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黄河象 |
范文 | 黄河象(精选14篇) 黄河象 篇119 黄河象 19 黄河象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读后可以使我们思接千古,增长关于化石的知识。 文章首先介绍了大象骨架的外观形态,接着叙述了科学家对大象化石来历的假想,最后交代了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了解大象化石来历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二是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大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 2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建议 1.“思考·练习”2体现了本课学习重点之一。教学时可围绕这个题目让学生自读自悟,再展开讨论。学生自读课文后,找出写科学家假想的部分,再把这部分文字认真读一读。然后用自己的话语来说明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想象能力。想象的情景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却有现实的依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后,找出作为科学家假想依据的句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复述。复述的关键是要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但叙述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论采用怎样的顺序叙述,总要表现出一定的条理性。比如,本文叙述顺序可有下面几种不同安排:①自然博物馆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黄河象骨骼化石)——科学家对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挖掘(即原文叙述顺序)。②自然博物馆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黄河象骨骼化石)——黄河象化石的挖掘——黄河象化石的来历。③挖掘出黄河象化石——化石陈列在自然博物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④挖掘出黄河象化石——黄河象化石来历——黄河象化石陈列在自然博物馆。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按不同顺序进行复述。通过这个练习主要让学生理解、领会叙述的顺序既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又要灵活多变。 3.指导学生朗读好第2—6自然段。通过朗读,唤起学生的想象。读第3自然段时前两句要读得低沉缓慢些,要体会黄河象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的情景。突出“扑踏扑踏”“走”“疲劳”“干渴”“有气无力”等词语。第三句要读得高扬些,突出“小河”“高兴”“跑”等词语,和前面的“干渴”“疲劳”形成对照。 第4自然段是重点段,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老象的右脚正好……深深地陷了进去。”是关键句。朗读时语速稍快些,要表现出老象突然陷入淤泥的那一瞬间的紧张状态。重读“正好”“椭圆”“来不及”“一下子”“踏”“踩”“淤泥”“深深”“陷”等词语。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搜集记载动植物化石的文字、图片资料,与同学交流。也可以引导学生办一期有关动物或植物化石的墙报。 四、参考资料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而现已大部分绝灭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芦木、鳞木等)、古无脊椎动物(货币虫、三叶虫、菊石等)、古脊椎动物(恐龙、始祖鸟、猛犸等)。古生物死后,除极少数(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由于特殊条件,仍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外,绝大多数经过钙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矿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仅具原来硬体部分的形状、结构、印模等的化石。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大多数是茎、叶、贝壳、骨骼等坚硬部分,经过矿物质的填充和交替作用,形成仅保持原来形状、结构以至印模的钙化、碳化、硅化、矿化的生物遗体、遗物或印模。也有少数是未经改变的完整遗体,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等。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黄河象 篇2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做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9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处理生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时注意生字的读音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发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古生物大厅:专门陈列古代生物的遗迹和图片的地方。 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理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是研究古代生物历史的重要依据。 砾石:经水流不断地冲击,磨光了棱角的石头。 冲积:高地的砂砾、泥土被水流带到河谷低洼地区沉积下来。 一瞬间:一眨眼的功夫,形容时间很短。 碧空:蓝蓝的天空。 挣扎:用力支撑。 炙烤:炙,烤。炙烤还是烤的意思。 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天空一片云也没有。 骨骼:人或高等动物的骨头架子。 尾椎:人或高等动物脊柱的末端。 下颌:口腔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 假想:想象,假设。 3.分别找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3.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 教学步骤 : 一、复习导入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明确: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2)朗读体会特点。 (3)小结,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学习第2-6自然段。 默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 明确:一群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明确:1973年 甘肃(发现 挖掘) 假想的根据: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2)指导朗读。 4.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三、练习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四、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理解科学家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师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探究活动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根据提供的骨架,画出一头大象。 