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范文 |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学会与文本对话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凤城中心小学 高青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对话”。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无疑是课堂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中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里所说的那样:“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鉴于崭新的阅读理念,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笔者以为:阅读课的教学首先要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其对话的内容至少包括:读懂了什么,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获得了怎样的思想启迪,享受怎样的审美乐趣。所以,《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初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扣住本文的主旨部分--“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能这样?”展开的。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生本、生生、师生的不断对话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李大钊同志的高大的形象和革命的精神,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 教学流程 (一)过渡性谈话(略)。在回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这样(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二)抓住“信心”一词,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1、导拨:认真读课文,同学们一定能读懂课文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2、导读; (1)提出与文本对话的要求(动笔读书)。 (2)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与文本对话(默读、轻读、交流读……) (3)反馈读后所得,交流梳理。 (三)分析品味,领悟主旨。 1 、小结过渡性谈话:刚才,同学们经过认真地与文本对话,从中感知到课文是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语言、神态以及与敌人、亲人的不同态度。“我”与“父亲”态度的对比,来体现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这种“信心”跃然纸上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再次进行对话,好么? 2、品析人物和语言。 (1)导读“处境危险,坚持留京”这一部分。 ①、指导朗读李大钊同志的语言(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评价,再读)。 ②、指导体味李大钊同志说的两句话。 A 、“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B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 A句设计三个解释让学生选择(а小孩子你什么都不知道;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c小孩子你不应该知道)。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体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局势十分的严峻。 B句抓住“坚决”、“经常”、“轻易”、“哪能”引导学生在朗读、品析、比较中去体会李大钊同志坚持留京工作,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 3、体味人物的神态。 (1)导读“面临被捕,处危不惊”这一部分。 提出问题:李大钊同志被捕时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敌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②小组讨论、汇报。 ③评价、整理(投影相关的语句,文中李大钊的肖像) ④相机抓住: A、“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B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这两句重点句中的关键词, 采用“换词法”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神态窥见人物的内心,反映人物精神。 (四)迁移运用、总结升华,凝炼情感。 1、小结性过渡,归纳学法(读、品、议)自学体会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的表现。 (1)自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 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敌人和家人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 2、自由地谈谈自己的感想。 3、从“感想”中过渡到“被害后”这个部分的导读。 指导怀着悲痛、崇敬的心情读文(范读、轻声读、情读) 略读此时的心情,激发学生展开联想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加深对革命先烈敬仰、缅怀之情。 4、引导快速阅读全文,再次整体感知文本(教师相机略加以写作方法——“前后照应”的指导)。 5、教师相机加以总结,使情感再次得以凝炼、升华。 教后感想 上完这节课,给我留下深深的思考。 1、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是读者(教师、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进行反复地,深层次地“对话”,在这“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与发现,把握与发展文本的内核之所在。如“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后留下的一个凸现课文主旨的问题,如何解决?只有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再次的磨合,通过“阅读--品析--议论--整理”的系列阅读活动,从中领悟到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人。这样文本中的具体文字恢复了生命,从而使学生得到了生命化的教育。 2、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该是平等、互动的。但教师还应该抓住文本“热点”与“难点”,打造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课堂的壁垒,将阅读活动立体化,将平等对话互动化,将探究体验情感化。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文本是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撞出有火花便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熏陶,精神的积淀。如“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呢?”这个问题的引出教师应服从学生的需求创设情境,调动兴趣,激活思维,体验情感。抓住本文重点,即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引导品味分析,入情入境,抓住“坚决”、“常”、“轻易”、“哪能”这些语言的关键词,抓住“不慌不忙”、“惯有”、“严峻”这些人物神态的关键词,采用“换词(句)法”点拨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去与文本对话,使阅读教学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总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不仅仅是平等的、互动的,还应该抓住“关键”的,化“热点”与“难点”为“焦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行“焦点访谈”。 3、与文本对话需要教师、学生的情感投入,与文本对话除了具有平等性,互动性,还应有情感性,因为语文学科的文本是无处不充斥着情感的东西,“诗即思,言即情”,所以,在引导学生认识李大钊这位伟大形象时,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感情的平等对话,即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等;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即教师的情感点拨,学生的“情动辞发”等一系列阅读活动。