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
范文 |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通用16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1《动手做做看》是我曾经上过的一篇课文,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郎志万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要求学会写9个字,会认10个字,要求孩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这课时,孩子们处于低年级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地模仿行为,活动的依赖性较强。这篇课文对于他们来讲,语言浅显易懂,在教师引导下从字面上理解并不困难,但是要让他们真正懂得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在心中引起思考、共鸣,却并不容易。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宜于采用创设情境、直观演示、合作探究等方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 上完公开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觉得自己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谈话时,出示郎志万和伊琳娜图片,让学生喊喊他们的名字,接着交流搜集的有关伊琳娜、郎志万、居里夫人的资料,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拓展了学生知识面,这时老师顺势而导:“法国科学家郎志万经常喜欢问小朋友们一些奇怪的问题,今天他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自然而然进入到了文本。 2、在课堂上,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朗读,体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在生生这间的朗读评价中,在老师对重点语句朗读的`指导中,让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学习本课生字,认识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使学生懂得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教具准备】 生子卡片、课件、调色盘、画笔、金鱼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着两种什么颜色的水粉颜料呢? 2、把这两种水粉颜料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3、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老师就动手做做看。(当场演示) 4、哎呀,真的变成绿色了,同学们凡是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清楚就必需要齐读课题。 过渡:那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学习好吗? 二、初读课文,认字词 1、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借助课文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自己开始读吧。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这些生词。 3、小老师当得真棒,看,现在拼音没了,你还会读吗?愿意开火车读吗?开始吧。 4、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只剩下生字了,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摆在桌子上,不认识的可以问问同桌或请教拼音朋友。 5、同学们看,老师把生字朋友集中在卡片上,会读的同学老师抽到哪里你就读哪里,只要认识就大声读,不需要举手了。 6、对这些生字你们都是怎么认识的,说说吧。 过渡:刚才老师见识了同学们识字的本领,下面请同学们看故事中的主人公伊琳娜这时的表情怎样?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后来的表情又怎样了呢?那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后来她又为什么高兴了? 三、朗读感情 1、请你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试着默读看看有哪个同学能做到不出声。 2、同学们读得不错,请你们分小组去讨论一下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你是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中知道的?后来她又为什么高兴了,你又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讨论完后再分角色读一读,开始吧。 3、好,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⑴ 师: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是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中知道的?我们来看这位同学说对了没有,请一位同学读第1自段,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生: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师:奇怪是什么意思? 生: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师:我想请同学来读读这个奇怪的问题形式:个别读(2~3人),全班同学提出奇怪的问题后课文中的两个小朋友说得是不是一样呢? 生:不。 师:那么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呢?我请同学来读一读(2~3人读→师引导用的语气去读→再请2~3人读→师表扬 )伊琳娜觉得他们有没有说对? 生:没有。 师: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是怎么说的呢?请女生(2~3人)读妈妈说的话→师引导用鼓励的语气去读→并让学生我想的意思,(只想不做→全班女生读)伊琳娜听了妈妈的话后,她是怎么做的呢?我请同学来读第5自然段,再请1位女学生扮演伊琳娜来做这个实验。让全班学生观察伊琳娜这时的表情怎样?(生气)伊琳娜为什么会生气呢? 生:因为伊琳娜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证明了朗志万的问题是错误的,所以很生气。 师:接着第二天一早就对朗志万说了些什么?谁会读 (请2~3人→教师引导读出生气的语气)提问:这个语气该怎么读呢?她又为什么生气了? 生:因为伊琳娜认为科学家朗志万在哄骗小朋友,所以她越想越生气。 师:哄骗换个词还可以怎样说意思相同欺骗,欺骗是不是个好词? 生:不是。同学们以为朗志万不是在真的欺骗他们,他是善意的欺骗,他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孩子遇到问题时不去动脑筋想了,还必须动手做做。 ⑵ 后来,伊琳娜为什么又高兴了,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 (生:是从课文的第7自然段,那朗志万是怎么回答的呢?用 画出朗志万说的话,再读一读。) ⑶ 读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出示板书)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伊琳娜高兴地笑了。 4、假如你是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你可能会说什么? (生说→把你说的写下来) 5、反馈:课文读到现在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拓展 请同学们看,老师这儿有装满石子的瓶子,里面还可以放东西吗?(生说师做试验后并点题: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明白,必需要动手做做看。 ) 五、板书设计 生气(图) 高兴(图)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3【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并会根据课文情境想像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3、使学生初步懂得“不能迷信别人说的话,凡事都应该自己动脑筋思考或实践一下,科学发现就是从我们身边开始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重点】认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 教师拿出一个装着大半杯水容器,问:现在我要将这个苹果放入杯中,你们猜想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假如放入别的东西呢? 二、探究问题,学习生字 1、提出疑问:可是,有位叫朗志万(板书并随即学习生字“朗、志”)的法国科学家却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示)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⑴ 这个问题很长,谁能把这么长的问题读清楚?结合学习“漫”。 ⑵ 如果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 ⑶ 想不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科学家的问题的?(引导读书,找一找文中小朋友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⑷ 反馈,引导深入理解。出示: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① 想一想,当时,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语气,然后读一读。 ② 汇报朗读,并结合“鳞”、“伊琳娜”四个生字的教学。 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说理由。(打开学生思路,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 ⑸ 学习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出示: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 读好妈妈的话。 ② 说说对妈妈话的理解。想一想,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 ⑹ 了解伊琳娜的实验结果和教授这样问的目的。 ① 读第五节,尤其读好“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一句结合学习“哎”字。 ② 读好伊琳娜生气时说的话,体会她当时的心情。结合学习“哄骗”一词。 ③ 读读科学家的话,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 ⑺ 平时你怀疑过大人说的话吗?为什么怀疑?(结合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意识”的培养。) 2、复习巩固生字,练习复述故事: ⑴ 看板书认读生字词语:朗志万 伊琳娜 漫 鱼鳞 哎呀 哄骗 ⑵ 试一试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今天学的故事。 三、小结提升 1、表扬同学们这节课的课堂表现。 2、谈谈老师与同学们学了这一课的收获。 3、能告诉我你们的收获吗?(根据孩子们的发言,加以整理学习本课所得,出示单元提示,再一次认识“做生活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现,去创造。”的道理。) 四、练习书写 1、看田字格,说说自己难以写好的字或想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字。 2、每个字写一个,教师巡回检查,抓住典型讲评。 3、完成其余生字的书写。 【教后感】 1、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比较大的,就是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开发。如本课中,我让学生猜想:在装有水的杯子里放入苹果,会有什么变化?学生的回答有:水漫出来;水渐渐升高;水满起来了……这说明学生是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的,我们教学就是要经常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理解课文。再如当我出示科学家的问题后,又说“如果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其中有个学生的思维很独特,他说,这条金鱼可能是塑料的。这个答案我也没有想到,也肯定不符合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但我认为孩子的独特思维应该大加鼓励,所以我说:“你真是个会动脑的孩子,想得就是跟别人不一样。这个答案老师都没有想到。”孩子经历了这样的学习体验后肯定会去更多地动脑筋,想别人没有想过的东西,甚至是别人不敢想的东西。 2、板书的合理设计,作用很大。本课的板书设计,一方面把所有的生字新词通过老师认真的书写反映在黑板上,给学生一个书写的示范,并可以长久进入学生的视网膜,另一方面将这些词语与人物的关系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利用它概括语言,复述故事,巩固词语的运用,一举多得。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4●〇学习目标 ①会认“朗”等10个生字,会写“另”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③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像,并把想像的内容写下来。 A案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 ②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说“伊琳娜”)“伊琳娜”在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①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②自主识字: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对自己认为难记的记,想办法把它记住,把不好记的字标出来。 ③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 a.告诉同学,自己是怎样记字的。 b.讨论:不好记的字怎样把它记住。 ④全班讨论。 a.全班齐读去掉音节的生字。 b.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老师鼓励、尊重学生各自的识记方法) ⑤书写生字。 a.讨论如何把字写正确、写好看。 b.完成课后“我会写”的内容,老师巡视指导。 c.学生展示自己所写的字,老师随机评议。 学生自读课文,用“__”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孩子们,谁来告诉大家,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朗志万的问题。生齐读) 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孩子们听到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 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符号。 ②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③交流体会。 老师重点引导体会句子中带横线的部分,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课件出示相应课文内容) a.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b.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拓展课文内容 ①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你想这时她可能会说些什么? ②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③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话试着写下来。 ④老师小结。 巩固生字 ①做组字游戏。 ②出示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学生进行组词竞赛。 课外作业 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把放入水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漫出水的多少与放进物体大小有没有关系。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板书:动手做做看) 上课之前,老师想讲一个故事给小朋友们听,看谁听得最专心. 故事内容: 法国有一个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郎志万,有一天,他对几个小朋友说:"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但是,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有的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有的小朋友说:"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郎志万都摇摇头说:"不对!"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 1,聚精会神地听故事. 2,学生七嘴八舌谈自己的见解. 通过故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以便于在课文的探究与朗读中体会文章涵意.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吗 那就快来读读新课文吧! 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以便随时给以帮助. 1,检查自学情况.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了吗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读读有关的句子.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朗读第5和最后一自然段.(重点读好人物的语言) 3,课件出示这两段中出现的8个生字词: 伊 琳 娜 志 漫 哎 哄 骗 你能用"哄骗"说一句话吗 小结: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任务完成的又快又好. 