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孔子和学生》教案 |
范文 | 《孔子和学生》教案(精选13篇)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1一、教材分析 本课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并结合自身树立正确学习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的影响。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认识这个人吗?(课件展示孔子画像)你是怎么认识他的?(在书上、电视上、挂图、走廊的名人相框中……)看来咱同学的视野还挺开阔的,那你还知道有关孔子的哪些信息呢?(学生交流),师补充:孔子不仅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还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其言行被他的弟子收入《论语》中,后人为纪念孔子还专门修建孔庙,孔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教育学生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提出阅读要求。 ①在文中圈出不懂的问题。 ②思考:孔子是一个 的人,我从文中、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质疑 老师听说过一句话:“问号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读书贵有疑”,刚才同学们在自读课文时,我发现有的的同学在文中标示出自己的疑问,还有的同学甚至向孔子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觉得同学们读书的境界提高了很多,我很欣赏你们。 (学生可能会对文中的生词和难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问,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引导学生在理解这些词语时可将四个字逐字拆开理解字面的意思,再考虑放在语境中的意思,比如“和颜悦色”引导学生说出四个字的字面意思,“温和的容颜,高兴的脸色”放在此语境中也是指一个态度和蔼) 3、学生释疑 孔子是一个 人,我从文中、地方看得出来。 综合学生们的意见,老师随机板书: 孔子是个有爱心、伟大、谦虚、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善于教育、因材施教的人。 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由此我们对大教育家孔子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了,孔子身上有这么多品质,那么他的哪种品质给你印象最深,对你的感染最大呢?(孔子的谦虚,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孔子的谦虚好吗? (三)品味赏析,朗读感悟 1、品读第二段 下面请同学们同桌搭档分角色朗读第二段,同学们要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①同学们自愿分角色朗读。 ②其他同学点评 师总结大家意见,读孔子时语气应舒缓,读出虚心;子夏的语气要读出疑惑。 ③再找2个同学分角色朗读 这次他们读的怎么样?对两个人物感情把握得都很到位,老师我在这里另有疑惑:你说孔子和子夏在对话时会有怎样的动作和表情呢?请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联想,等会我们来个“孔子论学模仿秀”怎么样?谁愿意演绎孔子?子夏呢?(掌声雷鸣)太精彩了!想不到咱班同学们不仅是课堂上学习的小精灵,更是舞台上的明星,不愧为21世纪的才子才女呀!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刚才两位同学,让我们目睹了春秋时期孔子论学场面。 孔子是一个德高望众的老师,他敢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他的谦虚的确令人佩服,难怪孔子的这一品质可以影响到那么多同学,其实孔子的品质更深深地感染着我,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呢?就是孔子作为教育家,他对自己的学生行为观察细致,对学生的性格了解深刻,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所以老师以后也要向孔子学习呢,那让我们大家共同来赏析这一段好吗? 2、品读第三段 ①分角色朗读 这次分角色朗读老师也想参加一份行吗?那你们希望我读哪个角色呢?(孔子)那好,今天我就来当回孔子,谁愿意扮演我的学生子夏呢?好,我们来个师生使用。 ②学生点评 谢谢同学们对老师朗读的肯定,其实老师觉得我的语速处理得不如子夏,以后我们要互相学习好吗? ③问题探讨:“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一句中,老师对子夏的考评是什么? (此环节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由个人思考到同桌交流再到小组合作探究) 同学们,子夏经过孔子的指点深受启发,那你呢? 下面我们小组再来次互动,分别说: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四)拓展升华 哪个同学最有勇气能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优点或缺点 (学生交流) 老师相信他敢于说出自己的优缺点以后就敢于去面对,他会做得更好! (学生交流、) (此环节当有的学生否认自己有优点失去自信时,我随机调动全班同学用放大镜寻找他的优点,以为其树立自信心) 我真高兴,大家都敞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的心理话,那你们知道彼此的优缺点后,会怎样做? 大家说得非常棒!我看到了同学们不断改进自己,虚心学习的身影了,孔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说的一样,他是这样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将孔子名言齐读,男生读,女生读,背诵) (五)小结及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了孔子,知道了他在教育学生方面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他的人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以至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人尊称为“万世老师”(板书)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遇见了孔子,你有什么话对他说呢? 六、作业 《我与孔子的对话》 板书设计: 孔子和学生 孔 爱心 万 了解学生 世 谦虚 先 子 因材施教 师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辨别多音字"教,处,为"的读音.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孔子的教育艺术,激发学生对"万世之师"的尊敬之情. 【教学目标】 一,导入学习 1,出示"孔子"的画像,认识他吗 (板书:孔子)(媒体出示孔子的图片和资料) 2,请学生介绍孔子.(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 3,齐读.(媒体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媒体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两个词概括.) 2..交流. (板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三,研读课文 1,学习孔子的"有教无类" (1)什么是"有教无类" 学生理解词义,老师评价点拨. (2)读读课文,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 (媒体出示: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做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作学生.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3)齐读 2,学习孔子的"因材施教" (1)什么是"因材施教" 文中哪几小节写了孔子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体现在哪里 (引出对3,4小节的研究) (2)交流 ①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 (板书:颜回,子贡,子路,子张) ②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 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 (板书: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 ③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 (媒体出示: 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 ) ④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 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 (板书:不懂变通,不够谦虚,不够忍让,为人严肃) ⑤分角色,分组读3,4小节,能读出孔子和子夏对话时的语气.