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范文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通用15篇)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1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之一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全诗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片段。第三句中的一个“晚”字告诉我们:诗人赶路已经一天了,着实需要找一个“人家”歇歇脚了。抬起头顺着陡峭、蜿蜒、倾斜的石径朝着寒秋之中的山顶望去,就在那“白云生处”恰恰有了人家。这真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本应该是径直过去的,可就在这时,诗人却突然“停车”、驻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诗人发现了一片比“二月花”更加火红、耀眼的“枫林”。因为太“爱”这夕阳中的“枫林”了,旅途的饥渴、劳顿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驻足欣赏是在自然也不过的事了。

  黄叔灿《唐诗笺注》云:“‘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为什么呢?

  首先是这一诗句脱俗。在古诗中吟诵红叶的诗句并不少见,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等。惟有杜牧专赏枫叶颜色的鲜艳,而且说它胜于春花。当风劲霜严之际,除、了枫叶独绚秋光,红黄绀紫,诸色咸备,笼山络野之外,春花无此大观的。所以,杜牧专赏枫叶颜色的诗句与情怀,道骨仙风,超凡脱俗;

  其次是情景交融写法非同一般。笼山络野的枫林红叶的确是美艳绝伦,但它却常常被一般文人的“悲秋意识”笼罩。而诗人在这里却以一个大大的“爱”字领起,满心欢喜地去赞美枫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写,不仅写出了如画的秋景,而且一扫常见的衰飒暗淡,更加突出了身世坎坷的杜牧那高朗、俊逸的气质与胸怀。再从写作的技巧来看,全诗四句,以第四句为重点,前三句都从不同角度为突出第四句起着唤起、烘托、铺垫的作用。第一句中的“寒”字是唤起第四句“霜叶”的铺垫;第二句的“白云”是从色彩对比的角度来反衬第四句的“霜叶”的红艳;更为有力的铺垫是第三句的“停车”和由此突显的“爱”字,及随后出现的“枫林晚”中的那个“晚”字。停车何故?是出于对“枫林晚”的“爱”;“枫林晚”何以这样可爱?是因为,在夕阳之中,满山遍野的枫林红叶红得快要燃烧起来了,这色彩的艳丽,这场面的壮观绝非春花能比。说到此处,全诗的重点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能千古传诵也就不奇怪了。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之二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知是谁,说过这样一段趣事。他说,这首诗是诗人张继在应试落榜以后写的。他虽然科场失意,却因这首诗而名传千古、蜚声海内外,而科场得意,甚至是中了探花、榜眼、状元的人却没有多大出息,他们所写的诗文很少有人能够记取,很少能够流传。由此可见,诗文必须有感而发,而应试之作大都平庸。

  手捧此诗,题目——《枫桥夜泊》就值得用心琢磨。所谓题目,即是文章的额头,它通常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所以,认真地推敲诗题 常可收到明意旨的效果。就拿《枫桥夜泊》来说吧,从整个题目看,我们可以推知:这首诗所描绘的是枫桥的夜景。从其中的“泊”字我们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因此,人们常说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人说,“诗中有画”,而这首诗就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立体的“枫桥夜泊”图。首先是全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了远景和近景:残月、山寺、霜天,这是远景。江枫、渔火、客船,这是近景;其次是运用了“设色”之法:霜天的透明,渔火的鲜艳,二者交相辉映,从而营造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氛围;再者是诗句调动了听觉效果,使本来就已经成画的意境更富生机:特别是远处传来的钟声。不但把近景、远景联系到了一起,交织成章,而且这穿夜空,传到客船上的钟声,也使整个的意境更加清幽、凄楚。那一声一声传到客船,敲击在旅客心头的钟声。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无限的愁思进入梦境呢?

  说来有趣,不知是谁,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诠释:诗中的“江枫”是苏州二桥的名字,“江”就是江村桥,“枫”就是枫桥。而“乌啼”呢,就是乌啼山。对这样的解释,我不敢苟同。其实,现在很多地方的名称,是因为先有了名诗,尔后才因诗而得名的。大约在一年前,有一位学生家长来信谈到此事,我们教材的主编张庆先生除了自己做了深入地考证之外,还专门派家住苏州的钱锡铭老师查找了苏州府志,进行了实际的调查,并写出了文章予以回复。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2

  北师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花》主题单元中的第一篇主题课文是《古诗两首》,分别是唐代的杜甫写的《江畔独步寻花》和宋代的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两首诗都是借写春天的花来表达作者 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在进行第一首诗的教学时,我着重在学法的指导,先让孩子读准字音,再利用工具书自学古诗,让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接着学生根据句意质疑。我就顺势让学生说出,诗中写了哪些美好的景物?然后围绕“花、蝴蝶、黄莺”等景物,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结合诗句进行理解。整节课学生兴致极高。由此我想到:语文课的学习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语言,锤炼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的过程!

  在进行第二首诗《游园不值》的学习时,我先总结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再请孩子们照着这样的方法自学。接着,在汇报第一句诗句的意思时,相机追问,那么他的心情会怎样?学生有的说:“失落”。有的说:“遗憾”。还有的说:“扫兴”。我又问到:“从哪些诗句中你能体会到诗人的这种心情?从而引出前两句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诗中的意境,学的津津有味。忽然我话题一转,问道:“在这首诗中只写了诗人这一种心情吗?后来,诗人又遇到了什么事?心情又是怎样呢?引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学习。从而了解诗人转忧为喜的心情。

  最后,将两首诗进行对比,让孩子体会出两首诗围绕“花”有什么不同。从而,感悟到春天的美,用积累到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赞美春天!

  整个教学,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始终处在一个主动求知的状态中,教室里处处洋溢着热烈的气氛。这里有惊讶、有欣喜、有展示时的成功感,学习成为了一件非常主动、快乐的事情。他们在学习的欢乐中成长。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在反复吟诵中感受诗歌不同的旋律与优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同学们,你们知道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是哪个地方吗?(杭州)说到杭州,我们不由地就会想到一处美景,那就是西湖。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西湖游玩吧!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时,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汉字:晓慈毕竟映)

  2、指名读,读顺诗句。

  3、指导读,读出节奏。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

  1、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西湖里的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

  (1)出示第1、2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学生质疑。

  (2)出示第3、4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描述一下景象。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读说结合,升华情感

  1、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说一段赞美荷花的话。

  2、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出示第1、2句﹚。

  3、这首诗的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4、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向友人林子方说点什么?

