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螳螂捕蝉》教案 |
范文 | 《螳螂捕蝉》教案(精选14篇) 《螳螂捕蝉》教案 篇1《螳螂捕蝉》教案 溧阳市城南小学 陶建忠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大臣劝阻无效,并且下了死命令,一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住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吴王、少年的人物形象;春秋时的形势等。)(板书:吴王攻楚) 二、 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对话部分的内容。 少年:聪明、勇敢。 (少年的聪明就表现在他能巧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1、出示对话部分的内容(这就是少年对吴王讲螳螂捕蝉故事的经过。) (1)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习小组) 注:由学习小组长选一个读吴王的话,选一个读少年的话,其他两个做评委。 (2)指名分角色朗读 评价(自评,互评) (请同学先点拨点拨。)指点示范后,再指名分角色读 。(评价过程注意点拨。) 2、出示“螳螂捕蝉”图(课件)读完螳螂捕蝉的故事,咱们再一起来看看螳螂捕蝉图。 (1)对照这幅图,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听。 (2)学生自练 (3)指名讲故事。 3、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什么? 蝉、螳螂、黄雀 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身后隐患 (教师板书) 4、齐读螳螂捕蝉的段落。(媒体出示) 5、我们明白了故事当中的道理,那吴王明白吗?(明白)哪里可见(恍然大悟) (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不明白) (2)哪里可见吴王原来不明白?(回到第一小节) a: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不听劝告,还下了死命令。所有的大臣都没说服吴王,这时你想对大臣说什么。(表演大臣们可能怎么劝阻。)你们说我这个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固执) (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吴王,怎么会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呢?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咱们还得研究研究当时这段历史。 (4)出示战国形势图(媒体演示):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现在你就是吴王,你会从中明白什么?(引导学生将吴国分别比作蝉、螳螂、黄雀说话,如:我们吴国就像那螳螂,楚国就是那蝉,我们很容易能打败楚国。但我们进攻时,其他诸侯国就会像黄雀一样攻击我们。) (5)学生互说。 (6)汇报(板书)(理解“不堪设想”) 6、教师小结:吴王的确也悟到了这点,所以他是怎么对少年说的,(指名说)假如你就是吴王,你会怎么说、怎么做?为什么?(爱国)课文学到这里,吴王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作业: 1、请大家把螳螂捕蝉的故事相互演一演。 2、请大家回去后把螳螂捕蝉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附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只顾身后隐患 不顾眼前利益 吴王攻楚 《螳螂捕蝉》教案 篇2【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设计理念】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设计思路】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时打破了文章的顺序,根据教材本身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引导学生读故事发生之原因及结果,帮助学生理解少年讲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对于吴王的影响及该成语故事阐述的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隐患的道理,从而感受少年的机智和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过程】 (本教学过程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字、词问题,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成语导入,增加积累 1、同学们,你们到现在一定积累了不少成语,那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谁掌握的成语多。 2、学生用1分钟时间想成语后交流。 3、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很强的表现力,运用得好,产生的力量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老师希望大家今后能够掌握更多的成语,继承好我们的民族文化。 4、今天,老师就送给你们一条新成语。(投影出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5、这是个八字成语,学生齐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两遍。 二、古今对照,感悟真理 1、同学们,其实,好多成语都出自古文。这就叫典故,像这则成语就出自一本汉代的叫《说苑》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古文)(师范读)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读páng即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dàn)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想古文的意思。(学生自由读) 3、古文比较难读,也比较难懂,是吧?别急,让我们到《螳螂捕蝉》这篇课文里去找找它的翻译。(齐读课题) 4、交流(师伺机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他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1)指名读。 (2)借助板书理解故事。 少年 打 黄雀 啄 螳螂 捕 蝉 (3)交流读书感受,填空: a.蝉眼前的利益是:( ) ,隐伏的祸患是:( ) b.螳螂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 c.黄雀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 (4)自读感悟:说说各自都从中读懂了什么?(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看到隐伏的祸患。) 5、总结,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三、吴王顽固,执意攻打 1、过渡:是啊,凡是不能只想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利益背后所隐伏的祸患,应三思而后行,切忌一意孤行。请大家读下面这个小故事:(教师出示) 有一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读过这个故事后吴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得出来? 3、理解固执处死,读一读吴王的这句话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4、是啊,吴王很主观,很专横,谁来劝说会性命不保,顽固不化。你能把此时吴王的神情、语气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5、其实啊,吴王固执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楚国国力确实不如吴国,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事实上,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出示《春秋列国图》。) 6、这时候,大臣会怎样向吴王劝阻呢?同学们能不能来设想一下。(有理即可。) 7、可惜吴王顽固不化,下了死命令,不容更改,让我们再读吴王的话,读出他下命令时的坚决。 四、恍然大悟,取消念头 1、过渡:吴王此时的态度是如此的坚决,似乎不可更改。可最终结果怎样?课文中哪部分就写到了故事的结果。 2、交流。(课文最后一节写到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最后一小节,边读边把你认为很重要的词圈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4、交流 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圈了恍然大悟,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吴王恍然大悟,明白了什么?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出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6、乘虚而入什么意思?吴国如果攻打楚国就会有什么虚?(诸侯国乘吴国兵力不足而进攻。) 7、是呀,吴王想到了这些,他明白了齐读(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五、少年机智,巧劝吴王 1、过渡:吴王怎么会明白这些的呢?