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
范文 |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精选14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1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那些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详解与答案】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以下几件事: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然后写了父亲被捕时的情景,主要表现了对敌人的心虚、残暴和父亲的镇静、处乱不惊;接着写了父亲在法庭上与敌人斗争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镇定、沉着;最后写了父亲被害后,全家人悲痛心情。 第二问答案示例: 我对李大钊在法庭上与敌人斗争的景象最深。 原因:尽管敌人十分凶狠,可李大钊同志坚强不屈,沉着、冷静地同敌人进行斗争。面对亲人的哭喊,他表现异常坚强,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 2、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再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详解与答案】 (1)“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说明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李大钊同志即使受过苦刑,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 (3)“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伤痛。相反,他却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她们化悲痛为力量。 3、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详解与答案】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写了父亲牺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复强调了父亲被害的日子,这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照应关系,文章的开篇就写到了“1927年 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这样写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 (答案略)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学情分析: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明确学习目的 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 2、导入 课题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3、简介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二、初读课文,思考: 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自学生字词,有不会的地方查字典。 1、读准字音。 2、记清字形 3、理解字意 军阀:指旧中国拥有武装部队,霸占一方,自成一派的人。 儿童娱乐场:相当于现在的儿童乐园之类。 僻静:偏僻安静。 恐怖:惊慌、害怕。 宪兵:旧社会反动派用来镇压人民的军队。 苦刑:使人非常痛苦的刑罚。 押:暂时把人扣留,不准自由行动。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生字勒死。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内容 2、朗读全文,能回答课后练习题1 教学过程 : 一、学习被捕前部分 1、轻声读这一部分: 2、讨论: (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 (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 (1、烧掉文件书籍;2、张作霖要派人搜查;3、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 (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 1、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 2、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想到革命工作。 3、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二、学习被捕时部分 1、说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 2、思考: (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 (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 (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 (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 3、小结 三、学习被捕后部分 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 (1)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 (2)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 2、思考讨论: (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明了什么?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的无比坚强、沉着。) (3)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1、“安定”——不动摇。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 (2、“沉着“——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四、巩固练习 1、说说每一部分都讲了哪些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 (2)语言练习 (3)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 (4)“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 (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问反动派讨还血债,继承先烈的遗忘革命到底) (5)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二、总结课文 1、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2、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a)对亲人充满慈爱。 b)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c)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3、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 (1)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三、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局势严重 工作紧张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平静慈祥 安定沉着 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3【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认识“瞅、钊”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回忆” 1、板书课题。 2、这篇课文是谁回忆谁? 3、为什么“回忆”前要加“十六年前”呢?(“十六年前的回忆”即回忆十六年前。) 二、初读感知,理清“回忆” 1、请你把课本翻到46页,让我们一起走进十六年前的回忆,带着这些问题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明白吗?好,开始。 ①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这篇课文比较长,我把难读的词语请了出来,你会读吗?请小老师来领读。 ②随机解决较简单的几个问题。 ③合作交流: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你能说一说吗?(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 2、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课文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省略修饰语和个别情节,语句简洁。) 3、简介时代前景及作者。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父母早亡,跟随祖父长大。1913年,他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他把北大图书馆变成了传播新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这一年,年青的毛泽东和李大钊结识了。他们在北大红楼,建立了革命的友谊。 1924年代表中共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运动。 他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团结广大群众,同敌人展开英勇的斗争。他成了军阀、*的眼中钉。1927年4月6日反动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了李大钊同志。 李大钊同志在狱中受尽了种种残酷的刑罚,他的全部指甲都被凶狠残暴的敌人拔掉了。但是,他始终没说一句有损于党的荣誉、有损于革命利益的话,没泄露党的任何机密,表现了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的革命气节。4月28日*绞死了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了一生。最后献出了他的宝贵生命。他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 三、走进“回忆”,了解被捕 1、请你再一次走进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先来学习父亲被捕前这部分,找一找哪些语句深深打动了你?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①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父亲在干什么呢?(忙碌,早出晚归,日夜不停地忘我工作。)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②为什么父亲要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联系第6自然段,点名写法:照应) ③从父亲早出晚归,日夜不停地忘我工作,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你读出了什么?(时局紧张,不顾生命安危) ④这就是我的父亲,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2、找一找还有哪些语句深深打动了你? 出示: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①“我哪能离开呢?”是什么意思? 离开意味着什么?不离开又意味着什么? ②在生与死的抉择中,父亲选择了什么?这又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啊? ③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 ④是啊,我哪能离开呢?从这段话的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呢?