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
范文 |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精选13篇)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1师: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去看看古人怎么送别?古人是怎么写送别的?下面我们开始准备上课,可以吗?好,你们不用站起来,我鞠躬,你点头。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黑板上的两首古诗,学过了吗?几年级? 大屏幕: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四年级。 师:四年级我们就学过了,今天我们六年级了,再次学这首古诗,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同样的一个作品不同的人读,不同年龄的人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你们今天六年级了再读,等到你们长大了读大学、读博士或参加工作了,有丰富生活体验和经验的时候,你再去读,你还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新的收获,这就是那句话说得好:经典不厌百回读,好的作品是要用一辈子去读的。现在谁愿意把这两首古诗读给大家听,希望高高举起你们的手。我请两位同学,一位读这一首,一位读第二首,我想请你(手指向一手学生),不举手的你(指向一角落没举手学生),因为林老师从小就躲在角落,从不发言,所以我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请读第一首: 生:(一男生朗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读得怎么样?你们鼓励他,我要告诉他一般般,一般般的意思就是还不够好,还不够好的意思是还可以更好(调侃的语气)。还有谁愿意来?还是送给不发言的你。 生:(一女生朗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略好一些,特别是“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地方,有一点点小感觉。同学们读古诗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完全沉静,读古诗有特别的节奏、停顿、韵律和情感,现在林老师读给大家听,当音乐想起时候,我希望在场的所有的人都静静地走进那古诗的意境中。 (古筝弹奏的背景音乐响起,师深情朗诵两首古诗) 师:同学们听出古诗特有的节奏、韵味和情感了吗?现在我想知道这两首诗最打动你的?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是故人和作者一种离别的情感,非常的不舍。 师:作者和故人离别的情义,你呢? 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要分别之时那一段伤心的情义。 师:同学们,两位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讲到他们之间深深的“情”字(板书:情),可是我有一事不明白,这两种诗中有 “情”字吗?有吗? 生:(三三两两回答)没有——! 师:那到底作者把这个“情”藏到了哪儿了呢?好!请大家注意看(指向黑板),这第一首古诗现在只剩下了这四个词(黄鹤楼烟花 孤帆 长江) ,古诗语言精练,诗中有话,这四个词的背后有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说什么?可以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巡视课堂)。 (生同桌间相互交流) 师:好!谁来说第一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见了在黄鹤楼里面诗人和故人在饮酒,互相道别。 师:他们俩诉说离别的情义,朋友,你现在就是李白,我现在就是孟浩然,你会对我说什么? 生:你到扬州去一定要……(支支吾吾) 师:这是李白吗?太不潇洒了?太不热情奔放了?李白这时候已经酒过三巡,带着一种醉意啊!会不会?换一个同学,我看你比较像李白。 生:(带有醉意的朗读)孟浩然。 师:哇!有感情一点,酒醉的李白会怎么说? 生:孟浩然,我们今天就要离别了,我们什么时候还能再见呢? 师:这真是多情的李白啊!你来说说看。 生:我会说:“孟浩然”(生硬)。 师:这李白太冷静,有没有推荐一位比较激情的人当当李白。 生:老孟啊(生笑),你到扬州去的时候,别忘了给我写封信。 师:我一定做到,你看他们二位在黄鹤楼里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随手指向黑板),他们把酒当歌,一醉方休啊!黄鹤楼见证了他们的情,谁还会继续往下说,在烟火中你又会看到什么? 生:在烟花中我看到有一阵阵微风把花瓣吹起,随着孟浩然走的方向跟着他一起飘过。 师:他们两个又在做什么? 生:他们在挥手告别。 师:他们在挥手告别,你看正是现在这样花红柳绿,桃花盛开的季节,烟雾弥漫,他们正在依依不舍地送别,这烟花也见证了他们的情啊!(一手指向黑板)谁会继续说“孤帆和长江”连起来说,你又会看到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 生:看到在长江之上有小小的帆船,在岸边李白看着这艘船不停地在挥手,等船远去的时候,他还一直在那边挥手。“孟浩然一路走好,孟浩然一路走好”(边挥手边说)。 师:依依不舍,同学们,李白他是伟大的诗人,同意吧!但是我发现在伟大的诗人也有出错的时候,信不信?你看他写的是孤帆,不对吧!长江之上那船只来来往往,目不暇接,怎么可能只有这一只帆呢?李白写错了,我很有意见。 生:他这里写的“孤帆”是孟浩然乘坐的船,他这里写“孤帆”就代表他心中只有孟浩然。 师:江上的所有的船只他早已视而不见,他的眼里只有那只帆,那个人,那片情啊!同学们这“诗”,这“孤”看似不正确(随之走向讲台),看似不合情理,但是,正是“孤”字境界全出啊!所以,以后我们读名诗就要善于抓住这样的不合常理之处,去仔细地揣摩,仔细地研究,一定会别样地发现。同学们,这下我们发现在这首诗歌中“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无不诉说着诗人与友人的情,而这些“情”都蕴藏在“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这些什么中? 生:景中。 师:对,这些景中(板书:景),表面上看没有一个字在写景,表面上看没有一个字写离别,但是,你仔细读,没有一个字不是在写离别,表面上看似乎都在写景,但所有的景中都蕴含着情,这种写法叫什么? 生:(三三两两回答)借景抒情。 师:很好!(板书“借景抒情”)像这样把情藏在景中,融在景中,我们也可以说是情寓景中,怪不得我国近代的语言大师王国维说过这样的话,说过什么?一起读—— 生:(齐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一切景语都是情语,还有我们知道了原来“景”是为“情”而设,诗人写景,意在言情(屏幕显示:诗人写景,意在言情),也是诗人写景,他的目的是在写情。同学们,林老师又不明白了,李白完全可以这样说吗:“孟兄,孟兄,我想念你!孟兄,孟兄,我牵挂你!孟兄,孟兄,我深情地祝福你!”这样写不是很好吗?就像现代很多歌词写离别,你看看,(大屏幕:紧紧地握着你的手,再三说着珍重珍重。深深地望着你的眼,再三说着别送别送。)这首歌听过吗?赵薇的,《离别的车站》,一起读一下。 生:(高声齐读)紧紧地握着你的手,再三说着珍重珍重。深深地望着你的眼,再三说着别送别送。 师:多好啊!直抒胸意,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明明白白我的心哦!干嘛作者不这样写呢?干嘛还要把 “情”含在、藏在那个景中呢? 不明白!不懂!你们明白吗? 生:我觉得如果就这样用语言说的话,可能用景物里面更能包含很多很多的情感,而只是用四句语言的话,我觉得它所表达的情感有些太烦了。 师:太白了,一下子都说完了,就没了。噢,你想说—— 生:我觉得首先中国古代文人比较含蓄,不是直接说出来的,然后景中包含着情,这个情的含义就深,显得比这些直接表达的情要浓厚。 师:你刚才说中国古人,中国文人特别喜欢那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就喜欢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使出来,对啊!就是那种你想看,又不让你看清楚;你想听,又不让你听的很明白。就是这种什么样的美啊?温柔的美、朦胧的美、曲折的美、还有含蓄的美,对啊!(走向讲台)这就是古诗借景抒情那种曲折之美、含蓄之美、委婉之美(板书:含蓄之美),美得动人,美得醉心,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古诗读一读,读的时候突出那个景,就能表达那份情。好,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谁愿意试着带上你的情?(走向一生)你来。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读得挺好的,但是我觉得可以更好,故人西辞? 生:黄鹤楼。 师:他们的告别之地,有点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失落,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故人西辞—— 生:黄鹤楼(深情)。 师:连起来读一遍。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那么美的季节,去那么美的地方,作者真为朋友高兴啊!你能不能再读出这种复杂的心情和变化。 生:烟花三月下扬州 。 师:两句连着一起来。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这就是复杂的变化的心情,大家一起来朗读一遍。 生:(齐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对,就是那样的跌荡起伏的心情啊!你接下去(走向一女生)。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同学们,这时候李白在岸边送别孟浩然,原来眼前还是一艘怎样的船呢?怎样的船?大大的船。接着船变成了什么?小小的帆。这帆越走越远,越走越远,已经变成了模模糊糊的影,看都看不清了,最后连这影都不见了,变成了滚滚的长江。同学们就这样的长长久久,就这样的心潮澎湃,谁能把它读出来。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再远一些。 生:(一女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非常好!谁愿意再来试试看, 你来。 生:(一男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心都为之而去了!同学们,我们一起配上音乐完整地读一遍。(悠扬的音乐响起)一起在音乐声中感受他们深深的情谊,注意作者那种跌荡起伏的心情,复杂变化的心情。 生:(齐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远远地。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第一首古诗,(指向黑板)发现李白是借景抒情,情寓景中来写什么? 生:送别。 师:同学们,景是通向诗人内心的路,景是了解作者情感的一座桥,我们现在就可以通过研究这个“景”来了解诗中所要表达的 “情”。现在我们看第二首,这一首有写景的句子吗?有吗? 生:有。 师:第几句? 生:第一、二两句。 师:对了,第一首分散写,第二首一、二两句写景(擦去黑板三、四两句),这第二首林老师不教了,刚才第一首的教是为了现在的不教,如果林老师不教,你也能读出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收获,那就是我的幸福,那就是我的快乐,那就是我的成功。现在这样你们就读第二首的景,仔细研究第二首的景,看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看看作者是怎么借景抒情的?希望大家呆会说的是有根有据,而不是只字片语,这个比较难,我们可以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合作探讨,好不好,快速! (组合四人小组)。 师:来看看这首诗作者又是怎么借景抒情的?(巡视课堂,俯身与生交流)同学们在想的时候注意这景和情是怎么样的联系? (四人小组讨论) 师:好!同学们时间关系暂时停下,现在谁能说说你刚才自己收获的体会,收获的发现,关于这首诗当中作者又是怎么借景抒情的?我今天发现后面的几位特别的用心,也特别的有自己的想法,我很想知道这边有没有?这边呢?我还是说我特别关注不发言的你。 生:(一女生)刚刚我们在那边讨论了,我们对有些词语,就朗读的时候比较注重,就是要读重音。 师:哪些词语,你说说看? 生:(一女生)浥轻尘和柳色新。 师:你能说说它们怎么表达了作者的情呢? 生:他们在告别的时候非常舍不得。 师:那你是怎么看出他们的舍不得呢?你再想想看,这景与他们舍不得的情又有怎样的联系? 生:我找到的是“朝雨、柳色新”,我觉得刚刚下完雨的早晨,空气非常清新,代表作者和元二非常纯真的友谊,“浥轻尘”代表他们的友谊非常的完美,现在元二要走了,就是心中有些遗憾,就像这些景色也有些遗憾一样。 师:太好了,高明的作者底下的景物会说话,它会替人伤心,代人落泪,它在替作者说着心中想说的话。你呢? 生:我觉得是“浥轻尘”,渭城朝雨浥轻尘,早上刚刚下过雨,一些细小的灰尘都湿润了,一切都是很干净,给人一种很美的感觉,而在这个时候就在早上刚刚下过雨,元二和王维就要分开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分别的不舍,是在早上一个美好的景色中分别了。 师:在美好的景色中分别,更是难舍难分。大家有没有体会到“柳”字,古人就有个折柳送别,这送别就像柳树那样缠缠绵绵,这“柳”的音又和“留”的音相似。同学们都说好,可是林老师还发现有点不好,你看我觉得这句话有错“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是绿的吗?全部“客舍”都是绿的吗?(屏幕显示:客舍青青柳色新)那“柳色新”我改了一下,我觉得有点不准确,我这样改,我觉得雨后“客舍新新”(屏幕显示:客舍新新),焕然一新,然后呢?柳色才青(屏幕显示:柳色青)。我改得好,还是王维写得妙。 生:王维写得好! 生:谁?看不起我?他是大诗人,我是小老师,所以当然说他好,太伤自尊了,好你也要说出理由啊!说出根据来。 生:我认为王维写的那首诗中,“客舍青青”是因为正在下雨周围树的颜色全部映在客舍的颜色上,“柳色新”是因为柳树在雨水的冲刷下,颜色已经变得很鲜艳了,所以才“柳色青”。 师:很好!