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
范文 |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精选16篇)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1师: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忽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要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在阅读文章之前,老师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做一个小练习。谁愿意一试? (生小声议论:不知道老师会出什么题目考大家?) 师:不用紧张,老师出的题目是: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写在黑板上。 (生有十几人举手) 师:请蔡飞飞,杨辉恒,任雪妍三位同学上台来。 (生三人分别写了题目,台下有议论声。) 师:好,这三位同学都写完了。请大家看,题目写对了的同学是哪几位? 生齐说:蔡飞飞,杨辉恒的写对了。任雪妍的错在把“源”写成“园”。 师:那有没有同学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把“源”写成“花园”的“园”呢?老师打出幻灯片1,幻灯片1为课文题目) (生沉默,表示不解。) 师:这样吧。我们先看文章的一、二两段,看能否找出答案? (生纷纷仔细阅读一、二段。2分钟后,有一位学生举手。) 师:好。请杨志深同学来回答。 生:“林尽水源”的“源”与题目有关。 师:能否具体点? 生(想了想):应该与水有关吧,指水的源头。 师:很好,请坐下。桃花源的“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要注意,不要再写错了。接下来请大家把一、二段朗读一次。(生读完后,老师放出幻灯片2,叫一生读幻灯片上的作者简介。) 生大声读: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他曾做过小官,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后弃官回乡过起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师:读的很好,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以后有机会成为播音员。(生窃笑)请大家注意,前人有姓名外,还取名、字,甚至还有号。请大家从陶渊明取名、字来看,古人取名字有何特点? 一生对古文颇喜爱,答:“渊”与“潜”都与水有关。“明”与“亮”有关,都指明亮。 师:很好。看来蔡飞飞真的是有心人,平时她看书就喜欢思考,知识面也广,我们应该学习她认真思考的精神。古人取名、字、号往往是有关联的,不是随便取的。下面请大家一边看课文,一边听朗读。注意生字词、朗读的停顿和感情的把握。(师放录音,学生看课文。) (听完录音后。)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 (生认真地朗读。师巡视,了解朗读情况。) (生读完) 师:刚才大家读得挺认真的,还有没有字不懂读啊? 有生举手:“豁、俨、邑”不懂读。 师:谁能帮他解答? 生:第一个读“huò”。第二个读“yǎn”,第三个读“yì” 师:对了。请坐下。昨晚老师已叫大家预习了全文。文意要求先疏通,不知道大家做了没有? 生齐说:做了。 师:很好。那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老师随便挑原文几句话,请几位同学来翻译。(抽了几个成绩大概在30名左右的学生)好,卢国豪,你来,请把“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译出来。 生:其中来来往往耕田种地的男男女女,穿着都像外人。 师:“外人”能否译得具体点? 生思考片刻,照原文答: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师:有没有同学有异议? 另一生答:应是指与渔人生活那个朝代不同的人。(生纷纷赞许) 师:不是有句古话“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课本的注解是错误的,在这里李小娜同学有认真思考,大家可要学习小娜的认真学习的态度。接下来请看第三段第5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谁来译? 生几个人举手,由其中一位作答:其余人各自又请渔人到他们家作客,都拿出酒和食物。 师:好,译得很流利,请坐下。看来大家对文章的翻译应该了解得很透了,学习态度都很认真,效果较好。那接下来看看老师幻灯片上的问题。(打出幻灯片3)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请从原文找出来。 (由学生阅读全文3分钟,3分钟后由学生作答。) 一生说:在文章第一段:“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说:这句话是写桃花源的什么美? 生答:景色优美。 师:很好,请坐下。大家先自由朗读第一段,应把景色优美读出来,在读中感受桃花源的迷人色彩。 (自由读完后) 师:刚才老师看大家读得很专心,能从读中感受到景色美的同学举手。(稍等片刻,有1生举手)好,许智宇你来给大家试范。 (该生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师:刚才许智宇读得最好的地方在哪? 生:“忽逢”读出偶然遇到奇境的味道,还有“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读出了诗人陶醉其中,赞叹讶异不已的味道。 师:卢咏芬对许智宇的朗读评点怎么样? (生齐声说很好。) 师:那我们大家齐来一次。(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 师:文中桃花源以景美吸引人之外,它的美还体现在哪些地方?(生举手人数有十多个) 一生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师:这里写什么美? 生:景美。 师:这里的景跟前面写的景有何不同?(生思考后答不出) 师提示:好,你先请坐,此处写到了人没有? 一生恍悟答:前面写自然的景色美,这里写人在这里生活创造了景物美。 师:哦,发现了区别。既然有人在此劳作,此处除写景美外,“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还体现了老少生活无忧无虑,怡然自得,那是什么美? 生答:生活美。 师:很好,大家齐来读应把第二段写桃花源的生活美读出来,读出作者的向往之情。(由生齐读第二段) 师:桃花源除景美和生活美外,美还体现在哪? 生齐答:桃花源人热情好客。 师:桃花源人热情好客体现在哪一段,能否找出来? (生多个人举手。) 师:好,黄贵发,你来。 生:体现在第三段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师:“要”读音是—— 生齐答:yāo 师:对了,作邀请讲,所以不读第四声,王贵发你要注意这个注音,请坐下,既然桃花源人都好客,那此处应是指什么美? 生答:人美。 师:有没有更好的词概括? 台下有一生小声答:人美。 师:人美好,还是人情美好? 生答:人情美好点吧。 师:(老师打出幻灯片4)桃花源的美我们概括出了景美、生活美、人情美,这三个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们中国大山名川,风景美,人情美,生活美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桃花源让人魂牵梦绕,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终美好,让人向往呢?生思考后依然无人作答。 师提示:刚才我们在介绍陶渊明生活的背景时,大家有没有记住陶渊明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 生:社会动荡不安,有战争。 师:那文章第三段有没有提到桃源人是为什么举家搬迁到这里来呢? 生齐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师:那也就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来此处了,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 生:没有战争 师:用战争好还是战乱好? 一生答:战乱好,因为“战乱”指人们因社会动荡而无法安居乐业。 师:很好,请坐下,中国古代战争连连,人们确实无法过太平日子,所以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社会才是人们最想得到的,在战乱的年代,桃花源的宁静,便是历代人们所向往的。接下来,请大家把第三段朗读一下,朗读时应该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由学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老师打出幻灯片5) 师:请大家看幻灯片5,“……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作者写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四人一小组讨论。老师会请几位同学把你那组讨论的结果与大家分享或共同探讨。 (学生积极讨论,非常感兴趣,3分钟后) 师:大家刚才讨论得蛮热烈的,不知结果如何?有哪组的同学先带头发言?(多名学生举手,师请其中一名学生答) 生:我们认为桃花源的人不愿意外人打扰,破坏他们的生活,比如渔人言而无信,带人来寻找,不怀好意,所以找不到。 另一生好像有异议,师:刚才这组同学有自己的见解很好,我们再看余海彬有何见解? 生:我想去桃花源的人不一定个个都去破坏他们的生活,刘子骥是高尚的人,陶渊明为什么也不让他找到桃花源呢? 师(赞许):余海彬看来对课文研究仔比较深,提的问题也挺有意思,那你认为陶渊明这样写有何用意? 生:我想桃花源可能没有这个地方,我在网上查过武陵有个桃花源,但经考查并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我想文中的桃花源可能是陶渊明捏造出来的,因为陶渊明生活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所以他特向往,就捏造了文中的桃花源。(生齐鼓掌表示赞同。) 师:余海彬同学的这种学习态度实在令人感动,看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还真让余海彬也去—访芳踪了,余海彬也没找到真正的桃花源,但却找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打出幻灯片6》总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接下来我们再把最 后两段朗读一下,朗读时应注意读出找不到桃花源的那种遗憾的感情。 (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请一为学生范读。) 师:杨智深你来试读一下。 (生杨智深读。) 师:遗憾的感情从哪体现? 生答:“遂迷,不复得路”和“后遂无问津者”。 师:那刚才杨智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没有? 生有的答:还可以。 师:老师觉得杨智深已经把握了,接下来大家跟着音乐再把全文有感情朗读一次好吗? 生:好。(生跟着音乐自由朗读,读完后下课铃响。) 师: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点评:这节课堂教学实录概括说有以下特点:抓点、带面、释词、究义。教者开场就抓住“源”与“园”的区别,以此为起点,带出“世外桃源”有何特点这个“面”。然后一线串珠,拧起了“景色美”、“人情美”、“环境美”(无战乱),这样一气贯通,自然分析至结尾。释词究义完美结合,思维始终保持一种勃发的状态,是文言文教学比较好的设计。(点评者:吴泓) 上一篇:《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下一篇:东晋有没有“桃花源”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2师: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忽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要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在阅读文章之前,老师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做一个小练习。谁愿意一试? (生小声议论:不知道老师会出什么题目考大家?) 师:不用紧张,老师出的题目是: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写在黑板上。 (生有十几人举手) 师:请蔡飞飞,杨辉恒,任雪妍三位同学上台来。 (生三人分别写了题目,台下有议论声。) 师:好,这三位同学都写完了。请大家看,题目写对了的同学是哪几位? 生齐说:蔡飞飞,杨辉恒的写对了。任雪妍的错在把“源”写成“园”。 师:那有没有同学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把“源”写成“花园”的“园”呢?老师打出幻灯片1,幻灯片1为课文题目) (生沉默,表示不解。) 师:这样吧。我们先看文章的一、二两段,看能否找出答案? (生纷纷仔细阅读一、二段。2分钟后,有一位学生举手。) 师:好。请杨志深同学来回答。 生:“林尽水源”的“源”与题目有关。 师:能否具体点? 生(想了想):应该与水有关吧,指水的源头。 师:很好,请坐下。桃花源的“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要注意,不要再写错了。接下来请大家把一、二段朗读一次。(生读完后,老师放出幻灯片2,叫一生读幻灯片上的作者简介。) 生大声读: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他曾做过小官,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后弃官回乡过起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师:读的很好,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以后有机会成为播音员。(生窃笑)请大家注意,前人有姓名外,还取名、字,甚至还有号。请大家从陶渊明取名、字来看,古人取名字有何特点? 一生对古文颇喜爱,答:“渊”与“潜”都与水有关。