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
范文 |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通用15篇)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1一、活动目标 1.认识枫树,知道枫叶到了秋天会变红; 2.能沿着手的轮廓画出枫叶的样子; 3.感受秋天枫叶变红的美感,喜欢绘画。 二、活动准备 枫树图片;红色、绿色枫叶各一片;蜡笔;画纸 三、活动过程 1.提问,激起幼儿的好奇心。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枫叶呀?”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片枫叶给大家看一看。” 2.出示红色、绿色两片枫叶,讨论其形状、颜色。 (1)“瞧,这就是枫叶。你们觉得它们像什么?” (2)“为什么一片是红色的,一片是绿色的呢?” (3)教师小结:枫叶像手掌,春天、夏天的时候是绿色的,到了秋天,枫树妈妈要换秋装,枫叶就变成红色的了。 3.出示秋天枫树的图片,欣赏其美。 “瞧,这是枫树妈妈换了秋装后的样子,红红火火的,美不美呀!” 4.引导幼儿学画枫叶,培养绘画兴趣。 (1)“枫树妈妈想要更多红红的枫叶装扮自己,我们一起用蜡笔画红红的枫叶送给枫树妈妈吧。” 教师示范:将手掌放在画纸上,用笔照着手指的轮廓描,然后画上叶柄,涂上红色,一片美美的枫叶就完成啦。” (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辅助指导。 5.作品欣赏,幼儿与同伴分享创作想法。 四、活动延伸 将画的枫叶剪下来,贴在枫树干上。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2课题: 平平稳稳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 2、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2、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具学具: 水彩笔 油画棒 彩色纸 剪刀 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用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 师: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2、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3、小组讨论: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 师: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布置: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 四、: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外拓展: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3课题:16纸带穿编 教学目的: 1、学习用纸带进行穿编,编织成各种物品。 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用彩带编织成各种物品 教学难点:彩带编织的穿插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各种编织工艺品(实物与电教结合) 1. 编织的材料:藤.竹.纸.塑料.铁.草芒.木片.毛 2. 编织工艺应用:实用.装饰.摆设 二. 欣赏少数民族.编织的工艺品 三. 出示教师编织的工艺品. 1.平面 2.立体 四. 介绍简单的编织方法: 1. 纸条经纬穿插一上一下 2. 不同颜色彩条的搭配形成不同图案 3. 图案的组织 五. 立体纸带的偏织,结合课文技巧图例 1. 先编织底部 2. 放入形状物体,向四边往上编织 3. 收尾及绑带 4. 完成 5. 回一,先编织底部,两头合拢,便成船形 六. 作业要求: 学生根据所带材料,编织成各种物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 七.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洁)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交流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4活动目标: 1、学习喷画的技能,体验喷画方法再现物体形象的乐趣。 2、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利用光线做影子游戏。 2、1—4种调好的颜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块纱布;擦手布。 活动过程: a) 出示喷画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儿的学画兴趣。 老师:画上是什么动物?画的前面没有光也没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会到纸上呢? b)学习喷画的方法。 i.先将图画纸铺平,再把自己喜欢的物形卡片放在纸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纱窗上来回刷),将颜色喷在纸上,这样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为喷不到颜色而不变色,喷完后过一会将物形卡片轻轻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为了使画面更漂亮,可以喷2或3种颜色:喷完一种颜色后,必须等晾干才能喷另一种颜色。 c)提出要求,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d)请幼儿欣赏作品,说一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图案排列美观、色彩搭配好、喷色均匀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剪纸活动:花儿朵朵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准备: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师:我们听过剪花娘子库淑兰奶奶的故事,也欣赏过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还记得是什么作品吗?库淑兰奶奶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 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层数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师:蝴蝶所有的花纹都是四层的吗?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纹是三层的。 幼:还有蝴蝶的身体用了两层累加,眼睛用了一层。 