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四,小结复习 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世之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 齐读第五节.(板书:万世之师) (1)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 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 (2)可见,孔子是一个多么有远见的人!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媒体出示 说话练习:如果我是孔子的学生,我会对他说: ) 五,拓展作业 1,课文在语言直播厅中列举了一些关于孔子的名言,教师可以组织同学进行各种形式交流.(媒体出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照样子,改写句子 (媒体出示: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孔子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是因为他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 (1)因为孔子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所以他受到了学生的敬重. (2)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尊敬,称其为"万世之师".) 附:板书设计 2,孔子和学生 有教无类 颜回 信用好 不懂变通 万世之师 因材施教 子贡 聪明 不够谦虚 子路 勇敢 不够忍让 子张 严谨庄重 为人严肃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3课题: 孔子和学生 教学目标: 1、 初步体会“师生”间感情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2、 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3、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文的各项训练,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与老师交流感情,使师生间情意进一步加深。 教学难点: 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与老师交流感情。 教学准备:想想说说你跟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 教学时数:3课时 共 三 教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及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 前 参 与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熟悉课文 课 中 探 索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二、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三、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 第二课时 一、 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 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三、 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 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五、 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 资 择 谨 慎 浴 姿 泽 勤 真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让学生了解孔子,但关于孔子的相关资料比较的多,注意教学时避免喧宾夺主。 继续练习圈点问题,教师要巡视,务必使所有学生都能边自渎、边思考。 结合语文天地中的名言警句,抄在摘录笔记中,并朗诵,背下来。 学习生字时要注意“裕、谦、择”等字,不要多点多横。 课 后 延 伸 想想你跟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并写成日记。 再次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重之情。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有教无类 孔子 万世先师 因材施教 “十年书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学习完这篇文章后,全班的孩子都明白到了教师的伟大。但是我总觉得全班学生不是很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当我让他们想想了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时,他们几乎是说不出什么来的.我看我还不能真正地讲透课文,没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正因为学生没有唤起对教师的点滴回忆,所以学习完文章后的作业写得很不好。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4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 2、 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3、 学会写摘录笔记。 发展性目标 1、 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 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 3、 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答:想。 二、整体感知 1、 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2、 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 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5、 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1、 什么是有教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答:2、3句。 2、 什么是因材施教?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2、3段。(从而引出对2、3段的研究) 3、 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4、 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5、 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答:不及他们。 6、 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 7、 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回答) 9、 大家都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心里话,真好!那么知道了彼此的优点缺点,你们将会怎么做呢?答:…… 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再读。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 11、“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指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答:…… 12、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用两个词概括。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 15、可见,孔子是一个多么有远见的人!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答:…… 16、整体回顾四、学写摘录笔记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来,我们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找出你们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到本子上,如果你对有关孔子的知识感兴趣,也可以抄下来,另外,老师课上讲过的有关名句,也可以记下来。 