  小组交流,指名说。全班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配乐朗诵)。

  5、背诵古诗。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湖莲穷荷

  2、学生口头为这些字找拼音和词语朋友。

  3、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生字。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相机指导。

  六、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介绍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他诗作。

  七、梳理板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

  2、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

  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

  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

  (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四、活动激趣,记诵诗句

  1、找对应的词语。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

  (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师说生读。(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

  3、词语连诗。(老师出示诗中的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

  4、情境背诗。(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着画面上的景物吟诗)

  5、集体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绝”“含”“岭”“吴”。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练习组词。

  2、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

  3、重点指导“绝”与“岭”的写法。

  4、老师范写。

  (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的地方)

  5、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

  六、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4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非常喜欢古诗,也会背不少,不知大家是否熟悉这首诗。

  (二)学习生字。

  1、自学会认字。(大声读,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读出“没”的两个读音)

  2、分组学习会写字。

  (1)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2)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字。如:编儿歌,画画,形象记忆等方法。

  3、汇报分组学习情况,说说记住了哪几个字,是使用什么方法记忆的。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最难记。

  5、针对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想办法解疑。

  可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以下几个字。

  舟:笔顺是

  君:强调第二笔横,要写长些,右边要出头。

  渔: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鱼”。

  粒:左右结构,左边米字旁,“米”作偏旁时捺变成点,右边是“立”。可联系字义与生活实际记忆。

  者:第四笔撇要写长些。

  (三)指导书写。

  1、学生看课后会写字表,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说希望老师帮你写好哪个字。

  3、通过重点指导“舟”的书写笔顺。请学生着重观察“皆”字的间架结构。

  (四)巩固练习。

  1、看音写词。

  Heiabudanuzheilii

  ( )( )( )( )

  2、建立“我的词语库”,给本课会认字组词。看看哪个同学组的词最多,就评为“组词能手”,老师发给小奖状。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5

  [教材透视]

  《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两首古诗都描写了西子湖畔夏日的景象。古诗格律整齐,文字优美,诗句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其中《望湖楼醉书》生动地记叙了夏天西湖景色的变幻,表现了景物的动态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诗中没说送别,则显示了夏天西湖荷花在早晨阳光的映照下的美丽,是诗人通过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一首脍炙人口诗篇。

  [设计思路]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以及多元认识是古诗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要真正理解古诗,就应设法使学生入境,让学生和时代对话,与作者对话,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只有这样,学生  才能把古诗读写真切,理解得更透彻,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情感的熏陶。

  签于上述认识,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达到资源共享,追求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努力锺炼语言,诗化课堂,以情感为线,语言为链,建立起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和谐对话,使学生双方都能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中共同获得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

  2、感受夏日西湖的自然美,领悟诗人“以景寄情”的表达手法。

  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4、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两首诗,感受古诗的丰富力涵,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

  以“情”为线索,以景为辅佐点,理解、感悟和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难点]

  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反馈的调控。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到过西湖吗?了解西湖吗?西湖的哪些景色,令你记忆忧新,回味无穷?(指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看似不经意的一问,链接了学生的记忆,勾连出大量的阅历和体验。电视、书本上或耳闻目睹的有关西湖的信息。纷纷踏来,交汇,共享,丰满学生的认知世界]。

  2、师:是呀,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景色的诗很多,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两首宋朝诗人写的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西湖美景是怎样的?

  二、初读古诗,引生入境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望湖楼醉书》这二首诗,想想,这两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2、谈谈初读后的感受

  小结:是呀,同在西子湖畔,不同的作者领略了六月时西湖不一样的风光,并写得独具特色。

  [设计意图:初读是学生感受文本的重要环节,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背文本读通顺。这是学生文本对话的第一个回合]

  三、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早晨,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老师诵读古诗后,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达到琅琅上口,并且说说在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设计意图:以学定教,根据学生所描述的进行组织教学,体现学生教学的生成性]

  3、放媒体欣赏:西湖荷花

  ①用一个词来形容怎样的荷花?或用你得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述这美丽的夏日之菏。放《荷花》录音(叶圣陶爷爷写的)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整合,课内外整合,激活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师:一千年前的一个夏天,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随同友人刚刚走远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

  师:非常投入地朗诵诗,生也听边看图。自由吟诵。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生动逼真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5、师: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在诗句中,情感是线将语言的珠子串联起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诗人在六月的西湖畔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刚才读到的是一份怎样的情?用最恰当的词表达出来。

  学生反馈,自由读书,谈谈这份情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生读3次(请同学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上建立起各自对古诗的最初理解,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来置换诗句,对场景是进行描述,为学生创造了实践语言的机会。]

  6、师:是呀,同学们感受到的这些都能在诗句的景物描写中得到印证。现在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诗句,在品读过程中,你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做个记号,然后向组内同学探讨,解决不了的,我们在课堂上一起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间的协作既达到了学习资源和成果共享,也使学生的问题更为集中更显出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地导点拔就能实破学生们的瓶颈,使学生对古诗有更深刻的领悟而夺性化的见解。]

  7、学生自由感悟,就问题互相探讨。

  8、学生反馈、互相解疑、品读诗句。

  9、诵诗咏诗情

  ①师:整首诗描写了西湖畔荷花的美丽,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离愁,就让这悠扬的乐声,穿透时光的河流,把我们带到千年之前的西子湖畔,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真挚的明友之情,就让我们一起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

  (师生和着音乐,看着画面共同诵读古诗)

  ②回读:“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充分地感受了这文美、景美、情美之后的诵读,是一次提升了,声情融汇地读是积累,更是情的抒发。]

  四、学习《望湖楼醉书》

  1、导入:美丽的荷花固然为西湖增添了魅力,下边我们随着著名的诗人苏轼去领略一下,西湖边的另一种自然景象,看看作者在写诗中又流露出什么情感。

  2、揭题,读题,释题。

  简介“望湖楼”:望湖楼在西湖之滨,“登楼凭栏,取山形,岭碧波,借摩崖”天容水色绿净,楼阁内境中悬”,确为西湖名楼。

  3、小组合作研究:

  ① 自由朗读诗歌,反复读,达到琅琅上口。

  ② 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

  ③ 想想诗中描绘了哪一种自然形象,从哪些诗句可见?任选其中一句或几句用朗读或自己的话来描绘。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4、反馈:

  ①“我找到了哪句”“我用……来描绘”

  ②教师适当点拨。

  下雨前:“黑云翻墨”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

  雨  中:“百雨跳珠乱入船”此时感受到了什么?(雨大)

  生活中见到这样的暴雨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

  雨  后:“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雨过天睛,你想到什么?体会诗人心境的舒畅。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对语言的独特体验,挖掘字里行间蕴含的人文内涵。]

  5、回读:一切景语皆情语。

  6、小结: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是多么的神奇。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景象的动态美。四句短小精焊,富于音乐美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让我们通过读来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吧!