师:累加的花纹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们的色彩和花纹效果也不一样。 3.大胆尝试用累加组合的剪纸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1)共同讨论制作方法。 师:我们的小舞台要上演童话剧《三只蝴蝶》,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背景,画了一些美丽的花。今天我们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丰富些,好吗?你们想做什么样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师:我这儿有一些梅花,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一层花瓣是红色的,第二层是粉红色的,还有花蕊。 师:我们怎么来做这朵花呢?两层花瓣一样大吗? 幼:先折剪出第一层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层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间的小一些……还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们贴在一起。还可以剪些小花纹装饰花瓣。 (2)尝试制作。 师:我们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画轮廓剪的方法来做花,在使用材料时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纹用大的纸,小的花瓣和花纹用小的纸,剪下的碎纸要放到空盘子里,我们要像库淑兰奶奶一样学会节约。 (幼儿制作并将作品布置在《三只蝴蝶》的背景图上) 4.师幼共同布置作品并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你最喜欢哪一朵?它哪里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层一层的,每一层的颜色都不同。 幼:鸡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状。 师:累加剪纸的方法不仅可以做花,还可以表现很多其他的东西,以后我们再来试一试。 活动分析: 剪纸活动是一个系列活动。该活动是为小舞台表演《三只蝴蝶》制作背景而进行的。在前期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幼儿感受库淑兰剪纸的特点,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感受和理解剪纸艺术的美。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让幼儿欣赏作品的内容、画面布局,还鼓励他们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引导他们讨论剪纸方法,感受色彩、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知道什么是累加剪纸,并比较它和镂空剪纸有何不同,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 剪纸活动不仅是技能的练习,也是对幼儿的一种文化熏陶,对幼儿生活观念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活动中关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等等。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5一、活动名称: 《找找好朋友》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少1和多1的关系,能说出2和3的相邻数。 三、活动准备: 1、鱼的活动教具:红鲤鱼1条、白鲤鱼2条、金鲤鱼3条、黑鲤鱼4条。 2、1~4的数字卡若干。 3、《找朋友》的背景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谈话,引导幼儿欣赏图片,提问幼儿图片里面都有什么?(小鱼)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设计小鱼找朋友的情节,请幼儿数一数,都有什么颜色的小鱼,各种颜色的小鱼都有几条?教师用数字卡表示。 2、设疑讨论:(1)白鲤鱼今天要找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比它少1的,一个是比它多1的,请小朋友快速说出是哪两种鱼,它们各有几条?幼儿回答后,教师摆出卡片。 3、请幼儿仔细观察教师老师摆好的卡片,分析比较红鲤鱼、白鲤鱼和金鲤鱼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知道2的好朋友是1和3。 4、帮助金鲤鱼,用金鲤鱼也要找两个好朋友的情节,引导幼儿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5、请幼儿用数字卡快速摆出2的好朋友、3的好朋友。 6、游戏: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乐,幼儿胸戴1-4的数字卡,请挂数字2或3的小朋友说:“我的朋友在哪里?”与他们相邻数的幼儿迅速站到他的两边,交换卡片,反复游戏。 (三)结束部分:教师讲评这节课的授课情况。 五、活动延伸: 在日常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进行找朋友的数字游戏,以巩固幼儿对相邻数的记忆。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6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 2、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了解花鸟画的艺术表现方法。 4、感受自然之美,体验花鸟画的乐趣。 内容结构: ①、本课有:“画出荷花多样的美”、“胸有成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部内容,从相同题材和不同题材展示花鸟画画家的作品。 ②、以相同的题材,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寄托对花鸟的情感,表现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本课以“画出荷花多样的美”为教学重点。 2、启发学生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明确作品的社会寓意、艺术表现及画家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本课的教学设计格式重点。 3、花鸟画的表现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问题讨论、创作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本课以设问的形式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作品 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三幅作品。