客舍在柳树的映照下全部变成绿的了,如人间仙境,那柳色变得焕然一新,如刚长出来的那样,那么鲜嫩,那么美丽。同学们,这都写出了渭城的美啊!美得清新,美得令人陶醉,可是有没想过为什么写得这么美呢?为什么?有没想到?他的朋友要去哪?去哪?安西,安西又是个怎么样的地方呢?风沙满天,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么的荒凉。同学们对比一下渭城与即将要去的安西,那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你能体会到朋友要去这么荒凉的地方,心中是怎样的感觉? 生:(一男生)现在要好好地看看这里美好的景色。 师:这时候对朋友特别的担心,特别的牵挂。同学们,这就是高明的作者一切尽在不言中,(指向黑板)一切都在景色中。现在我们也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六年之后王维就去世了,这渭城一别成了永别,这首诗也成了千古绝唱,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我们一起读一下这首诗。 (古典背景音乐响起,师领读)。 师:同学们,千百年来感人至深的古诗、送别诗又何止这两首呢?就举王昌龄的例子(屏幕显示:《送别》)他写的80首古诗中就有40首是写送别诗的,现代诗当中也有很多送别诗的经典,回去后大家自己可以找这些诗来品味品味,感受一下借景抒情的魅力。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穿回时光隧道,回到今天。 (背景音乐《送别》响起) 师:再过两个月我们就要告别母校了,此时此刻我们多么希望时光能停下它的脚步,(背景音乐《送别》),让我再看一眼母校,让我再听一次下课的铃声,让我再和同学们嬉戏,让我再和老师说几句悄悄话,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美丽的采荷一小(屏幕:采荷一小校园),美丽的教学楼仿佛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造型别致的塑像伴着我长大,这花花绿绿的墙角边留下我多少的密秘啊!这可爱的亭子我常常在这里玩耍,我们在这里学习,我们在这里活动,学校的每一处景都留下了我难忘的故事,最美好的回忆(屏幕依次出现了:教学楼、塑像、墙角边、亭子)。同学们现在请提起你手中的笔,写几句告别母校的话语,希望在这几句话语当中找到那么几处景,借校园的景表达你心中最美的情,最深的爱。 (生写,师巡视) 师:同学们我知道你还没写完,但是有一句就读一句,有一句就说一句?有感情地说出来。 生:母校啊!在您的怀抱里让我懂得了很多,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老师啊!在您的歌声中让我学会了许多别人所教不了我的东西。 师:我永远记住母校,记住老师,记住这片情。 生:再见了!母校!再见了操场边的竹园,再见了!我学习、成长的地方,那操场边的梧桐树,正是抽出新芽的季节,我却要走了,我会永远记住您!我的母校! 师:我相信那梧桐树也会默默地关注你,默默地为你送上它的祝福。 生:母校!再见了!老师您对我们的照顾和关心,我们会永远记得,我们会永远记住你对我们的关爱! 生:再见!母校!我们身边的桂花树又添了六个年轮,无知的少年又长大了六岁,离别是这样轰轰烈烈,也这样平平淡淡,只有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们能够相互铭记。 师:对!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淡淡就是我们的情。同学们,这就是人生,有相聚也有别离。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了一节课,现在我又要和你告别了,同学们举起我们的手,挥手人生的一次告别吧!再见了!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 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播放。这是李叔同的《送别》。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因为送别而忧伤落泪,并挥笔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诗仙李白曾经写过的一首送别诗你们还记得吗?(《赠汪伦》)指名背。这情谊比桃花潭水还要深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齐背后两句。 今天我们要学习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 二、解题 1.齐读课题。你从题目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说。 3.齐读。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为什么这么著名呢?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三、听古诗朗诵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意听准字音。 四、学习生字 1.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 2.齐读。 五、初读古诗 1.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 六、节奏朗读 1.指名读 2.师范读 3.学着老师的样子读给你的同桌听。看谁能读出节奏美。 4.谁愿意展示给大家听?指名读。 5.齐读。 七、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哪个同学能帮我找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指名上台贴出黄鹤楼·扬州·贴对了吗?生:对。评价:真厉害!师板书:扬州、黄鹤楼。为什么贴在这儿呢?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指名说。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 故人是什么意思?从哪知道的?生:注释(老朋友)在这指谁?(孟浩然)再读读这两句诗。 2.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想去看看吗?边看边想有哪些优美的词语可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播放江南春图配乐。你们的眼前是一个怎样的烟花三月?指名说(繁花似锦,杨柳如烟,五彩缤纷……)哪个同学更厉害能用诗句来形容这美妙的春天?指名说,教师相机导读: 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杨柳如烟,可诗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杨柳依依,可诗人仍然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 ········· 3.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指名说:船。几只?生:一只。师:对!孤帆就是孤孤单单的一只船。板书: 诗人称这只孤孤单单的船为?生:孤帆。 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点击课件去掉千帆。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再读读,指名读。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 4.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师板画。李白还在看什么啊?生:江水。哪个诗句告诉我们?生: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一读。唯见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生:舍不得。这又是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别、难分难舍。是啊,怎样才能读出难分难舍的感情?自己读看看。指名读。帆尽了可情未尽啊,碧空尽和天际流降下来,延长来读就更有味道了。一二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长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三四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江水般绵绵不断的厚谊。男同学站起来吧。让我们一起送孟浩然。这是豪壮的相送。女同学你们也来送送他。这是柔情的相送。男女赛读。 导读:我的眼前是那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我的眼前是那一个个翘首东望的李白: ⑴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成了帆影。李白没有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 ⑵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头,李白还不肯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默念—— ⑶帆船消失了,只剩下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5.此时李白的心中在想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那分别得画面。边看边想。播放课件。 帆尽了可情未尽啊!此时,李白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孟浩然说,拿起你手中的笔用几句话写出李白的心情。 出示:故人的船已渐渐远去,李白不禁想:———— 指名说: (1)孟浩然啊孟浩然我多么希望你不要走。我们可以一起在这天下名楼饮酒作诗,吟诗作画。师:那是多么惬意啊! (2)孟浩然啊孟浩然虽然我不能和你一起去扬州但我的心早已随你去了。我们的友谊就像这滚滚长江东水。师:情深意长永不停息。 (3)孟浩然啊孟浩然没有你相伴我怎么能开心呢?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美好又那么的短暂。师:你道出了李白淡淡的忧愁。 ·········· 这深深地情,这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老师情不自禁想吟诵。师范读。你们也来读一读。生齐读。师生配合读。老师读一、三句,你们读二、四句。 八、拓展 1.黄鹤楼的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时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出示: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轻一些再来一遍。帆去远,心相随啊!多么的情深意长啊!我们再来读一读。我来读你们接。 2.滚滚长江东逝水,不思量,自难忘。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李白和孟浩然。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吟诵—— 3.短短的四十分钟过去了。我们也要说再见了。离别之际把这首动听的歌曲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在音乐中感受李白与孟浩然的真情,体会友谊给我们带来的温暖与感动。 九、作业: 收集送别诗句。抄一抄,背一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南靖第二实验小学 庄小惠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内容,品味古诗的意境,体会朋友间的情谊。这节课下来,我的总的一个感受就是:“怎一个情字了得!”大家都知道,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寄情于景,为我们用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江畔送别图,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无数次的诵读的时候,都被诗中情深深感动了,怎样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呢?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里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在预设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在感悟准备阶段,读懂诗题,整体把握情,在读悟阶段,想象意境,赏析词句,体验情,最后在感悟的形成阶段,反复诵读体会情。从今天的课堂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通过诵读理解感悟到了诗歌的内容,通过品悟交流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有效达成了三维目标。我以为比较突出的有: 一、注重多种形式的读。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还曾经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听别人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所以,我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齐读、引读。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尤其是引导学生读后两句的时候,我创设情境发自内心的引读,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为情所动,随情而读! 