1,学生用手指着字,自己朗读课文,寻求问题的答案.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是:金鱼放进去,杯里的水也会漫出来,从第5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郎志万是故意骗小朋友的,从最后一段话中看出来的. 2,学生同桌在一起练读.指名朗读,评价. 3,认读出示的生字.师生合作读,同位读,小组读,男女赛读,开火车读. 指名3~4人说句子.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己创设的较为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符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 三,再读课文,体会理解 哄骗别人本来是一件不好的行为,科学家郎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大家呢 让我们再来认认真真地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他的用意.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其他学生提出听的要求. 相机认识剩下的3个生字. 课件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朗读屏幕上出示的句子,谈出对伊琳娜的看法. 1,读指定段的课文,重点读好文中对话.认真听,听后认真评议. 读后谈见解: 科学家是想让小朋友们明白:不能盲目相信别人的话,要动手做做看. 2,师生合作读,范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齐读.小组交流. 读评结合,可以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朗读过程中,对课文的朗读体现多元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丰富内心感受.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4个上下结构的字"志,智,获,慧". 提示: "志"要写得上下匀称; "智"要写得上宽下窄; "获"要写得上小下大; "慧"要写得上中下各占三分之一. 认真观察,练写生字. 五,语文实践 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可能会说…… 小组交流,选代表班上交流,然后写下来.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6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复习认识的生字,会写“哄、骗”两个字。 2、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写个生字,感受故事的趣味,初步具有不迷信权威、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教师个案: 1、认读词语 2、听写:快慢、漫出来、问题、提出 二、理解课文 1、课文里的科学家是谁啊?他提出了一个什么样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学生找到后,读出来。教师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 2、小朋友们听到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找出句子,练习朗读。 3、伊琳娜和别的小朋友想的一样吗? 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话”。体会“光”还能换成什么词? 教师总结 4、请一位小学生做实验。其他孩子观察。提示孩子用上学过的词,解释实验。 5、做完试验后,采访孩子,你做完实验后,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知道朗读,读出伊琳娜的语气。 师: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甲: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生用生气的语气读。) 生乙:我觉得应该用质问的语气来读。(生大声用质问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朗读。 三、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朗志万和伊琳娜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组内交流 师:(总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后的大大的感叹号!(完成板书) 四、知道学生书写“哄骗”两个字。 1、知道学生观察自行,需要注意什么? 2、书写 3、反馈知道。 五、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生:齐读名言,背诵名言。 学生抄写名言,积累知识。 六、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展示。 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 哄骗? 伊琳娜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7教学理念: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第四单元。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课文。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⑴ 认读10个生字。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自由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⑵ 鼓励学生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去自主识字。 ⑶ 通过朗读和实验认识“动手做做看”的意义。 ⑷ 通过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动手做做看。 3、情感与态度: ⑴ 感受动手做做看的乐趣,认识动手做做的意义。 ⑵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10个生字。学习“朗”、“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动手做做看”的意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 2、做实验的用具。 课时安排 共两节课,上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一年级学的一首儿歌: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生答)。 2、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平时碰到什么问题,都要动脑筋思考,有时,还必须动手做做看。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3课《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儿歌创造情境,导入课文,一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使学生有“阅读期待”;二可以很自然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中去。 二、初读课文,认识新字 1、自由读,要求: ⑴ 圈出不认识的字。 ⑵ 标出自然段。 2、识记生字: ⑴ 学生当小老师带读拼音。 ⑵ 教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比如: 朗:可联系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组词,如:朗读。 志:士+心。或编字谜。 漫:换偏旁:慢──漫。 鳞:为什么会是鱼字旁。 伊、琳、娜:是形声字。或做加法识记。 哎:为什么有口。 哄:做加法,口+共。 骗:马+扁。 ⑶ 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⑷ 变魔术: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拿出没有拼音的字卡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变化。再问学生少了拼音朋友,还认识这些字吗?紧接着让学生开火车读字。 ⑸ 将生字宝宝送入课文中,让学生齐声读课文,看能否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而二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所以在教本课生字时,我注重去启发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另外,通过小老师带读、齐读、开火车读、将生字送入课文中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生字。 三、默读全文,小组讨论问题 1、贴出伊琳娜生气、高兴的头像,问学生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为什么高兴? 2、学生默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寻找答案。 