2.写一篇想象作文,注意想象要合理,有一定顺序。 3.参观自然博物馆。 黄河象 篇3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做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9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处理生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时注意生字的读音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发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古生物大厅:专门陈列古代生物的遗迹和图片的地方。 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理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是研究古代生物历史的重要依据。 砾石:经水流不断地冲击,磨光了棱角的石头。 冲积:高地的砂砾、泥土被水流带到河谷低洼地区沉积下来。 一瞬间:一眨眼的功夫,形容时间很短。 碧空:蓝蓝的天空。 挣扎:用力支撑。 炙烤:炙,烤。炙烤还是烤的意思。 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天空一片云也没有。 骨骼:人或高等动物的骨头架子。 尾椎:人或高等动物脊柱的末端。 下颌:口腔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 假想:想象,假设。 3.分别找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3.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明确: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2)朗读体会特点。 (3)小结,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学习第2-6自然段。 默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 明确:一群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明确:1973年 甘肃(发现 挖掘) 假想的根据: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2)指导朗读。 4.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三、练习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四、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理解科学家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师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探究活动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根据提供的骨架,画出一头大象。 2.写一篇想象作文,注意想象要合理,有一定顺序。 3.参观自然博物馆。 黄河象 篇4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做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9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处理生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时注意生字的读音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发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古生物大厅:专门陈列古代生物的遗迹和图片的地方。 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理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是研究古代生物历史的重要依据。 砾石:经水流不断地冲击,磨光了棱角的石头。 冲积:高地的砂砾、泥土被水流带到河谷低洼地区沉积下来。 一瞬间:一眨眼的功夫,形容时间很短。 碧空:蓝蓝的天空。 挣扎:用力支撑。 炙烤:炙,烤。炙烤还是烤的意思。 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天空一片云也没有。 骨骼:人或高等动物的骨头架子。 尾椎:人或高等动物脊柱的末端。 下颌:口腔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 假想:想象,假设。 3.分别找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3.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明确: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2)朗读体会特点。 (3)小结,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学习第2-6自然段。 默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 明确:一群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明确:1973年 甘肃(发现 挖掘) 假想的根据: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2)指导朗读。 4.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三、练习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四、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理解科学家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师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探究活动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根据提供的骨架,画出一头大象。 2.写一篇想象作文,注意想象要合理,有一定顺序。 3.参观自然博物馆。 黄河象 篇5一、教学目标 1、能给课文分段,写出第二段各层的提纲 2、朗读课文,并能按提纲简要复述课文 3、了解科学家们假象的骨颌化石的来历及假想,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4、能收集资料,制作简单的幻灯片,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三、教学过程 : (课前出示背景课件) (一)、激趣导入 : 1、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谁先给大家介绍?(指名一学生上台解说并组织其他同学介绍,展示自制的化石图片或有关的资料等。)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出示幻灯)这就是古代的骨骼化石。(师板书课题:19、) (二)、学习第一段 1、看着这具大象的骨架样子(板书:骨架样子),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高大、完整。师板书。)课文在第几段描绘,请划出有关语句。 2、生交流。 3、齐读这些语句,体会化石的特点。 4、(再看图片)看着这具化石的样子,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5、学生自由提问。师引导提出:化石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能被保存得这样完整? 