五、作业 1、 生字一个四遍,组两个词。 2、 背过“三人行……” 3、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六、板书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5之一 作者:市北区实验小学 潘剑剑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二、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三、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谦虚伟大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大教育家 四、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一)、第一段的学习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1、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 (二)、第二、三段的学习 1、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谦虚? 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⑶、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件出示四句话)⑷、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⑴、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 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⑵、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⑶、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⑴、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⑵、指名分角色朗读。 ⑶、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课件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板写:万世先师)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五、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6一、教材分析: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二、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三、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谦虚伟大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大教育家 四、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一)、第一段的学习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1、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 (二)、第二、三段的学习 1、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谦虚? 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⑶、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件出示四句话)⑷、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⑴、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 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⑵、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⑶、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⑴、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⑵、指名分角色朗读。 ⑶、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课件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板写:万世先师)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五、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7一、设计理念 1.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学会标注问题”这一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掌握这一阅读方法。 2.根据文章的描写较为疏淡,语言较为平直的特点,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想像能力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学生认生字7个,学写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板书“孔子”,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2.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关于孔子的相关资料很多,为了教学时不喧宾夺主,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的活动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准备:在不超过一分钟的时间里,用喜欢的方式介绍孔子。结果在上课时,有的小组画了画,介绍的是孔子的外貌;有的小组介绍的是孔子的一些思想,背了一些孔子的话,并进行解释;有的小组介绍的是孔子的生平。正如《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所说的:“教学时,没有必要把孔子说得神乎其神,也没有必要对孔子的学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做过多的分析批判,因为学生将会在后续学习中不断加深对孔子的认识。”所以我做了以上设计,提供一个锻炼平台给学生。学生为了这短短的一分钟发言,要查阅资料,要确定介绍的主题,然后整理资料,要和别的小组沟通,以便准备的内容不“撞车”,还要以集体的智慧训练小组发言人。这样有趣的、充满智慧的、锻炼能力的课外作业,学生是兴致勃勃地去完成的。) (二)整体感知,巩固识字 1.过渡:你们预习课文时读了几遍课文?有什么收获? 2.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提醒学生注意读好预习时新认识的字。 3. 识字检测:同桌互相听读新认识的词语;在小组中互考认字表的字,并选择其中的一两个字组成词语练习说话;开火车;小老师说识字(解决读音、字形难点);完成学习卡的第一、二题:“拼拼音,再连线。”“找一找,把读音相同的字用相同的符号圈出来。”(认字能力培养方面,从第七册开始,字、词、句的学习仍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应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课外完成预习后,教师在课堂上要设计互动的平台,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 (三)默读课文,学会质疑 1.过渡:在读书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产生问题,在无法马上解决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另一篇文章随文标注问题的例子,感知用符号、线段标注问题或在有疑问的地方用文字标注问题的方法。 3.边默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4.每人看5名同学的批注,互相学习如何批注问题,再以8人组为单位推选出做得较好的同学上讲台用投影仪展示。 5.小组讨论解决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6.小组汇报交流情况,提出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共同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接下去的学习活动中相机引导解决。 7.引导反思:在以上的活动中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在本单元要学会标注问题。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是在实践中完成的。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实践。