“明”与“亮”有关,都指明亮。 师:很好。看来蔡飞飞真的是有心人,平时她看书就喜欢思考,知识面也广,我们应该学习她认真思考的精神。古人取名、字、号往往是有关联的,不是随便取的。下面请大家一边看课文,一边听朗读。注意生字词、朗读的停顿和感情的把握。(师放录音,学生看课文。) (听完录音后。)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 (生认真地朗读。师巡视,了解朗读情况。) (生读完) 师:刚才大家读得挺认真的,还有没有字不懂读啊? 有生举手:“豁、俨、邑”不懂读。 师:谁能帮他解答? 生:第一个读“huò”。第二个读“yǎn”,第三个读“yì” 师:对了。请坐下。昨晚老师已叫大家预习了全文。文意要求先疏通,不知道大家做了没有? 生齐说:做了。 师:很好。那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老师随便挑原文几句话,请几位同学来翻译。(抽了几个成绩大概在30名左右的学生)好,卢国豪,你来,请把“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译出来。 生:其中来来往往耕田种地的男男女女,穿着都像外人。 师:“外人”能否译得具体点? 生思考片刻,照原文答: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师:有没有同学有异议? 另一生答:应是指与渔人生活那个朝代不同的人。(生纷纷赞许) 师:不是有句古话“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课本的注解是错误的,在这里李小娜同学有认真思考,大家可要学习小娜的认真学习的态度。接下来请看第三段第5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谁来译? 生几个人举手,由其中一位作答:其余人各自又请渔人到他们家作客,都拿出酒和食物。 师:好,译得很流利,请坐下。看来大家对文章的翻译应该了解得很透了,学习态度都很认真,效果较好。那接下来看看老师幻灯片上的问题。(打出幻灯片3)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请从原文找出来。 (由学生阅读全文3分钟,3分钟后由学生作答。) 一生说:在文章第一段:“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说:这句话是写桃花源的什么美? 生答:景色优美。 师:很好,请坐下。大家先自由朗读第一段,应把景色优美读出来,在读中感受桃花源的迷人色彩。 (自由读完后) 师:刚才老师看大家读得很专心,能从读中感受到景色美的同学举手。(稍等片刻,有1生举手)好,许智宇你来给大家试范。 (该生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师:刚才许智宇读得最好的地方在哪? 生:“忽逢”读出偶然遇到奇境的味道,还有“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读出了诗人陶醉其中,赞叹讶异不已的味道。 师:卢咏芬对许智宇的朗读评点怎么样? (生齐声说很好。) 师:那我们大家齐来一次。(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 师:文中桃花源以景美吸引人之外,它的美还体现在哪些地方?(生举手人数有十多个) 一生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师:这里写什么美? 生:景美。 师:这里的景跟前面写的景有何不同?(生思考后答不出) 师提示:好,你先请坐,此处写到了人没有? 一生恍悟答:前面写自然的景色美,这里写人在这里生活创造了景物美。 师:哦,发现了区别。既然有人在此劳作,此处除写景美外,“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还体现了老少生活无忧无虑,怡然自得,那是什么美? 生答:生活美。 师:很好,大家齐来读应把第二段写桃花源的生活美读出来,读出作者的向往之情。(由生齐读第二段) 师:桃花源除景美和生活美外,美还体现在哪? 生齐答:桃花源人热情好客。 师:桃花源人热情好客体现在哪一段,能否找出来? (生多个人举手。) 师:好,黄贵发,你来。 生:体现在第三段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师:“要”读音是—— 生齐答:yāo 师:对了,作邀请讲,所以不读第四声,王贵发你要注意这个注音,请坐下,既然桃花源人都好客,那此处应是指什么美? 生答:人美。 师:有没有更好的词概括? 台下有一生小声答:人美。 师:人美好,还是人情美好? 生答:人情美好点吧。 师:(老师打出幻灯片4)桃花源的美我们概括出了景美、生活美、人情美,这三个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们中国大山名川,风景美,人情美,生活美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桃花源让人魂牵梦绕,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终美好,让人向往呢?生思考后依然无人作答。 师提示:刚才我们在介绍陶渊明生活的背景时,大家有没有记住陶渊明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 生:社会动荡不安,有战争。 师:那文章第三段有没有提到桃源人是为什么举家搬迁到这里来呢? 生齐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师:那也就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来此处了,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 生:没有战争 师:用战争好还是战乱好? 一生答:战乱好,因为“战乱”指人们因社会动荡而无法安居乐业。 师:很好,请坐下,中国古代战争连连,人们确实无法过太平日子,所以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社会才是人们最想得到的,在战乱的年代,桃花源的宁静,便是历代人们所向往的。接下来,请大家把第三段朗读一下,朗读时应该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由学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老师打出幻灯片5) 师:请大家看幻灯片5,“……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作者写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四人一小组讨论。老师会请几位同学把你那组讨论的结果与大家分享或共同探讨。 (学生积极讨论,非常感兴趣,3分钟后) 师:大家刚才讨论得蛮热烈的,不知结果如何?有哪组的同学先带头发言?(多名学生举手,师请其中一名学生答) 生:我们认为桃花源的人不愿意外人打扰,破坏他们的生活,比如渔人言而无信,带人来寻找,不怀好意,所以找不到。 另一生好像有异议,师:刚才这组同学有自己的见解很好,我们再看余海彬有何见解? 生:我想去桃花源的人不一定个个都去破坏他们的生活,刘子骥是高尚的人,陶渊明为什么也不让他找到桃花源呢? 师(赞许):余海彬看来对课文研究仔比较深,提的问题也挺有意思,那你认为陶渊明这样写有何用意? 生:我想桃花源可能没有这个地方,我在网上查过武陵有个桃花源,但经考查并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我想文中的桃花源可能是陶渊明捏造出来的,因为陶渊明生活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所以他特向往,就捏造了文中的桃花源。(生齐鼓掌表示赞同。) 师:余海彬同学的这种学习态度实在令人感动,看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还真让余海彬也去—访芳踪了,余海彬也没找到真正的桃花源,但却找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打出幻灯片6》总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接下来我们再把最 后两段朗读一下,朗读时应注意读出找不到桃花源的那种遗憾的感情。 (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请一为学生范读。) 师:杨智深你来试读一下。 (生杨智深读。) 师:遗憾的感情从哪体现? 生答:“遂迷,不复得路”和“后遂无问津者”。 师:那刚才杨智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没有? 生有的答:还可以。 师:老师觉得杨智深已经把握了,接下来大家跟着音乐再把全文有感情朗读一次好吗? 生:好。(生跟着音乐自由朗读,读完后下课铃响。) 师: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点评:这节课堂教学实录概括说有以下特点:抓点、带面、释词、究义。教者开场就抓住“源”与“园”的区别,以此为起点,带出“世外桃源”有何特点这个“面”。然后一线串珠,拧起了“景色美”、“人情美”、“环境美”(无战乱),这样一气贯通,自然分析至结尾。释词究义完美结合,思维始终保持一种勃发的状态,是文言文教学比较好的设计。(点评者:吴泓)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3师: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忽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要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在阅读文章之前,老师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做一个小练习。谁愿意一试? (生小声议论:不知道老师会出什么题目考大家?) 师:不用紧张,老师出的题目是: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写在黑板上。 (生有十几人举手) 师:请蔡飞飞,杨辉恒,任雪妍三位同学上台来。 (生三人分别写了题目,台下有议论声。) 师:好,这三位同学都写完了。请大家看,题目写对了的同学是哪几位? 生齐说:蔡飞飞,杨辉恒的写对了。任雪妍的错在把“源”写成“园”。 师:那有没有同学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把“源”写成“花园”的“园”呢?老师打出幻灯片1,幻灯片1为课文题目) (生沉默,表示不解。) 师:这样吧。我们先看文章的一、二两段,看能否找出答案? (生纷纷仔细阅读一、二段。2分钟后,有一位学生举手。) 师:好。请杨志深同学来回答。 生:“林尽水源”的“源”与题目有关。 师:能否具体点? 生(想了想):应该与水有关吧,指水的源头。 师:很好,请坐下。桃花源的“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要注意,不要再写错了。接下来请大家把一、二段朗读一次。(生读完后,老师放出幻灯片2,叫一生读幻灯片上的作者简介。) 生大声读: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他曾做过小官,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后弃官回乡过起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师:读的很好,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以后有机会成为播音员。(生窃笑)请大家注意,前人有姓名外,还取名、字,甚至还有号。请大家从陶渊明取名、字来看,古人取名字有何特点? 一生对古文颇喜爱,答:“渊”与“潜”都与水有关。“明”与“亮”有关,都指明亮。 师:很好。看来蔡飞飞真的是有心人,平时她看书就喜欢思考,知识面也广,我们应该学习她认真思考的精神。古人取名、字、号往往是有关联的,不是随便取的。下面请大家一边看课文,一边听朗读。注意生字词、朗读的停顿和感情的把握。(师放录音,学生看课文。) (听完录音后。)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 (生认真地朗读。师巡视,了解朗读情况。) (生读完) 师:刚才大家读得挺认真的,还有没有字不懂读啊? 有生举手:“豁、俨、邑”不懂读。 师:谁能帮他解答? 生:第一个读“huò”。第二个读“yǎn”,第三个读“yì” 师:对了。请坐下。昨晚老师已叫大家预习了全文。文意要求先疏通,不知道大家做了没有? 生齐说:做了。 师:很好。那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老师随便挑原文几句话,请几位同学来翻译。(抽了几个成绩大概在30名左右的学生)好,卢国豪,你来,请把“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译出来。 生:其中来来往往耕田种地的男男女女,穿着都像外人。 师:“外人”能否译得具体点? 生思考片刻,照原文答: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师:有没有同学有异议? 另一生答:应是指与渔人生活那个朝代不同的人。(生纷纷赞许) 师:不是有句古话“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课本的注解是错误的,在这里李小娜同学有认真思考,大家可要学习小娜的认真学习的态度。接下来请看第三段第5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谁来译? 生几个人举手,由其中一位作答:其余人各自又请渔人到他们家作客,都拿出酒和食物。 师:好,译得很流利,请坐下。看来大家对文章的翻译应该了解得很透了,学习态度都很认真,效果较好。那接下来看看老师幻灯片上的问题。(打出幻灯片3)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请从原文找出来。 (由学生阅读全文3分钟,3分钟后由学生作答。) 一生说:在文章第一段:“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说:这句话是写桃花源的什么美? 生答:景色优美。 师:很好,请坐下。大家先自由朗读第一段,应把景色优美读出来,在读中感受桃花源的迷人色彩。 (自由读完后) 师:刚才老师看大家读得很专心,能从读中感受到景色美的同学举手。(稍等片刻,有1生举手)好,许智宇你来给大家试范。 (该生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师:刚才许智宇读得最好的地方在哪? 生:“忽逢”读出偶然遇到奇境的味道,还有“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读出了诗人陶醉其中,赞叹讶异不已的味道。 