二、注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本节课的教学我没有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字、词、句的解析,也没有停留在读、背等应付考试的知识点的掌握上,而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独特的个性色彩在生动感人的离别场景中读悟结合,品味别意,感悟真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要让学生从短短四句诗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诗歌的意境,无疑是有很大的困难。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去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学生通过想象当时分别的情景,走进了诗句,走入了诗人的内心,品味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了两位诗人浓厚的友情。 然而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静静地反思,觉得在初读环节,还应再多找几个学生读读,扩大学生的朗读面;在学生想象朋友告别的情景时,还应再深入些,还应再多找些学生想象当时告别的画面,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他们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我想说,反思是为了提高,展示是为了做得更好,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谢谢大家。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3(人教版语文第七册) 这是我去年进入课题组上的一节公开课,也是我第一次呈现我的真实课堂,第一次毫无顾忌上公开课.虽然不是大家眼中的最好,但我却勇敢地挑战自己,挑战虚拟的公开课.下面是我整理的课堂实录,还有陈教导的评析.在此我特别感谢陈教导的鼓励,是她的鼓励让我恢复了久违的自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孤帆”、“唯”的意思。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创设的意境中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4、拓展练习,激发学生积累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创设意境走进诗歌,理解诗歌,想像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2、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充分预习,查找诗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由诗谱写的歌曲吗? 生(齐答):听过。 师:都听过哪些诗曲? 生1:我听过《锄禾》的诗曲,非常好听。 生2:在一次少儿节目上,我听过《鹅》、《望庐山瀑布》等由诗谱写的歌曲,非常有韵味。 生3:老师,我们班上的很多同学都会吟唱《春晓》,好听极了! 师:好的,就让我们一起来吟唱一首《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师生一起吟唱《春晓》,学生意犹未尽。)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吟唱诗曲,现在,老师唱一首歌,你们帮老师听一听,看看这首歌在哪种场合唱较合适? 师(吟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师入情地哼唱,学生入迷地听着。) 师:(歌曲完毕,故作迟疑状)谁能帮老师这个忙呢? 生1:好像可以在欢快热闹的场合唱。 生2:不,我倒觉得应该是在平静柔和的时候唱。 生3:我想这首歌曲应该是表达一种依依惜别的感情。 师:是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3:老师的表情、老师吟唱的曲调告诉了我。 师:你是个心思细腻的孩子,感情也很丰富,谢谢你!其实不仅歌曲能表达难分难舍的离别情意,古诗也有许多是表达与友人送别情意的。今天老师就向同学们推荐一首诗歌。 (师转身板书课题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学生齐读课题。) 评析:由诗谱曲师生吟唱是本课开场的一个亮点,在师生、生生轻柔、平缓富有韵味的曲调声中,诗韵、诗情已弥漫整间教室,并悄无声息地融进学生的心田。 师:你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吗? 生1:这首诗写的是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2:更具体的,应该是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饯行,送其去广陵。 师:是更为具体了。题目中哪个字的意思表示去呢? 生(齐答):“之”字。 师:你知道李白和孟浩然各是什么人吗?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1:李白和孟浩然都是唐朝的诗人。 生2;李白和孟浩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师(补充):李白和孟浩然不仅唐朝著名的诗人,还是好朋友,而且是——师生关系。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平日里,他们无话不谈而且兴趣爱好相同,都喜欢把酒吟诗作对。可以说李白和孟浩然是知己,是忘年之交,彼此之间的感情是难分难舍的。 师:题目中有两个词表示地点,你知道他们的地理位置吗? 生:我只知道广陵就是今天的扬州。(其他学生满脸疑惑) (师一边在黑板画出黄鹤楼和广陵的示意图,一边介绍他们的地理位置。学生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 评析:适当的时候,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错误地以为“讲”多了导多了就是违反新课程理念。本环节,在学生“满脸疑惑”的情况下,教师板画了黄鹤楼至广陵的示意图,学生便能一目了然。 师:你准备怎样读懂这首古诗呢? 生1:先读熟,再背诵。 生2: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古诗的了解。 (全班努力思索着。) 生3:我觉得还应该看着插图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这样有助于我们对诗意的理解,进而体会诗歌要表达的感情。 师:是的,我们读懂一首古诗,首先要读通古诗,再理解诗句的意思,接着借助画面想像当时的情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最后把诗歌背下来。这是一种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师板书:读通——理解-——想像——体会——背诵。) 评析:“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理,“学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年级学习古诗应有别于低或高年级,中年级学习古诗应有所侧重,重在抓重点字词引发想像,重在感悟诗境、体验情感。本环节,教师的“你想怎样读懂这首古诗”一问犹如抛出一条红细绳,把学生个人独特的学习方法这一颗颗珠子串起来,形成一法,并引导学生顺着红绳上的这一颗颗闪亮的珠子美美的学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纷纷朗读起诗歌,同桌互相检查朗读,师下去巡视指导。) 师:比一比谁读得又通顺又流利。 (指定2名同学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师:大家一齐试着读一读。 (全班齐读一遍。) 师:请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习成果最丰硕? (师用幻灯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注释理解字词意思;2、联系词义理解诗句的意思;3、在古诗旁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自学5分钟左右,师巡视各小组学习情况。) 师:现在是展示你们小组学习成果的时候了,既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上来汇报的时候,老师建议用“我们小组认为”等来汇报较为合适。哪个小组先来说呢? 生1:我们认为“孤帆”的意思是只有一只帆船。 生2:从文中注释,我们了解到“唯”的意思是“单单”、“仅仅”。 生3:小组一致认为“尽”的意思是“没有了”、“消失了”。 师:关于诗句的意思,你们能理解吗? 生1:我们理解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了。“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师板书:下扬州) 生2: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越行越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师: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看来通过自学,大家学到的内容还挺丰富的。好,再自己读一读诗句,看看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西辞“是什么意思呢? 师:(一边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地理示意图,一边讲解)因为黄鹤楼在广陵的西边,孟浩然正要离开黄鹤楼远去广陵,所以说成是“西辞”。 (师板书:西辞) 生2:为什么孟浩然要离开李白呢? 生3:为什么孟浩然要去广陵呢? 师: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同学,提出的问题都非常重要。 (正当老师表扬同学的时候,一向较调皮的一个男孩举起了小手。) 生:老师,为什么题目不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呢?我感觉挺恰当的。 师:(又惊讶又兴奋)你真是个非常细心而且大胆的同学,敢于向诗人提出挑战。我想,这些问题还是由同学来解答吧。同桌间可以议一议。 评析: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品质,有智慧的教师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能系统地感受和准确地判断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细微变化。本环节中,教师关注学情,善于捕捉学生问题的亮点,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进行有效的对话。 生1:没有点出是谁送孟浩然到广陵,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生2:我仔细地品味了一下,还是原题目好,为什么呢?比较有味道,改正的题目太直白了。 师:是的,或许黄鹤楼是李白与孟浩然两人友谊的见证地,或许李白过份难过,不想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作题目。老师和同学的解答,你们能满意吗? (生纷纷点头示意。) 师:你们知道李白在什么时候送别好友孟浩然吗? 众生:“烟花三月” 师:你能想像“烟花三月”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吗? 生1:繁花似锦。 生2:春花烂漫。 生3:百花齐放。 师:呵,全是一个个那么美好的词语。能用具体的语句来描述吗? 生:在草如荫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里,微风轻拂着大地,彩碟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群群扎着小辫子的小孩儿在青草地上放着风筝……真的很美! 师:是呀!那是个花枝招展,如烟如雾的三月,仿佛每逢过节夜空烟花璀璨的美丽画面。想继续想像画面吗? 生1:我仿佛看到了各色细细的碎碎的野花遍布野外,就如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碎布花衣,太迷人了! 生2:我想用词汇来描述,那是个像烟花一样撩人眼、扰人心的美好三月,人们的生活是那么快乐! (师点示课件,出示“烟花三月”的美丽画面,学生“呀”地兴奋地叫起来。) 师:让我们把从美丽的画面中获得的美好情感带入古诗中,一起再次美读古诗吧! (生微眯着双眼吟诵,陶醉在诗意中。) 评析:表面上看,好像是牵引,似乎学生处在被动状态,但实际上并非是搀扶着学生在走路,而是教师指点给学生一个个前进的路标。诗中的一个个意象,就是一个个明亮的路标,寻着它们,引发丰富的联想,学生就可以轻松地走进意境,感悟诗境了。 师:请听一段涛声,并说说你的感受。 (播放浪涛激打海岸的声音,声势浩大。) 师: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生1:我仿佛看到了江面上波涛汹涌,船只犹如一叶叶扁舟在江面上起起伏伏。 生2:江面上风大浪大,我真为那些出行的人担心。 生3:江面上波涛汹涌,景色壮观! 师:此时,李白正在欣赏美景吗?为什么? 生:不。此时,李白心情非常难受,因为好友即将与自己离别了。 师:你哪里看出来? 生1:“孤帆” 生2:“唯见” 生3:“尽” 师:哦,懂得从古诗中的字词感觉出,了不起!思考一个问题:这时候的江面上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船只呢? 众生:不是的。 师:为什么李白看见的是“孤帆”呢? 生1:好友孟浩然已渐渐远去了,李白依依不舍。 生2:李白的目光追随着好友孟浩然,别的什么都没有在李白眼中停留。 师:你独特的感受力令老师吃惊! 评析:语文教学要做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以学生为本,就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在引发学生情感之前的铺设无疑是成功的。由一段浪涛激打海岸的声音勾起学生无限想像,无边的离别愁绪,因此才有了“李白的目光追随着好友孟浩然,别的都没有在李白眼中停留”的绝妙体验。 师(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想像一下,李白和孟浩然在离别时可能会说些什么?