如引导想象,谈谈感想,谈谈心情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引发了读者(教师、学生)与作者、编者产生了共鸣--对李大钊同志的缅怀、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达到了生本、师生、生生精神上的自由交流。 总之,一节课下来,使我深刻地感受到:理想的阅读,应该是课文--学生--教师--作者(编者)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平等互动关系,且富有情感的,这就是阅读教学理当追求的境界。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以下是从刚结束的前一段课堂教学之中撷取而来的一些镜头。 …… 师:局势日趋严重,李大钊为何仍不愿离开北京? 生:他是北京革命活动的领导人,他若一走,势必造成人心涣散,革命队伍将不攻自破,所以他不能走。 …… 《灯光》 …… 师:郝副营长点燃那本破旧的书,给后续部队指明突破的方向,你对此有何看法? 生:郝副营长这样做,肯定想的是功大于过。 ……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 …… 师:认真读课文,谈一谈你的感受。 生:本文不好。“预习”部分讲的是张思德,文章对张思德的事却没有说明。这篇文章跑题。 生:我也觉得不好。如毛主席讲“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难道要奋斗就一定要牺牲吗?就不能不死人吗? ……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 生:宋庆龄竟然有保姆,这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 这些问题该怎样看待?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回忆父亲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的经过,从而表达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不惜献身的嵩高品质,也使我们认识到当时反动军阀狠残暴的本质。根据这一课文的内容,在这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语感,辨析“沉重”、“沉着”等词,并用词造句。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大钊忠于革命、忠于党,不惜献身的高贵品质。 3、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基于以上的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课文“被捕”与“被审”两部分,体会李大钊同志沉着,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不惜献身的革命气概;(2)通过学习用简练、通俗的语言对李大钊的描写,学习家人的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弄清文中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子及运用这种写法的好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小语大纲五年级“识字、写字”中提出:五年级学生要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通过对“沉重”“沉着”的辨析经进一上理解 李大钊的品质。本课是一篇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李大钊忠于革命、忠于党,不惜牺牲的精神和对反动军阀的凶狠、残酷的憎恨,这也是《大纲》提出的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反映。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爱党、爱祖国的教育,也培养了学生在为人处事时能爱憎分明。本课编排在本册教材中每五组,本组的训练重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篇指导写法的训练项目,为此,指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很必要的。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本组训练特点以及高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我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结构。 一、从“忆”入手,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阅读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这一点就告诉我们,使学生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是很重要的,这个印象即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避开文章的主题,分散教学,就会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支离破碎,所形成的知识概念就是松散、孤立的,对课文的理解也可能片面的理解或以篇概全的弊端。为了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忆”作统领提出:课文忆了谁?忆了他哪几个时间段的事情?忆了哪一天使“我”忘不了?(幻灯片出示)再运用“自读——讨论”法理解这些问题。这样既使学生从感知上了解课文大意,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符合高年级学生认识理解规律的。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理解重、难点。 突出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既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减轻学生负担,膈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更透彻。为此,在理解重、难点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在理解“被捕”这一部分时,我采用“讲授法”“对比法”的训练方法。通过讲解,指导朗读,使学生了解李大钊在被捕时神态以体会他对革命的追求。通过划出“我”和宪兵表现的词语,采用“对比法”教学求理解 李大钊的沉着镇定,从容不迫的精神,从而学习这种对比写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在理解“被审”时,我采用“自学法”“演示法”“直观法”教学,通过学生自学默读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画出描写破大钊在被审时的神态词语,然后讨论这些词语。,提出:你从中体会到李大钊有什么样的品质?是什么力量使李大钊能在凶狠的敌人面前沉着冷静呢?找出原因句,体会李大钊的内心活动,来更深入的理解课文,以达到新旧知识的融洽。如:复习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通过学生扮演角色,演课本剧的形式,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演、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示挂图,指导读图,理解“安定、沉着”等词语。 3、在指导学生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个难点时,我采用“讲授法”,使学生了解“前后照应”的含义,而后采用“列举法”列举《小草》等几篇课文中的前后照应关系,理解前后照应。通过学生举一反三的训练,弄清这种写法的好处,以便在以后作文中应用。 三、指导朗读,升华情感,产生共鸣。 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上,产生语感,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去朗读课文。以指导学生读出爱憎分明之感,通过指名、默读、齐读、自由读等形式,读出对李大钊的怀念之情,读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好处。最后用朗读带并配乐的形式,把学生带入情境,最后再一次体会课文情感,总结课文。 这节课我依据教材特点,师生特点。采用多种教法,朗读形式,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表演概括能力。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学情分析: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明确学习目的 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 2、导入 课题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3、简介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二、初读课文,思考: 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自学生字词,有不会的地方查字典。 1、读准字音。 2、记清字形 3、理解字意 军阀:指旧中国拥有武装部队,霸占一方,自成一派的人。 儿童娱乐场:相当于现在的儿童乐园之类。 僻静:偏僻安静。 恐怖:惊慌、害怕。 宪兵:旧社会反动派用来镇压人民的军队。 苦刑:使人非常痛苦的刑罚。 押:暂时把人扣留,不准自由行动。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生字勒死。