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范文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1

  一、 设计思想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设计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贯穿全文的关键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指导学生阅读。学生会凭着自己的直觉思维,围绕"难忘"一词,对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走进课文去学习课文,于是,我即从课题入手,就学生的阅读过程而构建教学过程。

  我一开始就让学生带着课文为什么说这"一课"令作者终生难忘,依据文情和学情,可以形成这样一条教学思路:紧扣课题,构建三个板块,指导学生阅读。

  二、 教材分析

  《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开头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和"我"当时的身份,然后叙述了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先写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再写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最后写作者在这所学校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寓意深刻。第一次是在课堂上,老师"一笔一画地写",然后和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读得是"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反映了这些刚刚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回到祖国怀抱的中国台湾师生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之情。第二次也是在课堂上,不同的是,这是作者在师生爱国之情的激励下,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跟着老师一起读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跟这所学校的师生有着共同的爱国之情。第三次是作者参观了学校里的中国伟人像之后说的,此时,作者内心无比激动和感动,他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礼堂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作者说"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三、 学情分析

  课文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课堂学习很接近,容易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但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句子,教师要让学生理解" 我"每一次的感受。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当然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切入口。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文本,揭示中心。教师让学生找出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句子时,根据自己的已有水平,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内在含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四、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 重点难点

  1、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2、 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六、 教学策略和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学习《难忘的一课》时,归纳为以下几点:

  1.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也不排斥精读方法的融合运用。

  2.通过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

  七、课前准备

  1、了解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粢料。

  3、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乡镇意见 教师体会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文

  1、揭题: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学校里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的作者也上了一堂难忘的课,(板书课题)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

  2、简介:课文写的是发生在中国台湾的事。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士。1895年,签订发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中国台湾人民连自己的祖国的文字都不准学,不准画中国伟人像。侵略者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中国人民蒙受着巨大的耻辱,过着奴隶般的生活!直到195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才归还中国。这篇课文就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台湾归还祖国后写的。

  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

  1. 读通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交流: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读词,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3. 指名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研读课文,深入感悟

  1、教师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2、学生交流:"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a学习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b学习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c按刚才的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四、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五、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九、 板书设计

  我是中国人    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火热真挚)

  我爱中国     大声整齐继续更起劲    (很有感情)

  原来都是日本伟人

  现在都是中国伟人     (眼睛湿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谊

  十、 作业设计

  以读后感的形式,写写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问题研讨】

  1、 学习了课文,学生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含义真正理解了吗?

  2、 学生能理解这句话为什么会让作者如此激动吗?以上问题我觉得是检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参考资料】

  1、着作类:《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81页。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2

  作者:叶刚 文章来源: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江市小学

  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对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甚至可以说,对学生而言,语文素养即是人的素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京清华大学附小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难忘的一课》,就是这样一堂“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课。

  完成了对课文重点的研读后,在悠扬婉转的《思乡曲》中,师生共同深情朗诵中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话能足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只有那一句——

  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

  (学生再读)

  师:下面,请大家拿起笔,再写一写这句话,并将这句话永远地镌刻在你心灵的深处。(师生共同写话,教师用红笔)

  生:(一个个凝神静气地、庄严地、神圣地、含着热泪写这句话)

  师:想读就读吧!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语气虽然不同,但感受和认识是一样的深刻!

  师:(激情地)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但惟独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或许有一天,你身在国外,请你也别忘了今天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们大家再读这句话吧!

  生:(铿锵有力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读得太好了!同学们,咱们今天上得不是普通的语文课,而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因此,这也就称得上是——

  生:难忘的一课!(教师在课题后加上感叹号,在全场掌声结束教学)

  处处闪现诗意,处处充满灵性,处处涌动激情。教学中,教师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加工、提炼,收到了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并育的效果。可以想见,课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后,在那颗被点燃、升腾的心灵的深处,一定已经烙上了鲜红的“中国印”。

  名师的课堂,真是怎一个“情”字了得!课堂上,浓浓情感就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桥,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它将带给师生同品共享的无尽愉悦和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一句话,情感的课堂,就是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江市小学 叶刚

  邮编:312032 2004-8-15

  让情感溢满语文课堂

  北星小学 汪早早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依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一、激励、赏识、交融师生情

  孩子需要激励和赏识,激励和赏识能使孩子愉悦,给孩子以自信,能让孩子心智开启,灵感涌动。真心实意的激励和赞美是连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充满浓浓的“爱意”。课堂上有了这“爱意”,师生间就会尊重与理解,课堂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在课堂上,名师们往往能全身心投入、热情洋溢,学生则以情悟情,以神会神,真正受到了感染和升华。江西省优秀青年教师易艳丹老师在执教《掌声》一课时,易老师充分展示了激情的自我,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故ι谇榫辰蝗谥写锏胶托车耐骋弧T谡庖豢沃校罢粕贝碜殴睦⒆鹬兀碜拧鞍保庋桓銮楦兄魈猓桌鲜υ谏峡问保挥薪星楦泄嗍洌侨醚诶鲜Τ渎で榈挠镅灾校谑ι降鹊姆瘴Ю铮币颇厥艿角楦械难眨玟镐赶噶鳎谌牒⒆佑仔〉男闹小?BR>

  二、对话、交流、感悟文本情

  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对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目前,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有一点动辄把对话看作是“互相交流”,一味追求表面热闹的倾向,这会使阅读教学“跑了题”,要知道,读、写、积累、感悟才是阅读教学之“宗”。提倡“三个超越”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了《难忘的一课》。整堂课,窦老师没有提出什么琐碎的问题,有的只是引导学生自读、感悟、交流、朗读,让教学全程充满着书声琅琅、情意浓浓的气氛,特别是在讲课阶段,其未了的余情也是风云再起,令人回味无穷。窦老师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充分朗诵“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后,她激动地说:“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相信你也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但惟独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或许有一天,你身在国外,请你也别忘了今天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们大家再读这句话吧!”于是,在教师激情的感染下,学生们铿锵有力地再读这句话。可以想象,课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后,心灵深处一定烙上了鲜红的“中国印”。

  情感的课堂,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灵不能理喻?哪有心火不能点燃?情感的课堂,就能让学生流露真情,充盈希望,放飞理想。情感的课堂,就能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愿浓浓情感成为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绽放出珍珠般夺目光彩!

  时 间:2004-12-23 15:27:09

  来 源:萍乡日报

  我与新课程同成长

  作者:思空

  如果说:码头是水手想家的驿站,信笺是游子思乡的驿站,母亲是孩子生命的驿站,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驿站,那么,她——新课程就是我心灵成长的驿站。

  回首这课改走过两年多的历程,我深有体会的感受到:新课程更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求知,在探究中创新。教师再也不是一种只知道教书的匠人,而是一批拥有先进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教育,善于沟通合作的探究者。教师有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启发者、参与者、总导演、幕后总策划者;教师应学好教材,超越教材,更应立足课堂,超越课堂。

  在我们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市里又安排了国家级、省级教师为我们上新课程示范课,真正体验到了新课程的魅力。特别是国家级教师窦桂梅上的语文课——《难忘的一课》以及她的《为生命奠基》的报告,都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也有了想上课的冲动,真想把学习的新方法马上运用的学生身上,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孩子。

  记得南马路小学校长——赵翠娟说过,她称呼学生从来都是“亲爱的孩子们”,首先让孩子感到亲切,相信教师,这样容易沟通、交流。回到学校我采用了赏识教育,以宽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生上课的讲话也许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也许毛病就是他们的优点。在课堂评价中该掉“你说的不好,不对”等否定性的语言,启用“谁能说的更好,更完整”,“在这段中你发现了什么”等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去发现,教师适当点拨,发挥引导作用。在实践中更注意精讲多练,不代替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认为:如果告诉学生,他就会忘记;如果让学生去参与,他就会理解。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也将改变教师的生活,并使教师焕发出新的生命。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我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一起成长。

  石门镇长山小学

  (语文课堂 网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3

  07年底到慈城中心小学听了两堂课,一堂是周养娟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堂是毛东辉老师执教的《难忘的一课》。应该说自己是带着很虔诚的心学习的,事先也看了教材,并对它进行了初步的框架设计,如果是我,我会怎么上?带着问题和自己的见解走进课堂我想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教师的课堂设计,捕捉课堂的精彩和教师的智慧,并在课后进行反思。

  《难忘的一课》大致过程:

  师:出示课题《难忘的一课》,同学们,看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产生?

