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菩萨兵〈第二课时〉 |
范文 | 菩萨兵〈第二课时〉(精选2篇) 菩萨兵〈第二课时〉 篇1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1、藏胞们为什么要躲红军呢?(害怕) 他们害怕到“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引读) 你怎么读这句话。 2、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朱德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急坏) 藏民的躲藏并没有影响红军的休整,为什么种总司令却急坏了?(担心藏民在深山受苦) 试试把朱德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3、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 三、教学2~5自然段 自读课文2~5自然段,你能从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这两次对话中感受到什么? 1、“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换个说法怎么说?哪种说法效果更好,更能表达出这是朱总司令着急的心情? 谁会读 长时间呆在深山,吃住条件都十分恶劣,朱德同志担心藏胞们受不了。说这句话时,朱总司令带着什么样的感情?(着急、担心、关切) 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 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 2、听了这样的话,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山去找藏民们,过了大半天才回来。他对朱总司令说了什么?指名读 翻译为什么要叹气?(没有成功劝他们回来)为什么会说藏胞“真糊涂”?(不知道红军跟反动军队不一样) “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怎么理解? 藏民同胞由于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当红军到来时他们又误认为是反动军队又回来,藏民对红军不了解。 3、当翻译回来报告说,藏胞一见红军就跑,埋怨他们糊涂时,朱总司令有没有责怪的意思(没有)朱总司令不仅没有责怪藏胞,而且还表现出深深的体谅。他是怎么说的? 4、这些话里的那一句能看出朱总司令很理解他们?(这也怨不得他们……) 指导朗读 5、这一次朱总司令没有再派人去找藏胞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帮藏胞把地……(引读) 6、前一次急得是担心藏民们在深山受苦,这一次急的是什么?(节气不饶人,怕耽误了藏胞的“春耕”,来年就要挨饿了!) 可见总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十分关心藏胞的疾苦。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2~5自然段 四、教学6~7自然段 我们的红军和欺压百姓的反动军队是不一样的,为了让藏民们能回来,为了能改变藏民们对红军的认识,朱德总司令动员红军战士们为藏民们进行春耕。在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说了这么一番话: 指名读 1、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并且说出你的理由 a、“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 “尽心尽力”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把这些词去掉能体现出这种感情吗?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更要把感情投入进去。 b、“要让红军的种子~结果……”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 但又不仅仅是指春耕,还指什么? 通过自己的行动是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使红军真正把根扎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这里用上省略号有什么意义?(永远长存,不会消失) 2、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引读) “热火朝天”是一种什么景象?你能使使用这个词说句话吗? 五、教学8、9自然段 这些种子终于发芽了,这在藏族同胞眼睛上的乌云也被红军的真诚所驱散了。 1、齐读8、9自然段 2、当他们看到红军所做的一切,终于留下了感激的泪水。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会想什么? 3、引读:他们说:…… 庙里的菩萨是什么样的?(善良、慈祥) 藏民们大多是信佛教的,菩萨在佛教中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 藏民们把红军比作他们所崇敬的菩萨,这是对红军们最高的评价,藏民说这句话时肯定是非常激动,这是他们由衷的话语,让我们好好的疤这句话再读一读,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六、总结课文 藏族同胞之所以称红军是“菩萨兵”,是因为他们发祥红军与反动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红军为他们耕种土地、打扫院子,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红军,称红军是“菩萨兵”! 让我们也满怀着感激把课文读一读。 七、布置作业(课后迁移) 八、音乐欣赏 菩萨兵〈第二课时〉 篇2课时要求: 抓住关键句子,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对藏民的关心、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学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大家,文中谁将谁称为“菩萨兵”? 二、前后对比,提出疑问。 1.你是从文中哪儿知道“藏民们将红军称为菩萨兵”的呢?找找看。 (1)出示: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齐读 (2)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是怎样的呢? (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处处为他人着想,只做好事,不干坏事。) 2.是的,藏胞认为红军像菩萨一样,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有一颗仁爱之心。那一开始,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吗?