  7、朗读:① 自由读    ② 指名读    ③ 指导读

  ④ 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儿,有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利于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语感。]

  8、配乐吟诵。

  五、回归整体

  1、学完了两首诗,夏日西湖的自然景观,如雨后空气,清新自然,沁人心脾。诗人以高招的笔法:写景抒情,寓情于景,让我们再次高呼:“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找准诗中的契合点,进行概语、总结、回归、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2、配乐齐读两首古诗

  六、总结延伸

  1、总结: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所能领略到的也只是古诗的点滴魅力,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解读感受到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我们在这堂课中最大的所得。我想和同学们说的是,文学的大门永远向是爱好它的人们敞开的,原同学们都能在更多的诗歌、阅读中获得美的体验。

  [设计意图:课堂之外天地宽,让每个学生对诗歌作品的独特体验延续到课外,让他们在更广泛地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获得心灵的丰盈,才是诗歌教学的真正目的。]

  2、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背写夏天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教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种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6

  教学目标:

  一、理解“人杰、鬼雄、元、定、同、祭祀、乃、翁”等字词的意思,明白古诗大意。

  二、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

  四、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热。

  1、板书“英雄”,哪些人称得上“英雄”?(1)才能勇武过人的人;(2)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3)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2、古今中外,你知道哪些英雄?

  3、下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位女英雄――李清照。(屏幕出示,师朗诵)

  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胜数的杰出的文学大家。然而,这其中能够留芳千古的女性作家却廖若晨星,李清照独出群芳,是秀的一个。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诗词创作方面,她的盛名不仅可与宋朝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比肩,亦可直追前代大师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而与之齐名,跻身于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李清照写的一首小诗。

  二、呼唤英雄。

  1、同学们,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战争时期,出现过一位大名鼎鼎、叱咤风云的英雄,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历有许多文人墨客写文章评述过项羽,其中最的是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李清照的。

  2、请同学们把这一首绝句端端正正地临写在方格纸上。(生临写钢笔字帖,师巡回指导,两分钟内完成)

  3、同学们,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读起来壮怀激烈,铿锵有力。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正音,如“为”念第二声。)

  三、赞颂英雄。

  1、同学们,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人杰、鬼雄)

  2、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

  (人杰:人中的豪杰、人中俊杰、了不起的人物、杰出的人、出色的人;

  鬼雄:鬼中的英雄、)

  3、(项羽认为人活着,就要成为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不管是生还是死,都要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就是项羽的本色。)

  4、指名读这两句诗。(慷慨激昂,坚定有力)

  5、这两句诗“惊天地,泣鬼神”,八百年来令多少男儿汗颜。请全体男孩子再来念一念这两句诗。)

  6、同学们,最令人心动、最令人感慨的还是第四句诗“不肯过江东”。江东,是指江南的东部,咱们这儿就属于江东,江东是项羽的老家。当年,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弟子转战中原,项羽是江东的骄傲。江东的父老乡亲都盼望着项羽胜利归来。可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呢?

  咱们来看一段悲壮的历史。(课件出示,学生跟读)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弟子转战中原,消灭了秦军主力,立下赦赦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离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漓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10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年。

  读了这段话,联系“不肯过江东”,你对项羽又有何感慨?

  (项羽宁死不屈、百屈不挠、悲壮豪迈、光明磊落、浩然正气、敢作敢为)

  师:“不肯”一词,写出了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鬼雄”之名。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四、追思英雄。

  1、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交流)

  (一是因为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概;二是因为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第二课时

  一、导课。

  一位85岁的老人,一个除夕之夜,临终之时,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国家统一的志愿没有实现,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提笔写下了遗书,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没有一字提到家事,他写的是什么呢?

  1、板书课题: 示儿(全班齐读课题)

  2、渲染氛围,听配乐诗朗诵,让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3、简介陆游。

  二、学习这首古诗。

  1、学习巩固“祭、乃”两个生字(卡片出示)。

  2、自由读诗句,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注意节奏、语速、声音的高低等)。

  3、 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4、 再读这首诗,初步领会诗意,并思考以下问题(小黑板出示:问题)

  (1)想一想,陆游去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事?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合作学习

  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画圈、思考。咱们古人所说的很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这首诗的前两句。

  6、汇报交流

  (1)“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示儿”:告诉儿子。(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元知”,“元”同“原”,是本来的意思。“元知”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

  “万事空”是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只”的意思。

  “九州同”,“九洲”指中国。“同”是统一。“九洲同”是指全国统一。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从“但悲不见九洲同”这句诗中尼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诗人牵挂的是祖国的统一。

  7、自读自悟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后两句诗。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这里指南宋的军队。

  “北定”,“定”是平定,这里是指收复的意思。“北定”指收复北方。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就是祭祀祖先。

  “无”同“勿”,意思是不要

  “乃翁”,“乃”是你的,你们的。“翁”指父亲。

  (5)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祀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虽然死了,还希望听到统一祖国的消息。

  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答)

  三、 总结全诗。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再回到790年前,去感受陆游临终时对儿子们嘱咐的动人悲壮的场景吧(课件展示当时情景)!

  1、现在你理解陆游去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希望。)

  2、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思想感情。)

  是啊,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洲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祀时别忘了把胜利的消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同学们,让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长大后报效祖国。最后,让我们全班同学带着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崇敬之情朗读他的这首爱国诗篇吧!

  教学反思: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的古诗,对古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且这两首古诗也较为浅显易懂,所以可以让学生自学,然后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共同品析重点词句。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7

  北师大版教材与之前一直教的人教版教材有着很大不同。北师大版教材课文数量多,每篇内容也多,且有些篇目学生较难理解。这学期时间少,语文课又少,新接手一个班级师生需要更多时间磨合、相互适应。我曾经一直为此苦恼该怎样高效高质高情趣进行我的语文教学。今天这节课比较满意,学生学习效率高。

  以前学古诗时一般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而且时间比较紧。今天这节课我们一下子学完了《江畔独步寻花》和《游园不值》两首。以前理解古诗时让学生结合注释解决,现在北师大版教材古诗下没有注释。我抓住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边看图边理解古诗的意思。

  师:同学们看课本中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看图上都有什么?