3、学生分组交流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默课,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由表达与交流的广阔空间,便于发挥各自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又利于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和积极合作的好习惯。 四、解决问题,深入了解课文 1、点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教师相机点拔。 2、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1、4、5段。 ⑴ 第一段: ① 哪段写了朗志万提这个问题? ② 学生齐读第一段。 ③ 理解“漫”的意思。 ④ 板书: ↓ 朗志万→→ 水杯图 ⑤ 老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中指导书写“朗”“志”二字。然后让学生练写。 ⑵ 第五段: ① 哪段写了伊琳娜动手做实验? ② 男生读第5段。 ③ 试验结果怎样? ④ 应怎样读“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⑤ 真的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吗?让我们也做一下实验吧!(师拿出一杯满水,让学生把金鱼放入杯中,学生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设计一个小实验,既可以让学生松弛一下精神,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动手做做看的意义。 ⑥ 自己动手做了后,再来读“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读出惊讶、奇怪、吃惊的语气)[板书:贴金鱼放入水杯,水漫出来了图] ⑶ 第四段: ① 伊琳娜小朋友是不是一回家就动手做了?她是在谁的鼓励下动手做的? ② 女生读第4段,理解妈妈说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光”是什么意思,应怎样读妈妈说的话。(指导读出鼓励的语气) 3、点学生回答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 ⑴ 理解朗志万说的话。 ⑵ 伊琳娜生气时对朗志万说了一句什么话?应该怎么读? ⑶ 指导分角色读6~7段(伊琳娜的话读出生气的语气,朗志万的话读出鼓励、高兴的语气。) ⑷ 课内拓展: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后,创设情境,把自己当成伊琳娜,把老师当成朗志万,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在分析重点词语时,多次指导学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注重在语言环境中积累词语。例“光、哄、骗”等。 五、再次有感情朗读,感受动手做做看的意义 1、老师牵引学生分角色读文中的对话,用语言再现当时的情形。 2、学生再次齐读课文,感受动手做做看的意义。 (视时间相机而行,可老师参与其中,老师读一段,学生轮流读其他段落。) 设计意图:在本次的教学中,除指导重点词、句、段的朗读外。我还注重课文全文的朗读,由自由读→全班齐读→默读思考→分角色读→老师和学生轮读,通过反复的读,让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的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使课文中蕴涵的科学精神,人文境界等感染学生,并在读的形式上避免单一,让学生不会感觉枯燥无味。 六、课外延伸: 1、动手做做看: ⑴ 把一块海绵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漫出来吗? ⑵ 一个10斤重的铁球,一个5斤重的铁球,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抛下,谁先落地?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外,自己去切身体会动手做做看的意义。 2、快乐阅读《小马过河》。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是阅读能力的运用,因此,我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和本篇课文类似的注重实践的文章《小马过河》,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不会 金鱼图 朗志万 →→→ 鼓 漫出 水杯图 励 (伊琳娜生气头像) (伊琳娜头像) 13、动 手 做 做 看 (伊琳娜高兴头像) (金鱼放入杯中,水漫出图)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要求,好的板书设计要简洁、新颖、体现课文宗旨。所以,我在设计板书时,突出了文章的重难点,而且图文并茂,既很好的归纳了全文,又让学生觉得新奇、有趣,更有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8《动手做做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还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一课会带给孩子们很多启迪,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进行教学时,我开头设计了质疑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此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学习课文就特别投入,效果也较好。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也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我在教学中抓了语言文字训练。如理解“漫出来”,让学生给“漫出来”找个近义词,再从生活中举例子。语文源于生活,把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理解“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这句话中的“光”字,老师让学生换词读一读,促进学生语言内化。有个学生想到“总”,还有想到“只”。 不足之处:在生字词的教学中复现太少,生字词要采用意义识记方法,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抓。低段语文的生字教学应该放在重要位置。缺少让学生整体感知的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给学生提示词。还有就是课时划分不够合理。教学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在今后不断探索与改进的地方:如我的语言还不够精简;如何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当学生的回答有偏差时,如何有效地引导等。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9【说教材】 一、教材出处、内容、地位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权威,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 二、《新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 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等。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⑵ 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兴趣。 2、能力目标: ⑴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能比较认真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 3、情感目标: ⑴ 感受动手做的乐趣,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⑵ 唤起学生善于思考、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确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结合新课标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采用了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去体验、思考、领悟,并启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2、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3、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4、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5、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动手做做看》既是课题,又是主题,我便顺水推舟如下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请大家先来动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如此直截了当,一语双关,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呼应课题。 接着,我以“偷梁换柱”之法,将文中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拿来考学生,创设一个师生问答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可算作一种知识权威。