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洗手歌 |
范文 | 洗手歌(精选16篇) 洗手歌 篇1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 我喜欢 实施日期 2004、9、15 设计者 金海蓉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 调整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点心前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2、了解儿歌内容,并乐意念儿歌。 活动准备: 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 : 一、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愿望。 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的身上擦,你看,把我的身上都擦脏了。” 1、谁在哭?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手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水龙头甩三下,一二三。” 2、幼儿在座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3、老师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三、组织幼儿在水池边,实地联系洗手一次。 1、幼儿洗手,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提醒幼儿不玩水。 2、表扬正确洗手的幼儿。 实施者: 洗手歌 篇2课前互动: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好不好?(师出谜生猜谜)(有意识的出一些关于身体器官的谜语:牙齿、耳朵、鼻子、眼睛等) 一、猜谜导入 看来,XX班的小孩个个都好聪明哟!老师也有个谜语想考考大家,小耳朵,听仔细——“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花茎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做事。”你了解是哪个吗?(抽生答)师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一只手。 二、认识手的作用 1、谈话:你们用手都做过些什么事呢?(抽生谈) 2、我们的小手可真能干呀,不但能写会算,还会做这么多事情呢!学习生活都少不了。 三、洗手的好处 1、谈话:不过,在用手的`同时,我们的手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东西。瞧——(课件出示:脱衣服、抱小孩、拿吃的、揉眼睛、玩玩偶、做游戏时,细菌沾在手上图)同桌互相看看,你们的手干净吗?(生相互检查)孩子们,根据科学家在显微镜里的观察,一双没有洗过的手,即使看起来很干净,上面最多有80万个细菌呐。在我们一个指甲缝的脏东西里就藏着几十亿个细菌,有的而且也有寄生虫的虫卵呢。 2、昨天啊,我的同事丢丢突然受伤了,这是如何回事呢?我们去听听他吧!(课件播放影片)你了解丢丢生病的缘由了吗?(没洗手就拿东西吃) 3、谈话:是的,我们在睡觉前,上完厕所后,做完游戏时,要记得勤洗手,可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四、正确的洗手擦手方式 1、提问:你平常是如何洗手的?(抽生边说边演示) 小班音乐教案洗手歌_中班洗手歌教案_关于洗手歌教案怎么写 2、谈话:正确的洗手方法到底是如何的呢?我们去和护士女友学一学。看什么宝贝看得仔细,学得认真。(课件播放:正确洗手的视频) 3、这次,我们跟护士女友一起来做一做,伸出小手。(再放洗手视频,边做 动作,师边分解动作讲解,语速慢) 4、接下来,同桌转过身来面对面地坐着。老师来读儿歌(课件出示《洗手歌》),你们来做动作,同桌的小伙伴相互检查一下他做得对不对,要是做得不恰当,就请你教教他。(师读儿歌,生做动作,相互指正)待会儿,老师请仔细学习的小孩上台演出给你们看。 洗手歌 手心相对搓一搓; 手心手背搓一搓, 十指交叉搓一搓; 拇指手中转一转; 指尖掌心划一划, 最后别忘洗手腕。 5、刚才,我看到这几个孩子洗得非常仔细,我们请你们来演出舞台。(抽生上台洗手) 课前准备:水盆、清水、香皂、毛巾 提示:洗手前,要先把袖子卷出来。 师跟观看的学生一起,边拍手边读儿歌 6、师采访示范的学生: (1)你为什么不选这张纸巾来擦手呢?(太脏了,要用干净毛巾抹) (2)我看到你洗手的之后,双手是松弛的坐姿关于洗手歌教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做?(洗得很干净) (3)我也想洗洗手,用你洗过的这盆水来洗,可以吗?(不能,水已经洗脏了,会导致二次污染) 7、想不想像人们一样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想)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站起来,咱们边读儿歌边做动作。 8、孩子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把掌声奖励给自己。 五、互动反馈 1、师过渡:昨天,王老师到XX班学校去转了转,拍下了一段录像。大家听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 2、(课件播放视频)生观看视频,找出做错的地方。 3、你看到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了吗?(用脏手摸同学的嘴,咬手指甲,直接拿东西吃,在衣物上抹手,洗完手不关水龙头) 4、师总结:我相信,有了你们的提醒,这些朋友一定会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 六、点题谈收获 谈话:王老师和你们一起度过了短短的40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师指课题关于洗手歌教案怎么写,生答:洗手的好处)我们还学会了——(师指课题,生答:正确的洗手方法) 七、唱《洗手歌》,结束新课 让我们听起愉快的《洗手歌》,远离疾病,从洗手做起。(课件播放歌曲,生拍手和听) 洗手歌 篇3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及节奏感。 2、激发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3、培养幼儿从小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指导 一、律动入室,教师放律动曲音乐幼儿律动入室。 二、教师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兴趣 “挂图画的是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呀?”、“小朋友为什么要洗手啊?” 三、激发兴趣,学习新歌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一遍,让幼儿拍手打节奏。 2、学习歌词,让幼儿念白。 3、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四、教师结合教育挂图,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让幼儿欣赏。 五、播放歌曲录音,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一拍一下地拍手。 活动反馈: 本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因为洗手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孩子一下就歌词的大意。