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东方之珠》 |
范文 | 《东方之珠》(精选14篇) 《东方之珠》 篇1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学写"倾、舒"两字。 【教具准备】 1、录音带。 2、投影片。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 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 (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 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须,准备读给大家听。 (3)检查初读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 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3、细读课文。 (1)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因为它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 香港有 (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和多么美啊,多让人自豪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③齐读。 ④练背。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想想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试试怎样读出文中的意思。 ①各自轻声读。 ②指名读。 ③谁想好了,第1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板书:浅水湾好地方) ④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两个词点明了这个好地方的迷人之处,那就是……(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⑤作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了一同美妙和画面。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波光粼粼的海面……再细读读看,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⑥在这如仙境一般的沙滩上,人们感到真是 ⑦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大家轻读第2句,去大胆想象、体会。 a、出示:因为人们……,所以感受到了"舒服极了"。 b、人们只所以感受到舒服极了,是因为他们……。 ⑧知道怎样读了吗?谁来试试。(指读、齐读) 4、指导背诵。 (1)指投影引读。 (2)抽词语填空读。 (3)看板书试背。 (4)看图试背。 5、配乐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6、指导写字。 (1)认读: shu fu qing tan qian 舒服倾滩浅 (2)书写:(指导笔顺:"倾舒") (3)描红:(纠正姿势) 要注意对容易写错的字的指导。 如"舒"的右边是"予",没有一撇; "倾"中的匕与焰中的臼的笔顺不能写错。 7、作业 : ①熟读课文达到有感情。 ②能默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⒈学习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举世闻名"。下面两句话就是具体写他的举世闻名的。 ⑷小结: 第3自然段写了海洋公园里海豚的表演。 ⒉学习第4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闹市口"。闹市口的具体情况怎样? ⑷看书上插图,对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获得感性认识。 ⑸小结:第4自然段描写了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 ⑹齐读第4自然段。 ⒊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为什么说香港是"灯的海洋"?又是怎样具体描写得? ⑷看书上插图,欣赏夜香港得美丽。 ⑸结:第5自然段描写夜香港灯光如海洋得美丽景色。 ⑹齐读第5自然段。 ⒋学习第6自然段。 ⑴学生按照上面得步骤自学第6自然段。 ⑵检查自学情况。 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请学生小结课文第6自然段. ⑷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3~6自然段。 ⒈听课文录音欣赏。 ⒉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⒊各人自由轻声背诵。 ⒋分两个大组,一组背,一组听,在交换。 ⒌指名背诵。 ⒍同桌二人练习。 四、布置作业 : ⒈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背诵课文。 《东方之珠》 篇2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学写"倾、舒"两字。 【教具准备】 1、录音带。 2、投影片。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 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 (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 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须,准备读给大家听。 (3)检查初读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 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3、细读课文。 (1)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因为它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 香港有 (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和多么美啊,多让人自豪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③齐读。 ④练背。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想想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试试怎样读出文中的意思。 ①各自轻声读。 ②指名读。 ③谁想好了,第1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板书:浅水湾好地方) ④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两个词点明了这个好地方的迷人之处,那就是……(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⑤作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了一同美妙和画面。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波光粼粼的海面……再细读读看,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⑥在这如仙境一般的沙滩上,人们感到真是 ⑦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大家轻读第2句,去大胆想象、体会。 a、出示:因为人们……,所以感受到了"舒服极了"。 b、人们只所以感受到舒服极了,是因为他们……。 ⑧知道怎样读了吗?谁来试试。(指读、齐读) 4、指导背诵。 (1)指投影引读。 (2)抽词语填空读。 (3)看板书试背。 (4)看图试背。 5、配乐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6、指导写字。 (1)认读: shu fu qing tan qian 舒服倾滩浅 (2)书写:(指导笔顺:"倾舒") (3)描红:(纠正姿势) 要注意对容易写错的字的指导。 如"舒"的右边是"予",没有一撇; "倾"中的匕与焰中的臼的笔顺不能写错。 7、作业 : ①熟读课文达到有感情。 ②能默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⒈学习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举世闻名"。