6、古代的化石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罕见的,人们是怎样发掘的呢?请快速、轻声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检查:人们是怎样挖掘出这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的?(学生回答) 2、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相机板书:化石的发现 ——化石的挖掘——化石被挖掘出时样子) 3、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4、待学生找到后师出示幻灯示答案生齐读这句话。师板书:斜插沙土 脚踩石头。 5、师提问: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发掘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中间部分介绍了什么呢? 6、生答:科学家假想化石的来历。板书:假想来历。 (四)、学习第2—7自然段 (一)、抓住关键词导入 ,理解课文内容 1、师问:什么是假想? 2、生答:假设、想象。 3、师: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也不可能找到现成的资料查询,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设。那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来想象、假设化石的来历的? 4、生自由谈。 5、(出示幻灯,示假想依据)师:科学家根据化石被挖掘出来时的样子,想象了化石的来历,下边,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家是怎样来想象的。 6、根据读书要求读课文:(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文,并能复述此故事;(2)、对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你想问什么?请准备好,在小组内交流。 7、指名一人复述此内容。 8、你认为科学家的假想最生动的一幕是哪里?(生自由回答) 9、质疑:对于科学家的假想,你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10、学生自由质疑。 12、自由感情朗读。 (二)拓展延伸,陶冶学生情操 1、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真为大家高兴。你们知道大象的生活习性吗? 2、生自由谈。并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3、今天,我们今天认识的大象化石是在甘肃发现的,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老师收集的关于甘肃地貌的资料。(幻灯示甘肃地貌) 4、待学生看完后,师问:看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引导学生谈到环保的话题) (三)回顾课文,巩固练习 1、对于课文的写作顺序,你有不同的见解吗?(只要学生的见解合理,都应该予以肯定。) 2、让学生提出不懂的生字、词,共同交流、讨论。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 附板书 19 黄 河 象 骨架的样子----假想来历----发掘化石 炙烤 高大 ↓ 斜插沙土 完整 干渴 脚踩石头 ↓ 陷进 ↓ 化石 黄河象 篇6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情景和依据。 2、简要复述课文重点段落。 3、运用推理想象,对琥珀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情景和依据。 教学难点: 运用推理想象,对琥珀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并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导入新课 复习:上接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黄河象》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回忆一下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黄河象骨架化石有什么特点? (高大、完整) 质疑:由此,你还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这么高大、完整?) (是什么时间?谁?在哪?怎样发现的?) (为什么叫黄河象?) (是怎样形成的?) 二、指读第四段 1、你读懂了什么?能回答以上的哪个问题? 指答 时间、地点:73年春,甘肃省几个农民发现的。 名称:因为在甘肃省,所以叫黄河象。 完整: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在上级指挥下发掘,人们有文物保护的意识。 2、品词:区别“发掘”与“挖掘”。 挖掘:往深处发掘出来 发掘:把深藏的东西挖掘出来,有目的的,小心谨慎地挖掘 3、用“——”画出黄河象出土一刹那的句子。 板书:斜插脚踩 三、科学家由此进行了假想,想到了哪几方面内容?有什么依据? 1、自己默读第二部分思考 2、指答:板书:热、渴、喝、陷 3、说一说科学家推测的思路:陷、喝、渴、热 4、过渡:文章是怎样将这些方面联系起来又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的? 四、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任选一方面) 1、读书——想到什么——依据——好词佳句 2、汇报 据沙土和砾石?(水) 斜斜地说明什么?(失足) (1)天气——炎热 (2)地理环境——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流着(形成淤泥) (3)老象——渴 指读、范读、齐读:扑踏(有气无力、慢、沉重) 指读:跑(高兴、喜悦、急切) 男女生对比读:男生读疲惫,女生读兴奋 老象急着要干什么?读出老象兴奋的语气,评读。 (4)过渡:老象想的多好啊!可这美好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促使 它失足落水,我们看看它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出示课件:观察老象失足落水的顺序,理解“侧”和“栽” 满怀希望的老象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短短的一瞬间陷入了深渊,我们也为老象感到—— 让我们带着沉重的感情读描写这部分的语句。 指名读、齐读。 (5)复述:课文按照天气状况、地理位置、老象失足落水情景的顺序抓住老象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按照这样的顺序,简要复述。 自练、指名说、评议。 五、师过渡第八自然段 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随着时间的流失、地壳的演变,老象的尸体与空气隔绝而腐烂,它的骨胳和牙齿变成了像化石一样硬的东西。 六、师生对读第九自然段 二百万年过去了,大地——,往日的草原上升成——,一座座山岭——,一条新的大河——。 这条新的大河就是现在的黄河,黄海象由此得名。 七、《黄河象》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回忆一下写作顺序。 指名说一说:首先介绍了黄河象骨架化石的特点,接着假想了它失足落水的情景及地壳的演变过程,最后介绍了它的发掘情况及科学家假想的依据。 八、总结 科学家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对黄河象化石的形成过程进行推测、想象,这种思路在21世纪更为重要,我们从中受到启迪,自然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我们要依据科学展开想象,探索自然的奥秘。 九、想象推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课内外延伸、资料的收集:还了解哪些有关推理的事例? 2、对琥珀的形成进行推理 要求:假想要合理,对情景的想象力求生动。 可将推理的顺序列出提纲,重点词语写一写 自愿结成小组分角色说一段话。 3、小组汇报 4、评议 十、作业 1、对琥珀的形成过程或黄河象尾骨的失落情况进行推测,用一段话写出来,力求生动、形象。 