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争论的故事-- |
范文 | 争论的故事--(精选17篇) 争论的故事-- 篇1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 争论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故事大意,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两全其美”等词的意思。 2、 读出兄弟俩争论的语气。 教学重点: 读出人物争论时的不同语气。 教学过程: 一写古字“争”: 1、猜猜这是什么字呀? 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3、 师介绍争的本义,两只手争。 4、 给争组词。 5、 揭题:争论的故事。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谁与谁争论?为什么争论?争论的结果怎么样? 二、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书。 1、 自己读。 2、 交流:兄弟俩争论。为了大雁的吃法争论。结果大雁飞走了。 (板:兄 弟 煮 烤 大雁) 师小结:同学们可真聪明。通过读自己解决了这些问题。你能根据老师的板书,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大意说一说吗? 三、 学习兄弟俩争论的四句话: 1、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故事中的兄弟俩,猜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说说的的理由。 2、动画演示:多生动的画面,可惜没有声音,想不想为这幅画配上音呀?可要当一名好的配音演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去琢磨这些台词。 3、 学生自己读这些台词,挑一句重点研究一下。 4、 交流:随机理解:不以为然 5、 分小小组表演。 6、 学生上台表演,学生评价,再表演。 7、 师生合作分角色读这四句话。 8、 理解:争论不休 写古字休,理解休的意思。 四、齐读老人的话。理解“两全其美” 五、小结:兄弟俩白白争论了一场,谁也没吃到大雁,这是谁的错呀?(兄弟俩) 六、作业: 兄弟俩究竟错在哪里?课后,同学们不妨也争论争论,看谁争论得最有道理。 板书: 争论的故事 兄 弟 煮 烤 大雁 教后反思: 1、 初步弄清了文章的三个主要问题后,我备课时原设想让学生一句话概括故事大意,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很有难度的。设想:如果改成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说一说,学生说的兴趣是不是更大些? 2、 学生表演,学生评价,再表演,在这样一个渐次提高的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表演时,学生可以适当地加进自己的东西,不仅要学会表面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要读懂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但学生表演时由于台词背不出,自己的语言多了些。设想:老师在学生分组活动的要求中,明确台词要熟记,这种本领才最大。学生表演时是不是更精彩些? 争论的故事-- 篇2教学要求: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 评理 剖开 可惜 真笨 浪费 关键 原谅 烟熏 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 倆 烤 评 剖 惜 笨 抓 费 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 :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板书设计 : 17 争论的故事 讲 兄弟俩 争论不休 盛老师 问 同学们 各抒己见 听 赞许 争论的故事-- 篇3争论的故事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王丽敏一、学习目标:1、 能表演哥哥和弟弟争论的经过。2、 领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3、 能恰当使用提示语说写一句话或一个片段。二、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都已经了解这个争论的故事了。这节课,我们又该学到哪些知识呢?谁来把学习目标大声朗读一遍?(二)、表演1、哥哥和弟弟想射下一只大雁充饥,他们是怎样争论的呢?(出示句子),请你认真读一读,能不能读出争论的语气?同桌能不能演一演他们争论的经过?2、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演一演。3、出示:哥哥认为大雁应当 ,他的理由是 。 弟弟认为大雁应当 ,他的理由是 。4、出示填空题。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 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而 ,并跑到村里找人 ,结果是他找到了一个 的办法,可大雁 。5、指名填空后自由读。 6、师:象这样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以后在写作文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三)、明理1、听了这个故事,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吧!(指名说)2、书上也有四句话,先试着读一读,再分别请四位同学读出不同的语气。3、你最支持哪种观点?为什么?4、最后用上省略号,有什么作用?5、小结:同学们各自说着自己的想法,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各抒己见。6、这时,盛老师又是怎样做的?“赞许”是什么意思?7、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四)、拓展。1、《争论的故事》学完了,哥哥和地点争论的经过还深深地记在我们心中,尤其是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提示语,请学生再次读。我们也要学着使用提示语,比如说,今天下午看电影,印浩岚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他一定是欢蹦着走进教室。出示句子:印浩岚( )说:“ 。” 指名学生用多种表示人心情高兴的词语说。2、作业:留心周围的人物对话,如《饭桌上的对话》、《电视机前的谈话》、《课堂上的争论》任选一题或自己写一个题目,重点写对话,要根据任务的动作、神态适当使用提示语。(五)、总结 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争论的故事-- 篇4教学要求: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 评理 剖开 可惜 真笨 浪费 关键 原谅 烟熏 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 倆 烤 评 剖 惜 笨 抓 费 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板书设计: 17 争论的故事 讲 兄弟俩 争论不休 盛老师 问 同学们 各抒己见 听 赞许 争论的故事-- 篇5本节分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前分析 学生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过争论的经历,本文可以启发他们不要作无谓的争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根据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重 点 识字读文 难 点 读通课文 板书设计或 教学流程 讲 (1—5) 盛老师 问 (6—11) 听 (12) 课前 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课上(课后)心得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 评理 剖开 真笨 赞许 关键 抓住 认读词语 理解词语 识记生字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 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说说"争论"的意思 齐读课题 据题质疑 听读课文 适当做记号 认读 理解 识记 读通课文 根据提示问题把课文中相关的自然段放在一起 课 题 25,争论的故事 本节分 2 课时 第 2 课时 课前分析 学生分析 基本了解课文中的故事,懂得了一些的道理,但还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能联系课文理解成语. 2,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重 点 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 难 点 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板书设计或 教学流程 哥哥 煮 大声争辩 25,争论的故事 找人评理 弟弟 烤 很不服气 课前 准备 重点句子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课上(课后)心得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复习. 1,认读或听写词语: 充饥 争论不休 评理 味道 浪费 时机 不以为然 赞许 关键 满意 2,听说训练: 一天早上,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上上飞过,兄弟俩很想把大雁射下来充饥. 