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
范文 |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精选14篇)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1腊八节的雏形一直到了南北朝时期才将节期固定在了每年的腊月初八,在这之前,腊八节还不叫腊八节,而是以腊祭的一种形式而存在的,而且那时候的腊八节也不和腊八粥。一直到了宋朝的时候我们才有食用腊八节的记录,随后腊八粥才演变为腊八节的传统美食。 一、活动背景: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 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 习惯上称作腊八;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为了让宝贝们了解吃腊八粥的由来, 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 腊八粥的故事。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通过学看日历,知道元旦和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 主动求知。 4.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三、活动过程: 1.腊八节知多少。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 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 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 增福增寿。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 "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2.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扁扁的红豆, 圆圆的桂圆, 胖胖的花生米。 宣传"腊八粥"——八宝粥 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四、活动延伸: 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五、活动反思: 腊八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大多成人化的色彩较浓,离儿我们幼儿的生活较远,但这一 传统节庆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但如果将其直接作为孩子的死板的课程,一定 是枯燥乏味,本着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宗旨,使这一传统节日更贴近儿童发展实际。在 这一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校对的方式,孩子们了解到了腊八节的由来和传说,将腊八节的食材和如何看日历的数学活动结合在一起,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年龄特点,提 升了有效的经验,体现了课程和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结语: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的传承和发展。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2活动时间: 1月27日上午9:30 参加人员: 全体幼儿和老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腊八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 2.体验生活,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和材料的收集 3.认识各种储粮的名称,感知它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活动过程: 一、讲述腊八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每年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每年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在我国,腊八节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而腊八节对于我们幼儿来说相对比较陌生。为了更好的让宝贝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我们开展了关于腊八的活动,以此增长幼儿对传统民俗的了解 二、认识腊八粥里的食材,教室展示食物的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三、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利用各种食材进行贴画 四、自己动手做腊八粥 五、品尝自己做的腊八粥 活动总结: 腊八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大多成人化的色彩较浓,离儿我们幼儿的生活不远,但这一传统节庆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但如果将其直接作为孩子的死板的课程,一定是枯燥乏味,本着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宗旨,使这一传统节日更贴近儿童发展实际。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校对的方式,孩子们了解到了腊八节的由来和传说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写“腊、粥”等13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甜腻”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揭示课题 1.听儿歌《腊八》,再谈话: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吗?指名学生谈谈对腊八粥的印象。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板书课题:腊八粥)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字词揭秘 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字词揭秘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腊粥腻咽匙搅稠嘟肿熬褐缸脏 (2)指名学生读,纠错正音。重点指导“匙”的读音。 钥匙(shi)汤匙(chí) “匙”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音为“chí”。 (3)指导学习易错字:腻熬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腊八粥甜腻搅和可靠猜想肿胀粉碎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4活动目的 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认识腊八和腊八粥】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观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等,让他们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1、活动准备 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2、课前对于春节的了解以及对于腊八节的了解; 3、教学课件PPT准备。 2、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记得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什么节日吗?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家都要做什么呢? 师: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我们要准备哪些事情呀? 3、和孩子们探究腊八粥的制作过程,绘制腊八粥制作顺序表 ①介绍食材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位熬制腊八粥的高手,瞧瞧她们是谁?(请两位厨师出场)两位厨师师傅带来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们围在桌子旁时,老师引导孩子说出食材、准备的用具。 ②引导孩子大胆表述制作腊八粥的方法 师:准备这些东西是要干什么呀?你们会煮吗?看来小朋友都学会煮腊八粥了!你愿意告诉老师你会怎么做吗? 师:怎样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4、延伸活动 腊八节除了有好喝的粥,还有好听的故事和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儿歌《过了腊八就是年》 【制作腊八粥】 在对腊八节有了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就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熬制腊八粥啦!在食材的清晰和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尽情感受制作美食的乐趣。(腊八节有着丰富的食俗,比如腊八饭、腊八粥、腊八蒜、腊八冰等,各班级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食育教学内容。) 01准备食材 让孩子接触了解各种粗粮的名称和对人体的作用,感知他们的外形特征,并清楚、正确的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 制作腊八粥的杂粮干果象征人们辛勤之后得来的丰收,桂圆象征富贵团圆,这些美好的寓意,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告诉孩子们哦。 02材料加工 带领孩子一起清洗部分食材,剥豆子。 03送入厨房 将准备好的食材送入后厨,由厨师师傅来为我们制作美味大餐吧! 04腊八粥出锅 香喷喷的腊八粥出锅咯,和孩子们一起品尝这道自己亲手参与制作的美味吧~ 【腌制腊八蒜】 腊八蒜是腊八节的传统美食,酸甜可口,有蒜香又不辣,制作简单,深得孩子喜爱,其神奇的制作过程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科学探究体验哦~01清洗器皿 带领孩子们一起清洗制作腊八蒜的器皿,这里要注意安全操作。 02剥蒜倒醋 准备数量若干的大蒜和孩子们一起剥好,然后放置器皿中倒入一定量的醋。 03打扫“战场” 腊八蒜制作过程简单,做完后记得清扫垃圾收拾“战场”哦~ 04认真记录,静待美味开启 制作腊八蒜观察记录表格,让孩子们定期观察蒜的变化情况并做下记录。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5设计思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不断传承,慢慢形成的,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在西洋节日盛行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民俗我们小朋友知道的还有多少?就如“腊八粥到底是哪八样东西?腊八节的来历?”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所不知道却又应该了解的。 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想通过绘本故事向孩子介绍“腊八节”,知道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引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好奇,从而初步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团圆美好的意义。 活动目标 1.听故事,跟着“小燕子”一起观察胖嫂家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知道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3.体验故事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绘本《屋檐下的腊八粥》、PPT课件。 2.8种腊八食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封面,引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对故事人物感兴趣。 提问:封面上有谁?长得什么样子?她在那里做什么? 2.出示图书名字 提问:书名中提到的东西,画面上有吗?猜猜故事里除了胖嫂,还有一个主角会是谁? 二、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依次播放绘本内容,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猜测内容并能用语言简单讲述 1.出示PPT,提问: 小燕子一家住在哪里?它们要干什么?(观察景色的变化和燕子一家的变化。) 说说燕子为什么要去南方过冬。 2.出示PPT页,提问: 小燕子看见胖嫂在做什么? 胖嫂准备了哪些好吃的东西?为什么?(观察画面,用语言简单讲述。) 3.出示PPT 匾里一共有哪几样东西?你都认识吗?猜猜胖嫂要做什么?(鼓励孩子说出食材的名称 、颜色。) 4.出示PPT 什么季节到了,小燕子用衔来的八样东西做了什么? 三、记八宝,玩游戏 1.出示实物,分辨和认识“八宝” 小燕子用食材来做项链,打扮自己,你觉得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2.游戏:八宝蹲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选择一张食材图片,由一人开始边蹲边念食材名字,被念到食材名称的幼儿需立即回应,继续游戏。幼儿游戏1-2次。 四、自助阅读,自主讲述 1.设疑:胖嫂究竟用这八样食材做什么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2.和同伴一起看画面(从“吃腊八粥咯“到最后。) 胖嫂煮的是什么粥? 看到小燕子,胖婶一家是怎么做的? 这一天小燕子过得开心吗?