使幼儿明白了病从口入的道理,所以饭前便后要洗手。 音乐活动《洗手歌》(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要求口齿清楚、气息连贯。 2、让幼儿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参与游戏,激发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指导: 一、律动入室,教师放音乐进行律动入室。 二、复习歌曲《洗手歌》 三、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表扬创编得好的幼儿,鼓励个别胆小的幼儿进行创编 四、教师请个别幼儿表演给大家欣赏。 五、将全体幼儿编的动作串起来组合成新的歌表演。 六、教师放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 活动反馈: 在学会歌曲的同时,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来给歌曲编动作。使原本较生硬的歌曲变得通俗易懂。孩子的参与性极为的高。 洗手歌 篇4活动背景: 小朋友都知道洗手,但不知道洗手的过程,今天学习一首《洗手》儿歌。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习洗手的正确方式。 3、培养幼儿爱洗手、讲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洗手,知道洗手的过程并记住。 活动准备: 香皂、毛巾、《小熊讲卫生》的故事、《洗手歌》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小朋友你们会洗手吗?你们是怎样洗手的呢”? 2、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故事,小朋友一起听一听它怎么了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展开部分 1、播放《小熊讲卫生》的故事。 2、带领幼儿进行讨论小熊为什么肚子疼?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3、展示图片、教师先带领幼儿朗读一遍儿歌《洗手歌》 4、幼儿进行讨论:什么时候应该洗手?(引导幼儿说出:上完厕所、吃饭前、回到家之前应该洗手等) 5、教师带领幼儿边读儿歌边做洗手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 带领幼儿到洗手池边,进行洗手比赛,看谁手洗的最干净? 教学反思: 在这次的活动中,让幼儿明白应该养成讲卫生、勤洗手的好习惯。 洗手歌 篇5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2、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洗手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师的手干净吗?(不干净,手上有粉笔灰。)手脏了怎么办?(应洗手。) 2、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怎样才能把脏手洗干净?启发幼儿说说洗手的顺序、方法。 二、出示挂图,介绍洗手的顺序。 1、先把小袖子卷起来,打开水笼头淋湿小手;然后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冲干净,关上水笼头,用毛巾把手擦干,放下衣袖。 三、教师示范讲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1、卷袖子。袖口一层一层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边示范边问幼儿,为什么要卷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后,将手浸在水中,然后再抹上肥皂,两只手心相对搓,手背搓,五指分开叉搓,然后把手上肥皂洗干净,一、二、三、轻轻甩三下,最后用毛巾擦干手,放下袖子,手就洗干净了。 3、提问:我们在一天中,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呢?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时要洗手。教育幼儿不要用衣服擦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四、洗一洗。 1、请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带领幼儿学念儿歌《洗手》。 活动反思: 洗手是幼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来示范如何正确洗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诉老师不能玩水。结合动作,幼儿较容易地学会了儿歌,而且能边唱念边表演,效果很不错。 洗手歌 篇6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要求口齿清楚、气息连贯。 2、让幼儿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参与游戏,激发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指导: 一、律动入室,教师放音乐进行律动入室。 二、复习歌曲《洗手歌》 三、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表扬创编得好的幼儿,鼓励个别胆小的幼儿进行创编 四、教师请个别幼儿表演给大家欣赏。 五、将全体幼儿编的动作串起来组合成新的歌表演。 六、教师放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 活动反馈: 在学会歌曲的同时,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来给歌曲编动作。使原本较生硬的歌曲变得通俗易懂。孩子的参与性极为的高。 洗手歌 篇7活动目标:1、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2、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洗手步骤图,一条脏毛巾。活动过程:一、导入。1、老师: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声,就走过去一看(举起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个小朋友手都没洗干净就往我身上擦,你看都把我擦脏了。”2、谁哭了?它为什么会哭呢?怎么做才能让毛巾不再哭了?二、出示挂图,介绍洗手的顺序。1、请幼儿先互相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洗手》。2、先把小袖子卷起来,打开水笼头淋湿小手;然后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冲干净,关上水笼头,用毛巾把手擦干,放下衣袖。三、教师示范讲解洗手的正确方法。1、卷袖子。袖口一层一层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边示范边问宝宝,为什么要卷袖子呢?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后,将手浸在水中,然后再抹上肥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也要搓搓、大拇指转一转,然后把手上肥皂洗干净,轻轻甩三下,最后用毛巾擦干手,放下袖子,手就洗干净了。3、提问:我们在一天中,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呢?启发宝宝说出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时要洗手。