3,谈话过渡:兄弟俩想吃大雁肉,首先要做什么呢 可是,他们却为大雁争论起来了.他们是怎样争论的呢 看课文,听录音,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语气. 二,精读训练第一部分. 师述:兄弟俩是怎样争论的呢 出示句子. 1,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体会:哥哥不以为然的语气,弟弟不服气的语气. 2,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3,过渡: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课文中用了什么词说明他们的争论没有停止 通过讨论板书:争论不休 出示:(1)停止(2)休息(3)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第4,5自然段. (1)他们到村里找人评理,大家建议说……- (2)当他俩都很满意,想去射大雁时,可惜…… (3)当兄弟俩发现大雁不见踪影后,会说些什么呢 想像一下. 5,如果能把这个故事想像得更具体,生动些,并配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那就更好了.大家来练一练. 6,过渡:同学们演得真不错,故事听到这儿,大家肯定有不少感想,同桌互相讨论. 三,精读训练第二部分. 1,同桌互相讨论感想. 2,指名谈谈自己的感想. 3,师述:大家真聪明,有这么多的想法,编书的叔叔已经把这些想法录到书上了.出示句子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味品味. 5,谁能告诉大家,这儿最后用上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6,引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 四,总结课文. 1,《争论的故事》学完了,这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最后,让我们再一起分角色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好吗 认读或听写 听清楚,说准确 理解"充饥" 个别读,分角色读,齐读 理解:不以为然 找准"然"的解释 再读对话,把握语气 理解"争论不休" 找准"休"字的解释 跟读:"你们把……两全其美了吗"理解:两全其美 跟读:"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理解:无影无踪 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上台表演,评价. 朗读句子,从中弄清:他们"笨"在哪儿 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为什么说"他们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与其这样下去,还不如…… 谈收获 演一演 争论的故事-- 篇6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争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和文中的关键词语,对部分构词能力强的生字,在课后让学生作更深入地了解。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讨。3、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的处事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文中重点词语“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这几个词语,要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接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想)师:就是《争论的故事》。(课件出示课题:争论的故事)齐读一遍课题。 二、课题质疑,初读课文 1、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1:是谁和谁在争论?生2:为什么事引起争论?生3:争论的经过和结果怎样?………2、 同学们问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自学课文。从课文中来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吗?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读好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词语画出来。(课件出示问题:①故事中是谁和谁在争论?②为什么事引起了争论?③争论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学生自读课文。 3、 老师看到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老师很高兴,可是不知道同学们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好读准了没有,就让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教师出示生字卡片。a、指名读,全班齐读;b、小组读,全班齐读;c、全班齐读。 4、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老师还想看一看小朋友们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解决了哪些疑问?①围绕“故事中是谁和谁在争论?”生: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发生争论。师:“打猎为生”是什么意思?生:依*打猎来维持生活。 ②围绕“为什么事引起了争论?”师:说得非常好,那第他们为了什么事引起了争论呢?生:兄弟俩发现一群大雁从头上飞过,想射下一只来充饥,为好何吃大雁就争论起来了。③围绕“争论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师:他们是怎样争论的呢?生1:哥哥坚持煮着吃,弟弟主张烤了吃。生2:谁也不服谁,争论不休。师:“争论不休”怎么理解?“休”是什么意思?生:争论不休表示争来争去,没完没了,“休”是止的意思。师:争论得没完没了,怎么办呢?生:他们就请了一个过路的老人评理。生:兄弟俩听了老人说的话以后都满意了,就不再争论了。师:老人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老人说的话?(指名读)师:什么叫“两全其美”。生:“两全其美”是兼顾两方面,使两方面都好。师:说得很好。那么这就是整件事情的结果吗?请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师:整件事情是“两全齐美”吗?生:不是!他们争论了怎样吃大雁,可现在大雁早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还怎么吃呢?师:噢!这才是整件事情的结果。 三、精读课文第1至5自然段,体会字词师:在明白了争论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之后,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老师读交代、过过的文字,请三个同学来扮哥哥、弟弟和老人。(推荐同学)同学们要仔细听,第一要看看他们读得怎么样,有没有把感情读出来;第二要看看这一结果是怎么造成的,兄弟俩错在哪里。(师生合作朗读)学生评论、教师相机引导体会 四、精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谈感想师:刚才同学们评得非常好,现在,课文还有一部分“感想”,请大家读一读,看看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同学们的观点。用笔做上记号。(学生读课文,做记号)学生汇报交流师:读完了这部分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生:“…………”十二个小圆点表示什么?生:“赞许”是什么意思?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师:谁能帮帮他们?生答 五、总结全文师: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大家回家以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争论的故事-- 篇7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 争论的故事(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初步明白故事中所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好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读懂故事,感悟道理。 2、难点是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视频仪、录音、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反思所得,引导计划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场发生在兄弟俩之间的争论。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听了故事有什么感想?