师:卢咏芬对许智宇的朗读评点怎么样? (生齐声说很好。) 师:那我们大家齐来一次。(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 师:文中桃花源以景美吸引人之外,它的美还体现在哪些地方?(生举手人数有十多个) 一生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师:这里写什么美? 生:景美。 师:这里的景跟前面写的景有何不同?(生思考后答不出) 师提示:好,你先请坐,此处写到了人没有? 一生恍悟答:前面写自然的景色美,这里写人在这里生活创造了景物美。 师:哦,发现了区别。既然有人在此劳作,此处除写景美外,“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还体现了老少生活无忧无虑,怡然自得,那是什么美? 生答:生活美。 师:很好,大家齐来读应把第二段写桃花源的生活美读出来,读出作者的向往之情。(由生齐读第二段) 师:桃花源除景美和生活美外,美还体现在哪? 生齐答:桃花源人热情好客。 师:桃花源人热情好客体现在哪一段,能否找出来? (生多个人举手。) 师:好,黄贵发,你来。 生:体现在第三段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师:“要”读音是—— 生齐答:yāo 师:对了,作邀请讲,所以不读第四声,王贵发你要注意这个注音,请坐下,既然桃花源人都好客,那此处应是指什么美? 生答:人美。 师:有没有更好的词概括? 台下有一生小声答:人美。 师:人美好,还是人情美好? 生答:人情美好点吧。 师:(老师打出幻灯片4)桃花源的美我们概括出了景美、生活美、人情美,这三个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们中国大山名川,风景美,人情美,生活美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桃花源让人魂牵梦绕,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终美好,让人向往呢?生思考后依然无人作答。 师提示:刚才我们在介绍陶渊明生活的背景时,大家有没有记住陶渊明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 生:社会动荡不安,有战争。 师:那文章第三段有没有提到桃源人是为什么举家搬迁到这里来呢? 生齐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师:那也就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来此处了,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 生:没有战争 师:用战争好还是战乱好? 一生答:战乱好,因为“战乱”指人们因社会动荡而无法安居乐业。 师:很好,请坐下,中国古代战争连连,人们确实无法过太平日子,所以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社会才是人们最想得到的,在战乱的年代,桃花源的宁静,便是历代人们所向往的。接下来,请大家把第三段朗读一下,朗读时应该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由学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老师打出幻灯片5) 师:请大家看幻灯片5,“……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作者写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四人一小组讨论。老师会请几位同学把你那组讨论的结果与大家分享或共同探讨。 (学生积极讨论,非常感兴趣,3分钟后) 师:大家刚才讨论得蛮热烈的,不知结果如何?有哪组的同学先带头发言?(多名学生举手,师请其中一名学生答) 生:我们认为桃花源的人不愿意外人打扰,破坏他们的生活,比如渔人言而无信,带人来寻找,不怀好意,所以找不到。 另一生好像有异议,师:刚才这组同学有自己的见解很好,我们再看余海彬有何见解? 生:我想去桃花源的人不一定个个都去破坏他们的生活,刘子骥是高尚的人,陶渊明为什么也不让他找到桃花源呢? 师(赞许):余海彬看来对课文研究仔比较深,提的问题也挺有意思,那你认为陶渊明这样写有何用意? 生:我想桃花源可能没有这个地方,我在网上查过武陵有个桃花源,但经考查并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我想文中的桃花源可能是陶渊明捏造出来的,因为陶渊明生活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所以他特向往,就捏造了文中的桃花源。(生齐鼓掌表示赞同。) 师:余海彬同学的这种学习态度实在令人感动,看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还真让余海彬也去—访芳踪了,余海彬也没找到真正的桃花源,但却找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打出幻灯片6》总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接下来我们再把最 后两段朗读一下,朗读时应注意读出找不到桃花源的那种遗憾的感情。 (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请一为学生范读。) 师:杨智深你来试读一下。 (生杨智深读。) 师:遗憾的感情从哪体现? 生答:“遂迷,不复得路”和“后遂无问津者”。 师:那刚才杨智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没有? 生有的答:还可以。 师:老师觉得杨智深已经把握了,接下来大家跟着音乐再把全文有感情朗读一次好吗? 生:好。(生跟着音乐自由朗读,读完后下课铃响。) 师: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点评:这节课堂教学实录概括说有以下特点:抓点、带面、释词、究义。教者开场就抓住“源”与“园”的区别,以此为起点,带出“世外桃源”有何特点这个“面”。然后一线串珠,拧起了“景色美”、“人情美”、“环境美”(无战乱),这样一气贯通,自然分析至结尾。释词究义完美结合,思维始终保持一种勃发的状态,是文言文教学比较好的设计。(点评者:吴泓)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4(2003-05-24 11:40:56) 教学目标 : 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 教学时数: 用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 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老师范读课文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要求:一 句读分明;二 节奏合理;三 语速适中,四 语句流畅;五 注意音韵铿锵。老师也可以边提要求边做示范。) 5.对照注释,理解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 (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 6.第一段翻译与评点: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渔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重点词语:行:指船行。忽:说明是偶然的。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为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穷:穷尽,走到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评点: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林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7.读第2段课文,翻译并评点: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重点词语:舍船,丢下船。才:只,仅仅。悉:都。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 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座山,山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便丢下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只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竹一类的树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狗的叫声不断传来。里边的人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地自由自在地娱乐。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源人的生活环境,见到一片安宁和乐的世外天地。 朗读第3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重点词语:乃:竟然。妻子:妻子和儿女。焉:相当“于之”、即“从这里”。语:告诉。足:值得。“问所从来”:即“问从何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译文: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了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桃花源的人说自己的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对他们说了,大家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叮嘱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3段为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 朗读第4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重点词语:志:同,做标记。“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桃花源时走的路。诣:到……去,这里指谒见。如此:象这样。 译文:(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见太守,告诉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所作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条路。 读第5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重点词:刘子骥,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真实可靠。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听了这件事。很高兴地前往,还没有实现,不久就病终了。以后就再没有问路探访的人了。 评点: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讨桃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为故事的第三部分。 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1.请同学复述课文。 2.分析课文: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完成目的一)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提问: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完成目的一) 提问:根据课后练习四,谈谈我们该怎样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背诵课文。 5.作业 : (1)完成课后作业 一、二、三、五。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5一、说教材 首先,我说说教材,《桃花源记》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由不同体裁的文言文组成,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寄托了作者的情怀,使人深思。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以精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和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要求, 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注意文中古今异义现象。 2、理解背诵全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3、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目标的分析,并且依据学生现在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全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初二的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还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因此,我将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课堂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根据我对新课标的理解,为了尽可能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本节课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法、学法这两件法宝不光要说,还要真真正正的用到教学过程中去) 三、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这样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首先是)激情导入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展示以前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这时,自然地导入新课。 