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 播放背景音乐。 ◆ 展示作品: 《出水芙蓉》 《映日》 《荷塘》 二、分析作品 画出荷花多样的美 1、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作品:寻找理解作品的中心要素(作品表现的内容、表现形式、画家的思想)。(从学生自己的理解出发,用心去理解论文提纲格式作品。) 2、分析作品: 中国画花鸟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 ①、学生对作品中的要素产生问题并分组展开讨论。 ②、讨论分析作品的异同。 ③、分析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④、领会作品的内涵与创作理念。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可以是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是小组共同的观点。 《出水芙蓉》: 是(南宋)吴炳的册页工笔画。 《映日》、《荷塘》写意花鸟,形象简练概括。笔墨生动有生机,赋予力量之美感。 1、引导学生仔细比较作品: ①、比较作品的题材。 ②、比较作品的表现形式。 ③、比较画家对作品赋予的思想情感。 2、启发学生思考分析作品: ①、引导学学案导学展示激学生注意花鸟画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②、引导学生领会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情感。 ③、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3、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发表自己的见解。 知识要点: ①、《出水芙蓉》:工笔画,画面构图饱满,形象单纯,但画家表现丰富。笔法精工,设色艳丽。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 ②、《映日》:写意花鸟,构图奇崛,墨色浓重,线条强劲有力,具有力量美。 ③、《荷塘》:写意花鸟,线条色块交织,刚柔相济,虽是深秋却不显萧瑟,似乎是一首交响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胸有成竹 展示作品,学毕业论文的格式生分析、感受作品。 引导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北宋)文同《墨竹图》(明朝)徐渭《墨葡萄图》(清朝)郑燮《兰竹图》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学生分析、感受作品。学生分析鉴赏 齐白石《虾》。 三、体验作品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体验作品。体验水墨的乐趣 四、知识拓展:五代、宋、元时期花鸟画的发展特点。 五、学生小结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总结并进行总体评价。 六、课外延伸:查阅收集齐白石、郑燮的其他花鸟作品。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7(第七周:脸谱装饰) 目标: 1.引导幼儿用平涂的方法设计各种不同的脸谱。 2.体验自己创作脸谱造型带来的快乐。 准备:油画棒、白纸、油性笔 (第八周:美丽的鱼) 目标: 1.引导幼儿用冷暖色调来装饰鱼。 2.提醒幼儿冷暖色的效果要产生对比。 准备:油画棒、白纸。 (第九周:母鸡带小鸡) 目标: 1.尝试用深浅不同的用色手法来绘画。 2.感受图画中春天的气息。 准备:油画棒、白纸。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8活动目的 1、 学习弄清四年级学生的学段目标。 2、 中心发言人阐明本课的设计意图。 3、 其他教师说明自己的想法,并指出优缺点,最后整理。 活 动 过 程 一、 组织活动。 二、 学习六年级学生的学段目标要求。 三、 中心发言人阐明本课的设计意图和过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彩色纸,剪刀及绘画工具。 2、教师准备范作,示范用的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说说对称有什么特点 欣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讨论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或者说我们可以怎么样来理解课题《双胞胎》与本才作业的关系。 二,发展阶段 学生自学: 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双胞胎"造型 (对折剪,对折印……)除了书上的,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用这些方法适合表现哪些主题 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任务造型。(在体操房对着镜子做体操,2个小朋友面对面做游戏,双人跳水,花样游泳……) 学生拟订创作主题,并说说准备用哪一种方法来表现这一主题。 学生在创作时。教师应进行巡视,并对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发面进行指导。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要提醒学生收拾绘画工具和材料,要养成不乱扔杂物的习惯,保持教室整洁。 课后拓展 可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任务或动物的组合。 根据自己的已知经验回答问题。 看书并找出自己的方法 思考,回答 讨论 学生作业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9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浙美版) 1、美丽的家乡 4、难忘的一件事 6、有趣的脸谱 7、课题:电话亭 10、泼墨画 第17课时 12 光与影 第20课时 15彩点拼图 教学目标: 小结:多点会创造生动感,大小各异就更加突出了。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韵律,点的大小不一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间感。 3.深入感知,尝试表现。 (1)读图:点的构成方法:等间隔、规律间隔、不规律间隔、点的线化、点的面化。 ①点的多种构成(形色)。 ②思考:通过观察,你觉得以上四张作品各以点的哪一构成方法为主?产生了怎么样的视觉效应? ③教师小结:这些视觉形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总之小巧简洁,活泼灵动的点创造演变着多姿多彩的视觉华尔兹,请让点的形与色达到完美的结合吧! 4.拓展材质,创造表现。 (1)讨论:不同材料适合怎样的构成方式? 回归书中提问:采用镶嵌和拼贴的方法拼出的图形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认为它与一般绘画有什么不同? (2)创作小尝试。 ①拟题:快乐没有什么道理! ②选择材料,彩点拼贴小品图。 ③利用简单色笔,进行点的构成设计或创意小品。(延伸) 16外国传世名作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外国传世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懂得外国的优秀美术作品和中国的优秀美术作品一样,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对多元文化有感性认识。 2.通过欣赏外国传世名作,学习用自己的感受和语言表达欣赏体会,评述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语言的应用能力。 3.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培养热爱艺术作品,自觉保护文物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了解多元艺术,初步认识和了解外国经典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美术的多元文化。懂得艺术与生活、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 第26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著名的外国美术作品。 (教师)(包括经典的美术作品的照片、视频等)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大家说说外国著名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2)小结:各国艺术家创造的优秀美术作品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3)交流:经典的外国传世名作有哪些?你会喜欢哪件美术作品?教师板书课题《外国传世名作》。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让几名学生说说平时看到最多的是哪一件作品,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作品被命名为“传世名作”? (2)请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来说明自己的欣赏观点,并将资料汇编成一份文档。 (3)学生整理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回顾,研究拓展。 (1)学生汇报自己研究和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小结:今天我们学习欣赏的只是艺术宝库中的几颗宝石,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追寻艺术发展的踪迹,走进艺术殿堂吸收丰富的营养,使自己的艺术素养得到不断提高。 (2)布置学生课外的研究内容:了解各国的历史、艺术发展的演变、美术作品的创新等知识,找一找相关的图片资料。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10【教材分析】 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中,体会到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本课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以及用口头或文字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感受的能力。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作品了解不同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作品体现的不 同思想内涵。 2、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艺术作品体现的思想内涵。 2、如何表达欣赏作品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教科书是否带齐。 二、导入新课 1、首先请同学们来听一段音乐 播放音乐 提问:请同学们听听看,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哎哟嘿~~~(纤夫在拉纤时发出的声音) 2、在音乐中是通过这种节奏来表现劳动的,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艺术家是如何 表现劳动场面的,怎样表达劳动情感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三、教授新课 (一)提出课题: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二)欣赏作品 1、出示作品《在激流中前进》 提问: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理解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为此,作者曾先后到三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 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出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饶的精神。这主要表现在汹涌激荡的河水和船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的对比,大面积奔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2、请同学们再看书上另一幅也是表现劳动人民在船上的画面《清明上河图》 (1)提问: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理解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生动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盛景象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著名之作。全画内容大体分的是三段,教材中所选的是中段也是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一艘满载着货物的大船,即将通过虹桥。桥下湍急的水流使大船好像一时失去了控制,船工们一面急忙放下桅杆和帆,一面正紧张的控制着船头前进的方向,有的在指挥,有的在掷缆绳,以使大船安全的通过虹桥。相映成趣的是,大船过桥的紧张又极具戏剧性的场面,吸引了桥下众多的行人。他们都在聚精会神的地注视着桥下发生的一切。桥上桥下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热烈、紧张而又极其生动的画面。虽然画中人物都画得很小,仔细一一看去,个个都很生动,十分耐看,组件画家对生活的观察十分仔细,描绘人物的举止形态具有极其深厚的艺术功底。 (2)出示《清明上河图》全图 老师讲解: 开头是画汴梁的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舟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繁忙的活动场景;后段为市区街道的繁华场面。它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3)出示作品,用作品《在激流中前进》与《清明上河图》作比较 学生讨论:1、从画面描写的环境,人物的动作表情上来比较,这两幅作品 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否相同? 2、从画面的安排与表现手法来比较这两幅画分别是怎样来表现 主题的? 教师归纳,补充 (三)欣赏作品 1、出示作品《牛耕》 思考:这幅作品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劳动?给你留下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2、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幅作品,出示作品《捣练图》 老师讲解《捣练图》全图 《捣练图》因描绘唐代妇女制“练”(一种丝制品)的劳动场面而得名。全画共画了十二个人物,按制练的工序分成三组;右边一组描写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教材中所选的正是这一段。中间一组秒下两个妇女在理线,左边一组描写两个妇女把连拉直,另一妇女再用熨斗熨平,在她对面有一女孩拉着正在被熨平的白练。另一个淘气的小孩在下面来回玩耍,在中间和左边两组人物之间有一个小 女孩蹲在地上,用团扇在扇炭盆。十二个人物组织得疏密有致、动静适宜。 3、出示作品《捣练图》与《牛耕》作比较 学生讨论:1、这两幅作品中的人物是否属于同一阶层?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这两幅作品所用的手法是否相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教师归纳,并补充砖画的作用 《牛耕》:这幅表现牛耕的砖画,画面十分单纯,但作者颇具匠心。如两头牛有意画成一黑一白,以对比的手法突出画面的好。再如,画扶犁者的形态,而且其缓步前行时的姿态极富运动感。 《捣练图》:既符合生活的真实,有独具匠心的安排;人物站立的位置和姿态各不相同,既统一,又富有变化。“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具有唐代妇女的共同特征。描画勾线工细而又劲健,设色富丽而又匀净雅致,衣服的质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充分显示了唐代的工笔人物画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墓砖画:就是在墓碑前用颜料在砖头上面画画,再经过烧制后,它就不容易褪色了,它的作用是用来陪葬的。我国自汉代以来,统治阶级厚葬之风俗盛行,流行在墓碑前画一些劳动人民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的场面,墓主是为了祈求死后永远有一批劳动群众供他们驱使奴役。 四、复习巩固 通过以上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我们都知道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劳动。那老师要问一下同学们,为什么历代艺术家都选择“劳动”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出示作品《钢水 汗水》和照片,最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艺术作品中的劳动与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有什么不同? 五、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对比,你觉得这堂课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主旋律,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美术作品是在现实基础上加以提炼,加入画家的主观情感表现而成。那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所以,同学们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认真观察,勤于表现,用我们的双手描绘美好的生活。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1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春天给自然带来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2、在观察活动中初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观察和感受春天带来的盎然生机,能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表现;能巧妙和创新的表现感受中的春天。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说明 ⑴组织教学 集中注意力,准备上课 ⑵引题激趣 要求学生随课件一起朗诵《春晓》。 提问:①能告诉老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根据回答出示课题) 生 活 动 观看、朗诵、发言 CAI展示音画诗《春晓》 (经典的古诗把学生从文学的大门中引入课堂) 配以解说的精美视频图象唤起了学生对冬去春来季节转换的关注,激起学习的热情。 1、春天来了,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礼物,想知道都有些什么吗? 一生点击,其它学生观察 课件展示一个美丽的春景画面,把学生平时熟视无睹的身边的美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①知道为什么会收到这份礼物吗? 学生讨论、发言:因为春天里有--- ---春天变得--- --- 音频播放优扬的音乐 ②春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春天好吗? 与老师一起闭眼感受春风拂面、春雨滋润 春雨会带来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后发言 2、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植物,想看看它们生长的样子吗?它们是怎样生长的?你们愿意学着它们一起生长吗? 一生点击打开第二份礼物,其它的学生观察 展示了物生长的画面:花朵一瓣瓣张开美丽的外衣,大自然变的五颜六色,种子破土而出,树牙从枝头展出嫩绿。这一切又与轻柔的音乐交融着 观察、回答 进行艺术性的游戏表演 3、小动物为什么也出来了?这么热闹的春天,它们心情怎样?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打开第三份礼物观察 讨论并以游戏性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 蹦蹦跳跳的小动物出现在屏幕上(对春天的不同形式模拟,使各种感受深入到了他们的心灵并内化成一种新质,他们不仅感受到春天,而且把自己变成了春天) 三、利用网络优势拓展知识 指导学生分小组浏览“春”的网站 根据老师提示,分小组登录“春”的网站,自由浏览、互相讨论,感受各类艺术形式。 