盛老师为什么讲这个故事?为什么12段?……) 2、好,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自我剖析:新课伊始,让学生质疑。既促使学生反思所得,又引导学生计划所学,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学有方向,学有目标,有效的进行了元认知的训练。 (二)读懂故事,读好故事 1、师述:一天早上,蓝蓝的天上飞来一群大雁,这兄弟俩……(联系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板画:大雁 板书:想射】 2、的确,这对于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来说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3、那他们射了吗?听录音。 4、你能从这段中找一个很合适的词来形容一下?生读书并交流。【板书:争辩】 5、其实“争辩”和课题中(争论)意思一样。【板书:改“辩”为“论”】 6、兄弟俩想射大雁来充饥本是好事,而两人却争论起来,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争论什么,怎样争论的) 7、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地大声地朗读争论部分,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8、交流: ⑴他俩为什么争论?(投影) 哦,原来,兄弟俩是为该怎样吃大雁而争论起来的。 ⑵争论的很激烈。(“不以为然”、“大声争辩” “很不服气” 5个? 图) 重点理解“不以为然”:说说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加动作表情读一读。 9、指导朗读争论部分。 从这些词确实可以看出哥俩争论的激烈,如果再抓住这些词把这样的激烈争论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就更棒了! ⑴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哪一组争论的最激烈就最棒?。 ⑵指名多组读,评议。(动作、表情) ⑶大组赛读。“哥哥”们,“弟弟”们,“旁白”们,比一比,赛一赛,好不好? 自我剖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自我质疑,自我解疑中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充分自学后交流成果,并相机学习课文,使理解更透彻,体会更深刻。,教师有减法意识,减掉了对课文的繁琐分析,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正所谓“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教学时,让学生找词和换词来理解“争论”,看图感受“争论”的激烈,扣词说说 “争论”的激烈,演一演表现“争论”的激烈,读一读体会“争论”的激烈,使学生对兄弟俩这场无谓的争论从初步的、抽象的直觉转为深入的、具体的体会。 10、师引读: 哥俩想射大雁来充饥本是好事,可两人却各抒己见,争论不停,用书上的词就是(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跑到…… 【板书:不休】 11、一半煮一半烤,哥哥满意了,弟弟满意了,真是(两全其美)。 12、引导说话 可是,此时大雁……【板画:大雁飞走】兄弟俩面对空白的蓝天,会说些什么?小组讨论。 13、是啊,大雁飞走了。他俩光顾争论没有去射,错过时机,真是太可惜了。 (三)评议故事,从中悟道 1、争论的故事学完了,你有什么感受? 2、指名谈。 3、大家真会思考,有这么多好的想法。我们来看看盛老师的学生是怎么说的? 4、自由读一读。(明白省略号为什么算作一段) 5、的确,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感想很多。如果你们是兄弟俩,又会怎样做?【生添加板书: “射” 】 6、抓住时机,先做起来,非常深刻的道理。古今中外,有许多名言警句也都揭示了这个道理。你知道吗? 7、读一读,选喜欢的一句背一背。 坐着说,何如起来行—周恩来 少讲话,多做事—艾治沃斯 没有人没碰到机会,只是你是否把握。 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现在是读书的黄金季节,可千万不能错过呀! (四)课前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的吗? (五)布置作业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今天的作业。 五、课堂作业 1、基础题:抄一抄名人名言。(选三句) 2、发展题:凡人名言 把你的感想精练的写下来,并写上你的名字! 如:做任何事要善于把握好时机——朱敏风 六、板书设计: 争论的故事 想射 争论不休 射 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争论的故事-- 篇8(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 一、导入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盛老师给她的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就是——(学生读题),你们能来讲讲这个故事吗? 二、学习讲述 (一)课件出示: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练讲故事,要求: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学生,根据要求讲述故事,教师计时。再练习,再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 2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相机板书有关词语:不以为然 争论不休 烟熏火燎 两全其美 无影无踪 3导:既然是,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对吗?现在增加点难度。 (二)课件出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自然段,同桌练讲故事,要求:讲出争论的语气,并说清兄弟俩各自的意见和理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同桌共同合作。 3指名上台讲故事,集体评议。 (三)同学们的本事可真大!都能按照每一次的具体要求把故事讲的请清楚楚。 1黑板上这几个词语你理解吗:不以为然 争论不休 烟熏火燎 两全其美 无影无踪 指名说说词义。 2导:如果能把这个故事想象的更具体、生动些,并配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那就更好了。 (四)课件出示:四人一小组练习表演故事。要求:配上动作、表情。 出示课件。 指名上台表演,集体评议。 三、感悟故事道理 1师:同学们讲的真不错!故事听到这,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把有价值的发言简短地写到黑板上。 2盛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同学们听,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6——11)小节。 (2) 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相机理解:兄弟俩“笨”在哪里?他们没有抓住什么时机?…… (3) 指导学生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 (4) 引读:第11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赞许”,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四、总结课文。 1学完了,这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拓展: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五、作业 小练笔:把自己生活中接触的有关写下来。 争论的故事-- 篇9争论的故事(第一课时) 锦丰中心小学 施宏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先板书课题)今天施老师带来了一个争论的故事,希望同学们喜欢。(放课文录音片段。) 2.老师还带来一个好消息,准备挑几个小演员在学校五月份的文艺汇演中表演这个故事。 二、读剧本 1.好演员第一步要熟悉剧本,而且要普通话标准。 相机正音:说服(shui) 他们俩(lai) 烟熏(xun)火燎(liao) 剖(pou)开 2.明确主要人物及其身份。 3.完整的剧本除了人物,还要有故事情节。(口头填空)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 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 ,并跑到村里找人 。结果是他们找到了一个 的办法,可大雁 。(板书:射雁充饥 争论吃法 找人评理 大雁飞走) 4.光有故事情节还不行呀,人物的形象不够生动丰满,我们在看电视剧的 时候,发现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好办法。我们把剧本中人物的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出示: 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弟弟说:“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1)指名读,生评议。 (2)讲解反问句,指导朗读。 