你知道这天是什么节日? 小结: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腊八节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团聚在一起,共享亲情和家庭的温暖。过完腊八就要过年啦! 活动延伸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6一、设计意图: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老话有:“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我们开展“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活动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并且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通过学看日历,知道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三、活动重点: 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四、活动难点: 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集体过腊八节的快乐。 五、活动准备: PPT、各种制作腊八粥的材料等。 六、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师: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1、腊八节知多少。 师: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2、介绍腊八粥 师:你们吃过腊八粥吗? 师: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请你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师: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3、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师;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幼:扁扁的红豆,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米…… 4、宣传“腊八粥”——八宝粥 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腊八节的相关知识,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且懂得关心爱护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 四、延伸部分 小朋友们,其他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我们赶紧去告诉他们吧,出发吧!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7活动目的 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认识腊八和腊八粥】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观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等,让他们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活动准备 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2、课前对于春节的了解以及对于腊八节的了解; 3、教学课件PPT准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记得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什么节日吗?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家都要做什么呢? 师: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我们要准备哪些事情呀? 2、和孩子们探究腊八粥的制作过程,绘制腊八粥制作顺序表 ①介绍食材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位熬制腊八粥的高手,瞧瞧她们是谁?(请两位厨师出场)两位厨师师傅带来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们围在桌子旁时,老师引导孩子说出食材、准备的用具。 ②引导孩子大胆表述制作腊八粥的方法 师:准备这些东西是要干什么呀?你们会煮吗?看来小朋友都学会煮腊八粥了!你愿意告诉老师你会怎么做吗? 师:怎样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3、延伸活动 腊八节除了有好喝的粥,还有好听的故事和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8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导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体什么事?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里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 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1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但看他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心里塞灌呢!” 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腊八粥 沈从文 主人公:“八儿” 迫不及待, 苦苦等待, 美妙的猜想, 亲见时的惊讶。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9教育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4、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教学准备: 1、准备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腊八粥 1、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学念儿歌:腊八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煮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3、全体幼儿品尝制作的腊八粥,感受劳动的成果,感受腊八节的快乐五、认识卡片上的字。以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识字:米、枣、红糖、豆、莲子、花生、腊八节 结语: 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的传统,为了让幼儿感受腊八节的习俗和快乐,幼儿园开展了"甜甜的腊八节"主题活动。