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司马光》教案 |
范文 | 《20、司马光》教案(通用15篇) 《20、司马光》教案 篇1课题:音乐欣赏《司马光砸缸》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选择打击乐器和探索自然音源为故事的情节配音响。 2、参与歌曲《司马光砸缸》的欣赏和表演过程,表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3、寓故事于思想教育之中,使学生懂得遇到以外的事情要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重点: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故事情节配音响 教学难点:学生边听歌曲,边用自己认为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为故事的不同情节配音响。 教学准备: A教具:CAI课件,歌曲CD,场景布置,打击乐器(三角铁一个、木鱼一个、沙锤一对、铃鼓两个、镲一对、钹一对、小鼓两个、大鼓一个)呼啦圈8个,皮球一个,丝巾一条。 B学具:学生一人一张各种颜色的A4纸 教学环节: 主要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听故事 1、导入故事:出示司马光画像,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看动画,初听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 从听觉上欣赏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过程 说故事 1、讨论:A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为了救人) 2、为什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聪明勇敢的好孩子? 3、我们应该向司马光学习什么? 让学生简单地讲述故事《司马光砸缸》 展开讨论,懂得要向司马光学习什么,能简单复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语言的角度体验和表现故事的情节。 配音响 1、看书上的画面,听叙事歌曲《司马光砸缸》 2、同学们喜欢捉迷藏吗?请学生上台捉迷藏[捉迷藏] A、请学生用动作和表情表现自己的高兴的心情 B、用一种乐器表现捉迷藏时的高兴。 3、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到水中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扑通扑通] A、学生用人声模仿这种声音 B、选五名学生上台自由选择一种乐器,自己决定演奏方法来表现人掉到水缸中的声音。 4、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时候大家着急吗?他们在干什么呢?[怎么办] A、学生用动作表现一下大家着急地想办法。 B、用你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发出表示紧张的声音 C、选五名同学上台自由选择一种乐器表现大家很紧张和着急。 D、其他同学用自己身边可以利用的东西表现紧张的气氛。 5、司马光表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A、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B、大家一起表演砸的动作。 6、砸缸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A、让学生上台选择一种乐器表现砸缸的声音。 B、其他同学用人声表现砸缸的声音。 7、缸被他砸破了没有呢?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没有? A、学生用人声、手中道具表现水流下来的声音。 B、学生自由选择用乐器表现水哗哗地流的声音。 8、小孩得救了吗?大家高兴吗? 选五名学生上台自由选择一种乐器,自己决定演奏方法来表现大家高兴的心情。 9、请部分学生上台,边听歌曲,边用自己认为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为故事的不同情节配音响。台下学生可用自己身边可以利用的东西进行配音。 按歌曲中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情绪要求,选择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为故事的不同情节配音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 演故事 1、请部分同学通过协商和自选角色、自选道具的方法进行即兴表演 2、配合歌曲进行合作。 3、加上乐器组的音响效果合作表演《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通过协商和自选角色的方法进行即兴表演,主要注重学生共同合作协商进行创作、参与音乐的过程。 想故事 1、想一想,讨论:还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2、动脑筋,回答问题: (1)在教室里,你的同学不小心摔伤了,而且出了血,你发现后首先应该要: A、马上去找到老师和同学,让大家来帮助他。 B、马上打电话给受伤的同学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快来学校。 (2)你去游乐场玩,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了,你首先应该要: A、马上找到游乐场的保安叔叔请求帮助。 B、自己一个人在游乐场到处找爸爸妈妈。 《20、司马光》教案 篇2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指导识字、写字。 3.通过朗读第四、五段理解司马光遇事时与别的小朋友反应不同,说明他是个爱动脑筋机智聪明的孩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3.分别抄有第四、五两段课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学习生字 这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请学生读准”司“。告诉学生“司”是“司机”的“司”,在这里与“马”组成复姓。再请学生读准“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笔顺。学生完整地读课题。 二、过渡激趣,整体感知 1.司马光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能写在课本里让我们大家学习呢? 2.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的听读姿势、听读习惯的培养,特别要学生注意看清课文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3.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长句子。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留心听,听后互相评议。 三、突出重点,教学课文 1.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很远很远了,课文第一段用了一个什么词表示?学习古时候”读准“时”。 2.有一回,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突然,发生了一件很危险的事,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二到六段。要求:仔细读课文,画出讲司马光表现的词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交流讨论。 (1)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谁来读二、三两段课文?其他人注意听有没有读出危险的感觉。 (2)别的小朋友年看到小伙伴掉进小缸,他们怎么样了?先指名回答,再读有关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生字“都、慌、吓、哭、喊”,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吓、哭、都”的字形。 (3)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指名读第五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强调出司马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地方。评议,练习朗读。 (4)结果怎样? 这里采用师生对读方式怎样?朗读最后一段。 4.司马光救出了小朋友,那时,他自己也还是个孩子,学习生字“孩”,注意“孩”是子字旁,写法与“子”不同,最后一笔是“提”。启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学生可能想出以下办法:①把小朋友拽出来;②在缸里,拉他出来;3把缸推倒等。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们爱动脑筋,然后将方法进行比较:大家想的办法基本是让人离开水,但在当时情况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来不及,司马光能及时想到用大石头砸破缸,使水流出,让水离开人。这个方法巧妙而实用,这与他遇事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二、巩固生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读词语。 2.自己描生字,记字形,相互交流记字方法。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候:不要漏写第三笔“竖”。 孩:第三笔是“提”,右边要写紧凑。 都:指导双耳旁的写法,第一笔“横撇弯钩”,不要误写成2笔。 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三、课后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 先读读“块、快”,引导学生发现它们读音相同,右边字形相同,左边偏旁不同。了解“块”常指“土块、石块”,所以有“土”旁;“快”一般指速度高,走路、做事等用的时间短,也有“快要、将要”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3.补充练习。 妈妈( )下班了。 这辆汽车开得真( )呀! 我有一( )橡皮。 《20、司马光》教案 篇3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指导学习两 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司、光”。 二、整体感知 1、 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字。 2、 自由练习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 学生质疑。 4、 初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 1、自由练读,比一比哪些同学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评议中多功能指出学生的优点。,再评不足。 3、全班齐读。 四、认记生字 1、 抽生字卡开火车认读。 2、 交流。 五、学习第1自然段。 1、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前的情景。 2、观察画面,想一想:花园里除了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些什么? 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画的旁边出示名子: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 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4、自由读读这一句,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5、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6、学生评读。 六、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写字姿势。 七、教学后记:学生会将园和圆混淆。 《20、司马光》教案 篇4设计理念: 本课讲的是古时候的一个故事,让学生通过多读来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从而学习司马光遇事不慌张,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品质,在讲解本课时,我采用“重点切入,回读探求,扶放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启发质疑为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3、德育目标: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情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象司马光那样不慌张,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读通句子。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写有3、4、5自然段的卡片,课文碟片,自制画有假山、大缸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司马光》。 二、讲读课文: 1、听录音,回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看书中插图,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么,刚才同学们所看到的,书上以是怎么写的呢?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课文,找一找,然后告诉老师好不好?(2、3、4、5、6) 谁愿意读一读。 4、你们都找对了,现在来看第二自然段,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有一回,在花园玩,大满) 5、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呢?谁愿意读读第三自然段? 6、想象一下,小朋友掉进水缸,我们都会替他怎么样?所以要带着这种担心的语气来读。 7、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们以都是怎样表现的呢?谁愿意读读相应的自然段。(4、5讨论“慌”是何意) 8、再读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朋友们哭、叫、喊的这些种表现,课文是用什么词来连结起来的呢?比一比,看谁找得以准以快。 9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 10、指导朗读,小朋友们看到这种场面都怕了、慌了。感到无计可施,所以要读出这种惊慌失措的语气。 (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 11、所有小朋友都慌了吗?谁没有慌?谁愿意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12、指名读,一边听一边划出描写司马光动作的词。 13、谁能说说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举、砸)你会做这两个动作吗?愿意学习司马光的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做动作好吗? 14、司马光没有慌,说明他很冷静,因此要读出司马光沉着,冷静的这种表现。 (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 15、对比读,4自然是说小朋友们都慌了,5自然段司马光没有慌,现在我们对比读这两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地方。 (生自读、指名读) 16、说说你认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17、你们想不想知道掉进缸里的小孩子怎样了呢?谁愿意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读) 18、孩子得救了,我们是不是感觉也松了一口气呀?所以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练读、指名读) 19、刚才我们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司马光怎样救人的呢?谁能给课题补充上两个字,使它更确切。 三、课间休息: 现在请同学们轻松一下,与老师一起去看看司马光是怎样砸缸救人的。(放动画,课文碟片) 20、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21、你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请你快速阅读课文,看看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22、好,现在同学们都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老师想请几名同学将故事表演一遍给大家看,谁愿意来? (创设情境,一名复述,五名表演) 23、不错,你们表演得真棒,现在假设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朋友,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将小朋友救出来。 (讨论、汇报) 24、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当时在情况非常危急之下,司马光能就地取材,用石头砸缸老生常救人是最单快捷的办法,所以,平时,同学们在做事时也要像司马光一样不着急,沉着思考,沉着应对,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英勇救人的故事。因此在读全文时,要用讲故事的语气来读,现在用你们最优美的声音,把这篇课文再读一遍。 (生齐读) 四、作业: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0、司马光》教案 篇51、会认13个生字及与之相应的词语,会写6个生字,会用常字扩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通过读、演、讲故事,观察图画,了解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在紧急关头的不同表现,赞赏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白遇事要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会用新字扩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表情、动作,以及结构复杂的生字的书写。 读中感悟、以观察促理解 词卡片、小黑板、活动教学挂图 两课时 第一课时 ㈠、范读课文,把握要义,补充课题 1、你们喜欢故事吗?喜欢听,还是喜欢演,或者是喜欢讲? 2、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板书课题,你们认真听,想想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3、读课题,谁来说说“司马光做什么”?谁再来说说“司马光怎么样”? ㈡、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指导分小组学习,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 ⑴、标出自然段番号。 ⑵、勾画字词。 ⑶、交流认识这些字的好办法。 ⑷、组长检查。 ⑸、读通课文。 ㈢、检查自学情况:检查巩固行字,理解词语,读喜欢的段落。 1、开火车读字卡。 2、说说你们小组用了哪些识字的好办法。 3、(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读读说说”,男女同学比赛组词语。可板书部分词语。 4、用“缸、块、劲、砸、救”做猜字游戏。 5、读课文。喜欢读哪段就站起来读。 ㈣、读读贴贴看看想想 1、出示挂图(或多媒体演示):上面是一个大花园,但是去掉了假山、大水缸。 ⑴、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是什么地方?这人地方有什么?谁能用书上的话告诉大家? ⑵、出示假山、大水缸图,请小朋友来贴,并能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 2、这时发生什么事了?你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3、出示图画:别的孩子惊慌的样子。观察:别的孩子怎么做的?他们的表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4、继续出示图画:司马光。观察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谁来读一读? 5、结果怎样?这时,你的心情怎样?全班一齐读书告诉老师。 ㈤、写字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提示:我们学的哪些字有双耳旁?左双耳和右双耳的字分开板书。2、记住哪些字有困难?哪些字容易出错?说说你的好办法。 3、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4、示范“那”、“都”的写法。 5、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㈥、自由练习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我该怎样读、怎样讲、怎样演这个故事。 ㈦、教学效果测评 1、轻声读音节,看看拼出了什么词,再写下来,想想对不对。 2、想一想,再填空。想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再说说类似的词。3、读给同桌听。 ㈧、拓展性学习 把自己当成司马光,想想自己会怎样做。 第二课时 ㈠、复习:贴词语游戏 1、贴词语游戏。 ⑴、出示词语卡片,请小朋友读一读。 ⑵、将卡片分发给学生。再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贴词语。 2、这节课你想怎样学课文? ㈡、学重点段:勾画词句,读读演演,细心体会 你觉得课文最精彩的是哪些自然段? 1、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给“慌了”打上点。 ⑴、从哪些表现看出他们“都慌了”?用横线勾出。 ⑵、你想怎样读、怎样演或怎样讲才能表现小朋友的“慌”?试一试。个别范例指导。 2、司马光表现怎样?给“没有慌”打上勾。 ⑴、从哪些表现看出他“没有慌”用波浪线勾出。 ⑵、你想怎样表现他“没有慌”?试一试。 ⑶、司马光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 3、领读“别的孩子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 4、你觉得司马光的办法怎样?你想怎样夸一夸他? 5、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进一步思考:如果没有举得起的石头怎么办?如果司马光一个人砸不破大水缸怎么办?如果……你还想设想当时的情境,多问几个怎么办吗? ㈢、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课文:朗读、表演、讲故事 愿意怎样来表现这个故事? 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读故事、演故事、讲故事的三部分,第部分学生找自己喜欢的伙伴共同学习。 为每部分学生提出要求,板书: 读:心情 语气 快慢 轻重 演:读 想 演 讲:读 圈 讲 ㈣、背诵:有情有味,熟读成诵 1、喜欢朗读故事的小朋友,把这篇课文有感情地读读,让大家欣赏,好吗? 大家觉得怎样?像他们这样读读。 22、这个故事多么生动啊!谁能把它背下来呢?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背一背吧。 3、谁背得快?来领着大家背。说说你为什么背得这样快的。 4、互相背一背。 ㈤、教学效果测评 1、读第一句,想想该填上什么词,再读读,看看填对没有。 