出示: 弟弟: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 哥哥: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弟弟: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 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3)出示: 哥哥: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弟弟: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哥哥: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弟弟: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指导朗读 (4)找出表示人物语气的词,出示:不以为然 大声争辩 很不服气 师解释“不以为然”的意思。 出示: 哥哥: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弟弟: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 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弟弟:(很不服气) 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指导朗读,分组读,赛读。 5.你们读得不错,争论个不停,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跑到村子里找人评理。 我们还需要几个群众演员,其中一个也非常重要,要对兄弟俩提出一个建议。 出示: 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指导朗读。 6.大家齐说: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可是,大雁早已…… 7.导演要选演员了,请同学们自由组合,配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 (1)自由练 (2)上台表演 (3)学生评议,再适当 练习。 三、谈感想 1.小演员表演得非常精彩,看完后,你们小观众有什么想法? (各抒己见) 2.有一位盛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了他们班的同学听,同学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出示: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不是他们笨,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 (1)指名读。 (2)兄弟俩“笨”在哪里?(一无所获) (3)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抓住“什么”时机?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的争论下去,还不如做什么? (5)说说你的体会。(板书: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四、举例说说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因为抓住或浪费时机造成成功或失败的事。 争论的故事-- 篇10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板书:争论,读题 2、读了题目,你想知道故事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谁争论?为什么争论?怎么争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 3、赶快读读故事就知道了。 二、了解大意 1、打开书: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哪几节讲的是这个关于争论的故事。 2、出示故事内容,请你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认认真真读两遍这个故事,边读边思考。 3、交流故事大意 你解决了哪个问题了? (1)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在争论;(板:哥哥、弟弟) (2)为大雁射下来怎么吃争论(很饿);(板:吃大雁) (3)哥哥说煮着吃,弟弟说烤来吃;(板:煮、烤) 观察图,你能指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争论不休后请过路老人评理,老人说了个两全齐美(什么是两全齐美)的方法后兄弟俩都很满意,(板:老人、半煮半烤) (5)结果发现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三、朗读演练 1、故事的大意我们知道了,如果请你来讲这个故事,你认为要讲好这个故事,最重要的是说好什么地方呢? 2、那就请你们好好读读争论的话,琢磨一下,哥哥弟弟以及老人的话该怎么读?你除了自己体会,还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3、你琢磨出了谁的语气?你能读好谁的话呢? 交流相机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 (1)出示第二节的对话。 a、指名读,生说出哪一句就显示那一句,说说怎么读,再说说为什么这么读,然后再朗读,生练读,再指名读后齐读 (不以为然什么意思?怎么读?很不服气是怎样的表情?怎么读?可以适当地加上动作表演读。) b、观察图,说说兄弟俩的表情动作。 c、你能为兄弟俩配音吗? (指名表演朗读对话) (2)出示老人的话。 心平气和,声音嘶哑。 3、小组演练 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 分成四人小组,先分一下角色,然后排练一下这个故事,注意各个角色不同的语气语调。 (生排练,师巡视指导。) 4、指名小组表演。 (1)表演中指导两点: a(兄弟俩对话完后,)是不是争论到这里就完了?不争论了? 那么“争论不休”是什么意思?怎样才算是争论不休? b最后看到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后有什么表情动作? (2)师生共同评论演技 a说说优点, 他们表演的好吗?哪些地方好啊? b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议, 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3)再指名小组表演 四、谈感受 1、故事表演完了,我们也知道了这个故事的结果,兄弟俩有没有吃到大雁? (板:0 擦掉大雁) (板书:的故事) 不知同学们听了这个争论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呢? 2、交流各自的感想。 如和书上的内容一致,就出示书上的句子,不一致,就出示省略号。 同学们的感受真多,那么你从这个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板: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3、同学们的评论真是精彩纷呈,你们发现没有,老师听得可(认真)了,你能不能也用几个好词语来赞美一下老师听得这么认真,出示:老师----地听着 4、是啊,老师除了听得这么的专心之外,你们看看,老师还听得脸带微笑,看向你们的目光之中充满着赞许,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呀? 出示最后半句句子。 五、讲故事 1、你们喜欢老师这节课吗? 你愿意将老师上的这节课与你们的爸爸妈妈分享吗?请回去把这个故事、把你们的表现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2、各自准备 3、指名讲故事。 附:板书 争论的故事 哥哥 老人 弟弟 吃大雁 煮 半煮半烤 烤 ﹨ ∣ ∕ 0 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争论的故事-- 篇11《争论的故事》的争论 江阴市实验小学 李红霞 [案例再现] 师:谁能把盛老师的故事表演出来?下面分小组准备。 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表演之前的一个小组: 生1:我表演哥哥。 生2:不行,哥哥是主要角色,你还是表演村里人吧! 生1:我觉得我能表演好。 生3:凭你,作业老是不写,成绩也是倒数。别要砸了咱小组的表演。 生4:就这么定了,你表演村里人。 生1低下头,不再作声。 …… 师:课文学完了,现在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在这课的学习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分小组积极讨论。 发言之前的一个小组讨论情况: 生1: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把握好时机。因为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啊! 生2:做事情最关键的是要先做起来,我们可以在做中体会其中的道理、奥妙。 生3:做事要抓住时机是对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学习兄弟俩,要学会质疑。 生1:你的说法不对,学会质疑不应在这个时候。 生3:大雁飞走了,还会再来。我们照样可以把它射下来。 生2:关键课文中是告诉我们要善于捕捉时机,不能白白浪费时间。 生4:当我们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除了需要学会请教别人,还需要全面地去分析问题。 生:(众笑)这根本不是课文中要告诉我们的呀! 小组汇报的时候,这一组的答案只有两个:生1、生2。 …… [反思认识] 合作性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但我们往往注重的是这种表面形式,却很少有人虑及学习者的情感、态度、意志等。这些都使得合作性学习的实效受到了挑战:学习者是否积极参与了,他们的群体是否善于合作,他们是否能在合作中体现真正的自我,他们的合作是否建立于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以上的这则案例无疑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想,谈合作性学习,必须得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习者自主参与、畅所欲言。不管是优等生,潜能生;强势学生,弱势学生。谈合作性学习,还需注重构建民主、平等的新课堂模式。不仅要帮助学生创设民主的平台,提供给学生平等交流的广阔空间,而且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地让学生锤炼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渐渐变得自立、自信、自爱。 争论的故事-- 篇12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论的故事。 2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 一、导入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盛老师给她的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就是——(学生读题)《争论的故事》,你们能来讲讲这个故事吗? 二、学习讲述《争论的故事》 (一)课件出示: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练讲故事,要求: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学生,根据要求讲述故事,教师计时。再练习,再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 2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相机板书有关词语:不以为然 争论不休烟熏火燎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3导:既然是争论的故事,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对吗?现在增加点难度。 (二)课件出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自然段,同桌练讲故事,要求:讲出争论的语气,并说清兄弟俩各自的意见和理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同桌共同合作。 3指名上台讲故事,集体评议。 (三)同学们的本事可真大!都能按照每一次的具体要求把故事讲的请清楚楚。 1黑板上这几个词语你理解吗: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烟熏火燎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指名说说词义,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争论的故事》。 2导:如果能把这个故事想象的更具体、生动些,并配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那就更好了。 (四)课件出示:四人一小组练习表演故事。要求:配上动作、表情。 出示课件。 指名上台表演,集体评议。 三、感悟故事道理 1师:同学们讲的真不错!故事听到这,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把有价值的发言简短地写到黑板上。 2盛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同学们听,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6——11)小节。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相机理解:兄弟俩“笨”在哪里?他们没有抓住什么时机?…… (3)指导学生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 (4)引读:第11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赞许”,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四、总结课文。 1《争论的故事》学完了,这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拓展: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五、作业 小练笔:把自己生活中接触的有关争论的故事写下来。 争论的故事-- 篇13《争论的故事》(第二教时)教案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姚 静 教学要求: 1,理解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第25课《争论的故事》,通过学习,同学们来说一说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2,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填空来说说文中的这个故事. (媒体出示:兄弟俩看到大雁想 充饥,他们为怎样吃大雁 ,并让老人 ,老人为他俩出了 的办法,可是大雁早已飞得 .) 【课文内容和故事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作适当的提示,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讲读第一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思考:故事中的兄弟俩为什么事争论 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结果如何呢 划出课文中有关的语句. 2,指名学生回答思考题: ⑴兄弟俩为什么事争论的 (兄弟俩在为"怎么吃大雁"而争论,教师简笔画大雁.)追问:兄弟俩分别认为要怎么吃呢 (哥哥说要煮着吃,弟弟认为要烤着吃.板书:煮 烤) 【教师的基本功发挥得恰到好处,引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⑵出示插图,辨别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说出你的理由,并结合插图理解"烟熏火燎"的意思. ⑶小结. 3,指名学生回答思考题:兄弟俩是怎样争论的 ⑴媒体依次出现反问句并指导朗读. (媒体出示反问句: 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 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 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 ⑵结合课文中的单引号,补充介绍它的用法. ⑶找出课文中描写哥弟俩说话时表示不同神态的词语. 理解:"不以为然,很不服气",并指导朗读. ⑷看插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他们争论的激烈程度. ⑸学生分角色表演,相机指导体会. ⑹小结,理解"争论不休". 【这一环节,老师以读代讲,根据学生的朗读作具体的指导,然后再请学生表演,过程展开充分,训练比较扎实,课堂气氛活跃.】 4,指名学生回答思考题:结果如何呢 ⑴兄弟俩接下来怎么办的呢 (他们找了一个老人来评理.) 追问:老人怎么样说 (板书:半煮半烤) 这个建议双方都很满意,这就叫做"两全其美". 【通过语境的创设来理解词语,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⑵这是最后的结果吗 (不是的,最后的结果是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⑶小结. 过渡:大雁飞得无影无踪,这个结果究竟是怎么造成的 兄弟俩错在哪里 书中的同学们都有些什么想法呢 三,讲读第二段. 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课文中的同学提出了哪些感想 (媒体依次出示: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 2,指名学生回答. 3,讨论交流. ⑴兄弟俩笨在哪里 (争论的不是时候,应该先把大雁射下来再说.) ⑵这里的时机指的是什么 (指大雁从头顶飞过的时候.) 追问:同学们为什么说他们没有抓住时机呢 (大雁飞过时,他们却在为大雁的吃法争论不休,还要去请老人评理.等他们争论好,大雁早已飞走了.) ⑶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 【要注意区分"时机"和"时间"的不同;要进行合理的拓展:有时慢了机会就会错过,而有时快了,机会也会错过,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 ⑷小结.(相机板书:抓住时机 做起来) 2,请同学们认识"…………"删节号,说说它的用处. 你们还有哪些感想呢 3,听完这个故事,课文中的同学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想法 (因为盛老师讲的故事生动;因为同学们听得认真;因为同学们善于思考;……) 4,小结,理解"赞许". 四,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2,《争论的故事》学完了,最后,让我们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好吗 五,作业: 表演课本剧《争论的故事》. 