同桌两人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演一演、说一说。 (学生兴致很浓,有的深情地告别,有的“挥泪”作别,有的拱手相送——老师认真地巡视全班,不住地点头) 师:谁能来扮演一下呢? 生1:(拱手)今日相别,何日再见! 生2:(略带悲伤)朋友,一路走好! 生3:(深情地)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啊! 生4:(自信地)后会有期! 师:(拱手)是呀,今日相别,后会有期!可是,相见的日子遥遥无期呀! (播放音乐《送别》) 评析:走进诗境,融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此时诗人李白和孟浩然的离愁别绪是执教者设计本环节的意图。当江涛声声击打在孩子的心坎上时,他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当时诗人与好友的离别情景,于是,情不自禁地拱手互道珍重,真诚地道声:“朋友,一路走好!”在《送别》的乐曲声中,浓浓地不舍、深深地伤感之情悄然浸湿了孩子的眼睛。 师(伤感地):帆影已远逝了,诗人李白仍翘首东望,此时他的心情如何呢? 众生:非常难过。 师:你试着读一读,看看怎样才能读懂诗人此时的心情?(音乐继续播放) 师:谁来读一读?请同学们听一听谁的读最能打动你心? (师指定3名同学朗读诗歌,并组织点评。) 生1:我欣赏丙同学的读,甲同学读得太快了,好像要将孟浩然快快送走似的。 生2:乙同学读得较慢,能体现李白舍不得孟浩然,但情感的投入不够浓。 生3:丙同学在重点处读出重音,还能延长,依依不舍之情在其表情上也能体现出来,深深地打动了我。 师:老师觉得这几个同学都读得不错,尤其是丙同学。老师还发现了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点评专家,评得非常准确、到位。老师也禁不住想参加你们的朗诵会。 众生:(兴奋地)太好了! (师配乐朗诵完毕,学生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 (师扬起双手,做个指挥状,全班深情地朗诵。)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投入。现在该是收获的时候了。请从“课堂大闯关”中,任选一个过关,有信心吗? 生(兴奋地):有! (师以幻灯出示“课堂大闯关”要求: 1、我能有感情地吟诵这首诗; 2、我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我能吟唱这首诗; 4、我还知道李白写的其它诗歌; 5、我也知道其它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 6、我能为这首歌谱曲吟唱。) (顿时四个小组展开过关斩将的激烈场面。学生个个充满自信。) 师:过关斩将开始,谁来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生1:我想有感情地吟诵这首诗。 (这个学生是班里朗读较差的同学,读得断断续续,还读错几个生字,但老师仍然充满微笑地鼓励着。) 师:如果把每个生字都读对了,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学生微笑着点点头。) (紧接着一个又一个学生举手过完后面的几关。) 师:许多同学还想挑战自我,挑战同学。那么,你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选择没过完的关卡继续过关。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几首表达友人送别的古诗,这些古诗可以说千古传唱,脍炙人口。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首背下来。 (师幻灯出示古诗内容:) 《山中送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相送罢,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日暮掩柴扉。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春草年年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孙归不归?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师:(此时,下课铃声响起)好,同学们课后再背给同桌听,比一比,谁最快记下来。 评析:教师能以课堂为主阵地,提供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做好语文课堂学习的“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外这个大天地里无止境的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师的另一角色功能。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研讨古诗的教学模式,我感到万分荣幸,在这儿,我要感谢我们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宝贵的锻炼机会,感谢局领导一次又一次的悉心指导, 感谢四年级教研组的老师们给与我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在座的老师们给与我的鼓励,这节课我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内容,品味古诗的意境,体会朋友间的情谊.这节课下来,我的总的一个感受就是:"怎一个情字了得!"大家都知道,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寄情于景,为我们用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江畔送别图,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无数次的诵读的时候,都被诗中情深深感动了,怎样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呢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里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在预设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在感悟准备阶段,读懂诗题,整体把握情,在读悟阶段,想象意境,赏析词句,体验情,最后在感悟的形成阶段,反复诵读体会情.从今天的课堂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通过诵读理解感悟到了诗歌的内容,通过品悟交流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有效达成了三维目标.我以为比较突出的有: 一,注重多种形式的读.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还曾经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听别人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所以,我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齐读,引读.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尤其是引导学生读后两句的时候,我创设情境发自内心的引读,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为情所动,随情而读! 二,注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本节课的教学我没有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字,词,句的解析,也没有停留在读,背等应付考试的知识点的掌握上,而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独特的个性色彩在生动感人的离别场景中读悟结合,品味别意,感悟真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要让学生从短短四句诗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诗歌的意境,无疑是有很大的困难.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 动作,神情等,去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学生通过想象当时分别的情景,走进了诗句,走入了诗人的内心,品味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了两位诗人浓厚的友情. 然而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静静地反思,觉得在初读环节,还应再多找几个学生读读,扩大学生的朗读面;在学生想象朋友告别的情景时,还应再深入些,还应再多找些学生想象当时告别的画面,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他们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我想说,反思是为了提高,展示是为了做得更好,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谢谢大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整首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即可。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突破重点字词的理解去解读诗的大意,所以我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小学是基础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就预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课前搜集了李白与孟浩然、黄鹤楼、广陵等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流程就按照“情景导入,了解背景,课题质疑、自学释疑,感悟诗境、诵读诗文”来进行。 一、情景导入,了解背景 在上课前,由学生唱《喜迎中华之崛起》自然而然想到总书记,紧接着投影依次出示“黄鹤楼”“孟浩然”“广陵”,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顺势就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反思] 在这一板块中,我充分利用了原型启发和思维的迁移作用,迅速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利用孩子的表现欲,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相互交流资料,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古诗的写作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诗人,体验其人、其境,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质疑、自学释疑 在这一个板块中,第一步就是让学生首先紧扣一个“送”字引导学生提问题(谁送谁? 在哪送?送到哪?何时送?怎么送?)这个设计看似有点落入俗套,但我认为却是拙中藏巧。因为在后面让学生把五个问题连起来说,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有了大屏幕上的几个问题的提示,学生说起来就不觉得困难。这样处理不露痕迹,也不落巢臼。 第二步就让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借助注释和收集的资料,自行解决以上问题。如果遇到了难题老师提供了三种求助方式:同桌、学习小组、老师。 [反思] 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遇到难题还可以请教老师,与老师一起交流,也很好地体现老师的引导作用。 第三步就是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我就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何时送”和“怎么送”这两个问题。 在处理“何时送”这个问题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烟花三月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友人在这么美丽的三月到扬州去的喜悦和羡慕之情。同时也注重引导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反思]读书要展开想象,这是读书的好方法。本诗中“烟花”一词是学生感悟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就通过让学生用优美的词句来表现三月的美丽,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之得以活化。同时又辅以课件展示烟花三月的美丽,让学生感到三月的美丽,美得并不空洞,为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奠定了基础。 在处理“怎么送”这个问题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送别的现场,通过“老朋友的船走远了,看不见了,李白也该回去了吧”“长江水浩浩荡荡流向天边,他流去的仅仅是江水吗,还流去了什么?”和“假如你就是李白,站在黄鹤楼边,心中会默念些什么?”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较深入地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 当课程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学生的心中就有疑惑了,我们平时送朋友一般都是送到家门口,最多送到楼下,客人走,我们也转身走。