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东方之珠” |
范文 | “东方之珠”(通用15篇) “东方之珠” 篇1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能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香港吗?香港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在他的身上有着一段不平常的历史。早在1842年香港被英国占领,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如今的香港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有谁知道香港又被人们称为什么?(生答"东方之珠")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14 、"东方之珠" 2、解释课题:人们把香港比做东方的一颗明珠,表示人们对香港的喜爱。 3、香港为什么值得人们的珍爱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三、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那几个地方? 2、学生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学生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重点指导(舒服、观赏、倾听、店、焰火) 指读生词,指点学生从边音、翘舌音、后鼻音方面指导 (2)开火车逐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五、自读课文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板书:祖国的南大门) 2、这段告诉我们香港有什么?(学生答:有沙滩、公园、街市)师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沙滩是什么样?公园是什么样?街市是什么样?(学生答:迷人著名繁华) 3、指导读第一段。(强调"迷人著名繁华") 六、教学生字字形 1、开火车认读 2、同座位讨论自己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记忆生字,学生回答。 3、重点指导倾--耀--焰 4、指导书写,师范写 七、作业 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写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到美丽的香港去游览一番(假想旅行,进行情境) 2、复习生字词。帮助正音、解词。 3、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什么?(生答: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4、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导入:你知道香港的历史吗?(收集到的资料在小小组中交流)派代表介绍香港的过去。 你们想知道香港的现在是什么样吗?(想)看过之后请用一句话来形容香港。(看课件介绍香港的录像片) 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几个方面呢(小小组读完后讨论) 生说,并上台板书:沙滩 公园 街市 你们小组最喜欢香港的哪里,就把那一个自然段再读一读。 2、你们最想去哪里?(课件随机链接沙滩、公园或街市) 3、第二自然段 ⑴指读。 ⑵看课件图片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⑶联系实际说说感受: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想象),沐浴着轻柔的海风(感觉),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闭上眼睛听课件中海浪声),体会舒服极了的感觉。 ⑷女生齐读。 4、第三自然段 ⑴讨论并划出有几句话。 ⑵指导读。(重点是读好句群,并在读中想象情境) ⑶拓展:联系实际,想象动物的表演和游客的反应,感受当时热闹的气氛。 ⑷看课件中录像深化。 ⑸齐读。 5、第四自然段 ⑴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南京的闹市口在哪?) ⑵香港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高楼非常的多。学生介绍:楼大约多少,最高多少层? ⑶链接网页,看图片。 ⑷书上用一个词来形容楼多--鳞次栉比(读) ⑸闹市口除了楼多,还有什么多?(商品多,理解琳琅满目) ⑹还有什么多?(人多,理解人流如潮) ⑺指读第四自然段。 ⑻练习:南京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6、齐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 1、香港的夜景是什么样的?(板书:夜景) 2、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像。(课件配上音乐) 3、生自读。 4、出示图片。(理解车灯像长河) 5、你觉得那句美就读哪句。 6、再指读第五自然段。(配乐) (四)复习巩固 1、你喜欢香港的哪里就把哪个自然段读一读、背一背。 2、香港这样美丽,可是还有很多人没有去香港游览过,你能给他当小导游,向他介绍一下香港的一个景点吗?(让学生选择一个方面,带着自己的准备的图片、资料为小伙伴们进行介绍。注意要指导好学生做导游的一些术语和礼仪。) (五)实践练习 1、(课件出示)香港这样的美丽,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你能为香港设计一个旅游广告,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人吗? 2、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六)作业 1、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2、小小组合作编一份与香港有关的小报。 板书 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 无比璀璨 繁华的街市 "东方之珠" 美丽的夜景 课前思考: 《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三年级学生,对于香港的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在刚开始时可以出示中国地图,首先让学生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然后以一段录像把学生带到迷人的香港。让学生对香港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课文的教学作铺垫。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在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仔细阅读,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学,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情境的创设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因而课上把自己搜集到的优美的图片适时的展示给大家看。把学生带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图文结合,为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词语,感受语言所描绘的意境打下了基础。例如: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是理解的难点,教学时结合画面,先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再通过到文中找相关词语,学生便轻而易举的理解了它们。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本文文字优美,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课后反思: “东方之珠”是描写香港特别的景观并对香港表示赞美的课文。我先出示香港景观的各种图片,让学生对香港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检查自读效果时,特别让学生注意后鼻音要读准确。这篇课文要求背诵,所以在第一课时中我特别加重让学生朗读的程度。指名读,让学生评,例如一个学生读观赏是读成观“cháng”,同学纠正后,反复朗读,才读顺了。 之后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的时候,我总觉得有些牵强,不知道该怎么样让学生答到点子上,又不是以告诉学生答案的方式。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不要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但又要注意怎样引导。 课前思考: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课文的语言简洁、优美,对香港的介绍层次非常清晰,把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大都市风貌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每一段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教学: 1、在感受浅水湾的迷人时,通过抓重点句,让学生轻读、慢想、细品,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来帮助学生感知,并通过老师有意地错误范读来理解“倾听”和“浪涛拍岸”,然后通过指名读,小组读来练习。 2、感受海洋公园的著名时,让学生着重去勾划动物们表演的句子,并通过对“哈哈大笑”一词的理解,让学生深切体会海洋公园的著名。然后让男女生对读,同桌读强化练习。 3、领略街市的热闹时,通过图片和“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街道上人流如潮”等词来感受街市上的繁华与热闹,而香港的夜景则更加迷人了,学生看了图片已欣喜万分,再结合生活实际联想焰火溅落和闪光的长河的情境,更为真切地感受香港夜晚的美。然后让学生读,找出本段主要围绕什么在写。并出示例句“一到节假日,大街上可热闹了”。让学生练习说一段话,再指名生现场说。从而让学生感受作者介绍景物的方法。 4、还可以介绍一些香港的其他特色,以此来突显香港的“璀璨”。 “东方之珠” 篇2作者:沈高明 发表时间:2004-4-28 阅读次数:393 作者:徐州市鼓楼区大马路小学 邹凯 一、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词语“鳞次栉比、琳琅满目”,能仿照第5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通过读书学习,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 (一)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节。 2、提问:在课文中,这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呢? 3、学生自由朗读第2节至第4节,边读边想。 4、讨论板书:浅水湾 海洋公园 铜锣湾 (二)教学课文第2、3、4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2节。 ⑴指名朗读。板书:舒服极了。 ⑵自由练读,读出“舒服极了”的感觉。 ⑶指名朗读。教师范读,结合生动的描述,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读出感情。 ⑷指名朗读(配音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节并背诵片断。 ⑴指名朗读。板书:精彩 ⑵结合录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⑶提出背诵任务。 3、指导学生学习第4节。 ⑴结合录象,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 ⑵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板书:闹市 4、小结,过渡。 板书:灯的海洋 (三)教学课文第5、6节 1、自由朗读第5节,看一看书上怎样写灯的。 2、结合录象,指导有感情朗读。 3、指导背诵。(结合投影片) 4、齐读第6节。板书:璀璨 (四)巩固深化全文。(结合自编录象) (五)依照第5自然段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1、明确第5节的写法。 2、布置、指导仿写。 3、交流 板书设计 : 浅水湾 舒服极了 海洋公园 精彩 铜锣湾 闹市 灯的海洋 “东方之珠” 篇3"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5册第19课教学设计) 江都市七里中心小学 俞梅新 一、教学目标 设计: 1、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引导学生感悟"东方之珠"的美丽、璀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挖掘课文的人文资源,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拉动与感知对象相关的网络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3、学会本课的10个词语,正确理解"琳琅满目鳞次栉比人流如潮"等词;会用一些简单的句式说话。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从"迷人沙滩著名公园繁华街市"三方面具体感受"东方之珠"--香港的灿烂夺目。 2、恰当地领会课文部分段落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观察图画,导入 新课。 1、【课件演示】同学们,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迷人的夜市灯火辉煌…… 2、【板书课题】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 (二)朗读全文,理清脉络。 1、【课件演示】认真听电脑小博士朗读,听后回答:听完朗读,你想说什么? 2、【课件演示】课文描写了"沙滩公园街市"这几处地方,请对照显示屏,再读读课文,把课文分成5个部分! (三)注重主体,自主学习。 1、【设疑激趣】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觉到沙滩的迷人,公园的著名和街市的繁华,那么你究竟最喜欢哪一处呢? 2、【自主选择】你喜欢哪一处就点击按钮进去看看,再读读课文,说说喜欢的理由! 3、讨论"迷人沙滩"。①【指名朗读】想读第2节的请举手!②【课件演示】请完成填空:( )的浅水湾是( )的好地方。③【课件演示】请完成填空:…… ( ) 在金色的沙滩上,( )着轻柔的海风,( )着浪涛拍岸的声响……④【练习朗读】结合填的词语练习读这两句话,努力读出舒服的感觉。 4、讨论"著名公园"。①【朗读想象】读一读第3节,闭眼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②【课件演示】它们有的 ( ),有的 ( ),有的( ),有的 ( ),游客不时( ) 。③【课件演示】其实,海洋公园吸引人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呢!看一段录像让你一饱眼福……④【语文实践】你也来介绍一下海洋公园,行吗? 5、讨论"繁华街市"。①【课件演示】看图,能给这三个词选择合适的位置吗?②【练习朗读】读第4节,要读出街市的繁华!③【课件演示】谁来正确、流利地读第5节,想一想:这儿把灯光和车灯分别比成了什么? ④【练习朗读】读第5节,读出夜市的灯火辉煌!⑤【语文实践】仿照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四)拓宽渠道,丰富积累。 1、【课件演示】香港的美景还远不止这么些,请大家欣赏几幅图! 2、【朗读小结】齐读第6节,香港的美景数不胜数,这真是"无比璀璨"的一颗"东方之珠"啊! 3、【课件演示】光看图片不过瘾,我们再去看看录像吧! 4、【语文实践】下次我们去香港的话,你可以当导游了吧!怎么样?先来过把瘾! 5、【语文实践】如果,你觉得你这个导游的知识还不够丰富,可以点击网站……(上网冲浪) 6、【全文总结】(略) (五)难字分析,描红学写。 1、【课件演示】看看"浴"的偏旁! 2、【课件演示】注意"浴"的笔顺! 3、【学生练字】先描红,再在作业 本上写三个! 4、(同法练写"剧店焰"等字) 四、教学板书设计 : 沙滩迷人 "东方之珠" 公园著名 无比璀璨 街市繁华 …… “东方之珠” 篇4作者:沈高明 发表时间:2004-4-28 阅读次数:875 作者:武进市星辰实验学校 刘晓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三方面介绍香港的。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感知。 1、 师生共写课题: "东方之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指哪里? 2、 请你试着说一句话,用上这两个词。 ("东方之珠"是我国的香港。 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听说这句。) 3、 检查分节读课文。 在昨天的学习中,大家已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谁有兴趣来读一读? 二、 细读课文。 1、 看录相。 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 课文是怎样来写出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的。先请默读第一节。 板书: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 繁华的街市 3、 细读课文2-4节,结合录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读后交流。 4、 认真再读2-4节,多读读自己喜欢的那一节,体会你喜欢它什么?也可以读一读另外两节,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和大家一起讨论。 5、 细读第二节。 1) 出示图片: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它什么? 2) 质疑:倾听 3) 多么美丽迷人的浅水滩哪!老师也喜欢,你能用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吗? 4) 真是个迷人的沙滩!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作者先总写了浅水滩的特点,接着具体写了人们在这里旅游的感受。 6、 细读第三节。 1) 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 师生引读:香港的海洋公园之所以举世闻名,是因为那里的( ) ,( )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 ) 、 正在表演节目。它们( ) ,( ) ,( ) ,( ) , 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3) 你读懂了什么?(有的……有的……有的……) 4) 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写上"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5) 再读体会,背诵。 7、 细读第四节。 1) 自由读。 2) 读后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填空:( )的摩天大厦 ( )的商品 ( )的街道 3) 质疑。 4) 练读背诵。 8、 细读第五节。 1) 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 出示: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A:中心句,用 画出。中心词:灯的海洋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读下文两句。读好比喻句。 C:再读注意:整个香港 港湾里 马路上 3) 练背。 9、 香港的沙滩那样迷人,公园如此著名,街市这般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齐读最后一节。 10、 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中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三、 作业 :(机动)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 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 课外活动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秋天的田野热闹非凡。 妈妈做事非常细致。 “东方之珠” 篇5(苏教版语文六年制第五册第15课) 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读一读,再抄与,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沙滩街市焰火倾听举世闻名 剧场聚集商店闪耀奔流不息 4、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15、 (第2课时) 执教:徐州市鼓楼区大马路小学 邹凯 一、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词语“鳞次栉比、琳琅满目”,能仿照第5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通过读书学习,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 (一)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节。 2、提问:在课文中,这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呢? 3、学生自由朗读第2节至第4节,边读边想。 4、讨论板书:浅水湾 海洋公园 铜锣湾 (二)教学课文第2、3、4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2节。 ⑴指名朗读。板书:舒服极了。 ⑵自由练读,读出“舒服极了”的感觉。 ⑶指名朗读。教师范读,结合生动的描述,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读出感情。 ⑷指名朗读(配音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节并背诵片断。 ⑴指名朗读。板书:精彩 ⑵结合录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⑶提出背诵任务。 3、指导学生学习第4节。 ⑴结合录象,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 ⑵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板书:闹市 4、小结,过渡。 板书:灯的海洋 (三)教学课文第5、6节 1、自由朗读第5节,看一看书上怎样写灯的。 2、结合录象,指导有感情朗读。 3、指导背诵。(结合投影片) 4、齐读第6节。板书:璀璨 (四)巩固深化全文。