那还得归功于那位少年。因为少年给他讲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2、吴王攻打楚国可能会带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不堪设想之后果,大臣们和少年都看出来了,都进行了劝阻,但前者没有成功,而后者却如愿以偿。这是为什么呢? 3、少年侍卫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 4、是啊,正是有了少年的巧劝,吴王明白了 出示填空:吴王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 5、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用箭头表示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现在谁愿意试试来照样画画吴王攻楚的图呢? 6、交流成板书 诸侯国 趁虚 吴王 攻打 楚国 7、两图作比较,体会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8、看来,成语故事的力量真是无穷啊,少年借故事巧劝吴王,可真是个智者呀!这位少年侍卫就像《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的那位高明的哲学家一样用心良苦、不露痕迹。面对这样的少年你们想说些什么? 六、合作表演,深化体验 1、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生议论纷纷,跃跃欲试。) 2、那好,请同学们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台词。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学生自由演练。) 3、指名两位同学上台准备表演,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4、现在让这两位同学到一边去练一练。我们还得准备准备。演戏要有个旁白,也就是画外音,把那些在舞台上没法布置出来、演出来的景呀、物呀作一个旁白,来一点说明。吴王花园早晨的情景怎么样呢?文中没写,现在就请各位导演即兴写一段话,谁写得快、写得好,就用谁的。(生纷纷动笔写。) 5、老师选择其中一位同学来作旁白,开始表演。 6、激励评价。 【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 少年 打 黄雀 啄 螳螂 捕 蝉 诸侯国 趁虚 吴王 攻打 楚国 【作业设计】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人或事呢?如果有,请你想想怎样劝? 《螳螂捕蝉》教案 篇3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的道理。 3、复述课文中的寓言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位少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劝说吴王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吴王说的话。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尽管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但是这位侍奉吴王的少年,仍要想去劝说吴王。他究竟是怎么劝说吴王,并使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讨论这两个问题。 1、讲读第3自然段。 出示:“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从“转来转去”一词,可看出少年想引起吴王的注意。从“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等词语,可看出少年一定要等到吴王的决心。) (3)转了三天,少年仍未见到吴王。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再次感受少年冒死劝说吴王的决心。) [句意理解的引导得法,尤其是启发想象少年的内心,有利于提高少年的形象,很有创意。] 2、讲读第4-11自然段。 (1)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少年非常婉转地与吴王交谈。通过“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引发吴王的好奇心,从而很自然地讲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同桌分角色练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要求:注意读好吴王、少年对话的语气,体会他们各自的心情。指名分角色朗读。 (3)少年究竟给吴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根据学生讲述出示故事内容) ①用划出故事,并练说。 ②指名讲故事。提示:讲故事要生动。 ③你觉得故事中,哪句话讲得最有道理? ④讨论:你觉得少年所讲得“它们”表面上指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⑤引读故事。 ⑥少年讲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2、理解“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 3、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 四、深入探究。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复述寓言故事。 《螳螂捕蝉》教案 篇4【学习目标】 1.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的含义。 2.学会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3.能够用这个故事所揭示的道理理解生活中类似的事例。 【课文提示】 1.作者刘向(约前77—前6)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九叹》等辞赋33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2.选自《说苑》。《说苑》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词语积累】 悲鸣饮露委身曲附傍延颈务欲得其前利顾患 【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 原文: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翻译:园子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 原文: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翻译:蝉高高在上一边悲伤的鸣叫,一边吸饮露水,(它)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后面; 原文: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翻译:螳螂紧贴树枝弯曲前肢想捕食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旁边; 原文: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翻译: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吃螳螂,却不知道弹丸在它的下面(正要弹射它)。 原文: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翻译:这三种情况都是力求要得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忌它们后面的灾祸啊。 【课文分析】 蝉、螳螂、黄雀在同一背景的舞台上,演出着相似的悲剧,而悲剧的根源却都在于贪图眼前小利而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全。人如果这样,也免不了悲剧的结局。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潜伏的危机、杀机,最终是免不了要招致灾祸的。所以,居安思危、近忧远虑,应成为人们为人处事的一种原则。 【思考问题】 1.本故事给我们叙述了怎样一种场景? (阅读课文,我们可以想象:拿着弹丸的人欲射黄雀——黄雀延颈欲啄螳螂——委身曲附的螳螂欲取蝉——蝉正得意洋洋地饮露。) 2.怎样描写蝉、螳螂、黄雀的? (“蝉”、“螳螂”、“黄雀”都为眼前的利益而显示出得意忘形的神态:蝉——悲鸣饮露、螳螂——委身曲附、黄雀——延颈欲啄。然而它们不知道悲剧即将发生。)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本来是告诫君王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现在用来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防备后患的人。)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螳螂捕蝉。你以前听过这个成语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说你的理解。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这个寓言故事有关。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要将它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总结:少年以螳螂捕蝉劝吴王 3、少年讲这个故事给吴王听,是别有深意的——(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计划。) 大臣与少年都劝说吴王,比较一下。出示结果对比。