  生:这堂课为什么难忘?这是一堂什么样的课?

  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意见什么事情?

  生:自主朗读课文

  师:来交流一下,谁来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生1:作者来到一间教室,同学们上课都很认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也悄悄地走进了教室,下课后老师还带我去礼堂看中国自己的伟人像。

  师:不错。你说

  生2:作者来到一间教室看到同学们在课堂上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听了后也跟着一起读了起来,下课后老师还带我去礼堂看伟人像。

  师:能不能说得连贯些。

  生2:(第二次说)

  师:刚才两个同学说的里面哪两个画面都说道了?

  生3:读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和看“伟人像”(板书)

  师:就是这两幅画面让作者上了一堂难忘的课,下面请大家再去读一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作者难忘?

  生:有一次读课文。

  师:可以加流了吗?

  生4:“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他们读得很严肃,很有感情,我觉得他们很爱国。

  生5:我也是这一句“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他们在用心读,一遍一遍地读,说明他们很爱国。

  师:“一遍一遍”怎么读?

  生:练习读,然后指名读这一句。

  师:还有别的句子吗/

  生6:“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师:读了这些细节,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7:是中国人,为什么不会说国语?

  生8:因为中国台湾刚光复不久,原来一直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上的是日本人的学校,是不许讲国语的。

  师:你能用课文的句子来回答,这是读书的好方法,还有哪一处也可以来解决这问题。

  生9: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刚学习祖国的文字。

  生10:“礼堂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的像,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师:知道“光复”什么意思吗?

  生11:收复,收回。

  师:你们知道光复的那段历史是怎么样的吗?(出示资料,生读)

  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请你再默默地读一遍。

  生:默读课文资料

  师:现在请大家再回到课文,再去读一读哪些细节,你会有新的感受。

  生12:“他写的很认真,很吃力。”他一定想,我终于可以写中国字了。

  师:请你把它读好。

  生12:他用粉笔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的很认真,也很吃力。

  师:是啊,中国台湾离开祖国已经整整50年了,来一起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他用粉笔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的很认真,也很吃力。

  生13:我从这句话看出他们很崇高“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不太熟练的国语。。。。。”

  师:这应该是爱国情。对这句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14:“礼堂里原来。。。。。”

  师:我们先来交流刚才的那一句。

  生15:。。。。。。

  师:谈了刚才哪些细节,你了解难忘一课的原因了吗?课并没结束,老师领着我去礼堂,请大家读第二个画面,又有哪些细节让你体会深刻?

  生16:“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啊,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我觉得他一定感到很自豪,因为礼堂上挂的是中国的伟人像。

  生17:他们很敬佩哪些伟人。

  师:50年不能学祖国的语言文字,抬头看到的都是日本人,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生18:恨他们

  生19:把他们打出去

  生20:起来反抗,把日本人赶出去。

  生21:他们是想让我们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忘记自己的祖国。

  师:是啊,此时此刻,我能不激动吗?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这位老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的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生:“这位老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的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师:看到的仅仅是四幅画吗?

  生22:中国

  生23:中国人

  生24:中国情

  师:再一起把这句来读一读:“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啊,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生:(齐读)“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啊,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师:所以,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师:50年,现在终于可以学祖国的语言文字了,终于可以挂自己的伟人像了,这怎么不令我激动呢,来,我们一起在来读文章最后一节: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师: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下课!

  这堂课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七组里面的一篇阅读课文。作者想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所遭受的屈辱历史,然后从这简短而又最能体现爱国之情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文间字短,的确是篇好文章。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生对于文中提到的那段背景是没有认识的,而缺少这段历史的陈述,缺少对50年殖民统治的屈辱史的体验,文章就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回顾历史,感受50年屈辱史的厚重与悲壮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钥匙,也只有在感受了50年的基础上,才能体会什么是爱国,为什么写那么认真,那么吃力,为什么他们在读的时候都是发自那颗火热而真挚的心,为什么要一遍一遍大声整齐的读。正是基于此,我们才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走进那段特殊的历史,用历史来转换学生的角色,让他们也在课中身临其境地激动一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如何设计课的结构呢?就我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是这样来安排的:

  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写、读、看)。

  二、再读课文,明确在难忘一课中那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并找到三次出现的地方(认真、吃力地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遍一遍用发自内心火热而又真挚地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三、反复朗读,在“中国台湾光复”资料的背景下感受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感情。

  1、为什么写的认真吃力?理解光复。50年没有写过汉字为什么刚学会就急着去教孩子?50年光复后重回祖国怀抱的释怀,激动,那种学习语言文字的迫切之情。(反复朗读)

  2、教学“一遍遍用火热而真挚的心读时”,可安排这样的环节:先让学生谈体会,然后根据学生体会程度,师再次引领:

  师:50年没说这样的话了。

  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50年,整整50年没有这样大声地说这样的话了。

  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50年的耻辱,现在终于能这样痛快地说出来了。

  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50年,风雨飘摇的50年啊,中国台湾的人民过着的是怎样的日子啊,如今终于光复解放了,心情怎能不激动,神情怎能不严肃?在读。

  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再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在这样的情感理解基础上,然后读好关键句子。

  3、看后激动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被爱国情怀感动。是自豪,是浓浓爱国之情的代言。

  师:墙上挂着的仅仅是画像吗?

  生:是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的历史。

  师:你自豪吗?

  生:自豪。

  师: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是光辉灿烂的文化。

  师:你自豪吗?

  生:自豪。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挂着的是整个中华民族。

  师:有这样的民族你自豪吗?

  生:自豪。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师:面对画像,面对中国台湾教师这颗炽热的爱国之心,面对这份浓浓的民族之情,

  生:(齐读)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师:是啊,此时此刻没有什么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各自的感情。

  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再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再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这样的一段经历,这样的一堂课我能忘吗?

  生:不能。

  师:指着课题读

  生:难忘的一课。

  师:下课!

  毛东辉老师执教的《难忘的一课》从抓文章的细节,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本所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感受那份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之情。

  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应该是花了一番功夫的,有几个细节处理的也充分的体现了教师的课堂智慧。

  一、粗框架细处理。语文是母语课程,因此感性的、内涵性往往会超越理性,而教师的学法指导,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课堂引领和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都决定了是否能让学生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掌握学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语文课不仅需要感性的领悟,也需要理性的取向,我想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本堂课上教师从主要内容入手,了解画面,把握难忘的镜头,然后从细节感受爱国情怀。体现了教师的功底。

  二、能有效铺垫,顺势引领。“光复”是本课的情感处理难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词却是全文情感的基调,没有了这个基调,所有的体验和情感都是苍白无力的。可喜的是教师很好的解读了文本,抓住了这个情感点,从“光复”资料的推荐,朗读,语言引领上起到了很好的点睛之笔。其次,教师能关注学生课堂信息,及时梳理有效信息服务教学,在预设与生成中左右逢缘。如“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他看到的仅仅是一幅画吗?”