附板书: 25 争论的故事 哥哥 弟弟 煮 烤 老 人 半煮 半烤 0 抓住时机 做起来 【课堂教学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思路清晰,重点实出,层层推进,真实地展现了训练的过程.教者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活泼生动的教学风格.】 (简评:张新东) 附课本剧: 《争论的故事》课本剧 时间:一天 地点:大山脚下的一座村庄里 人物:哥哥(猎人),弟弟(猎人),老人 旁白:从前,在大山脚下的一座小村庄里,住着兄弟俩,他们以打猎为生.一天…… (幕起:兄弟俩无精打采地走过来) 弟弟:哥哥,你饿了吧! 哥哥: (这时,他们发现空中有一群大雁飞来了,于是争论起来.) 哥哥:我们把大雁射下来煮着吃. 弟弟:不, 哥哥:(不以为然地) 弟弟:(很不服气地) (两个人争论不休,正好,这时有一个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 哥哥:老爷爷,我们有件事要找你评评理,我说大雁煮着好吃,可他…… 弟弟:大雁当然是烤最好吃了. 老人: 哥哥,弟弟:嗯,这主意不错. (兄弟俩搭弓射箭,可是大雁早已飞走了.) 哥哥: 弟弟: (兄弟俩只好叹了一口气回家了.) 话外音:(盛老师)同学们,看来做什么事都得抓住时机,先做起来才对啊! 争论的故事-- 篇14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0 《争论的故事》的争论 宝应县城南小学 沈志彬 《争论的故事》系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盛老师给同学讲了一个故事:兄弟俩为怎么些大雁而争论,结果大雁早已飞走了。故事讲完,盛老师让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感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我校的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进行了“争论”,而且教师之间也进行了三轮“争论”。在争论中,思维的火花进行了碰撞,对教育行为作了深刻反思,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 一、来自课堂上的争论: 1、课堂上的声音 在《争论的故事》教学中,出现了两种声音,而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现将两种声音实录如下: a.课堂1的声音: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生1: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生2:不是他们 的笨,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生3: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生4: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刚才说的是书上的四种观点,你们以为谁说得对呢? 生:我支持第四种观点: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前面的三种说法太浅显了,最后一句话才是总结道理。 生2:这句话放在最后,又最深重,是整个故事的总结。所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真正告诉我们的是道理。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都满意地点点头,没有一个表示有异议。) 师;(总结)是啊,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光说不做是不明智的,这样只能浪费时间,贻误时机。 b.课堂2的声音: 师:听了这个故事,和课文中这些学生的感想。你又是怎么想的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师生交流) 生1: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生2:不是他们笨,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生3:他们的争论,白白浪费了时机。 生4:不管做什么,关键要先做起来。 生5:我以为兄弟俩的争论都在说死话,结果大雁飞走了,告诉我们人不能说死话,要相互谦让一点。 生6:我奶奶常跟我说,“好猫不叫”叫的最响的猫不一定是捉老鼠最多的猫,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说的多不如做的多。” …… (大家交流了许多观点,更多的是支持:“不管做什么,关键要做起来”) 师:课文中的盛老师支持哪一种观点呢? 生:课文写“盛老师聚精会神的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那么盛老师对所有的观点都赞同肯定。 师:你们对盛老师的态度满意吗? 生:不满意,盛老师对什么观点都:“赞许”,那我们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 (生大多数不满意,都分学生表示满意。) 师:同学们,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其实,是很正常的。只要你说的有道理。说兄弟俩很笨,我觉得有理;说他们白白浪费时间也是事实;说没抓住时机也对,说做事关键先做起来也行…… (课堂上叽叽喳喳,议论纷纷。) 2、争论的声音 课堂上两种声音,折射出两种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深刻的反思,大胆地解剖。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甚至是痛苦的,它需要我们反复地剖析与反思,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孰是孰非呢?支持课堂1的教师认为,故事是则寓言,掌握寓意是寓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学生的发表仅代表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但不一定正确,只有“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才一语破的,而且这样学生也能接受。支持课堂2的教师认为,新的课程标准一再提出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可以是多元的,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些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文中盛老师那“赞许的目光”也就是肯定了这种多元的反应,也体现了编者、教材的价值取向。 3、争论的反思: 这次的争论,归结为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的感受是要“一元”还是“多元”?从文学作品鉴赏的多元性和学生认知规律及差异性来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受应是多元的,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能以一刀整齐划一的方式要求学生,也不能以部分学生甚至教师的理解强加给全体学生。 二、来自检测的争论: 1、来自检测的情况反馈 课堂上的争论平息不久,年级组搞了一次阶段检测,检测试卷就有一题:读了《争论的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结果课堂1的学生基本上都写成“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阅卷的教师都予以肯定,课堂2的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有说兄弟俩笨的;有说他们白白浪费时间;有说要抓住时机的;还有说别的等。阅卷教师逐一予以甄别。说“要抓住时机”“要关键做起来”等道理的打了勾,而说“真笨”“浪费时间”等答案打了叉,经过统计,只有近一半的人答对了。 2、争论的声音。 争论发生在本年级组老师同阅卷的老师之间。 年级组老师认为,学生的感受理解是多元的,不能强求一致,说“真笨”“浪费时间”的也是学生独特感受,这里不应该判错。 阅卷老师认为,学生的独特感受应当予以尊重,如“要抓住时机”算对,“关键做起来”等也算对。而试题问的是“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兄弟俩真笨”“兄弟俩浪费时间”只能是当时的状况和简单的判断,你能说这也叫道理吗? 3、争论的反思: 这次的争论体现了如何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体验这一矛盾。 语文教学要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体验感受在更多的时候对更多的学生来说,是一致的。不应该把两者截然对立起来。在特定的情况下,学生对特定 材料有独特的体验,这是正常的,也必须予以保护与尊重。另一方面,“学生的感受”是多元的,而“文本的道理”却是不是个人感受的问题,它应该是明确的,最多数元的,不应该存在“一个个读者就有一个道理”的说法,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呢?在争论中,全体老师再次达到共识:首先教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要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教师应予以具体的分析,只要他能自圆其说,只要他的体验是积极的、健康的、正面的、老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和保护。