(反问) ⑤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意志坚决,置生死于度外) ⑥既然这两个反问句更写出父亲的坚决,那么这样写行吗?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不行,缺少层次,递进) ⑦体会得真好,那该怎么读呢?自己先试试。 ⑧这就是层层递进啊,我哪能离开呢,让我们捧起书,一起再读一读。 3、我哪能离开呢,父亲依然不顾安危工作着,依然,引读: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父亲依然工作着,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出示:穿灰*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①同学们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敌人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备而来,全副武装) ②父亲面对这一群气势汹汹,杀气腾腾,全副武装,有备而来的魔鬼,父亲是怎样做的?请你找一找。 ③出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④哪一词印入了你的眼帘? ⑤“严峻”。父亲这严峻态度仿佛在告诉他们什么?让我走进父亲的内心,自己再读一读。 ⑥但是他为什么不说?(轻蔑,不屑) ⑦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仅仅保持的是对敌人的轻蔑和不屑吗?保持的还有什么呢?请你再读读这段话。(勇敢,坚毅,沉着,视死如归的本色……) ⑧齐读。 4、根据板书,小结:这就是我的父亲,忘我工作、意志坚决、勇敢坚毅、视死如归的父亲,十六年来久久难忘。 【第二课时】 一、简介人物,丰富认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着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了父亲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李大钊同志入狱后,备受*,但他始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1927年4月28日,在敌人的残害下,李大钊同志第一个走上了绞刑架,毫无惧色,从容就义。时年38岁。 二、集体交流“被捕后”这部分 走进人物内心。(课文的第十八自然段至第二十九自然段)师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选读相关语句,谈感受。具体预设如下: 1、学生选读课文的第19自然段。 (1)学生读议第19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父亲”外表的变化谈感受。 2、依循学生的阅读需要,以课文的第22自然段为切入点,上挂下联。 (1)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2自然段。 (2)根据段中的第1、2句话,挑起疑问。 师:这是我们被捕十多天之后,亲人间的第一次见面,其实也是最后一次见面。人之常情,我们多么希望父亲能对我们说些什么啊!可是,文章怎么写的?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2自然段的第1句和第2句话。 师:“没有说一句话”。为什么?我在想。父亲是不是不爱他的孩子?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3)联系上下文19-28自然段,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4)教师小结,回扣段中的重点句子。 师:是的,他爱他们,从先生子女后来的访谈和传记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对孩子的爱。他是一个很平常的人,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妻子的丈夫,他爱深深地爱着他们。可是为了不连累亲人,为了不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丝毫的软弱,他把爱深深地埋在心里。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啊!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5)联系上下文,同座间互相探讨,在探讨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精神的伟大。 相机出示重点句子:“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重点朗读这段话,在读中感悟人物之所以不平凡的内在原因。 (6)总结全文。 师:正是因为他的心被这样一种力量占据着,所以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势,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面对魔鬼般的敌人,他依然保持着他那严峻的态度;面对凶狠的法官,亲人的呼喊,能那样的镇定、从容。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更是一个伟大的人。为什么?因为他的心——生:(齐读重点句师:就是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他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 1、出示课件,(李大钊临刑前的一张照片,并配上了音乐)教师激情述说:“1927年4月28日,这是一个春天的下午,李大钊与另外19位年轻的革命者一起走向了刑场。他们的青春本来应该像春花一样灿烂,而此刻他们面对的是两台巨大而阴森的绞刑架。大钊先生深情地望了一眼亲人和同志,然后头也不会的第一个走上了绞架,“神色未变,从容就死”。他牺牲时还不到38岁。 2、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气什么关系?你从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中体会到什么? 3、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4、教师引导讨论并总结: 这篇课文是回忆录,开头提出16年前的1927年4月28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个日子就是4月28日。这样首尾呼应,突出了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5、找出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答出: 课文的结尾与句子 (1)照应。“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与句子 (2)照应。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与句子 (3)照应。。 四、读写结合,抒发情感 1、结合李大钊牺牲xx年纪念活动,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2、师生共同交流自己的感受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4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组:深深地怀念中的第一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说教材 本册教材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最后一册教材,是衔接中小学语文学习的桥梁。俗话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因此,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语文阅读作文能力的提升,不仅对中学语文学习有益,更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必备能力。 本组课文共有4篇,都是追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有大义凛然的李大钊,有舍身引路的郝副营长,有日夜操劳的开国总理周总理,有舍己救人的张思德。虽然他们所处的时期不同,但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相同的,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是相同的。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贞革命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深深地思念。这篇文章除开头外,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记叙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李大钊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受到革命的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的面对危险,平和的面对家人的悲伤,以及无所畏惧的面对死亡。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教给他们读书作文的方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教给学生寻求“活水”的方法,他们才能够思如泉涌,妙笔生花。 二、说学情 本班62人,学习语文的兴趣都很浓厚,并且具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他们的朗读入情入境,他们的表达酣畅淋漓,他们的倾听全神贯注,他们的笔尖真情流露。在这样的课堂,教这样的学生,只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只需要教师的“授之以渔”,“原生态”的语文课堂即可呈现,当然这只是预期的效果。 三、说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天天看书,终生与书为友,这是一条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理念一:课堂书声琅琅,享受精神食粮 理念二:课前查找资料,课堂加深理解 理念三:学习表达方法,读写相得益彰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因此设计了:写一件令你记忆深刻的事情,运用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把内容写具体。达到了学以致用。 四、说方法策略 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定教。 从教学内容出发,朗读感悟。 从教学效果出发,积极体验。 五、说教学流程 1、诗歌导入,联想入题 2、整体回顾,理清脉络 3、对比朗读谈发现 4、自由朗读,品味其人 5、重点引导,加深理解 6、纵观全文,交流收获 7、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其实,语文很小,不过“字词句点”,语文很大,包罗“气象万千”,语文教学就是把大千世界缩小了给学生看,语文教育就是把小东西放大了装进学生的心田。 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让我们做一个快乐的语文人。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大家!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5课 题: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 型 阅读课 年级 六 执教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并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通过初读课文,我能读懂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归纳中心思想。 学习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归纳中心思想。 预习准备: 1.收集李大钊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 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标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知识链接 阅读《红岩》、《烈火金刚》等书籍 学 习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环节 学生活动 学法指导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质疑定向 1、你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谁创造的吗?