  但是课堂上也存在一些遗憾之处,主要体现这样几个方面。

  一、如何正确有效地处理课堂中的读。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常用的方法,我们很多教师都会用,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有时用的不得法,有时用的过于牵强。泛泛而读有之,平面推进读更有之,读为了什么?怎么读?读的价值?这些问题没有理清,没有解决怎么会有精彩的朗读处理,怎么会有良好的朗读效果呢?教学中何时安排读,读多少,用哪种方式去读,读后要不要评价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根据文章题材,教师、学生的特点,文本的价值取向,来安排处理读的密度和效度。其次要体现朗读的梯度,随着阅读的深入,随着学生走进文本的程度不断加深,需要教师在读时体现它的梯度性,好的朗读设计应该是每一次读的安排学生情感都是在螺旋式上升的,读的效度同样也在梯度上升,直到戛然而止,却仍能余音绕梁。《难忘的一课》在读的设计和安排上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的关键句子到底需要安排几次读?读到什么样的程度?如何在教师引领下读出味,读出情?这些都有待商榷。如“一遍一遍地用严肃而又火热真挚的心在读”这句,到底最终要读到怎样的程度才算达到效果?课中学生体现的层次并非梯度上升,而是忽上忽下,到最终却又放手奔下一个环节。这样的环节课中不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们的朗读有时真的很像鸡肋。一堂课,把一处读好,读到位,让学生心灵之门在朗读中打开,这样的课怎么能不成功,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怎么能不享受呢?

  二、对文本抓的不够实,体验不够深入。

  《难忘的一课》线索明显,“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贯穿全文,并一直牵引着文章的情感之线。但教师在抓点处理教材的重难点的时候并没有切准这句话,使得教学中看似比较集中的问题引领,总给人比较散乱的感觉。我想关键就是对文本这三个支点的解析,运用还不是很全面,抓的还可以在实点。其次学生在细节感悟的环节中,总是停留在对文本的浅层面解读和体会上。有些交流学生其实已经出来了,可惜却没有进一步的深入,不然我想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要好些。平时的课堂中,对于阅读感悟我们一般要处理好这样三个层面:1、立足文本词句,凭借经验和上下文感受;2、拓宽信息广度,咀嚼词句,进入文本,亲近作者;3、以读促悟,带悟品读。

  三、以情感情,关注细节。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教师的情感对于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一篇情感性较强的课文,课堂上教师的情感基调、投入程度都是学生产生内心体验、情感的重要因素。它是连接教材与学生,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因此教师备课的时候就要先进入文本,走进作者,并确定课堂上自己应保持的情感基调,这样才能带着真实的情感,以情感情,用自己的语言、情绪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诗意的栖居,这样的课堂才会在心与心的交融与默契中升华。《难忘的一课》是一篇富有情感,适合颂读、品读、研读的好文章,教学中,如果能多些情感上的铺垫,多些情感上的引领,多些情感上的共鸣,不仅能使学生感受那份浓浓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更深刻,还能在潜意识中提升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对于上这样的情感性文章,教师可以在背景音乐,课前课后的诗词,教室环境的布置,着装,媒体设计上进行关注,有时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不起眼的设计与安排,可能会造就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指正。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3、能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学习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学习过程:

  学   案

  导    案

  一、初读课文

  1、快速浏览本课导读提示,说说让你知道了什么?

  ——————————————————————————————————-。

  2、这篇课文我读了(    )遍,知道了课文主要内容讲了(                     

  )事。

  3、通过阅读我能完成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治(   )郊(   ) 栽(   ) 

  功(    ) 冶(   ) 效(   )

  载(    )  攻(   )忘(   )  

  复(    ) 练(   ) 航(   )

  望(   )夏(   )炼(   )

  船(   )

  二、细读课文

  1、找出文中出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谈谈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再次朗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我来闯关:

  1、用心读一读下边的句子,注意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出来。

  ⑴ 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chóng zhòng)新学习祖国的文字。

  ⑵ 接着,他先用闽(mǐng 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大熟悉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⑶ 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ū zū)葛(gé g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2、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情”,有些短语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补充完整:

  (   )地握手   (   )的敬意

  (   )地朗读   (   )的情景

  (   )的民族精神 (   )的爱国情谊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情──(   )简单──(   )熟练──(   )

  强烈──(   )认真──(   )宽敞──(   )

  课文中这样的短语还有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推荐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5

  课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但不是唯一的凭借,即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教材而又不唯教材,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去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真正达到“课堂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境界。若把课本看作教学的唯一内容,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必然就会凝固和僵化。现以教学《难忘的一课》为例,谈谈我在拓展教学内容方面的一点经验和做法。

  一、丰富学生词汇,感受语言魅力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学生读到这句话时纷纷停下来问:“老师,‘光复’是什么意思?”我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句话“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既而又问:“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我们从日本人手中夺回了祖国宝岛台湾,那么中国台湾人民获得了什么?”

  (学生此时感到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纷纷回答。)

  生1:中国台湾人民获得了解放。

  生2:中国台湾人民获得了自由。

  (很显然学生从“战争胜利”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我接着引导:还有哪些词可以替代?)

  生3:中国台湾被我国“收复”了。

  生4:中国台湾像香港、澳门那样“回归”了。

  师:对,同学们现在知道“光复”的意思了吧。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了“光复”的意思就是“解放”、“收复”、“回归”之意。这一教学内容的拓展,丰富了学生的词汇,提高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二、学科之间互相渗透,融会贯通

  课前,我让学生听过一首台语歌《爱拼才会赢》,学生听了以后,要求我把歌词抄下来。上课时,学生在理解“闽南语”一词时容易多了。我进一步告诉学生: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有自己的方言。“闽南语”就是八大方言的其中一个,是福建省南部一带的方言。中国台湾的方言也是闽南语。

  师:“国语”通常指的是什么语?

  生1:普通话。

  生2:就是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被称作国语。

  师:广东一带的方言叫什么?

  生3:叫广话。

  (显然学生是从广东省的简称中推断出来的。)

  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的简称分别是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得到了答案:粤、桂、滇、黔、川。

  “粤语!”有个学生大声回答。

  师:谁会讲几句简单的粤语?谁会唱粤语歌?

  (学生兴趣高涨。)

  生1:“零钱”叫“散极”。

  生2:“我没零钱”叫“我某散极”。

  生3:我能从一数到十。……

  师:课后我跟你们学粤语,我教你们粤语歌,好吗?

  (学生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语文课怎么想起了唱歌?咋一看,似乎有些跑题。但是看到学生兴趣盎然,这不正是我所追求的学习兴趣吗?这一点深刻说明,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应该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内容向社会开放,形式向生活开放

  讲到“参观伟人画像”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结合历史,自由谈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生1:孔子:名丘,字仲尼,山东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生2:诸葛亮:字孔明,也是山东人,三国时的政治家,曾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生3:郑成功:福建人,明末清初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中国台湾的名将。

  生4:孙中山:广东中山人,近代伟大的革命家,领导辛亥革命。

  生5:我知道他的夫人是宋庆龄,妹妹宋美龄却嫁给了蒋介石。

  师:同学们收集的信息很多,很好!那么我再问你们,中国台湾现在的总统是谁?