读第二句,看看和第一句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然后说一说。 2、比一比,“那里”和“哪里”有什么不一样。你怎样分清它们。读句子,想想句子的意思,再填空。检查一下,写对没有。 ㈥、拓展性学习 1、可以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怎样查到资料,再动手查。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问一问。 2、回忆跟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发生的事,有顺序地讲出来,如果能讲得生动一点更好。 七、作业设计 想想看,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缸里的小朋友? 八、板书设计 21、司马光 没有慌 (举起、使劲砸) 别的小朋友 都慌了 有的……有的…… 《20、司马光》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几、个、古、友、他”五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品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育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内容分析: 本课讲的是一篇历史故事。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朋友在公园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破缸救出小朋友。重难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司马光那种沉着冷静、机智的品质,从中得到启发。 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故事生动曲折,反映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阅读这类课文有浓厚的兴趣。 设计思路: 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进行积极的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轻松的气氛和自由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你们听过司马光的故事吗? 2.简介司马光 3.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4.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范读,学生听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3.同桌互相拼读生字词。 4.分组读、个人读生字词,检查读音。 5.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注意读通、读顺。 6.检查朗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 7.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谁干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再次自由认读生字词。 2.不看拼音,直接认读生字词。教师检查:开火车读。 3.看到课后字表里的字,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住?你记住了吗?你是怎样记的?你已经记住了哪些生字? 4.指导书写“几、个”两个生字。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人?除了认识这个人,你还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找出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谁的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人物是谁? 生:古时候,司马光。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他”指的是谁? 生:司马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司马光。 师:你真聪明!能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师:司马光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 生:在花园里。 师:花园里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生:假山。 另一生:老师,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为什么会掉到大水缸里呢? 师:你问得好,那么有谁可以帮这个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我可以,因为假山下有口大水缸,这个小朋友不小收掉到大水缸里了。 师:你真棒!大家要向他学习。 3.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理解“不小心”的意思。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么样?别的孩子又会怎样呢? 4.齐读第三自然段。 借助图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从图中你看出哪个是司马光吗?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一个学生:老师?这个小朋友掉进缸里会不会死? 另一学生:不会。 师:你怎会知道的? 生:下文讲到司马光救他呢。 5.指组读第4自然段。 ①找出司马光动作的词。 ②看挂图,司马光在干什么?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 有个学生站起来双手举起来模仿了他的动作,但缺少力量。 ③理解“使劲砸”的意思。 又叫同学表演司马光的动作,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个个同学都能把司马光表现得活灵活现了。 ④最后那个小朋友怎样了?(得救了) 师:当这个小朋友掉进缸里为什么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的表现不同?从这里可以体现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学生讨论) 总结:我们应该学习司马光沉着冷静、爱动脑筋的品质。 ⑤发散学生思维。 司马光是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那么你还有什么办法救小朋友呢? 学生踊跃讲出自己的办法。 三、布置作业。 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0、司马光》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在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同时感悟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好听的故事,大家齐读课题;司马是复姓,注意节奏,再读;“光”是因为当时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在“光山”这个地方做官 ,所以起名“光”,再次读好课题。 2、词宝宝看到我们小朋友坐那么好,急着要和大家见面呢! 3、读得真好,告诉大家,这几个词还能编一个小故事呢,你来试试。 二、精读感悟 第一自然段: 1、 你喜欢故事中的谁?带着你的喜欢读读他的名字。 2、 司马光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出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你能读好吗?谁能把大家带到很久很久以前,齐读。 第二、三自然段 1、有一天,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发生什么事? 