你知道它的创始人有谁吗?今天我们学习的主人公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我们幸福生活的创造者之一:李大钊。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李大钊的资料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 ① ② ③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2、针对课题或课文提问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 1、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 ①标记段落,给课文分段,读通读顺每句。 ②读准下列字音并理解划线词语: 军阀 恐怖 苦刑 宪兵 魔鬼 匪徒 舅姥爷 不慌不忙: 一拥而入: ③课文按照 顺序回忆了李大钊 、 、 和 几件事,表现了 。 ④读完课文,我印象最深的是: 1、给课文分段了解段意 2、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归纳课文记叙的几件事。 4、小组交流 交流展示 深化感悟 1、 分组朗读课文,读后组织评议。 2、 分组展示以上第①-④题。 1、 注意及时正音,并从是否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评价。 2、 汇报后,其他组可适时补充或质疑。 总结巩固 拓展创新 1、 看拼音写词语: jūn fá pīan pì jiǎo xíng kǒng bù ( ) ( ) ( ) ( ) hán hu xiàn bīng yì yǒng ér rù ( ) ( ) ( ) 2、 给多音字组词: dāi( ) qiáng( ) zhuó( ) 待 强 着zhāo( ) dài ( ) jiàng ( ) zháo( ) 3、 再读课文,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如:你觉得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革命者? 1、2题自己独立完成,小组长检查订正。 3题可参考课后练习提出问题。 板书设计 学习反思 李大钊语: 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6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含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难点:理解 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 1、看了课题,我想知道 2、读第一遍课文,推荐生字词。 3、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 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 4、读了课文,我有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5、默读课文,除开头外,文章按 顺序写了 被捕前 、 、 、 和 这四件事。从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个 的李大钊。 二、质疑自探,合作交流 1、父亲为什么而忙碌? 2、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3、读到课文结尾处,再次出现了“4月28日”,我找到了与结尾相照应的句子是 4、文章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我是这样理解的: a、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原因是“ ”,这力量就是 。正因为他 ,所以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他 ,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b、我还能用这样的方法理解其他的句子,如:a、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1)李大钊在孩子眼里是个怎样的父亲? (2)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c、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读读李大钊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你从哪品味出来的 (2)从中可以知道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三、展示: 四、课堂检测 学完课文后,我想对先烈说: 我想对同学说: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7【学习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2.弄清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 一、介绍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师: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师: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看注释、查词典等方式弄懂。 2.词语学习: ⑴交流自己已懂的词语,如: 军阀:指当时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课文中的张作霖就是当时北方北洋奉系军阀的首领。 宪兵:旧社会反动派用来镇压人民的军队。 儿童娱乐场:相当于现在的儿童乐园之类。 僻静:偏僻安静。 恐怖:惊慌、害怕。 苦刑:使人非常痛苦的刑罚。 押:暂时把人扣留,不准自由行动。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生字勒死。 ⑵认读生字新词,把生字和下面的词语抄写两遍: 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严峻、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 三、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 1.标注自然段。(共32个自然段。) 2.默读2~32自然段并思考: 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可以小组讨论。 3.小组通过交流讨论,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融入重点片段的朗读感悟。建议2~32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⑴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⑵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⑶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 ⑷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四、小组合作,交流感悟 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上记号,待合作探究时解决。 五、布置作业 1.自学生字、抄写文中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8[教师与文本对话的思考] 一、关于教材: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文中,女儿以回忆的方式真实地记叙了父亲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在一遍遍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李大钊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爱孩子,爱家庭,他是平凡的,可亲的。可当他面对工作,面对凶残的敌人时,他却能处变不惊、坚贞不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他又是不平凡的,他更是一位伟大的人。我被文章中所涌动着的人性的美所深深打动。我想,教学本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一生。 二、关于教学: 2007年4月28日,是李大钊先生逝世80周年的纪念日。不仅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对李大钊都是知之甚少: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仅此而已。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积累,与文本的情感内涵相距甚远,再加上文章篇幅较长,学生很难被文章打动。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文本的特点,紧扣文中的重点词句,从作者的视觉出发,挖掘文中人性最美好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李大钊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他爱孩子、爱家庭,他是平凡的,是可亲的,他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可当他面对工作,面对凶残的的敌人时,他处变不惊、坚贞不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他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的教学设计力求拉近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李大钊作为一名平凡人的伟大的内心世界。 文章篇幅较长,但语言平实,极具感染力。文章的布局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首尾照应,整体结构的严谨体现了本文的写作特点,同时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另外,作者对场景的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对比描写也为文章增色不少,使读者能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真情实感。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文本的宝贵资源,应该在教学中予以充分的重视和落实。 基于以上的两个方面的思考,我们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将本课教学作为两课时处理。第一课时重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并以“被捕前”、“被捕时”这两部分的课文内容为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第二课时,在学生理解“被捕后”这部分内容、体验情感的基础上,揣摩、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读写结合。 [教学预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针对课文的特点,借助课外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在读书体悟中,感受李大钊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更是一个伟大的人,并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李大钊言行的重点语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在读中加深对人物的了解,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1、创设情境,挑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 2、搭建平台,拉近时空距离,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教师、作者之间情感交融。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师生谈话,单元整体导入。 2.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师生交流资料。 5.学生默读课文,围绕自己感受很深的地方作批注。 6.集体交流“被捕前”、“被捕时”这两部分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集体交流“被捕后”这一部分。 