孩子们通过听听、看看、吃吃,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和传统习俗文化带来的快乐,充满了对新年的美好期待,更让孩子们从小懂得要做一个勤劳的人。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10活动目标 ·对腊八节感到好奇,乐于参加分享腊八粥和感恩惜物义卖会的活动。 ·简单了解腊八节的来历,知道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知道腊八节要吃腊八粥,了解腊八粥所包含的食材。 ·与家人一起为义卖活动做准备,学会布置自已的义卖摊位。 ·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义卖活动,并尝试解决义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愿意将自己在义卖活动中通过努力获得的收人贡献出去,帮助更需要的人。 活动准备 (一)活动时间 农历十二月初八下午。 (二)活动地点 1.制作并分享腊八粥 各班教室。 2.感恩惜物义卖会 幼儿园户外操场、廊道及班级. (三)参与对象 1.分享腊八粥 全体小朋友、各班的家长志愿者。 2.感恩惜物义卖会 全体幼儿,教师及家长. (四)活动准备 1.环境场地准备 在幼儿园大门口悬挂红灯笼,在廊道里张贴幼儿平时的剪纸作品或其他美术创意作品,营造出“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节日气氛。 2.活动材料准备 (1)煮腊八粥所需食材,如红枣,花生,精米,红豆,芝麻、黑米,银耳,莲子、薏米、大米、小米、桂圆干等。 (2)义卖活动中需要桌子若干,主席台一个,捐赠箱一个. 3.知识经验准备 (1)认识人民币的常见面值,会简单的货币换算。 (2)有购物的经验,知道简单的卖场推销语言。 4.家长配合准备 (1)提前发放“邀请函”和“家长须知”,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提醒家长在安全、着装、流程及规则上的配合事宜。【详见附件】 (2)以图片的形式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自己的义卖摊位招牌。 招牌制作建议一:用幼儿的名字作为摊位名称,如“宝宝杂货铺”,招牌尺寸建议在100 cm x200 cm以内,制作好后粘贴在KT板上,最后用透明胶将招牌粘贴在小椅子或桌子上,以吸引他人注意。 招牌制作建议二:准备一张A3大白纸,然后用彩色马克笔在上面用POP字体书写店名和商品介绍,招牌做完后将其衬在一个衣架上,以方便展示。 (3)提醒幼儿和家长准备一些面值为1元、5元和10元的零钱,用于义卖现场的交易活动。 (4)提醒家长和幼儿整理家中的闲置物品,如书籍、衣物、玩具、装饰品等,并提前为这些物品定好售价,贴上价格标签,如1件衣服10元、1本旧书1元、1件玩具5元等。 活动流程 活动一:制作和分享腊八粥 1.认物熬粥 (1)活动材料: 电饭煲(根据班级人数来确定电饭煲的数量),分装有各种食材的透明玻璃碗,腊八粥所需食材,一个操作台。 (2)活动流程: 【1】活动导入 【2】介绍腊八粥所需食材 请教师或有经验的家长介绍制作腊八粥的食材,如红枣,花生,糯米,红豆、芝麻、黑米、银耳、莲子、薏慧米、桂圆干、核桃仁、葡萄干等。 【3】食堂阿姨示范并讲解熬粥步骤 第一步,将食材放入锅里(冰糖先不放),加人适量纯净水; 第二步,盖上锅盖后按下煮粥的旋钮; 第三步,熬制40分钟左右后打开锅盖进行搅拌,以防止粘锅(可根据粥的黏稠程度适当加水); 第四步,加入适量冰糖; 第五步继续熬制20分钟左右即可。 【4】熬粥过程中的互动游戏 教师引导词:亲爱的孩子们,腊八粥已经煮上了,但还需要将近一个小时才能煮好,在这段煮粥的时间里,让我们来和腊八粥大家族的米和豆子们一起做游戏吧! 游戏一:找出指定的食材。 将食材展示在前面的桌子上,老师边拍手打节奏边问:“奶奶要煮腊八粥,红豆红豆在哪里?”请幼儿同样用拍手打节奏的方式回答:“奶奶奶奶别着急,红豆红豆在那里.”幼儿说到“那里”的时候要用手指出红豆来。 游戏二:蒙着眼睛猜豆子。 请一名幼儿走到场地中央,教师将该名幼儿的眼睛蒙上,然后选一种食材请该幼儿通过闻一闻、摸一摸等方式猜出食材的名字。待幼儿熟悉规则后,可以请幼儿两两组队玩猜豆子的游戏。 游戏三:花生花生在哪头。 请教师左手捏拳代表公鸡头,右手捏拳代表母鸡头,并偷偷将一粒熟花生米藏在某一个拳头里,然后念儿歌:“公鸡头,母鸡头,花生花生在哪头?”请幼儿猜花生藏在哪个拳头里,幼儿若猜错了就继续猜,猜中了就可以吃掉这粒花生米。 游戏四:猜谜游戏。 请教师准备与腊八食材相关的谜语,请幼儿和家长猜谜语。【详见附件】 2.腊八粥分享 (1)引导幼儿观察腊八粥的形态和颜色。 教师提问:孩子们,闻一闻,熬好的腊八粥香不香?看一看,腊八粥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教师与幼儿互动后小结:腊八粥变得黏黏的、稠稠的,颜色也交红了,这是因为糯米、薏米、黑米有粘黏的特性,而红豆、黑米会把粥的颜色变红。 (2)学会感恩。 教师和家长志愿者一起盛出腊八粥,请幼儿分享腊八粥,并提醒幼儿对熬粥的老师说“谢谢”。(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将腊八粥放凉一些再吃) (3)分享腊八粥,了解腊八的知识。 (4)餐后清理。 请家长、幼儿,教师一起清理教室,保持教室环境干净卫生。 活动二:感恩惜物义卖会 1.义卖布场 (1)义卖地点: 幼儿园户外操场、廊道及班级内。 (2)布场建议: 【1】幼儿园提前按年级组划分义卖区域,家长和幼儿一起将桌子或地垫按长条形摆放在操场或廊道等地方,并在指定位置设置自己的摊位。 【2】为了进行义卖后的捐赠活动,教师还需在场地的前方布置一个主席台,并在主席台上摆放一个捐赠箱。 【3】播放喜庆热闹的背景音乐,如民族音乐《喜洋洋》《步步高》《花好月圆》等。 2.义卖互动 (1)活动开场 主持人:亲爱的孩子们、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就到岁末了!腊八已至,祝大家吉祥如意,团圆和睦!腊八节是家人团聚、整理旧物、迎接新年的日子,是感恩怀德、分享快乐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除了和家人分享腊八粥,还会和家人一起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款项捐赠给 基金会,将自己的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我宣布,“感恩惜物义卖会”正式开始! 让我们一起奉献自己的爱心,传递人间的温情吧! (2)全场自由互动,各工作人员组织和指导活动 【1】各班班主任组织和协调各班家长和幼儿在指定位置摆好自己的摊位,架起招牌,并确保每个家庭都有摊位。 【2】班级老师提醒各位家长不要急于引导幼儿买东西,而是引导幼儿先将自己准备的物品在摊位处摆放整齐,并定好每件物品的售价。 【3】家长先帮忙守摊,让幼儿观察了解他人的义卖物品,发现并确定自己想要的物品。 【4】请家长不要随意干预幼儿的交易行为,让幼儿自己解决义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主持人走人现场进行采访,并对热门商品进行推荐。例如:“这里是中班组的卖场,有一家非常棒的绘本小摊,欢迎大家来选购!”或者对最高成交额进行播报,例如:“刚才有一个芭比娃娃以20元的价格卖出去了!恭喜交易成功!”主持人需要活跃卖场气氛。 【6】工作人员做好全场巡视,及时帮助家庭解决问题,提醒幼儿不随意乱扔垃圾,保管好自已的钱财,并通过采访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知识点,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如:“你买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你卖出了多少件商品?