教育宝宝不要用衣服擦手,培养宝宝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四、洗一洗。1、请宝宝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2、宝宝学念儿歌《洗手》。活动反思:活动开始时,我以一条脏毛巾的话题讨论方式进入活动主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活动中,首先鼓励幼儿自己来介绍洗手的方法,尽管幼儿只会搓搓手心、搓搓手背。但是我还是请幼儿上来演示给大家看,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俗易懂的儿歌,具体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语言,再加上有徒手练习的铺垫,先前进行个别的纠正和辅导,使得实际练习有条不紊的开展。最后由于第二环节的引导和讲解非常细致,前期准备工作也充分,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的真实过程,所以幼儿都学会了用正确方法洗手了。 洗手歌 篇8活动目标: 1、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2、乐意与大家一起念儿歌。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采用语言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咦,是谁在哭呀?”教师幼儿寻声找到一个布娃娃。 让幼儿说说布娃娃为什么会哭。 2、布娃娃哭述肚痛的原因,请幼儿告诉布娃娃吃东西前该怎样做。 3、教师介绍洗手的正确方法: 卷袖子——搓手心——搓手背——擦肥皂——冲干净——摔摔干——擦毛巾 4、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洗手动作。 5、请幼儿一起练习洗手方法。 6、幼儿到水池边洗手,教师发现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7、告诉幼儿饭前、便后以及手玩脏后都要洗手。 附: 洗手 搓搓搓,搓手心, 搓搓搓,搓手背, 换只手,再搓搓, 摔三下,一、二、三, 擦毛巾,擦干净! 活动反思: 洗手是幼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来示范如何正确洗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诉老师不能玩水。结合动作,幼儿较容易地学会了儿歌,而且能边唱念边表演,效果很不错。但在之后的实践环节中,有的幼儿没有老师的提醒就又开始了玩水,可见,不玩水的行为个别幼儿还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师的随时提醒。当然,在一次活动中就想改变幼儿玩水的坏习惯,确实不可能,这需要老师在平时对引导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洗手歌 篇9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的基本内容。 2、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 3、培养幼儿爱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了解儿歌的含义。 重点难点 学习朗读儿歌,并能边做动作边读。 活动准备 挂图、香皂、毛巾、自来水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小手脏了怎么办? 幼儿:用水洗。 老师:你们会不会洗? 幼儿:会。 老师:那你都是怎样洗手的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幼儿回答各自各的洗手方法。 2、老师:(出示挂图) 老师:图上有谁?在做什么? 幼儿:小朋友,在洗手。 老师: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幼儿:吃饭前、上厕所后、玩耍后、从外面回到家里或教室里,等等。 老师小结:宝贝们说得都很好,先搓手心,再搓手背,然后关水,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小手,现在让我们来把这些步骤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吧。 3、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读儿歌,边读边做动作。 儿歌: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背搓搓。 冲冲水,冲冲水,小手干净了。 (2)幼儿配合动作跟读。 实践练习洗手一次 1、幼儿洗手,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提醒幼儿不玩水,并能按一定的步骤边读边做洗手的动作。 2、表扬正确洗手的幼儿。 洗手歌 篇10活动目标: 1、在幼儿亲自动手洗手帕的基础上,学习舞蹈《洗手帕》。 2、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手帕 2、每组一只脸盆及肥皂 3、录音机、磁带,事先欣赏过《洗手帕》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劳动最光荣》进场 2、猜谜语: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了解手帕作用 提问:小手帕有什么作用?小手帕脏了怎么办呢?谁来洗呢? 小结:小朋友都长大了,在幼儿园是小哥哥、小姐姐了,所以我们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学习舞蹈《洗手帕》 1、分解学动作提问: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教师示范:翻手腕动作,幼儿模仿。提问:你们怎么洗手帕的?用什么洗手帕? 教师示范:浸水、搓肥皂、洗手帕动作,幼儿模仿重点:学习洗手帕动作提问:手帕洗好了做什么?教师示范:拧手帕、左看看,右看看、晒起来动作,幼儿模仿提问:手帕洗的真干净,你们高兴吗? 2、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3、完整听音乐作动作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4、幼儿集体学一遍 5、纠正个别幼儿动作,加强重点动作指导 6、幼儿完整跳两遍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活动,孩子们懂得了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手帕。在乐曲结尾时的晾手帕又表现出了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洗手歌 篇11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 我喜欢 实施日期 2004、9、15 设计者 金海蓉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洗手歌 调整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点心前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2、了解儿歌内容,并乐意念儿歌。 活动准备: 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 : 一、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愿望。 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的身上擦,你看,把我的身上都擦脏了。” 