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为何结果相差如此之大? 4、可是,纵观全文,少年与吴王的对话中有没有提到关于楚国的事呢? 只是说了个故事,只字未提楚国之事,却令固执的吴王改变了主意,这个故事太值得我们去研究了。 三、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找到少年所说的故事,再轻声读一读。 2、这就是少年讲的故事。(出示)指名读。 3、学习故事。 A自读课文,能理清里面的关系吗?作图:露水蝉螳螂黄雀少年 B蝉、螳螂、黄雀有什么共同之处?(一心看到眼前的利益,却都不知道身后的祸患) 这几种动物都十分警惕,为什么都没发觉身后隐伏的祸患呢? ——“一心”,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螳螂:供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读读故事,你一定能揣测出它们当时的想法。 出示:望着眼前的,蝉心想: 螳螂 黄雀 ——是啊,我们不难体会到正因为急于获取眼前的利益,才使它们放松了警惕,忽略了即将到来的危险。谁能读出它们的“一心”得利的心理。 ——蝉身后隐伏的祸患是螳螂的捕食,螳螂身后隐伏的祸患是黄雀的捕食,而黄雀身后隐伏的祸患是少年手中弹弓的袭击。 5、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引读——其实我们应该想到一句老子的话:福兮,祸之所伏。 这个故事让吴王明白了什么?引读——攻打楚国是眼前的利益,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是身后隐伏的祸患。千万不能因为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身后的祸患,板书:(别因)眼前的利益(忽视)身后的祸患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理解不堪设想。堪,可以,能够。不能够想像。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各霸一方,彼此之间虎视眈眈。倘若被诸侯国乘虚而入,我们不妨想像一下会有怎样的后果?(国家被灭,人民被奴役……) 6、然而大臣们的反对、苦劝得到的是——出示——引读,少年的故事令吴王恍然大悟,— —引读。 为什么同一个出发点,却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呢?请再读读课文,课文中的一些细节会帮你找到答案。 ——大臣是直劝,少年是巧劝。 巧,体现在哪里呢?再浏览课文,你一定有话对少年说:少年,你的让我敬佩。 A智慧——不正面讲对错,用自然界里的故事,揭示道理,用故事启发吴王。 B勇气——冒死劝诫,勇气可嘉。联系到第二小节。 C讲话很有艺术,很有技巧。 语言看似寻常,却是精心设计,一步步地让吴王明白事理。练习对话朗读。语气应怎样? D耐心——为了说服成功,耐心等待机会。(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如果吴王仍然没有发现他,他会怎么办?(继续等,或想别的办法) 好一个令人敬佩的少年,用智慧、凭勇气,借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劝吴王!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借故事来说明事理,我们会在生活中找到与之相似的例子,从而深受教育启发。课后,请大家去搜集一下,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存在着“螳螂捕蝉”的现象呢? 板书:少年以螳螂捕蝉劝吴王 (别因)眼前的利益(忽视)身后的祸患 反思: 这篇课文有许多名师开过公开课,所以在上这课时,我停犯难,因为有一个心结没有打开:尽量不要重复别人的设计,以免有邯郸学步之疑。因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免有带着镣铐舞蹈的嫌疑。 综观这节课的设计,有几个亮点: 1、几个语言训练点设计较好。如“不堪设想”的理解,我先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想像一下会有怎样的后果,想象吴国的命运,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对词语的认识。 再如,“大臣会对少年说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艺术,除了寓意的揭示,还让学生领略了说话的艺术与效果。 还有,为了走进文本,我还设计了一些口述训练,如望着眼前的,蝉、螳螂、黄雀心想:;少年,你的让我敬佩。 2、课外资料的补充较好地帮助学生突破了对重难点的理解。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我去反思。 1、要在相信学生上下工夫,用相对整合的问题让学生有表达的空间。 2、概括主要内容时,学生讲得很罗嗦时,教师要有指导,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 3、提问要相对集中,如故事的分析,突出“一心”,不要太琐碎。 《螳螂捕蝉》教案 篇5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理解他们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代指的不同内容。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讲述课文讲的故事并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4.背诵课文。默写课文中少孺子讲的那段话。 5.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讲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2.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指名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写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是什么。 2.组成小组相互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讨论。 4.分段读熟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导书写生字 课后小结:学生能正确读文,通过学生交流能理清文章的层次,知道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再读古文时,需要教师指导如何停顿,以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句子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指名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吴王的话。 (2)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一些大臣却反对,吴王和大臣谁的意思正确呢?你的理由是什么? (3)练读这句话,体会大臣们考虑问题的周到。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起因。 2.精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试用自己的话叙述“螳螂捕蝉”的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故事:“螳螂捕蝉”。从“具体、生动”这一要求来评议指导。 (4)组织小组讨论:少年仅仅是为吴王讲一个故事吗?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找到理由? (5)组织讨论:少年说的一番话,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6)带问题读课文。互相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2.分角色朗读全文,(同桌、小组、集体)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3.指导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 三、复述课文 指名复述课文,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具体、讲生动。 课后反思: 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学习古诗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因此在课上先讲述了学期古诗文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生疏。 在备课过程中,我还考虑到螳螂捕蝉与打仗的联系,如果老师只运用语言去描述,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出示了一张地形图,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了文章要说明的道理:考虑问题要周全,同时也使文章主要人物(年轻人)的特点: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文章的重难点得到解决。 在讲课过程中我还注重朗读的指导,教给学生朗读古诗文的方法,并运用多种方法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朗读古文的兴趣。 《螳螂捕蝉》教案 篇6一、激趣解题,明确目标。 ⒈教师谈话:在生活当中你都会遇到你“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或“看不惯的一种现象”。这节课我们就用演讲的方式来畅谈。 ⒉自由发言:说说什么是“演讲”,怎样才能搞好演讲。 ⒊师小结:介绍演讲的特点,讲解演讲的技巧。 ⒋自主发言,说说你对这种行为和习惯的认识和理解。 二、观图,分析图意。 ⒈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⒉拼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或景物,“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⒊哪些是非讲不可?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⒋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⒌想后:结果会怎样? 三、明确演讲要求。 ⒈设计演讲要注意的三点。 ①想好演讲的内容。(我敬佩的行为是什么,为什么要敬佩,怎样敬佩,我看不惯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看不惯,怎样改变这种现象。) ②列提纲,安排演讲思路。 ③根据自己特长:选合适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态度自然大方,有感情。) ⒊同桌交流,互相启发,完善演讲准备。 四、小组畅谈,全班交流。 ⒈以小组为单位畅谈。 ⒉鼓励第一次畅谈不理想的同学再来。 ⒊综合评议,选出最好的同学代表小组到全班演讲。 ⒋各组代表演讲。 ⒌小组评价,选出最佳演讲者。 五、扩展运动。 写一篇作文,把”最敬佩的行为“或”看不惯的现象“写下来。 六年级上册语文《螳螂捕蝉》练习题(北师大版) 小学语文的学习其实并不难,我们精心为广大小学生朋友们准备的六年级上册语文螳螂捕蝉练习题,希望可以作为大家课后练习和考前复习的参考资料!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①,蝉高居、悲鸣②、饮露,不知螳螂③在其后也。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⑤在其下也。 (选自《说苑·正谏》) [注解]①蝉:昆虫,又叫知了。②悲鸣:动听地鸣叫。③螳螂:昆虫,又叫刀螳,臂长,善捕小虫。④委身:曲身。⑤弹丸:弹弓铁丸。这里指拿弹弓的人。 [实战演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⑴欲取蝉⑵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⑶黄雀延颈 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 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⑵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⑶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⑷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 5、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螳螂捕蝉: 1、⑴要;⑵旁边;⑶伸 2、⑴树;⑵蝉;⑶螳螂;⑷黄雀 3、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5、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螳螂捕蝉》教案 篇7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螳螂捕蝉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的第二段是重点,而明白本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特点及少年讲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课前准备: 写有词语的黑板,光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板书:寓言故事 2、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语言故事? (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3、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 4、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题目是--螳螂捕蝉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读,正音 劝阻瞄准毫不介意螳螂捕蝉隐伏念头不堪设想乘虚而入 侍奉固执恍然大悟自由自在诸侯得奖 2、理解词语意思 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祸患:祸事;灾难。 四、理清课文脉络 1、再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 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2、交流: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大臣们的意见正确、考虑周到。 (3)吴王主观、专横。(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指导读 4、齐读 六、作业 1、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一、听写几组词语 1、师:这节课先请同学们听写几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同学们仔细听,记住了再写下来,边写边想这几组词有什么联系? 蝉悠闲自由自在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正隐伏着祸患 2、出示词语,自己批改,全对的打"A",错的在旁边订正,统计对错。 二、讲故事 1、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了这么一件事,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是怎样一件事。老师讲完要请同学们来讲。 2、师出示:图(1),示范讲故事 3、指一名同学讲 师:故事讲完了,谁记住了能讲这个故事,可以看看我们刚才默的几组词,其他同学仔细听,等会儿请你们评一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学生评价后,再请另一位同学讲) 4、小结,引出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板书) 虽然黄雀在螳螂和蝉的背后,但它也没有想到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少年。所以,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所寓示的一个道理。 三、学习课文第2--12自然段 1、少年给吴王讲这么一个故事,那么他只是为了讲这个故事吗?(不是的,为了劝谏吴王) 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请你仔细地读课文,想象当时他的神态、动作 (1)自由读, (2)指名读,再评议 (3)同桌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 (4)推荐全班演一演(有什么建议) 四、明理 1、少年给吴王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吗? 2、从哪里看出来的?(恍然大悟)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说说词语的意思 (3)吴王彻底明白了什么?联系前文想一想,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螳螂捕蝉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五、总结 1、学到这里,你对吴王有什么了解呢? (1)固执 (2)知错就改 2、小结:是啊,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看待。 3、那你们觉得这位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后来,人们把它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它,记住这个道理。 六、作业 1、复述课文 2、造句: 自由自在-- 恍然大悟-- 附板书: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恍然大悟《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下面是我对这一课的一点感悟: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块 我个人以为,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我在教《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一落实解决:1、直接由课题入手,直奔"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2、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 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所以我特被重视让学生创造性地补充课文空白。比如课文写这位少年为了劝说吴王,拿着弹弓一连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才觅得机会,碰到吴王。花园里此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就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结果学生写得十分成功。这是一位学生的练笔: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副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 三、自主质疑、训练思维 老师的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因此,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感悟到少年是在智劝。