一共挣了多少钱?”或者“有没有买不起的商品?如果想要买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3.公开捐赠、清理场地 (1)义卖活动结束,盘点物品,清点现金。 准时响起结束音乐,请幼儿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盘点义卖所得钱款并自愿捐出。 主持人:亲爱的孩子们和家长朋友们,义卖活动即将结束,相信大家都收获满满!现在请所有的家庭盘点剩余物品,清点现金,并将义卖挣得的现金自愿投放到主席台前的捐赠箱中。 捐完款后,请大家在原地稍作休息,10分钟后,我们将开始捐赠公开仪式。 (2)捐赠公开仪式。 【1】工作人员配合义卖公证员现场清点并公布捐款数额,并将捐款数额报给主持人。 主持人:今天我们全体师生和家长共募集善款 xx元!感谢所有的孩子们、家长朋友们和老师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现场每一位的付出! 【2】义卖公证员向全体师生,家长说明善款去向和后期反馈事宜。 (3)整理清场。 家长和幼儿按照小班、中班、大班的离场顺序有序离场,待所有家长和幼儿离场后,全体员工共同清理现场。 主持人:美好腊八节,义卖献爱心。腊八节的甜蜜分享活动即将结束,让我们共同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也将自己的爱与温暖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接下来,首先请小班组的家庭离场,然后请中班和大班的家庭依次离场,离场时请大家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带走残留的垃圾。 并请各班的爸爸志愿者帮助老师把户外场地上的桌子搬回班级教室,谢谢你们的支持!最后,祝福所有的家庭腊八节快乐、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11设计意图 腊八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北方尤其受人们重视。每到腊八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煮上浓浓的腊八粥,还会泡上腊八蒜。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腊八节,教师设计了“开开心心过腊八”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养成善观察、勤记录的良好习惯 (3)喜欢过腊八节,乐于参加腊八节的实践活动。 环境互动 1.主题墙面环境 在“冬天”的主题墙饰中设计一个“冬日的节日”板块,其中包括腊八节板块。 2.互动墙面环境(低矮墙面环境) “我知道的腊八节”:请幼儿搜集各地有关腊八节的风俗图片,粘贴在墙上。 3.相关区域融合 (1)语言区:投放有关腊八节的'书籍资料。 (2)自然角:把腊八蒜的制作过程图粘贴到墙上,并引导幼儿自制腊八蒜投放到自然角,同时为幼儿提供记录表格、笔等。 活动一:话说腊八节 (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来历,了解相关的风俗习惯。 (2)能够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知道的腊八节。 (3)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和家长一起搜集腊八节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腊八节的知识。 材料准备:有关腊八节习俗的图片,并做成PPT;较大的日历一本。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的腊八节的相关习俗。 难点:会用完整的语句介绍自己知道的腊八节。 活动过程 1.出示日历让幼儿观察 师:今天是几月几日呀?(指着日历上标出的日期)这一天也是农历的腊月初八,又叫腊八节。腊八节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 2.集体活动:说说我知道的腊八节 (1)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腊八节。 提问:请你给我们讲一讲你知道的腊八节吧。腊八节有什么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吃什么?做什么? (2)教师结合PPT小结:我们国家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这个节日了,是用来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人们在这一天会喝腊八粥、吃腊八饭,还会泡制通体碧绿的腊八蒜呢。 (3)生活经验迁移:启发幼儿回忆并说说去年的腊八节是怎么过的,都吃什么了。 3.欣赏活动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请他们讲述搜集的图片是什么、代表什么等。活动延伸 师幼共同布置“我知道的腊八节”互动墙面环境。 活动二:奶奶熬的腊八粥 (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在了解腊八节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腊八粥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2)认识不同的腊八粥食材,知道营养搭配身体好。 (3)喜欢参加实践活动,喜欢喝腊八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腊八粥是用多种食材熬制成的。 人员准备:事先请一位对熬制腊八粥有经验的老奶奶一起备课。 材料准备:电饭锅、各种做粥食材、儿童用碗筷等。 活动重难点 认识熬粥的各种食材,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体验共同做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师:今天是农历几月几日?是什么节?请小朋友猜猜,奶奶今天来我们班做什么。 2.老奶奶讲述并熬制腊八粥 奶奶:今天是腊八节,你们知道腊八节喝什么粥吗?(腊八粥)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做好喝的腊八粥。 (1)介绍食材(各种豆类、米类和干果)(见图34),让小朋友们一一认识,并讲解食材的营养价值。 (2)讲解熬粥的方法:洗干净食材一烧开水-将食材放进电饭锅里-熬半小时即可。 (3)演示做粥的过程,可请小朋友帮忙清洗食材。 (4)讲解腊八粥的来历。熬粥的同时讲一讲腊八粥的各种食材代表什么意义,讲讲腊八粥的来历。 3.品尝腊八粥 幼儿洗手-保育老师准备碗筷--共同分享。 活动延伸: 请其他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品尝腊八粥。 活动三:动手泡制腊八蒜 (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来历,了解相关的风俗习惯。 (2)能够和同伴较好地合作泡制腊八蒜。(3)养成爱探索、爱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会剥蒜皮。 材料准备:大蒜若干、醋、干净玻璃器皿。 活动重难点 合作完成制作腊八蒜的过程。 活动过程 1.腊八节话题引入 师:前几天我们喝了腊八粥,我们还说到腊八节的时候还要泡制腊八蒜,谁吃过腊八蒜?腊八蒜是什么味道的? 2.制作腊八蒜 (1)出示泡好的腊八蒜,请小朋友说说制作腊八蒜需要什么。