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范文 |
范文 | 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范文(精选6篇) 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范文 篇1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2、物质准备:图谱、音乐《泡泡不见了》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宝贝们,上星期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你们还记得吗?吹泡泡好玩吗?吹出来的泡泡有没有一样大? 2、完整欣赏,利用图谱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提问 (1)歌曲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1)幼儿看着图谱、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幼儿跟着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男生演唱、女生在间奏处拍手)。 4、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配上动作自由表现。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将图谱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边唱边表演。 家园共育: 回家可以跟家人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范文 篇2一.设计意图: 泡泡水是幼儿喜而易见的玩具,几乎所有的幼儿都见过泡泡水,玩过吹泡泡,通过看一看、玩一玩、拍一拍泡泡,激发出幼儿学唱泡泡歌曲的兴致。 《泡泡不见了》这首歌的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内容浅显生动、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学习演唱歌曲的好教材。歌曲中有唱有间奏部分的表演,又有空拍的控制,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歌曲进行一定的改编,重点放在学唱和间奏部分的表演,空拍的部分改编后通过声音的替换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二.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游戏,在玩泡泡中学唱歌曲、感受愉快氛围。2.尝试用动作、表情、控制音量等方式表现间奏,提高控制与表现力。三.活动准备图谱、泡泡器等四.活动流程1.今天,我们到音乐室来玩吹泡泡啦!请你仔细看,泡泡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泡泡有大又有小的特征2.有很多人已经等不及了!接下来,请你来拍泡泡,看一看,泡泡飞到哪去了?3.泡泡飞得好高哦,到哪去了?泡泡碎了,发出了什么声音?真好听!在玩泡泡中初步熟悉歌词 1.刚才我们玩泡泡,现在快乐的泡泡要唱歌喽。听听:歌里唱了什么。2.教师完整范唱一遍:梳理歌词3.教师完整范唱一遍:了解间奏听我再来唱一次吧!这一次,你要眼睛亮哦!我唱歌时候会做一个什么动作! 4.我做了个什么动作,拍手的时候唱歌吗?5.眼睛真亮,现在我来唱,你们帮我在间奏的时候拍手,想一想,拍几下?师幼有效互动,进一步感受间奏 1.泡泡飞上天以后为什么不见了呢?碎掉了,泡泡啪,真有趣,一起来唱一唱。(唱后半部分二遍)2. 这就是一首好听的歌曲《泡泡不见了》,我们一起连起来唱一唱!3.幼儿再次演唱,提高兴趣,加上动作。4.这次我来听一听,谁能唱得好听,做得又好看。间奏处替换不同的动作表现。5. 替换“泡泡啪”想一想,把泡泡拍碎掉的声音除了啪,还有没有不一样的? 幼儿上台表演唱 我们真能干,又会唱歌,又会表演。现在我们一起吹着自己的泡泡到外面玩一玩,唱一唱吧 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范文 篇3中班音乐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歌唱《泡泡不见了》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游戏情绪,掌握间奏。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间奏处等待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吹泡泡工具一套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有没玩过吹泡泡啊?” “今天新老师带来了吹泡泡的工具!小朋友来看看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泡泡吹出来后是怎么样的?” “一样大吗?” “吹出来后泡泡怎么样啦?”——飞上天了。 “刚才新老师吹的那么多泡泡都去哪里了?——破了,不见了。” 2、改编儿歌 “吹泡泡好玩吗?那今天新老师把吹泡泡游戏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那小朋友跟着新老师一起来念一遍!” 3、把儿歌放在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里 “今天,新老师把儿歌放在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有歌词的地方不加动作) 4、小朋友跟唱 “现在小朋友跟着辛劳是一起唱,会唱的大声一点,不会唱的小声跟着唱。” “刚才新老师在唱的时候有两句是没有唱的,是哪两句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这是音乐休息的地方,这叫着间奏。” “那刚才新老师在不唱的时候都做了什么动作?” “那间奏的时候可以干什么啊?” “咦”泡泡不见了时小朋友觉得怎么样啊?