(结合自编录象) (五)依照第5自然段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1、明确第5节的写法。 2、布置、指导仿写。 3、交流 板书设计 : 浅水湾舒服极了 海洋公园精彩 铜锣湾闹市 灯的海洋 “东方之珠” 篇6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学写"倾、舒"两字。 【教具准备】 1、录音带。 2、投影片。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 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 (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 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须,准备读给大家听。 (3)检查初读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 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3、细读课文。 (1)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因为它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 香港有 (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和多么美啊,多让人自豪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③齐读。 ④练背。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想想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试试怎样读出文中的意思。 ①各自轻声读。 ②指名读。 ③谁想好了,第1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板书:浅水湾好地方) ④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两个词点明了这个好地方的迷人之处,那就是……(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⑤作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了一同美妙和画面。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波光粼粼的海面……再细读读看,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⑥在这如仙境一般的沙滩上,人们感到真是 ⑦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大家轻读第2句,去大胆想象、体会。 a、出示:因为人们……,所以感受到了"舒服极了"。 b、人们只所以感受到舒服极了,是因为他们……。 ⑧知道怎样读了吗?谁来试试。(指读、齐读) 4、指导背诵。 (1)指投影引读。 (2)抽词语填空读。 (3)看板书试背。 (4)看图试背。 5、配乐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6、指导写字。 (1)认读: shu fu qing tan qian 舒服倾滩浅 (2)书写:(指导笔顺:"倾舒") (3)描红:(纠正姿势) 要注意对容易写错的字的指导。 如"舒"的右边是"予",没有一撇; "倾"中的匕与焰中的臼的笔顺不能写错。 7、作业 : ①熟读课文达到有感情。 ②能默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⒈学习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举世闻名"。下面两句话就是具体写他的举世闻名的。 ⑷小结: 第3自然段写了海洋公园里海豚的表演。 ⒉学习第4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闹市口"。闹市口的具体情况怎样? ⑷看书上插图,对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获得感性认识。 ⑸小结:第4自然段描写了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 ⑹齐读第4自然段。 ⒊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为什么说香港是"灯的海洋"?又是怎样具体描写得? ⑷看书上插图,欣赏夜香港得美丽。 ⑸结:第5自然段描写夜香港灯光如海洋得美丽景色。 ⑹齐读第5自然段。 ⒋学习第6自然段。 ⑴学生按照上面得步骤自学第6自然段。 ⑵检查自学情况。 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请学生小结课文第6自然段. ⑷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3~6自然段。 ⒈听课文录音欣赏。 ⒉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⒊各人自由轻声背诵。 ⒋分两个大组,一组背,一组听,在交换。 ⒌指名背诵。 ⒍同桌二人练习。 四、布置作业 : ⒈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背诵课文。 “东方之珠” 篇7一、复习导入1、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东方之珠”是哪? 2、是啊,香港是美丽的东方之珠。瞧,这就是香港。(出示图片)课文介绍了香港的哪几个地方?那儿有( ),( ),( )。生接说,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画。3、最喜欢香港的哪个地方?请你读一读课文二、三、四小节,边读边想哪一个地方最好玩,把它多读遍,等会介绍给大家。 二、细读课文(一)迷人的沙滩瞧,小咕咚听见我们要去香港,也来加入我们。让我们先去迷人的沙滩。1、小咕咚说:“为什么要先去迷人的沙滩?”我们把书拿出来,好好读读第二小节,看看迷人的沙滩是什么样的?2、交流。(浪平沙细 阳光和煦金色的沙滩 轻柔的海风 浪滔拍岸的声响)3、出示图画。师:小咕咚说这么好玩,让我们去吧。瞧,这就是金色的沙滩,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洒在了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现在我们就站在这金色的沙滩上,你最想干什么?(跑、捡贝壳)4、行,我们就光着脚丫去沙滩上走一走。(生站起来原地走)老师描述:现在我们的脚踩在金色的沙滩上,细细的滑滑的沙子从脚趾缝里漏出来,抬头可以看见美丽的大海,弯下腰还可以捡到贝壳,你们感觉到什么?(脚痒痒的、很好玩、很舒服)因此“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出示第一句话。师:你能把这种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吗?读第一句。5、刚才我们看了一会大海,捡了一会贝壳,现在让我们继续往前走。这样走走停停很随意地走叫——漫步。(出示漫步词语卡片)6、在这舒服的沙滩上玩累了,这时一阵凉爽的海风吹来,你有什么感觉?(舒服)你能把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吗?(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师:“沐浴”是什么旁?三点水与什么有关?对了,沐浴原来是指洗澡,现在指什么?(脸上吹着海风)对呀,脸上吹着海风,就像在洗澡一样,真—(舒服)。7、还有更舒服的呢!听——(放海浪的声音)师:刚才我看见很多小朋友侧着头认真地听,这就是——(倾听)。听了这音乐,你感觉到了什么?(像在妈妈的怀里)你能读好它吗?(出示第二句)8、总结。浅水湾有金色的沙滩、和煦的阳光、轻柔的海风、还可以听到浪涛拍案的声响,真是太——(舒服)了。你能把它读出来吗?(配乐朗读) (二)著名的公园小咕咚:“去完了迷人的沙滩,还有更迷人的地方呢!我们一起去海洋公园看看吧。”(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1、到了海洋公园,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表演的?让我们来读读书。2、学生读书。3、你看到了什么?(海豚、海狮)4、这儿的动物很多,他们的表演一定很精彩,他们是怎样表演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5、看,海豚,海狮表演开始啦!〈海豚录像〉你觉得动物的表演怎么样?(很精彩)你能再读读吗?(出示3、4两句,个别读后齐读)6、海洋公园动物的表演不仅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全世界的人们。出示第二句,个别读后齐读。7、所以海洋公园不仅中国有名,而且全世界有名。老师板书:举世闻名。老师解释举世就是全世界。8、小结:有这样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园,难怪会举世闻名。让我们在来读一读课文。 (三)繁华的街市——铜锣湾小咕咚:“去完了著名的公园,孩子们让我们乘上去铜锣湾的双层巴士,不多时就到了铜锣湾。”(繁华的街市——铜锣湾)1、老师:瞧。一下车,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鳞次栉比的高楼图片)有什么感受?2、老师:这些楼房一幢挨着一幢,高高低低,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我们就叫它——学生:鳞次栉比。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 3、继续往前走,到了大商店。你看到了什么?你又看到了什么?这儿的东西真多啊,眼睛看都看不过来。这就是——学生说“琳琅满目”。教师出示词语卡片。4、出了商店,来到大街上,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读词语。人很多,就像流动的潮水,这就是——学生说“人流如潮”。教师出示词语卡片。5、我们看到了( 鳞次栉比的高楼 )、(琳琅满目的商店 )、(人流如潮的街道)。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铜锣湾吗?读词语“热闹”。你们能把这种热闹、繁华的景象读出来吗?(齐读第4节)。6、整体感知。齐读234自然段。 (四)夜晚的香港小咕咚:“哎呀,不知不觉天黑了!我们晚上也别回去了去看看香港的夜景吧。”1瞧,这就是香港的夜景。(出示图片)2、你觉得香港的夜景美吗?3、你想用那些语句来赞扬一下。看一看书第5小节,读一读,看看谁会赞扬。3、看一幅图,出示一个句子。反复朗读两句比喻句“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4、评价。 你们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来赞美香港的夜景。你把这灯光比作烟火,真美。你把这灯光比作长河,真有气势。5、港湾里是灯,马路上是灯,街上是灯,商店里是灯,这儿是灯,那儿是灯,难怪我们把香港的夜晚比作——灯的海洋。6、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香港的夜晚。 (五)最后一节1、香港这么美,不仅有写文章来赞美它,还有人用一首歌来歌颂它,想听吗?放《东方之珠》歌曲。2、看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热闹的铜锣湾以及香港夜晚的美丽,还听了优美的歌曲。这时你最想对香港说什么?出示:香港,你________________!3、正因为香港这么美,就像是一颗无比珍贵的宝石,在世界的东方闪闪发亮,所以我们说“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指板书课题) “东方之珠” 篇8一. 说教材 1997年7月1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的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国标本苏教版选编了这篇课文——《东方之珠》。