络内容分三大块: “春之彩·美术空间”里有儿童画、大师画的水墨画、电脑画、水粉水彩通等。 “春之韵·文学走廊”里诗、儿歌文章。 “春之趣·传统佳节”里有各种春天节目的来历与意义。小组上网寻找各种形式的春天时,孩子们已经是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与理解春天,课堂由此顺利进行了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的递进,网络架起了课堂通向生活的桥梁。 四、引导学生重点欣赏一些描绘春天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学生作业: ①用绘画形式表现春天。 ②集体合作帮助一棵在冬天里落完叶子的树找回春天。 五、作业讲评 鼓励学生自己评价、主动展示自己的作业,进行互评,给喜欢的画插上小红旗。 老师给大树贴上微笑的眼和嘴,表示对学生手工劳动的肯定。 学生展示自己作业,互相评比,给喜欢的画贴上小金星。 孩子们的主人翁精神调动起来了。他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美术教案-春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12教学目标: 1.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2.感受同一分解不同构成的愉悦。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教师拿出拼图玩具 提问: a同学们,你们在幼儿园的时候玩过拼图吗? b谁来给大家拼一拼? c教师评价。 2.师小结。 三、学习活动一 1.教师出示收集的拼图图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2.小练笔:试一试你的眼力(书38页图) a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图片以及被分割的图片,并思考讨论拆 分图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领有哪些?谁能快速的把已分割的图片拼完整? b学生思考填写,教师巡视以便掌握学生情况。 C学生汇报,教师评议。 3.展示台展示书中两幅图片 思考:上面两幅图,哪一张制作拼图更容易拼接?为什么?a学生交流 b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 4.学生实践:请在卡纸上分别绘制一个简单的形象和一幅较复杂的画面,然后剪成几块拼图,和同学一起玩玩。比一比谁拼得更快。 教师要求: 在造型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遗漏,即分与合的块数相同。反复拼摆后再进行粘贴。 个体或分组方式随机进行,鼓励大胆地想象创造。 a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b小组游戏。 C欣赏评议:谁做得最好?谁拼得最快? d教师小结: 三、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活动二 1.课件出示一些用废旧物品摆拼的作品,指导学生欣赏。 2.欣赏书中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实践:请你利用废弃的画报、挂历或旧照片等,摆拼一个你心中最喜欢的形象。 a分组,收集材料。 b学生进行创作,教师相机指导。 C欣赏评析:在组与组之间评价,比比那组拼摆的造型最有趣。d教师小结。 三、课外实践: 请同学没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想一想:还能用那些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并试着做一做。 四、教师总结。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13香甜的水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美术教案-香甜的水果。 2、 学习用橡皮泥做各种水果的方法和步骤。 3、 能正确选用橡皮泥做自己想要做的各种水果。 4、 通过展示、评价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并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学重点:目标1、2、4。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师准备:橡皮泥、范作。 学生准备:橡皮泥、各种色彩的纸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材料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 指名把自己知道的水果说给同学们听听。 2、 指名说说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喜欢? 3、 教师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4、 观察并说说感受。 5、 学生说后教师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 观察、欣赏、讨论,幼儿教案《美术教案-香甜的水果》。 (1) 学生独自观察、欣赏书中作品,自我感受、体验。 (2) 同位交流自己的感受。 (3) 同位交流用橡皮泥做各种水果的方法。 (4) 选代表在班上交流。 (5) 教师小结。 2、 教师引导观察、学习做法。 3、 出示范。 (1) 欣赏。 (2) 引导分析。 (3) 讨论、总结方法和步骤。 4、 演示。 (1)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2) 指名演示,师生观察。 四、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 1、 展示优秀作品,师生欣赏。 2、 师生评价作品。 板书设计 香甜的水果 捏一捏 搓一搓 美术教案-香甜的水果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14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设计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习用立体纸盒装饰制作笔筒的方法。学习浅显的装饰美化知识,将作品做得精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通过学习感受笔筒文化,知道笔筒的使用价值与收藏价值。从“做做玩玩”与“做了可用”中,提高利用身边的废旧物设计制作用品、美化生活的情趣,懂得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喜悦和欢乐,养成认真细致地制作的习惯。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笔筒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搁笔用品,在我国使用广泛。