2、简要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26 黄河象 斜插 脚踩 陷 热 喝 渴 黄河象 篇7一、找已知明结果 找出已知,是为了使学生明白科学家之所以这样想象的依据。在教学第一段时,先让学生理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有两大特点:“高大”和“完整”,再提问:①这两个特点中,哪一个特点写得比较详细?②你从第一段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得很完整?待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出化石保存完整的语言因素后,教路突然一转,以设悬念:“黄河象骨骼化石为什么保存得如此完整呢?它是怎样发掘的呢?”一下子拉到第四段(最后一段)的内容。采用“讨论法”,让学生明白化石保存完整的两个原因:1。上级的正确指挥;2。黄河象失足落水后在原地没动。紧接着用:“你怎么看出来的?”进行追踪提问,以达到如下认知: 失足落水←斜插沙土、脚踩石头 原地没动←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 然后直奔课文本质所在,设问:科学家怎样推想出它是“失足落水”的?依据何在?以大跨度的跳跃,形成了溯源教学的起点。 二、导逆推溯原因 承接以上设问,即进入对第三段的学习。教学时,先让学生看二、三、四节,要求学生用三个字分别概括这三节大意。当学生用“热、渴、陷”三字概括后,并不急于让学生学“热”一节(第二节),而是引导学生议果——“陷”(即第四节)。 教学时,先让学生根据“陷”字,开动脑筋,自己对第四节设计问题,并从中选取较合理的问题(如:黄河象是怎样一步一步陷于淤泥而死的?)让学生读读、圈圈、想想、议议。与此同时,还注意让学生在学习第四节时不忘第四段中的“已知”,让学生懂得科学家的这种假想并不是凭空臆想,而是有根有据的。如由“脚踩石头”可想到“右脚踩在椭圆形石头上往下陷”;由“骨架斜插沙土”想到“身子一侧,栽进水里”的细节。这样,前后照应由已知到未知,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学完了第四节,便引导学生从“陷”这一结果进行逆向思维,通过层层因果关系的推理,让学生知道致使黄河象“失足落水、陷于淤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见下图: 接着,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如因为天气很热,所以黄河象感到口渴。)通过这一组“因果”关系句的训练,既让学生得到了思维训练,又使学生感到科学家假想黄河象来历之周密和合理。 三、练顺推求验证 为了使逆推教学既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作者的写作思路,在“溯原因”以后,又让学生顺着“热→渴→陷”的路子,练习顺推,以验证黄河象失足落水,陷于淤泥所具备的种种必要条件和科学家假想黄河象来历的充分依据。教学时是这样安排的:①让学生顺着“热→渴→陷”的路子根据板书提示复述黄河象失足落水的全过程。②完成填空: 这样,变中有序,讲练结合,既落实了“双基”,又使教路、学路以及作者的写作思路趋于同步。 黄河象 篇8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交流、检查预习情况与字词教学、阅读教学紧密结合,理清文章结构;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向我们介绍的这具大象的化石,是1973年在甘肃省合水县马莲河畔挖掘出来的。你们都读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谁来说一说黄河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让学生自由发言,初步感知内容 (可以从内容上说,也可以从保留文物上说)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请大家读一读,并说说易写错的地方: 骼 椎 颌 炙 烤 椭 趾 栎 羚 鸵 政 瞬 注意“炙”“椭”“骼”等易错字的字形、字音。 2、汇报预习时你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 四、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 1、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2、再从课文里把科学家假想的部分找出来,作上记号; 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准备课上和老师、同学讨论。(给学生充分的默读画批的时间) 五、交流学习的成果 1、课文按不同方面可分为四个部分。(学生归纳,老师点拨先找出科学家假想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高大、完整。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简要地写地壳的变化。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写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时人们所看到的情景以及科学家的想象和推理。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帮助梳理 小结:我们带着课上提的这些问题,回去再好好读读课文,查查资料,下节课我们再继续讨论。 【板书设计】 19 黄河象 骼 椎 颌 炙 烤 椭 趾 栎 羚 鸵 政 瞬 记叙的顺序: 第一部分(1)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第二部分(2~6)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形成过程。 第三部分(7)地壳变化。 第四部分(8)看到的情景及科学家的想象和推理。 (二、三部分也可合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根据黄河象挖掘时的情景及化石形成的的科学知识,假想了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2、朗读课文,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3、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大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学生的问题,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话题,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谁读一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仔细默读,分出层次来归纳总结。(边读相关语句边说说自己的理解) 大体分为三层意思: 第一层假想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情况和地理环境。时间:200万年前的一天;天气情况:天气酷热(大象干渴难耐才会跑到河边来喝水,才有陷入淤泥的可能)地理环境:弯弯的小河缓缓地流(容易沉积泥沙被,河床淤泥加厚,老象才能陷下去而不能自拔)。 第二层假想了老象来到河边陷入淤泥的情景。这一层写得生动、细致、入情入理,把这头老年公象的动作、心理细腻地描述出来。(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请你有语气地读一读)指导学生朗读好2~6自然段:体会黄河象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的情景,第3自然段前两句语气要低沉缓慢,突出“扑踏扑踏” “走”“疲劳”“干渴”“有气无力”等词语。第三句要读得高扬些,突出“小河”“高兴”“跑”等词语,和前边形成对照。第4段更要引导学生把老象陷进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老象的右脚正好……深深地陷了进去。”是关键句。朗读时语速稍快些,要表现出老象突然陷入淤泥的那一瞬间的紧张状态。 第三层假想了陷进淤泥的黄河象变成化石的过程。(漫长的时间,尸体腐烂,骨骼和大牙变成石头一样的东西) 2、假想的情景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却有现实的依据,那么你能找到科学假想的依据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 3、小结: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文章用词的严谨。 