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课文的语言简洁、优美,对香港的介绍层次非常清晰,把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大都市风貌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二说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形象直观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 多媒体辅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优美的图画,也为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词语做铺垫。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激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力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4.情境教学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设置了一个“扮演播音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 学法. 1. 合作学习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如何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并且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呢?在整个充满灵性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读中自悟, 自己悟出课文中蕴涵的情感,感悟出学习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在说说、读读、评评中,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一遍读都具有目的性和指导性。 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并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运用图片、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通过视听材料和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体会到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本课通过让学生扮演播音员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读等方法,增强学生朗读课文的趣味性,同时通过学生自己收集的图片或文字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这一课需用三个课时,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四.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感受香港的繁华、著名、迷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续练、讨论、评价、欣赏、背诵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符合本课的特点,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学习具有趣味性、审美性,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体会“东方之珠”的美丽繁华,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巩固新知. 课一开始,我就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并让学生结合画面去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导读课文,引导实践.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会通过出示地图,引读课文,让学生朗读,然后用指导观察法,在观察中初步了解香港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第二至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最想去哪里玩?”引导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用旅游者的眼光读课文看香港,我以学定教,从学生的意愿出发确定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借助图片,课前收集的资料,或者播放香港的录像片,让学生扮演播音员,对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段进行朗读。然后用鼓励欣赏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再组织大组交流,品味课文意境。在朗读和交流中,重点让学生品味本课优美语言,感受作者对香港的赞美与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香港、对祖国的情感。 在二至五自然段中,“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是本课的理解难点,教学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们结合画面,这样便能轻而一举的理解这些词语了。 第六自然段也就是本课的中心句“香港真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贯穿全文。从而使情感有浅入深,由弱到强,抒发对香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课文和实践都是相结合的,脱开书本后呢,可以开展“香港”专题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行选题,或组织专题学习交流活动,可以开展小报展览,图片展览。或者“我爱香港”的专题汇报活动。 同时,我会充分发挥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作用,给学生简单介绍香港的工业体系,商业区,还有天坛大佛、宋城、九龙城寨公园这些旅游景点等。这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铺设桥梁,达到抛钻引玉的目的。 现在我说一说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潜水湾 —————— 迷人 东方之珠 海洋公园 —————— 举世闻名 铜锣湾 —————— 热闹 夜晚 —————— 灯的海洋 整篇课文是从“潜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夜晚”这几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我会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总结概括出这几个景点的特点给板书出来。 我这样设计板书呢,可以让学生们一目了然的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东方之珠” 篇9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学写"倾、舒"两字。 【教具准备】 1、录音带。 2、投影片。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 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 (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 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须,准备读给大家听。 (3)检查初读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 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3、细读课文。 (1)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因为它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 香港有 (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和多么美啊,多让人自豪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③齐读。 ④练背。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想想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试试怎样读出文中的意思。 ①各自轻声读。 ②指名读。 ③谁想好了,第1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板书:浅水湾好地方) ④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两个词点明了这个好地方的迷人之处,那就是……(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⑤作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了一同美妙和画面。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波光粼粼的海面……再细读读看,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⑥在这如仙境一般的沙滩上,人们感到真是 ⑦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大家轻读第2句,去大胆想象、体会。 a、出示:因为人们……,所以感受到了"舒服极了"。 b、人们只所以感受到舒服极了,是因为他们……。 ⑧知道怎样读了吗?谁来试试。(指读、齐读) 4、指导背诵。 (1)指投影引读。 (2)抽词语填空读。 (3)看板书试背。 (4)看图试背。 5、配乐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6、指导写字。 (1)认读: shu fu qing tan qian 舒服倾滩浅 (2)书写:(指导笔顺:"倾舒") (3)描红:(纠正姿势) 要注意对容易写错的字的指导。 如"舒"的右边是"予",没有一撇; "倾"中的匕与焰中的臼的笔顺不能写错。 7、作业 : ①熟读课文达到有感情。 ②能默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⒈学习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举世闻名"。下面两句话就是具体写他的举世闻名的。 ⑷小结: 第3自然段写了海洋公园里海豚的表演。 ⒉学习第4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闹市口"。闹市口的具体情况怎样? ⑷看书上插图,对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获得感性认识。 ⑸小结:第4自然段描写了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 ⑹齐读第4自然段。 ⒊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为什么说香港是"灯的海洋"?