那么今天,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跟我一起走进桃花源记。(板书课题及作者)。 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拉近了学生与《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关于整体感知文章,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在读书过程中,把读不懂的疑难词句汇总起来。然后学生自主阅读开始。 1、学生阅读完之后小组内交流,看能不能把读不懂的疑难词句内部解决,进行初步消化,实在解决不了的,请小组代表板书在黑板上。 2、小组交流完之后,引导学生全班交流,用抢答或叫号的方式把黑板上读不懂的疑难词句进行再次消化。 3、在抢答和提问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依然弄不懂或者没有把握,缺乏自信,小组代表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之后,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再适当点拨。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鼓励学生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勇敢的站起来,说说自己的见解!”“很好,第二组的同学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不断的鼓励声和赞扬声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勇气被激发。课堂呈现出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良好状态,争抢有序的抢答氛围已经形成。 就这样,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弄懂了重点词句的意思,从而理解了文章内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主持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学生手中,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当点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了学习的整体效应。 (三)精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 整体感知课文后,学生已经基本读懂了课文内容,也就是把书读薄了,我们还要把书读厚,读出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感受,所以,精度课文时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你认为桃花源怎么样?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默读课文,边读变标记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出读书体会,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默读完之后请全班交流。 默读完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抢答: 我认为桃花源的环境很美,是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读出来的。 我认为桃花源的百姓很快乐。是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读出来的。 我认为桃花源的人很好客,是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中读出来的。 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读书感悟,有的读出了桃花源的美丽、有的读出了桃花源的安宁祥和,有的读出了桃花源的神秘,学生边读书边谈感受,从中领悟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体会出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在学生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后,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独到的体会和感悟。学生先在小组内试读,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赛读,每两小组读完,都有学生进行评价,然后激励其他小组直接挑战。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感受到了文章的音美、形美、意美(板书:美),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达到感知知识、体验情感的目的。 此时,我又给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桃花源在陶渊明时代真正存在吗?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学生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依据,然后全班交流辩论,在辩论后,老师补充有关陶渊明的生活时代背景,让学生重新思考,并顺势引导学生感受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同时,也感受到他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这也是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提升。 整堂课的学习,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真正对话的过程。老师、学生和陶渊明之间进行了真诚的交流,从而感受到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和他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这个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听讲,而是学生自主合作、交流,体会文章中的感情,是教师、学生、文本真正对话的过程。 经过这一环节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把书读厚了,也就是读进去了,读进去还要读出来,读出自己的体验。 (四)拓展延伸 学生联系现在的生活现实,谈谈自己理想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让学生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老师适时补充世界并不太平的数据资料,让学生体会和平安定的生活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渴望,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渴望,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生活,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富足、祥和。这个环节也是对学生的反馈提升。 结束语:桃花落尽,落英缤纷,若是找不到那山青水美,怡然自得,不要悲伤,不要着急,只要想着真诚、善良与美好,世外桃源就会常驻你的心里。 六,说评价 激励是精神的清新氧气。 ——乔治·M·亚当斯 这节课,我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下,评论到“组”,而不是“个人”。在每一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的感悟进行评价。 (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时。(以鼓励为主,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堂的结尾 ,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断提升自己。 板书设计: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这节课我只板书了关键内容,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本节课的重点 桃花源记 桃花源 美 最后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话结束说课:“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也会继续激励、唤醒和鼓舞我的学生探索语文的奥秘。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6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本节课需用两课时。具体的教法有: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4、“时空连线”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又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读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然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一起走近陶渊明,并板书课题及作者。并简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学文: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将实在不能解决的读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 5、随机抽查学生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翻译。 5、让学生起来复述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以检查学生对目标2的完成情况。 第三步、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师问: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没想去。师:那好。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正气,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第四步、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3、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4、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第六步、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要:( ) 咸( ) 云( ) 具( )语( ) 为( ) 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四)布置作业: 课下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作。 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最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1、 初读课文,朗读指导 2、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3、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 4、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7【课标引路】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单元学习要求】 “学习本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大意,积累“交通”“妻子”“无论”“不足”等常用的文言词语。 2、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理想。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过多种诵读形式读懂课文大意。 2、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 2、引导学生珍视今天的和平生活,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导入】 1、导语:同学们,你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请一个同学说说“世外桃源”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出处,并屏显该成语的含义,提醒学生积累该成语。) 