二、文章的顺序已经理清楚了,谁能按照文章的顺序复述课文?想一想还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复述? 三、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顺序 1、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骼──科学家对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挖掘 2、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骼──黄河象化石的挖掘──科学家对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假想 3、挖掘出黄河象化石──化石陈列在自然博物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4、挖掘出黄河象化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化石陈列在自然博物馆 四、指名按照不同的顺序让学生复述课文,学生评价 【板书设计】 19 黄河象 按一定顺序写: 看 ── 想 ── 发现 (骨架) (来历) (化石) 化石的形成: 200年前 炎夏 河边 喝水陷入河 泥沙下变化石 黄河象 篇9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做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9课“黄河象”。(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处理生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时注意生字的读音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发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古生物大厅:专门陈列古代生物的遗迹和图片的地方。 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理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是研究古代生物历史的重要依据。 砾石:经水流不断地冲击,磨光了棱角的石头。 冲积:高地的砂砾、泥土被水流带到河谷低洼地区沉积下来。 一瞬间:一眨眼的功夫,形容时间很短。 碧空:蓝蓝的天空。 挣扎:用力支撑。 炙烤:炙,烤。炙烤还是烤的意思。 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天空一片云也没有。 骨骼:人或高等动物的骨头架子。 尾椎:人或高等动物脊柱的末端。 下颌:口腔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 假想:想象,假设。 3.分别找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3.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明确: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2)朗读体会特点。 (3)小结,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学习第2-6自然段。 默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 明确: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明确:1973年甘肃(发现挖掘) 假想的根据: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2)指导朗读。 4.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三、练习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四、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师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探究活动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根据提供的骨架,画出一头大象。 2.写一篇想象作文,注意想象要合理,有一定顺序。 3.参观自然博物馆。 黄河象 篇10教学目标: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 2、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体会科学家推想的合理性。 4、培养合理想象的能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科学家推想的合理性。 2、运用推理想象,对化石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并有条理的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概括象化石的来历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黄河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河象化石的特点是? 生:高大,完整。 师:那么,这具高大完整象化石是怎么来的呢?一头活生生的大象怎么就变成化石了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那个遥远的故事。翻书25页,科学家假象象化石的来历是哪几个自然段? 生:自2---自7 师:好,现在分大组读自2---自7,一个大组读一个自然段。一边读边想:能不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说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生:在天气特别热的一天,一群黄河象到处找水喝,他们发现远处有水,都朝那里奔去,最前面的一只大象不小心现在淤泥里,再也没上来了。 二、感知逆推,推想故事 1、感知逆推 师:这个故事你们看见了吗?科学家看见了吗?那是怎么来的呢? 生:推想出来的。 师:科学家是以什么为起点进行推想的呢?是热吗? 生:科学家从发掘出来的象化石的形象先推想到“陷”,从“陷”推想到“喝”,从“喝”推想到“渴”,再从“渴”推想到“热”。 师:知道吗?从一个线索出发,进行反方向的思考,这就叫逆向思维。好,科学家的推想我们明白了,那除了科学家的这种推想,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生:有。 师:那好,请大家试着像科学家那样,也来推一推,看看还有什么可能? 2、自主想象来历,可以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 生:有可能是大象发生王位争夺战时,它不小心陷进去了。 生:我觉得有可能是它外出为自己的孩子找吃的时候,不小心陷进去了。 三、合作探究,体会合理的细节 1、学生自学 师:我没想到,短短的几分钟,你们居然有这么多的想法。你们点子好,想法独特,不简单啊!不过如何说得让人信服,讲得活灵活现,还环环相扣,让听的人找不出一点漏洞呢?让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看看科学家是怎么想的,好不好?自读课文自2----自7,看看科学家哪些地方想得特别好,让你叹服,把它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2、小组合作学习 师:这个故事很长,我们一段一段地来研究,好不好?热为一部分,渴为一部分,喝陷为一部分,变成化石为一部分,每个小组赶快商量一下,选择一个共同研究的部分。现在,赶快把你的自学所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并做好准备,等会在全班交流。 3、汇报交流 汇报自2:“热” 生1:同学们可以勾出来,“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写出天气很热。“炙烤”“似乎要燃烧”,突出“热”的厉害。“栎树呆立不动”,说明没风以至热得羊群、驼鸟也耐不住要“走来走去”。天气越热,黄河象就越渴。所以科学家要尽量把天气想得热。 