(洗好的玻璃宽口瓶、剥好的蒜、醋) (2)分发大蒜,请幼儿说说剥蒜皮应该注意什么。(洗干净手;不要用剥过蒜的手抹眼睛等) (3)幼儿分组剥蒜皮。(教师用相机记录过程)(4)往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的醋。(教师用相机记录过程) (5)将剥好的蒜放入醋中,盖好盖儿。(教师用相机记录过程)活动延伸 (1)师幼共同设计自然角互动墙,把腊八蒜制作过程图粘贴到墙上。同时,把幼儿泡制的腊八蒜摆放到自然角。 (2)绘制观察记录表格和分组记录单,请幼儿观察腊八蒜发生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12活动来源: 农历十二月(每年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每年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在我国,腊八节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而腊八节对于我们幼儿来说相对比较陌生。为更好的让宝贝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我们开展关于腊八的活动,以此增长幼儿对传统民俗的解。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通过学看日历,知道元旦和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3、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初步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宝贝们,马上就是元旦,我们迎来20xx年。在元旦的这一天,同时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出示绘制好的日历) 阳历是1月5日,下面还有小字,是十二月初八,你们这是什么日子吗? 告诉你们哦,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 二、腊八节知多少。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 ”“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三、介绍腊八粥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四、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扁扁的红豆, 圆圆的桂圆, 胖胖的花生米。 五、宣传“腊八粥”——八宝粥 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13[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及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八儿与家人间的亲情。 4.通过对传统习俗的了解,感受我国民风民俗的无比美好。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中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请同学们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比赛,每人10秒内说出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风俗习惯,说得多的获胜。 2.一个一个的传统节日,犹如中国民俗文化里的璀璨珍珠,而那些随着节日应运而生的主题活动,那么是那一根坚韧的丝线,串起亲情,串起友爱,串起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感受又一个节日带给我们的香甜味道。 再解读“腊〞字:“腊〞是中国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祭典。腊祭的日期经常改变,但都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举行。由于这个祭祀非常重要,所以这个月份也被称为腊月。〕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字音,标准书写,注重积累。 〔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书写要点。 〔2〕通过指认、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3〕以小组练读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听录音,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围绕着“腊八粥〞这一主题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神态,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 2.课文重点讲了什么?哪局部写得详细?哪局部写得简略? 明确:重点讲了八儿迫不及待等着吃腊八粥的情形,这也是文章写得最细致的局部,而后面吃腊八粥的情景那么写得非常简略。 3.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局部? 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概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第二局部〔第2―17自然段〕:详写了八儿急迫等待着吃腊八粥的情形。 第三局部〔第18―19自然段〕:八儿一家美美地吃上了腊八粥。 四、精读赏析第一局部 五、课堂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 2.思考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感悟 1.默读第2―8自然段,要求: 〔1〕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画出粥发生变化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2.学生汇报。 〔1〕“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的喜悦之情吗? 〔2〕“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了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的心情怎么样?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 〔3〕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4〕怎样理解第8自然段的反问句?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 〔5〕等待的过程,总体上是期待和焦急的。在八儿等粥的过程中,粥也在发生着变化,这锅腊八粥仿佛也像人一样在表达着情感。文中哪一句话有这样的表达效果?〔粥的叹气〕这样的表达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分别找出来。 〔6次。