  生1:他叫。

  生2:这个名字有点难听!

  (显然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可以自由以表个人见解的。)

  生3:中国台湾人民叫他“阿扁”。

  生4:这个阿扁还想搞呢,早点下台吧你!

  师:是啊,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谁想要搞,分裂祖国,那么他就是人民的敌人,我们是不会答应他的!

  我从形势入手,使学生爱到思想教育,使学生对现实加深了解。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而这一点,也正是本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今鉴古,拉近了时空距离,让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升华感情。

  总之,无论是上成语言课也好,上成音乐课也好,上成政治课也好,上成地理课也好,只要让学生对中国台湾、对中国台湾人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渴望,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课文,效果就不会差。从另一个角度说,它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使学生所得甚多,由此看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拓宽教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实在不多余。

  总而言之,课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而并非唯一凭借,教学内容不应囿于一篇课文,只有把教材用“活”,语文教学才富有生机。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了解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

  2、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

  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为什么会使作者终身难忘呢?会不会也让你难忘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之后同桌互查。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词语,之后小组内交流。

  3、读读想想:

  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4、细读课文,用“──”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

  5、再读,想一想,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6、三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

  7、全班交流、汇报、体会情感:

  第一次,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写得认真吃力,说明什么?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之后练读。

  第二次,一遍一遍地读,读得严肃认真,说明了什么?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之后练读。

  第三次,“我”激动地说,表明了什么?

  (表达了我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之后练读。

  三、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你认为课文哪部分最令你感动,就练习读哪一部分。

  2、指名读,全班评议,再读。

  3、全班齐读,再次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表达的情感。

  四、总结升华,情感延伸

  1、“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不久的将来,中国台湾人民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2、课文学完了,你最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认真、严肃、有感情

  大声、整齐、起劲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台湾被侵略的背景知识。            

  能力目标:认识新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真挚的民族自尊精神。

  培养学生爱国意识,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五、课前准备:

  1、让学生收集中国台湾被侵略、收复的相关历史知识。(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中国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2、让学生摘抄爱国英雄的故事。

  3、准备国歌的音乐。

  六、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最难忘的一节课吗?那节课为什么会使你们难忘呢?今天,我们学习《难忘的一课》,看看作者为什么说这一节课让他终生难忘。

  (二)学习生字

  闽南语     诸葛亮

  词语意思:

  光复:收复。本文指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被收复。

  真挚:本课指师生的感情真诚恳切,发自内心。

  浓厚:色彩、意识、气氛重。

  (三)引入课文

  1、熟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概讲了什么内容。(课文大概内容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的师生共同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

  2、找出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      地点:高雄一个乡村的学校里

  人物:“我”、老师、学生      事件:我看一位老师给学生上国文课

  3、了解文章结构,给课文分为四部分,分小组朗读,概括出大意。

  (1)“我”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天来到高雄市郊的一所乡村小学。

  (2)“我”在小学里见到师生共同认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

  (3)“我”在礼堂参观中国伟人像,很受感动。

  (4)“我”对在这所学校的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 

  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5、男生、女生比赛找出3次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情景是怎样体现的?

  第一次:老师一笔一划认真吃力的写在黑板上。(体现了老师对祖国的爱。)

  第二次:同学们严肃认真、富有感情、认真地、大声地、一遍一遍地读。(体现了学生强烈的,浓厚的爱国热情。)

  第三次:看了中国伟人照之后,我内心的激动。

  6、3次出现这句话,“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第一次:我被这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走进课室。

  第二次:很感动。

  第三次:我眼睛湿润了,很激动。

  (说明作者也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感情)

  7、作者看了中国伟人照后心里有什么感受?

  看了伟人像,作者的感情进一步升华,他“紧紧地握着”年轻教师的手,想向他表达一下自己当时的心情,感到一时间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出自己的强烈感情,所以用反问句“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肯定、强调自己此时的全部感情,表达了“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七、拓展延伸:让同学们听国歌,谈谈他们的感想。培养爱国情操与民族自豪感。

  八、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2、将收集的爱国故事讲给同学听。

  《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

  本课我主要是采用:导入入情──自学悟情──读议动情──总结释情的课堂结构,从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导入入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中国台湾美丽的风光,了解中国台湾有关历史,其目的是就是为了弥补他们对中国台湾感知的不足,同时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在随后的自学悟情教学中,紧紧围绕“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贯穿全文的主线,深入领悟情感,展开听说读写的训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分别在课文的三个不同的场景中反复出现,形成课文思想感情的主旋律,挈领全文。虽然是初读,整体感知课文,但这句话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看来,读这句话只要尽量读出感情就行了,而实际上这句话每次出现时读法是不同的。安排学生先读,然后老师激疑,形成悬念,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披文入情。读议动情,抓住“怎么读──为什么──悟真情”这三个主要环节,理解感悟。最后总结释情,结合当前情况,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因而本节课我力图在教学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运用以读促问,以问导读,以读悟情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以主动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结构是:

  复习导入,明确目标──研读感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的体验对这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加以说明:

  第一个环节

  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为了使学生在本节课能够透彻地理解课文,同时也使第一课时与本课时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我设计了第一个问题:“谁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承接第一个问题,我让学生思考回答:“课文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呢?”这样既可渗透围绕主要意思,有主有次安排材料这一训练项目,又真奔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个环节

  研读感悟,合作探究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智慧的启迪,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习惯的养成都要在这一环节完成。

  这一环节,我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自读生疑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觉得培养学生自读自悟,恰当自疑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最好途径。这一阶段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熟课文,并画出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积极地读书,使学生轻松地主动地读书感悟,然后小组交流讨论,使比较简单的问题,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得以解决。最后把共性的问题由小组派代表提出来。当然,学生的质疑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刚开始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又要启发学生从课题、从课文内容、从含义深刻的词句,从课后思考题,甚至是在标点中提出不懂的问题,有时教师也要激疑,补疑。

  二、第二阶段:探究悟疑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而在这一阶段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并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教给他们读懂课文的方法,如启发他们反复读,联第生活实际读,联系上下文读,查找次料读,让他们人人都明确这样一个读书步骤:

  1、找,即找式速读课文,找出能解决问题的段落。

  2、读,轻声自读找到的段落。

  3、画,画出自以为能解决问题的句子,词语。

  4、思,细读语句,体会从中读懂了什么。

  这节课我提出的要求是选择自己不懂的问题读书、感悟、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在学生自主读书时,我还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桌间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给个别学生以必要的方法指导,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真正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三、第三阶段:交流释疑

  当学生个体读书有所感悟时,为他们创造表达的机会,交流的情境,使他们在合作中发展,就会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认识世界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获得审美体验,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这一阶段,我首先让学生交流讨论自己对小四提出的问题的理解,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个问题所涉及的段落以及词句。我在班级刚刚尝试的时候,学生总是猜测教师的答案,试图迎合教师的想法,因而不是不敢发言,就是虚话,套话,而习惯了听教师讲解分析的学生们似乎只熟悉教师的声音,同学发言时总是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学生的能力,思维,情感发展受到了阻碍。所以,在这节课我注意了以下三个问题:

  1、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说自己对所读内容的真实理解和体会,在学生发言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创造一种发主、和谐的气氛,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对同学的发言敢于纠正、补充,提出疑议,使学生在辩论中发展,在互补中提高。