师:你们这组很会学习,还把以前的学习联系了起来,同学们这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 生1:有补充吗? 生2:我们认为在哪种情况下这几个不应该生活在一起的动物会走到一起呢?天气太热了,到处都没有水了。 师:课外知识丰富,他们还知道这生活习性不同的三种动物,而且,还和科学家和理想相联系在了一起。 生1:还有补充吗? 生3:我自学时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这里为什么还要写一条小河呢?和大象有关系吗? 师:是啊,我也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为什么? 生1:我们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同学知道? 生4:我觉得想象小河“弯弯的”“缓缓地流”很重要,这表明这条小河是一条容易沉积泥沙的小河,不然黄河象怎会陷入淤泥? 师:你的思考有深度。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句话,却包含着科学家严密,合理的想象。让我们在读中去体会科学家生动合理的想象。 (全班齐读自2) 汇报自3:“渴” 师:接着哪个组汇报? 生1:我们组讨论的是“渴”这一部分。某某和某某从“扑踏扑踏地”走就感受到了因为天热,老象被干渴得有气无力。某某和某某从见到小河“就高兴地跑起来,感受到了老象渴得非常厉害,迫切需要喝水。“跑”可以看出当时他们的心情是多么激动,什么都不顾了,甚至忘记了危险。 师:看来,你们组是汇集了众家之言,你们还联系下文体会到了科学家的推向很合理。 生1:我们请男生读一二句,女生读第三句。 全班齐读 师: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是特别好。“扑踏扑踏”和“有气无力“读时要联想自己,这么热的天都快晒晕了,却不得不到处走,找水喝,多累,与难受啊。如果这时每人面前出现一瓶冰镇可乐,那得跑多块呀。我想请全班同学再来读一读。 师:把自己当作文中的大象,设身处地去体会。来,再读读。 (男生女生对比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为找到水源,而兴喜若狂的大象,他们是那么的快乐。然而,灾难却来得如此突然。 汇报自4自5:“喝----陷” 生1:我们组讨论的是自4自5,课文里说它“够不着” 是说由于水位很低,可见,那时是多么的干旱,酷热啊。所以大象伸长鼻子吸水,才会伸不到河里,吸不到水。“够不着”、“又往前走”、“美美地饱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才凉爽呢。”进一步突出老象迫切要喝水的欲望,正是由于这样迫切要喝水,才导致失足落水,陷进淤泥,淹死在河里。以上是我们组的体会,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2:我们组补充一点,我们还从省略号感受到了其他大象的无奈。 师:你们不仅会品词,还从标点符号里品出了味道,你们组的体会也很了不起。 生1:谢谢某某带给我们的精彩补充。我们组想请某某来读一读这个悲剧的发生一刻。 生3:请其他同学看着26页的图,边听边想象。 生3一人读 师:我看见你不仅听得认真,鼓掌的也很热烈,你是不是有话对他说?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 师:我们读书就要这样,透过字里行间读出你的情感。 生:我觉得听了某某的朗读,我好像就看见了老象落水悲惨,我心里很难过。 师:老师每次读到这时特和你们的感受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 师生齐读) 师:现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动弹了,而岁月的流逝让它变成了化石,那一组来? 汇报自6自7:变成化石 生1:我们通过课外资料指导,生物尸体如果暴露于空气中,即使是硬体部分,天长日久,也会被风化和毁坏。因此,生物死后,必须要有某种沉积作用将其迅速掩埋。黄河象这是因为他被泥沙快速的掩埋,它的的骨骼得以完整地保存才能较好地保存。 生2:我们知道化石的形成是一个和漫长的过程,少则几万年,多则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所以读“一天天过去”要读慢一点。 师:这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很漫长的,你读得很有感情。而且你们还会把课外知识和文章内容相结合,真棒。 生1:我们组来读一读。 (一个组齐读) 生1:你们觉得我们读得怎么样? 生:你们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时间的漫长。 4、全班齐读自2---自7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科学家给我们描述的这个既生动又合理的故事吧。 5、小结 师:今天的合作学习,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你们,我发现你们不但会读课文,还会从课文想开去;不但会与人合作,还会和大家分享学习成果。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也看到了,科学家的推理想象,很有说服力,让人信服。 四、学习推理,完善故事 师:那科学家的推想你们见识过了,课文中的语言也琢磨过了。现在,老师不由又想起了刚才你们那一个个极富创意的推想,你们能不能在刚才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家的推理,学习文中的语言,把故事编得更合理,更活灵活现呢?下节课,请两人合作,发挥你们的智慧,由一人执笔,写下你们的故事。明天我们来一起分享,看谁能当上我们今天的推理大王? 五、结语 师: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还自己编了故事。课上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呢?学这个故事有什么用呢? 生:知道了化石的来历。 生:我知道了,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其实是需要缜密分析的。 生: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推理,我太佩服这些科学家了。 师:是啊,今天我们仅仅是以《黄河象》为一个例子进行了探索学习,今后,你们面对大自然,面对生活,面对未来还会遇到许多的难题,这就需要你们开动大脑,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勇于探索,就能创造更多的精彩。 黄河象 篇11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2、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明确推想的依据。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辅助课件、学生收集化石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黄河象》(齐读课题),老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看看都是什么?什么是化石?(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二)学习第一段 1、多么神奇的化石啊,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出示图片)这就是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有什么特点呢?翻开书,认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出有关词句。 2、学生自读(出示句子),读句子,引导体会特点。 归纳板书:高大 完整 3、你从哪些词句看出它高大? 完整的?(列数字 举例子) 4、比较句子体会列数字的效果(准确 具体)。举末端趾骨没有失掉的例子有什么作用?(突出说明它保存完整) 5、谁能通过生动的朗读表现出它的两个特点?(抽读句子——齐读) (三)学习8自然段 1、(再看图片)古代黄河象化石竟能这样完整的保存至今,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实属罕见,它是怎样被发现、发掘出来的呢?让我们回到发掘现场去看个究竟。 2、轻声自读课文第8自然段,找出答案。(读句子) 3、刚被发掘出来的黄河象化石是什么样子的?再默读句子从文中找出相关词句,画上波浪线。 