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这一节课下来,留个我许多的思考…. 《螳螂捕蝉》教案 篇8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的第二段是重点,而明白本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特点及少年讲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课前准备: 写有词语的黑板,光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板书:寓言故事 2、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语言故事? (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3、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 4、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题目是——螳螂捕蝉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读,正音 劝阻瞄准毫不介意螳螂捕蝉隐伏念头不堪设想乘虚而入 侍奉固执恍然大悟自由自在诸侯得奖 2、理解词语意思 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祸患:祸事;灾难。 四、理清课文脉络 1、再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 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2、交流: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大臣们的意见正确、考虑周到。 (3)吴王主观、专横。(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指导读 4、齐读 六、作业 1、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一、听写几组词语 1、师:这节课先请同学们听写几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同学们仔细听,记住了再写下来,边写边想这几组词有什么联系? 蝉悠闲自由自在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正隐伏着祸患 2、出示词语,自己批改,全对的打“A”,错的在旁边订正,统计对错。 二、讲故事 1、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了这么一件事,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是怎样一件事。老师讲完要请同学们来讲。 2、师出示:图(1),示范讲故事 3、指一名同学讲 师:故事讲完了,谁记住了能讲这个故事,可以看看我们刚才默的几组词,其他同学仔细听,等会儿请你们评一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学生评价后,再请另一位同学讲) 4、小结,引出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板书) 虽然黄雀在螳螂和蝉的背后,但它也没有想到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少年。所以,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所寓示的一个道理。 三、学习课文第2——12自然段 1、少年给吴王讲这么一个故事,那么他只是为了讲这个故事吗?(不是的,为了劝谏吴王) 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请你仔细地读课文,想象当时他的神态、动作 (1)自由读, (2)指名读,再评议 (3)同桌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 (4)推荐全班演一演(有什么建议) 四、明理 1、少年给吴王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吗? 2、从哪里看出来的?(恍然大悟)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说说词语的意思 (3)吴王彻底明白了什么?联系前文想一想。 五、总结 1、学到这里,你对吴王有什么了解呢? (1)固执 (2)知错就改 2、小结:是啊,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看待。 3、那你们觉得这位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后来,人们把它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它,记住这个道理。 六、作业 1、复述课文 2、造句: 自由自在—— 恍然大悟—— 附板书: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恍然大悟 (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资源开发: 从生活周围寻找如螳螂一样的人,分析因顾眼前利益而带来的祸患。 媒体使用: 生活小故事及相应的图片,配套教材课件。 设计理念: 生活处处皆语文,借用生活中的语言材料深化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进行学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讨论。 4.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名读。 3.师生评价。 4.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完成习字册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指名复述,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四、学生质疑,结合质疑小结课文。 五、作业: 1.讲述故事。 2.练习说话。 3.搜集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故事。 《螳螂捕蝉》教案 篇9【教材简介】: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从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考虑问题要全面,做事要周全。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的道理。 3、表演课文中的寓言故事。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的道理。 2、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体会少年的聪明,弄清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 【设计理念】: 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重组课文,落实重点,并围绕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活动。重在发展学生语言,注重培养创造能力,训练学生思维,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后,对课堂教学过程做好合理、有效的反思,从而有效改进自身的教学,提高教学能力。 【设计思路】: 由成语交流引入对课文的学习,继而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重点引导学生品“劝”,感悟人物形象,通过大臣的“劝”与少年的“劝”的对比以及对少年语言行为的品读,体会少年的聪明,学习通过委婉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把握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指导学生表演故事,提高能力落实运用。 【教学过程】: 一、 说成语,导入学习 1、师:同学们,学习到现在,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成语,能说说吗? 2、学生交流 3、师:在这些成语中,有哪些是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呢? 4、指名回答 5、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师板书课题:螳螂捕蝉。学生齐读课题。) 二、 品读“劝”,感悟人物 (一)学习大臣的“劝”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师: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一些大臣们却反对,这是为什么?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但如果……) 追问:那么吴王为什么要出兵攻打楚国呢?(“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 3、师:比较一下,你赞同谁的意见?为什么?(大臣们,他们考虑比较周全。) 4、师:是啊,但是面对大臣们的反对,吴王怎样? (“可是吴王固执……谁敢来……处死他!”) 5、指导读好吴王的话:指名读——齐读 追问: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答:吴王主观、专横、固执、甚至有点凶狠残暴。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故事,品读“劝” 1、轻声读课文2-12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叙述“螳螂捕蝉”的故事。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说,师相机板书:蝉——螳螂——黄雀——少年 2、讨论:这位少年仅仅要为吴王讲这个故事吗?