  3、重视感情朗读,本节课学生每理解一个问题,我分别采用了自由读,比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表情朗读方式充分读书,使学生在读书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用课文中蕴涵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是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难忘的一课》写的是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的事,但1983年才在《散文专刊》上得于发表。现行教材又把这篇课文由老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变为讲读课文,自然与它的现实意义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无疑证明了它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因而我在通过填空总结全文内容、思想、写法以后,又安排了三个步骤的训练:首先让学生听唱《我的中国心》,充分利用音像这种课堂资源,使学生情绪再次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对中国台湾的小朋友说些心里话,帮助学生在创新中升华了课文的主题,发挥了教材的现实教育作用;最后在结尾时引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中心句,使本课有一种戛然而上的效果,又使那浓重的爱国主义情感如火山爆发,给人一种摄人心魄的气势,让学生产生一种余味无穷的感觉。

  本节课板书的设计,我把“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中心句写在黑板中间,然后侧分别写上课文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将既这句话为纽带,把内容和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帮助学生简明,直观地抓住课文的主干,同时又突出了它在课文里的重要作用。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9

  课文线索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阅读时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一、我能看拼音写句子

  yí wèi chuán yuán zài yì suǒ pǔ tōng de xiāng cūn xiǎo xué shàng le yì jié lìng t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hōng shēng nán wàng de yǔ wén 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年轻的(   )  真挚的(   )  浓厚的(   )

  祖国的(   )  崇高的(   )  强烈的(   )

  熟练的(   )  宽敞的(   )  简单的(   )

  热情地(   )  激动地(   )  大声的(   )

  一遍一遍地(   )  一笔一画地(   )

  三、我会缩写

  1、礼堂两面的墙上挂着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的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用词造句

  真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能按顺序排列句子

  (  ) 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  ) 校园里很静。

  (  )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六、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珍贵的礼物

  ①妈妈从国外访问演出回来了,我去机场把她接回家。一回到家里我就叫着要她把给我的礼物拿出来,因为妈妈在信里告诉我,她给我买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礼物。

  ②妈妈笑着递给我一小包东西,我打开一层又一层的棉纸,才看见一个小小的盒子,我打开了小盒子,一看,不禁哑然失笑,那是什么呀!是一个铜铸的光着身子的撤尿小男孩。

  ③我笑了半天,红着脸把它还给了妈妈,嘟嚷着说:“你不给我买一个金发的洋娃娃,却给我这么一个撒尿小男孩。”我撅着嘴巴,妈妈却笑了,她告诉我: “这可是一件珍贵的礼物呀!”我说:“什么珍贵不珍贵的,我连看都不好意思呢。”妈妈笑得前俯后仰,解开我捂着双眼的手,叫我仔细看看这个小铜人,我仍然不肯看它。

  ④妈妈严肃了,一把把我拉到了身边,给我讲了这个小男孩的故事:

  ⑤“这个男孩是比利时的民族小英雄。普鲁士士兵攻打比利时,准备用炸药炸毁整个城市,药线点燃了,嗤嗤直冒烟。大人们都在战场上抗敌。这孩子急中生智,在药线上撒了一泡尿,炸药因此没有,他救下了整座城市。比利时人民感谢这位民族小英雄,为他树了纪念碑,就是这个样子的。”

  ⑥妈妈举起了她手中的小铜人,我从捂着双眼的手指缝里望去,这两寸高的小铜人闪闪发光,散发出一圈奇异的光彩,我一把夺过小铜人,轻轻地抚摸着。

  ⑦妈妈接着又对我说 直到今天 比利时人民还在怀念他 他们把小孩的形象制成大大小小的雕塑 在主要街道 商店里出售 不仅卖给本国人民 还卖给外国朋友 

  ⑧这一夜,小铜人在我的枕边度过,我好像在和它细细对话:你是一个爱国的民族小英雄,我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红领巾,我爱我的祖国,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的一切都是属于哺育我长大的祖国。我们两个将成为最亲密的好朋友。

  1、给文章第7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把下面的几成语分别填入恰当的解释后面的括号里。

  哑然失笑  前俯后仰  急中生智  爱不释手

  ⑴ 危急的时候,猛然间想出来办法。(    )

  ⑵ 形容大笑时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    )

  ⑶ 忍耐不住,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

  ⑷ 由于特别喜爱而不肯放下。(    )

  3、请按照作者对待礼物的态度变化给文章分段,用“∥”在文中标出,并把段意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开始对小铜人的态度是“红着脸把它还给了妈妈”,手“捂着双眼”“不肯看他”,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后,作者“一把夺过小铜人,轻轻地抚模着”。这时作者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把作者的心理活动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10

  一、 创设情景,激发热爱之情

  同学们,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想去看吗?

  播放风景并解说:中国台湾四面海水环绕,山清水秀。大自然的神斧天工把它雕琢得多彩多姿,分外妖娆。

  阿里山风光绮丽。早晨,空气清新,云蒸霞蔚。阿里山的云海瞬息万变。云雾时而升腾,似浪花飞溅,时而平静,似白云朵朵。时而聚集成团,如山间堆雾。山峰树林,时隐时现,神秘莫测。

  日月潭就像一颗美丽的宝石,镶嵌于翠玉般的碧波之中。柳林成群,阳光白浪,轻风椰林,即便是日月潭同一天的早晚,景色也有不同,各具独特的风姿。

  中国台湾的风景很多。别具一格的湖光山色,小桥流水。这是晚风吹拂彭湖弯,白浪逐沙滩的膨湖。到了春天,阿里山成了樱花的海洋。中国台湾有许多珍惜的动物,名贵花木。中国台湾是兰花之乡,有100多个兰花品种。中国台湾也是蝴蝶的天地。素有“蝴蝶王国”的美称。这些罕见的蝴蝶色彩斑斓,奇丽壮观。中国台湾生长着许多珍稀树木,巨大的灌木、藤蔓。

  2、同学们,欣赏了中国台湾美丽的风景,你想对中国台湾说些什么?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中国台湾的风景,学生既了解了中国台湾,又产生了对中国台湾的热爱之情。)

  3、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中国台湾至今还是一个没有回家的孩子。中国台湾曾经饱受荷兰的侵略。后来在清政府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日本人占领和统治中国台湾达50年之久。想一想,在这50年中,日本人会对中国台湾做些什么?

  (让学生想象中国台湾人民遭受的苦难,为学生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师生深厚的爱国情谊作铺垫。)

  4、总结:是啊,饱受欺凌的中国台湾人民多么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难忘的一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台湾人民的心声。

  二、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谁还能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情?

  (带着问题去读书,在读书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品读语句,感悟深情厚谊

  1、 法国小说家都德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但不甘被奴役的中国台湾人民并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文字。下面请同学们到课文里去感受一下,中国台湾人民是怎样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

  2、 思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 教师提示: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抓住重点词语去品味。

  4、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交流读书的体会。请看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情形。投影出示语段: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和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1) 谁能把老师是怎样写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2) 你从老师的写字中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几个重点词语体会到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光复”是指什么?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为什么写字这样吃力呢?还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这位教师是初学会国语的?

  3) 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为什么这样急切地把刚学来的这句话教给学生,而不是一幅画、一首歌或者别的什么?