下面两句话就是具体写他的举世闻名的。 ⑷小结: 第3自然段写了海洋公园里海豚的表演。 ⒉学习第4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闹市口"。闹市口的具体情况怎样? ⑷看书上插图,对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获得感性认识。 ⑸小结:第4自然段描写了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 ⑹齐读第4自然段。 ⒊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为什么说香港是"灯的海洋"?又是怎样具体描写得? ⑷看书上插图,欣赏夜香港得美丽。 ⑸结:第5自然段描写夜香港灯光如海洋得美丽景色。 ⑹齐读第5自然段。 ⒋学习第6自然段。 ⑴学生按照上面得步骤自学第6自然段。 ⑵检查自学情况。 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请学生小结课文第6自然段. ⑷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3~6自然段。 ⒈听课文录音欣赏。 ⒉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⒊各人自由轻声背诵。 ⒋分两个大组,一组背,一组听,在交换。 ⒌指名背诵。 ⒍同桌二人练习。 四、布置作业 : ⒈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背诵课文。 《东方之珠》 篇3一. 说教材 1997年7月1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的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国标本苏教版选编了这篇课文——《东方之珠》。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课文的语言简洁、优美,对香港的介绍层次非常清晰,把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大都市风貌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二说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形象直观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 多媒体辅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优美的图画,也为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词语做铺垫。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激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力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4.情境教学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设置了一个“扮演播音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 学法. 1. 合作学习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如何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并且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呢?在整个充满灵性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读中自悟, 自己悟出课文中蕴涵的情感,感悟出学习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在说说、读读、评评中,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一遍读都具有目的性和指导性。 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并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运用图片、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通过视听材料和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体会到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本课通过让学生扮演播音员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读等方法,增强学生朗读课文的趣味性,同时通过学生自己收集的图片或文字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这一课需用三个课时,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四.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感受香港的繁华、著名、迷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续练、讨论、评价、欣赏、背诵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符合本课的特点,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学习具有趣味性、审美性,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体会“东方之珠”的美丽繁华,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巩固新知. 课一开始,我就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并让学生结合画面去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导读课文,引导实践.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会通过出示地图,引读课文,让学生朗读,然后用指导观察法,在观察中初步了解香港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第二至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最想去哪里玩?”引导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用旅游者的眼光读课文看香港,我以学定教,从学生的意愿出发确定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借助图片,课前收集的资料,或者播放香港的录像片,让学生扮演播音员,对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段进行朗读。然后用鼓励欣赏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再组织大组交流,品味课文意境。在朗读和交流中,重点让学生品味本课优美语言,感受作者对香港的赞美与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香港、对祖国的情感。 在二至五自然段中,“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是本课的理解难点,教学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们结合画面,这样便能轻而一举的理解这些词语了。 第六自然段也就是本课的中心句“香港真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贯穿全文。从而使情感有浅入深,由弱到强,抒发对香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课文和实践都是相结合的,脱开书本后呢,可以开展“香港”专题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行选题,或组织专题学习交流活动,可以开展小报展览,图片展览。或者“我爱香港”的专题汇报活动。 同时,我会充分发挥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作用,给学生简单介绍香港的工业体系,商业区,还有天坛大佛、宋城、九龙城寨公园这些旅游景点等。这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铺设桥梁,达到抛钻引玉的目的。 