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螳螂捕蝉导学案 |
范文 | 螳螂捕蝉导学案(精选2篇) 螳螂捕蝉导学案 篇1东蜀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执笔: 审核: 使用人: 小主人姓名: 组名 课题:《螳螂捕蝉》 课型:阅读课 课时:2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我能感悟少年的智慧。 3、我能通过理解“螳螂捕蝉”的寓意,懂得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重点难点预测】 我能朗读复述课文、理解“螳螂捕蝉”的寓意。 【知识链接】: 第一关:我来谈对课文的了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螳螂捕蝉》,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关:我能完成听写任务。 1、听老师读词语,同学们记住并写下来。 2、听写完毕,同桌互查。 第三关:我理解、我感受。 一、我能理解“螳螂捕蝉”的寓意。 1、朗读9-12自然段。读完后,自己试着把故事复述一下,尽量用上刚才听写的四组词语,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话。 2、复述展示。 3、此时你想对蝉、螳螂、黄雀各说些什么呢? 蝉: 螳螂: 黄雀: 4、他们仨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 二、我能体会到少年的智慧。 1、精读3-12自然段,找出少年的言行,揣摩少年的意图。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自学感悟,然后汇总报告。 第四关:我能表演。 1、 在组内将《螳螂捕蝉》排成课本剧,分角色演一演。 2、 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那么第二天上朝时他如何向大臣们解释这一新决定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一会每组推荐一个吴王上早朝,看哪位吴王最像。 谈谈我的收获。 螳螂捕蝉导学案 篇2班级 学科 导学内容 课时 主备人 语文 《10、螳螂捕蝉》 一 陆桂国 导学 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 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教具 小黑板、电视机等 预习 1、生字描红并在文中圈出生词。在文后生字下另组两个词。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写在相应的地方)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朗读课文至少3遍,做到正确流利。 导学过程 一、 小组检查: 各小组自行检查预习情况并进行简单交流讨论。 二、 布置任务: 1、重点理解词语: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自由自在 恍然大悟 毫不介意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3、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 4、故事的起因、经过、结局各是什么? 5、这则寓言讲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6、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为何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对此,你有何看法? 三、 小组交流: 针对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参与小组讨论。 四、 学生展示: 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展示。 五、 课堂反馈: 1、 我知道了吴王为什么放弃攻打楚国了: 2、 我还知道的历史成语故事有: 我能把其中( )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在这篇课文中,我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 六、 拓展延伸: 背诵《朝代歌》。针对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参与小组讨论。 检测反馈: 一、辨字组词。 捕( ) 虚( ) 供( ) 涡( ) 铺( ) 虎( ) 拱( ) 祸( ) 辅( ) 虑( ) 洪( ) 锅( ) 二、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死:①失去生命 ②不顾性命 ③表示坚决裂 ④不活动,不灵活 1、吴王已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 2、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 3、这条沟多年没有人清理,曾经哗哗直流的水成了死水。( ) 4、战士们个个满腔热血,希望同对岸的敌人决一死战。( ) 转:①旋动、改换方向 ②不直接地 ③围绕中心旋动 ④量词、绕圈 1、这件衣物我不敢当面给她,请你帮我转达给好好吗?( ) 2、瞧,这辆车的轮子转得可真快,我猜有时速120公里吧!( ) 3、只见小张转身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真的生气了。( ) 4、是谁让你把这条绳子转那么多圈的?都快解不开了。( ) 界首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生姓名 年 月 日 班级 学科 导学内容 课时 主备人 语文 《10、螳螂捕蝉》 二 陆桂国 导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重点 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难点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具 小黑板、课件等 预习 1、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完成课后第3、4两题。 导学过程 一、小组检查: 各小组自行检查预习情况并进行简单交流讨论。 二、 布置任务: 1、自己复述故事 2、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3、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4、复述课文 三、小组交流: 针对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参与小组讨论。 四、 学生展示: 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展示。 五、 课堂反馈: 1、复述练习。指名复述,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2、小组同学互相听写本课词语: 六、 拓展延伸: 搜集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故事。 检测反馈: 1、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事情吗?举例谈谈你对此有何看法。 2、补充下列词语并说出他们的故事 1)鹬蚌相争, 得利; 2) , 殃及池鱼。 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 。 3、请你列举几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4、列举几个来自历史故事成语: 5、读下面故事完成后边作业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1)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疲惫不堪 3)给下列词语找个反义词 枯萎—— 干脆—— 4)这个人为什么事着急,他是怎么做的?结果呢?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学)后反思: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