但是,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从更广、更深的角度看问题(这时学生的体验也有可能回归到文本的价值取向中来,也有可能超越文本。 三、来自教后记的争论: 1、教后感交流 原以为这场争论应该结来了,可是,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又引发了全校语文老师的一次争论。 在一次教师交流教后记的活动中,课堂上的老师在提出《争论的故事》教学中,他问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和课文中这些学生的感想,你又是怎么想的?或者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其中只问“感想”,没问“道理”,以致于课文学会了,感想很丰富独特,但“道理”却只有一半的人掌握。“一石激起千层浪”,应问“感想”还是应问“道理”呢? 2、争论的声音 支持问“道理”的教师认为,语文教学目标 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道理”是这则故事的核心内容,如果一篇文章学完了“道理”学不懂,可以说教学的失败、教育的失误。其二,从当前的教学评价来看,一个学生只有体验感受,考试怎么办? 支持问“感想”的教师认为,“感想”即感悟以及想到的内容,其中包括道理的感悟,还包括联系自己看到听到的情况产生的联想。语文教学就应当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和体验。只有让学生真正感悟到的道理,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才能真的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争论后的反思: 这次争论的其实体现了教学要以“教材为中心”和还是以“学生为主体”这对矛盾上。故事学完了,问“学生有什么感想”和“学生懂得什么道理”这本身本无谁优谁劣之分,两者可以兼得,既问“感想”又问“道理”,在感想中学生谈出道理最好,如牵不出“道理”也可顺势深究一下。但从教师的争论中,要可以看出教师的教育思想的不同的倾向。主张问“道理”的,是从文本出发,从落后课程评价出发,他们是在围绕教材教,围绕考试教。主张问“感想”的,他们不仅是教材忠实的“消费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他们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学生本位意识——教育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教材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主体”在一定的情况下确实是一对矛盾。多少年来“教师一直教教材”、“学生学教材”、“主管部门考教材”,“教材”成了教师教学的唯一,也成了教师思想的“枷锁”。新的教育理念指出,要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在课程设计、实施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课程评价也要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理念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返回5ykj首页>>>>>>www.diyifanwen.com 争论的故事-- 篇15教学目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讲讲故事的情节。 领悟故事所蕴涵的 “做事要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小黑板,屏幕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听故事,谈感想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上,老师先要和大家一通走近一个有趣的故事中 (放动画,教师讲故事) 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吗? 交流感想 过渡:有一位盛老师也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她的学生听,我们来看看她的学生有什么样的感想。 二 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6-12) 1.学生自由读课文6-12小节 2.拼读词语 真笨 抓住 关键 赞许 3.再读,说说你同意哪个想法?为什么? 相机出示小黑板,理解内容并且读好句子。 4.还有其他意见吗?结合省略号理解 5.在这些意见中,哪条总结的比较好?再读一读。 师:因为同学们回答的好,所以盛老师听的——(聚精会神),并不时的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赞许是什么意思? 盛老师为什么不时的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 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5) 师:这个故事真有意思,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近故事中,近距离的来接触一下这争论的兄弟俩。 1.自由读课文1-5 2.读读新词 火烤 评理 剖开 3.再读课文这一部分,讲讲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兄弟俩争了又辨,辨了又争,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很又道理,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想法是( ),理由是( ); 弟弟的想法是( ),理由是( )。 5.文中有个词语说明他们的争论没有停止,是——(争论不休),给休字找找合理的解释 休:休息 停止 表示禁止 6.既然是争论不止,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应该体现争论的激烈语气,试试。 找出提示语,理解不以为然,找出然字的合理解释 然 :对 这样 表示尾词 7.先自由练习,再指名朗读 8.听录音,再读 9.教师引读文章的4.5自然段 他们争论不休,决定—— 当他们对解决方法感到满意是时候,想去射大雁,结果—— 那兄弟俩会说些什么呢? 10. 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同时展开想像,续说故事 教师适当指导,评议 11. 齐读这个故事,体会不同的语气变化 四 整体感知,领悟故事的道理 师:面对争论不休的兄弟俩,我们真想说一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先做起来! 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当引导举例 师: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故事中得到启发,那就是——做事要抓住时机(板书)。 同时老师还有几句话要送给你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全*你不假思索的利用。 ——巴尔扎克 齐读这三句话,结束本课 争论的故事-- 篇16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品味文中人物对话时的语气。 2、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等词语的意思。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兄弟俩争论部分的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故事自然悟出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揭题:争论的故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争论的故事,那在讲之前,我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朗读情况。同学们要认真读,用心记,待会有快速抢答的游戏等着大家。 2、抢答游戏 (1)故事中谁与谁发生了争论?(2)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 (3)争论的结果是什么?(4)看图,你能分辨出哥哥和弟弟吗?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结过渡:正因为兄弟俩想要的吃法不一样,因此他们才----争论。文中的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他们正在争论呢?(第三自然段) 二、精读故事部分。 这个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是兄弟俩的争论,他们是如何争论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3小节,放声读一读兄弟俩的对话。 (PPT第一次对话) 1、读好第一次对话,体会观点和语气。 师:从兄弟俩的第一次对话中,你们有什么发现没有(他们的意见发生了分歧,他们的语气也不一样) 师:争论开始了吗?(开始了) 师:虽然他们都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争论已经开始了。只不过这时个争论得不那激烈而已。 所以第一次对话该怎么读?(语气要平和一些) 学生齐读第一次对话。 2、读好第二次对话,体会语气的变化。 接下来他们又是如何争论的呢? 生读对话 在接下来的争论中哥哥还是心平气和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吗? 生再读哥的话。 