2、自读,交流,什么样的大水缸? 3、出示:假如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评:不错,你的水缸最大,里面的水也很多,齐读。 4、就是这么大,这么满的水,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去了。 5、“一不小心”?出示:练习,你能试说说吗? 6、一不小心掉进去了,你什么心情?试读读。(害怕、着急) 第四、五自然段 1、过渡:你为什么不救他呢?水缸太高了。 2、其他小朋友什么表现,先看图,看看书上怎么写的? 3、交流:都慌了。慌成什么程度? 4、生活中遇到两种以上情况都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 5、出示填空。通过说话告诉老师你理解了,那齐读,读慌张样子。 6、小朋友可能会喊什么?再读读。 7、过渡: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怎么做的? 8、找两个小朋友读。 9、老师把“搬”换成“拿”你觉得好不好?指名交流 10、谁上来把司马光砸缸样子通过朗读读出来? 11、司马光当时怎么想的?再读。 第六自然段 1、 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高兴齐读。 三、总结升华 1、出示全部填空。 2、司马光当时怎么想的,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3、大人会说,同伴会说,你会说? 四、拓展延伸 1、如果商场迷了路,你会怎么做? 2、司马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遇事不慌,积极动脑,学习他勤奋好学,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20 司马光 小朋友:慌了 司马光:没有慌 《20、司马光》教案 篇8教学总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95%的学生能够认识读准本课“司、假”等13个字,90%的学生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别、到”等6个字。理解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通过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朗读方式,90%的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多数学生能体会到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学习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难点: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教学具准备: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95%的学生能够认识读准本课“司、假”等13个字,90%的学生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别、到”等6个字。理解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朗读方式,90%的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多数学生能体会到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自读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圈出生字并读三遍。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想一想,课文讲了司马光一个什么故事? 故事里主要讲了谁,做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 司马光),( 砸缸救人)的事。 三、 教学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要求:看出示的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1)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 (2)出示词语,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 (3)交流识字方法,师小结。 猜谜语:“犬”字上面两个口 ( ) “元”字掉在框框里。 ( ) 另有立刀旁。 ( ) 这个同学真马虎, 同字丢掉一小竖。 ( )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析:需要认的字用红色字显示出来,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四、指导写字 1.巩固字音,读“别、到、那、都、吓、叫”。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组词识记。 3.指导书写。尤其是右耳旁的书写,和前面学的阳对比,右耳要写得低、大,竖为“悬针竖”。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五、作业设计 1、搭配词语。 一座 水缸 找 石头 一口 石头 砸 大人 一块 假山 搬 水缸 2、我会拼。 bié rén dàochù nà lǐ dōu shì jīng xià jiào shēng ( )( )( )( ) ( )( ) 3、我会造句。 园( )( )。 法( )( )。 许( )( )。 美( )( )。 唱( )( )。 阳( )( )。 板书设计:20 司马光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反复的朗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多数学生能够背诵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2.学习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齐读课题——司马光。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从故事里知道了一些什么? 2.师:小朋友真会读书,会思考,从课文里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呀,老师希望小朋友继续开动你聪明的小脑筋,再来学好课文,好吗?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师:(示多媒体)瞧,谁来了?(司马光)你知道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呀?示:古时候,读几遍。你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是古时候的人?对呀,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指名读。(指导读好轻声) 三、精读二三自然段 1.看,(示多媒体)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干什么?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是呀,小朋友们玩得真起劲呀!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句话读好?出示:有一回,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指名,小组。 2.我们再看图,水缸在什么位置呀?(示多媒体)这口水缸怎么样?水多不多?怎么知道的?你能读好这句话吗?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1)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点击“大”“满”,指导读好) (2)谁比他读得更好? (3)齐读。 3.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戏的快乐时刻,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是什么事呀?