现在我说一说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潜水湾 —————— 迷人 东方之珠 海洋公园 —————— 举世闻名 铜锣湾 —————— 热闹 夜晚 —————— 灯的海洋 整篇课文是从“潜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夜晚”这几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我会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总结概括出这几个景点的特点给板书出来。 我这样设计板书呢,可以让学生们一目了然的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东方之珠》 篇4作者:沈高明 发表时间:2004-4-28 阅读次数:875 作者:武进市星辰实验学校 刘晓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三方面介绍香港的。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感知。 1、 师生共写课题: "东方之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指哪里? 2、 请你试着说一句话,用上这两个词。 ("东方之珠"是我国的香港。 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听说这句。) 3、 检查分节读课文。 在昨天的学习中,大家已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谁有兴趣来读一读? 二、 细读课文。 1、 看录相。 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 课文是怎样来写出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的。先请默读第一节。 板书: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 繁华的街市 3、 细读课文2-4节,结合录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读后交流。 4、 认真再读2-4节,多读读自己喜欢的那一节,体会你喜欢它什么?也可以读一读另外两节,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和大家一起讨论。 5、 细读第二节。 1) 出示图片: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它什么? 2) 质疑:倾听 3) 多么美丽迷人的浅水滩哪!老师也喜欢,你能用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吗? 4) 真是个迷人的沙滩!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作者先总写了浅水滩的特点,接着具体写了人们在这里旅游的感受。 6、 细读第三节。 1) 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 师生引读:香港的海洋公园之所以举世闻名,是因为那里的( ) ,( )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 ) 、 正在表演节目。它们( ) ,( ) ,( ) ,( ) , 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3) 你读懂了什么?(有的……有的……有的……) 4) 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写上"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5) 再读体会,背诵。 7、 细读第四节。 1) 自由读。 2) 读后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填空:( )的摩天大厦 ( )的商品 ( )的街道 3) 质疑。 4) 练读背诵。 8、 细读第五节。 1) 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 出示: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A:中心句,用 画出。中心词:灯的海洋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读下文两句。读好比喻句。 C:再读注意:整个香港 港湾里 马路上 3) 练背。 9、 香港的沙滩那样迷人,公园如此著名,街市这般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齐读最后一节。 10、 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中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三、 作业 :(机动)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 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 课外活动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秋天的田野热闹非凡。 妈妈做事非常细致。 《东方之珠》 篇5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能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香港吗?香港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在他的身上有着一段不平常的历史。早在1842年香港被英国占领,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如今的香港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有谁知道香港又被人们称为什么?(生答"东方之珠")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14 、"东方之珠" 2、解释课题:人们把香港比做东方的一颗明珠,表示人们对香港的喜爱。 3、香港为什么值得人们的珍爱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三、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那几个地方? 2、学生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学生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重点指导(舒服、观赏、倾听、店、焰火) 指读生词,指点学生从边音、翘舌音、后鼻音方面指导 (2)开火车逐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五、自读课文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板书:祖国的南大门) 2、这段告诉我们香港有什么?(学生答:有沙滩、公园、街市)师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沙滩是什么样?公园是什么样?街市是什么样?(学生答:迷人著名繁华) 3、指导读第一段。(强调"迷人著名繁华") 六、教学生字字形 1、开火车认读 2、同座位讨论自己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记忆生字,学生回答。 3、重点指导倾--耀--焰 4、指导书写,师范写 七、作业 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写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到美丽的香港去游览一番(假想旅行,进行情境) 2、复习生字词。帮助正音、解词。 3、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什么?(生答: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4、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导入:你知道香港的历史吗?(收集到的资料在小小组中交流)派代表介绍香港的过去。 你们想知道香港的现在是什么样吗?(想)看过之后请用一句话来形容香港。(看课件介绍香港的录像片) 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几个方面呢(小小组读完后讨论) 生说,并上台板书:沙滩 公园 街市 你们小组最喜欢香港的哪里,就把那一个自然段再读一读。 