊明及时代背景,了解他所选择的生活,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2、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 3、设计问题:桃花源吸引你的是什么呢?从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 1段 自然风景美 2段 乡村生活美 3段 人民情感美 4段 社会环境美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展示读--竞赛读--齐读),让学生读出文字的美感,读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2、 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3、 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 4、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四、布置作业: 1、初步背诵课文。 2、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2、3两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说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2、 据此线索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二、合作探究: 1、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思考一下,下列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明确】: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4、“乃不只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推想一下,渔人对桃源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明确】:“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现出桃源人对外面改朝换代的时世感到吃惊。渔人向桃源人介绍了自秦朝以来的历史。桃源人因世间社会动乱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叹惋。 5、文章最后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目的是什么? 【明确】: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6、我们应当怎样评价文章所表现的社会理想? 【明确】: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幻想。 7、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与世隔绝 无人问津 三、品味研读 、 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 2、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拓展延伸: 假如陶渊明来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成语。 2.背诵并默写全文在家庭作业本上。 六、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1段 自然风景美 2段 乡村生活美 3段 人民情感美 4段 社会环境美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12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四篇文言文都是“记”一类的散文,其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懂文言词语的含义,积累文言字词知识,疏通文意。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课文、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虚景)散文,也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它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农村并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感受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 于是用笔构想出了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读这篇名作,要在引导学生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及其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自己的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虽已在七年级和上学期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是文言功底还比较薄弱,而本文又有较多古今异义、一字多义及句子成分省略的现象,因此会形成文意疏理的一定障碍。 2、学生年龄都在十三四岁,年龄尚小生活阅历较少,特别是他们对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了解不多,因此要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及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已经接触过游记类散文和叙事性等散文,形成了相关阅读这类散文的能力,可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迁移帮助学习本文。如游记散文往往以“行踪”为线索,本文就有这个特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生字词,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四)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五)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四、教学方法 1、课前预习法。 (1)搜集作者生平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性格、志趣爱好、所属流派及文学成就等。老师发放相关详细资料供学生参考。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读音。 2、朗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晰,即字音咬准、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读出抑扬顿挫之情。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3、讨论与点拨相结合法。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可读性强,课本注释也较详细,教师可适当点拨翻译技巧鼓励学生反复通读全文,在粗通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大胆试译课文。不懂的地方,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并进行适当指导点拨。 4、品读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这环节主要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5、拓展延伸法。分发《桃花源诗》,指导学生进行诗文对读,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五、教具准备 已打印好的资料、录音机和示范朗读磁带、幻灯机和幻灯片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谁的人格宣言?”这一问题入手,引出陶渊明,然后由学生自由畅谈对陶渊明的了解及本文写作的背景等,老师可做适当补充。从而自然导入课文。 (二)回忆旧知、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明确每课时的目标(本课时完成目标一、二)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桃源之美。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扫除下列字词障碍(用幻灯放映出来) 豁然 俨然 黄发垂髫 要还家 邑人 间隔 此中人语云 诣太守 阡陌 2、录音范读。(要求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3、指导学生朗读 (1)老师做些断句讲解和师范:(用幻灯投映) a、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一般都是按意义单位划分或者按句子成分划分) b、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老师可适当作些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等朗读技巧的指导: 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轻重缓急形成鲜明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吐字要清晰响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四)理解、积累文言字词、通译全文(用幻灯片投映出来) 1、理解、积累文言字词 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地弄懂一些文言字词:常用重点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性活用词。平时要注意识记,做到烂熟于心。 2、翻译技巧的指导:(1)翻译时除了注意上述这些词的词义,其他字词一般都是沿用我们现在的意思,且一般都是用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去表达文言中单音节词的意思。所以翻译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大胆推断文言字词的意思。(2)国名、地名、人名、官名、书名、帝号、年号、器物名称、度量衡等专有名词都照原文直接抄录。(3)文言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判断句、反问句等,平时遇到要及时积累,学会如何去调整句序如何去翻译。练习多了就会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4)文言句式注重简练往往承前承后或固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翻译时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 3、用例句进行具体指导。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村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和晋了。 4、落实全文翻译 (1)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然后找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帮助指导。(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已储备的知识大胆尝试通译全文,并建议学生不要借助翻译资料书,以免养成依赖资料书的习惯。) (2)合作小组完成后进行翻译接龙活动,比比哪个小组翻译最准确最完整。 5、归纳本课须积累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可以采用由学生边说边做笔记老师边板书的方法完成,或者用幻灯放映出来。(启发学生养成逐步积累的良好习惯) (1)重点词: 甚异之 欲穷其林 既出 桑竹之属 不复出焉 便扶向路 诣太守 阡陌 (2)四个“然”字词: 豁然 俨然 怡然 欣然 (3)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义:妻和子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间隔——古义:隔离。 今义:距离。