在此环节,我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差异,进行了梯度推进,先让学生读第一段,进行批注后,及时发现已经学会用问号或横线旁写文字的学生,请他们上来用投影仪在全班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个别学生还有困难,鼓励其先向身边的同学学习后再开始。) (四)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此环节,教师要巡查学生的课本,务必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问题在有关的语句旁写文字,引导学生简要地记下自己的思考。上课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实在不会,就走到他的身旁,鼓励他走出座位,不出声,悄悄地去看三个同学怎么做,再回到座位做自己的。)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学生: a.个人读、小组比赛读、齐读有关的语句,用联系上文的方法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b.引导同桌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读孔子与子夏对话,联系下文了解孔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 4.听了孔子的话,“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子夏明白了老师教育他什么? 5.小组讨论:孔子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找一找你在哪方面还需要进步? 6.小组发言人汇报讨论结果。 7. 教师小结:在孔子的眼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比如颜回的守信用、子贡的聪明、子路的勇敢、子张的严谨庄重,都值得自己学习;比起别人,每个人都必然有不足,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也需要学习。这些思想即使是现在,也很有价值,对我们现在的教师也是很有启发的。所以说他是大教育家。子夏“明白这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指的是“要不断学习”的道理,我们也受到了启发,相信这会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影响。 (本环节,教师以问题引发探究,学生在交流阅读所得时学会合作,在合作释疑中领会阅读方法。在阅读中渗透学习态度的教育。本课的生字不多,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我贯彻北师大版教材随文识字的原则,结合拼音识字,在读中相机巩固生字词“富裕、选择、谨慎、谦虚”。) (五)自读摘录,深化感悟 1.读课文,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3.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在阅读中积累,积累的过程也是感悟的过程,学生在个性化的积累的同时也积淀了情感,再次对“万世之师”――孔子的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六)创设情景,超越文本 1.对比以下两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孔子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 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 2.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二部分:这一段课文,写的是孔子与子夏的对话,可是,作者却没描写人物的神态或语气,今天,我们来当一回“小作家”,把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和语气补上,好不好?为了写得生动一些,可以先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演一演,试一试怎么说才符合人物的身份,再讨论用什么词语能写得生动、准确。 3.组织小组、班级交流活动:把你补写了人物神态或语气对话后的片段读给同学们听,再请同学们评一评。 (抓住课文的空白点让学生补写人物对话时的神情,能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超越文本的创造思维。) (七)练习写生字10个,写完后组织小组评议 (八)出示《论语》中与本文有关的语段,学生对比阅读,引起他们对《论语》的阅读兴趣 五、课后反思 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非常重要。而教师鼓励学生提问题固然重要,方法的引导也非常重要。本课的设计,教师就像是一位教会孩子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创设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能力,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另外,教师在课堂中有机运用小组学习和梯度推进,重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对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实现学习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本课教学设计,花样不多,实实在在,把大量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而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得恰到好处。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8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练习自读,做好摘录笔记,标注和记录问题,展开讨论。 3、认识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书写。 4、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包罗、敬重、选择、富裕、愚笨、谦虚、谨慎”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并积累。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谁被称为“至圣先师?(师板书课题) 2、介绍资料。谈谈你对孔子的了解。师补充。 3、交流《论语》的句子,简单谈谈意思。 (二)、抓重点词句学习课文内容 学习一自然段: 1、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孔子的两个重要思想,是什么?快速浏览勾画重点词。抽生回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师板书,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师:这两个重要思想在飞越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两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3、请自读一自然段,用“——”勾出来那句话解释了“有教无类”的意思。抽生汇报,齐读这个句子。 总结:向这样来理解词语的方法叫做——联系上下文。 4、在这句话中有两对反义词请找出来读读,说说这两对反义词的作用是什么?“包罗”换个词是什么?敬重呢?为什么如此受到人的敬重? 学习二三自然段: 1、自读二三自然段,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子夏和孔子分别是怎么样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2、引导学生分角色读二三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问的语气和孔子耐心解答学生的问的语气,同时了解“不及”的意思。) 3、二自然段孔子说话的主题是他在表扬每个学生的——所以子夏产生了疑问,而此时孔子又是怎么样回答的呢?(抽生读相应的句子,抽学生评价,重在理解词 “和颜悦色”) 4、孔子说的这段话中心句是哪一句?请用﹦勾出来。齐读,谈谈为什么还要不断学习?他们各自还需要学习什么? 5、子夏点头称是的“点头称是”是什么意思?“这”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6、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优点都了若指掌并能准确地之处每个学生的不足,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叫什么?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叫什么?(因材施教)请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7、再读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有教无类概括的是哪个段的内容?而因材施教呢?这个句子将一段和二三段巧妙的联系起来,由一段自由过度到二三段,这样的句子叫什么——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 三、总结 1、如果将这篇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怎么分?