  4) 这位年轻的教师虽然是生长在中国台湾的中国人,但他从小上的是日本人的学校,日本人不允许他们讲国语,学国语。不会讲国语因而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这位中国台湾教师就把刚学会的还不太熟练的国语教给自己的学生们。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是怀着多么强烈的爱国之心在教育孩子们啊。教孩子们爱祖国,教孩子们明白自己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下面请同学们举起你的右手,想象我们就是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胸怀一股强烈的爱国心,一起在黑板上写下神圣的汉字:“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提出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转换角色书写神圣汉字,把语言文字训练和人文熏陶结合起来了。)

  5) 老师和学生是怎么读的?你又体会到什么?“真挚”是什么意思?(感情强烈而恳切)“真挚的心”指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6) 老师是一遍一遍的教,孩子们是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此时,我仿佛就是那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你们仿佛就是中国台湾的学生,我用一颗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心教着,你们用一颗颗爱国心读着。让这句话的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我们火热而真挚的心。(师读三遍,学生跟读)

  (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中国台湾师生角色,模拟当时读的情景,在浓浓的读中共同升起热爱祖国的深情厚谊,可谓入境动情。)

  5、长期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海员,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请同学们看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情景。出示语段。

  1)你体会到什么?为什么我要坐到教室的后面,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仿佛一股暖流涌进了心中,情不自禁地跟着读。传达了我与师生共同的心声,有着一样的爱国之情。)

  2)如果我们的教室里,突然来了一位外国人,跟着学习,你是什么反映?为什么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好象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都爱中国,学习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作者与师生心心相通,情感共振。)

  6、 请同学们看第三次出现这句话的情景。出示语段。

  1)我为什么紧紧握住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这句话呢?中国台湾教师领我在小礼堂看到了什么?你了解孔子、郑成功、孙中山、诸葛亮吗?他们身上体现着什么样民族精神?

  2)“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谊啊!”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7、回顾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出现的情景,你想说《难忘的一课》中,作者难忘的是什么?

  (回顾全文,学生对“为什么这‘一课’令作者终生难忘”的问题,可以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在知道了课文说的什么的基础上,还可以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为的是什么。)

  四、 联系现实,升华爱国情感

  岁月老人走过了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一周年。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这位历史的伟人,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得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台湾,这位还没有回家的孩子,相信将来也会回到祖国的怀抱。你也相信吗?为什么?(因为中华儿女同根生,炎黄子孙心连心。)

  下面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读一读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中国台湾》,让我们感受中国台湾的沧桑,中国人渴望中国台湾回归的心情。

  中国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中国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让学生关注中国台湾回归的话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音乐和诗歌的熏陶感染下,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峰。)

  五、 激情延伸,抒写爱国豪情。

  现在请我们听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此时你心中一定涌动着一种情感。请结合以下参考题课后写一写。

  《读〈难忘的一课〉有感》《月是故乡明》《血浓于水》《我的中国心》《归来吧,中国台湾》

  (歌曲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给学生提供参考题,可以及时把他们心中的情感疏导出来。读思结合,读写结合,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查找一些关于中国台湾的资料,了解中国台湾的历史,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在沦为殖民地后苦难深重的生活和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心愿。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悟课文中阅读的内容,并由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教具准备:文字、音乐、图片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1925年,著名诗人闻一多发表了爱国组诗《七子之歌》,刚才听到的就是其中的第一首——澳门,其中的第三首中国台湾,我们也已经学过了,大家还记得吗?一起来朗诵一遍好吗?

  (《七子之歌——澳门》这首大家熟悉的旋律,奠定了这节课的感情基调,让学生感受到在帝国主义统治中我国人民生活的苦难深重和渴望回归的迫切心情。)

  2、回忆:《七子之歌——中国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中国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快要晒四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再读这首诗,大家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吗?

  3、海外的游子是多么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在日本同志中国台湾的时候,中国台湾人民却过着亡国奴的生活。请大家看图片!

  看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期课改的课程定位为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它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是不仅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得”,也注重学生在课堂以外的“习得”,引入这组图片,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回忆,通过课前了解的有关中国台湾的知识,激起学生对中国台湾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心理共鸣,有效地指导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语文,促使学生将学得与习得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在各种学习渠道中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与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利用媒体,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了,中国台湾人民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举国上下欢欣鼓舞,中国台湾人民终于可以学习祖国的语言了。请大家读课文,想想,这节课为什么令作者难忘呢?

  三、         精读课文

  1、出示课文3——5小节

  仔细读读这段话,说说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2、看看老师写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和那位中国台湾老师一样吗?为什么?

  3、象那些中国台湾师生一样,一遍一遍地读这句话。

  从课文中“一笔一划”、“一遍一遍”可以体会出中国台湾教师认真学习祖国文字,却显得比较吃力的样子。

  (通过与课文中老师的对比,让学生体会中国台湾师生在“光复”后,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迫切的心理。)

  同学或老师示范

  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假如是你,你看到了这么动人的一番情景后,你会怎样想呢?

  在日本统治中国台湾的时候,老师和孩子们都只能学习日本的语言,现在光复了,他们开始学习祖国的语言了文字了,所以他们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满怀着爱国的热情去学习。

  2、出示课文插图

  下课了,中国台湾师生和作者一起交谈,从图上看,师生们热情洋溢的笑脸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我”这个陌生人是欢迎的?为什么呢?

  (插图的出示,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理解中国台湾师生地爱国心,入情入境理解作者为中国台湾师生的爱国心深深感动的情感。)

  对这样一位陌生人,师生们毫不掩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那是因为中国台湾师生和我们的心相连,情相通。

  发挥自己的想象,老师会对我说什么呢?

  同学们又会对我说什么呢?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运用恰当,将发挥出它特有的优势:课堂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心,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激荡着我的胸怀,也激荡着中国台湾师生的胸怀,仔细读“参观礼堂”这件事,说说你最想读哪句话?

  4、出示13小节。

  “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

  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你想重点读哪个词呢?说说你的理由。

  5、“中国自己的伟人”那么礼堂里挂了哪些伟人呢?

  轮流出示者四位伟人像。

  孔子——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代表

  诸葛亮——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郑成功——收复中国台湾的民族英雄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先行者

  (多媒体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把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感受课文中人物的形象美,性格美,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6、中国台湾师生为什么要把这四位伟人像挂在礼堂上呢?

  这四位伟人,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代表,是我们悠久历史的代表,是我们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代表,是中国革命者不屈不挠精神的代表,所以,他们深深地引以为豪,这是多么深厚的民族情意啊。

  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此时此刻,没有什么别的话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他只有反复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四、         歌曲升华《我的中国心》

  (雄浑激昂的歌曲,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带入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中。同时也深深理解了作者此时此刻的执着的爱国心,也理解了中国台湾师生的深厚的爱国心。)

  五、         布置作业。学习了这一课,你想到了什么?写一段话。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1、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2、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

  (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

  (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

  (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

  “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理解,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一首七年前的歌你听过吗?“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这首歌唱的是谁回归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

  (澳门。)

  师:九年前的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得又是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香港。)

  师: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还有哪位游子没有回家?

  (中国台湾。)

  师:作为一个中国人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都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请同学们听一听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师放乐曲。)

  师:听完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

  师:激动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情到了心中,我已经从你们的眼神中看了出来。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动,穿过时光的隧道,来到五十七年前,在中国台湾的乡村小学共同上一堂……

  板书课题:

  难忘的一课

  二、介绍背景

  课文讲述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台湾“光复”初期。中国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里,日本对中国台湾进行着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人权侵略。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中国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1、找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用“──”画出来。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学生汇报:

  (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出现了三次。)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引发自己深切感受的事。

  四、围绕主线,体会情感

  师:课文详写了师生学习的情景以及到小礼堂参观这两部分,我们下面就重点来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出现的三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

  (强调:“我”每一次都有怎样的感受)

  生谈作者的感受。

  师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感受:

  师:我们走进文中看文章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段。“为什么这位老师第一次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那么吃力?”别着急回答,我们现在每个人拿起笔来,写一写这句话。

  (师生共同写这句话。)

  师:你写的时候是不是一笔一画写的?是不是认真来写的?你吃力吗?为什么中国台湾的老师却吃力呢?谁来谈谈。

  生谈。

  师:写完这句话后,老师又是如何教自己的学生读的?