  生:蝴蝶  黄莺

  师:你从能从诗中找到相关诗句吗?

  生:千万朵花

  师:真的有一千朵,一万朵吗?

  生:不是,有很多,诗人都数不过来。

  生:老师,你看诗中说“压枝低”,把树枝都压弯了,说明很多朵。

  师:这美丽的景色作者在哪看到的呢?

  生:作者站在路边,花都长满了小路。

  师:诗中说“花满溪”,“溪”指的是(小路)

  师:你能用一段话说说图上描述的景色吗?

  能看着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学习第二首古诗方法相同,教师告诉学生“应怜屐齿,小扣”的意思。

  师:同学们看课本中这两幅插图,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异同?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心情的不同。

  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对看图比较感兴趣,学习起来较主动。结合看图有助于理解诗意。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8

  高林生老师的《望洞庭》析疑 四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之一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早年没有读过这首诗,选入教材以后,也只是一般性地浏览,没有很好地琢磨。真的引起我对它的注意,是这次在徐州听民主路小学刘杰老师的课。归纳一下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

  第一、“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是读第二声,还是读第四声?

  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字的读音一共有四种,但与这一语境的意思相关的读音有两种:一是读hé。二是读hè。细细揣摩,我以为:此处之“和”还是读作第二声(hé)为妥。其理由有三:

  一、从“和”的字义来看,它最初是“相应”或“谐”的意思。许慎的《说文解字》有云:“和,相应也。” 《广雅·释古三》也说:“和:谐也。”后来,引申为和睦、协调。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古唱和字不读去声。”由此不难发现:“和”字最初的意思是由声音相应而来的。它应读作hé,在古代,即便是“唱和”的意思,也不能读为“去声”。如今的第四声读法是后来随着字义地不断延伸与扩大,分化出来的。再从“和”字的现代解释看,此处之“和”也不应读作hè。《现代汉语词典》认定:当“和”字读作hè时,一是指“和谐地跟着唱”;二是指“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但不管哪种解释,都有“跟从”与“依照”的意味。联系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如果将“和”字读作hè,解为“跟从”与“依照”,那就与诗句的意思不合了。

  二、从此诗的格律来看,此诗当为首句入韵。我们知道,按照诗词格律的规定,七绝的格律类型大体有四。

  其一:⊙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其二:⊙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其三:⊙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其四:⊙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与上述格律比照,此诗应属七绝的类型之二。所以,首句必须押韵,而且应为平声。

  三、从上下文来看,上文的“相”是“交互”的意思,所以只有将“和”字读作hé,解为“应”或“谐”,才能与上文“相”字的意思贯通。如果将此字读作hè,那就会使“和”字涂上“跟从”或“依照”的色彩。这样做,显然与诗人笔下的情景不合。说来也巧,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语文试卷中就有一道判断选择题。它要求考生判断“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是否正确。其标准答案认定: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我们的判断。

  第二、“镜未磨”究竟应作和解释?

  对第二句中“镜未磨”的解释有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我觉得,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明白“镜未磨”究竟是什么样。《淮南子.脩务训》上这样说:“明镜之始矇然未见形容也,及拭之以玄锡,磨之以白毡,则须眉微毛可得而察。”意思是说,铜镜一开始的时,镜面暗淡无光,还不能照出人的面容,只有在镜面敷上一层反光剂氧化锡(或谓水银),再用白毡打磨(即抛光),才能光洁明亮。由此可见,诗中的“镜未磨”,当是指铜镜未经打磨暗淡无光的样子。若简单地将“镜未磨”解释为水面无风,波平如镜,突出的是湖面的平,就与古代的铜镜尚有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多种形制的事实并不完全相符。所以我以为,“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还是理解为“无风的湖面就如同未经打磨的镜面一般暗淡无光”为妥。这样解释,既与当时湖面上光线不足,水波不兴的情境相合,也与诗人置身于特殊的观察位置——岳阳楼月夜俯望洞庭之所见相符。

  第三、“青螺”究竟是何物?

  最后一句中的“青螺”究竟是何物呢?也有两种说法。有人说,“青螺”是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所用;也有人说,“青螺”就是青色的田螺。首先应当肯定,不管是那一种说法,它们都是以“青螺”的形象来比洞庭湖中的君山,这一点是肯定的。比较以上两种对“青螺”的说解,我以为,后一种说法更为直接,更加具有原创性。

  为什么人们会把“青螺”释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的用品呢?这很可能是受神话传说的暗示。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件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说来也巧,雍陶也曾写过一首《题君山》,其诗曰: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读雍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与刘禹锡的《望洞庭》相比,可以说,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刘禹锡的《望洞庭》是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而雍诗则是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人们说,对比之下,细微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清楚。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情意。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

  2、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

  2、看图背古诗:《春晓》《咏柳》《望庐山瀑布》《静夜诗》

  3、师: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板书课题),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王维写的《鸟鸣涧》。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

  1、自由读《鸟鸣涧》,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适时指导生字“桂”学习。

  3、美读: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站起来大声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这首诗美美得多读几遍。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师:“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学习了这首诗,你会有更多的了解。

  1、品读,想想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1)说说带点词语意思。

  (人闲——人寂静心闲;空——空荡荡,没有人;时鸣——不时鸣叫几声)

  (2)说说诗句的意思。

  a、“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声都已闲寂了,细碎的桂花轻轻地落着,夜表妹得好像整个山全是空空的。)(闲:闲静,也可理解为人内心的安闲;桂花:桂树的花,花瓣细小。)

  b、师:寂静山村,大家都安然入睡了,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板书:夜静)

  c、诗人听到了鸟儿的鸣叫声,(板书:鸟鸣)诗人认为是什么让鸟儿受惊了呢(月亮穿破云层,照亮大地。)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月亮,但是却说月亮让鸟儿受到了惊吓,那你认为这月亮是什么样的呢?

  d、“月落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亮从东边的山头出来,惊醒了山林中的鸟儿,不时发出一声声的鸣叫回荡在春日的山涧中。)

  3、读古诗,想象画面: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同桌交流)

  4、指导朗读: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深深陶醉了。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出这种陶醉呢?(舒缓、悠闲、沉醉)

  5、反复育读古诗。

  四、拓展诗句,迁移诗境。

  (1)出示《鹿柴》,与《鸟鸣涧》对比,看年诗句描写有什么异同?