说说理由。 写文章就是要有条例,结果分明,层次分明才能让人读懂哦。 2、总结这节课你的收获。(知识上,情感上、思想上、写作上···) 四、拓展练习。(练兵场) 分析三自然的排比句,和每个排比句中的分句的特点,都是转折句,然后仿写段。 目的:学习写排比句,体会转折句的用法并能正确运用。 反思 本文的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孔子的两个重要的教育思想,积累词句。于是我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教会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词语用分散难点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并且印象深刻。同时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知识和技巧,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技能,形成能力。 “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因而重视引导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将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长此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最佳的发展。 不足: 没有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因为在教学上师生互动的时间较少,师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不够,学生不太适应我的这种教学方法,因而很多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回答问题的面不广,学生听课的习惯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出现很多提问后无法回答的局面。应该加大研究学生的力度。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9之二 佚名 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学认生字7个,学写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第一课时 一、 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 导入 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三、 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四、 作业 :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 第二课时 一、 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 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三、 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 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五、 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 资 择 谨 慎 浴 姿 泽 勤 真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10《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 《孔子和学生》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大教育家孔子了解得比较少,课前我布置让孩子们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和图片,课上结合师生手中资料给学生们提供交流资料的平台。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最满意地方是同学们课下收集的资料、图片、格言,通过丰富的图片,翔实的资料介绍, 让学生对孔子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地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们情不自禁的发出“呀、啊”的感叹,这样孔子的形象已在他们心中扎根,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课文,为学生的学习、思考提供了更广阔的背景,真正帮助学生们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年级上册《孔子与学生》教学反思 语文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面对一篇教材,首先要把握的是这篇文章的特色在哪里,可以进行训练的点在哪里?怎样落实“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然而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是个常量,在教学时只能有所舍、才能真正有所得。所以在分析教材时,应抓住文本最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教学,进行训练。 本课的语言很有特色,简短的文章,以人物对话的记叙传递了孔圣人深刻的教育思想。我把人文性的落脚点定位于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从中受到教育,并从语言文字中具体感知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物。而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从对话弄清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明白他的教育思想道理,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即是教学的难点。 在具体操作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一些语言的精妙之处,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训练和指导。 我以“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在文本的深处和细处感悟人物特征,这不仅符合该类课型的特征,又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使文本的“召唤结构”和学生的“阅读期待”相互交融,产生了和谐的共鸣、共振,使课堂极富张力和魅力。 我发现,教学中“静思默想”和“反馈交流”是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孔子的品质的,如果能适当追问,引领学生的感悟走向深入,充分发挥师生对话的作用,就更好了。 语文课堂中的思想教育其实就蕴含在对课文的理解中,对课文的朗读中,蕴含在学生的答题中,让学生在语文训练的同时受到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就得到了统一。 《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3 思考一: 今天教学《孔子和学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时问了一个问题:“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在我看来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个问题,因为课文中就有现成的答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但学生回答却五花八门。惊讶之余总结了一下有几个原因: 1、学生对课文信息的提炼能力不高。 一直以来,我很少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主要内容的处理上实行“模糊了解”。导致学生总结能力偏差。 2、学生还不能很好的联系文本来解决问题。思想上信马由缰,节外生枝现象突出,“以文本为本”的意识不强。 3、学生对课文虽然进行了预习,但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思并没有弄懂,不知道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了弥补这种现状,我决定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加强学生总结、提炼主要内容的训练。要使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有所提高。 教育学生围绕文本学习,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中我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从孔子之前的“学在官府”“官在官府”的现状,到私塾的建立,到今天的校园。从古至今,由私塾到学校。