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夕阳真美教学案例 |
范文 | 夕阳真美教学案例(通用2篇) 夕阳真美教学案例 篇1抓住题眼 感悟创造——《夕阳真美》教学设计 南京市高淳县阳江中心小学 申桂香 《夕阳真美》是国标本六年制小语教材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美”是本课的题眼,文章语言华丽,词汇丰富,用词确切,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启发学生想象、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好材料。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课前观察,在回味中感受美 1、课前:布置学生在晴天傍晚时分观看落日的情景,体味夕阳的美。 [这样做,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就开始感受夕阳的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2、师:小朋友,你们已经看到了美丽的夕阳,请你们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夕阳,好吗? 放动画课件,老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语言配音):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天空一片深蓝。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云也染成了红色、黄色……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 [这里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夕阳的美景,加上教师动人的配音式语言描述,帮助学生丰富想象,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美 1、师:小朋友,你们能试着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的。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师:小朋友,你们刚才读了课文肯定遇到了一些难读难写的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和哪些字的写法吗?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解决字音问题。让学生试着把课文读通顺,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主动参与,人人动脑,尝试探究生字词,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师:小朋友,谁能把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吗? 指数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这里教师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同时,又按夕阳的变化顺序有机连接,即从作者描写的“几幅连续的夕阳西下的景象”中感悟它的美丽,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三、品读课文,在细读中感悟美 1、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朗读方式(自由读、合作读、跟同学赛读等)读出夕阳的美景,大家评议。 [这个环节“以读代讲”,“读议结合”,利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使学生在一种特别融洽又带有竞争的氛围里抢着读书,力争读好,巧妙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夕阳的美。] 2、(1)师:小朋友,在第二自然段中太阳、天空和西山都很美。你们喜欢吗?谁来用朗读告诉大家,好吗? 数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2)师:我发现你有一个词读得特别好。(出示词语“连绵起伏”,然后范读,同时做“连绵起伏”的手势)谁想再读一读。[教师注意鼓励学生] (3)师:谁能来画一画连绵起伏的山峰?(随机指名数人上黑板画,让学生通过画画加深对“连绵起伏”的理解) (4)师:你们画得真好,瞧!(教师用淡黄色和淡红色粉笔在山上添上“太阳的余辉”)太阳还没收尽的光辉落在西山上,如同给西山穿上了一件光闪闪的衣服,真是又美丽又雄伟。谁不喜欢它呢?(指名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朗读、感悟之中。在朗读中,将简笔画和教师的手势、语言相结合,用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连绵起伏、余辉、壮丽“等词语。通过分解难点,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来品味美、感悟美。] 3、师:小朋友,刚才我与大家一同看到了太阳西斜的美景,下面我们一同来欣赏太阳慢慢下沉,最后躲到西山背后的美景,好吗? 播放课件,让学生体会太阳下沉时自身及其周围云朵色彩的变化,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霞光”,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熟读成诵,在内化中升华美 1、师:请小朋友们把课本合起来。哪些小朋友能按夕阳“西斜——下沉——走向西山背后”的顺序,把夕阳下山的过程讲一遍?四人一组先练习说一说,可相互补充,直至把过程说完整。 [这里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全体参与,既内化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按夕阳西下的顺序,先用引背、分段背的方法分解难度,然后用比赛背激发兴趣,再让学生跟背、试背,最后达到成诵。 [让学生在背诵中进一步明白“夕阳真美呀”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 五、课外延伸,在实践中创造美 1、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夕阳“西斜——下沉——走向西山背后”的连环画,班上交流。 〔这样设计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 2、几个人一组相约再去看看夕阳西下的情景,边看边讲,然后将看到的书上没有的景象增添到课文中去。 