  (2)诗人笔下的景物那么美丽,你怎么评价王维?

  (3)王维的诗作人们非常推崇,后人对其诗作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

  (4)闭眼,听读,想像《鹿柴》《鸟鸣涧》这两首诗所描写的情景。

  五、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1、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美美的想像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古诗学习。我要祝贺每一位同学,你们不仅学会了《鸟鸣涧》,还掌握了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读通——读懂——想象——背诵),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暮江吟》。

  2、搜集王维的诗,并预习《暮江吟》。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2、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在田字格里规范的书写生字。

  教学设想:

  诗,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教学时,首先出示课件的精美画面,感受春天,从视觉上抓住学生,为诗文的理解做好铺垫。教学时不要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诗的内容和意境,结合课件,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古诗文,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熟知诗文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细致学习,可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字的联系,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出识记的方法,在小组内实行,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识记的快,选出最好的识记方法,激发学生动脑、自学的意识。《春晓》一课,生字较少,且部分学生可能已会,可以先学习古诗,在处理生字;《村居》一课生字较多,课先学习生字,后学习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们小朋友,一起先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

  放录音:嗨,我是古诗博士,非常高兴认识你们。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在学习之前,我想和你们进行一场背诗比赛。

  小博士要求:1、任意背一首诗,开火车背。

  2、别人背过的不能得复背。

  教师小结背诗比赛:同学们表现很棒,教师也想背了,想不想听呢?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诗背古诗,请同学评价后,让学生自读《春晓》。

  2、师: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指名读。

  3、出示生字。

  a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b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c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4、巩固识谘。

  5、比赛背。

  二、巩固生字。

  1、出示词语(指读、抢读、同桌互读)

  2、比赛:出示字卡,打乱顺序,分别发给四个小组,让小组合作,按诗句的顺序摆一摆。

  三、写字。

  逐一指导书写。

  教学后记:

  本首古诗学生都已能背诵,所以本课重点放在识字和写字上。本课生字较简单,学生通过自主识字,自己观察,能够比较准确的认读生字,书写生字。写字时,重点指导“处”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播放课件导入

  1、背诵古诗《春晓》。

  2、播放《村居》课件,让学生从画面感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画面猜一猜今天要学的内容与什么有关,可能会在文章中出现什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课题:村居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村、居、醉、烟、童、散、忙),让学生运用“利用熟字学生字”的方法自学生字。

  2、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重点说说 “醉”“童”“散”。

  3、检查生字认读:

  ⑴ 齐读。  ⑵ 同桌互读。

  ⑶ 开火车。

  三、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课件出示古诗。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4、自由练读。

  四、朗读古诗

  1、师范读 ,学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2、适当断句,引导朗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3、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4、自愿读。

  5、比赛读:

  ⑴ 同桌比赛;

  ⑵ 小组比赛。

  五、理解古诗  1、自读《村居》。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3、播放课件,将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以画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如:“纸鸢”是风筝 。教师对无法展示的知识点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六、感悟欣赏

  1、播放音乐,听配乐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尝试背诵。

  七、 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声、知、忙”,认读并扩词练习。

  2、范写、讲解。

  声:上面是“士”字,不是“土”字,应写得上横长,下横短。

  知:口在右边偏下,不要写得太高。

  忙:左边竖心的“竖”要写得垂直而稍长。

  3、学生描红并仿写。

  板书设计:

  村 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学后记:

  本首古诗学生较感兴趣,朗读时采用比赛读、配乐读的方式,学生积极性高。认读生字时,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学生掌握较好。书写生字时,抓住学生易错的地方重点指导。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11

  执教 浙江  王自文

  评点:阿远

  未经授权,擅自评点,如有冒犯,多多海涵!

  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

  师:能不能叫王叔叔?

  生:王叔叔(笑)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注释理解诗句意思,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整体上感受两首古诗。]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谁来朗诵这两首古诗。(大屏幕同时呈现两首古诗)

  一生读第一首,老师指导朗读“熏”;另一名同学读另一首。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思考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里是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中的细节。]

  生齐读古诗。

  生:这两首诗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南宋。

  师: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

  生:(介绍南宋的历史)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

  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老师介绍历史背景)。

  [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够了解到宋朝的一些情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老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介绍历史背景,给学生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师:谁来说说第二首诗题目的意思?

  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

  生:……

  师:对这首诗的大意你能说说吗?

  生:(有点紧张)

  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

  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到对诗句的理解,能够鼓励学生说完整,看出教师是还是有一定的尊重学生的意识的。]

  师:沦陷区的百姓被称为——

  生:遗民(老师板书)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

  生答:是遗弃的人民。

  [对遗民的理解教师采取了问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自我反思,把学生自己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从“遗留”上升到“遗弃”。]

  师:诗句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

  (播放音乐,展示诗句引导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

  [音乐铿锵,确实把人带到了金戈铁马的战争中,能激发学生的想像。]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

  生:孩子

  [这里的想像,把遥远的年代一下子拉到了学生的面前,如同电影的蒙太奇,学生甚至会想到自己就是胡尘中的遗民。]

  师:他们留的是怎样的泪啊?

  生:流泪

  师:那滴滴的泪是什么泪?

  生答。(痛苦,愤怒,绝望,期盼……)(师板书:清凉)

  师: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板书:凄凉)

  [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完全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情感世界,把两首诗的内容紧紧揉合在一起。从“清凉”到“凄凉”,学生经历了一个情感过程,感受更加深刻了。]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是他们的盼啊,盼啊!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此处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把学生的情感推向新的高度,学生的朗读中已经让人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师: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课件出示《示儿》,教师引读,学生再读。

  师:诗人到死都没有看到中原的统一,他的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诗人非常失望。

  [《示儿》的引入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既整合了古诗的内容,增加了阅读量,同时又是悄无痕迹,这种意义上的关联,对现在两首诗的学习又起到了“润物无声”的强化。]

  师:内心的心凉之感是一种悲凉之感。(板书悲凉)

  [从“悲凉”到“凄凉”,学生的情感确实已经上升到这一步了,有水到渠成之感。]

  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读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师: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

  生再读。

  师:那让人悲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

  生再读。

  [这种质问,用诗句来回答是再巧妙不过了,读中悟情,是为经典。]

  师:对这首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此问是最平淡的一问,却是最有价值的一问,是啊,我们的学生究竟有什么想法呢?他们的头脑一直在进行着别人的思考,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思想自己的思想,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生:为什么说杭州把比作汴州?