看,(示多媒体)和文: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指名读。 (2)小朋友是怎么掉进大水缸里的?(点击:爬上 一不小心)指导读好这句话。用“一不小心”造句子 ①下课的铃声响了,我赶紧往教室门外走去,一不小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在操场上活动的时候,我一不小心 __________________ 。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1.水缸这么大,比小朋友的人都高,小朋友掉进了这样的大水缸里,会怎么样呢? 2.突然发生了这样的意外,小朋友们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这下子,小朋友们可乱套了。(示多媒体)出示第四段,“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看,小朋友们怎么样了?还有的小朋友没画出来,他们可能怎么样了?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吗? 下课了,同学们在教室外玩耍,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玩得好高兴啊! 3、(1)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心里害怕极了,吓得一点主意也没有,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小朋友此时的心情,哪个字?(点:慌)你还从这句话中哪些词看出小朋友“慌”了?(点:哭 喊 跑 找) (2)谁能读出小朋友此时的惊慌害怕的心情?指名,男,女,齐。 四、精读第五自然段。 1.此时,有一个小朋友的表现与大家完全不同,他是谁呀?(示多媒体)司马光有没有逃走?有没有害怕?师:他非常冷静,镇定,他是怎么做的?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指名读。司马光是怎么砸这口缸的?(点击:使劲)是什么意思?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很使劲?他为什么要这么使劲?(大石头 缸厚)谁把这句话读好?齐。 (1)谁愿意上来学学司马光砸缸的样子? (2)一起读好这句话(可自己配动作) 2.此时,(示多媒体)及文: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师生接读,指导读好轻松的语气。 3.小朋友被救了,你的心情怎样?你能对司马光说句心里话吗,谁来夸夸司马光?示:司马光,你 ! 4.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看谁的办法比司马光更棒? 5.总结:司马光的办法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最好最有效的,让我们再一起来夸夸司马光。(自己说自己的)。 五、本课小结: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让老师从你的读中感受到你已经对课文读懂了。 六、课文学完了,你从这个故事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七、回去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八、当堂检测 1、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 玩,一个小朋友掉进了 ,其他小朋友 ,司马光没有 ,他举起 ,使劲 那口缸,掉进缸里的小朋友 。 2、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在扩号里编上序号。 ( )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公园里玩。 (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 )别的孩子都慌了,跑去喊大人。 ( )掉进水缸的小朋友得救了。 ( )司马光拿起大石头,把水缸砸破了。 ( )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 3、我会填上反义词。 假—( ) 古—( ) 有—( ) 里—( ) 明—( ) 轻—( ) 关—( ) 前—( ) 软—( ) 冷—( ) 板书设计: 22 司马光 会想办法 聪明 勇敢 《20、司马光》教案 篇9学习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a.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b.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c.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指导朗读。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 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20、司马光》教案 篇10教学要求: 1.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训练。 难点:体会到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教具:电脑课件。 教学模式:学--议--练教学式 操作步骤: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制定目标,激发动机--自读引导,深入学习--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听老师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写了一本书,他不知道取什么名好,于是他拿着书叫产宰相取名,宰相看了,连连叫好,但是他又说:这么好的书,我没有资格给它取名字。没办法,他只好去请皇上给他取名。皇上看了,拍案叫绝,欣然提笔给这本书使名为《资治通鉴》。你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他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制定目标,激发动机 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屏幕,知道图上有些什么。 2.根据图提问,小朋友,看过图您想知道什么?筛选出:(屏幕显示) (1)、这个故事发生在那里? (2)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水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 (3)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的'? (4)那个小朋友怎么样了? 三、自读引导,深入学习。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四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小声自由读全文。 (一)、看图,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古时候,并看图理解,再齐读一自然段。 (二)解决第一个总理: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1.小组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应的词语?(花园、假山、水缸) 2.回答问题,板书:花园 3.指导看图理解词语,板书:司马光、小朋友、花园、水缸。 4.比较填空,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2)他跟几个小朋友在______玩 5.指导朗读。 (三)解决第二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 1.齐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板书↓掉 (1)理解不小心并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 (2)利用课件直接演示小朋友掉进缸里的情景(出示课件:小朋友爬到水缸上的假山上,不小心掉进缸里的情景) (3)思考:那个小朋友掉进水缸,会发生什么危险?