2.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感受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对表达感情所起的作用。 3.读写结合。 课前准备: 1.课件、黑板条。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单元整组导入。 方式一:(教师播放“五月的鲜花”这首歌曲导入) 师: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三组课文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一起感受那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 方式二: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轻松一下好吗?“五一”黄金周刚刚过去,我想大家还过得轻松愉快吧。 生:(自由谈感受) 师:同学们,我们多么快乐!是啊,当我们吃完早点,背上书包蹦蹦跳跳上学的时候;当我们的爸爸妈妈匆匆忙忙赶去上班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街心公园的老人在悠闲地吟诗舞剑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这种安宁、祥和其实就是一种幸福。而这种幸福又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三组课文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一起感受那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 二、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1.学生读题,教师在关键词下面做上记号:十六年前的回忆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质疑。 (学生质疑:谁回忆?回忆谁?回忆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说是“十六年前”的回忆?)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书反馈。 (1)读词。(黑板条出示本课生字中容易读错的词语、多音字) 书籍 抽屉 严峻 瞅了瞅 披散 散步 勉强 待了一会儿 (2)读题,说说自己对课题都有了哪些了解。 (3) 整体感知。 师:女儿李星华在文中主要回忆了父亲李大钊的哪些事?同学们可以迅速地再浏览一下课文, 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 生:(浏览课文,简述课文的内容)。 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对课文内容进行理序。) 师:(指板书)同学们,其实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父亲李大钊身上的故事。看来,大家已经对课题和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真会读书。 四、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考虑到异地上课的因素,此环节可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作调整。)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的生平。 师:同学们,对于李大钊这个人,对他所处的时代,对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我们都可能不太了解。我和大家一样,我也作了预习,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些资料──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作者的父亲李大钊。下面,就让我们跨越时空,和作者一块回到那令人难忘的岁月。李大钊先生在演讲。1927年,有大批的革命党人被反动军阀杀害。看,在当年执政府门前的石栏上还依稀可见斑斑的血迹。李大钊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共写下577篇文章。这是他在狱中写的最后一篇文章。看,他的字迹依然是那么清楚、工整。这是敌人绞杀李大钊时用的刑具。为了延长他的痛苦,敌人对他用刑的时间长达40分钟,比别人多了整整一倍。那一天,是1927年4月28日。 五、独立阅读,走近人物内心。 1.自主阅读,圈点批划。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我当学生的时候读过,当老师以后也读过,但每一次读,我的心里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动。现在,请再读课文,细细地读,看看,在你读的过程中,围绕着李大钊这个人,他说的哪些话,做的哪些事令你感受最深?一边读,一边做批注。 2.读中指导。 3.小组交流。(此环节也会根据学生的学情作相应的调整。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读书批注比较充分,观点鲜明,则考虑直接进入集体交流。) 六、集体交流,走进人物内心。 (一)“被捕前”这部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 [ 说明: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是李大钊与妻子的一段对话,第一句话承上启下。父亲说的话虽不长,但“言为心声”,四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不能离开。这段话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的载体;同时也是学生在研读文本时情感体验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这一部分的处理过程中,教师将依循文脉和学情,将教学的重点段放在第七自然段,并以此为点,上挂前文。]具体预设如下: 1.指名读,教师相机出示重点段,学生扣住段中的重点句子,先议后读。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生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上挂至课文的2-6自然段的内容,通过“局势越来越紧张”和父亲态度的对比,感受人物的内心。 (3)引导学生扣住段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有感情朗读。学生此时表达的是自己读书后的感受,观点可能不太相同。教师引导学生少说空话、套话,要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预设如下: ──由“坚决”体会到李大钊说话时的毫不犹豫;态度的坚定;留下的决心。 ──由“不能轻易”、“哪能离开”体会到不到最后关头,他是不会离开的。 ──由“现在是什么时候”“多么重要”体会到李大钊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2.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李大钊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是一个把党的工作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 (二)“被捕时”这部分。(课文的第八自然段至第十七自然段) [ 说明:在这个部分中,课文直接涉及李大钊言行的只有第11.17 自然段,其余部分均为对女儿星儿和敌人的描写。其中,对敌人的描写占了相当大的篇幅。课文通过将李大钊的言行与女儿的害怕、敌人的残暴进行对比,来烘托人物的形象。因此,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依循文脉和学情,相对“被捕前”和“被捕后”这两部分,将“被捕时”这一部分做弱处理。通过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式再现当时的情景,体会人物的内心。] 1.学生选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语“不慌不忙”,走进人物内心。 师:“不慌不忙”。同学们,“几声尖锐的枪声”父亲是听见了,他也看到了女儿充满恐怖的目光。可他“不慌不忙”,想象一下,他当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他的心里早就做好了牺牲的思想准备。 2、学生选读课文的第17自然段,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语“态度严峻”,走进人物内心。 师:“严峻”?可以是“严肃”。你从“严峻”想到了什么?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集体交流“被捕后”这部分,走进人物内心。(课文的第十八自然段至第二十九自然段)师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选读相关语句,谈感受。具体预设如下: 1.学生选读课文的第19自然段。 (!)学生读议第19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父亲”外表的变化谈感受。 2、依循学生的阅读需要,以课文的第22自然段为切入点,上挂下联。 (1)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2自然段。 (2)根据段中的第1.2句话,挑起疑问。 师:这是我们被捕十多天之后,亲人间的第一次见面,其实也是最后一次见面。人之常情,我们多么希望父亲能对我们说些什么啊!可是,文章怎么写的?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2自然段的第1句和第2句话。 生:(朗读课文) 师:“没有说一句话”,为什么?我在想。父亲是不是不爱他的孩子?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3)联系上下文19-28自然段,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4)教师小结,回扣段中的重点句子。 师:是的,他爱他们,从先生子女后来的访谈和传记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对孩子的爱。他是一个很平常的人,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妻子的丈夫,他爱深深地爱着他们。可是为了不连累亲人,为了不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丝毫的软弱,他把爱深深地埋在心里。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啊!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5)联系上下文,同座间互相探讨,在探讨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精神的伟大。 相机出示重点句子:“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重点朗读这段话,在读中感悟人物之所以不平凡的内在原因。 (6)总结全文。 师:正是因为他的心被这样一种力量占据着,所以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势,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面对魔鬼般的敌人,他依然保持着他那严峻的态度;面对凶狠的法官,亲人的呼喊,能那样的镇定、从容。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更是一个伟大的人。为什么?因为他的心──生:(齐读重点句) 师:就是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他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二、创设情境,升华情感,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 1.出示课件,(李大钊临刑前的一张照片,并配上了音乐)教师激qing述说:“1927年4月28日,这是一个春天的下午,李大钊与另外19位年轻的革命者一起走向了刑场。他们的青春本来应该像春花一样灿烂,而此刻他们面对的是两台巨大而阴森的绞刑架。大钊先生深情地望了一眼亲人和同志,然后头也不会的第一个走上了绞架,“神色未变,从容就死”。他牺牲时还不到38岁。 2.再读文章的首尾两个部分,体会他们在内容上的联系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3.朗读课文首尾两个部分。 三、读写结合,抒发情感 1.结合李大钊牺牲80周年纪念活动,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2.师生共同交流自己的感受。 3.