2、你们最想去哪里?(课件随机链接沙滩、公园或街市) 3、第二自然段 ⑴指读。 ⑵看课件图片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⑶联系实际说说感受: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想象),沐浴着轻柔的海风(感觉),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闭上眼睛听课件中海浪声),体会舒服极了的感觉。 ⑷女生齐读。 4、第三自然段 ⑴讨论并划出有几句话。 ⑵指导读。(重点是读好句群,并在读中想象情境) ⑶拓展:联系实际,想象动物的表演和游客的反应,感受当时热闹的气氛。 ⑷看课件中录像深化。 ⑸齐读。 5、第四自然段 ⑴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南京的闹市口在哪?) ⑵香港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高楼非常的多。学生介绍:楼大约多少,最高多少层? ⑶链接网页,看图片。 ⑷书上用一个词来形容楼多--鳞次栉比(读) ⑸闹市口除了楼多,还有什么多?(商品多,理解琳琅满目) ⑹还有什么多?(人多,理解人流如潮) ⑺指读第四自然段。 ⑻练习:南京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6、齐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 1、香港的夜景是什么样的?(板书:夜景) 2、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像。(课件配上音乐) 3、生自读。 4、出示图片。(理解车灯像长河) 5、你觉得那句美就读哪句。 6、再指读第五自然段。(配乐) (四)复习巩固 1、你喜欢香港的哪里就把哪个自然段读一读、背一背。 2、香港这样美丽,可是还有很多人没有去香港游览过,你能给他当小导游,向他介绍一下香港的一个景点吗?(让学生选择一个方面,带着自己的准备的图片、资料为小伙伴们进行介绍。注意要指导好学生做导游的一些术语和礼仪。) (五)实践练习 1、(课件出示)香港这样的美丽,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你能为香港设计一个旅游广告,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人吗? 2、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六)作业 1、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2、小小组合作编一份与香港有关的小报。 板书 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 无比璀璨 繁华的街市 "东方之珠" 美丽的夜景 课前思考: 《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三年级学生,对于香港的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在刚开始时可以出示中国地图,首先让学生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然后以一段录像把学生带到迷人的香港。让学生对香港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课文的教学作铺垫。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在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仔细阅读,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学,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情境的创设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因而课上把自己搜集到的优美的图片适时的展示给大家看。把学生带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图文结合,为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词语,感受语言所描绘的意境打下了基础。例如: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是理解的难点,教学时结合画面,先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再通过到文中找相关词语,学生便轻而易举的理解了它们。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本文文字优美,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课后反思: “东方之珠”是描写香港特别的景观并对香港表示赞美的课文。我先出示香港景观的各种图片,让学生对香港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检查自读效果时,特别让学生注意后鼻音要读准确。这篇课文要求背诵,所以在第一课时中我特别加重让学生朗读的程度。指名读,让学生评,例如一个学生读观赏是读成观“cháng”,同学纠正后,反复朗读,才读顺了。 之后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的时候,我总觉得有些牵强,不知道该怎么样让学生答到点子上,又不是以告诉学生答案的方式。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不要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但又要注意怎样引导。 课前思考: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课文的语言简洁、优美,对香港的介绍层次非常清晰,把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大都市风貌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每一段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教学: 1、在感受浅水湾的迷人时,通过抓重点句,让学生轻读、慢想、细品,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来帮助学生感知,并通过老师有意地错误范读来理解“倾听”和“浪涛拍岸”,然后通过指名读,小组读来练习。 2、感受海洋公园的著名时,让学生着重去勾划动物们表演的句子,并通过对“哈哈大笑”一词的理解,让学生深切体会海洋公园的著名。然后让男女生对读,同桌读强化练习。 3、领略街市的热闹时,通过图片和“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街道上人流如潮”等词来感受街市上的繁华与热闹,而香港的夜景则更加迷人了,学生看了图片已欣喜万分,再结合生活实际联想焰火溅落和闪光的长河的情境,更为真切地感受香港夜晚的美。然后让学生读,找出本段主要围绕什么在写。并出示例句“一到节假日,大街上可热闹了”。让学生练习说一段话,再指名生现场说。从而让学生感受作者介绍景物的方法。 4、还可以介绍一些香港的其他特色,以此来突显香港的“璀璨”。 《东方之珠》 篇6"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5册第19课教学设计) 江都市七里中心小学 俞梅新 一、教学目标 设计: 1、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引导学生感悟"东方之珠"的美丽、璀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挖掘课文的人文资源,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拉动与感知对象相关的网络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3、学会本课的10个词语,正确理解"琳琅满目鳞次栉比人流如潮"等词;会用一些简单的句式说话。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从"迷人沙滩著名公园繁华街市"三方面具体感受"东方之珠"--香港的灿烂夺目。 2、恰当地领会课文部分段落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观察图画,导入 新课。 1、【课件演示】同学们,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迷人的夜市灯火辉煌…… 2、【板书课题】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 (二)朗读全文,理清脉络。 1、【课件演示】认真听电脑小博士朗读,听后回答:听完朗读,你想说什么? 