你能从哪些地方找到理由? (1)“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想去劝说吴王。”“可是,……怎么办呢?” (2)“……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提问: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少年冒死巧谏吴王的决心、勇气和智谋,他非常爱国。) (3)“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提问:从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表现了少年的欣喜激动之情,表现了机会的来之不易。) (4)“我在打鸟”(表现了少年的机智) “吴王来了兴趣”(说明少年的话起了作用,显示了他的机智。) 3、师:少年的故事讲得怎样?(形象生动,鲜活有趣。)抓住各种人物的动作来体会。 师:少年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吴王听了仿佛真看到了这一有趣的景象,这足以证明这少年非常机智。 4、师:那么少年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劝说吴王取消攻打出国的念头。) 追问:他的理由是什么?(“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隐伏着祸患呢!”) 师:对,这既是少年告诉吴王不要轻易攻打出国的理由,也是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文章的中心。(板书: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 学生齐读这句句子 5、师:听了少年的一番话,吴王有什么反应?(“……恍然大悟,连声说……取消了……念头。”) (1) 理解:恍然大悟 (2) 问:吴王从少年的话中悟到了什么? (吴王受到了少年的启发,明白了他攻打楚国的想法,也好比这蝉、螳螂、黄雀,只顾了眼前的利益,却没考虑到身后的隐患。) (3)吴王眼前的利益是什么?(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 吴王身后的隐患是什么?(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 (4)纵观全文,哪两句话前后照应? (“大臣们以为……”和“蝉、螳螂、黄雀,它们……”) 6、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比较“劝”,感悟人物 1、教师引导: 大臣们劝说吴王是因为——(生答),少年也劝说吴王是因为——(生答),他们都是为了——(生答:国家),他们都有一颗——。 2、问:都是劝,可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 3、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思考 (指名答:少年通过讲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4、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 (指名答: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5、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动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指名答:智劝、巧劝。) 6、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从少年的勇敢和智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答:足智多谋、有勇有谋、有胆有识、胆识过人、机智勇敢) 三、表演故事,深入体会 1、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 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台词。 (强调: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2、一组同学表演,其余学生做导演,策划一下在适当之处加入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 3、指名一组表演,适当点评。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 2、学了课文,你想到了哪些词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思前想后、瞻前顾后、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五、布置作业 1、 课后第3题 (1)处死:“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命。 (2)死命令:“死”表示不可更改。 2、 课后第4题 因为吴王从少年的话中受到了启发,想起了大臣们的分析,他明白了自己想要攻打楚国的这一做法,就好比蝉、螳螂、黄雀,只顾眼前的利益,却没考虑到身后所隐伏的隐患,即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所以,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 补充 (1)积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思前想后、瞻前顾后、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2)联系实际,说说对“蝉、螳螂、黄雀,他们都一心想得到……隐伏着祸患呢!”的理解。 (例:贪玩图一时快乐而不做作业,结果考试考不出,老师批评,父母责骂,升学成问题……) 《螳螂捕蝉》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1、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 2、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3、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 2、感悟少年的足智多谋和他巧妙的劝说方式。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一、基础达标: 补充下列成语,并说说成语的意思。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后患。 二、 设问导读 (一)、理解故事,明白道理。 1、在文中找出叙述这个故事,读一读。 (1)、 齐读螳螂捕蝉的段落。(媒体出示) (2)、指名分角色朗读 ,评价。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蝉的自由自在、悠闲的神情,体会蝉的那种安逸的生活。 2、根据课文内容用图示表示出“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内容。 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是什么?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 蝉←(捕)← 螳螂←(啄)← 黄雀←(打)←少年 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自己身后隐伏着的祸患。我们应当有长远打算,否则后患无穷。 3、少年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劝阻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 吴王明白了故事当中的道理吗?(明白)从文中哪里可见?(恍然大悟) (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不明白) (2)哪里可见吴王原来不明白?(回到第一小节) 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不听劝告,还下了死命令。你们说我这个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固执) (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吴王,为什么听了少年的话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二)、追溯根源,明确形势。 1、请同学们用心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听了少年的话,吴王忽然想起了大臣们的分析,明白了自己就像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利益,却没有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即“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2、当时的局势,(楚国)是蝉,(吴国)是螳螂,(其他诸侯国)是黄雀。填在上面图示中相应的位置。 (三)、合作探究 1、少年能劝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少年是怎么劝说的?和大臣们的“劝”有什么不同?少年用一个寓言故事来劝,是直接讲这个故事的吗?而是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智劝、巧劝。(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少年委婉、含蓄,步步为营,不露痕迹。而大臣们是直言相劝,直截了当,难以奏效。 2、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一下吴王和少年。 吴王:固执但能知错就改 少年:A、智慧——不正面讲对错,用自然界里的故事,揭示道理,用故事启发吴王。 B、勇气——冒死劝诫,勇气可嘉。C、讲话很有艺术,很有技巧。 