再找找看,藏胞得知又有军队来,有什么反映? ⑴出示: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你觉得,藏胞们吃尽了哪些苦头?学生想象说话。 指导朗读,强调“吃尽了”。 ⑵引读:是的,反动军队一进入村庄就大肆掠夺,滥杀无辜,到处一片血腥。藏族同胞真是——“吃尽了苦头”,所以当军队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时,难怪他们——“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 3.藏胞由一开始的又躲又跑(板书:躲、跑)到如今称红军为“菩萨兵”,究竟是为什么呢?(板书:→?) 三、精读重点,探究原因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仔细读读课文2--7自然段,看看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相机出示朱总司令的三段话。 3.交流: △出示: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译找来,对他说:“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⑴请你自己读一读,看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⑵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得) ⑶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可以适当评价 ⑷是啊,朱总司令首先想到的是――藏胞,深山的生活也许一天两天还能熬得过去,可这么多天了,让人怎么受得了呢?谁还想来读读这句话?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朱总司令的焦急和担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过着饥寒交迫,提心吊胆的日子,就焦急万分。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出示:朱总司令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1)你们读读这段话,看看还能够体会到什么? (2)抓住“节气不饶人、赶紧、抢”,体会朱总司令的“急” (3)是啊,如果不把地抢种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朱总司令真是想藏胞所想,急藏胞所急啊!谁能读好这句话? 朱总司令一想到藏胞来年可能忍饥挨饿,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4)比较句子表达的情感: “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 ①这两句话,一句是翻译说的,一句是朱总司令说的,老师来当一当朱总司令,谁来做做翻译。请你们用心听一听,看能从中听出什么?(翻译对藏胞的埋怨、责怪;朱总司令对藏胞的理解和宽容) ②读翻译的话,理解“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 ③那你能通过朗读将这份善解人意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一位对藏胞满怀体谅的朱总司令, (5)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再次感受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内心的焦急担心。 △出示:第二天的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1)学到这儿,老师发现你们可真会读书,还能通过朗读将你的理解表现出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能感受到朱总司令一心替藏胞着想,有着菩萨心肠。现在,让我们再读读朱总司令在春耕动员会上的发言,看又能感受到什么?齐读 (2)什么是“尽心尽力”呢?(就是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全心全意) 那朱总司令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谁?(朱总司令想民所想,把藏胞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就是“尽心尽力”!) ⑵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①播下的种子仅仅指一粒粒粮食吗?(还有他们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 ②是的,红军把对藏胞的关心、爱护也播下了地,他们希望,等到收获的季节,藏民们能够……能够……能够…… ⑶谁愿意当当朱总司令,开开这个春耕动员会?指名读、齐读 4、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将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拳拳之心、浓浓之情表达出来。 在藏胞们躲进深山,久未露面时,朱总司令焦急地说:—— 在翻译抱怨藏胞糊涂时,朱总司令说:——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总司令发出号召:—— 5.朱总司令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引读第七自然段 四、反复品读,体会深情。 1.红军这群菩萨兵用真挚的爱打动了藏胞,处处替藏胞着想,他们在这里为藏胞春耕,打扫院子,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任和欢迎。几天以后,引读第八自然段—— 2.藏胞们终于回家了,看到红军战士所做的一切,流下了眼泪。他们将涌上心头的干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引读最后一句话—— 3.此时此刻,再次读起这句话,你能体会到藏胞的心情吗? 加提示语读: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4.藏胞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司令,这样的兵!红军的言行感动了每一个藏族同胞,他们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再读最后一句话 五、总结全文 1.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小故事。红军不仅将包含着浓浓爱意的种子撒在了田间,更撒在了人民的心中。(板书:爱) 2.你觉得如果红军再次来到藏民居住的地区,藏胞还会又躲又跑吗?他们会怎么做? 3.一路长征,一路故事,在红军足迹到达的每一个地方,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当地的百姓建立浓浓的鱼水之情。正因为如此,这群菩萨兵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革命的成功。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