2、【课件演示】课文描写了"沙滩公园街市"这几处地方,请对照显示屏,再读读课文,把课文分成5个部分! (三)注重主体,自主学习。 1、【设疑激趣】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觉到沙滩的迷人,公园的著名和街市的繁华,那么你究竟最喜欢哪一处呢? 2、【自主选择】你喜欢哪一处就点击按钮进去看看,再读读课文,说说喜欢的理由! 3、讨论"迷人沙滩"。①【指名朗读】想读第2节的请举手!②【课件演示】请完成填空:( )的浅水湾是( )的好地方。③【课件演示】请完成填空:…… ( ) 在金色的沙滩上,( )着轻柔的海风,( )着浪涛拍岸的声响……④【练习朗读】结合填的词语练习读这两句话,努力读出舒服的感觉。 4、讨论"著名公园"。①【朗读想象】读一读第3节,闭眼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②【课件演示】它们有的 ( ),有的 ( ),有的( ),有的 ( ),游客不时( ) 。③【课件演示】其实,海洋公园吸引人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呢!看一段录像让你一饱眼福……④【语文实践】你也来介绍一下海洋公园,行吗? 5、讨论"繁华街市"。①【课件演示】看图,能给这三个词选择合适的位置吗?②【练习朗读】读第4节,要读出街市的繁华!③【课件演示】谁来正确、流利地读第5节,想一想:这儿把灯光和车灯分别比成了什么? ④【练习朗读】读第5节,读出夜市的灯火辉煌!⑤【语文实践】仿照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四)拓宽渠道,丰富积累。 1、【课件演示】香港的美景还远不止这么些,请大家欣赏几幅图! 2、【朗读小结】齐读第6节,香港的美景数不胜数,这真是"无比璀璨"的一颗"东方之珠"啊! 3、【课件演示】光看图片不过瘾,我们再去看看录像吧! 4、【语文实践】下次我们去香港的话,你可以当导游了吧!怎么样?先来过把瘾! 5、【语文实践】如果,你觉得你这个导游的知识还不够丰富,可以点击网站……(上网冲浪) 6、【全文总结】(略) (五)难字分析,描红学写。 1、【课件演示】看看"浴"的偏旁! 2、【课件演示】注意"浴"的笔顺! 3、【学生练字】先描红,再在作业 本上写三个! 4、(同法练写"剧店焰"等字) 四、教学板书设计 : 沙滩迷人 "东方之珠" 公园著名 无比璀璨 街市繁华 …… 《东方之珠》 篇7作者:沈高明 发表时间:2004-4-28 阅读次数:393 作者:徐州市鼓楼区大马路小学 邹凯 一、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词语“鳞次栉比、琳琅满目”,能仿照第5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通过读书学习,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 (一)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节。 2、提问:在课文中,这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呢? 3、学生自由朗读第2节至第4节,边读边想。 4、讨论板书:浅水湾 海洋公园 铜锣湾 (二)教学课文第2、3、4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2节。 ⑴指名朗读。板书:舒服极了。 ⑵自由练读,读出“舒服极了”的感觉。 ⑶指名朗读。教师范读,结合生动的描述,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读出感情。 ⑷指名朗读(配音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节并背诵片断。 ⑴指名朗读。板书:精彩 ⑵结合录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⑶提出背诵任务。 3、指导学生学习第4节。 ⑴结合录象,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 ⑵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板书:闹市 4、小结,过渡。 板书:灯的海洋 (三)教学课文第5、6节 1、自由朗读第5节,看一看书上怎样写灯的。 2、结合录象,指导有感情朗读。 3、指导背诵。(结合投影片) 4、齐读第6节。板书:璀璨 (四)巩固深化全文。(结合自编录象) (五)依照第5自然段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1、明确第5节的写法。 2、布置、指导仿写。 3、交流 板书设计 : 浅水湾 舒服极了 海洋公园 精彩 铜锣湾 闹市 灯的海洋 《东方之珠》 篇8(苏教版语文六年制第五册第15课) 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读一读,再抄与,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沙滩街市焰火倾听举世闻名 剧场聚集商店闪耀奔流不息 4、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15、 (第2课时) 执教:徐州市鼓楼区大马路小学 邹凯 一、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词语“鳞次栉比、琳琅满目”,能仿照第5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通过读书学习,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 (一)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节。 2、提问:在课文中,这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呢? 3、学生自由朗读第2节至第4节,边读边想。 4、讨论板书:浅水湾 海洋公园 铜锣湾 (二)教学课文第2、3、4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2节。 ⑴指名朗读。板书:舒服极了。 ⑵自由练读,读出“舒服极了”的感觉。 ⑶指名朗读。教师范读,结合生动的描述,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读出感情。 ⑷指名朗读(配音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节并背诵片断。 ⑴指名朗读。板书:精彩 ⑵结合录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⑶提出背诵任务。 3、指导学生学习第4节。 ⑴结合录象,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 ⑵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板书:闹市 4、小结,过渡。 板书:灯的海洋 (三)教学课文第5、6节 1、自由朗读第5节,看一看书上怎样写灯的。 2、结合录象,指导有感情朗读。 3、指导背诵。(结合投影片) 4、齐读第6节。板书:璀璨 (四)巩固深化全文。(结合自编录象) (五)依照第5自然段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1、明确第5节的写法。 2、布置、指导仿写。 3、交流 板书设计 : 浅水湾舒服极了 海洋公园精彩 铜锣湾闹市 灯的海洋 《东方之珠》 篇9一、复习导入1、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东方之珠”是哪? 2、是啊,香港是美丽的东方之珠。瞧,这就是香港。(出示图片)课文介绍了香港的哪几个地方?那儿有( ),( ),( )。生接说,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画。3、最喜欢香港的哪个地方?请你读一读课文二、三、四小节,边读边想哪一个地方最好玩,把它多读遍,等会介绍给大家。 二、细读课文(一)迷人的沙滩瞧,小咕咚听见我们要去香港,也来加入我们。让我们先去迷人的沙滩。1、小咕咚说:“为什么要先去迷人的沙滩?”我们把书拿出来,好好读读第二小节,看看迷人的沙滩是什么样的?2、交流。(浪平沙细 阳光和煦金色的沙滩 轻柔的海风 浪滔拍岸的声响)3、出示图画。师:小咕咚说这么好玩,让我们去吧。瞧,这就是金色的沙滩,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洒在了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现在我们就站在这金色的沙滩上,你最想干什么?(跑、捡贝壳)4、行,我们就光着脚丫去沙滩上走一走。(生站起来原地走)老师描述:现在我们的脚踩在金色的沙滩上,细细的滑滑的沙子从脚趾缝里漏出来,抬头可以看见美丽的大海,弯下腰还可以捡到贝壳,你们感觉到什么?(脚痒痒的、很好玩、很舒服)因此“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出示第一句话。