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内容 2、朗读全文,能回答课后练习题1 教学过程 : 一、学习被捕前部分 1、轻声读这一部分: 2、讨论: (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 (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 (1、烧掉文件书籍;2、张作霖要派人搜查;3、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 (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 1、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 2、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想到革命工作。 3、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二、学习被捕时部分 1、说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 2、思考: (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 (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 (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 (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 3、小结 三、学习被捕后部分 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 (1)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 (2)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 2、思考讨论: (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明了什么?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的无比坚强、沉着。) (3)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1、“安定”——不动摇。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 (2、“沉着“——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四、巩固练习 1、说说每一部分都讲了哪些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 (2)语言练习 (3)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 (4)“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 (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问反动派讨还血债,继承先烈的遗忘革命到底) (5)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二、总结课文 1、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2、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a)对亲人充满慈爱。 b)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c)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3、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 (1)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三、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局势严重 工作紧张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平静慈祥 安定沉着 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教学目标: 1、针对课文的特点,借助课外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在读书体悟中,感受李大钊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更是一个伟大的人,并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李大钊言行的重点语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在读中加深对人物的了解,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1、创设情境,挑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 2、搭建平台,拉近时空距离,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教师、作者之间情感交融。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师生谈话,单元整体导入。 2、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师生交流资料。 5、学生默读课文,围绕自己感受很深的地方作批注。 6、集体交流“被捕前”、“被捕时”这两部分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集体交流“被捕后”这一部分。 2、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感受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对表达感情所起的作用。 3、读写结合。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反思 上了教研课后,有同事说:这下子心情紧张过后该轻松了吧。其实不然。这节课备课评课过程中,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学习,也有太多的东西令我思索。 把这样的老课文拿来教学,我首先从人性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咀嚼涵咏中感受人性光辉。因此,普通人的情感成为我和学生对话的平台。我从亲情、父亲这个角度提醒学生去解读李大钊,这个定位告诉孩子李大钊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这样能较好地把握人性的特点。 教学这样的课文教者首先自己要感动,然后才是如何让学生感动。不仅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对李大钊都是知之甚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积累,与文本的情感内涵相距甚远,再加上文章篇幅较长,学生很难被文章打动。课堂上我安排了一段资料的介绍,以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渲染情境。我也沉浸其中,因为我被李大钊的人性光辉感动着!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体味人物神态的描写入手,以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索能力,全面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让学生自学、讨论、精讲、演练。如精讲环节,我着重让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 : 1、“小孩家知道什么!”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决”“常”“轻易”“什么时候”展开教学,体会李大钊对工作得极端的负责的工作态度。体会人物神态描写时,我着重抓住描写李大钊面对敌人沉着、冷静的两句话,品析“惯有”“严峻”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教学时还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如:再现式照应。即后面说的是前文内容的再现或重复。回答式照应。即后面说的是对前面内容的解释或回答。续写式照应。即后面说的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延伸和深化。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一、成功之处 善于创设情境,以情境带动学生。导入部分的图配乐,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基调,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一种庄重、缅怀先烈的氛围中来。 教学设计与课文有关的字词练习,是我这学期来的新做法。比如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根据词语意思写出词语、根据字在词语的意思选出正确解释……方法多样,既让学生得到考试方法的训练,又让他们很轻松地掌握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为进一步读懂课文做好铺垫。 