D、耐心——为了说服成功,耐心等待机会 三、巩固练习: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从少年身上学 到了( );从吴王的 身上得到的教训是( ); 从螳螂捕蝉的这则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是( )。 四、 拓展练习: 吴王之前下了死命令,那么,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 五、作业: 1、请大家把螳螂捕蝉的故事相互演一演。 2、请大家回去后把螳螂捕蝉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附板书设计: 10、 螳螂捕蝉 蝉 ← 螳螂 ← 黄雀 ← 少年 (楚国) (吴国) (其他诸侯国) 《螳螂捕蝉》教案 篇11《螳螂捕蝉》教案 夏菲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古文的能力。 2. 了解寓言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 3. 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深化寓意。 4. 通过对多则有趣寓言的阅读,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用学生秋游照片引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发学生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兴趣。 二. 读通课文,理解文意。 1. 分组学习,正音、正义。 逐字、逐句翻译课文。读、加点字、翻译。最后由学生强调重点:找出不能搞错的关键词。 2. 感悟寓意 再次朗读课文,读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后,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的祸患 。 比喻只看见眼前有利可图,却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不能只看中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 凡事需作全盘打算,不能鼠目寸光,毫无远见。 3.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深化寓意。 找出文中对动物形象进行描写的词。 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看动画片,展开联想,进行形象再创造。 用80-100字选择蝉、螳螂、黄雀中的一种,通过生动形象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语言的描写,突出其“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 三. 通过自己的阅读感受,体会寓言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 通过短小、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的方法表达出来,使人理解。 四. 拓展 寓言它通过短小、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的方法表达出来,使人理解。这种说理方式很容易为我们所接受。《螳螂捕蝉》的作者西汉刘向,就是擅长于用寓言来说理,他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不少文化瑰宝。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他写的其他寓言故事。 要求:读懂寓言大意并能说出得到的启示。 枭东徙 刘向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齐景公出猎 刘向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晏子辞高僚 刘向 高僚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僚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读音bi四声,纠正)吾过,是以逐之也。” 五. 作业 1.背诵课文。 2.选择刘向寓言故事中的一则进行扩写,300字左右。 《螳螂捕蝉》教案 篇1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的道理。 3.复述课文中的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的道理。 一 、复习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 (齐读,板书课题) 2、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那么,大臣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3、可是吴王却很固执,谁来读读吴王的话? 出示: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指名读。 4、就是这位固执的吴王,听了少年的一番话,却——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那么这位少年到底说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学习课文。 二、精读感悟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迅速浏览课文第二部分,看看少年到底说了什么?(少年说了一个故事) 2、交流:少年讲了一个故事让吴王懂得了道理。 谁来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出示这个故事 ①故事中对于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得非常形象,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抓住相关的词语体会一下,相信你会深有感受。 ②交流: “蝉”: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从这几个词语你能体会到蝉的心情怎样?练读 “螳螂”: “拱”、“举”;螳螂心里怎样想,练读体会。 “黄雀”:“伸长”,黄雀心里怎样想,练读体会。 ③现在,你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板书:蝉 螳螂 黄雀) 那么,蝉、螳螂、黄雀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呢? 试着完成表格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4)师小结:其实少年讲的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同学们都知道每个寓言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那么这个寓言故事也不例外,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看不到身后隐伏着的祸患,是非常危险的!) (5)我们听了这个故事都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吴王听了以后,明白了吗? ——明白了。 从哪里看出?——恍然大悟。 (出示):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6)“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吴王一下子明白了什么道理呢?引导学生交流 (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知道了自己就像是故事中的蝉、螳螂与黄雀一样,只考虑到眼前的利益,没有顾及到身后的隐患,如果自己执意攻打楚国的话将会被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那后果将是自己的国家被其他的诸侯国所灭。) 相机请学生上台板书。(诸侯国——→吴王——→楚国) 3、所以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你觉得这个少年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对这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佩服)佩服少年的什么?(用一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道理,主动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 (2)他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细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相关的词句细心体会,我相信咱们对他一定会有更深的认识。 交流要求:先把自己所找的语句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交流: 1、这位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勇气可嘉) 2、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为国分忧、十分爱国)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交流: 1、从这里能看出,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坚定决心) 2、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不怕吃苦、大局为重) 3、这位少年拿着弹弓在花园里转,并不是来打鸟,真正的意图是要劝说吴王。这说明他已经想好了劝说吴王办法,他已经胸有成竹了。