学生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有着相类似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有着极强的雷同性。这样,就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下一步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和感情朗读打好基础。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情境之后,教师由权威摇身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笑问:“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你们不觉得熟悉么?在哪见过?”在学生恍然大悟间,教学戏剧性的进入第二程序。学生此时学习习兴趣倍增,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第二程序是全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在这里实施体现,教学重、难点也要在这一程序中解决。诸多目标若想做到“剪不断,理还乱”,就得像蜘蛛结网那样──围绕一个中心,有序地连线,恰当的打结,将教学的过程组成有机整体。基于此,我确立了“逻辑推进,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将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大环节中,如:第一大环节(1~5自然段)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大环节(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如此,每个环节都围绕课文内容这个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恰当的运用讨论、交流、实验、评价、点拨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手段,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完成难点的突破。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依据上述理念,这一程序中,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再次感受、体验,将领悟内化,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时启用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巩固教学重点,落实能力目标。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这一程序设计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其在角色朗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回味教学难点。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最后一环节,我布置学生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名人名言,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空间,锻炼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说板书】 本课板书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直观、条理清晰。既概括本课要点,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序,提高学习效率。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10《动手做做看》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科学家郎志万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并从中受到启发,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老师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11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这是为什么?”两个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讲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回到家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做做看。实验结果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第三部分讲第二天伊琳娜去问朗志万。朗志万说: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1.渎课文,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意思。 2.懂得对别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动手做做看的道理。 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一条金鱼。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吗?你动手做了吗?(学生说自己的做法。)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几个小朋友对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就有不同的做法。那么,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呢?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鳞哄骗 2.理解词语。 哄骗: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漫:水过满,向外流。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回到家里动手做实验,实验结果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朗志万知道了,说: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四、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导阅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说说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可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2.你觉得朗志万的问题提得怎么样?表现在哪儿? (问题提得很“奇怪”。表现在“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可不是这样。”意思是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 3.分组思考讨论: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 (一个小朋友说:“这是因为金鱼身上有鳞。”另一个小朋友回答。) 二、指导阅读第四至五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为什么要动手做实验?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2.伊琳娜为什么觉得他们都没说对? (“金鱼身上有鳞,水就不会漫出来”和“金鱼把水喝下去了”:都不合乎逻辑。) 3.做实验,体会伊琳娜看到实验结果后会怎么想? (实验结果水明明是漫出来了,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科学家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还是妈妈的话正确,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 三、指导阅读第六至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六至七自然段,画出伊琳娜和朗志万的对话,体会其中的意思。 2.体会伊琳娜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您作为一名科学家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您本来就知道放进—‘条金鱼后,水也会漫出来,还提出这样的问题,哄骗我们小朋友。) (2)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采取学生自己练读、评读的形式完成。 3.体会朗志万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什么?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手做一做。) (2)指导读出语气。 4.分角色配合读第六至七自然段。 四、小结。 1.读后,你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2.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组内陈述观点和理论、集体汇报。) 