又是怎样具体描写得? ⑷看书上插图,欣赏夜香港得美丽。 ⑸结:第5自然段描写夜香港灯光如海洋得美丽景色。 ⑹齐读第5自然段。 ⒋学习第6自然段。 ⑴学生按照上面得步骤自学第6自然段。 ⑵检查自学情况。 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请学生小结课文第6自然段. ⑷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3~6自然段。 ⒈听课文录音欣赏。 ⒉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⒊各人自由轻声背诵。 ⒋分两个大组,一组背,一组听,在交换。 ⒌指名背诵。 ⒍同桌二人练习。 四、布置作业 : ⒈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背诵课文。 “东方之珠” 篇10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ēn qiǎn mù yù shū fu jù chǎng jīng cǎi yè diàn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多音字注音组词。 剧( ) 倾( ) 浴( ) 逢( ) 据( ) 顷( ) 俗( ) 缝( ) 三、多音字注音组词: 假 结 四、填反义词、近义词。 1、反义词: 聚集—( )宽阔—( )舒服—( ) 2、近义词: 闻名—( )观赏—( )闪耀—( ) 五、改病句: 1、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 2、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六、选词语填空: 精美 精彩 精湛(zhàn) 1、这是一场( )的演出。 2、姐姐送了我一份( )的生日礼物。 3、这( )的技艺让人赞不绝口。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 ),那里有( )、( )和( )。 2、浪平沙细、阳光( )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 )沙滩上,沐浴着( )海风,倾听着( )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3、香港的海洋公园( )。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他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跃起,游客不是被逗得开怀大笑。。 4、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 )大厦( ),商店里的各种商品( ),宽阔的街道上( )。 5、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 )的焰火( )。马路上( )的车灯,如同( )。 6、香港,真是一颗无比( )的“东方明珠”。 1)给短文填上空缺的内容。 2)把文中的比喻句话上横线。 3)全文是按( )结构来写的。 4)在2——5自然段中,作者分别介绍了香港的( ) ( ) ( ) ( )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 )段,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 )之情。 5)第五自然段是( )的层次结构,仿照第五段的写法,完成下面分写部分。 一到节假日,街道就热闹起来。—————————————————————————————————————————————————— “东方之珠” 篇11一、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东方之珠”指的是哪儿吗? 生:(齐答)香港。 师:对,是香港。 (简介香港)香港地处我国南方珠江海口的东侧,1842年被英国侵占。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回到我们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介绍香港这个城市。(板书课题:“东方之珠”) 师:(解释题意)“珠”指的是珍珠的意思,你们见过珍珠是什么样的吗? 生:见过。它是乳白色的。 生:它是圆润的,光滑的,非常美丽。 生:它也很值钱,比较贵重。 师: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的珍 珠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录象,看完后你们就知道为什么了。 (看录像感知香港的美丽。) 师:录象看完了,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说香港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和感受呢? 出示句式:香港 生:香港真美丽啊! 生:香港真漂亮! 生:香港真是繁华啊! 生:香港我爱您! 师:录像中的香港可真是美丽啊,同学们说得也非常好。想不想再看一遍录像啊? 生:(齐答)想。 师:这次我们在看的时候啊,老师希望大家看完后能说说录像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哪些地方好吗? 生:(齐答)好。 (师生共同再次观看录像)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录像看完了,请同学们说说介绍了香港哪些著名的旅游胜地? 生:介绍了香港的沙滩、海洋剧场、街市商店。 (师板书:沙滩 海洋剧场 街市) 师:说得真不错,看得真是仔细。刚刚同学们在录像中看到的景色,在课文中都有介绍。老师想请同学们从这三个地方中选择一处你最喜欢的景色来认真地读一读,准备带我们去那里游玩一番,好不好?看哪个小导游介绍得最好,最称职! (学生自读课文) 三、 精读感悟、深化理解 师:小导游们都准备好了吧?下面我们开始吧。先请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香港的地理位置。 生:香港在祖国的南边,靠着大海。 生:香港是个港口城市,是祖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生:老师,什么是“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师:问得真好,哪个小导游能帮他解释一下呢? 生:香港在祖国的南边,每天都有船和飞机通向世界各地,就像一个大门,所以叫“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师:说得真棒!让我们齐读第一小节。 (齐读第一小节) 师:我们已经来到了美丽的香港,哪个小导游想率先给我们介绍一处美景呢? 生:老师我想带大家去海滩玩。 生:老师我想带大家去海洋公园。 生:我也想把海洋公园介绍给大家。 师:看来小导游们还真是积极地做了准备,那么我先去海洋公园吧,想介绍海洋公园的小朋友站起来,人还真多,谁来介绍呢?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海洋公园? 生: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师:什么叫举世闻名? 生:就是很多人都知道,全世界有名。 生:很著名,很出名的意思。 师:说得都对,那么那儿什么最著名呢? (板书:著名的海洋公园) 生:那儿最吸引人的是海狮和海豚的精彩表演。 师:什么叫“精彩”?谁来联系课文说说。 生:表演得很丰富,很好看。 生:海狮和海豚的表演非常得出色。 师:我想请一位小导游结合录像介绍一下海狮和海豚的表演如何精彩?(放这段录像) 生:它们有的顶着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生:海狮和海豚的表演可精彩了,它们有的顶着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还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们不适被逗得开怀大笑。 师:介绍得非常棒,那么你们根据他们的介绍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海狮和海豚的表演非常精彩,很好看。 生:我从课文中出现了四个“有的”知道了了海狮和海豚的表演非常丰富,确实很精彩。 师:这个同学非常会读课文,从四个“有的”知道了它们表演的精彩,那么你们能用“有的”造句吗? 生:自习课上同学们有的看书,有的写作业 ,还有的画画,大家都很认真。 生: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踢毽子,有的追跑打闹,还有的打羽毛球,大家玩得都很开心。 师:说得不错。小导游们把海狮和海豚的精彩表演介绍给了大家,大家也观看了录像,那么想一想如果你是游客你看了如此精彩的节目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我感到很高兴。 生:我感到很快乐,我会开怀大笑的。 师:高兴、快乐的心情让我们看了表演开怀大笑,谁能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呢? (指导朗读) 师:我们兴致勃勃地玩过了海洋公园,下面去哪玩呢? 生:我想把沙滩介绍给大家。 生:我也是。 师:那好吧,我们去沙滩玩。哪位同学说说为什么想去沙滩啊? 生:因为浅水湾的沙滩特别迷人。 生:因为那儿有大海,有沙,我们城市里没有。 师:谁来说说浅水湾沙滩如何迷人,怎样吸引了你? (板书:迷人的沙滩) 生:我读了课文知道了那儿的沙滩浪平沙细,阳光和煦,所以我特别想去玩。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和煦”吗? 生:阳光“和煦”就是说阳光很暖和,照在身上很舒服。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还有什么吸引着你们呢? 生:我从课文中知道了那儿的沙滩是金色的,而且海风吹得很轻柔,所以我想去看看。 生:我从没有听过浪涛声,课文中说浅水湾的浪涛很好听我想去听一听。 师:原来浅水湾的沙滩有这么多优美的风景吸引着同学们,那我们再来看看录像感受一下她的迷人。 (观看这段录像) 师:看了录像,你们能想象出漫步在金色的沙滩,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动听的浪涛声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我想应该很轻松。 生:我感到特别的快乐,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生: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很高兴。 师:你们都从课文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 生:我从“漫步”这个词,慢慢地走在沙滩上应该感到很轻松。 生:我从“倾听”这个词,“倾听”是仔细、认真听的意思。仔细地听浪涛声心里应该很快乐,没有烦恼,如果有烦恼就没有心思听了。 师:说得都不错,那么我们请喜欢沙滩的小朋友带着这种感受来把这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导朗读) 师:香港还有一处地方很吸引喜欢购物游人,知道是哪吗? 生:(齐答)铜锣湾。 师:那么我请全班小朋友齐读这段,想一想从这段中你了解了什么呢? (全班齐读) 生:我知道了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 生:我知道了那儿特别的繁华。 师:哦,那儿是繁华的街市啊。 (板书:繁华的街市) 师:你们从哪看出它特别繁华呢? 生:高楼特别多,书上说“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字典上说“鳞次栉比”是说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多。 生: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商品的种类多。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说明人很多,像潮水一样。 师:哦,繁华的街市上楼多、商品多、人更是多,真不愧是三大闹市口之一啊!让我们再看看录像来感受一下它的繁华。 (观看这段录像) 出示填空:( )的高楼 ( )的商品 ( )的街道 (讨论填空,齐读这段课文。) 师:逛了一整天的香港了,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可是我和小朋友们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发现晚上的香港又是一番景色。 (出示挂图:香港的夜景) 师:夜晚中的香港漂不漂亮?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灯特别的多,连海里都有灯光。 生:房子都是透明的了,灯的颜色都是五颜六色的。 生:像颗大宝石发出晶莹的光。 师:说得真好,看来给你们的感受还是很深的。那我们来仔细地看看书,感受下夜幕之下的香港是怎样的美丽。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词。 (自由朗读课文,勾画词语。) 师:我来请同学说说给你印象最神的词是哪些? 生:夜晚的香港是“灯的海洋”,什么是灯的海洋? 师:对啊,什么是“灯的海洋”?哪个同学知道? 生:因为香港夜晚的时候灯特别多,像海洋一样。 师:说得很对,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灯特别多呢? 生:从“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这两句话中看出灯多。 生:这两句话中我还能知道它们是比喻句。 师:非常好,那么谁来说说它们是怎么打比方的。 生:“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是把港湾里的灯光比喻成了焰火。 师:说说港湾里有哪些灯光? 生:有轮船的灯,有美丽的霓虹灯,有楼房的灯,很多。 师:非常好,那么第二句怎么打比方的? 生:“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是把马路上的车灯比喻成了闪光的长河。 师:香港到处都是灯,路灯、车灯、霓虹灯,很多很多种,到了晚上啊香港真是成了“灯的海洋”,看上去特别的美丽,特别的璀璨。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 (全班齐读: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师:什么叫“无比璀璨”? 生:说明香港特别漂亮,无人能比的。 生:“璀璨”是很光彩鲜明的意思,“无比璀璨”说明香港的光彩是谁的比不上。 师:解释得非常好,香港有着那样迷人的沙滩,公园如此著名,街市这般繁华,每一个游客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确实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啊!让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齐读全篇课文) 四、 发挥想象,仿写一段话 师:课文上完了,你能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吗? 出示句子: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 课外活动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秋天的田野热闹非凡。 妈妈做事非常细致 (学生练习仿写) “东方之珠” 篇1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感悟“漫步、沐浴、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等词语的意思。 3、掌握第五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体会香港的美丽与繁华。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收集香港的资料和图片。 师:小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歌曲欣赏。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吗?(板书课题)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是啊,香港被人们誉为——(引说课题,板书引号) 2、交流香港的资料。 师:你知道香港吗?(指名交流,师概括学生的回答,如:这是香港的地理位置;香港的经济情况;点出香港1897年的时候被沦为殖民地,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回归祖国的怀抱。)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同学们想去香港看看吗?让我们跟随作者去香港游览吧! 2、自读课文。师:打开书,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语句读通,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学习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沐浴 舒服 精彩 阳光和煦 倾听 举世闻名 碧波荡漾鳞次栉比 琳琅满目 人流如潮 奔流不息 璀璨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课文正音,疏通句子,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语。 三、研读课文。 1、跟着作者游览了香港,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2、找出中心句。师:同学们谈的这些感受,作者用一个句子就概括起来了,是哪一句,找一找,把它划出来。 3、出示中心句,齐读,理解“璀璨”。师:找到这句话的同学请举手。(映出中心句),一起读。什么叫“璀璨”啊? 4、为什么课文称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点?(学生交流,老师板书:沙滩 公园 街市) 5、全班交流: (1)浅水湾 ① 师:让我们先去沙滩上走一走,自己读读第二小节,体会、感受。 ② 指名谈感受。师:你能结合课文中的词语来谈一谈吗?(引导学生通过找出“浪平沙细”、“阳光和煦”“漫步”“沐浴”“倾听”等词语来谈——舒适悠闲,真切地体会“舒服极了”,“迷人”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来理解,) ③ 小结:是啊,在这浪平沙细的沙滩上漫步,沐浴着海风和阳光,倾听着浪涛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板书:舒服)瞧,作者这些描写感受的词语用得多准确啊! ④ 指名读。师: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⑤ 师生读第二节。师:读得太好了,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我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好吗? 过渡:游完了沙滩,接着该去哪儿了? (2)海洋公园 ① 自读课文。师:好,玩去吧!(怎么玩?读课文) ② 谈感受。师:觉得海洋公园怎么样?(板书:有趣) ③ 指名读。师:谁能把有趣读出来? ④ 指导朗读。师:同学们,海洋公园是很大的,里面有许多展览馆,而作者只选了其中的一个景点,哪里啊——(海洋剧场),那里有——(海豚、海狮精彩的表演),表演了什么啊?——(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多——(有趣啊!)现在谁能来读读课文,把这些表演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⑤ 小结:啊,这么有趣的表演,怪不得海洋公园能——(举世闻名)。 过渡:最后我们要去香港三大闹市口之一的——(铜锣湾)。 (3)铜锣湾 ① 指名读课文。师:谁来读读第四小节? ② 理解词语“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琳琅满目”。 a、什么叫“摩天大厦”啊?“鳞次栉比”呢?(出示图片)像这样许多高楼一座挨着一座,非常密集,就叫“鳞次栉比”。 b、“琳琅满目”呢?瞧,这么多的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c、“人流如潮”说明——(人很多,就像潮水一样)你们能给他换个词儿吗?(人山人海,接踵摩肩、比肩继踵)说得真好。 ③ 谈感受。师:这个街市给了你什么感受?(热闹) ④ 齐读课文。师:拿好书,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四、小结。 1、师:刚才我们一起去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香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出示中心句。师:这样的香港,真不愧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3、师:到了夜晚,这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下一堂课老师再带着大家去游玩。 4、齐读2-4小节。师:现在先让我们把今天饿旅游景点回顾一下,拿好书,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读课文2-4小节。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抄写本。2、完成习字册。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 ( )的沙滩 ( )的街市 ( )的海风 ( )的阳光 ( )的表演 ( )的人工湖 ( )的大厦 ( )的商品 ( )的街道 2、分类摘录成语。(可以从课文中找出,也可以说说你课外积累到的。) (1)描写水面的成语(2)形容人多的成语(3)形容色彩多而美的成语 3、回忆课文。 昨天我们一起游览了香港的三个景点,分别是(浅水湾沙滩、海洋公园,铜锣湾),你能选择上面的一些词语来介绍课文中香港的一个景吗?通过这些景点让我们感受到——(齐读中心句) 二、研读第五小节。 过渡:香港的夜景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1、出示图片欣赏。师:瞧,这就是香港的夜景,你们觉得怎么样? 2、谈感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这样美的夜景,课文是怎么来描写的呢?自己读读课文,体会体会。 4、指名回答,体会比喻句的用法,本体喻体的恰当,先总后分的写作结构,总写什么,分写什么。 5、齐读这一小节。 6、课外拓展。香港的夜晚是那样的迷人,巴金老爷爷也写过一篇文章《香港之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巴金眼中的香港之夜。 三、总结课文。 1、欣赏了香港白天和夜晚的景色,你觉得香港有没有给你留下新的印象? 2、理解“东方之珠”(世界东方的一颗明珠,表现了人们对她的珍爱。)和引号的作用。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2、背诵课文。3、预习15课。 板书: 迷人的沙滩 舒服 著名的公园 有趣 “东方之珠” 繁华的街市 热闹 灯的海洋 东方之珠02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录像 东方之珠01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录像 《“东方之珠”》快乐练习:同步轻松练习 《“东方之珠”》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5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4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3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2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1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2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1 《“东方之珠”》词语 《“东方之珠”》词语理解 《“东方之珠”》素质教育新学案 自主,让孩子活起来!