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如:这孩子俨然是个大人。 (4)一词多义 复 a复前行 b不复出焉 乃 a乃大惊 b乃不知有汉 舍a 便舍船 b 屋舍俨然 寻 a寻向所志 b 寻病终 志a处处志之 b寻向所志 为 a捕鱼为业 b不足为外人道也 (5)一义多词: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缘溪行——便扶向路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6)通假字 具答之 便要还家 (7)句式: ①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译: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b 便舍船,从口入。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渔人)便便舍船,从口入。” c 问所从来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问(之)所从来” d 便要还家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便要(之)还家” e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f 林尽水源 介词省略句式。即“林尽于水源” (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并成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式导入新课 上课前跟大家聊聊天,大家都有梦想吧,你们的梦想是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我也有梦想,你们想听听老师的梦想吗?我从小就羡慕学美术的人,也一直梦想着自己能成为搞美术的人当中的一员,因为小时侯的我误以为艺术就是美术,艺术是很高雅的、它充满诗情画意,它的创作过程简直就是一种美妙绝伦的享受过程。我想大家也一定很喜欢艺术,是吧?(学生答)那么艺术就是美术吗?(学生答:不是)对,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学生答:音乐、舞蹈、电影电视……)对,别忘了文学。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也是艺术。这样看来我们天天都在接触艺术天天都在玩弄艺术呀!其实艺术都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艺术都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今天我们就尝试一下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解读我们的文学作品,看看这种玩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别样的感受?大家一定等不及了,那我就闲话少说。跟我来!一起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解读陶渊明的这篇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桃花源记》 (二)欣赏“桃源”之美 1、图画美 (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时间是三分钟,在脑中想着桃花源……有没有画卷呈现在你的脑海中?(学生答)好,那我们就先用图画来解读。刚才你们的脑中有哪些“桃源” 的图画?在这些画卷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畅答:如桃林图、村落图、农耕图、老人与孩子的怡乐图、热情待客图、陵人捕鱼图、鸡犬嬉戏图、子骥寻源图…… (2)师:还听到了什么? 学生畅答:(听见了鸡在叫“喔!喔!”狗在叫“汪!汪!”牛在也在叫“哞!哞”……桃花源人热情劝酒的声音……) 师:还闻到了什么味? 学生畅答:(桃花的芬芳、泥土的清新,桑子的酸甜、佳肴美酒的诱人醇香……) (3)师:还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畅答:桃源人的热情、淳朴 桃源生活的和平安定欢乐幸福…… (4)师小结:桃花源的确是一幅美丽的画,美在自然更美在人情,它风景秀丽,它宁静和谐,它民风淳朴,这里人人劳作、人人平等、关系融洽,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真是一个温暖自足的理想王国啊! 2、音乐美 师:请大家再闭上眼睛用心倾听,脑中想着桃花源的时候有没有一首曲子在你的心中似水般流过?这是怎样的曲子?是怎样的节奏?是怎样的调子?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学生畅答:(如 节奏轻缓 调子欢乐而柔和 古筝、琵琶、葫芦笙、钢琴等) 师:谁能用一首歌或曲子作个比喻? 学生畅答:(如:桃花源就像藤格尔的《天堂》优美、抒情、流畅让人如入天籁…… 像摇篮曲柔柔的感觉很温暖……) 3、影片美 师:陶源明既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一位高超的导演,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作者很巧妙的用了一条线把本是零散的一个个画面串联了起来让景物随着线移动变换地动起来,从而让我们获得了视觉上的愉悦感受,谁能把这位导演的线牵出来? 学生答:(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 教师小结:桃花源也是一部优美的风土人情片(行踪清晰线索分明) (三)品评“桃源”之情结 1、师:桃花源真美啊,它既是一幅绝美的画卷又是一首动人的曲子还是一部风光旖旎的影片!仙境般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明确: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后遂无问津者” …… 2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王国? 指导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经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等理解,使学生明白要准确 解读作品就要“知人论世”这个常识。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本文纯属虚构。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3、师: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理想追求,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还是要结合作者生平经历、思想性格、志趣爱好及本文写作的背景进行理解评判) 组织学生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集体讨论,也可分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师略作小结: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评判。我个人认为桃花源虽然只是作者用笔虚构的一个理想摇篮,但是他敢于去想象与憧憬自己的理想世界,这也是很可贵的。桃花源不能仅仅看成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还应该看成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当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试问: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公地下有知,他也应该无比欣慰!其实古往今来许多的仁人志士也一直在为自己理想中的桃源奋斗不息。古者如墨子、屈原、杜甫……今人如鲁迅、方志敏、焦裕禄……等等,举不胜举呀。千百年来,“桃花源”已经成了人们的理想的化身,衍化成了一种“桃源情结”。我希望在21世纪的今天,同学们也能志存高远,向着理想勇往直前。 (四)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写法 明确: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而感人的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如文章开头就明确地向读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身份、职业,这就使得桃源境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好象都是真的。最后既与开头来了个呼应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还写到南阳刘子骥这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寻桃源而未果一事,更令人确信无疑。可实中又见其虚,如交代渔人,没有住址、名姓,于事无考。再如标志消失,遂无问津者等也令人察觉到实中有虚。这就是文章巧妙之处,若有若无,使桃花源扑朔迷离,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正所谓虚虚实实,恍惚迷离,便是最堪寻味之笔也。 (五)配乐吟读 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古筝曲相配,让学生在柔和轻欢的氛围中再一次吟读课文,感受桃源的景与情作者的情和志 (六)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堂内容的拓展延伸 1、熟读背诵全文 2、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桃花源诗》,让学生课后进行阅读理解诗意。 资料内容如下: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1、朗读《桃花源诗》,体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其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七、课后反思 文言教学的第一任务是,引导学生弄懂文言字词的含义,疏通文意。落实字词和文意的理解是阅读文言的基础,否则文言的教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在第一课时中,主要就这点要求进行了落实。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有意识有方向地逐步积累文言字词和句式,还能注意教给学生相关的方法技巧以及采用“接龙竞赛”等富有激励性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度。 第二课时采用了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完成较好。 本课的不足之处,由于时间较紧内容较多及学生文言基础较为薄弱等原因,造成了教学任务落实不够充分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教改的同时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更有效的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也应该是研究的方向。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篇1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四)总结、扩展 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桌(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威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此公欲来 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六)随堂练习 一、写渔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来评点。 四、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表达作者向往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人自食其力、人们自由快乐的社会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 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一分为二地看) 八、板书设计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