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1课时 |
范文 |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1课时(精选2篇)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1课时 篇1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 (1)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松树)教“松” (sōng)。领读。 (2)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呢?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指名读课题,领读课题。 3.看到“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同学们自己再试着读读课文,争取读准每一个字。 sōng duō ne huí dá bó hái yé tuō 松 多 呢 回 答 伯 还 爷 托 5、正音。 听: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 “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 (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弄懂它们。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 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 4、反馈检查:“孩”、“比”的笔顺。 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指导: 低;不能忘记最后一笔点。 孩:子字旁要分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 5、指导写字。 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 字: 答: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孩、低、听、伯: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多:第二个“夕”横撇要写长些。 8、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1、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写。 2、朗读课文。 3、补充。 (一)把下面字的音节补全。 __ōnɡ d___ t h b__ 松 多 托 回 伯 (二)仔细看,认真写。 松 树 孩 子 回 答 爷 爷 托 住 放 松 多 少 伯 伯 (三)写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子字旁 口字框 父字头 夕字头 (四)组词,看谁组得多。 多 回 答 托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1课时 篇2一、复习 1、抽读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设问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分别在哪? 三、充分诵读,巧破难点。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学生上台贴图。 师:这儿有“小松树”和“大松树”(图片),谁能把他们送回家。(指生上台贴图) (2)这两棵一大一小的松树长在哪里呢? (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细读第2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看不起大松树呢? (3)生一边找出相应的词语,师一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 (4)你能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吗? (5)自己练读,指名读,评议。 (6)有感情朗读小松树的话。 (7)这时大松树没有回答,它会想些什么呢? 3、导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你们真聪明,和风伯伯想到一块儿了,风伯伯是怎么说的呢? (2)指读(出示风伯伯说的话)。 (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导朗读风伯伯的话。 (4)你觉得风伯伯的话有道理吗? 师:请你扮演“风伯伯”对“小松树”说句话。 (5)原来,小松树被大山爷爷托起来才能看得远,开始他还很骄傲呢!再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学生齐读小松树的话)我们读书要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多读多想,这样会把书读得更好。再来读一读风伯伯的话。 (6)角色朗读“小松树”和“风伯伯”说的话。 4、导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表现怎样? (2)指读。 (3)理解词语:惭愧。 “惭愧”是什么意思? (4)齐读,读出“小松树”后悔、不好意思的感情。 (5)扩展: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时他会想些什么?他会对大树树说些什么? 四、表演升华 现在,小松树不再看不起别人,变成了一个又谦虚又懂礼貌的孩子了。 1、分角色朗读、表演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3、发头饰,自由组合表演。 4、指名上来表演。 5、评选最佳演员。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补充习题》。 2、按笔顺写字。 孩 呢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松树能看到( )的地方,不是自己长得高,而是因为( )把它给( )的。 4、填上合适的词语,然后用这个词也来说句话。 山下的松树 你高多了。 5、读读想想。 得意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红红指着自己脚上的漂亮的红皮鞋得意洋洋地对小伙伴说:“瞧,多好看呀!你们有吗?” 6、语文综合性学习。 阅读寓言故事《坐井观天》,读后与你的好伙伴交流感想。 7、你能正确地读出下列绿色通道里的生字吗?和同桌合作,读一读,记一记。(对的标“√” ,错的标“×”) 愧□ 低□ 喂□ 惭□ 摸□ 棵□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