──《东方之珠》教学案例分析 《“东方之珠”》教学建议 《“东方之珠”》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东方之珠”(教案、说课等) “东方之珠” 篇13一、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体现这一全新的阅读理念,本教学设计立足于“阅读文本”,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倾听”、“闪耀”口头造句。 3.朗读品味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香港的繁华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 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香港的赞美和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总分的叙述方式,学习仿写。 五、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课前交流,播放《东方之珠》这首歌曲。 一、谈话导入: 1、刚才听到的那首歌歌名是什么?(东方之珠)你真会听。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大家知道这首歌曲是描写了哪里吗? 2、谁能用上"香港"和"东方之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二、学习最后一段: 1、 出示: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说到珠。我们见过的明"珠"都是什么样的?使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词? 理解:璀璨。 2、-齐读句子。质疑:读了这句,你想知道些什么?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吧,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问题吧。 过渡: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香港有迷人的 ,著名的 ,繁华的 。学生接说,师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这么多的景点,就让我们和作者乘上飞机,一起去饱览下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吧。 (课件:飞机 揭开:香港之旅) 三、读中感悟。 师:去香港的路途比较遥远,路上这么长的时间,那让我们拿起手中的旅行手册,请你们自由地读读课文,找到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把它多读几遍。 那你们最想去的是什么地方?举手表决,决定去人多的地方。 相机学习: 学习第三自然段 同学们很有眼光啊,第一个就选择去海洋公园。行,赶快读一读这段,想一想那里为什么这么吸引你? (出示句子: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它们有的……有的……有的……。) 1.一生读第三自然段,师:你为什么喜欢去海洋公园啊? 今天正赶上演出呢,你们可以一饱眼福了,一起看看吧。 2.(播放录象) (随机采访:你觉得你的笑和一些女孩子的微笑有什么区别?你为什么这么笑呢?)理解:开怀大笑。 动物表演非常精彩,非常滑稽。你能用“动物表演开始了,它们有的……有的……有的……”来说一说你刚看到的吗? 3.也正因为这群小精灵精彩的表演,不仅吸引了你们这么多的小朋友,还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呢,海洋公园才会被世界知道,才会这么的------举世闻名。 板书:闻名 4. 重播录象,指名配音。 点题:香港有这么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难怪人们要把香港称作是"东方的一颗明珠"。 学习第二自然段 表演再精彩,可我们也不能逗留太久,你准备带我们去哪儿?(浅水湾) 1、 出示第一句。 2、 你为什么想带我们来到浅水湾呢? 理解:浪平沙细 阳光和煦 3、指名读。 师:这么迷人的地方,难怪一到节假日,人们就结伴来到了这里度假休息。 出示第2句。 1、请你们去轻轻地读,慢慢地想,细细地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交流: 2、 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我们仿佛已经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太美了!老师忍不住也想来读一读。 学生纠错:听 倾听 惊涛拍岸 浪涛拍岸 3、配乐朗读。 点题:有这么迷人的浅水湾,香港不就是那东方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吗? 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精神养足了,我们又该出发了,有些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带我们到繁华的街市去游览了,你们想去吗? 1、 读读课文第四段,你觉得香港的街市怎么样? 2、 小组讨论:你觉得这副图热闹吗?那在上面添上什么才算是热闹繁华的街市呢? 小组交流: 围绕:摩天大厦 鳞次栉比 琳琅满目 和人流如潮 展开讨论,师相机出示图画帮助理解。 3、香港的街市给你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相信你们也一定能读好了。请一小组读。 还有哪一组来展示你们的读书。 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是呀!白天的香港热闹非凡,就像一位活泼的少女;而夜晚的香港却是那么宁静安逸。 1、出示图:你看夜晚的香港是什么样的?指名说。出示句子。 2、你们眼中灯的海洋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 (烟火!你们最近见过放焰火吗?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眼中灯的海洋还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句子。 明亮的车灯真多啊!如同闪光的长河,不停地流淌着。男生读。 4、香港的灯美得犹如焰火从天空溅落到人间,多得好似闪光的长河不停地在奔跑,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小结:看,作者看了美丽的灯光之后进行了丰富的想象,我们平时的写作也应该这样。 5.小练笔: 出示:国庆节那天,大街上可热闹了。 。 四、总结升华。 1、一天的香港之旅结束了,我们乘坐返航的飞机即将离开香港,看着机舱外灯光闪耀的香港,你最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2、香港的沙滩、公园等地方的景色是如此迷人,物产又是这么丰富,香港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3、 香港的过去伴随着屈辱,一百多年前,它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成为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中回来了。让我们来祝福香港吧。 带着这样一份心,这样一份情,再去细细品味“东方之珠”的风采吧。 4、 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再次满怀深情地朗读课题。:东方之珠 “东方之珠” 篇14【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可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地交代了香港的地理位置以及三大景观。第二到第五自然段,以“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这三大景观具体展现了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赞美了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也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诵读课文感受到香港的繁华、美丽。但是让学生感知离自己生活较远的事物是比较困难,也不够真切的。于是教学本课时,出示了中国地图,制作了精美的香港风光课件,引用了录象片段等直观手段,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走入文本,体会其中情感;借助课外补充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倾听”、“闪耀”口头造句。 3、感受香港的美丽和繁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教学准备】 1.收集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2.制作有关香港情况的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我们前些日子了解了美丽富饶的北大荒,欣赏了西湖的迷人风光,也饱览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今天,让我们再去游览南海边的现代国际城市——香港。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东方之珠”。师相机板题:14“东方之珠” 2、采用多幅图片展示,让学生走入香港这个繁华都市,接着由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香港。 3、齐读课题,设疑“为什么说香港是‘东方之珠’”。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前面所学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爱祖国的情感,利用图片展示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激发学生对香港的赞美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和2-5自然段的中心词,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找中心句和中心词,让学生能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 相机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三、合作探究,精读感悟 (一)引导学生小组内自主学习喜欢的部分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5自然段中的其中一个自然段,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做上喜欢的记号,小组内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香港的美丽与繁华。小组内喜欢哪个自然段就学习哪个自然段,给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二)小组汇报,指导朗读:(可不按课文顺序)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借助课件中的有关图片让学生理解“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进而理解香港是“万国市场”。 (1)香港的面积并大,为什么说她是“万国市场”? (2)“万国市场”是什么样子的,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她的特点? (3)“万国市场”里的商品这么齐全,你能通过读来展现吗?(抓住“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结合课件中有关美食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一应俱全”,感受“美食天堂”,并指导朗读。 (1)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体现香港的美食特点?(一应俱全) 结合句子理解:一应俱全 (2)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让人们尽情享用呢?请你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读一读。(课件演示) ( 3)看到这么多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的感受吗? (设计意图:用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已有的词汇恰如其分地得到运用,增强学生积累词语的欲望。) ( 4)朗读:这么多的美食,这么好的地方,你能通过读来展现吗?想想该怎样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抓住词语“出色”及相关句子感受海洋公园的“举世闻名”。 (1)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 (2)海豚和海狮表演得怎么样?能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吗?(出色) (3)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划出来,读一读。 (4)如果你看了海豚和海狮的表演,你的心情怎样?请你试着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5)试用“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有时……”说句子。 (设计意图:练习用“一会……一会……”“有时… …有时……”说话,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学习第五自然段。 抓住中心词和两个比喻句引导学生感受香港夜景的美。(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1)这一段的中心词是什么?(灯的海洋)(课件出示:香港夜景图片) (2)“灯的海洋”从哪儿可以看出? (3)文中用了两个比喻句来形容香港美丽的夜景,让我们一起来读出香港美丽的夜景吧。 5、学习第六自然段 (1)、谈话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香港是一个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有著名的海洋公园、美丽的夜景。她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所以,作者最后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香港着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四、拓展升华 1、是啊,香港是如此的美丽、繁华。那除了课文里的介绍,你对香港还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交流(自由交流你知道的香港)。 2、通过同学们的精彩介绍,我们对香港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们知道吗?香港这颗璀璨的明珠身上还有着一段不平常的历史。(音乐《东方之珠》响起)早在1840年香港就被英国占领。一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才回到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成为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如今,香港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也是功能齐全的国际金融中心。对香港,同学们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吗?(生赞美香港)让我们和文中的作者一起来赞美她: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课件出示)。 3、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把香港比喻成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的原因了吗?(把香港比作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是说香港特别美丽、繁华,无人能比。) 4、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香港,璀璨的明珠》。让我们忠心祝愿香港这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设计意图:通过香港区旗图案、歌曲《东方之珠》,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充分感受香港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的表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 五、趣味作业 假如你是解说员,向游人介绍你最喜欢的那方面的内容。 【板书设计】 迷人的沙滩——浪平沙细、阳光和煦漫步、沐浴、倾听 14东方之珠著名的公园——海洋公园:海洋剧场人工湖 繁华的街市——铜锣湾:摩天大厦、商品、人流灯的海洋 【教学反思】 《东方之珠》是一篇文字极其优美的讲读课文。通过学习本课感受到香港的美丽和繁华,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0分钟的时间课得上完,朗读也得到位,还得让孩子们走进文本,轻松驾驭文本。因此,在课前我让孩子们去找了有关香港的资料,让孩子们在课前就对香港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我也精心准备了课件,力求为孩子们理解课文,创设情境作好铺垫。 一节课下来,感觉还是有一些收获的:一是课前让孩子去收集香港的资料,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去做了,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生习惯,并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多的延伸和了解。二是对课文内容的处理:对于第一自然段,我没有让孩子们花时间去读,而是通过自己的介绍和有中国地图的课件,让孩子们在无形中理解了,体会到了。我觉得对这样的课文内容应有所取舍,应把握重点和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所以对于购物、美食和游玩,我都只是抓住了重点的词句进行理解,去体会,并及时的出示了课件帮助孩子们去理解,最后再去研读。而对于夜景这一段,在通过课件演示后,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已达到了高潮,我这时就趁热打铁的让孩子们通过读去感受夜景的美,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读喜欢的句子,去品味,去记住它们。在记忆、品读的过程中,香港的美丽、繁华已深深地留在孩子的脑海中。而对于最后的一段教学则是在对课文的小结后让孩子们情不自禁的发出的感叹,以读的形式完成,并辅之于教师不同的激励性语言,让孩子们在一遍遍的赞美声中完成的。三是课件的适时呈现,美食和夜景图片,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海洋公园里海狮和海豚表演的短片一播放,更是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为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走出文本创设了情境,使说话训练有声有色。 但是细思量,还是留下很多遗憾:一是导入谈话这一段设计得太简单,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不好。二是虽然自己精心设计了连接词,但教学时有时不够紧凑,用语有时不准确,教师的评价性,鼓励性语言有待提高。三是在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积累的基础上,开展学练结合的环节中,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练写句子,我用课件出示练笔提示,学生的思路大为开启,但课堂上产生的各不相同的优秀练笔不是很多,也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教学效果。效果不令人满意,这是教学中最大的不足。 “东方之珠” 篇15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读一读,再抄与,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沙滩 街市 焰火 倾听 举世闻名 剧场 聚集 商店 闪耀 奔流不息 4、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15、“东方之珠”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词语“鳞次栉比、琳琅满目”,能仿照第5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通过读书学习,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 (一)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节。 2、提问:在课文中,这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呢? 3、学生自由朗读第2节至第4节,边读边想。 4、讨论板书:浅水湾 海洋公园 铜锣湾 (二)教学课文第2、3、4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2节。 ⑴指名朗读。板书:舒服极了。 ⑵自由练读,读出“舒服极了”的感觉。 ⑶指名朗读。教师范读,结合生动的描述,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读出感情。 ⑷指名朗读(配音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节并背诵片断。 ⑴指名朗读。板书:精彩 ⑵结合录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⑶提出背诵任务。 3、指导学生学习第4节。 ⑴结合录象,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 ⑵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板书:闹市 4、小结,过渡。 板书:灯的海洋 (三)教学课文第5、6节 1、自由朗读第5节,看一看书上怎样写灯的。 2、结合录象,指导有感情朗读。 3、指导背诵。(结合投影片) 4、齐读第6节。板书:璀璨 (四)巩固深化全文。(结合自编录象) (五)依照第5自然段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1、明确第5节的写法。 2、布置、指导仿写。 3、交流 板书设计 : 浅水湾 舒服极了 海洋公园 精彩 铜锣湾 闹市 灯的海洋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