师:你能把这种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吗?读第一句。5、刚才我们看了一会大海,捡了一会贝壳,现在让我们继续往前走。这样走走停停很随意地走叫——漫步。(出示漫步词语卡片)6、在这舒服的沙滩上玩累了,这时一阵凉爽的海风吹来,你有什么感觉?(舒服)你能把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吗?(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师:“沐浴”是什么旁?三点水与什么有关?对了,沐浴原来是指洗澡,现在指什么?(脸上吹着海风)对呀,脸上吹着海风,就像在洗澡一样,真—(舒服)。7、还有更舒服的呢!听——(放海浪的声音)师:刚才我看见很多小朋友侧着头认真地听,这就是——(倾听)。听了这音乐,你感觉到了什么?(像在妈妈的怀里)你能读好它吗?(出示第二句)8、总结。浅水湾有金色的沙滩、和煦的阳光、轻柔的海风、还可以听到浪涛拍案的声响,真是太——(舒服)了。你能把它读出来吗?(配乐朗读) (二)著名的公园小咕咚:“去完了迷人的沙滩,还有更迷人的地方呢!我们一起去海洋公园看看吧。”(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1、到了海洋公园,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表演的?让我们来读读书。2、学生读书。3、你看到了什么?(海豚、海狮)4、这儿的动物很多,他们的表演一定很精彩,他们是怎样表演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5、看,海豚,海狮表演开始啦!〈海豚录像〉你觉得动物的表演怎么样?(很精彩)你能再读读吗?(出示3、4两句,个别读后齐读)6、海洋公园动物的表演不仅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全世界的人们。出示第二句,个别读后齐读。7、所以海洋公园不仅中国有名,而且全世界有名。老师板书:举世闻名。老师解释举世就是全世界。8、小结:有这样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园,难怪会举世闻名。让我们在来读一读课文。 (三)繁华的街市——铜锣湾小咕咚:“去完了著名的公园,孩子们让我们乘上去铜锣湾的双层巴士,不多时就到了铜锣湾。”(繁华的街市——铜锣湾)1、老师:瞧。一下车,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鳞次栉比的高楼图片)有什么感受?2、老师:这些楼房一幢挨着一幢,高高低低,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我们就叫它——学生:鳞次栉比。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 3、继续往前走,到了大商店。你看到了什么?你又看到了什么?这儿的东西真多啊,眼睛看都看不过来。这就是——学生说“琳琅满目”。教师出示词语卡片。4、出了商店,来到大街上,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读词语。人很多,就像流动的潮水,这就是——学生说“人流如潮”。教师出示词语卡片。5、我们看到了( 鳞次栉比的高楼 )、(琳琅满目的商店 )、(人流如潮的街道)。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铜锣湾吗?读词语“热闹”。你们能把这种热闹、繁华的景象读出来吗?(齐读第4节)。6、整体感知。齐读234自然段。 (四)夜晚的香港小咕咚:“哎呀,不知不觉天黑了!我们晚上也别回去了去看看香港的夜景吧。”1瞧,这就是香港的夜景。(出示图片)2、你觉得香港的夜景美吗?3、你想用那些语句来赞扬一下。看一看书第5小节,读一读,看看谁会赞扬。3、看一幅图,出示一个句子。反复朗读两句比喻句“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4、评价。 你们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来赞美香港的夜景。你把这灯光比作烟火,真美。你把这灯光比作长河,真有气势。5、港湾里是灯,马路上是灯,街上是灯,商店里是灯,这儿是灯,那儿是灯,难怪我们把香港的夜晚比作——灯的海洋。6、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香港的夜晚。 (五)最后一节1、香港这么美,不仅有写文章来赞美它,还有人用一首歌来歌颂它,想听吗?放《东方之珠》歌曲。2、看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热闹的铜锣湾以及香港夜晚的美丽,还听了优美的歌曲。这时你最想对香港说什么?出示:香港,你________________!3、正因为香港这么美,就像是一颗无比珍贵的宝石,在世界的东方闪闪发亮,所以我们说“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指板书课题) 《东方之珠》 篇10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一类字,二类字只认不写。 3、正确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等词语。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那些方面介绍香港。凭借多媒体,引导学生感悟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教学难点:能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歌曲导入 1 导入语: 你们知道吗?在1997年7月1号这一天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香港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大家对香港可能感到很陌生,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块走进香港。下面老师请大家听一首歌,歌名就叫《东方之珠》,这是一首关于香港的歌。 2 播放歌曲。(同时展示一幅幅有关香港的图片) 3说感受:听着这动听的歌声,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心里肯定有许多话迫不及待地要说吧!(生发言) 5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也叫《东方之珠》(板书课题) 6 师:“珠”是什么意思?“东方之珠”呢? 板书:“东方之珠”---香港(解释为什么加双引号?) 二 、初读感知 1 出示自渎要求: (1) 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准生字的字音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 出示生字,开火车领读. (2)出示生词,开火车领读. (3) 快速认读(师任指,生齐读). 3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指名分节读 (2)学生评议,教师及时指导读一些难读的句子. (3)过渡:怎样把课文读得更美些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别人是怎么读的? (4) 听录音朗读(看课文动画) (5)过渡:就这样读,会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吧! 4 交流,过渡:读了这么多遍,你们知道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些景点吗? 板书 迷人的沙滩 浅水湾 著名的公园 海洋公园 繁华的街市 铜锣湾 夜景 5 分小组朗读描写不同景点的段落,加深学生对课文层次的理解. 三 、指导书写 1 师:看书后填字格中的生字,你觉得哪些字该怎样记更容易记住? 2 教师指导书写一些容易写错的字 3 学生描红,教师点评. 四 、学生自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 香港是( ),还是( )…… 香港有( ),有( ),还有( )…… 五 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东方之珠》 篇11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3、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习搜集使用相关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指导朗读。 教学准备 1、收集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2、制作有关香港情况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你心中最向往的某个城市的资料。