“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锅内又叹了声气〞〕 〔6〕如果把第二局部分为一个个小节,每小节内容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小节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盼粥〕 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分呢? 3.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 〔1〕这一小节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它的主要意思?〔分粥〕 〔2〕八儿开始方案粥应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 〔3〕“孥孥〞是什么意思?〔妈妈对八儿的昵称〕从妈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 〔4〕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 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测中粥又是什么样的呢? 4.默读第12―13自然段,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小节的内容。〔猜粥〕 思考: 〔1〕男生齐读第13自然段,描述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2〕粥里的栗子、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画下来。 〔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八儿的猜测?〔妙极了〕 过渡:八儿盼粥、分粥、猜粥,腊八粥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和八儿的期盼、猜测一致吗? 〔1〕师范读第14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惊异〕 〔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15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 〔3〕找出关键词和第13自然段比拟,你有什么发现? 〔4〕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5〕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从人物对话和粥的“叹气〞中,你们觉得八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聪明可爱、稚气未脱〕 6.八儿和妈妈的对话结束了,腊八粥也熬好了,这碗粥的味道如何呢?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第18―19自然段〕学生齐读。 明确:好吃、吃得多。〔斜立着;肚子成了一面小鼓了;筷子摆成浪漫的十字;半碗陈腊肉,爹妈也奈何它不来了〕 三、主题探究,拓展阅读 1.主题探究:一碗浓浓的腊八粥,除了满满的食材,还有什么让人觉得如此甜蜜、美味?〔家庭生活的温情〕 2.写法梳理: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吃粥两件事情,说说哪局部写得详细,哪局部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阅读沈从文的《腊八粥》全文,感受其极富乡土气息的语言魅力。 四、布置作业 过了腊八就是年,请同学们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节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教学板书] 2.腊八粥 腊八粥等粥 盼粥迫不及待 分粥苦苦等待猜粥美妙猜测 看粥亲见惊异八儿天真活泼 聪明可爱体贴善良 [教学反思] 八儿心理活动的变化以及精彩的对话构成了本文的行文主线,抓住这两点来进行阅读和赏析便能把握文章的主题。因此,我在教学时采取了分角色读、默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读和悟。通过“那我饿了〞“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是啊!孥孥说得对〞等对话来感知八儿的稚拙纯真与可爱、妈妈的慈祥逗趣;通过对煮腊八粥以及八儿猜腊八粥、看腊八粥的精彩描写,来感知沈从文的语言魅力……整篇文章的架构,小说所传导出的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便逐渐在学生心中清晰起来,比拟到位地进行了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浸润。 腊八蒜活动教案范文 篇14活动背景: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为了让宝贝们了解吃腊八粥的由来,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腊八粥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通过学看日历,知道元旦和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4、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活动过程: 1、腊八节知多少。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 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2、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扁扁的红豆,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米。 宣传"腊八粥"——八宝粥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活动延伸: 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动反思: 腊八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大多成人化的色彩较浓,离儿我们幼儿的生活较远,但这一传统节庆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但如果将其直接作为孩子的死板的课程,一定是枯燥乏味,本着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宗旨,使这一传统节日更贴近儿童发展实际。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校对的方式,孩子们了解到了腊八节的由来和传说,将腊八节的食材和如何看日历的数学活动结合在一起,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年龄特点,提升了有效的经验,体现了课程和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结语: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的传承和发展。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