2、学习目标(屏显)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过多种诵读形式读懂课文大意,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2)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 (3)品味语言,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设计意图:1、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3、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环节之一——读懂课文,积累词语】 一、正读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或把握不准的字圈出来,然后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合作解决。 2、屏显重点字词,正音并帮助学生掌握。 夹岸数百步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此中人语云 诣太守 南阳刘子骥 3、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画出把握不准的语句,师生共同研讨。 (屏显可能误读的句子)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后/遂/无问津者 二、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学生大声地慢慢地理解性地朗读课文注释,不理解之处画上横线。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帮助学生理解积累。 (1)重点字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便扶向路 (2)通假字:便要还家 (3)古今异义词:交通妻子无论不足 (4)一次多义:舍志寻 (5)同义词:咸=悉=皆=并缘=扶要=延 (6)成语:世外桃源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落英缤纷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学生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画出不会翻译的语句。 2、男生提出疑难,女生翻译。 3、女生提出疑难,男生翻译。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并纠正不当之处,屏显学生可能不大会翻译的语句)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齐读课文。 【教学环节之二——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 一、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感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位和赏析。) 1、桃花源的外面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的语句。 2、桃花源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呢?请从文中找出描写桃花源内部环境的语句。 3、桃花源中的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小结: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环境优美,男女耕作,老少皆乐,民风淳朴,是一个和平安宁的地方。) 5、这样的地方在当时找得到吗?为什么找不到呢? 6、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其社会理想。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在农村(写作本文时作者已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屏显) 教师引言:唉,陶渊明何其不幸,生在乱世之中,这么寻常的生活对他来说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同学们,饮水得思源,你知道在这太平盛世的背后,有多少人的努力吗?你知道我们能够坐在这儿学习,这背后有多少人在为我们默默地付出吗?是啊,我们要珍视今天的和平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国效力。 二、拓展延伸——追寻你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教师引言:千百年来,桃花源的故事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因为它构建了一个美好的乐“源”。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吧。同学们,你理想中的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练笔:《我有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梦里,天空蔚蓝蔚蓝的,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山,郁郁葱葱的,各种动物欢乐地奔走其间。水,澄澈见底,鱼儿虾儿畅游其间。啊,梦里的世界多么洁净!没有滚滚而来的沙尘暴,没有四处弥漫的雾霾,没有工业废水,没有漂浮的塑料袋。 我有一个梦。梦里,中东部家庭和西部家庭手拉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手拉手,全世界的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不用踏着泥泞步行数里去上学,不用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啊,梦里的世界多么美好!没有贫穷,没有疾病。 我有一个梦。梦里,世界和平安宁,没有杀伤性的武器,没有战争,更没有屠杀。 …… 【教学环节之三——品味语言,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一、研讨渔人与村人的对话(体会本文的语言精炼的特点) 二、展开想象,写一写《村人与渔人谈话录》《渔人与太守谈话录》 教师练笔 (一) 渔人(自言自语地):哇塞,这是什么地方啊?天上?人间? 村人:你是谁?从哪来? 渔人:我——,我是打渔的,今天天气好,运气也好,打了好多鱼。我就划着船沿着溪水走着走着,看到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觉得很神奇,就跟着过来了,没想到这里别有洞天啊!我是不是在做梦啊,你们这是天上,还是人间? 村人:傻瓜,当然是人间了! 渔人:那这里的“人间”跟我生活的的那个“人间”迥然不同,咋回事呢? 村人:这——,说来话长啊,还是到俺家里去,咱们慢慢聊吧。 (二) …… 作业布置: 一、必做题 1、把重点字词整理到笔记本上。 2、完成《基础训练》前六大题。 二、选做题(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 1、写一写你心中的世外桃源。 2、展开想象,写一写《渔人与村人谈话录》或《渔人与太守谈话录》。 附:板书设计 环境优美 男耕女作 老少皆乐 民风淳朴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8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展开想象,品味桃源胜境。 3、联系背景,感悟作者思想。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记》,走进陶渊明笔下的那方世外桃源。 二、了解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三、读文感知 1、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可以结合注释跟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出示字词检测) (2)随机抽查学生初读的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2、配乐范读: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魅力 3、再读课文:学生自读,结合注释、工具书自行翻译,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 四、品读赏析: 屏显“桃源访谈”: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五、合作探究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请到文中找出根据。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9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初步了解“记”的一般特点。 3、疏通文章 4、流利运用普通话朗读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部分虚词 2、顺畅朗读并熟读成诵 3、领会本文按渔人所经历的顺序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且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教学方法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存疑——质疑——解疑的模式解决字面上的翻译。 2、运用归纳教学法学习实词、虚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同类知识点。 3、边读边译,反复朗读增强语感。 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 三、学法指导 1、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天仙配》音乐磁带,小黑板。 (二)设置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天仙配》———(曲终)你从歌曲中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归结)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现在有吗?将来有吗?(学生作出回答后)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以音乐渲染情境,美好的音乐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三)预习检查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卡片指名解释字词。 3、让学生说说对“记”的'理解。 4、指名概述课文内容。 朗读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关于字音的掌握情况;二是引导学生初步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熟悉课文。卡片解词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符合初二学生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原则。概述内容符合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四)阅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及朗读节奏,进一步感知全文。 录音示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 2、了解作者及背景——以《爱莲说》及《饮酒》两篇诗文回顾作者,并让学生借助资料进一步介绍作者。之后,教师强调与本文创作有关的内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对东晋的黑暗现实不满而归隐,而对这些惨痛的现实,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景。 让学生简介作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教师的进一步补充强调则是为了后面文章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础。 3、解疑、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不理解的词句指出来,同学间互相解疑,未能得到解决的疑问由老师解答明确。 符合课标的阅读要求——对课文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个别字、词、句排除疑难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并反复朗读。方法:同桌一人读原文一人口译,逐句疏通文章。对于串译有不妥之处,师生共同加以纠正。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初二学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诗词并能尝试着现代汉语把文意表达出来,已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反复朗读并能熟读成诵是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 6、默读课文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10《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四)总结、扩展 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桌(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威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此公欲来 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六)随堂练习 一、写渔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来评点。 