“泡泡不见了是不是很奇怪啊?那怎么表示很奇怪啊?声音上也要表现出很奇怪。” 5、边唱边和泡泡做游戏 “你们来变成我们可爱的泡泡” 6、全班一起唱3—4遍 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范文 篇4活动目标: 1.在说说玩玩中学唱歌曲。 2.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过吹泡泡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泡泡飞来了 1.你们吹过泡泡吗?喜欢吗? 2.泡泡会飞到哪儿去呢? 3.教师小结。 二、泡泡会说话 1.你们有没有听过泡泡说话的声音? 2.泡泡可能在说什么? 3.幼儿学学泡泡说话的声音。 4.教师小结。 三、泡泡问声好 教师范唱。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尝试分角色唱。 四、一起吹泡泡 师生共同游戏《吹泡泡》。 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范文 篇5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泡泡"能用肢体动作模仿出"泡泡"的特征,同时区别大小、高低; 2.在游戏中,理解、熟悉歌曲,能按规则游戏; 3.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学过"吹泡泡"歌曲; 2.已有玩体育游戏"吹泡泡"的经验; 3.吹泡泡玩具,吹泡泡歌曲碟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老师"吹泡泡",学习用肢体动作模仿"吹泡泡" 1.观察泡泡用语言描述泡泡特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玩具,看看它能干什麽,边说边吹出一连串大小不同的泡泡。 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引导)原来是吹泡泡的,我再吹吹泡泡,你们看看泡泡是什么形状、什么样子的?后来都哪去了?能捉住吗? 幼: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有高,有低,飞呀飞,不见了,捉不住…… 师:(分别提问幼儿回答,再边小结边做出相应动作)圆圆的.,有好看的颜色,有的大,有的小,有高,有低,飘飘悠悠,飞呀飞,不见了,捉不住…… 2.鼓励幼儿试用肢体动作模仿"吹泡泡" 师:你们想吹泡泡吗?试做出"吹"的动作,尽量与别人做的不一样;再表现一下大泡泡、小泡泡,高泡泡、低泡泡的动作;模仿泡泡飞起来,大胆、自由做;试做泡泡不见了、破了的动作。待会儿我们请做的,最像的宝宝来玩吹泡泡游戏。 师:请出参与热情、做得好的宝宝来玩吹泡泡玩具。同时轻声播放吹泡泡歌曲旋律,其他孩子自由表演。 二、唱"吹泡泡"歌曲,做歌表演,理解、熟悉歌曲 1.师:我们一起把刚才"吹泡泡"的事用歌曲唱出来吧!(师幼一起边拍手边清唱歌曲); 2.师:下来我们听音乐,边唱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一下歌曲吧。(引导幼儿边唱边做歌表演) 三、玩"吹泡泡"音乐游戏 1.利用"串泡泡"游戏先请部分幼儿来示范做"吹泡泡"游戏,学习游戏规则 师:我们来玩一个"串泡泡"游戏,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漂亮的泡泡,老师要串起一串泡泡集体做游戏。(在串泡泡时要求被老师摸到头的幼儿先像开火车一样一个接一个站好,然后和老师一起手拉手站成圆圈) 师:讲游戏规则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孩子们先在圆圈上边唱边做"吹"的动作,然后手拉手退成大圆圈(表示大泡泡),再收拢一次(表示小泡泡),间奏点点头,下来手拉手小跑步转圈(表示泡泡飞上天),接着双脚轻轻起跳左、右手食指分别直指天空(表示看天上泡泡),最后拍手各自转圈散开下蹲(表示找不着泡泡)。 2.和着音乐旋律按规则边唱边做游戏。 3.请两位配班老师和自己分别组织一组幼儿一起听音乐唱歌做游戏。 4.请几位幼儿自主独立唱歌做游戏。 四、延伸活动 幼儿学泡泡飞,随老师一起飞出活动室玩吹泡泡,捉泡泡游戏,还可以吹出"高泡泡、低泡泡"变化游戏玩法。 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范文 篇6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对音乐游戏感兴趣。 2、能随音乐表现泡泡的不同形象。 3、能根据音乐内容,边唱边玩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已学会唱歌曲《泡泡不见了》。 2、教师准备:泡泡水一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看老师演示“吹泡泡”情景,模仿做“吹泡泡”、“泡泡飞上天”、“泡泡爆炸了”的动作。 2、听老师唱歌,坐在位子上表现“吹泡泡”的动作。 3、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 指导重点:集体拉圆圈,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吹泡泡”,唱到最后一句时,拍一下手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4、教师表扬能按规则玩游戏的幼儿。 活动提示 1、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自由结伴拉成小圈玩“吹泡泡”的游戏。 2、可结合体育活动带幼儿玩体育游戏“吹泡泡”。 3、提请家长配合:家长可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也可以作为亲子游戏,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