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看同学们准备得怎么样? 2、学生汇报交流。 1、 过渡: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香港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2)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4、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设计理念: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学画“问题泡泡”,却更具情趣和诱惑,同时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2)交流自读收获。 重点汇报:“香港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生依据课文及课前搜集的香港的图片及资料汇报,师相机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天地、灯的海洋…… (3)师生交流中,相机解决学生自读时所提出的问题。 三、诵读体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 2、诵读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美读欣赏:师播放香港风光片及课文配乐朗读。 4、交流感受。 师:看了录像,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你想说些什么呢?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个性化的阅读是建立在个性化的理解、体验、积累、评价基础之上的。】 四、拓展研读 1、研读谈话:同学们说得真好!香港无愧于“东方之珠”这个美誉。课前大家还收集到了香港其他方面的哪些资料呢?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侧重从以下几方面的话题汇报研读成果: (1)香港的历史 (2)香港是航运中心 (3)香港是贸易中心 (4)香港是金融中心 【设计理念:展示收集的资料,并围绕由课文生发的问题进行研讨,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范例。】 五、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师用课件出示练笔提示: (1)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 (2)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贸易中心 (3)香港是 学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设计理念:三年级学生刚进入书面写作初始阶段,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经常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要做到个性化的阅读总是与个性化写作相伴相生的。】 2、班级交流 3、演读课文:师再次播放香港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六、总结下课,布置作业 1、师述:被英国侵略者奴役15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拂去蒙在明珠上的灰尘,发出璀璨的光芒。同学们可知道,我们的祖国还有一个孩子,也曾蒙受了和香港一样的耻辱,你知道它是哪里吗?(澳门)播放《七子之歌》,老师带领同学一起深情哼唱。 2、提问:有谁知道澳门的历史? 3、作业:请同学们查找有关澳门的资料,举报一期“我爱澳门”的手抄报。 《东方之珠》 篇12教学目标 :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感知段落总分结构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媒体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整体感知 1、揭题、读题。 2、引出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悟文激情 (一)、多媒体呈现香港全景录像,引导学生说出内心感受。 (二)、自由朗读2—5段,思考作者介绍了香港的哪几个地方? 下设A、B、C、D四块,根据学生的心理趋向,在教学实践中随机确定。 A、学习“沙滩”一段 (1)、个别读、喜欢沙滩的学生一起读。 (2)、多媒体传送轻微的浪涛声,依次呈现沙滩图、文、示范读。 (3)、学生读全段(伴浪声),选喜欢的句子读,说喜欢的原因。 (4)、再读,体会沙滩多层次的美。 B、学习“海洋公园”一节 (1)、个别读、喜欢海洋公园的学生站起来读。 (2)、读重点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动物精彩的表演。 (3)、多媒体呈现动物表演录像,引导学生在观看中表达自己的兴奋心情。 (4)、再读课文,激发喜欢和自豪之情。 C、学习“繁华的街市”一节 (1)、自由朗读,想象香港的繁华。 (2)、多媒体呈现填空,理解、积累、运用词语。 的摩天大楼 的商品 繁华的街市 的街道 (3)、用学过的词语说一说 (4)、再读课文,体会香港的繁华景象。 D、学习“香港夜景”一节。 (1)、多媒体呈现夜景录像,说说看到的景象。 (2)、多媒体呈现文字画面,变换排列方式,引读并指导背诵。 ①引读,感知语言美。 ②利用多媒体对文字重新排列,再引读,体会结构美。 ③利用多媒体逐渐隐去三个喻体及全部句子,指导背诵。 ④鼓励全体学生背给同桌或自己喜欢的人听。 三、总结课文,拓展知识 1、多媒体展示香港的其他的景色,在欣赏中体会“东方之珠”名称的由来。 四、置作业 ,练习仿写 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写一句话。(注意加点的词) 1、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 2、班队活动课上,摸奖游戏可有趣了。 3、秋天的田野,热闹非凡。 4、做事非常认真。 利用多媒体“声、光、影、像”于一体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接受信息,把鲜明逼真的立体形象和悦耳动听的音乐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香港有身临其竟之感,引发直接兴趣,达到“课伊始,情亦生”的境界。使小学语文教学体现“学语文”不是“仅语文”的理念。 和谐轻微的浪涛声,为学生创设一个幽雅的听觉环境,调动了学生的听觉感官,以声取人。学生在倾听的行为中,理解“倾听”。同时沙滩画面和相关文字的依次呈现,使“听觉情境”迁移至“声像情境”和“语表情境”,使沙滩的美在复合情境中,通过朗读成为学生自己的真实感受。 抓住学生兴趣的兴奋点,在用自己的方式介绍精彩的动物表演之后,将“精彩表演”的静态文字转为动态画面,配上欢快的音乐,并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兴奋心情,捕捉真实的感受。 这一填空的设计,既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书上的重点的词语,又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运用知识的空间,使同类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声像并举的夜景录像,使学生在视觉上感知香港之夜的美丽与辉煌,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见之感,为三个比喻句的教学作了铺垫。 多媒体相继呈现的一般文字画面和重新排列的文字画面,使学生在读中既感知了语言文字类,又领悟了段落的总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背诵,并为课后的仿写起了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香港的其他美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速度快、效率高的听视觉环境,增加了课堂的信息容量,拓展了认知的时空广度,体现了现代大语文观。 《东方之珠》 篇1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教师可准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些图片或投影片。如,反映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或香港夜景的图片。 