学生总算明白了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影响。看着学生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何在“课之外”下功夫?如何提升“课本身”?仍值得深思。 思考二: 从新课标理念来看我“讲”的内容大多——压抑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我同时又感觉正是因为自己较详细的介绍和阐述,使学生对孔子的认识得以加深,对文本的体会加以升华。我想在学生不知道的情况下,教师是否能把自己阅读的感受说给学生听?在学生没有可能谈出自己的感受的情况下,老师的有感可说,是否对孩子更有教育、启发意义呢? 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 孔子有个学生 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的跳下去把她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得接受了。大家纷纷议论,认为他太贪心了,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又一条规定,路过人到国外旅游,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它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回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都夸她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的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了帐,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说说这两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两则材料讲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两个故事,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 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作文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到利益与道德。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11师:“谁能用课文的有关句子解释有教无类?” 生:“不以家庭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 师:“回答得真好!谁来解释‘因材施教’。” 生:“因材施教是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师:“回答得真棒!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点中,课文着重阐明哪一点?” 生:“课文着重讲‘因材施教’。” 师:“同学们按平时分组讨论课文怎样表现孔子善于因材施教。” 学生前后桌认真讨论,教室里呈现一派热烈的景象。 生:“课文通过子夏与孔子的对话来体现孔子对于学生善于因材施教。” 师:“大家来分析孔子的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以及孔子怎样针对学生的缺点加以纠正。 (老师在黑板板书:学生优点缺点施教) 生:“颜回的信用好极了。” 生:“子贡挺聪明的。” 生:“子路勇敢。” 生:“子张严谨庄重。” 师:“同学们都很准确地讲了孔子的学生们的优点,孔子认为在这几方面,他单一地与学生比怎么样?” 生:“孔子一一不如学生。” 师:“既然孔子一一不如学生,孔子为什么能教学生?” 生:“每个学生都有缺点,这是孔子能教的。” 师:“孔子的学生各自有哪些缺点,大家找一找,还是一个同学回答一点。” 生:“颜回不懂变通。” 生:“子贡不够谦虚。”生:“子路谦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生:“子张太严肃,让人不容易亲近他。”师:“大家可以想象,孔子让各个学生在什么方面有长进?” 生:“孔子教颜回懂变通。” 生:“孔子指导子贡学会谦虚。” 生:“孔子教子路能够谦厚、忍让。” 生:“孔子教子张平易近人。” 师: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虽各有长处,但还要不断学习 师:“那么,孔子为什么被尊为‘万世先师’。” 生:“孔子培养了三千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又教学生,培养了很多人才。” 生:“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孔子能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师:“整齐朗读课文——” 反思: 本课的语言很有特色,简短的文章,以人物对话的记叙传递了孔圣人深刻的教育思想。我把人文性的落脚点定位于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从中受到教育,并从语言文字中具体感知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物。而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从对话弄清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明白他的教育思想道理,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即是教学的难点。 在具体操作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一些语言的精妙之处,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训练和指导。 我以“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在文本的深处和细处感悟人物特征,这不仅符合该类课型的特征,又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使文本的“召唤结构”和学生的“阅读期待”相互交融,产生了和谐的共鸣、共振,使课堂极富张力和魅力。 我们知道,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些中心问题而通过集体组织形式,进行讨论、研究,明确是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教育方法。我抓住了这篇课文的主要问题“课文怎样表现孔子善于因材施教”进行讨论,根据课堂的情况看,这个问题尖锐、准确,激起学生的广泛兴趣,学生以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交流,可以互相拓展思路,活跃各自的思维,较深刻地理解与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和各抒己见的习惯。这对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12第2课《孔子和学生》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二、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四、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五、作业: 1.生字1行并组词,语言积累,近反义词。词语解释在1号作业本上写1遍。 2.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第二课时提问的话题,下去准备。) 第二课时 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 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答:叩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 3、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答:想。 二、整体感知 1、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5、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1、什么是有教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 答:类:类别。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贫穷、地域等)的区分。 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教?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 答: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2、3段 3、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 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 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5、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 答:不及他们。 