  师:对于汴州,你们想了解吗?

  生:想。

  (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伴随音乐介绍汴州: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师: “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汴州已经沦陷了,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不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 

  生:……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字?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花天酒地,一个个大腹便便的……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觉总有一天……

  师:请你朗读一下。

  生朗诵。(掌声)

  [抓住一个“醉”,通过学生的想像,活化了当权者的嘴脸,学生的感受又有了新的变化。]

  师:当这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生:我感到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掌声)

  生:……

  [学生的语言的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情感合而为一。达到了语文学习的效果。]

  师: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

  生读:

  师范读,一生再读。

  有没有注意第二个句子——“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什么句子?

  生:问句。

  师:谁问谁?

  师: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怎么问他们?

  生:(有些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你怎么问他们?

  生:(愤怒程度有所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就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你怎么问?

  生:(越来越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台下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这里的朗读指导,巧妙的让学生读出了情感。一直以来我们并没有找到好的朗读指导的方法,本诗教学中的几处朗读指导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让我们在实践操作中有了更多的思考。]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有没有发现,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忧国忧民之心。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练笔。

  请五名学生学生上台。

  生:……你们对得住哪些老百姓吗?

  生:……

  (学生写得很精彩,感情也很投入)

  [此处安排的练笔,学生的情感宣泄在纸上,给学生一个自我表达的机会,感情的洪水一下子喷发出来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激情的《满江红》歌曲,把情感推向了新的高潮!]

  一堂课下来,学生随着教师的精心设计,情感得到了升华,人文性得到了体现,学生朗读水平有了提高,并且能感悟到一些朗读的方法。

  课程内容的整合,两首诗+一首诗(示儿)+一首词(满江红),还有学生查阅资料,有清明上河图,还有音乐。每一处都出的恰到好处,都为学习文本服务,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让学生通过老师介绍,自己想像等方式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整堂课中需要我们挖掘和吸收的还有很多。

  《古诗二首》课堂教学赏析(吹毛求疵版)

  未经授权,擅自评点,如有冒犯,多多海涵! 

  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

  师:能不能叫王叔叔?

  生:王叔叔(笑)

  [课前谈话应该与整堂课的教学有着意义上的关联,应该是一种精巧的设计。不知“老师”变成“叔叔”有什么深刻含义?是真要变成叔叔,还是在调侃?如果只是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似乎还有更好的办法。如果只是为了活跃气氛,是不是又破坏了整个教学的基调。对一节文化味极浓,欣赏品位很高的课而言,这样的开始是唐突和不协调的。老师变成叔叔,真的可能吗?真的可行吗?就感情基调而言,已经有了虚情假意的开端。]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学生读书,教师板书,各不耽误,倒是一件省时省力的好事。可是,学生读书的情况怎么样呢?老师的眼睛只能向一个方向看。]

  师:谁来朗诵这两首古诗。(大屏幕同时呈现两首古诗)

  一生读第一首,老师指导朗读“熏”;另一名同学读另一首。

  [前面的整体感受在这里并没有得到检查,学生究竟读出了什么,学生究竟感觉到了什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尊重,老师没有让他们表现的意思,可能是下面还有预设的更为重要的环节 。]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思考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齐读古诗。

  [不知学生齐读的时候怎样去思考。]

  生:这两首诗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南宋。

  师: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

  [“简单说”就是说一点,有这个意思就算了,因为这不是重点。]

  生:(介绍南宋的历史)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

  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老师介绍历史背景)。

  [学生读自己查阅的资料,就现场来看并没有读出什么,只是读了一些零星的材料。老师也没有深入评价学生搜索到的信息,到底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应该如何检索有用信息?老师没有要评价的意思,总之挖到篮里即是菜。由此看来,让学生汇报查阅的资料只不过也是为了适应课标要求,应付一下而已,教师的重点是自我表白,用那些语言去“感染”学生,其实就是让学生逐渐被教师的情感同化。]

  师:谁来说说第二首诗题目的意思?

  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

  生:……

  师:对这首诗的大意你能说说吗?

  生:(有点紧张)

  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

  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

  [此处学生表达不是很清楚,恰恰说明前面学生自己凭借注释了解诗句意思时,并没有弄懂大体意思。这几个学生不清楚,其他的学生能清楚吗?为什么没有其他学生的评价和介入,教师完全可以放给学生,但是老师继续了他的引导,因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后面。我想教师可能有这样几个考虑,一是怕讲,二是为了不给人留下肢解诗句的印象,三是公开课的时间关系。]

  师:沦陷区的百姓被称为——

  生:遗民(老师板书)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

  生答:是遗弃的人民。

  师:诗句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

  (播放音乐,展示诗句引导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

  生:孩子

  师:他们留的是怎样的泪啊?

  生:流泪

  师:那滴滴的泪是什么泪?

  生答。(痛苦,愤怒,绝望,期盼……)(师板书:清凉)

  [这是教师提出的第六个问题,这个问题似乎匠心不够,好几个学生的回答都没有抓住本质。这个问题确实也难以回答,“这是怎样的泪?”“那滴滴的泪是什么泪?”如果变成这泪中蕴含怎样的情?学生也许更能明白教师的意图。但无论如何提问,情感这条线还是牢牢抓在教师手里,教师是在慢慢收网,力争“一网打尽”学生的情感。]

  师: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板书:凄凉)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是他们的盼啊,盼啊!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课件出示《示儿》,教师引读,学生再读。

  师:诗人到死都没有看到中原的统一,他的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诗人非常失望。

  师:内心的心凉之感是一种悲凉之感。(板书悲凉)

  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读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师: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

  生再读。

  师:那让人悲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

  生再读。

  师:对这首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此问是最平淡的一问,却是最有价值的一问,是啊,我们的学生究竟有什么想法呢?他们的头脑一直在进行着别人的思考,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思想自己的思想,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生:为什么说杭州把比作汴州?