4、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引导:它怎样站立在沙土里?脚下踩着?) 归纳板书:斜站沙土 脚踩砾石 5、根据黄河象站立的姿势我们能想象出它保存完整的原因吗?(继续往下浏览课文第八自然段,读句子,理解“推想”——推理、想象) 归纳板书:没被移动 骨头关联 6、通过黄河象化石被发掘出土时的样子,科学家不仅推想出它保存完整的原因,还推想出了它的来历。 (四)学习2-7自然段 1、默读2-7自然段。思考黄河象骨骼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2、先来做个小练习,再有条理地说说黄河象失足落水淹死在河里的经过(课件) 5、学生看课件读读经过。(这个悲壮美丽的故事是真实的吗?科学家根据什么推想出这个经过的呢?——化石出土时的样子) 6、科学家从已知探求未知,从结果推想原因,从发掘出来的象化石的样子先推想到“陷”,从“陷”推想到“喝”,从喝推想到“渴”,再从“渴”推想到“热”。最后,得出结论,推想出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 板书:推想来历 陷 喝 渴 热 7、这样的推想,合情合理,十分严密,连细节之处也想象周全了——(出示句子) 请看这句,一起读一读。你认为这个句子写得详细吗?为什么? 8、引导分析:弯弯、缓缓二词暗藏的作用。 9、第二部分(2-7自然段)里还有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合理想象的细节?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找。 10、交流想象细节之处。 (五)总结 科学家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对黄河象化石的形成过程进行一步一步合理的推测和想象,最终得出结论,这就是逻辑推理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极为重要,只要运用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勇敢地进行科学探索,就能揭开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六)思维拓展 你能学习这种推想方法,根据板书提示,按其他顺序重新叙述课文内容吗? (七)课后思考 《黄河象》是科学家根据发掘时看到的大象骨架的样子,进行的合理想象,假如事实不是这样,你认为还可能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黄 河 象 化石特点 高大 完整 出土样子 斜插沙石 脚踩砾石 保存原因 没被移动 骨头关联 推想来历 陷--喝--渴--热 黄河象 篇12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以及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 3.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方法: (一)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可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法 自学、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重点: 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 3.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解决办法: 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多媒体,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讨论、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9课。板书课题:19 黄河象。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1)拿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可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帮助,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先由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四)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词的句子,将生词多读几遍。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并加以理解。 3.指导书写。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 (4)媒体演示,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5)朗读体会特点。 (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以浏览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采取浏览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阅读思考之后,自己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2)找好朋友去交流。 (3)互动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相机进行板书朗读指导。 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练读,然后以行或组分段读,举行朗读比赛,然后让学生评议。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书。 板书:1973年甘肃(发现挖掘) 关于假想的根据,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4)指导朗读。 4.浏览全文并对照板书,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三)练习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四)畅谈收获 可以谈写法,可以谈启发,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黄河象 篇13一、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合理想象的文章,要让学生充分感悟推想的科学性、合理性,必须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从关键的词语去突破。 本课时是在第一课时,扫清生字、词障碍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理清文章思路显得轻而易举。 我力图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让学生感悟推想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推理。 其次,通过单独思考、表演、交流、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抓住重点词语,“炙烤、扑踏扑踏、”等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丰富、合理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自读感悟、合作交流、表演升华、推理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悟文字,体味老象是如何形成化石的 学习本文合理的想象力和科学的推断力 三、 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 2、学生:熟悉课文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黄河象骨骼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2、难点:你能按另外的顺序重新叙述这篇故事吗? 