6、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 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 7、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回答) 9、大家都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心里话,真好!那么知道了彼此的优点缺点,你们将会怎么做呢? 答:…… 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 11、“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指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答:…… 12、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用两个词概括。 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 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 15、可见,孔子是一个多么有远见的人!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答:…… 16、整体回顾四、学写摘录笔记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来,我们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找出你们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到本子上,如果你对有关孔子的知识感兴趣,也可以抄下来,另外,老师课上讲过的有关名句,也可以记下来。 四、板书: 第2课《孔子和学生》教案 五、作业 同步练习做完。 课堂练习 1. “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指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2.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作业安排 背诵孔子的名言警句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多媒体电脑和课件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他的学生把他尊称为“夫子”。孔子二十多岁就投身教育,三十岁左右首创私人讲学。他的学生达三千之多,身通六艺的有72人。 自我问答 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尊师的情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孔子被誉为万世先师的高大形象。利用重点语句进行多元解读,培养学生个性阅读的能力,理解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 《孔子和学生》教案 篇13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和积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2、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大胆地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孔子,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学会写摘录笔记。知道人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 孔子画像挂图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绍棠的《师恩难忘》,孩子们上学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还记得吗?对,是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学生们拜孔夫子呢? 过渡:这么伟大的一位思想家,万世之师,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呢?它的魅力何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本课生字新词,做摘录笔记。 3、检查生字词。 三、默读课文,学会质疑。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标画或是记录下来。 2、全班汇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孔子,这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1、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 2、什么是“有教无类”? 什么是“因材施教”?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你能不能用这里面的某一个学生为例子,说一说孔子的因材施教。 3、再来读读孔子和子夏的对话,读的时候注意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什么是“和颜悦色”? 4、听了孔子的这番话,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他明白了什么? 5、孔子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呢?想一想,自己在哪方面还需要进步? 6、小结:在孔子的眼里,颜回的守信用、子贡的聪明、子路的勇敢、子张的严谨庄重,都值得自己学习; 作为老师,看到这里我也深有感触。学生不一定就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呀。这正是韩愈的那句名言“*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孔子这样一位博学多才、品德高尚、谦虚好学的老师,教了很多学生,我们来齐读最后一段。 7、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尊称他为“万世先师”,更是对他教育思想的崇敬呀,这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同学们,学习了《孔子和学生》,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2、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五、作业 读一读《论语》,收集几条孔子的语录,背一背。 板书设计: 孔子和学生 颜回 守信用 不懂变通 子贡 聪明 不够谦虚 因材施教 子路 勇敢宽厚 忍让不够 子张 处事谨慎 不易亲近 相关资料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三千,贤*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其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孔子和学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时问了一个问题:“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在我看来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个问题,因为课文中就有现成的答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但学生回答却五花八门。 惊讶之余总结了一下有几个原因: 1、学生对课文信息的提炼能力不高。一直以来,我很少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主要内容的处理上实行“模糊了解”。导致学生总结能力偏差。 2、学生还不能很好的联系文本来解决问题。思想上信马由缰,节外生枝现象突出,“以文本为本”的意识不强。 3、学生对课文虽然进行了预习,但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思并没有弄懂,不知道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了弥补这种现状,我决定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加强学生总结、提炼主要内容的训练。要使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有所提高。 教育学生围绕文本学习,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中我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从孔子之前的“学在官府”“官在官府”的现状,到私塾的建立,到今天的校园。从古至今,由私塾到学校。学生总算明白了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影响。看着学生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何在“课之外”下功夫?如何提升“课本身”?仍值得深思。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