运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9瓦房店市友谊小学 陈丽丽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十三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我们已经进行了自学,愿意把你是怎样自学的简单地说给大家听吗? 生:愿意!(齐) 生:我是先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再读“读写例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生:我是先读课前“导读”、“预习”,然后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读课后的“读写例话”,思考课后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 师:挺好!还有不同的吗? 生:前面几个同学讲的我也做到了,我还看了《自主学习》中这课的“自学导航”,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我还仔细分析了课题,我知道这篇课文是写 人记事的文章。 生:我借助字典查阅并理解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还到图书馆查阅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我还运用了反复朗读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 师:你们很会自学,现在还需要再自学一会儿吗? 生:不用!(齐) 师:那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自学后的收获好吗? 生:好!(齐) 师:提一点要求:交流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说说你现在的学习收获?(几个学生抢先介绍李大钊、张作霖及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 生:通过读课前的预习,我知道了本课为什么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题。(读预习内容) 师:对!从预习中我们知道本文是李星华在回忆她的父亲被捕前、后的感人事迹(板书:父亲)本文是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正值李大钊遇难十六 周年,所以文章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题。那你们知道李大钊什么时候被害的吗? 生:1927年4月28日。(齐) 师:对!(板书:1927年4月28日)我们应牢牢记住这个日子!(生继续汇报自学内容。当几人讲读第7自然段后,一生问) 生:我们小组有个问题不太明白,北京局势这么严重,父亲暂时离开这儿到别处不行吗?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至都明白为止。学生继续汇报学习收获) (当学生讲读课文最后一部分以后) 师:当时全家人的心情非常悲痛,谁能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一学生试读后,学生评价) 教师指导:当时母亲伤心过度,“我”又哭了,声音是沙哑、颤抖的,语速应稍慢一些。(学生练读后,几生试读) 师:读得太感人了!(掌声起) 师:你还想读哪一段? (几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师生共评,教师范读第七自然段后学生齐读)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课后再练读。通过理解与朗读课文,你认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来小结:对!父亲就是这样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尽管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了,但他那坚强不屈、忠于革命的精神却深深地 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师:刚才同学谈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生齐答) 师:谁能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训练重点的理解?(几生谈后,师问:) 师:什么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读课后的“读写例话”我知道…… 师:你也很会学习!课文中还有一些地方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大家找找看,可以和小组同学共同探讨。(学生交流后集中汇报)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后答) 师:我们以后阅读时应注意看看哪些文章中运用了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在作文时有机地运用这种写法。 师: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到这儿,你们看行不行? 生:行!(齐) 师:我为大家准备了两篇文章,你们想不想看看?(出示阅读材料) 生:想(齐) 师:那你认为在阅读这两篇文章时应注意什么? 生:读文后应弄清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还要看看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 师:一会儿发给你后,你要看看文中还有什么要求。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篇来阅读,如果能阅读两篇更好,可以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学生自由阅读后汇报,师及时点拨)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下节课再继续交流好吗? 生:好! (下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10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大刽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刽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三、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李大剖吗?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他被张作霖逮捕,被捕以后,受了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4月28日*绞死了李大制。这篇文章是李大铡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当时正是李大制遇难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理解来回答,主要写了李大例牺牲的经过。) 3.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来理解?、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分段,提示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J“、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段(从“那年春天一到“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讲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从“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写父亲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从“十几天过去了”到“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讲在法庭上父亲与敌人作斗争。 第五段(从“28日黄昏”到结束。),写父亲被害之后的情形。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一被难”是什么意思?(遭受灾难的意思,这里指李大铡同志被害J十六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军阀割据,张作霖入关,占领河北等地,镇压革命运动。)这一段是文章的开头,主要讲了什么呢?(讲我永远忘不了十六年前父亲被害这一天。) 2.指名读第二段。 (1)父亲平时是怎样对待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总是耐心他讲给“我”听)这次为什么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含糊”是什么意思?(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向孩子们谈心的时候,而且烧毁文件的事情是很难向孩子说清楚的。“含糊”指说话的意思不清楚。) (2)从哪些地方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铡的工作越来越紧张?(父亲早出晚归,整理书籍和烧毁文件,工友被捕。) (3)李大制在局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为什么坚决不离开北京?这说明了什么? (李大铡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要,他明白形势非常危急,个人处境十分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高度负责的精神。) (4)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局势紧张,但李大铡不离开工作岗位,说吩他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对工作高度负责。) (四)朗读第一、二段。 要求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语气。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李大制在被捕时是怎样表现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不慌不忙”“没有什么,不要怕”““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他的表现从容不迫,沉着镇定,说明他具有临危不乱,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敌人是怎样逮捕李大制的,说明了什么?(“宪兵、侦探、警察一一拥而入,挤满了小屋子”这些都说明敌人心虚,“为了抓一个人,动用了这么多人,‘横肉’是说相貌凶恶,不要放走一个的吼叫,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枪对着父亲和我”这些都说明敌人的残暴。) 4、“我”是怎样表现的?(“剧烈的心跳”,剧烈是猛烈的意思;“恐怖的眼光”,恐怖是惊慌)害怕的意思。这说明作者年纪小,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感到害怕。) 5、练读第三段。(要求读出不同人不同的语气。) 6、说说这段讲了什么?(讲李大刽被捕时从容不迫,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六)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李大刽在法庭上是怎样表现的,说明了什么?(“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说明李大刽即使受过刑,仍保持对革命事业的坚定的信念和对人民、对儿女的爱。对于亲人的哭喊,他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心,使他在敌人酷刑下不动摇,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忧伤。这就是伟大革命家胸怀。) 3.“我”在法庭上是怎样的?(为了保护哥哥,抢着回答自己“是的”“父亲立刻就会意了”,“会意”是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这说明“我”在父亲沉着、镇定的影响下,在他的予命精神的影响下,由恐惧害怕到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 4.练读第四段课文,在读中进一步理解内容。 (七)学习第五段 1.指名朗读第五段。 2.家人得知李大制被害后的情形怎样?从哪些词句看出来?(舅老爷“哭着回来”,“我”“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母亲“昏过去三次”这都说明李大刽的死给亲人们带来的巨大悲痛。