而李白却是在老朋友的乘坐的帆船都看不见了,还久久不愿离去。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就通过讲李白和孟浩然交往的故事和李白为孟浩然写的另外一首诗《赠孟浩然》来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反思]我这样处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释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全面的地了解李白和孟浩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深入地理解诗中所体现的“深厚情谊”。 三、感悟诗境、诵读诗文 在这一个板块中我进行了一个让学生再读诗句质疑的环节。如果说前面的第二个板块解决了本课时的重点问题,那么这个环节地处理就是为了解决本课时的难点问题。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可见,“疑问”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可提高注意力。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真正作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第二板块的学习对诗的意思已经大致了解了,所以通过学生再读诗句,就肯定会在诗中看似矛盾的地方质疑。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很快就在看似矛盾处提出了问题。比如:“这时长江里只有孟浩然的一条船吗?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呢?”“为什么帆船会走到天空里去了呢?”等问题。 在解决深层次的疑难后,我再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最后两句诗句,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使孩子们与作者的情感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扮演李白,把听课的老师的当作孟浩然,吟诵全诗,更是一石二鸟:既让学生进入角色朗读,又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背诵了古诗,不留一点痕迹。 [反思]我这样处理,主要是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抓住关键词语‘孤帆’‘碧空尽’深入理解,进而领悟全诗情感,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以便孩子们更深入理解孟浩然和李白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拓展学习,加强联系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比如:《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等。老师的话激活了学生记忆的仓库,在这时,就让学生交流还有哪些送别诗。 [反思]扩大阅读面,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激发学生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积累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五、板书设计 [反思]在备课时,我反复地思考了本课的板书,始终都不如意,最后我想到了武侠小说中“以毒攻毒”这一招,何不用一首浅显易懂的诗来帮助学生的理解了。于是就有,以此诗(名楼美景遥相送,诗情画意在其中。过尽千帆皆不视,一心只送孟夫子。)诠释彼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板书。下课时,孩子们都不愿立即离开多功能厅,还沉浸在刚才的意境中,忙着把诗抄下来。回到教室后,学生都围着我问:“傅老师,真是你作的这首诗?”当我微笑着肯定地点了点头时,孩子们都啧啧称赞,露出了羡慕、崇拜的神情,竖起了大拇指:“傅老师,太棒了!”“傅老师,我要把这首诗贴到网上去!”嘿嘿!着实过了一回“明星”的瘾,享受了一回被崇拜的滋味。事实证明孩子是非常喜欢和崇拜知识渊博的老师的。我知道,自己的知识还非常浅薄,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的地方,比如:1、语言不够精炼,没有经过精雕细作。2、节奏显得前松后紧,整体把握不够好。3、对于难点的突破,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得比较匆忙等。但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学习,以及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以上这些不足会逐步得到克服。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5课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课型 古诗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内容分析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讲述了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作者与老朋友辞别之事,借助景色描写体现了朋友间的难分难舍之情,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值得学习。 设计理念 古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让学生走进古诗,熟读精思,使古诗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四年级学生就本班来说,思维活跃,有一定的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于是我将参与式教学和电教资源融为一起,使学生积极参加,激发学习兴趣。整个课堂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读诗,学生品诗,学生悟诗,老师适当点拨,启发,有必要时在讲解,通过音乐播放,歌曲学习,让学生走进古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做到书写认真、规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 技能目标 增强学生理解送别诗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课前收集李白的诗歌、生平资料;不理解的字词查查字典,熟读古诗,试着理解诗歌(预习)。 师:课件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生字、词语)。 一、课前交流,质疑导入 1你听说过李白吗?你们以前学过他的什么诗?大家背一背李白的诗好不好?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歌,教师鼓励) 2你们愿意再学一首李白的诗吗? 出示课文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说明】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利用课件播放伴有悠扬的古筝音乐的范读,学生注意听朗读时的节奏。 2你也想读读这首诗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指名朗读) 3 学生齐读古诗,感知诗意。 4抽读,全体同学当小老师评价,适时鼓励。 5分组比赛读,要整齐、声音洪亮,读出感情,生互评。 6反复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大胆形成自己的理解。 【设计说明】 多读是学生了解和学习古诗的一中捷径,在读中感知诗意,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悠扬的背景音乐更能让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 三、深入探究,理解诗意 1 学生根据注释理解题目意思、再次了解作者。 (出示课件中注释及作者生平事迹) 2全班交流,了解诗意。 (1)结合课文题目理解“故人”指得是谁?简介孟浩然其人,并阐明他和李白是忘年交,“黄鹤楼”点明了送行的地点,“烟花三月”点明了时间。(课件出示黄鹤楼的图貌和简介) (2)反复朗读前两句,结合书上的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试着解释意思,先互评后师评) ☆ 在黄鹤楼(李白)送别老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里,朋友坐船顺流而下到扬州去。 (3)把后两句作为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孤帆”、“唯见”展开送别时意境的想象。 (学生根据注释和图文,理解意思,展开想象) ☆ 好朋友的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有那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去。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生练习朗读,并加上动作。 (3)闭上眼睛,低吟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景象。 【设计说明】 将电教资源和参与式教学融为一体运用在课堂,尤其是在古诗的教学中效果很明显,学生积极主动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四、练习背诵,感悟全诗 1听课件范读,体会古诗的情绪节奏。 2分小组读,分别选出一名同学在音乐伴奏下赛读,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3练习背诵。 4 感悟全诗(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师问:学习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友人的深厚友谊。 生答:依依不舍之情,或依依惜别之情,或两人的深情厚谊等等。 (教师鼓励与总结) 5、你有特别好的朋友吗,举一个例子,简单说说你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五、学习本诗歌曲 (教师播放课件中关于这首诗所谱的歌曲,学生学唱,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设计说明】 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六、教师总结 离别是忧,离别是愁,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我们今天学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叙事、写景表现了朋友之间难分难舍、依依惜别之情,四十分钟很快过去了,老师也要和大家说声再见了,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感受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你我的感动和温暖。 七、布置作业 解释这首诗的意思并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设计说明】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此作业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附: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依 烟花三月下扬州。 依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惜 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6编辑导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全诗寓离情于写景,用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写意的江畔送别图。教师在教学中力图把握一个“情”字,贯穿一个“读”字,在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诗意,领悟诗情,培养语感,提高素养。 一、导入 师:同学们逢年过节的时候有没有出过远门走亲戚?你走的时候你的亲戚是怎样送你的?说了什么话? 学生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现代的亲友送别的场面,那么在我国遥远的古代朋友之间分别时是怎样送别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老师边写边指导个别字的写法) 二、 新授 1、齐读诗题 2、自读题目,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来诗题的大意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3、师:同学们已经理解了题目,那么请同学们读读诗文,看能不能读正确,读流利。 ①生练读; ②指名读,指导停顿。 ③师范读 ④生自由读 ⑤齐读 ⑥在指名读。 4、过渡:读通诗句还不能学到古诗的精华,接下来我们来体会一下古诗中的那种真挚的感情。 师:“故人”是什么意思? 生: 老朋友。 师:要去哪里? 生:扬州 师:什么时间去的? 生:烟花三月。 师:三月是个鲜花盛开的季节,作者送别老友时站在长江边上,那里肯定开满了各色的鲜花,诗人为什么不写鲜花三月,而写“烟花三月”呢? (师引导,想一想作者此时的心情?