  他先用闽南话,然后又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样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为什么他们读这句话是那么严肃认真?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能看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读这句话时,严肃认真而又富有感情。他们读这句话那么认真,更加体现出他们的爱国之心。)

  师:他们是一遍一遍地读,请同学自己一遍一遍地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四遍)(注意读出严肃而又那么认真的感情。)

  (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同学们,不甘被奴役的中国台湾人,没有忘记祖国,也没有忘记祖国的语言文字,虽然写的吃力,但是他们还是一笔一画地写。虽然他们读得吃力,可是他们却读得那么──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

  师:好像每个字──

  (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我已经看到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你们真挚的心。这是第一次出现这句话,看看第二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

  (船员和学生在教室里共同读这句话。)

  师:我们看到在教室里老师这样认真,这样富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有谁能不被吸引,又有谁能不会被感动,不会为中国台湾人民的这种感情而产生敬意呢?于是情不自禁的走进教室里,跟着孩子们怎么样读这句话,但是中国台湾的老师和孩子们却没有感到意外。这是为什么呢?谁来谈谈。

  生谈。

  师:不用吃惊,共同的汉民族语言,就证明了我们都是中国人。就像张明敏歌中唱的那样:“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同学们,再读这句话。

  (应该是没有吃惊,没有意外,是大声的、整齐的、一遍又一遍地读。)

  师:读到这,是不是很激动。

  师:现在我们就做一个小节目。下课之后在上小礼堂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下面的一幕。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然后领着“我”到了小礼堂,在小礼堂我们又参观了──(中国伟人的画像。)

  师:那么谁愿意当老师,还有谁想当中国台湾的学生,还有谁想当‘我’”。请你读课文最后这一部分,也就是第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部分。请同学们自学,一会儿老师要采访你们,看看同学们是否读懂了,而且感受到当时的心情。自己反复读这一部分,然后小组之间合作,分工扮演老师,扮演船员。现在开始准备。

  (开始讨论准备表演。)

  学生先自己表演,再到前面表演。

  师生共演,师扮演中国台湾教师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船员介绍中国伟人的图像及其他伟人)(争取让学生感受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包含浓郁、真切的爱国感情。)

  师:大陆朋友就要和我们告别了,就让我们伴着《思乡曲》,共读余光中的《乡愁》诗,来送别船员。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可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心里就只会涌出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

  师:下面就请拿起你的笔,再写一写这句话抒写你的心情。

  (师生再次写这句话,教师用红笔。)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中走了一趟。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惟独不能选择的是你的母亲、你的祖国。也许母亲丑陋但你绝不能嫌弃,因为母亲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养你的甘甜乳汁;祖国贫穷,儿女绝不嫌弃,因为祖国的周身细胞铸造了你做人的灵魂之躯。是呀!我们的国家并不富强,需要发展,虽然也有黑暗的存在,但是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她,改变她,因为你是她的孩子。现在出国留学已成热门,不过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国外,请别忘了,赵老师和你们上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请再读这句话。

  师:可以说,这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当然可以成为──难忘的一课!

  (教师在课题后边加上叹号!)

  【教学板书】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教学反思】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何利用本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回顾课堂,我感觉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是以下两点:

  一、激趣导入,在歌曲中感受爱国之情

  上课伊始,我首先演唱了《七子之歌──澳门》,接着,又让学生听了《我的中国心》这一首爱国歌曲,在听完《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后,又专门让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在学生的谈话中,我不但进行了语言的训练,而且更主要的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那赤诚的爱国之情。这种初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紧抓主线,读中

  为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决定抛开烦琐的讲,而是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读,使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国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读,让孩子们明白了中国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深而浓郁的爱;读,更让孩子体验到了中国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读,还让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这样的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这样的读,使语文课升华了厚重的精神。就在课堂中,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随着我与学生共同表演“参观小礼堂”,随着学生一把握着我的手,随着学生的一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的泪不能自禁,夺眶而出。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取的已经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铭心之爱,这种体验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读,使学生受到了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再回眸整节课,我还有些遗憾: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学生的感情的发展的程度,以至于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时间。这其实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作为课改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具备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智慧和魄力,应该学会大胆取舍。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做课前预习,扫除字词障碍。通读课文。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 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板书课题)

  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

  1、质疑:

  通过你的预习,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什么?怎么学?【--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回让作者那么激动;要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中找到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标,学会自己主动按照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

  2、导学:

  (1)思考文题:

  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

  (2)提示:

  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

  (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始,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交流

  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

  --阅读课文,组内交流。

  (4)班内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抓住多次出现的句子,理解分析

  a、文中哪个句子多次出现? 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

  b、每次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引导学习:第一次出现

  1.导:这句话出现的地方;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引导理解:第二次出现

  1、说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找出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的感受?(感动)

  5.感情朗读。

  学习第三次出现

  1.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2.“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3.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同时进行朗读训练)

  三、总结升华。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四、作业布置: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写会生字词。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民族情,浓浓爱国意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15

  《难忘的一课》是小学语文第11册第七组课文中的自读课文,本单元作品强调读后写出自己的感想,也就是要写读后感,此处转录几例,有详有略,繁简不同,希望对同学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1.《难忘的一课》读后感

  课文《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亲眼看到教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感人情景。以及在学校里看到有关祖国历史文化的人物画像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声一遍又一遍地激荡着作者的心灵。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少深厚的爱国情啊!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中国台湾五十年,在五十年中强制中国台湾学校教日本的语言,想把中国台湾变成日本。可是侵略者野蛮的行径,永远改变不了台湾同胞火热的爱国心。

  地理教师教过我们:中国台湾是祖国最大的岛屿,是东海之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资源丰富,景色迷人。那里有波光粼粼,水清如镜的日月潭;那里有满目苍翠,鸟语花香的阿里山;那里有高耸入云,终年积雪的玉山;那里还有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高山族。

  记得老师跟我们讲过,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荷兰殖民统治者,侵占了中国台湾。是明朝将领郑成功率领军队,千帆竟发奔向中国台湾,与中国台湾民众一道把荷兰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台湾,解救了受苦受难的台湾同胞,实现了祖国的重新统一。

  由于近代历史的原因,小小的中国台湾海峡成了阻隔两岸同胞想见的屏障;小小的海峡成了两岸亲人不能跨越的鸿沟。两岸的亲人只能隔海相望,望穿秋水,肝肠寸断!可是海峡又怎能隔断两岸同胞心中的那座桥呢?