为什么?这时别的小朋友怎么办呢? 2.师读第四自然段 (1)画出他们表现的词语。 (2)看图理解他们的惊慌 (3)引读:有的……有的…… (四)解决第三个问题: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看出什么? 3.小组讨论,理解:为什么用举?为什么要使劲?几下子说明了什么?看出司马光什么?板书:举、砸 《20、司马光》教案 篇11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今天,我请来一位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听完之后,请告诉老师这是讲的谁的故事? (看动画,听朗读课文) 2、交流答案。问:司马光姓什么? 3、引入复姓:诸葛、东郭、淳于、欧阳等,让学生边看卡片边读。 4、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二、学习生字 (各种形式学习生字)师领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猜读等。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交流 2、齐读1段,点拨:交代了时间、人物。 3、齐读2段,点拨:交代了地点。 4、自读3段,点拨:交代了事情的原因。 课中操,放音乐《乌鸦喝水》 5、看课件,其他小孩有什么反应?指导读4段,读出慌张语气。 6、学习5段,司马光怎么做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请同学表演。并提示这是事情的经过。 7、学习6段,齐读。事情结果如何? 8、小结课文内容。 四、拓展延伸。 1、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 2、遇到下面情况你会怎么做? ⑴假如你被锁在教室里,该怎么办? ⑵ 在超市里,遇到一位迷路的小朋友,你可以怎样帮他? 五、讲司马光《警枕》的故事。 《20、司马光》教案 篇12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学生练读、评读)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五段。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5.学习课文第六段。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小朋友 司马光 慌了 没有慌 哭 叫 喊 跑 举 使劲砸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问答对唱:学生分两小队,老师进行指挥。先由师唱什么字竖心旁?谁猜对了谁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学接着唱,对答老师慌字是个竖心旁,我猜对了我就走,回答完毕回到座位。 2.读一读数量词: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要写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横排两个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重点指导写好双耳旁。 3.展示、评议。 三、背诵课文 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 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诵全文。 四、实践活动 1.积累词汇: (1)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 (2)口头扩展词语,如:司司机、公司用慌、假、别、吓、块、救口头组词。分小组讨论、积累,再大组比赛,指定时间内,看哪组组的词最多。 2.创新故事会:学生交流有关司马光的故事。 编辑短评:教案中的教学方法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教师借鉴和操作,有些教法和问题设计得巧妙,有利于拓展教师设计教学的思路。 《20、司马光》教案 篇13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简介司马光。 二、 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 2、思考讨论: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 看图回答,出示生字词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一口水缸) 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四、 教学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要求: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乍学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析: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五、指导写字 1、巩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 3、指导书写。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 找候司园 划后丝圆 掉流使爬 桌留是爪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 2、自读第1节。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二、学习2~3自然段 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这时情况怎么样?谁来读? (2)语汇议:是否读出了危险的语气。 (3)指导诗词:一不小心。 (4)指读,个别读,章读。 3、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用画出有关句子。自读2~3节。 4、反馈、交流、讨论。 (1)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 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③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读这句话。 ⑤且扩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吗? (2)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 指导读词:没有慌、使劲。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 ② 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③ 结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④ 如果这时大人赶来了,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5、小结。 6、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板书设计: 21·司马光 没有慌 使劲砸缸 遇事沉着 有主张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i jian shi hou men kou shi jin ( ) ( ) ( ) ( ) hua yuan diao xia pa shan liu shui ( ) ( ) ( ) ( ) 二、搭配词语。 一座 水缸 找 石头 一口 石头 砸 大人 一块 假山 搬 水缸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司马光,希望对你有帮助! 《20、司马光》教案 篇14教材简析: 《 司马光救友》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元朝的《宋史》通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智,肯动脑筋等品质。