在教学中,特别是放手让学生学习的时候,他们的发现很多,体悟很多都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我都予以肯定,同时也不放任自流,把自己的感悟再加进去,使之更合理更全面。 二、不足之处 在本课的教学中,领会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这一环节做得最让自己沮丧。学生不能领悟其好处,又接近下课了,未完成教学,我把前后照应的好处和课文结合后直接告诉他们了。但是,当学生不能体会时,教师的作用不就是点拨吗?有点矛盾了。 三、改进措施 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8【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14个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关于李大钊的故事,大家互相交流。 【教学媒体】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抓住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的言行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学习 同学们,看着你们胸前的红领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国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出示:李大钊的画像),一起学习第10课,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十六年前,看看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 板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读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 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⑵ 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要求: 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3、检查自学: ⑴ 读生字,正音。 ⑵ 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 (简要地复述课文以及简介作品背景。) 板书: 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 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课文是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事,请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相应的三部分。 (读后提问。) 4、细读课文: ⑴ 默读课文: 从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言行中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⑵ 小组互学: 你读了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 在小组里交流。 5、汇报交流情况: ⑴ 被捕前: 示句: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板书: 坚决地说 “轻易”看出李大钊的地位──当时他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重要”联系上下文──他要联系各成员开展革命地下党工作,为避免党组织被破坏,还要经常处理大量的书籍与文件。他完全明白形式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板书: 忠于革命 导读: 李大钊这种坚守革命岗位的态度应该怎样读? (练读。) ⑵ 被捕时: 示句: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板书: 不慌不忙 “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板书: 视死如归 导读: 谁能把李大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出来? ⑶ 被捕后: 示句: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板书: 瞅了瞅没说 “瞅了瞅”看出李大钊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板书: 坚贞不屈 为什么会这样呢? (联系上下文。) 导读: 对,这就是他对革命事业坚决的信心,坚定的信念。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试一试。 二、总结全文 1、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0课,主要抓住了李大钊的言行来体会他高尚的革命情操。 2、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发散思维,进行思想教育 。) 三、课外延伸 收集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下一课,我们开一个小故事会。 〖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坚决地说 忠于革命 被捕时:不慌不忙 视死如归 被捕后:瞅了瞅 没说 坚贞不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确定目标 1、速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情? 板书: 坚持工作 不幸被捕 沉着斗争 英勇就义 2、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你想学些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在1927年,这一年的4月28日,对于我们一家来说是个沉痛的日子,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因为…… 2、学生齐读,师说明: 文章开头就点题,使读者印象深刻。 三、学习第二段 1、导语: 于是,作者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起了十六年前的那些痛苦的往事。速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2、李大钊坚持工作,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引读2~6节。 4、出示: “他不论多忙……含糊地回答我。” ⑴ 自读: 概括这两句话分别写什么? ⑵ 联系上文思考: 父亲的态度为什么不同? ⑶ 小结: 同是对“我”提出的问题,父亲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板书: 对比 ⑷ 自读: 联系上文体会李大钊对待亲人和革命工作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慈爱和善认真严肃。) 5、有感情地朗读2~6节,思考: 从这一段你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 板书: 忠于革命 6、指读课文第二节,李大钊为什么烧掉书和有字的纸片?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结: 这种前面说到了,后面有作必要交代的方法叫“照应”。 板书: 照应 7、引读第七节。 8、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 然后简要说一下李大钊被捕的经过。 2、找出本段中描写敌人的一个比喻句“魔鬼似的”体现在那里? 3、文章是怎样写李大钊当时的表现的?从他的表现中你能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 板书: 英勇无畏 4、这一段除了写父亲、“我”和敌人以外,还写了谁?你根据书上的描写介绍一下当时的阎振三吗?通过外表,你能想象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前文和处也提到了阎振三(找出来)这里有没有交代清楚他到哪里去干什么?现在学了第三段,你知道原因了吗?这种写法我们称它叫什么? (照应。) 5、感情练读第三段,再质疑。 五、小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阎振三被捕以后的情形,尽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注意想象合理。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9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ěng lǐ shū jí cíxiáng nài xīn zàn shí ( ) ( ) ( ) ( ) ( ) jī zhì chōu tì yán jùn huáng hūn jiān ruì ( ) ( ) ( ) ( ) ( ) 二、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勉强(qiáng qiǎng) 待会儿(dāi dài) 书籍(jí jì) 躲藏(cáng zàng) 传记(chuán zhuàn) 宁愿(níng nìng) 空缺(kōng kòng) 载客(zǒi zòi) 夹衣(jiā jiá) 三、形近字组词。 形( ) 僻( ) 篷( ) 妻( ) 刑( ) 癖( ) 蓬( ) 凄( ) 型( ) 辟( ) 缝( ) 萋( ) 四、正确区别词意,然后选词填空。 