课内练习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问题地微笑 二、按要求积累词语。 例:越想越生气 越越越越越越 三、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伊琳娜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2.安娜自言自语地说小壁虎跑到哪里去了呢她正在发愁忽然听见莎莎大叫起来妈妈床单上有一只花壁虎快来看呀。 四、按要求摘录书上的句子。 回到家里,伊琳娜动手做实验。她——。哎呀,不一样,水三二。 五、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1.在括号中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2.乙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朗志万的话是什么意思? 3.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说说你的理由。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12师:请同学们静心细读第7小节,想想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读思考。 生:科学家明明提了一个错误问题为什么还哈哈大笑? 师: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急,答案都在课文里。伊琳娜很奇怪也很不服气,可科学家为什么还哈哈大笑?这笑声中包含着什么?大家可自由寻找合作伙伴分角色表演一下,表演要逼真,“奇怪、哈哈大笑”都要表演出来,科学家的话中能否把他笑的原因也说出来。 生十分投入对演,教室笑声不断,充溢快乐。 生生、师生表演,举例如下: 表演一: 生:科学家老爷爷,您知识渊博,怎么给我们提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呢? 生(哈哈大笑):你真是个爱思考,肯动手的好孩子,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表演二: 生(很不服气):您这么有水平,为什么给我们提了一个错误的问题? 生(哈哈大笑):真不简单,只有养成爱提问,爱思考,爱实验的好习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表演三: 生:老爷爷,如果我不去试一试还不知道您竟然给我们提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呢! 师(哈哈大笑):你敢于怀疑权威,善于认真思考,真是好样的。请记住“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实践才能得出真知。” 表演四: 生(很气愤):给我们提了一个错误的问题你算是个科学家吗? 师(哈哈大笑):我很欣赏你的勇气,谢谢你的批评。我不故意提了一个错误的问题你们就一直迷信我,迷信书本,我想通过自己动手试一试,你的收获一定不少吧! 生(不好意思):是的,谢谢您老爷爷。 【评析】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以读书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巧借文本资源创设了生活化的口语交际的表演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自由主动的学习空间,保证了学生活动的“面”和“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兴致勃勃地去感受、去体验、去自主建构、自由快乐表达、创造。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实现了学生、教师、教材、作者的多维对话,学生个性化语言能力的发展,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那么自然,那么和谐。整个教学进程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和生活的气息。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13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 妈妈对伊琳娜说,你动手做做看!朗志万告诫孩子们,要动手做做看。几个小朋友在听了朗志万提的奇怪的问题后,是不是动手做做以后再回答的呢?朗志万到底哄骗小朋友没有呢?伊琳娜为什么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后高兴地笑了?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后伊琳娜会说什么呢?这一课会带给孩子们很多启迪,在学习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伊琳娜想到的,我们的学生想到了吗? 课后说说写写中学习伙伴的话,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学会思考,把读、思、说、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时,可以在读中思考,想好再说,说后再写;也可以在读中思考,想好就写,写完再说。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课生字较少,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生活实践,自主选择识字方法。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教师适当予以点拨。 1.自主识字。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3.识字方法引导。 (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5)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4.写字指导。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写字教学时,可以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示范后,可以先让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位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来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边原来不是良!提、题二字中虽然都有个是字,但两个字的结构不一样,提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给以鼓励、总结、概括,再引导学生书写。 (二)朗读感悟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却富有情趣,给人以启迪。伊琳娜的情绪随着故事的展开、发展而变化。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以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明确伊琳娜情绪波动的原因,不仅能较好地朗读课文,更有利于使学生了解到伊琳娜是亲手实验才发现了科学家的话是不对的,便于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可用伊琳娜撅着嘴巴生气和面带微笑两张头像为媒介,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1.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主读书思考。 2.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 3.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好小朋友、妈妈说的话。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4.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说的'话,了解他这样做的用意,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注重实践,不要迷信权威。 5.再整体读课文,想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三)积累运用 本文语言平实,要把引导积累运用与朗读感悟融合在一起,不可孤立地进行训练,这样既有助于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有助于内化积累、正确运用。 1.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1)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2)反复读这个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2.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1)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2)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3)假如你是伊琳娜,你能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吗? (四)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2.