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显现易懂,叙述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设计理念: 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读通文言文,在具体语境中,通过多层次、多元化朗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工具书插图、动作等方法,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文言文学法;以读促悟,以演促情,以议促心,拉近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悟文中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学会文言文的朗读。 借助注释、工具书或动作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文中人物形象,激励学生形成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爱动脑筋的品质。 教学重点: 感受古文的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结合注释,自己尝试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把古文的内容表达出来。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1、 同学们,我们站起来转过身去看看,坐在后面的就是来自邻水各个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亲临指导表示欢迎。常言说得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还会说这样的句子吗?我们所说的这些都是文言,用这样的语言写成的文言叫做文言文,又称为古文,其特点是语言简练。 2、 我们一起来学习29古文两篇中的第一篇,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司马光救友 3、 学生齐读课题两遍,说说课题的意思。(司马光救朋友)这篇课文出自于元朝的《宋史》。 二、 出示目标 师:那请同学们熟记学习目标,记住就举手。(大屏幕显示) 1、 学会文言文的朗读。 2、 理解课文内容。 师:我们6(4)班的学生有没有信心完成目标呢?(有 ) 三、 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师:教师念自学指导 (一) 大屏幕出示: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分钟后比比谁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20、司马光》教案 篇15教学设想: 《司马光》是国标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从落水到得救,情节扣人心弦。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不妨这样做: 读一读,重感悟。 朗读是语文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方式。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获得充满灵性的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懂课文的内容,想象课文的情境。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脑中再现小朋友惊慌的表现,体会慌乱的场面。通过演读,让学生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背一背,重积累。 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积累,不仅应有生活材料的积累,还应有语言材料的积累。这个单元练习里熟记成语中的四个成语(从容不迫、多谋善断、临危不惧、方寸不乱),是对杰出人物临危不惧、从容应变这一心理品质的赞颂,而小时的司马光正是如此。因此,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背一背成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 说一说,重迁移。 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情节的空白处,创设说话的情境,让学生乐说、想说、会说。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小朋友惊慌的表现;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想象说说人们会怎样称赞司马光,从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提示课题。 1、师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并相机出示挂图。生思考故事主要讲的是谁? 3、生回答,师板书:司马光(齐读课题) 4、师简介司马光。(司马光是宋朝的文学家,司马是复姓,光是名。) 【生动有趣的故事,对低年级儿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这一设计,旨在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通课文。 3、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读。 (2)读完后学生互评。(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你觉得故事中的司马光是处怎样的孩子? 【故事情节简单,通俗易懂,在引导学生主导通课文的同时,初步体会司马光的品质。】 三、精读课文,感悟提高。 1、轻声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孩子?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2、学生回答,互相补充。(当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出示第五自然段。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想象说话: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危险的情景。 4、看图观察其他小朋友惊慌的表现,练习说话,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当时慌乱的场景。 5、引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抓住“举起、使劲砸”等词边读边想还可以加上动作读一读。 6、齐读第六自然段。 【阅读不能局限于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应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地想象,充分地感悟,富有创意地表达,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 四、创设情境,拓展延伸。 1、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大人纷纷夸奖司马光,人们会怎么称赞他?(相机出示四个成语:临色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读读背背。) 2、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这一环节是再一次感情司马光的品质,同时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别、那、吓、到、都、叫。 2、自学笔顺,同步描红。 3、分享成功经验。 4、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