母亲醒来后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咬紧牙说“昨天是4月28”“这些是说家人没有被悲痛压倒,而是牢记亲人碎害的日子,不忘敌人欠下的血债。) 3.练读第五段,要求读出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 (八)深入理解课文 1.李大钊的女儿1943年写下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回忆1927年4月父亲遇难前后的日子。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李大铡是怎样被害牺牲的,从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呢? 2.讨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课文赞颂了李大刽忠于革命事业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伟大精神,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面对凶恶的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 (九)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 1.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气什么关系?你从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3.教师引导讨论并总结。 (这篇课文是回忆录,开头提出16年前的1927年4月28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个日子就是4月28日。这样首尾呼应,突出了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4.找出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出示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答出: 课文的结尾与句子(1)照应。“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与句子(2)照应。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与句子(3)照应。 (十)指导识记字形 1.说说哪些字可以在比较中记忆。 “剧”与“据”,“娱”与“误”、“袍”与“抱”,字形有相似之处,要注意区别,在比较中记忆。 2.说说你是怎样记生字的。 指名“阀”是形声字。“舅”上部要写正确。 (十一)完成“思考·练习”4 1.指名读词语。 2.书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每词两遍。 五、教学结束: 1.读课文。 2.借助“思考·练习”1理解第三、四段内容。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11作者:李麟丽 一、训练要求: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数: 三课时 三、重点难点: 1、读写重点: 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2、难点释疑: “被捕”这一段,通过正面和侧面的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被审”这一段,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衣着、眼镜、头发和神态,含蓄地表现了李大钊同志伟大的胸怀。 四、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这篇课文是谁回忆谁? 3、为什么“回忆”前要加“十六年前”呢?(“十六年前的回忆”即回忆十六年前。) 4、简介时代前景及作者。 二、初读课文,交流自学情况。 1、注意多音字。(待、夹)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幼稚:这里形容因年纪小,缺乏经验,考虑问题比较简单。 娱乐:本课指使人快乐。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沉重:本文指“重”的意思。 三、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重点回忆了哪几方面? (重点回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 2、理清文章的脉络。 请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大意。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7小节)写李大钊被捕前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革命工作。 第二段(8-18小节)写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 第三段(19-29小节)写李大钊在法庭上异常坚定、沉着。 第四段(30-33小节)写全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四、读课文第一段,讨论。 1、课文第1小节是记什么时候的?从全文看,这一小节是什么叙述方法?为什么用这种叙述方法? (第1小节是李大钊被害十六年之后的叙述,用倒叙的方法,因为课文是十六年前的回忆。) 2、第1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李大钊遇害是1927年4月28日,距写文章时已有16年了,作者深深地怀念着她的父亲李大钊同志。) 3、请再读课文,比较一下,那年春天,父亲的态度与平日有什么不同?父亲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早出晚归与平常不同;②整理书籍和文件,烧书和有字的纸片;③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重,工友阎振三被捕。) 4、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劝李大钊离开北京,李大钊是怎么说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什么? (从李大钊对局势有清醒的誝,对坚持斗争有危险性有充分的估计,局势越紧张,他越紧张工作,不肯离开,可以看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高风亮节的负责精神,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无畏气慨。)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段,思考并讨论。 1、这一段写哪一天的事?什么事? (1927年4月26日,李大钊不幸被捕。) 2、在这样的时候,李大钊,“我”和敌人的态度各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议一议。 3、从这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慨和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指导有感情朗读这段课文。读出“我的惊慌,李大钊的沉着冷静和对敌人的蔑视的感情。读出表现敌人的凶暴的语气。 5、小结。 这一段讲李大钊被捕的经过,着重描述了李大钊同志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精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慨。 二、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我在法庭上看到父亲是什么样的?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这些外貌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李大钊由于不屈服,已受过酷刑折磨。即使李大钊受过酷刑,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 2、李大钊对亲人的哭声和喊声有什么表示?他为什么会这样? (只是瞅了瞅,没对我们说一句话。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僱,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应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3、我在法庭上为什么表现得机智勇敢? (李大钊同志平时对“我”的教育和熏陶,“我”看到父亲被捕和在法庭上的表现,“我”从父亲那儿吸取了无穷的力量。) 4、小结。 这一段写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面对凶残的敌人,李大钊脸上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表现了李大钊身陷囹圄,但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必胜的信心的那种伟大情怀。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段。 1、这一段写全家人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的情形。画出描写全家人悲痛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母亲说“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中的“记住”包含有哪几方面的意思? (怀念亲人、憎恨敌人、报仇雪恨)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小结。 这一段着重描述了“我”和母亲悲痛欲绝的情感和母女俩饱含着强烈爱与憎的对话,以表现他们对敌人无比仇恨,要铭记这难忘日子的誓言,计还血债的决心和对亲人深深怀念的情感。 二、总结全文。 1、讨论文章的中心。 (通过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法庭上和敌人作斗争的情景,赞扬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 2、讨论文章的写法。 ⑴什么是照应?(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提到了,后面再交代一下,这种写法叫“照应”。有了照应,容易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使文章前后联系得更加紧密,要注意,前后照应,中间在时间上或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间隔。) ⑵讨论课外练习题3,找出相应的照应句。 ①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②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③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3、课文前后照应,都是为了表现什么? (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1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品质。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在品词析句中,感受李大钊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品质,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屏幕出示日本轰炸上海南站后的一幅图 师:大家还记得这幅画面吗? 生:记得。 [反思:为什么没让学生说这幅画的内容及感受,教师只是问学生记得吗?学生只是轻飘飘地说记得,根本没引起思考。] 师:它是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幅画面,这是1938年日本轰炸上海南站后的情景,这个孩子眨眼间成为了孤儿,这是旧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当时人们处于帝国主义与反动军阀的压迫之下,家园被毁,不得不远走他乡。 下面,我们通过一幅幅图画来感受一下当时人民生活的状况。 大屏幕出示4幅旧中国人们流离失所的生活图画。 师:许多人有家不能回,沦落为乞丐,可以说当时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反思:为什么不让学生说说通过画面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出示画面时,配上音乐会不会效果好些?] 师:有这样一个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当时共产党北方的领导人——李大钊。