模糊 含糊 深邃 深奥 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 ⒈他的话很( ),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⒉你的作业写得这么( )让老师怎么批改呀? ⒊林清玄的散文所包含的道理很( )。 ⒋维吾尔姑娘( )的眼睛里充满了热情和温情。 ⒌一些社会上的地痞仗着自己的势力欺行霸市,( )。 ⒍我和我的好朋友王博在一起可以( ),无话不谈。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的小屋 ( )的吼声 ( )的脸 ( )地回答 ( )地跳动 ( )地讲 六、读句子,体会加横线字的表达效果。 1、参保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3、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0佚名 课前准备:阅读革命故事(看录象《烈火中永生》) 读熟课文 教具准备:课文重点语句打印列出示屏展示仪 教学要求: 1、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直接描写主要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和对比描写不同人物的方法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小练笔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确定目标 (1)速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情? 板书:坚持工作不幸被捕沉着斗争英勇就义 (2)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你想学些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在1927年,这一年的4月28日,对于我们一家来说是个沉痛的日子,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因为…… (2)学生齐读,师说明:文章开头就点题,使读者印象深刻。 三、学习第二段 (1)导语 :于是,作者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起了十六年前的那些痛苦的往事。速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2)李大钊坚持工作,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引读2—6节 (4)出示:“他不论多忙……含糊地回答我。” A 自读,概括这两句话分别写什么? B 联系上文思考:父亲的态度为什么不同? C 小结:同是对“我”提出的问题,父亲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 D 自读,联系上文体会李大钊对待亲人和革命工作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慈爱和善认真严肃) (5)有感情地朗读2—6节,思考:从这一段你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板书:忠于革命) (6)指读课文第二节,李大钊为什么烧掉书和有字的纸片?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结:这种前面说到了,后面有作必要交代的方法叫“照应”(板书) (7)引读第七节 (8)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然后简要说一下李大钊被捕的经过。 (2)找出本段中描写敌人的一个比喻句“魔鬼似的”体现在那里? (3)文章是怎样写李大钊当时的表现的?从他的表现中你能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板书:英勇无畏) (4)这一段除了写父亲、“我”和敌人以外,还写了谁? 你根据书上的描写介绍一下当时的阎振三吗? 通过外表,你能想象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前文和处也提到了阎振三(找出来)这里有没有交代清楚他到哪里去干什么?现在学了第三段,你知道原因了吗?这种写法我们称它叫什么?(照应) (5)感情练读第三段,再质疑。 (6)小结 四、小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阎振三被捕以后的情形,尽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注意想象合理。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1[设计理念] 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编者的启示下(通过“预习”和“思考·练习”),在老师的引导、合作下,与课文对话的过程,即通过语言文字、感知思想内容,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接受课文美的熏陶。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学习策略掌握的越好,对课文的体验也就越深刻。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和“思考·练习”的提示,深入到课文中去,和作者一起感受李大钊的伟大人格,一起体验失去李大钊的巨大的悲痛。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情况的了解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交流对李大钊生平的了解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要求说得概括些,不必说得很具体。 2、学生如果了解不多,老师可作适当的补充介绍。 补充要点: (1)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设人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2)1926年3月,盘踞在东北的军阀张作霖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加紧迫害革命人士。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课文阅读情况,结合生字正音教学。(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要注意纠正。) 2、检查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课前已布置预习,预习重点要求之一是“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几件事”。课上,可要求速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事,想想课文写那个时间里发生什么事。只要能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对事情的概括也就不难。 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和那个时间里的事: (1)“那年春天”:李大钊坚持留在北京做革命工作。 (2)“4月6日的早晨”:李大钊被捕时十分镇静。 (3)“十几天过去了”、“有一天”:李大钊在法庭上表现非常沉着、机智。 (4)“28日”、“第2天”:听到父亲李大钊遇害消息,全家人十分悲痛。 三、深入理解重点词句 (1)教师:在每件事的叙述中,都有值得深入体会,揣摩的句子。这些句子,有的是写人物的神态、语言,有的强烈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抓住这些句子深入后,可以加深对李大钊人格美的认识。 (2)先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上勾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小组交流既要交流对重点句的感悟、理解,还要交流朗读体会,大组汇报时,对学生认识模糊的老师要加以适当的指点或引导讨论,使学生对重点句的正确的和比较深入的理解。 下面的句子都值得深入体会,学生如果说漏了,老师要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对学生提出的其他句子,老师不要拒绝,仍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理解。 (1)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体会要点:一是李大钊革命工作的忙碌,二是当时局势的紧张。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有多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体会要点: ①李大钊知道局势的严重性,知道自己身处的危险; ②李大钊知道自己的责任; ③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 从句子中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和临危不惧的精神。 朗读要点:要读出坚决的语气,要读好两个反问句。 (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体会要点:李大钊被捕时十分镇静,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4)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重。