送别老友时的心情应该是伤感的,留恋的,那么眼中不自觉地就有了泪水,有了泪水之后,看东西就朦胧,所以,作者把满眼的鲜花看成如烟雾一般,那是因为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 想:你能不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因为老友分别时的伤感?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和好朋友分开时的那种心情。 读:把这种心情融入到诗中,读出来。 (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真有感情,我们再学习后两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由这句诗你能体会到什么? (诗人在江边站的时间很长,一直站到好友的船在眼前消失,看不见了,此时,他会像什么?) (插入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李白和孟浩然年龄相差十多岁,当时李白还没有成名,孟浩然早已名扬四海。李白仰慕孟浩然的大名,千里迢迢去拜访孟浩然。二人一见入故,不久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孟浩然既是李白的良师,又是李白的益友。) 一咏三叹 a看到那渐渐远去的孤舟,李白情不自禁的想起作为良师孟浩然对自己的教诲和指导,不由得吟诵··· 生齐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看着那渐行渐远的孤舟,李白又想起了孟浩然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又一次吟诵··· 生齐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当孟浩然的小船在他的视线里消失时,李白想到这位知己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时,不觉得泪已流出,此时,他满怀深情地吟诵 生齐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小练笔 同学们,假如你是孟浩然,你看到好友李白如此伤心,你会对他说什么?请你写下来。 结束本课 师,李白和孟浩然之间那种真挚的友情感人至深,然我们用朗诵来表达这种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吧,齐诵全诗,结束本课。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7【教学目标】 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吗?哪位同学能够起来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又一首表现朋友相送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 孟浩然,是唐朝一位很有名的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可指名背诵孟浩然的诗,如《春晓》。 之:往,去。 广陵:地名,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 (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 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记下不懂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⑴ 故人西辞黄鹤楼: “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 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 ⑵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 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 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 ⑶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只帆船逐渐向前移动,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见了,老朋友不见了,只有江水层层涌向天边,李白仍呆立江边。 ⑷ 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5、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6、练习背诵。 四、总结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五、作业 1、课外阅读李白、孟浩然写的其他诗。 2、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完成一幅古诗配画。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8一、教学简析: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已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余味无穷。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想像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三、作业设计与意图: a、拓展阅读,深化感情。 1、生背诵课前收集的送别诗。 2、比较阅读李白的送别诗。 3、选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学自己喜欢的古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光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应灵活把握教材,扩展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双翼,展开教学活动,使我们的小课堂得到无限的拓展和延伸,架设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的课程体系。美国华特有句名言:知识是宝库,实践是钥匙,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农民耕而不播种。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课后,我让学生背诵课前收录的有关送别的古诗,拓展比较阅读李白的两首送别的诗,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开阔。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选学自己喜欢的古诗,可读,可画,可写,学懂多少是多少,强调自我感悟,个性发展。学习后集中交流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收获。这样,以课堂为载体,以有限拓无限,会给语文教学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b、作业超市,选择自由。 1、读一读阅读李白和孟浩然写的其他诗。 2、画一画画出自己想象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画面。 3、写一写把诗歌编成一个小故事。 4、学一学借助资料自学崔颢写的《黄鹤楼》。 [设计意图:这样自主选择或自行设计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耳目一新,又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当学习小主人的自主与快乐,并且能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树立大语文观,学生各取所需,每个人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9诗,永远是美妙的代名词,《古诗》,更是以其深邃古朴的意境感染着我们。华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诞生的那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更是朗朗上口,韵味无穷。其中送别诗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众人,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山水,或沉醉于江湖。诗中离别依依之情跃然纸上,怎不叫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正是这样一首传唱千古的名篇,诗人李白寓情于景,倾诉着离别。原本送别之中必然会有互诉衷肠,互致珍重的话语,但诗人却惜墨如金,只寄情于江水,以水传情,更显示出开阔深远、超凡脱俗的送别意境,表达出含蓄深沉的送友之情。如何让学生自己去领略其中的意境,达到与诗人“同情共感”的艺术境界呢?我想:只有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把送别场面拉到孩子们眼前,让他们模仿课文,自编古诗,来开拓和深化意境的创造,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 一、从初读里了解古诗 情境教学的基础必定是建立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底蕴又如何可以体会美好的情感?诗是有韵味的文学,没有熟读成诵,又怎么能体会其中的精髓呢?于是,在介绍完诗人之后,我设计了一个读的环节。读,却不是摇头晃脑,漫无目的、有形无实的吟诵,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才是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在初读的过程中,让他们谈谈了解、在诗面上做做文章。我要求孩子们动起笔来画一画,把自己的了解批注下来,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还是那句话“不懂笔墨不读书啊!”。就是在这样的初读中,让他们从生涩的朗读里学会思考,而后又在思考中感受诗中的“景”。 二、在细品中理解诗意 完成初读后,再次细细品味诗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果然不错啊!在反复诵读的学习活动中,原本生涩的诗句已然渐渐清晰明瞭,如同拨开浓雾一般,一一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此时,我适时地让学生展开质疑,“你们真行,初读古诗就可以了解这么多。那请你们再放声的朗读一遍,这次把不理解的用你常用的符号画出来。”紧接着进行集体讨论,结合课文注释解决发现的问题。(我在一旁适时地点拨了一些,发现他们的思维特别活跃,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最后,利用小组汇报的机会,让孩子来说说诗句的意思。虽然孩子们的语言并不准确,也还不能感悟到诗中的美,但听了他们颇具文学性的译文,我知道他们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已经揭开了诗中之“意” 三、在想象内领悟情感 情感,往往是厚积薄发的,特别是在这一篇诗作里,诗人李白并没有把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他把这份情感巧妙地融进了黄鹤楼周围的美境里。 一江春水,一叶孤帆,无不处处蕴含着这位大诗人对孟浩然无比向往之情。遗憾的是,学生稚嫩的心灵有怎么能理解呢?这时教师的“导”便应该不失时宜的出现。在教学设计里,我将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大致叙述了一番,让学生稍微了解了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此的铺垫如同一块小小的碎石,必然会泛起层层涟漪。我适时地抛砖引玉,一层层剥开诗作中蕴含的真情: 从“这样的朋友远行,李白的心情将如何?”——“若是朋友要去的地方美丽无比,李白会伤心吗?”——“如此说来,李白会把孟浩然留住吗?”连续的几个问题,并不是盲目的,它们引领着孩子们的思维,一步步走向诗人情感的最高峰——“向往”。是的,正是这向往之情,当李白意欲同行而又不能时,才会面对滚滚江水,写下这感人的诗篇。让孩子们从对古人的崇拜中,走进意境,走进诗句,感悟到诗人对朋友那种真挚之“情”。 四、游情境中感悟延伸 诗的教学本该结束了,但文本的结束并不能满足孩子们的欲望,他们仍然激动着,渴望着。他们需要一种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情感,朗读就是其中之一。于是我更近一步的创设情景,用舒缓的语气引导孩子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李白此时想对孟浩然说些什么?”“祝你一路顺风!”“我多想和你一起去扬州啊!”……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描述着这份不舍,不仅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更在语言上得到了训练。接着便是我的引导:李白是一个浪漫的诗人,是一个喜欢山水的人,他多希望也能到扬州去玩玩。更主要的是,他多希望和自己敬佩的朋友——孟浩然一起去游山玩水。可是现在他只能看着孤单的小船远去,烟花三月,长江上本该是千帆过尽的,可是他的眼里却只有孟浩然的那艘小船,心里还在为朋友的远行依依不舍。于是他轻轻地吟诵下这首诗。是啊,那小船最后也渐渐离开了李白的视线,只能看到奔腾不尽的长江滚滚东流而去。他无不感慨地再次吟诵了这首诗。 有人说这只是一首写景的诗,你看:黄鹤楼,烟花三月,孤帆远影,长江东流,这明明是写景啊,可是,它真的只是单纯写景的诗吗?(不是)那它写了什么?(写情)写了什么情? (依依惜别之情,写下了诗人对自己敬佩之人一种向往之情。)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朗诵一次这首诗。 学生的情感在朗读里得到了抒发,或舒缓,或若有所思的长吟,无不体现着孩子对诗文的理解。 在这时,我适时地要求孩子们进行背诵,这样的情感,这样的诗句,如果不通过背诵来积累,将会在下课铃拉响之后烟消云散,背诵能使这样的情感逐渐融入、内化。