四、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表达作者向往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人自食其力、人们自由快乐的社会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 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一分为二地看) 八、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1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美读直至背诵课文。 2、整体把握在课文内容。 3、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第一课时),多媒体教学情景引领,把握两个问题切入,背景交代,主题呈现,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和社会的渴望及对现实的否定,引领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美好的今天。 教学重点、难点: 1、集中研讨桃花源内的美景及人的生活状况。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体验感受、 对话交流、探究思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有人说,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陶渊明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可是他笔下的桃花源却美丽得神秘,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它。 二、学生美读课文,调动情感,引领思绪。 三、美图展示,学生齐读,调动想象思维:桃花源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1、文中哪段文字是对桃花源自然风光的描绘?请展开想象,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描绘一番(强调不能是翻译)。用什么词加以形容?(生找出后读)教师点拨:进入桃花源,渔人惊呆了,展现在眼前的是,平坦而开阔的土地,香花野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有致,美丽的池塘有鱼儿欢悦,恣意地畅游,是桑林竹树间鸟儿啁啾而鸣,尽情欢唱,田间的的小路悠远绵长纵横交错,村落间鸡犬声彼此相闻……(预设:花瓣纷飞、绿水潺潺、嫩草柔柔、桑郁郁、竹森森小路悠悠)这是一幅宁静的、淡远的、美丽的、优美的、祥和的'、古朴的……田园风景画。生齐读。 2、这样美的去处,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如何呢?跳读:看桃花源的人是一番怎样的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学生表达。教师点拨: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少少无忧无虑,安其居。人们过着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且自得其乐。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其间以问梳理第二段内容:⑴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⑵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⑶渔人与桃源人的的对话是怎样的?⑷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3、这样美丽祥和的社会之所在,今天通常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世外桃源。请解释。 4、既然是幻想的世界,又如何理解作者的有意虚构,用意何在?哪些语句,文段有所流露?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得自由快乐,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这在当时不可能存在,由开头的“忽逢”“遂迷”“未果”及后来渔人的寻而未得暗示桃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种种描写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表面写其隐蔽,实质以其虚幻的,不可能的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的幸福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心声。 四、背景交代: 本文大约写成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作者57岁时。当时的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战乱频繁,加之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惨象,陶渊明对此深有感触,对当朝者的不满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逃遁,选择远离。只好借助文字抒怀。 五、我眼里的陶泽令。 由于他对现实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死的彻悟, 由于他的博闻强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清高傲骨,不媚流俗,他不愿在腐白的官场蝇营狗苟,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 他炒了俗世,救赎自己,选择做一介自由的农夫,投身于自在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早在《爱莲说》中,我便钦慕他作为隐士的特立独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又艳羡他悠闲自适的那份惬意。他爱菊还嗜酒,他说“我醉欲眠卿且去”,又让我懂了他的率真与自然…… 后世的人们尊崇他:孟浩然、李白、杜甫赞美他的诗句呈现 《桃花源诗》呈现 六、小结:走出这个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我不得佩服作者的醉翁别意,他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生活和生活的时代,而我要说的是热爱生活,珍惜今天。 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背诵陶渊明其他诗作。 3、日记记录收获。 八、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景之美 优美宁静祥和和平自由幸福 世外桃源 人之美 热情好客 ,民风淳朴 。 人之乐趣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12一、说教材 1、《课标》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2、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作用: 《桃花源记》是试用修订本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散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设想 1、说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熟读成诵,理解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积累迁移,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2、说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初一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的有限,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CAI)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 4、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说教法 1、赏读法。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般的社会,和平恬静,怡然自乐。它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因此,我把本节课设计为赏析课,以“美”为突破口,开展教学,突出重点。 2、讨论探究法。根据新课标理念,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贯彻这一思想,同时有效地突破难点,我设计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启发学生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弄清“桃源”是“世外”的,而不是现实的。 四、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花源社会。 3、自主、合作、探究式。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诸多问题,如“桃源”是否存在?你如何评价世外桃源?这些问题都需要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来完成。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1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能翻译并背诵全文。 ⑵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深刻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⑴在扫除语言障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⑵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深入理解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审美情趣,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⑴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和特殊句式。加强诵读训练。 ⑵感受陶渊明的理想社会。 教学方法 ⑴反复朗读法 ⑵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世外桃源那是陶渊明为我们开启的一个躲避世事烦扰的理想境地。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美,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趣,那“设酒杀鸡作食”之朴,无不给人以美好的遐思。那么世外桃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桃花源记》。 二、采访对话,理解课文 设计语文活动:今天我们穿越时空进行连线,与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的交流中,去感受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去欣赏桃花源带给我们的神秘和优美。 同学们都是武陵人,是采访对象,老师客串一下记者。 采访开始: 记者:你是如何发现桃花林的? 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记者:发现桃花源后你一定感到很诧异,这是为什么呢?请说说你当时的想法。 武陵人: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桃林太美了,而且让我惊讶的是为何会有这么一大片美丽的桃林呢?会是仙境吗?我想看看它的尽头有在哪里呢? 记者:桃花源外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进入桃花源,你在桃花源中停留了数日,请你说说在桃源中的的感受! 武陵人1:桃花源的环境真美,那里的土地平坦如砥,一望无垠,田地里牛羊在安闲的吃草。房屋整整齐齐,青砖白瓦。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桑树茂盛,修竹成林……实在是山清水秀,优美恬静啊。 武陵人2: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对素不相识的我热情相邀,摆酒杀鸡做饭款待我;不止一人如此,其余人也是热情相邀,盛情款待;村里人听说我的到来,都来打听消息。这份热情淳朴实属少有。 武陵人3:桃花源里人们生活幸福,其乐融融。他们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老人和小孩生活安康,无忧无虑,人人安居乐业。真是一个好地方。疑似天上却人间。 记者:桃花源人告诉你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是什么? 武陵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记者:你在桃花源受到盛情款待,当你告辞离开时,桃源人对你有何嘱托?他们何出此言呢? 武陵人:“不足为外人道也”,也许他们害怕世人知道了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不愿再面对纷乱更替的乱世。 记者:既然受人之托,为何还要在离开时处处做标记,还要将此事告诉太守? 