  日历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走进崭新的新世纪。春回大地,生机盎然。在祖国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祖国建设日新日异,在这大好形势之下,它犹如时代的春燕,在中国台湾海峡上空来回传播着春天的信息。两岸同胞拨开海峡中的迷雾,看到了灿烂的阳光,看到了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前景。心中的祖国把两岸人民的心更加地紧紧连在一起,祖国的繁荣兴盛把两岸同胞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过去的一切将烟消云散。亲人相会的时刻将很快到来。 难忘的一课 课文原文

  读了《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我清楚地知道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骨肉相连的亲兄弟,亲姐妹。都属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的重新统一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

  我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就是努力学习,掌握好文化科学知识,长大后当一名桥梁工程师。在中国台湾海峡之间建起一座雄伟的大桥,将大陆与中国台湾岛连在一起,把两岸同胞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2.《难忘的一课》读后感

  在中国台湾“光复”以后,本课文的作者在中国台湾找到了在轮船上的工作。

  有次,轮船停在了中国台湾的高雄港口。作者不去市区,而选择了走向郊外,作者在郊外不知道走了有多远,发现了一所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

  作者走进校园,显然很安静,他走近一间教室,走到窗外,见到了一位年轻的教室正在教孩子学习文字。他在黑板上很吃力地写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接着,他又用不太标准的国语一遍又一遍地读。我被着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他从后门走进教室,坐在最后的一排,根着老师一起大声地读着。

  最后,老师和同学非得要带作者去他们学校的小礼堂去参观。

  到了后,老师对作者说:“这里,以前是画着日本人的画,现在‘光复’后,就挂上中国人的画。”作者听后在墙壁上看了看画,上面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作者在那一瞬间,眼眶不觉湿润了。

  我想在作者心里,这个郊外里的乡村学校永远在他心里或者在中国人的心里,永远都是一片神圣的学校和礼堂或者是神圣的土地。

  说不定今后又有一天,碰巧轮船又停留在了高雄港口,那作者又可以再次去那个学校跟那位教师沟通和去参观一下小礼堂,说不定下次还会又增加许多中国历代伟人的画啊。我想作者也一定想天天到那所学校,跟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和年轻的老师一起学习中国人的文字和国语,作者也应该是这样盼望的吧。

  3.《难忘的一课》读后感

  读了《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愤怒当时清政府懦弱腐败,愤怒日本人的厚颜无耻。

  《难忘的一课》写了关于中国台湾收复后,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还带作者在学校礼堂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情景。你们可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国台湾岛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岛屿,曾经被人们称作鱼米之乡和蝴蝶之国。 难忘的一课 课文指导 但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在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将中国台湾割让给了日本,从此,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啊!

  这帮可恶的日本人,拼命地奴化中国台湾人民,而且不让中国台湾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这是多么无耻啊!这种生活怎们能让爱国的中国台湾人民忍受得了!松花江小姑娘的故事就是一个铁的证明。那位小姑娘看到在中国台湾的土地上不能学国语感到非常难过,就偷偷召集同村孩子学国语,结果被日本人发现,日本人软硬兼施,阻止孩子们学国语,松花江小姑娘宁死不屈,最后跳下了松花江。

  如果我是当时的将军,我拼了老命也不让你们的阴谋得逞。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们说国语啊!你们这批野蛮的畜生!不过让我欣慰的是在抗日战场上,在毛泽东同志正确的指挥路线指引下,成功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不仅如此,还在1945年收复了中国台湾,中国台湾人民终于扬眉吐气,又重新学习国语,从《难忘的一课》中已经领悟了中国台湾人民学习国语的热快乐阅读网情,也领悟到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怀。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经过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澳门,纷纷回归了祖国,我相信中国台湾也会很快回到祖国的怀抱。

  4.《难忘的一课》读后感

  今天,读了《难忘的一课》,我被中国台湾人民浓浓的爱国之情感动了。

  《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天,一位中国大陆船员在离高雄港口不远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见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国语,他被感动了,也坐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读到这儿,我也被深深感动了!是啊,中国台湾自从1895年以后就被日本侵占了。在被侵占期间,日本人不准中国台湾人民学习国文,讲国语。而今,人们终于又可以与祖国的语言亲密接触了,这是多么难得的事,多么值得珍惜的事呀!

  当读到船员跟着老师去参观礼堂,看到了里面重新挂上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伟人像时,我想到,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台湾人民永远忘不了祖国的语言和伟人,永远忘不了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

  现在,中国台湾一些分子,妄想将中国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来,但我想:“海外华侨不会答应,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中国台湾人民也不会答应!” 难忘的一课参考答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国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都是炎黄子孙,让我们海峡两岸人民携起手来,共建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吧!(仙游县实验小学五年一班 蒋浩)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16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难忘的一课》。谁来说说这难忘的一课发生在什么地方?

  (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

  2、中国台湾,对我们同学来说是一个比较遥远、非常神秘的地方。课前老师请你们分组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现在就请你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课前把资料制作成网页,图文结合,学生一一介绍:中国台湾的阿里山;中国台湾的日月潭;中国台湾的自然资源;中国台湾的历史。)

  中国台湾真是一个宝岛啊!但也真由于它的美丽富饶,致使这块土地万尽沧桑,经常被肆意践踏。老师想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

  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后,1859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中,中国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中国台湾人民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这篇文章写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时的事。

  3、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二、教学课文

  同学们,法国小说家都德曾经说过:“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但不甘被奴役的中国台湾人民并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文字。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中国台湾人民是怎样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把它找出来。并思考它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1、学习第一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⑴ 这三次不同情况下的出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同的;我们先来看第一次出现的情景。请大家轻读这一段,然后做“测一测”中的选择题,根据你做的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光复:收复,指中国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

  闽南语:让学生听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

  真挚:感情真诚而恳切。

  为什么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在中国台湾光复后,中国台湾人民急切要表达自己是中国人,他们热爱祖国的火热的感情可以从他们学习祖国文字中间表露出来。)

  ……

  ⑵ 谁能把他们对祖国的这种深厚的感情读出来?

  2、学习第二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⑴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悄悄地走进了教室。竟也跟着师生们朗读着,学生接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⑵ 请同学们再仔细把这一段内容好好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当一个陌生人走进教室,师生们为什么不感到意外?

  (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爱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⑶ 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把它朗读一遍。

  3、学习第三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⑴ 学习了祖国的文字,作者又参观了小礼堂。那么他参观小礼堂时,看到了什么? 又听到了什么?

  ⑵ 这些伟人你们了解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选择自己了解的伟人介绍: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⑶ 看着,看着,作者的眼睛为什么不觉湿润了?

  ⑷ 此时此刻,你想对中国台湾的师生说些什么?

  ⑸ 那么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呢?

  ⑹ 跟你们刚才说的那些话相比较,你体会到了什么?

  ⑺ 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谁能把这种深厚的感情读出来。

  (配乐朗读。)

  三、复习总结

  1、我们学过《王二小》、《鸡毛信》、《小英雄雨来》。今天我们又学了《难忘的一课》,请大家把这些连起来想想,再联系“南京大屠杀”、日本的731部队事件,想想在日本人占领下生活的中国人是什么滋味,会有什么感情?请大家谈谈学习了本课后,你想到了什么?

  (几位同学交流。)

  2、我想好多同学都想说,那就请你们把自己的感受发表在我们的讨论区。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篇17

  1、给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打“√”:

  闽(mǐn mǐng)南  诸(zhū zū)葛亮

  2、选词填空:(在合适的词语下面画上“——”)

  ⑴ 好象每个字、没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挚爱 真挚 真实)的心。

  ⑵ 渔夫起早贪黑地劳动,还(保持 坚持 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⑶ 只有不段锻炼身体,才能(增加 增长 增强)体质。

  ⑷ 几个月前,爸爸不知哪来的兴趣,(忽然 果然 居然)买了一辆小轿车,小山村(震动 轰动 惊动)了。

  3、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我”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请在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这句话改变一下说法,可以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它分别表达了师生和“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到了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上面提到的中国历代伟人,你知道他们的成就吗?查查资料或问问别人,再简单写一写。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