师:与第一次比,他们的争论有变化吗?说说你的发现。 (他们的语气不一样了。这一次哥哥是不以为然,大声争辩。 ) 师:请你读读哥哥的话。 师:你觉得哪句话最能体现哥的不以为然。 (你这话不对)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哥哥的不以为然呢? 师:看来,不以为然的意思就是—— (不认为是对的)你们说的没错,那么 师: 考考大家,“不以为然”的“然”是什么意思?PPT 听得出来,哥哥有些生气了,弟弟听了哥哥的话,怎么样? (很不服气) 这次的争论兄弟俩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语速越来越快,心情越来越生气。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次的争论。(齐读) 3、分角色朗读。 愿意来做一回哥哥和弟弟争论一下吗? 同桌互练。点名分角色朗读。 4、师生分角色再读,体悟“争论不休”。 师生合读文中兄弟俩的对话,读完原文后,加上自己想象的语言表演“争论不休”。 兄弟像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没完没了,争个不停,这就叫 (争论不休)。 休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PPT 5、理解“两全其美”及故事的结果。 师:幸好有位老人经过。他们才暂时停止了争论。 点名读第4节。 师:老人的建议,哥哥满意吗?弟弟满意吗? 师:双方都满意,这就叫两全其美,第5节中也有一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两全其美”这个词,请读出来。 生: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 师:当他俩都很满意,再想射大雁时,可惜大雁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 这就是“争论不休”的结果。 三、自由评论,悟道理。 师:大雁飞得无影无踪,这个结果是兄弟俩想要的吗? 他们错在哪里? (生自由评论) 师:是呀,如果抓住的时机,先把大雁射下来,兄弟俩就不会后悔了。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抓住时机,先把事情做起来,不能因为争论而错失良机。(相机板书: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1、读学生对话,加深理解。 师:听了盛老师的故事,她的学生也纷纷发表了感想,我们来读读。 ppt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 师:只有这四位同学发言吗? (还有很多感想被作者省略了) 师:发现了这个省略号与以往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是呀,标志整段文字或大片语言的省略我们就用12个点的省略号。 为什么这么多的同学发言,而且每个都说得这么好呀?(因为同学们聪明,爱动脑筋……) 因此盛老师聚精会神的听着,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 (赞许的目光,) 其实王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也非常聪明可爱,所以老师也像你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2、积累名言。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我觉得机会就像大雁,一转眼就飞走了,你认为机会像什么?(生畅谈) 是啊,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把握时机,就会与成功擦肩而过。老师这有两句话,我觉得最能表达我们此时的感受。送给同学们,希望你们能记住。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当机会向你微笑时,赶快拥抱她。 自由读。 师:好的东西应该积累下来,能用一分钟的时间记住吗? 点名反馈。 四、小结。 希望同学们牢牢记住这两句话,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五、作业布置。 回忆你与别人曾经争论,或你看到的别人争论的场面,用一个片断写下来。 板书设计: 25 争论的故事 吃大雁 哥哥 老人 弟弟 煮 半煮半烤 烤 抓住机会 先做起来 争论的故事-- 篇17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领会故事中的提示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争论的故事(读题),看了这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谁与谁争论?他们为什么争论?他们是怎么争论的?他们争论的结果是什么?)黑板上随机写:谁与谁?为什么?怎么?结果?还有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大家有这么多疑问,那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听听故事吧。课件出示背景图) 2、学生自读。(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想不想自己读一读?打开课文读读看) 3、课文一共有十二个自然段,其中第十一节是一个删节号,我请这两组的同学轮流来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提出剖这个字的读音。剖很难读,他读准了,请他带大家一齐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剖。齐读三遍,开火车读一组。找找看,这个剖字在文中哪一句话里呢?谁来读一读?) 4、读了课文,来看看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教师随机板书: 无影无踪 大雁 煮 争论不休 烤 (他们为大雁烤着吃还是还是煮着吃而争论不休)这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结果大雁飞走了。 争论不休中的休字典上有这么几种意思(休: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你看在这儿应选第几个?争论不休是说什么?(还可以指什么?)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咱们来看看兄弟俩是怎么没完没了地争论的?再读读课文,把他们争论不休的话找出来。 2、谁来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朗读。(你读谁的话?谁来读弟弟?) 出示争论的这段话: 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弟弟说: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3、学生评价,(你觉得他们读得怎样?说说你的理由) A、不以为然,大声争辩上加点 学习不以为然(然:对;如此这样;然而)你认为不以为然应该是怎样的态度和样子?你能不能把不以为然的样子做给大家看看?你能读一读哥哥这句大声争辩的话吗? B、很不服气上加点 他们把很不服气的语气读出来了吗?谁还想读一读? C、(出示去掉提示语的一段话)你看这儿的这段话,大家读一读,看看和我们刚才读的有什么不同?有了这些词,你门有什么感受?(再出示有提示语的这段话)(这些词语就提示了兄弟俩争论时的态度、说话的语气。你看一用提示语,我们就看出兄弟俩辩得多激烈呀。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当时兄弟俩争论的情景。恰当地运用提示语多重要啊。) D、谁还想来辩一辩?把哥哥与弟弟的争论语气读出来?请一学生,让他自己找一合作伙伴进行分角色朗读,再请一学生读旁白。 评价 4、他们这样争论不休,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就请过路的老人来评理 得出的答案是:(课件出示)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老人的话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吗? 谁来做一回老人,说一说? 但最终的结果是: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板书:无影无踪)也就是飞得不见踪影了。 5、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四人一组准备。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好? 指导:要表现出争论的.语气,老人的语气。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 分组准备。选择一组表演,进行评价。 6、学生讲故事 同学们,我们刚才四人一组表演了这个故事,表演得很好,如果让你们一个人扮演三个角色,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能不能讲好呢? 每人准备两分钟,谁愿意来试一试?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把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词归类) 2、读 3、这篇课文的生字有什么共同点?形声字:烤(换偏旁,注意不能多写一横)键(换偏旁)剖(换偏旁) 4、其中这个赞写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写法,这个字是上下结构,看一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1、生字描红。 2、摘抄本课的成语。 不以为然,无影无踪 两全其美 烟熏火燎 聚精会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