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整体朗读,以思促读 (一)围绕课题,整体朗读感悟课文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自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二)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1.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他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三)围绕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 2.教师可提示下面几种理解引导学生讨论。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四)搜集名言,指导实践 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14教学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的体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你动脑想吗?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想吗?有一位叫伊琳娜的小朋友不但自己动脑筋想 而且还动手做实验来证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动手做做看》。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②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为什么? 2.学生自学,同桌或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三)反馈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讨论自学提示第②题。 (四)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吗?(学生自由谈体会) 今后我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动脑筋思考 有疑惑的地方,要亲自做实验证实一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15设计理念: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置身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学理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对文中事件的感觉,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设计特色与价值: 1、自主、开放、有情趣地解读课文。 2、在体验与理解这个故事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能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乐于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杯子 金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师:孩子们,你们相信老师的话吗?(相信),谢谢你们对老师的信任,为了感谢你们的信任,我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杯子,给你们看一看。(出示装满水的杯子)瞧,你们一定会说它很普通,没什么特别的,那可就错了,它可神奇了。在杯子里放东西,水会流出来。可是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流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生1:金鱼身上有鳞。 生2: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谁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自己说对了呢? 2、师:对,我们应该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质疑: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呢? 生1:谁动手做做看? 生2:为什么动手做做看? 生3:动手做什么? 生4:这是谁说的呢? 二 理顺思路,实验释疑 1、师:孩子们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下面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想,并在旁边作好记号。 2、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你的读书所得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生1:我知道朗志万提了一个怎样的问题。(指生朗读这一句话) 师:不仅找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这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奇怪)为什么说它奇怪呢? 生1:装满水的杯子放进东西水会漫出来,放金鱼却不是这样。 师:你真了不起,这么难的问题能回答出来!“漫出来”是什么意思? 生2:我知道,“漫出来”就是说水装得很满,流出来了。 师:还可以说什么漫出来? 生3:牛奶漫出来。 生4:妈妈烧的汤从锅里漫出来了。 师:孩子们真会联想,你们能说说“这样”指的是怎样?(大屏幕出示句子:如果放进一条金鱼, 。) 师:课文中有两个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呢?(同桌互读)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女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地说── 男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生:“你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在课题后面加一个感叹号) 师:你也能说一个这样的句子吗?[大屏幕出示句子:( )光( ),要( )。] 师:孩子们真会说,那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很高兴,因为通过实验我知道了科学家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2:我知道了当一个问题不能确定结果的时候,就要做实验。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1、师: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2、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1: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大科学家肯定知道水会漫出来,用错误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 师:你说的真好!用上书上的一个词就是(哄骗)。 生2:我觉得应该用质问的语气来读。 生3:我觉得应该读出急匆匆的感觉,因为伊琳娜一定是跑着去找朗志万的,她想知道朗志万为什么骗他们。 ……(师表扬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3、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对郎志万说呢? 生:您不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顺利过渡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变。生对比读后,知道反问句语气更强烈,陈述句语气更平淡,文中应该用反问句更适合表达伊琳娜的心情。) 4、师引读:一个大科学家竟然用错误的问题来考我们小朋友,伊琳娜生气地问:(生用生气的语气并配上动作读伊琳娜说的话) 师引读:难道因为我们小就可以哄骗我们了吗?伊琳娜大声地问:(生的声音又更愤怒) 师引读:伊琳娜越想越生气,气冲冲地问:(生已感同身受) 5、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1、师: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师板书) 生1:我同意这句话的说法,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生2:我也同意这句话,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可能出错! ……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1、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向生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生自由发表对论断的看法(气氛十分热烈) 师:看来,对这个论断,大家都有疑问,用什么方法解决现在的疑问呢? 生:做实验! 师:意大利的数学家伽俐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这个实验,你们想知道实验结果吗? 生:(迫不及待地)想!(师出示题目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短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 2、师:用波浪线勾出实验结果,横线勾出人们从伽俐略做实验这件事中明白的道理。