当然对学生们来说,背诵是多么枯燥而又无味的事情啊,只有展开翅膀飞将开去,才是他们所期盼的,那就让他们也作作诗吧!我把自己写的诗展示了一下,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起来,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带着浓厚的兴趣,纷纷动笔写下了自己的“大作”,而其中更不乏突出的作品。(见附)孩子们的心情在飞扬,思绪在膨胀。我很高兴可以看到这样其乐融融的场面。我相信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终于走进了古诗深邃的意境中。依然身临其“境”了。 《古诗》——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我和孩子们的互动中活化了教学过程,通过读诗文——解诗意——感诗情——入诗境这样的教学过程,重新焕发了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较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特点,把孩子从生涩难懂的诗文中解脱出来。可提倡的是:形成了一次有趣的语文活动,加深了孩子对古诗的印象,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孩子从毫无实际意义的诵读中走出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中华文化的宝库才有可能被他们挖掘,被他们稚嫩的思维所接受。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10以“送”为题,读中感悟 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描绘的是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学习这首诗旨在使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景,歌声引入 1、播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歌曲,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2、板书课题。 二、围“送”质疑,自主解决 1、找学生读古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古诗读通顺。 2、教师小结,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一个“送”字,以“送”为中心,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3、学生质疑,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到小黑板上。 4、将学生的问题加以输理、归类。 5、学生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 ①黄鹤楼、西辞、烟花、下、孤帆、碧空、天际等词语。 ②为什么是西辞黄鹤楼? ③李白是怎样送走老朋友的? 6、将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注意要先想好怎么说,要说的美一点。 三、品读古诗,体会含义 1、教师播放古筝曲子。 2、学生朗读。 四、角色表演,感悟其情。 找学生表演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时的情景。 五、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友人送别的古诗? 2、教师出示幻灯片,与大家共赏。 板书设计: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11编辑导引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全诗寓离情于写景,用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写意的江畔送别图。教师在教学中力图把握一个“情”字,贯穿一个“读”字,在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诗意,领悟诗情,培养语感,提高素养。 ●教学场景(一) 读懂诗题把握情。 师:(课件播放《送别》乐曲)。听!这是一首名为送别的乐曲,边听边看你心中是否会飞溅起几朵情感的浪花,想起几首读过或学过的古诗来。 生:……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师:好!白居易的送别名诗。 生:《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你觉得李白和汪伦的情谊深吗? 生:深! 师:从哪儿看出?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他们的情谊比千尺的潭水还深,那该怎么表现? 生:(较为有感情地重读。) 师:(范读) 生:(生读得有明显进步。) 师:这样是不是就有诗的味道啦!还有吗?(生多人举手) 师:为什么古代那么多送别诗呢?古代呀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以送行表达深情厚谊就成了当时一种习俗!今天我们要学的20课就安排了两首很有名的送别诗。请打开书,先自己读读这两首诗,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读。 生:老师,这两首诗都是写作者送别好朋友的。 生:两首诗题目中都有送。 生:他们送别时都挺舍不得离开的。 师:一样的送别,两样的情怀。让我们先来学第一首好吗?(生答好)齐读诗题。(师板书课题)。自己再轻声读读课题,看看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送的内容。 生:送别的地方是黄鹤楼,要去的目的地是广陵,送的友人是孟浩然。 师:你真能干!一下子找到了三处!黄鹤楼了解吗? 生: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师:滕王阁,岳阳楼是另外两个。 生:它在武汉。 师:而且位于长江边上。 生:崔颢还为黄鹤楼题过一首诗呢! 师:嗯!李白还夸过这首诗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百闻不如一见,欣赏一下。 (课件播放黄鹤楼片断,学生观赏。) 师:广陵了解吗? 生:广陵就是扬州。 师:是!扬州在汉朝时叫广陵,之后两种叫法都有了! 生:扬州很美! 师:素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美誉!黄鹤楼也好,扬州也罢,都在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师随机板画长江略图,明确地理位置)如果还知道些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情况就更好了! 生:李白写过一首《赠孟浩然》。 生: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一岁。 师:不仅年龄大,而且名气也大!孟浩然当时已诗名满天下,而李白还只是二十四、五岁的诗坛新秀!下面,谁能连起来把题目的意思说说。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朋友孟浩然到风景优美的扬州去。 师:读懂诗题是我们理解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让我们从具体诗句中来体会李白送别好友时的那种真挚情感。 …… ●教学场景(二) 赏析词句领悟情。…… 师:刚才有同学问道“烟花三月”的理解,谁来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生:“烟花三月”就是指春天美景。 生:三月是我们农历的三月,是公历的四月份,正是鲜花盛开的晚春时节。 师:四月份的确是春意最浓的时候,咱重庆气候挺好,又在长江边上,这里的春天有什么花?怎么美?说说看。 生:我们重庆四月有蔷薇。 生:公园里,马路边鲜花又多又艳。 …… 师:那就说“鲜花三月”好了,为什么说“烟花三月”呢?先议一议。 生:因为花多,像浮动的烟雾。 师:对!注释中提到的。 生:李白当时在长江边送孟浩然,江边水气大,映衬着蓝天的水气像“烟”一样。 师:这就叫发现!这就叫智慧!咱重庆是雾都,还有可能…… 生:“烟”还有可能是雾气缭绕,雾里看花,有种神秘感! 师:老师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烟花三月的世界,让我们在音乐声中闭上眼睛去感受。 (乐起,师生共同想象。)…… 师:谁能说说你刚才仿佛看到的烟花美景,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诗,当然,也可以是自己的话。 生:五彩缤纷。 生:万紫千红。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 生: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如此烟花美景只有武汉有吗?(指板书) 生:扬州也是。 生:路上也有。 师:整个长江中下游一带,一路的繁花似锦,沿途的春意浓浓,读出这种美感来,先自己练练……谁来读? 生:(生读,节奏稍快。) 师:从你的读中,教师仿佛看到花朵啦,但还不够多! 生:(生又读,节奏放慢,较有感情。) 师:这回老师仿佛看到一大片花了,能不能让大家仿佛看到看不尽、看不透的阳春烟景。 生:(生多人读。) …… 师:“碧空尽”怎么理解? 生:船消失在天水相接的尽头了。 师:是不是像现在的大轮船一样,“呜——”很快就消失了? 生:不是。 师:从哪儿看出? 生:远影。 师:解释一下。 生:船划起来较慢,说明目送的时间长。 师:带着这种理解读读这两句。 生:(生读,感受不深。) 师:大家看插图,此时李白就站在长江边上,望着帆影远去,船开了好一会儿了,他在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两句—— 生:(生深情地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那船已成一点小影儿了,李白舍不得啊,不想走啊!还有哪里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生:(生深沉地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那船已消失在了蓝天碧水的尽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他心潮澎湃,高声诵到—— 生:(生激动地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有这种难舍难分感受的仅仅是李白吗? 生:还有孟浩然。 师: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自己读读,你觉得怎么读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你就怎么读。 …… 背后的故事 ●细微之处见精神 《古诗两首》第二次试讲完后,省小语会几位专家和学校领导、老师又一次聚集在了五一路小学接待室里。大家都表情严肃,接待室里静得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得见。我的心里更是忐忑不安…… 我的指导教师原太原市教研室主任任庆世首先打破了这难熬的沉默:“讲诗歌对于一个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很高啊!小李!你比如说解诗题这一块,学生收集了那么多资料,你就任由他们说,说完拉倒,这不行!” “是啊!反馈一定要跟上,不但要跟上,而且要亮!你比如说,学生了解到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你想过没有,你老师怎样反馈更合适?”西山教育局副局长李志德边思忖边说。 大家也频频点头称是。 是啊!我怎么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呢?哎!说老实话,古诗我没做过大型公开课,只顾顺教案了……我正在沉思,省教研室教研员白建华老师问道:“小李,你知不知道江南三大名楼是哪三个楼?” “不知道!”我仿佛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 接待室的气氛从此活跃了起来,大家因找到了改进我这节课的切入点而议论纷纷。 “另外两楼应该是滕王阁、岳阳楼!” “师生互动要跟上,课堂气氛才会好!” “这只是一个点,其它细节更要注意!” “还你画的长江的简笔画,就干巴巴的在那儿画,学生看着,不好!” “对!边画边聊吗,发源地、全长、流入哪个海洋等等,既能增长学生知识,还能让师生在聊天般的互动中学习,气氛融洽!”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建议着,我也奋笔疾书着,不禁想起了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细微之处见精神! ●范读——怎一个“情”字了得 众所周知,语文课上,尤其是小学语文课上,老师经常要范读,比较而言,古诗的范读更难,短短四句,如何读出“情”来?为此,我还真下了不少功夫。 起先试讲时我已对着镜子练过好几遍了,自以为还可以,再加上平时对诗歌就情有独衷,没想到试讲下来,大家还是不满意,说我没读出“情”来! 怎么办呢?下班后我边想边逛进了书店,无意中看到乔榛、方明等一批名家的一套诗歌朗诵磁带,我像看到了救星,立即收入行囊。以后每天早晨起来或晚上洗漱,我都要听上一段,等我再对着镜子练时,发现的确有了进步,我已不在意哪个字读得重,哪个词要拖长调,而是全身心在读,虽然每次都略有不同,但我是用心在读,直到有一次,读着后两句,不知怎么的,我的思绪飞到了远方的亲人那儿,不知怎么,想起辞世的母亲,读着读着,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我想我找到读出 “情”的感觉了。 我反复回味李白写这首诗的时间,距我们有一千多年,但,人间最美是真情,此情古今皆相同,对!引导学生读好也这么着,从唤起他们的生活情感积累入手…… 后来的试讲,果然在范读上有了重大突破。熏陶、感染、浸润尽在范读中,不知读者是否觉得有道理,愿与大家商榷! ●生成的精彩 大家知道:凡事预则立。预设是很重要的,阅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预先做出周密的安排。为了在这次全国大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我精心预设了在《古诗两首》一课开头播放《送别》乐曲引学生入境的环节。然而上课时,这第一个环节就卡壳了,一声“听”字过后,音乐没有响起,我有些慌了,怎么办?