2、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香港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如,香港的历史、香港的回归、香港的现在。 【教学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的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阅读要求独立阅读、思考,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交流。为了加深学生的体会,教师可以运用图片或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如,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商品,一应俱全的美食,海洋公园海豚和海狮的表演,还有华光四射的夜景。通过视听材料和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体会到香港的繁华和美丽。 指导朗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增强朗读课文的趣味性。让学生扮演播音员,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等方法练读。 最后教学中结合资料袋里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交流课前收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说说自己知道的香港。如果学生没有说到,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关于香港的历史和香港回归的一些情况。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小组合作,编写介绍香港的黑板报。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板书设计】 万国市场 东方之珠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思路、效果、反思 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 2、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1、学生回答。 2、生随师进入课文。 整体感知 1、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2、交流汇报。 诵读体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2、教师聆听,指导。 3、师生共同释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2、交流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师生共同释疑。 拓展迁移 发展语言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写具体。香港真是个万国市场。 ___________。 香港真是个灯的海洋。______________。 我的家乡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拓展活动举行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发布会。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东方之珠》 篇14之一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学写"倾、舒"两字。 【教具准备】 1、录音带。 2、投影片。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 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 (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 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须,准备读给大家听。 (3)检查初读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 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3、细读课文。 (1)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因为它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 香港有 (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和多么美啊,多让人自豪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③齐读。 ④练背。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想想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试试怎样读出文中的意思。 ①各自轻声读。 ②指名读。 ③谁想好了,第1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板书:浅水湾好地方) ④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两个词点明了这个好地方的迷人之处,那就是……(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⑤作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了一同美妙和画面。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波光粼粼的海面……再细读读看,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⑥在这如仙境一般的沙滩上,人们感到真是 ⑦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大家轻读第2句,去大胆想象、体会。 a、出示:因为人们……,所以感受到了"舒服极了"。 b、人们只所以感受到舒服极了,是因为他们……。 ⑧知道怎样读了吗?谁来试试。(指读、齐读) 4、指导背诵。 (1)指投影引读。 (2)抽词语填空读。 (3)看板书试背。 (4)看图试背。 5、配乐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6、指导写字。 (1)认读: shu fu qing tan qian 舒服倾滩浅 (2)书写:(指导笔顺:"倾""舒") (3)描红:(纠正姿势) 要注意对容易写错的字的指导。 如"舒"的右边是"予",没有一撇; "倾"中的匕与焰中的臼的笔顺不能写错。 7、作业 : ①熟读课文达到有感情。 ②能默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⒈学习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举世闻名"。下面两句话就是具体写他的举世闻名的。 ⑷小结: 第3自然段写了海洋公园里海豚的表演。 ⒉学习第4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闹市口"。闹市口的具体情况怎样? ⑷看书上插图,对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获得感性认识。 ⑸小结:第4自然段描写了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 ⑹齐读第4自然段。 ⒊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为什么说香港是"灯的海洋"?又是怎样具体描写得? ⑷看书上插图,欣赏夜香港得美丽。 ⑸结:第5自然段描写夜香港灯光如海洋得美丽景色。 ⑹齐读第5自然段。 ⒋学习第6自然段。 ⑴学生按照上面得步骤自学第6自然段。 ⑵检查自学情况。 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请学生小结课文第6自然段. ⑷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3~6自然段。 ⒈听课文录音欣赏。 ⒉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⒊各人自由轻声背诵。 ⒋分两个大组,一组背,一组听,在交换。 ⒌指名背诵。 ⒍同桌二人练习。 四、布置作业 : ⒈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背诵课文。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