武陵人1: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世间少有,我担忧别人不相信我的话,可以再探桃花源。 武陵人2:想急于告诉人们我的传奇经历,我想太守是当地长官,他应该知道。 三、运用想象,配话(画)外音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留给我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请同学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再次品读课文,配画外音。两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读课文,另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或(话外音) 一位同学读课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动,只见一片粉红夹岸而来,晴空下,桃枝交柯,纷纷扰扰,桃花菲薄迷离。两岸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粉霞。地面上青草葱茏,香气袭人。一阵清风,伴随着芬芳香气,花瓣如粉红蝴蝶,飞舞空中。有落在岸上的,有落在溪水中,悠悠荡荡,沿着春天的津渡而上,清溪泻玉,桃花放焰…… 一位同学读课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桃源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回答:“今是晋”。桃源人接着问:“秦朝之后就是晋朝吗?”渔人回答说:“秦之后还有西汉、东汉两朝,汉之后又历经三国鼎立,之后是魏,魏之后方为晋。” 桃源人感叹道:“唉,世外朝代更换如此之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啊。” 一位同学读课文:“诣太守,说如此。”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有一天我沿着溪水打鱼,不知不觉迷路了,发现一片桃花林,桃林尽头有座山,几经曲折入山后,竟然有与世隔绝的好地方,那里环境优美,人们富足安康,一片祥和……。我返回时处处做了标记,请太守大人派人随我前往探个究竟。 四、品味研读,主题探究 1、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探桃花源,可人们再去找时“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的存在,暗示在现实社会中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 2既然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为何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目的何在呢? 明确: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连连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五、总结出自的成语,理解其含义。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鸡犬相闻: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 (3)无人问津:没人访求,探求。用来形容受冷落;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 (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5)黄发垂髫:释义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五、课堂总结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他们“不疑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尘心如垢洗不去”也许,愈是神秘愈是能扣动诗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去寻无踪”,“只见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丽的象征。 六、作业设计 1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查字典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14互动目标: 一.反复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二.感受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试卷内容: 第一部分:自主探究 一.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 请你大胆地谈出第一遍听读后对作者描述的境界的最大感受吧: 二.以默读为主,探讨下列第1、2段中加横线的词语意思。 1.缘溪行( ) 2. 芳草鲜美( ) 3.渔人甚异之( ) 4.欲穷其林( ) 5.林尽水源( ) 6.仿佛若有光( ) 7.豁然开朗( ) 8.屋舍俨然( ) 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10.阡陌交通( ) 11.悉如外人( ) 12.黄发垂髫( ) 13.并怡然自乐( )( ) 三.反复诵读。充分感受第1、2 段中作者所描写的美好境界。 1.作者极力表现渔人怎样的感觉?借用文中词语回答。 2.默写表现桃花林美异的文字。 3.默写表现世外桃源中环境美异的文字。 四.默读并探讨第3-5段中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1.乃大惊( ) 2.具答之( ) 3.便要还家( ) 4.咸来问讯( ) 5.妻子邑人( ) 6.来此绝境( ) 7.不复出焉( ) 8.无论魏晋( ) 9.具言所闻( )( ) 10.延至其家( ) 11.不足为外人道也( )12.既出( ) 13.便扶向路( ) 14.处处志之( ) 15.及郡下( ) 16.诣太守( ) 17.说如此( ) 18.寻向所志( )( ) 19.欣然规往( ) 20.未果( ) 21.寻病终( ) 22.后遂无问津者( ) 五.反复诵读,补充下列语句中的省略词。 1.( )具答之。 2.( )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 4.林尽( )水源。 六.反复诵读,感受桃花源内外世界的不同,体会陶渊明虚构理想社会的时代根源。 1.桃源中人为何来此? 2.桃源中人为何皆叹惋? 3.桃源中人为何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4.作者为什么又写后人无法寻找到世外桃源? 第二部分:综合探究 一.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二.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分别解释。 1.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 今义: 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古义: 今义: 6.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7.诣太守,说如此。 古义: 今义: 三、选择与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 1.屋舍俨然( )a.好像 b.整齐的样子 c.严肃的样子 2.欲穷其林( )a.彻底 b.穷尽,尽 c.没有钱,与富相对 3.芳草鲜美( )a.色彩鲜艳美丽 b.新鲜美丽 c.这里指味道好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a.妻子一人;没有出路的地方 b.妻子一人:与世隔绝的地方c.妻子和儿女;与世隔绝的地方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竟 b.就 c.才 6.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a.标记 b.志向 c.做标记 四.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a. b. c. 五、选择下列语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a.有好的田地好的池水和桑池之美。b.有良田池水桑叶竹子等。c.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d.有良田池水和桑竹等各种植物。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a.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说魏晋了。 b.问起现在是什么社会,于是不知道有汉朝, 无论是魏还是晋了。 c.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无论如何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d.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六.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黄发垂髫( ) 怡然自乐( ) 便要还家( ) 七.下面几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八.《桃花源记》作者 ,他是 时人,名 ,是著名 。本文原是 中的“序”。《桃花源记》是一篇的名作,它虚构了一个与 的美好境界,寄托了 ,反映了 的意愿。本文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 九.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十.下列句中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中:晋太元中 中无杂树 b、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c、皆:皆叹惋 皆出酒食 d、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十一.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b、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d、它的出现反映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 十二.解释下列多义字: 武陵人捕鱼为业( ) 复前行,欲穷其林( ) 为 其 不足为外人道也(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见渔人,乃大惊( ) 寻向所志( ) 乃 寻 乃不知有汉( ) 寻病终( ) 便舍船( ) 便扶向路( ) 舍 向 屋舍俨然( ) 寻向所志( ) 便得一山( ) 处处志之( ) 得 志 既出,得其船( ) 寻向所志( ) 答案:第一部分:一.略二. 1.沿着2.鲜艳美丽3.对此景感到惊诧4.走完没有5.隐隐约约6.开阔的样子7.整齐的样子8.之类9.交错相通10.都11.老人小孩12.都13.高高兴兴,自得其乐三.略四.1.竟然2.详细3.通“邀”4.都5.妻子和儿女6.与世隔绝的地方7.这里8.更不必说9.详细 所听说的事情10.邀请11.值得12.已经13.沿着14.做标记15.到 16.到,拜见17.像这样18.原来的 所做的标记19.计划20.实现21.不久22.访求五.1.渔人2.村中人 渔人3.村中人 村中人4.于六.1.先世避秦时乱2.为外面世界变化之大而惊讶,为其动荡不休而叹息。3.担心外面世界的侵扰。4.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远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第二部分:一.要,通“邀” 二. 1.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2.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3.无论:此处为“不用说”“更不用说”之意;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4.鲜美;古义,色彩鲜艳美丽;今味好,香浓5.得:此处义为“看到”,今义,用为助词6.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7.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三. 1.b 2.b 3.a 4.c 5.a 6.c. 四.a.豁然开朗 b.世外桃源 c.怡然自得五.1.c 2.d六.略 七.c 八.陶渊明;东晋;潜;诗人 《桃花源诗并序》;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作者的政治理想;广大人民 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时间先后 九.b十.c 十一.a 十二. 为:作为、对,向 其:这,那 他(指渔人) 乃:就,于是 竟然 寻:寻找、不久 舍:舍弃、房屋 向:旧、原先的 得:看到、找到 志:做标记、做的标记 答案:第一部分:一.略二. 1.沿着2.鲜艳美丽3.对此景感到惊诧4.走完没有5.隐隐约约6.开阔的样子7.整齐的样子8.之类9.交错相通10.都11.老人小孩12.都13.高高兴兴,自得其乐三.略四.1.竟然2.详细3.通“邀”4.都5.妻子和儿女6.与世隔绝的地方7.这里8.更不必说9.详细 所听说的事情10.邀请11.值得12.已经13.沿着14.做标记15.到 16.到,拜见17.像这样18.原来的 所做的标记19.计划20.实现21.不久22.访求五.1.渔人2.村中人 渔人3.村中人 村中人4.于六.1.先世避秦时乱2.为外面世界变化之大而惊讶,为其动荡不休而叹息。3.担心外面世界的侵扰。4.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远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第二部分:一.要,通“邀” 二. 1.