五、 教学过程 (一)开篇点题,复习导入 1、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你学习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你面对这样一具完整的骨骼,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习2自然段 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 点拨:大约—用词准确、严谨;碧空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天气热(炙烤、蒿草、栎树、羚羊、鸵鸟);小河:弯弯的,缓缓地) 2、学习3自然段 教师:此时,我们的主人公“大象”在做什么呢? 女生读,男生思考 交流:(表演辅助理解) 评议:老年公象(权威,首领);动作:扑踏扑踏;神态:疲劳、干渴) 3、学习4自然段 男生读,女生思考 交流 4、学习5自然段 默读,思考 交流 拓展: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头象,你会怎样做呢? 5、带着沉重的语气读6、7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部分 1、自学 提示:默读 2、交流 3、点题:最后一个自然段,因为在黄河边上出土,所以这头象,被命名为:黄河象 (四)讨论 1、完整的黄河象的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你能按另外的顺序重新叙述这篇故事吗? 2、点拨、交流 (五)小结: 课文可以按不同的顺序来叙述,但都必须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进行。 黄河象 篇14知识目标: 1、学会理解本课“假想”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3、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推想的依据。 4、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图片、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9课“黄河象”。(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处理生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时注意生字的读音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陈列、发掘、古生物大厅、化石、砾石、冲积、一瞬间、碧空、挣扎、炙烤、万里无云、骨骼、尾椎、下颌、假想 3.分别找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或请教同学和老师。(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课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学生:骨骼的样子——假想来历——发掘化石。)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9课黄河象。(板书课题:黄河象) 3、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1自然段)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4)朗读体会特点。师问: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高大 完整。师归纳板书:骨骼样子 高大 完整) 2、齐读这些语句,再次体会黄河象化石的特点。 3、(再看图片)看着这具化石的样子,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4、学生自由提问。师引导提出: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能被保存得这样完整? 5、古代黄河象的化石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罕见的,人们是怎样发掘的呢?请快速、轻声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三)学习第三段(最后两个自然段) 1、师问: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学生:1973年 甘肃(发现 挖掘)]。 2、师问:人们是怎样挖掘出这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的?(学生回答:读第○7、○8自然段。) 3、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化石的发现——化石的挖掘——化石被挖掘出时样子。教师归纳板书:发掘化石) 4、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学生:在第○8自然段的第4句。) 5、待学生找到后,师出示句子,生齐读这句话。 师板书:斜插沙土 脚踩砾石。 6、师提问: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发掘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中间部分介绍了什么呢? (生答: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师板书:假想来历。 (四)学习第二段(○2—○6自然段) 1、师问:什么是假想? 生答:假设、想象。 2、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也不可能找到现成的资料查询,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设。那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来想象、假设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3、科学家从哪几步假想了黄河象的来历? 讨论得出四层: (1)当时的时间、气候和地理环境。 (2)黄河象怎样来到小河边。 (3)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 (4)黄河象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4、师: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的样子,想象了化石的来历,下边,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家是怎样来想象的。 (天气酷热,动物干渴,需要喝水,就会来到河边。再加上看到“脚踩着石头”,作者就会完全可以想象出,大象不小心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深深地陷了进去。就会有了前面那悲惨的一幕。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象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又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却漫漫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 3、你认为科学家的假想最生动的一幕是哪里?(生自由回答) 4、如果不是科学家想象的这样,还可能是什么样?(生自由回答) (五)拓展延伸,陶冶学生情操 1、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真为大家高兴。你们知道大象的生活习性吗? 2、生自由谈。并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3、今天,我们今天认识的大象化石是在甘肃发现的,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老师收集的关于甘肃地貌的资料。(出示甘肃地貌) 4、待学生看完后,师问:看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引导学生谈到环保的话题) (六)回顾课文,巩固练习 对于课文的写作顺序,你有不同的见解吗?能按另外的顺序重新叙述这篇课文吗?(只要学生的见解合理,都应该予以肯定。) (七)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