这可是全国大赛呀!情急之下,我说:“啊!真是好事多磨,本来想请大家欣赏《送别》的乐曲,就是那首——长亭外,古道边……”我边说边哼唱了起来……学生的小眼睛入神地盯着我,台下的老师专注地看着我,我知道,这是我并不优美的歌声、灵机一动的做法打动了大家,起到了引入情境的效果。万事开头难,这一关闯过之后,我镇定多了,如期上完了这节课。 课后,我依旧忐忑不安,甚至为课中没有如期响起音乐而遗憾。但听到与会老师、专家、教授谈及此细节时,都给予肯定的态度,我放心了,甚至为此而高兴。大家一致认为,这很能反映一个老师的教学机智,是一个无法预设的环节,但是一个动态生成的精彩。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大家说,要想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好地做到这一点,非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不行。这也是我的一点感受,愿以此小例与大家共勉。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12一、说教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人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人间真情专题中,是一片精读课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学这篇课文旨在使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古诗的特色,努力促使学生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情况,在理解诗句以及重点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能够背诵、默写古诗,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的能力以及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手边的工具书以及课前查找的资料了解诗人,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情真意切且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有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依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理解诗句作为教学难点,课堂中采取"合作,自主,探究"的学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内涵。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同学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从生活出发,以情动人,在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到与诗文相吻合的意境,为学生理解诗文内涵,埋下伏笔.(这个导入是否合适,有待商确) (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 1、学法“引路”,自学古诗。 A、根据以往的学经验,我们怎样来学古诗的? B、归纳学方法: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入诗境、悟诗情 复巩固合理的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能力一词有待商确) 2、“知诗人、解诗题” A、指名介绍李白 B、说说诗题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C、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并进行资料地展示,教师做适当的补充,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兴趣,且表现了新课标所指:强调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一特点 3、理诗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自学生字词,借助手中的工具书以及书上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和同桌交流。把不懂惑有疑惑的地方划下来,比如:(略) 此时老师要做的是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古人尝云,学贵有疑,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个性化的问题,对诗文的反应也是多元化的.教师在这个环节中, 应鼓励学生多发问,培养质疑精神,让学生乐问,促进自主学,让学生善问. (二)、赏析佳句,入境悟情 1、入诗境、悟诗情 A、自读品味诗境 诗文语言传神尽意,学生理解了诗句的表意,但对于那优美的语言,还没有注意,更没有对文章动情.怎样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呢?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去读.在这里注重体会这样几处: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重点体会:烟花三月为后面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 B、通过学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以一个问题为发散点,给学生们营造自主学的氛围,学生可以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感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C、围绕“学法”,自主合作学 指导各组采用不同的汇报形式,如:介绍李孟;说诗句意思,逐句朗读、逐句解释;抓住“烟花”“尽”“唯见”等重点词语,解释、朗读、品味;抓课文插图,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画面,小组合作将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边依依惜别的情形表演出来。 学生是学的主人,让孩子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更牢固了“学生是学的主人”的教学思想。 D、小组汇报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抓住:“烟花三月”的传神,抓住尽字和唯字的传情,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先让学生感受、理解,再通过读表达美的感受,融理解运用为一体。相机引导孩子想象诗人送别老朋友时的心情怎样?当孩子找到孤帆一句时:师: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为什么只见“孤帆”? 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用三个带有梯步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目的是开启学生思维,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沟通去表达。 最后询问: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吗?引领学生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与文章达到共鸣。 这样充分发挥了教师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了在语文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A、自由组合读练 B、配乐指名读 C、想象画面读 D、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配乐读旨在渲染离别气氛,是对学生整体感知诗文基础上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想象画面的读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展开想象的翅膀,乘着思维的东风,融入了诗文所表达的美的意境之中.(什么样的意境有待商确).且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需求.四次朗读层层深入,每次朗读的安排目的明确,注重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牢牢把握“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思想。 (四)、拓展延伸、归纳升华 A、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读、背各自了解的其他表现人间真情的古诗 B、孩子们请你观察书中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你手中的话笔描绘一下在李白和好友离别之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可以图文并茂) (以上AB两块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是否合理有待商确) 《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地表达。鉴于此我设计了以上这样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把整堂课推进了高潮,让孩子们在委婉悠扬的乐曲中描绘心中的画面,孩子的情感也得以释放,让孩子快快乐乐地、实实在在地上了一节语文课。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篇13【设计意图】 诗的语言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教学古诗时,要充分感受诗的语言的魅力。如何挖掘简单的字眼背后的东西,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笔者认为,在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过程中,应该创设诗中的情景,品悟诗中的蕴涵的深情。让古诗教学既充满灵动飘逸、洒脱不羁,又洋溢书画香气,且蕴涵深情,是笔者追求的古诗教学的境界。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诗的能力。 3、感悟送别的不舍情结。 【课前准备】 收集写送别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初步感受离别诗的情 1、唤起对离别的感受: 过渡:有过与人别离的经历吗?当时的感受如何? 2、学习古诗: 王维的《渭城曲》。 过渡:古人与友人相别是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学过一首关于送别的诗,诗是王维写的,诗名叫作《渭城曲》谁来背一背? 出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谈感受:你能感受王维的心情吗? 3、小结启发: 离别之际有千言万语,送别总是件难过的事情! 二、揭示诗题、解题 过渡:今天我们又要去目睹两个好朋友之间的离别。 1、出示诗题并读诗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解诗题: ⑴ 通过读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⑵ 补充介绍“黄鹤楼”、“ 广陵”的知识。 三、读通诗句,初感诗的意境 过渡:这首诗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自己去读读! 1、单个自渎。 2、正音朗读。 3、齐读。 四、再读探索──明诗眼、寻依据 过渡:通过多次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1、交流肯定所学。 2、小结提示:全文就记述了自己送别孟浩然的情景。 3、合作探索诗眼: 过渡:本诗是围绕哪个字写的?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引导归纳: ⑴ 静态: ① 送别的时间──烟花三月。 ② 送别的地点──黄鹤楼。 ③ 送别的人物──故人(孟浩然)。 ④ 送别的情景──长江天际流。 ⑤ 送别的心情──孤。 ⑶ 动态: ① 送别的原因──故人西辞下扬州。 ② 送别的经过──孤帆远影。 ③ 送别的结果──长江天际流。 4、理解感知,配乐读诗句: 过渡:既然诗是围绕“送”写,那就让我们一起送别这样一位故友,齐读! 五、炼情品诗意 1、感受诗中的画意: 过渡:喜欢这首诗吗?能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吗? 注意引导诗的美: ⑴ 缓缓西辞,随江南下,似乎让你看到了什么? ⑵ 烟花是什么季节,她让你又想到了什么? ⑶ 孤帆远去,你还能见到什么? ⑷ 长江是怎样在天际流的? 2、感受诗中的情意: 过渡: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哪里让你感受到了情? ⑴ 缓缓西辞,随江南下,那是不舍。 ⑵ 在烟花中送别,那是无可奈何。 ⑶ 孤帆远去,那是孤独寂寞。 ⑷ 长江独自在天际流,那是怅惘,失落。 注意:可画意先上,然后上情意,(对称结合上),也可边说诗中画意边说情意(结合)。 六、延伸巩固入诗境 1、过渡: 这样的别离,真的让人难过!古诗中有很多“送别”的诗。你找到了吗? 2、交流: ⑴ 自读: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⑵ 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一首诗,解决这是怎样的别离! 作业:将古诗改写成现代的散文。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