1、谁在哭?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手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水龙头甩三下,一二三。” 2、幼儿在座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3、老师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三、组织幼儿在水池边,实地联系洗手一次。 1、幼儿洗手,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提醒幼儿不玩水。 2、表扬正确洗手的幼儿。 实施者: 洗手歌 篇12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点心前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2、了解儿歌内容,并乐意念儿歌。 活动准备: 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愿望。 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的身上擦,你看,把我的身上都擦脏了。” 1、谁在哭?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手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水龙头甩三下,一二三。” 2、幼儿在座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3、老师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三、组织幼儿在水池边,实地联系洗手一次。 1、幼儿洗手,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提醒幼儿不玩水。 2、表扬正确洗手的幼儿。 洗手歌 篇13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及节奏感。 2、激发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3、培养幼儿从小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指导 一、律动入室,教师放律动曲音乐幼儿律动入室。 二、教师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兴趣 “挂图画的是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呀?”、“小朋友为什么要洗手啊?” 三、激发兴趣,学习新歌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一遍,让幼儿拍手打节奏。 2、学习歌词,让幼儿念白。 3、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四、教师结合教育挂图,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让幼儿欣赏。 五、播放歌曲录音,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一拍一下地拍手。 洗手歌 篇14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及节奏感。 2、激发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3、培养幼儿从小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指导 一、律动入室,教师放律动曲音乐幼儿律动入室。 二、教师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兴趣 “挂图画的是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呀?”、“小朋友为什么要洗手啊?” 三、激发兴趣,学习新歌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一遍,让幼儿拍手打节奏。 2、学习歌词,让幼儿念白。 3、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四、教师结合教育挂图,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让幼儿欣赏。 五、播放歌曲录音,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一拍一下地拍手。 活动反馈: 本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因为洗手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孩子一下就歌词的大意。使幼儿明白了病从口入的道理,所以饭前便后要洗手。 洗手歌 篇15活动内容语言活动:洗手歌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点心前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2、了解儿歌内容,并乐意念儿歌。 活动准备: 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愿望。 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的身上擦,你看,把我的身上都擦脏了。” 1、谁在哭?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手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水龙头甩三下,一二三。” 2、幼儿在座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3、老师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三、组织幼儿在水池边,实地联系洗手一次。 1、幼儿洗手,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提醒幼儿不玩水。 2、表扬正确洗手的幼儿。 洗手歌 篇16活动目标: 1、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 2、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洗手帕》磁带、钢琴、手帕 活动重难点: 听音乐能够区分强弱、快慢。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讨论: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 3、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讨论: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 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 6、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7、与幼儿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乐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活动,孩子们懂得了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手帕。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