  师:对于汴州,你们想了解吗?

  [刚刚萌发了一个小芽,马上又回到了教师手中,是啊,你了解汴州吗?你查阅资料的时候查到汴州了吗?对了,你不需要查,因为老师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你只要跟着老师就什么都有了。]

  生:想。

  (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伴随音乐介绍汴州: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气势恢宏的汴梁城,同是气势恢宏的大段独白,孩子你看懂了吗?孩子你听懂了吗?对了,这里只是情境创设,这里只是整体感受,你不需要全懂。“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孩子啊,你要想啊,这里究竟会不会改变。]

  师: “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汴州已经沦陷了,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不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 

  生:……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字?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花天酒地,一个个大腹便便的……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觉总有一天……

  师:请你朗读一下。

  生朗诵。(掌声)

  师:当这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生:我感到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掌声)

  生:……

  师: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

  生读:

  师范读,一生再读。

  有没有注意第二个句子——“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什么句子?

  生:问句。

  师:谁问谁?

  师: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怎么问他们?

  生:(有些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你怎么问他们?

  生:(愤怒程度有所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就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你怎么问?

  生:(越来越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台下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有没有发现,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学诗到了这种地步,情感发展到现在,教师还不敢放开手脚,还在问,本来学生的心马上就要和诗人的心交融在一起了,一下子又回到理性的追问,骤然变冷。]

  生:忧国忧民之心。

  [多么苍白而没有情感没有个性的表达,这就是老师需要的语言?这就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结果?不管你有什么心,最后都要是这颗心。要正确解读文本,但是这种书面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往往反映了学生内心并没有被触动。]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练笔。

  请五名学生学生上台。

  生:……你们对得住哪些老百姓吗?

  生:……

  (学生写得很精彩,感情也很投入)

  [可惜的是,多数学生说的是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为什么只对当权者说?那些百姓为什么要“南望王师又一年”竟然65年,没有一个学生要问问吗?]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课结束了,教师的慷慨激昂还在眼前。下课了,老师还是不能平息自己的情感,让我们这些听课者感动。可惜的是情绪激动的不是那些学生。我不是学生,所以我不知道最后学生究竟有了怎样的情感。是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了情感的变化,在老师的指导下,也有了立竿见影的朗读效果。那学生是不是就真的被打动了?看看学生的表情,听听学生的话语,我想是老师大段的独白,催生了一种虚假的情感。历史遥远而又不远,情同此心,心同此理,学生应该能够被打动。

  一节课的时间太短,公开课要承担很多内容,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压缩饼干,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

  一点说明:本来在重庆的时候就觉得有些话要说,可是拖了几天,要说的话就少了。这样来评课,其实是对自己心力的一种考验,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写着写着就明显感觉的气血不足,看来应该学习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本来还有一个《跳出语文版》的评价,只能暂时搁浅。

  最近,看到一本《六顶思考帽》的书,其中有两个观点记忆深刻:其一是讨论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讨论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想既然是公开的教学,就是大家研讨的素材,说上几句应该是无妨的。

  写这些,可能对大家并没有帮助,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是对我自己的一种深层次的追问,我在问别人的时候,也在问自己,我的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追问,语文教材应该如何把握?不同文体的教学有没有规律可循?更是对教育观念的追问,学生是主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主人?学生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参与?怎样才能真正的进入学习的过程?

  我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需要我用心去体验,用思想去实践。也想以此和各位同仁共勉吧:)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12

  教学目标

  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写的,都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不由自主就抒发的赞美之情。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自由读诗

  自主识字

  认读。

  读准“瀑、布”,韵母都是“u”,声母分别是“p”和“b”。

  “尽”是前鼻音,“层”是后鼻音。

  识记。

  “川”是象形字,出示甲骨文字形让学生对照识字。

  “楼、依、遥”都是形声字,根据熟悉的构字部件来识记,也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式联系熟字来识记。

  “欲”组词“欲望、食欲”识记字义。

  “层”,看看插图,这鹳雀楼一层叠着一层,数数有几层。

  “炉”,从“火”从“户”,表示家里盛火的器具,联系生活想一想见过哪些炉子——煤炉、微波炉。可将“炉”与“庐山”的“庐”作比较巩固字形。

  指导写字

  “楼、依、炉、烟、挂”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楼、依、炉、挂”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穿插。“炉、烟”左侧“火”的捺应改成点。

  三、朗读感悟《登鹳雀楼》

  板书题目,并解题

  [登鹳雀楼]题意是登上鹳雀楼。

  师:简介鹳雀楼,简介作者

  理解诗句之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诗句之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再。诗句之意: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楼层。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诗句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势磅礴,景象壮观。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看图想象,有感情朗读。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登鹳雀楼》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诵读背诵。

  四、作业布置

  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感悟《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望:远看。题意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师:简介庐山

  简介作者:

  理解诗句之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阳光照射。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那样,因此而得名。)生:发生,产生。(指山间云烟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紫烟:紫色的云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遥:远。前:山前。川:河流。诗句之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飞奔的流水。直下:笔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虚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长。疑:怀疑,以为。银河:指晴天晚上空中出现的明亮光带(天河)。落:泻落下来。九天:指天的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所以称九天。)诗句之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第一行写背景;第二行写静态;第三行写动态;第四行写联想。)具体写瀑布的诗句是哪几句?(二、三句)

  诗句解析

  前两句: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一个“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后两句:“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一个“疑”字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夸张)

  师:一、二、三句是比喻:描写背景时,“生”字形象写出了山间烟云犹如从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的一团白烟,飘渺与青山蓝天之间。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贴切的比喻,表现了自己奇特的想象,从而使整个形象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第三句是夸张。不是实指,而是形容其长、其高。

  那些字用得好?(生、挂、飞、直下、疑、落。)

  师:“生”(上有)。“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遥看时的形象,点名“远看”题意。“飞”把瀑布喷涌而下的景象描绘地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高峻,又显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这些眼前。“疑”是大胆、奇特的想象。

  你读后有什么感受?(瀑布气势磅礴,景色壮美。)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诵读背诵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诵读:一、二缓、舒;三、四快、高。

  三、作业布置

  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背《望庐山瀑布》,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13

  教材分析

  《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的劳动者。

  《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美和钦佩之情。

  教学目标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蜂        秋浦歌

  为谁辛苦     为谁甜

  贡献了一生,   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

  不求名利,    为人类所造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习第一首古诗

  (一)、了解诗人,初读古诗,激发兴趣。

  1、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叫《静夜思》,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