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2.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3.无论:此处为“不用说”“更不用说”之意;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4.鲜美;古义,色彩鲜艳美丽;今味好,香浓5.得:此处义为“看到”,今义,用为助词6.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7.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三. 1.b 2.b 3.a 4.c 5.a 6.c. 四.a.豁然开朗 b.世外桃源 c.怡然自得五.1.c 2.d六.略 七.c 八.陶渊明;东晋;潜;诗人 《桃花源诗并序》;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作者的政治理想;广大人民 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时间先后 九.b十.c 十一.a 十二. 为:作为、对,向 其:这,那 他(指渔人) 乃:就,于是 竟然 寻:寻找、不久 舍:舍弃、房屋 向:旧、原先的 得:看到、找到 志:做标记、做的标记 答案:第一部分:一.略二. 1.沿着2.鲜艳美丽3.对此景感到惊诧4.走完没有5.隐隐约约6.开阔的样子7.整齐的样子8.之类9.交错相通10.都11.老人小孩12.都13.高高兴兴,自得其乐三.略四.1.竟然2.详细3.通“邀”4.都5.妻子和儿女6.与世隔绝的地方7.这里8.更不必说9.详细 所听说的事情10.邀请11.值得12.已经13.沿着14.做标记15.到 16.到,拜见17.像这样18.原来的 所做的标记19.计划20.实现21.不久22.访求五.1.渔人2.村中人 渔人3.村中人 村中人4.于六.1.先世避秦时乱2.为外面世界变化之大而惊讶,为其动荡不休而叹息。3.担心外面世界的侵扰。4.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远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第二部分:一.要,通“邀” 二. 1.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2.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3.无论:此处为“不用说”“更不用说”之意;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4.鲜美;古义,色彩鲜艳美丽;今味好,香浓5.得:此处义为“看到”,今义,用为助词6.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7.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三. 1.b 2.b 3.a 4.c 5.a 6.c. 四.a.豁然开朗 b.世外桃源 c.怡然自得五.1.c 2.d六.略 七.c 八.陶渊明;东晋;潜;诗人 《桃花源诗并序》;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作者的政治理想;广大人民 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时间先后 九.b十.c 十一.a 十二. 为:作为、对,向 其:这,那 他(指渔人) 乃:就,于是 竟然 寻:寻找、不久 舍:舍弃、房屋 向:旧、原先的 得:看到、找到 志:做标记、做的标记 答案:第一部分:一.略二. 1.沿着2.鲜艳美丽3.对此景感到惊诧4.走完没有5.隐隐约约6.开阔的样子7.整齐的样子8.之类9.交错相通10.都11.老人小孩12.都13.高高兴兴,自得其乐三.略四.1.竟然2.详细3.通“邀”4.都5.妻子和儿女6.与世隔绝的地方7.这里8.更不必说9.详细 所听说的事情10.邀请11.值得12.已经13.沿着14.做标记15.到 16.到,拜见17.像这样18.原来的 所做的标记19.计划20.实现21.不久22.访求五.1.渔人2.村中人 渔人3.村中人 村中人4.于六.1.先世避秦时乱2.为外面世界变化之大而惊讶,为其动荡不休而叹息。3.担心外面世界的侵扰。4.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远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第二部分:一.要,通“邀” 二. 1.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2.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3.无论:此处为“不用说”“更不用说”之意;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4.鲜美;古义,色彩鲜艳美丽;今味好,香浓5.得:此处义为“看到”,今义,用为助词6.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7.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三. 1.b 2.b 3.a 4.c 5.a 6.c. 四.a.豁然开朗 b.世外桃源 c.怡然自得五.1.c 2.d六.略 七.c 八.陶渊明;东晋;潜;诗人 《桃花源诗并序》;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作者的政治理想;广大人民 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时间先后 九.b十.c 十一.a 十二. 为:作为、对,向 其:这,那 他(指渔人) 乃:就,于是 竟然 寻:寻找、不久 舍:舍弃、房屋 向:旧、原先的 得:看到、找到 志:做标记、做的标记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15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出自我国屈原以后的又一伟大诗人、晋宋时代杰出的诗辞散文大作家陶渊明的手笔。《桃花源记》即《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其后是一首五言古诗,“记”又相当于该诗的序。故《桃花源记》又叫《桃花源诗并序》。它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那么,陶令公写这篇名记的动机和思想来源何在呢?这与陶渊明的身世有关。 陶渊明(公元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溢号“靖节先生”。原籍江州浔阳紫桑栗里(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10公里)人。 他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6年)一个没落了的官僚世家。曾祖陶侃,封长沙公,赠大司马。祖陶茂,武昌太守。父名已佚,无从查考。母孟氏,孟嘉女。孟嘉为桓温长史,名为州里之冠,时称盛德,而孟氏又为陶侃之外孙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陶渊明自幼聪明好学。史称“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男,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陶渊明29岁开始作官,任江州祭洒,不久,解职归。太元十九年(公元304年),渊明30岁,丧妻,续妻翟氏,甚贤淑,能与夫共甘苦。前后共生五子:俨、候、份、佚、佟。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后玄反迹暴露,乃离去。 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今。当时规定:县令可种公田200亩(二顷),他却吩咐全部田土都要种秫,便于煮酒。翟氏说:“还是多种点粳吧,我们母子还要吃 饭哩!”陶渊明不得已,分50亩给种粳。又买一奴送给儿子说:“他可以助你劳动,但不能虐待他,他也是好人家的子弟呀”郡遣督邮至县,史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免离职去。在官仅80多天。离任肘,作了一篇《归去来辞》以明志.此后一直过稳居的田园生活,自食其力,再没有出仕。他一生爱洒,常设洒宴客,已若先醉,使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一次,家中酒熟,渊明急不可耐,便以头上葛巾滤酒取饮。滤毕,又将葛巾戴上。他不善音乐,而蓄无弦琴一张,聊以寄惠。他对人喜愠不形于色。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颜延之为江州刺史的功曹,住浔阳,与渊明结邻,常至渊明家饮洒谈文,相得甚欢。此次二人相处约一年之久。到了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颜延之做了始安郡的太守,路过浔阳,又和渊明同饮月余,临去,给了渊明二万钱,渊明却全交给酒家,以便随时饮洒。江州刺史王弘,慕渊明之名,思欲一见,不能得见,于是趁渊明上庐山时,使其故人庞通之于半道置洒相邀。二人正饮时,王弘亦乘机而至,庞为之介绍,遂同饮酒。以后弘常遣人给渊明送酒。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刘裕杀晋安帝,立恭帝,朝廷大权全归刘裕。为了笼络人心,征渊明任著作佐郎,渊明说有病而不赴任,故又有“陶征士”之称。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国导宋,改元永初,废晋恭帝,晋朝灭亡。第二年,恭帝为刘裕所杀。就在宋永初元年前后,陶渊朗使写下了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诗并序》。 陶渊明逝世前几年,生活因苦极了。因为年老多病,完全丧失了劳动力,经常断炊,而靠乞食度日。当时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给他送来粮食和肉类,劝他做官,都被渊明所拒绝,一无所受。宋元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己63岁了。他为自己写了《统歌诗》、《臼祭文》,不久就逝世了。颜延之作了《陶征土诔》称他为“有晋征士”,把他比为巢父、许由、伯夷、四浩等人物,突出了他的高节,说他“心好异书,性乐酒德”,又介绍了他困苦的一生:“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黎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并说他:“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已之操”,符合谥典。于是询诸友好,溢他为“靖节征士”。 由上可知,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加之,他对东晋的黑暗政府观实不满而归隐,面对这些渗痛的现实,于是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环境优美,怡然自乐。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没有君主,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欺诈。人们淳朴厚道,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陶渊明以浪漫主义手法写的世上乌有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理想,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瞎的旧社会的抗议和憎恨。写桃花源里“靡王税”的安乐,正是要说明现实社会君主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陶渊明因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已在现实生活中破灭了,而又耳闻目睹了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愿望,才写比了这篇划时代的杰作。 当然,陶渊明写出这篇杰作,是有其思想基础的。一些学者指出,《桃花源记》的产生,其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受老子、庄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影响。他们说,在原始社会,人们都“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共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二是受了魏晋以来嵇康、阮籍、鲍敬言等人的思想影响。嵇康说;“刑本禁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阮籍说:“盖无君而遮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君主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鲍敬言创“无君论”,认为君主是社会一切丑恶、灾难的根源。他说:“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面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不竟不荣,无荣无辱。”这种言论,反映了农民阶级对残酷的封建统治者的抗议,表达了广大农民希望摆脱一切剥削压迫而过安居乐业生活的要求。三是受了儒家 “大同”思想的影响。《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饼情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也,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篇16桃 花 源 记 作者:陶渊明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2001/12/18桃 花 源 记 作者:陶渊明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2001/12/18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