选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只美观实用的笔筒,可以使学生懂得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可美化、丰富自己的生活。此课的学习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书中的图例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构思,引导学生知道可以使用各种材料来制作笔筒。笔筒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启发学生研究如何使自己做的笔筒好看(有特色)而实用(不易碰倒)。 教材中选用了一只明代的青花瓷笔筒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笔筒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这只青花瓷笔筒具有明代笔筒的特色:大口直身,可以放置许多大小不等的笔和画卷等。此图供学生欣赏时用。 书中的学习建议第二条提示了学生在评价时应该找同学的优点,互相学习。 2.重点、难点。 重点: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根据自己身边的废弃物进行想象造型。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各种身边容易找到的包装物、彩笔等 (教师)课件(有关笔筒的资料)、笔筒成品两个、供学生使用的彩色卡纸若干张、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把笔,问学生:把笔放哪儿? (2)教师出示范例,引入课题:《我做的笔筒》。 2.欣赏感受。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古代的笔筒,了解笔筒文化。 (2)讨论:笔筒的制作材料有哪些?(提示:木、竹、瓷等。) 3.讨论研究。 (1)小组讨论:好的笔筒是怎样的?(板书:美观、实用。) (2)小组研究分析:教材中的笔筒有哪些优缺点?(造型多样,装饰的手法多样,但使用纸杯制作笔筒时应该考虑稳定性。) 4.技法交流。 (1)纸笔筒的造型有几种?(出示几种外形不同的笔筒范例欣赏。) (2)讨论:如果是用其他材料加工,应该注意些什么?(适当介绍一些装饰的方法。) (3)看看自己所带的材料,想想制作什么样的'笔筒比较好,怎样装饰好看。 5.操作体验。 (1)提出要求: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制作一只美观实用的笔筒。 (2)学生设计创作,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安全使用剪刀)。 6.展示评议。 将笔放入笔筒,请学生互相说说同学做的笔筒有什么优点。 7.总结下课。 (1)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活动情况并请学生收拾清洁教室。 (2)请学生课后继续利用各种废弃物加工制作成各种美观实用的物品。 美术教案模板合集 篇15课题:棉絮画 课型:手工制作 课时:1课时 教法:观察法、示范法 教学目的: 1、通过看、摸、感受棉花的材质,进行联想。 2、对小动物的形体特征进行分析,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3、学习用棉花制作毛茸茸的小动物。 教学重点:小动物形体的分析和概括,特征的把握。 教学难点:小动物五官的粘贴及背景的装饰。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棉花、彩纸、剪刀、胶水、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呢?这个礼物需要大家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才能顺利的得到。老师还带来一些作品,让大家来欣赏,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各 种手工图片) 看完课件教师进行提问: 1、图片中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属于美术中的哪一种类? 2、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制作过程中利用了材料的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上的也是手工课,而且老师也带来了一种材料,请看— (教师出示棉花) 这一节课我们就用棉花做棉絮画 板书:8棉絮画 三、新授 1、教师带领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的感受棉花的质感,并进行联想。 (1)看:观察棉花的颜色和自然形态; (2)用手模,用脸贴,感受一下棉花; (3)通过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我们用棉花还可以做哪些手工作品?(联想的越多越好,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 2、提出问题:我们怎样用棉花做出棉絮画呢?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要想做出棉絮画,我们首先要观察物体的大的基本形组合。(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2)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台用棉花做小白兔,示范撕出基本形,在棉花下涂上胶水,粘于深色衬纸上。 (3)引导学生回忆小白兔的特点: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内容,把小白兔的特点添上。 (4)教师师范装饰背景:用彩纸剪出一只萝卜帖在小白兔旁边。 (5)教师展示作品,并提问刚才的制作步骤,并板书: 观察形体 抓住特点 装饰背景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展评学生优秀作品。 六、进行小结,并展示礼物。 刚才我们用棉花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棉絮画,同学们制作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也很认真。你们知道么?在同学们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已经把礼物送给了你们。是什么礼物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 这个礼物就是:巧巧手,多动手;大眼睛,细心观察;聪明屋,多动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这个礼物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美花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8棉絮画 1观察形体 2抓住特点 3装饰背景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