他的心被一种伟大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时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体会要点: ①“伟大的力量”,指的是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②从“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可以看出,李大钊的不屈不挠,安定沉着,是因为倔心中有“伟大的力量”。 ③敌人“重重地拍惊堂木”、“怒 气冲冲地”、“狠狠地拍了几下”;面对穷恶极恶的敌人,李大钊“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并以此来鼓励亲人,使“我”也变得机智勇敢了,这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④从“我”由惊慌害怕:怕变为机智勇敢,说明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说明这种力量的'确是伟大的。 朗读要点: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气的坚定,体会哪些词语要读重音。(如“安定、沉着、伟大的力量、革命事业的信心) 学习方法:这个句子是理解上的难点,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对“伟大的力量“才会有具体的感性认识。也可联系其他革命烈士的事例理解。 (5)、“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体会要点:①这是教育后代永远不忘敌人欠下的血债;②也是教育后代要继承父亲的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 朗读要点:要表达一种刻骨铭心的仇恨。 四、对李大钊或李星华倾吐情感 以“李大钊爷爷,我对您说”指导表达。说话内容启发:①对李大钊爷爷表敬意;②汇报今天的幸福生活;③表示继承革命传统。 或以“李星华妈妈,我对您说”指导表达。说话内容启发:1表示安慰。2表示敬佩和向她学习。3表示珍惜幸福生活。 在学生说话思路打开以后,说话内容不要加以限制。 五、作业指导 1、思考·练习3 让学生把开头一个自然段和结尾的三个自然段连起来,多读几遍,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这样写的好处。 要让学生领悟到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更加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心头的思想感情。 2、思考·练习4 课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不一定是前面提到的值得深入领会的句子。如写敌人凶恶的句子,也可能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需要积累的词语,可以是描写环境的词语,可以是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动作、语言的词语等。在学生明确作业要求后,应放手让学生读和抄。 3、可要求学生课后查找有关李大钊写文章,在班里交流。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2《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历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提到的。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 何为对话?《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① 两人或更多人的谈话。② 国际上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哲学意义上的对话,中国最早是老子阐释的: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即对立两极的相互作用,最后达到一种具有再生能力的和谐状态。文学意义上的对话,集中体现在巴赫金对话小说理论中,他认为:“对话性是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文艺学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综上所述,对话有以下共性:首先,对话展开的前提是对话各方不能完全对立,有共通性。二是对话展开的条件是各方能互补、互促,对话各方具有平等性。三是对话的结果具有创新性。通过开放的对话,“重新建构、生成意义”,打破“二元对抗”的封闭状态。因此,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全面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 “对话”成为语文教学必然的选择,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对话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过程单向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关系。而对话教学是多向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交流,是生命主体间言语与精神的沟通、感悟和融合。二是对话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改变了儿童作为工具、手段、奴隶的处境,使学习活动成为促进儿童言语和精神成长的一部分。三是对话教学顺应了开放教学的需要。开放教学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其他学科以及校外生活的沟通。这样,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被消解了。“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 对话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首先,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语文课程标准》摒弃以教师为轴心,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教师中心论”,也不主张以学生为轴心,教师无原则迁就学生的“学生中心论”,认为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孩子”。其次,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这种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双方是互相促进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依赖于三个技巧:“倾听”,倾听的目的是为了吸收,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倾听要充满期待与耐心。“表达”,表达要有中心,有条理,有依据,还要注意表达的表情和语气。“应对”,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的。这种对话是一种启发,一种提高,是意义建构活动。我们应该做到四个“关键词”──“吸收”:能接纳对方的信息并转化为营养。“宽容”:容纳对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思考”师生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引发进一步思考。“提升”: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促进新意义的生成。 二是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从根本上说,言语理解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过程,文本是一种语言,它像一个“你”一样自身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在“对话”中,文本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现实视界”与文本的历史视界不断融合,不断形成新的视界。这样,“对话”就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意义联系的纽带。在“对话”中,双方并不只是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不是由一方去消灭或征服对方,而是双方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对某一个问题达到意义的认同和共识。 在阅读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与言语作品的“对话”,首先,初读整体感知,巧妙选择话题。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感受文本,进行 “对话”,对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整体感知,感知文本的“语表层”。其次,熟读文本精思,自主领悟话题。要以学习文本的言语为本体,选择文本独特的言语形象、言语蕴含、言语情感、言语音韵、言语规律等有价值的话题作为对话的主题。通过对文本中的言语进行熟读精思,潜思体会,切己体察,含英咀华,自主领悟话题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再次,研读探究交流,多元解读话题。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案例】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堂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给你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 师:请你把你的话写在黑板上。 