〔这个环节不必强求学生写得好,兴趣和尝试是最重要的,意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夕阳真美教学案例 篇2最美不过夕阳红 ——《夕阳真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夕阳真美》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按照夕阳落山的顺序写出了太阳西斜时、慢慢往下沉时、走向西山背后时的美丽景色。这是一篇景美、情美的短小散文,语言生动形象,清新流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能找出课文中描写夕阳颜色变化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夕阳之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复习词语 1.默写课后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第三题中的部分词语。 2.出示词语,同桌互换,矫正反馈。 傍晚 光芒 深蓝 起伏 涨红 慢慢 下沉 日落 壮丽 灿烂 披上 遥远 教师巡视,根据学生默写情况相机强调生字的写法。 3.齐读词语。 (二)回顾上节课内容 1.文章写夕阳的美,分哪几个时间写的? 2.交流汇报(西斜——下沉——落山) [设计意图:低年级字词是教学重点,课堂开始老师读词,学生默写,根据反馈情况强调写法,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生词。从整体入手,回顾上节课内容,即巩固上节课内容,又形成阅读期待,激发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 二、精讲点拨,感悟夕阳之美 第二自然段:西斜之壮丽 (一)出示自学提示 1.句子中“收起了刺眼的光芒”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2. “天空一片深蓝。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这句话是说什么“壮丽”?说说你的理由。 3.请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 (二)精讲点拨 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连绵起伏”是什么意思,画一画“连绵起伏的西山”。夕阳西下时,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画一画披着余辉的意境。 “壮丽”换一个词是什么,通过想象感受“壮丽”,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感情,真切地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美,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美表达出来。] 第三、四自然段:下沉之绚丽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请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将太阳当成人来写的句子,用----画出来。 2.太阳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 省略号省掉了什么呢? 3.读一读第三、四自然段吧,要读出夕阳的绚丽之美哦。 (二)精讲点拨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下沉时自身及其周围云朵色彩的变化,感受夕阳落山后留在天边的霞光的“灿烂”景象。 是呀,太阳正在逐渐往下落,,你们知道吗?不仅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它的脸也在变呢!请小朋友读读书,找找太阳的脸是怎么变的?还有哪些颜色?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把这么多的颜色都说进去吗? 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谁来说说,太阳的脸还有哪些变化?(越来越红)是呀,太阳的脸变得越来越红了,老师这有三支红色的蜡笔,颜色的深浅不一样,想想应该分别用哪支红笔画?其他的小朋友也有任务,请小朋友读句,想想他们画得对不对? 指图:看,太阳的脸是越来越红了,,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谁能说说此时的天边应该用什么颜色的蜡笔画上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现,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第五自然段:最美不过夕阳红 (一).过渡:是呀,夕阳真美,让我们放开嗓子,用所有的热情赞美它吧!——夕阳真美呀! (二)精讲点拨 1.小朋友,我们看了夕阳,觉得真美,课文中的爷爷奶奶看了夕阳,有什么反应? 2.爷爷为什么满面红光? 爷爷因为高兴而满面红光,爷爷牵着奶奶的手、牵着小孙孙的手,多开心,多幸福,多浪漫呀! [设计意图:水到渠成,不露痕迹地表白,不失时机地把握住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渗透德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么美的课文,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学生才能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渲染激情,欣赏大自然之美 夕阳很美,幸福的生活更美,今天我们欣赏了夕阳的美景,其实大自然中有更多的美景,有机会,小朋友可以和爷爷奶奶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大自然!好,让我们一起和夕阳说再见吧! 四、学习生字,分析文字之美 1.自由书空“芒”的笔顺。 2.用自己的方法记住“伏、慢、沉、涨”4个字的字形。 3.同桌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4个生字的? 4.师范写,生描红。 五、拓展积累,欣赏诗句之美 1.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文人墨客笔下的“夕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唐 李商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白居易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你觉得最美的一段话画出一幅夕阳美景。 [设计意图:在三案六环节的教学模式中,重视学生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文学底蕴,培养出能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孩子。] 板书设计: 夕阳真美 西斜 收起刺眼光芒 下沉 涨红—更好 落山 留下霞光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