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李大钊 [反思:这句话不准确,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李大钊,而不能是了解了李大钊,既然是已经了解了,为什么这节课还要来了解。]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李大钊,了解李大钊,来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 板书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师指导“忆”字书写: 大家来看这个“忆”字,左竖点、右斜点中间是一个垂露竖,离左竖点远,与右斜点交叉,交叉处上三分之一,下三分之二。 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本文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李星华曾多次对他的妹妹这样讲到: 大屏幕出示: 李大钊的大女儿,李星华经常向妹妹讲:“父亲永远爱我们,可是在他坚强的心中,革命事业所占的位置,却要比妻子、儿女、个人的安危重一千倍、一万倍!” 老师读。 师:在我们课文中,李星华同样告诉我们,在父亲的心中,革命事业占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是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些呢?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 学生默读课文。 交流: 师:很多同学已读完,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22自然段。 大多数同学同意。 师:大多数同学说22自然段,我们来看22自然段说什么? 指名一生读22自然段。 大屏幕出示22自然段: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师: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他相信革命会怎样? 生:必胜。(只有寥寥几个同学说出。) 师:也就是说他对革命有着必胜的信心。 板书:必胜 师:正是由于父亲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才支撑着父亲在敌人的抓捕前不慌不忙。 [反思:为什么把父亲在敌人抓捕前的表现说给同学们,这样学生没有一点读书的欲望了,因为心中没有任何疑问了。]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面对敌人的抓捕这一段。 大屏幕出示读书要求: 默读8-12自然段。 用横线划出面对敌人抓捕时,“我”的表现,用曲线划出“父亲”的表现,并用一个词来概括。 学生边默读,边勾画批注。 交流: 师:先说“我”的表现。 生:12自然段 师:读出来 生读 师:还有吗?这上面也有,这是谁的语言? 生:“我”的。 师:读 生读第9自然段。 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我”的表现: 生:恐惧 生:惊慌失措 那么,我为什么会惊慌失措、恐惧呢? 生:读第8自然段。 师:你觉得这样一幅场面,让我感到惊慌失措,也就是这样一幅场面,让我感到可怕,感到危险。 师板书:危 师:父亲的表现呢?谁来读? 一生读。 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生: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师:一下子说了这么多,他读出了父亲当时表现,体会得比较深。 还有么? 生:从容不迫。 师:我读这一段时,我的感觉是临危不惧,同学们说从容不迫,可以。 [反思:教师引导过于狭窄,预设过于死板,应该依据学生的回答来定。] 教师板书:临危不惧(从容不迫) 父亲为什么会临危不惧呢? 师、生:因为他的心中充满着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反思:只有些许学生说出,这个问题有跳跃性,铺垫不够,学生感到很茫然,无从下手,学生在猜老师的答案,所以一开始提这个问题时,只有几个学生回答,造成这句话只是孤零零置于此处。其实应该让学生放开说,为什么会临危不惧?] 师过渡:被捕后,十几天在法庭上,我与父亲在法庭上见了面,此时,父亲是什么样的呢? 大屏幕出示19自然段: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 指名一生读。 生读得吞吞吐吐 师:读书时,身体站直了,气出来就特别顺。 该生继续读:“灰布旧棉袍”读破了。 师:比刚才好一点了,跟着我读。 师领读 生跟读该句。 师: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师:同学们来看被老师标出红色的部分。 指名一生读。 师:你想到了,可能在这十几天中,会发生什么事?生纷纷说受到酷刑。 师:受到酷刑,也许会怎么样? 生说不到位。[反思:说明这个问题提的针对性不强。] 师:你能想象到父亲受酷刑是什么样的? 一生:敌人拿鞭子抽 一生:敌人拿烙铁烙 一生:敌人让他坐老虎凳 [反思:学生虽然说出了一些酷刑的名称,但是总觉得他们说的轻飘飘的,想象不深,体会不够。] 那么,我们来看事实是怎样的? 大屏幕出示李大钊被捕后遭酷刑的事实: 李大钊同志被捕后,多次被审讯。敌人用尽了种种酷刑、威胁,把竹签扎进李大钊同志的指甲缝里,最后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他始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 一生读。 师:刚才我们想到了敌人用鞭子抽,烙铁烙,可我们万万没想到敌人竟会用竹签扎进李大钊同志的指甲缝里,最后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十指连心,我听到了同学们发出惊奇的感叹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敌人真是太残忍了。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无言。 [反思:我觉得刚才我说的太多了,把学生想说的,比如:敌人太残忍之类的话说完了,学生一下子不知道说些什么,或者是我应该让学生把想说的内容写下来,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给懒惰学生一个压力。] 师引导:李大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他始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两个始终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生:李大钊特别伟大,敌人剥去了双手的指甲,他始终没有向敌人屈服。[反思:这个学生说的特别好,但是其他学生的思维似乎没有怎么活跃,为什么,是不是应该让他们在草稿纸上也先写一写,再交流,这样学生体会的可能更深些。] 师:是什么在支撑着李大钊? 生齐说: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反思:其实不一定非得让学生说出这一句,可以各说各的体会,比如:对自己理想的坚持,或者对自己梦想的追求等等,这样与学生自身也有联系,学生学起来,可能会引发对文本的共鸣。教师想以此句作为文本的文眼,可以在学生充分说过之后,教师点明此句即可。不然的话,学生思考的不是对文本的感受,而是老师脑子里的标准答案是什么?背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师:此时此刻,站在法庭上的父亲是经受了严刑拷打后的父亲,但他依然平静。 让我们再次来到法庭上,再来看一眼父亲,那个受过严刑拷打的父亲。让我们来接读这一部分,破折号前,老师来读,破折号后同学们来读,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准备。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依旧穿着—— 他那件旧棉袄 可是—— 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看到了,他的长头发—— 乱蓬蓬的。 我看出来了,母亲也看出来了,父亲已经—— 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 可他的脸上的表情却—— 平静而慈祥。 我忍不住喊出声—— 爹! 母亲—— 哭了 妹妹—— 也跟着哭起来了。 而父亲只是—— 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 安定 非常—— 沉着 因为他的心—— 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 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反思:观察同学表现:学生准备不认真。接读时,发现课件中“眼镜”错写成“眼睛”了,学生笑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根本没有走进文本,没有与文本产生共鸣。] 师:正是父亲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使得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动摇,在亲人的哭喊前不忧伤,更在敌人的绞刑架下慷慨演讲,从容就义。 大屏幕出示李大钊慷慨演讲,从容就义的资料: 面对绞刑,李大钊同志神色未变,从容地首先走上绞刑台。他要求讲话,敌人不允许,他就大声叫喊,“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准备用生命的最后一刻来继续唤起民众。 但是执行的人蛮横地向他脸上挥拳,并把他推进一个发亮的金属制的长方形架子中,架子的上边正中有一个小圆圈正卡在颈中,旁边有一把柄,刽子手握住把柄,逐渐绞下去,直到舌头吐出,眼睛流出血。刽子手松开把柄,将李大钊拖出,围绕刑台走了一圈,然后用冷水往李大钊脸上喷,等他苏醒过来,又开始第二次绞刑,共继续了三次,施行长达40分钟之久。 师:在这倍受折磨的40分钟,在这生不如死的40分钟,是什么支撑着李大钊? 生齐说:他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师:正是有了无数像李大钊这样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再一次用读来追忆父亲——李大钊。 准备好了么?相信通过这次的朗读,会对李大钊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师生接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依旧穿着—— 他那件旧棉袄 可是—— 没戴眼睛。 我看到了,看到了,他的长头发—— 乱蓬蓬的。 我看出来了,母亲也看出来了,父亲已经—— 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 可他的脸上的表情却—— 平静而慈祥。 我忍不住喊出声—— 爹! 母亲—— 哭了 妹妹—— 也跟着哭起来了。 而父亲只是—— 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 安定 非常—— 沉着 因为他的心—— 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所以,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 他毫不动摇 面对亲人的哭喊时—— 也不忧伤。 而且在敌人的绞刑架下—— 慷慨演讲、从容就义。 他要用“安定”“沉着”来影响亲人,使亲人—— 化悲痛为力量 使敌人想通过他亲人的忧伤来软化他的意志,动摇他的信念的阴谋—— 不能得逞! 他要用生命最后一刻的演讲来继续唤起民众—— 与反动军伐做斗争! [反思:这一次朗读感觉学生进入了状态。] 师:这就是父亲,一个临危不惧的共产党员。这个日子是1927年4月28日。 师分别把“1927年4月28日”板书在黑板左右两边。 师:父亲的被难日,在文中开头、结尾分别出现,这样出现的好处是什么?作者在向我们表明着什么? 生不约而同都去读书。 [反思:很有趣,没有让学生读书,可是全体学生都去读书、思考,看来,教师设计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这一点很重要。] 生: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牢记在心。 [反思:看来,学生确实是思考了] 师:作者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告诉我们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牢记在心。其实这个日子不光记在李星华心中,更记在全中国人的心中。 [反思:仅停留在记住这个日子,落脚点太低了,应该让学生记住的是李大钊为了革命理想而牺牲的伟大精神,应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并结合自己的理想,学习李大钊为实现理想坚持到底的伟大精神。] 同学们,课下多搜集关于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来了解革命烈士,坚贞不屈的品质。 教学反思: 解读 问题 思维 最近,经常一直在看名家的教学实录,对照自己的课堂,总觉得每一个问题的设计,过于幼稚,之所以说幼稚,是因为所提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即可张口回答,对学生没有挑战性,进而造成思维懒惰。 