  2、激情谈话,介绍背景,了解李白。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李白。当李白在秋浦时,感觉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好像已经走到了一个死胡同,看不到出路与光明,以至于他也像一般的文人墨客一样,听不得秋日的猿鸣,但是当他一旦接触到火热的生活和激情的迸发,那怕是与他平常的生活全不相干的体力劳动,他也能够从中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人生的真谛,从而在心灵上获得洗礼,在灵魂上得到新生。于是,他可以迅速忘却自身的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让他再次萌发创作的灵感。他笔下的冶炼工人的劳动情景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秋浦歌其十四》。(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⒈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⒉检查反馈: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古诗一、二句,作者从视觉的角度,通过侧面描写,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1)、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第一句是全景,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近景,可以看见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2)、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

  (3)、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

  2、古诗三、四句,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通过正面描写,体现了工人们那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1)、“郝”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

  郝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

  工人们的脸庞因为炉火的烘烤,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2)、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

  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所以,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

  (3)、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4)、看到这样的劳动情景,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指读,体会。

  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5)、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6)、教师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连"寒川"都不能自已,那么就更不用说天生浪漫,感情丰富的李白了。他在这一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于是大笔一挥,创造出了一幅有声有色,无比壮观的秋夜冶炼全景效果图,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地千载之下,我们都似乎可以体会到李白在写作此诗时那种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

  (7)、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8)、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景。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首古诗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优美的诗。板书题目:《蜂》,并指读。

  2、简介作者

  (二)、自读诗文,启迪质疑

  1、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

  3)、学生小组试讲,逐句理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

  ②想象前两句诗中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体会蜜蜂的辛苦。

  提示: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不论”、“无限”、“尽”等词,写出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

  ③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进一步通过朗读,揣摩、体会。

  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但末二句的反问“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 

  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朗读体会。

  ⑤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⑥赞美蜜蜂。

  老师为同学们搭建一个才艺展示台,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可以送它一句格言,为它唱一首歌,或者创作一首诗歌。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此时,你就是罗隐笔下的小蜜蜂,你和伙伴们是怎样在百花中到处飞翔、辛勤采蜜的?

  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

  (点评: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的确,想象是会飞的思维,想象是创造的雏形。课堂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思想,为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创新的王国,自由驰骋。通过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整首诗的内容,而且更好地带学生进入到诗的意境之中。)

  (四)、师小结

  蜜蜂采花酿蜜一生,也是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蜜蜂的这些贡献,不求名利,蜜蜂的博采和精心酿造,也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如蜜蜂一样,酿造出香甜美味之蜜。(集体品读)

  三、升华感悟

  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同学们学了这两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延伸

  《秋浦歌》共十七首,我们只学了其中的两首。同学们课下搜集其他的十五首,我们来个《秋浦歌》品颂会。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引出新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然后通过对作者创作背景简介,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做好感情铺垫。

  学生人人参与,在补充、完善、争辩中,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和敏捷性。

  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诗文.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多次想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创设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朗读、揣摩、品味,不禁为蜜蜂短暂的生命而惋惜,为蜜蜂不知疲倦地辛勤劳作而感动,更为蜜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而震撼。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展示平台。

  这一环节,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此时,学生的心灵迸发出了创作的火花,他们为蜜蜂送上了一首首赞歌,送上了一句句诗句。这种融理解、创造于一体的语文实践,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秋浦歌》品颂会,有效地把知识向课外延伸,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更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模式。

  作业设计

  1.规范地书写生字。

  2.完成基础练习中的题目。

  3.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古诗的方法进行学习,但由于预习时学生不太重视,所以有些资料查得不是很丰富充足,对于诗人及背景了解不是很深刻,今后,对于这方面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学生在体会意境这方面依旧是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利用课件进行展示和结合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出示冶炼工人劳动的场面画面和古代、现代工人劳动的场面进行对比,很好了帮助学生理解的诗歌中所描述的情景。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14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字:咏、妆、惜、荷、蜻、蜓;会

  写6个字:惜、柳、丝、照、泉、柔,以及“泉眼”一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4、通过学习,初步体会汉语丰富的表现力,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采用朗读感悟法,情景教学法。

  预习作业:

  朗读古诗;查字典或资料先了解古诗大意。

  教具准备:

  课文课件、图片、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读古诗,把诗句读流利。

  2、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汉字。

  3、读古诗,想:

  a两首古诗分别写的什么季节?

  b结合插图,分别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赞美。

  c细读古诗,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同桌交流,或请教老师,或查工具书。

  d想象小池的美景,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e想象诗句的意思,试背诵。

  二、质疑定向(小组长检查)

  三、自主合作探究《咏柳》

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材研读 篇15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飞来峰、庐山的图片介绍。

  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计划用3课时。包括举行赛诗会。)

  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

  1.引言: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二、流资料,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三、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遮:遮挡,遮住。

  缘:因为、由于。

  5.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6.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二>、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4.谁还有不懂得地方,就请提出来。

  5.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五>、练习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六>、尝试默写这首诗。

  <七>、写完后同座检查订正。

  四、回顾教学,总结学法。

  生自由发言,师归纳小结。

  初读,译诗句——再读,说诗意——品读,谈体会——吟诵,表诗情。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首诗。

  五、学习《题西林壁》。

  <一>、引言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描写庐山的诗,还记得吗?请一位同学背一背。(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庐山的诗——《题西林壁》。

  <二>、板书诗题,理解。

  题:题写。

  西林壁:庐山西林寺的墙壁。

  <三>、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

  2.指名学生交流,师生补充。

  (庐山的资料:美丽的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是千古名山。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天下恋"之美誉。)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人,与其父、其弟并称为“三苏”,曾任翰林大学士。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才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极深。)

  <四>、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3.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从这句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4.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五>、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六>、全班交流。

  1.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庐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横看就是从东面向西看。

  侧看:侧面看。从山的南端或北端看。

  不识:看不清。

  缘:因为。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雄伟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挺拔高峻的山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庐山真实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就身处这庐山之中。)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从这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见庐山的一部分,根本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这句诗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深刻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或角度不同,因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指名诵读这首诗,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默写。

  六、比较这两首诗的不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联系实际说说“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事物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个人汇报。

  3.教师小结。

  七、布置举行赛诗会。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