(胸有成竹)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他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他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样,就把吴王给吸引过来了。因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听,吴王当然不会例外的。(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 4、指导朗读:那么,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课件出示)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小组内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 小组展示 三、人物对比、欣赏少年 1、吴王攻打楚国可能会带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不堪设想的后果,大臣们和少年都看出来了。,也都进行了劝阻,但前者没有成功,而后者却如愿以偿。这是为什么呢? 2、少年侍卫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更委婉一些,称得上是——智劝、巧劝。可见,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智谋。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回头来看课文,这位少年巧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最终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2.你从中能得到什么收获呢?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课件出示) (从少年身上、吴王身上,从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螳螂捕蝉》教案 篇13作者:刘 丹 转贴自:焦溪镇舜山小学 点击数:77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案 焦溪镇舜山小学 刘 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的道理。 3、复述课文中的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位少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劝说吴王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吴王说的话。 [一开头,就可以看出老师是把这篇课文作为写人的文章来教的。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少年”的形象,是对的。]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尽管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但是这位侍奉吴王的少年,仍要想去劝说吴王。他究竟是怎么劝说吴王,并使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讨论这两个问题。 [两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讲读第3自然段。 出示:“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从“转来转去”一词,可看出少年想引起吴王的注意。从 “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等词语,可看出少年一定要等到吴王的决心。) (3)转了三天,少年仍未见到吴王。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再次感受少年冒死劝说吴王的决心。) [句意理解的引导得法,尤其是启发想象少年的内心,有利于提高少年的形象,很有创意。] 2、讲读第4-11自然段。 过渡:看来,这位少年他是非等到吴王不可了。三天后,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他是怎么与吴王交谈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 (1)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少年非常婉转地与吴王交谈。通过“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引发吴王的好奇心,从而很自然地讲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同桌分角色练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要求:注意读好吴王、少年对话的语气,体会他们各自的心情。指名分角色朗读。 (3)少年究竟给吴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根据学生讲述出示故事内容) ①用“ ”划出故事,并练说。 ②指名讲故事。提示:讲故事要生动。 ③你觉得故事中,哪句话讲得最有道理? ④讨论:你觉得少年所讲得“它们”表面上指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指蝉、螳螂、黄雀。螳螂想啄食蝉,黄雀想捕食螳螂。) ⑤引读故事。(师引)蝉一心想着——(生读)眼前的露水,(师引)却没顾到——(生读)身后的螳螂;(师引)螳螂一心想啄食——(生读)眼前的螳螂,(师引)却没顾到——(生读)身后的黄雀;(师引)黄雀一心想捕食——(生读)眼前的螳螂,(师引)却没顾到——(生读)树下的少年。(师引)蝉、螳螂、黄雀,它们(生读)都只顾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身后的祸患。 ⑥少年讲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先让学生弄清情节,通过分角色的朗读,进入情境。然后把少年讲的故事找出来,讲述、讨论,理解寓意,并理解少年“用意”。层次十分清楚。] 三、学习第三段。 过渡:少年讲了这个故事,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1、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2、理解“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 3、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出示填空: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受到了启发,明白了 ,所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四、深入探究。 1、少年的目的达到了,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那么,少年怎么会想到讲这个故事的?(因为吴王所处的环境与“螳螂捕蝉”有相似之处。因此,少年就通过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2、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么少年的劝称得上是什么呢?(智劝) 3、小结。侍奉吴王的少年懂得一个好的主意要成功,得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恰当的时机,他真可算得上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引导学生进行对照、分析,深刻地理解少年的形象。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很好地渗透了探究性学习的精神,而且照应了开头。] 五、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巧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吴王很固执,不听大臣的劝说,一定要攻打楚国。但是,后来他听了少年的故事,坚决地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你读了这个故事,又懂得了什么? 六、作业。 1、复述寓言故事。 2、填空: 《螳螂捕蝉》一文,主要写了少年巧用 ,从而体现少年的 ,同时还告诉我们 的道理。 板书: 23、螳螂捕蝉 螳螂 (吴国) (楚国)蝉 黄雀(其他诸侯国) 少年智劝吴王(有勇有谋) [充分利用了文本资料,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少年的形象,学习他的精神和品质;而且从吴王的角度思考,懂得一个人应该勇于改正错误,还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寓意。在语文基本功训练方面,抓得也较为全面,既有理解的训练,又有积累和运用的训练。] (简评:徐伟健)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螳螂捕蝉》教案 篇14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①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②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③练读第3节。 ④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①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②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板书设计: 蝉 ← 蟑螂 ← 黄雀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 少年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