如: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划出描写李大钊的句子,并用一个词来概括。许多学生划出句子后,不假思索地就写出来“不慌不忙、镇静、从容不迫”,学生根本就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行深阅读,而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过于幼稚,不具备挑战性,激发不起学生的思维的兴趣。 而在这节课临近尾声时,我提了一个让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迫切读书、思考的欲望,我设计的问题是这样的:“1927年4月28日,在文中开头与结尾分别出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学生在读书时,根本没注意这一点,这个问题对他充满了挑战性,教师不要求他去读书,他主动地去打开书,去思考,去找寻答案,正所谓: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的好奇心是最强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通过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而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应源自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在解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我关注最多的是李大钊作为一个革命者那种坚贞不屈的品格,在课内外拓展上,也只是从这一点进行拓展,而忽略了文本中李大钊是作为父亲,正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忽略了作者对在法庭上见到的,那个受过酷刑的父亲的描写极为简略之处。如果我没有忽略这个地方,就可以提出一系列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对受过酷刑的父亲的外貌,如此轻描淡写的描写?你们在读书时,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一点呢?这样肯定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看来,真正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真的来自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我们需要向名家学习的,不仅是课堂教学技巧,更主要的是要向名家学习他们对文本进行的深入准确的解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13《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本剧 【剧情快递】 本剧是根据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编写的。课文作 者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课文以作者的经历,记叙了李大钊1927年4 月遇难前后的经过,表现了李大钊为革命事业临危不惧,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戏外 说戏】 剧中主要人物是李大钊。他对自己的儿女是慈祥的,在危险面前,在敌人面前,是严峻而镇 定的。表演时要注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动作等,表现不同人物的个性。 第一幕 时间:1 927年春天。 地点:李大钊家里。幕布徐徐拉起。李大钊在整理书籍和文件,并把书和有字的纸 片投到火炉里去。女儿李星华蹲在旁边。 李星华:(奇怪地)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李大钊:(待了一会儿)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母亲:(把李星华拉到一边,悄悄 地)听你父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你父亲只好把一些书和文件 烧掉。 李大钊:(叹了口气,沉重地)昨天一早,工友阎振三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今天我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母亲:(不安地拉着李大钊的手)那你赶快离开北京吧! 这里太危险了。 李大钊:(坚决地)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 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张了张口想说什么,终于什么也没有说 )嗯。 妹妹:(蹦蹦跳跳地上)妈,我刚换了新夹衣,你带我到娱乐场去玩吧? 母亲:(轻轻地 点点头)好,我带你去玩。(拉着妹妹从舞台右侧下) (李大钊坐在桌子前写字,李星华坐在长椅 上看报。忽然,啪,啪……外面传来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李星华:(惊恐 地瞪大眼睛)什么?爹! 李大钊:(从抽屉里取一把小手枪,不慌不忙地)没有什么,不要怕。星 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几个宪兵、便衣侦探、警察推搡着工友阎振三,从舞台左侧蜂拥而上, 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李大钊和李星华。) 便衣侦探:(用手枪指着李大钊问阎振三) 你认识他吗? 阎振三:(摇摇头)不认识。 便衣侦探:(冷笑着)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 (吩咐手下)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带走。 (残暴的匪徒把李大钊绑起来,拖走了 。) ──幕徐徐降落 第二幕 时间:十几天后。 地点:法庭上。幕布拉起。李大钊穿着灰布旧棉 袍,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是平静而慈祥的脸。 李星华:(激动地)爹! 法官:(拿起 惊堂木重重地一拍)不许乱喊! 李大钊:(镇静地)这是我的妻子,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法官 :(指着李星华)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李星华:上前一步抢着说)是的,我是最大的。 法官: (拿起木板狠狠拍几下)不要多嘴! 李大钊:(冲女儿点点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 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 法官:(指着李 大钊)把他打入死牢。(又指了指李星华母女)好了,把他们都放了。 旁白: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 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 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 ” ──幕急落 相关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答案 篇14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大刽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刽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李大剖吗?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他被张作霖逮捕,被捕以后,受了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4月28日反动派绞死了李大制。这篇文章是李大铡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当时正是李大制遇难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重正音)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理解回答:主要写了李大例牺牲的经过。) 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事,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第一件: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件: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件:写父亲被捕的情形。 第四件:讲在法庭上父亲与敌人作斗争。 第五件:写父亲被害之后的情形。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被难”是什么意思?(遭受灾难的意思,这里指李大铡同志被害) 十六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军阀割据,张作霖入关,占领河北等地,镇压革命运动。) 这一段是文章的开头,主要讲了什么呢?(讲我永远忘不了十六年前父亲被害这一天。) 2.指名读第二段。 (1)父亲平时是怎样对待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总是耐心他讲给“我”听)这次为什么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含糊”是什么意思?(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向孩子们谈心的时候,而且烧毁文件的事情是很难向孩子说清楚的。“含糊”指说话的意思不清楚。) (2)从哪些地方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铡的工作越来越紧张?(父亲早出晚归,整理书籍和烧毁文件,工友被捕。) (3)李大制在局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为什么果断不离开北京?这说明了什么? (李大铡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要,他明白形势非常危急,个人处境十分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高度负责的精神。) (4)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局势紧张,但李大铡不离开工作岗位,说吩他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对工作高度负责。) 四、朗读第一、二段。(要求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语气。)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借助“思考·练习”1理解第三、四段内容。 课后反思:上完这节课,给我留下深深的思考。 阅读教学不应仅仅是一种“告诉”,而应是我、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进行反复地,深层次地“对话”,在这“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与发现。如 “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后留下的一个凸现课文主旨的问题,如何解决?只有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再次的磨合,通过 “阅读--品析--议论--整理”的系列阅读活动,从中领悟到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人。这样文本中的具体文字恢复了生命,从而使学生得到了生命化的教育。 与文本对话需要我和学生的情感投入,语文学科的文本是无处不充斥着情感的东西,"诗即思,言即情",所以,在引导学生认识李大钊这位伟大形象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教师的情感点拨,学生的"情动辞发"等一系列阅读活动。如引导想象,谈谈感想,谈谈心情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引发了教师、学生与作者、编者产生了共鸣--对李大钊同志的缅怀、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总之,一节课下来,使我深刻地感受到:理想的阅读,应该是课文--学生--教师--作者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平等互动关系。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