生:李大钊同志特别爱国。 生:李大钊很了不起,他很伟大! 生:李大钊关心他的家人。 (老师分别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 (点评:黑板的“易主”,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 师: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风采、形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并做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在书上圈画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问题。) (点评: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感悟课文必须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师:我发现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读书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生:读课文的第17节,我认为最能看出李大钊的临危不惧,“他没有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说明他已经受了苦刑,据我查阅的资料,敌人在这期间曾对他使用了“剥指甲”等酷刑。可是他仍保持着“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师:你很细心,这是文章中的一个细节,被你发现了,读书就应该这样。对于这一部分谁还想说? 生:(激动地)敌人实在是太残忍了。在电影、电视里,我以前看过这样镜头……李大钊真坚强! 师:我理解你的心情。 (点评:对话促发了学生的思维,促发了学生的灵感,师生心灵才相通,情感相融。) 生:他见到自己的亲人,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可是他在敌人的恐吓下并没有慌乱,也没有因为见到自己的家人而激动,他仍用“安定”“沉着”的表情感染他的家人,暗示他们要坚强。这都说明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 师:他是我们党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他对革命有着必胜的信念。 生:从课文的第7节中,我读出了李大钊的爱国之情。他把自己的安全问题已经置之度外,心里想的是国家。 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手指着课本)咱们书上的这一张照片就是李大钊在他临刑前留下的,面对死亡,他是那样的平静,你们看,他那浓黑的眉毛下神情多么坦然。 师:我要为你竖起大拇指,你的目光关注到了课文的插图,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你是怎么知道这张照片是李大钊临刑前留下的? 生:我是在网上看到的。 师:大家都来看看这幅照片,是不是这样? 生:他的表情很坚定。 生:我在咱们学校的宣传挂图里看到过这幅画,下面有他的一句话:“人生之最高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他说的那句名言,我今天终于感受到了。 师:处处留心皆学问呀!谢谢你把这句名言介绍给我们。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好不好? 生:好! (学生齐读。) 生:在李大钊被捕时,他“不慌不忙”,“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说明他有胆识,心里已经有了被捕的准备。 师:是呀,无论是被捕前还是被捕后,我们都能感受到李大钊那一份坚定的爱国热情和坚定信念。谁愿意读一读这一部分? (指名读,大家自由读。) 生:李大钊不但爱自己的国家,他也爱他的亲人。父亲不管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 师:这一次,父亲“含糊”地回答,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局势很紧张。 生:老师,在法庭上,我觉得课文里的“我”确实很机智、很勇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你看,课文里几次提到敌人,都是那样的残暴。可是“我”却“骗”住了敌人,保住了哥哥。 生:(急切地)我补充一句,当时的“我”很小,敌人这么凶狠,“我”都不怕,更能看出“我”勇敢、机智。 师:课文重点回忆李大钊,为什么这里写了这么多“我”的事呢? (点评:高质量的对话离不开“点拨”,“点拨”的功用就在于“化难为易,引向深入”。) 生:(兴奋地)我知道了。父亲在敌人面前是那样的“镇定”“沉着”,是父亲的行动影响了“我”。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 师:读出问题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好呀,请讲。 生:她哥哥是干什么的? 师:你们说她哥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我”受父亲的影响,变得这么勇敢、机智,她的哥哥一定也受到父亲的影响,也会是一个搞革命的青年。 师:有道理。不过关于她哥哥的事情,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一下资料。 (点评: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生成的课堂信息有时会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她哥哥是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李大钊同志的形象。) 师:课文最后“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此刻他的心里会想说些什么呢?此时无声胜有声。在那样的时刻,李大钊不能说,现在就让我们把他心中的话儿说出来吧! 生:我的好女儿,你懂事了,你长大了。 生:好孩子,我很快就要被害了,你们一定要接着我的工作做下去。 生:女儿,我为你感到自豪、感到欣慰! 师:读书,就是要把自己融入书里。你们读进了书里。 生: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希望! 师:好!好一个“希望”的目光! (点评:对话式的课堂是师生情感、体验、生命的交流。一个“希望”的目光,包含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老师惊叹!这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彼此间分享精神与幸福。) 师:读书要读进去,还要能读出来。对于这篇课文谁还有自己的想法要说? (点评:读书要读进去,到字里里行间去品、去悟;还要读出来,从整体感受,跳出课文谈课文。) 生:我课前在图书室里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说李大钊是被军阀张作霖用绞刑绞死的,他们对李大钊“三绞处决”,为了延长李大钊的痛苦,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 师:(沉默)同学们,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痛斥那些魔鬼,那些刽子手……此刻,我相信你们的心情会和我一样激动。请你们完整地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课文带给我们的深深回忆吧。 (学生读全文。) 师:读到这儿,你们对于课文又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和见解,请你们再一次把它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踊跃上前,又写下“忠于职守”“坚强”等词汇。) 师: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阅读关于李大钊的文章,相信你们对他还会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评析】 案例中,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面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给予的是密切的关注,亲切的呵护,让“有益”的课堂生成的信息开出灿烂的花朵。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以学定教,尽管学生的发言是无序的,但这样的课堂犹如一首散文诗,形“散”却神“聚”!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学会读书”,这是为孩子们的明天着想。让我们为孩子们的发展“构建智慧”──读书的智慧,做人的智慧。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3【教学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给你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李你把你的话写在黑板上。 生:李大钊同志特别爱国。 生:李大钊大钊同志临危不惧。 师:很了不起,他很伟大! 生:李大钊关心他的家人。 (老师分别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 (评点:黑板的“易主”,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 师: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风采、形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并做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在书上圈画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问题。 (评点: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感悟课文必须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师:我发现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读书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生:读课文的第17节,我认为最能看出李大钊的临危不惧,“他没有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说明他已经受了苦刑,据我查阅的资料,敌人在这期间曾对他使用了“剥指甲”等酷刑。可是他仍保持着“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师:你很细心,这是文章中的一个细节,被你发现了,读书就应该这样。对于这一部分谁还想说? 生:(激动地)敌人实在是太残忍了。在电影、电视里,我以前看过这样镜头……李大钊真坚强! 师:我理解你的心情。 (评点:对话促发了学生的思维,促发了学生的灵感,师生心灵才目通,情感才目融。) 生:他见到自己的亲人,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可是他在敌人的恐吓下并没有慌乱,也没有因为见到自己的家人而激动,他仍用“安定”“沉着”的表情感染他的家人,暗示他们要坚强。这都说明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 师:他是我们党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他对革命有着必胜的信念。 生:从课文的第7节中,我读出了李大钊的爱国之情。他把自己的安全问题已经置之度外,心里想的是国家。 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手指着课本)咱们书上的这一张照片就是李大钊在他临刑前留下的,面对死亡,他是那样的平静,你们看,他那浓黑的眉毛下神情多么坦然。 师:我要为你竖起大拇指,你的目光关注到了课文的插图,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你是怎么知道这张照片是李大钊临刑前留下的? 生:我是在网上看到的。 师:大家都来看看这幅照片,是不是这样? 生:他的表情很坚定。 生:我在咱们学校的宣传挂图里看到过这幅画,下面有他的一句话:“人生之最高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他说的那句名言,我今天终于感受到了。 师:处处留心皆学问呀!谢谢你把这句名言介绍给我们。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好不好? 生:好! 学生齐读。 (评点: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的天地很广阔:书本里,生活中……网络时代,电脑更是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生:在李大钊被捕时,他“不慌不忙”,“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说明他有胆识,心里已经有了被捕的准备。 师:是呀,无论是被捕前还是被捕后,我们都能感受到李大钊那一份坚定的爱国热情和坚定信念。谁愿意读一读这一部分? 指名读,大家自由读。 生:李大钊不但爱自己的国家,他也爱他的亲人。父亲不管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 师:这一次,父亲“含糊”地回答,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局势很紧张。 生:老师,在法庭上,我觉得课文里的“我”确实很机智、很勇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你看,课文里几次提到敌人,都是那样的残暴。可是“我”却“骗”住了敌人,保住了哥哥。 生(急切地):我补充一句,当时的“我”很小,敌人这么凶狠,“我”都不怕,更能看出“我”勇敢、机智。 师:课文重点回忆李大钊,为什么这里写了这么多“我”的事呢? (评点:高质量的对话离不开“点拨”,“点拨”的功用就在于“化难为易,引向深入”。) 生(兴奋地):我知道了。父亲在敌人面前是那样的“镇定”“沉着”,是父亲的行动影响了”我”。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 师:读出问题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好呀,请讲。 生:她哥哥是干什么的? 师:你们说她哥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我”受父亲的影响,变得这么勇敢、机智,她的哥哥一定也受到父亲的影响,也会是一个搞革命的青年。 师:有道理。不过关于她哥哥的事情,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一下资料。 (评点: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生成的课堂信息有时会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她哥哥是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李大钊同志的形象。) 师:课文最后“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此刻他的心里会想说些什么呢?此时无声胜有声。在那样的时刻,李大钊不能说,现在就让我们把他心中的话儿说出来吧! 生:我的好女儿,你懂事了,你长大了。 生:好孩子,我很快就要被害了,你们一定要接着我的工作做下去。 生:女儿,我为你感到自豪、感到欣慰! 师:读书,就是要把自己融入书里。你们读进了书里。 生: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希望! 师:好!好一个“希望”的目光! (评点:对话式的课堂是师生情感、体验、生命的交流。一个“希望”的目光,包含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老师惊叹 !这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彼此间分享精神与幸福。) 师:同学们,你们把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放在一起读一读,会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前后写到4月28日,是父亲的遇难日。 师:同学们,这叫开头与结尾互相照应。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是一篇回忆的文章,读书的时候让我们一直把心沉浸在回忆里。 生:感觉课文很完整。 师:这样写的好处确实很多,还能使文章内容联系得很紧密。前后照应,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你们看看课文里还有什么地方注意了“照应”? 生浏览课文后找了两处,略。 师:读书要读进去,还要能读出来。对于这篇课文谁还有自己的想法要说? (评点:读书要读进去,到字里里行间去品、去悟;还要读出来,从整体感受,跳出课文谈课文。) 生:我课前在图书室里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说李大钊是被军阀张作霖用绞刑绞死的,他们对李大钊“三绞处决”,为了延长李大钊的痛苦,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 师(沉默):同学们,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痛斥那些魔鬼,那些刽子手……此刻,我相信你们的心情会和我一样激动。请你们完整地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课文带给我们的深深回忆吧。 学生读全文。 师:读到这儿,你们对于课文又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和见解,请你们再一次把它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踊跃上前,又写下“忠于职守”“坚强”等词汇。 (评点: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贯穿于学习的始终。) 师: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阅读关于李大钊的文章,相信你们对他还会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总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是动态的,是生成的。课例中,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面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给予的是密切的关注,亲切的呵护,让“有益” 的课堂生成的信息开出灿烂的花朵。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以学定教,尽管学生的发言是无序的,但这样的课堂犹如一首散文诗,形“散”卸神“聚”!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学会读书”,这是为孩子们的明天着想。 让我们为孩子们的发展“构建智慧”--读书的智慧,做人的智慧。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