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并勾画答案。 (生完成后,师让生汇报) 六、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1、师: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会对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时候,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生组内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2、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谈自己的收获…… 3、师:(总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后的大大的感叹号!(完成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中朗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话,相信你一定有了新的感受! 生:齐读 作业布置 1、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留心观察,有礼貌地指出来。 2、请你动手做一做: 准备一个小瓶子,里面装满水,用一张扎了许多小孔的薄薄的纸片将瓶口盖住,再倒过来,放开手,小纸片会掉下来吗?瓶子里的水会倒出来吗? 板书设计: 朗志万 伊琳娜 提问 ? ? ?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 动手做做看! ! !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16教学目标 :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图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 (生自由发言)板书:动手做做看 2、就课题提问。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随即学生字)。 教师个案: 1、直接揭题。 2、设疑: 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 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 ⑵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生字新词。 2、找出小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 1、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识字游戏: A、将生字卡片发到守纪律的学生的手,师问:谁是。生答:我是x,。 B、开火车读。 4、生互相交换识字经验。 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谜语:士兵的心(志) 5、认读新词: 伊琳娜志气问题提问提水浪漫朗读哄骗起哄喝水骗人哄骗 6、写字指导。 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 朗:左边不是良。 提、题:两个是的区别。 教师个案: 1、自学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和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说说你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 板书这些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⑵识字游戏:①师说生字偏旁,学生猜字;学生说偏旁学生猜字。 ②小兔开门游戏。 ⑶认读生字词语。 4、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朗、喝、骗”字。 5、初步感知课文。 ⑴课文讲了朗志万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⑵出示朗志万的话:一个杯子装满……这是为什么? 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可做以下引导:别的东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会漫出来? 用句式“除了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其他东西,水都会” ⑶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疑问吗? 四、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教师个案: 1、认读词语 2、板画“杯子”和“金鱼”,板书:水漫出来了 二、朗读感悟。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做看。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①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的小朋友呢?” A、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B、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C、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教师个案: 1、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2、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有关句子,从他们的话里你知道这几个小朋友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板书:同意 3、你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样想的? 读句子: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他们”指的是谁?代进去读一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板书: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会有什么想法? 从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样的品质? (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轻信盲从) 5、遇到问题,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资料、请教等等都是学习的好方法。 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自己动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读句子: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7、互动: 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老师当记者来采访。 8、朗读伊琳娜说的话: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理解“哄骗”,多种形式读。 9、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他会笑?你从他的话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为什么听了他的话高兴地笑了?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 教学名言:实践出真理! 三、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2、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教师个案: 三、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伊琳娜说些什么? 四、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告诉他人。 2、发现他人的过失,有礼貌的指出来。 教师个案: 收集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 动手做做看 为 变?——! 教师个案: 金鱼图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万水杯图 水不会漫出来伊琳娜(不同意)水漫出来了 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作业 布置:搜集科学家的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的生活与学习有何指导意义。 课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只停留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啊!我们天天喊着“尊重学生”,我们可以潇洒地把课堂对学生拱手相让,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作业 ……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们老师对教材没有深层的处理,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养的机会啊!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