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范文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2篇)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段。

  能力目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范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天的虎门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读好词语,理解词语,体会那一天的热闹、场面的隆重,景色的壮丽。

  4、小结段意:第二自然段向我们描写了1839年6月3日的虎门不寻常的场面,暗示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即将发生。接下来,我们该怎么来读好第二自然段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投影图片,导读第一、二句

  2、工人们是怎样销烟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画出描写销烟过程的语句

  3、学生自读自划。

  (1)(指读)

  (2)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了盐巴,再把收缴来的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3)销烟分几步完成?哪三步?

  4、请大家看看图画,再读读这句话,想想这些民工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做这些动作的呢?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

  1、看到害人的被销毁了,在观看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

  2、你能想象当时的场面是怎样的呢?在旁边观看的外国商人目睹了这个壮观的销烟场面,他们又会有什么感想呢?

  3、是啊!这些商都是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不择手段的侵略者。他们打着平等经商的旗号,把无数的运到中国,牟取暴利,他们想让我们中国人成为他们的奴仆和挣钱的机器。林则徐邀请他们来观看这次销烟,就是为了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就是向他们发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书)

  4、看录象。

  五、拓展说话,加深理解

  1、现在,当我们看完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面对着端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伟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呢?

  2、讲述历史意义。

  六、作业

  1、找一些讲述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来读一读,了解虎门销烟这伟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与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如战争等;认识林则徐,并对他及虎门销烟这一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

  2、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虎门销烟(1939年6月3日)

  值得纪念 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段。

  2.能力目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虎门销烟的主要经过。

  2.读懂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师述: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虎门销烟这篇课文,知道了课文的大概内容,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分成哪几部分?能不能简要地说说每一部分讲的什么内容?)(指名说)

  二.精读课文

  师述:这一节课张老师跟大家一起再来细细地评读这篇课文。把课本打开到p34。请一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下:什么样的日子才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

  师:那这样的日子不同寻常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第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把不同寻常的地方用横线画出来。                                                                                                                     (生自由画出)

  师点评:“分外”是什么意思?能给“分外”找个近义词吗?

  好,请哪位同学把这一句话读一读,体会一下“分外壮丽”这个词语,要读出美感来。哪位同学试试?我们一起齐读。

  2.交流:水泄不通(人多)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哪些词说明人多?你能再说几个表示人多的成语吗?  彩旗林立(理解词语的意思)

  看看下面一句:“一大早”指什么时候?销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啊?(午后二时)

  那“一大早”说明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

  3.除了老百姓之外,还来了些什么人?(文武官员、外国商人)“身着朝服”说明什么?(庄严)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三句话,注意读出庄严的语气。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说说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讨论)

  4.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体会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一是虎门寨景色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二是来观看的人很多。

  5.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兴奋、激动的语气。

  (回顾我们这几个小节的学习,我们采用了“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下面我们还用这个方法学习下文。)

  三.学习第3—5自然段。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第3—5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了?(门销烟的经过)

  1.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画出课文中具体写怎样销烟的一句话,仔细读一读。再对照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当时工人是怎样销烟的。

  请哪位同学来简要说说?(指名学生找出后齐读)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步:撒盐巴、抛鸦片、倒生石灰。再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课文用了哪些词把上述三步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的?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

  2.同学们能不能用“先……再……然后……”说一句话。

  有时我们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3.请大家捧好书,把第三小节齐读一下。体会一下销烟这样一个过程。

  过渡: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在观看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高兴、激动)

  哪些词能看出老百姓高兴、激动的?

  1.请一位同学把第四自然段读一下,注意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注意“23天”、“二百多万斤”等词语,体会销烟的巨大成果,强调战果之大。

  小结:第三、四、五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过渡:是啊!这些鸦片商都是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不择手段的侵略者。他们打着平等经商的旗号,把无数的鸦片运到中国,牟取暴利,他们想让我们中国人成为他们的奴仆和挣钱的机器。林则徐邀请他们来观看这次销烟,就是为了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就是向他们发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书)

  我们一起齐读第六自然段,找出对外国侵略者打击大的词语。

  板书:沉重打击

  3.指导朗读。理解“欺侮”、“不可欺侮”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4.齐读第六自然段。

  小结:这段写出了虎门销烟之伟大意义。

  板书:伟大意义

  返读篇首,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前后联系)

  理解全文内容,让学生整体感知。

  看书p36,林则徐的塑像,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作业设计]

  1. 把虎门销烟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7.虎门销烟

  场面:壮观      隆重1839年6月3日 

  先     撒盐巴

  值得纪念                        经过:    再     抛鸦片

  然后    倒生石灰

  伟大意义     沉重打击

  不可欺侮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