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咏鹅》教学设计 |
范文 | 《咏鹅》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咏鹅》教学设计 篇1之四 佚名 教学目标 : 1、识字与拼音结合,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6个生字。 2、带表情、有节拍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3、知道鹅的美丽和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手工材料或彩色画笔。 教学流程: 一、 引入 1、 猜谜语,激趣导入 。(“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 2、创设情景,图画展示,教师描述:骆宾王真聪明,7岁就能做诗,你们今年也七岁了,聪明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鹅》这首诗吧。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 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 圈一圈。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学会。 3、 找一找。把最喜欢的一行诗多读几遍。 三、 识字 1、 同桌互查字音。 2、 “找朋友”游戏。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学生用生字回答。 3、 请一名学生当老师领大家读。 4、 你还有哪些字不认识?请别人帮忙。 四、 熟读课文 1、 朗读。把你喜欢的诗句或全诗读给大家听,并请小伙伴们评一评。 2、 师范读。借助图画,引导学生观察从什么地方看出白鹅美丽,抓住表示动作和颜色的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生练读、指名读、同桌读、挑战同学读。 4、 读全诗,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诗。 五、 表演 分角色戴头饰进行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六、 练习 1、 读字练习。男女生轮读、接读。 2、 画一幅美丽的《白鹅图》。 《咏鹅》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 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会"向、白、毛"。 3、逐步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这位新朋友的打扮和我们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诗人形象) 2、介绍诗人:他是古时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____?请大家拼拼音节,看谁最先拼出他的名字?(出示名字和音节)指名一人拼。 【设计意图:认识一位新朋友,激起学生兴趣。】 二、初读古诗 (1)有一天,骆宾王正在河边玩,忽然他看见了______?(出示鹅,练习说话:他看见了美丽的大白鹅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是啊!他看见这些美丽的大白鹅,喜欢极了!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来夸夸大白鹅。题目就叫"咏鹅"(出示咏鹅)咏是夸的意思,咏鹅就是______ (2)接下来老师学着骆宾王的样子来咏鹅。师范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3)要读得好听,首先要读准词语的音。(再听老师咏鹅,听清哪些字读翘舌音) (4)显红"绿水、红掌"清波(后鼻音)鹅、向天、白毛、"再听老师读,听清这些词念什么?先自由读,再请小老师教大家读,然后师点词生认读。 (5)单独出示词认读。(同桌互读、开小火车读)(词的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出示图理解绿水、红掌、清波、向天) (6)记忆认词。(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给你6秒钟的时间,请你记这些词,看谁记得最多?) (7)请同桌互相念念这一首诗,注意把音读准。 ( 8 )小朋友们读得真准,古诗光是会读,不算稀奇,还要读出诗的味道来。注意诗的停顿很重要,听老师来有味道的读诗,注意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为什么鹅、鹅、鹅要说三个?出示停顿的地方(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从图到字再到整首古诗,抓住时机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读出诗的味道,又让学生趣味盎然。继续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儿歌"的阶段中,培养学生有认真听记的习惯。在整体感知语言以后,要求学生能够读读划划,认识词语,再对照课后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掌握程度。词的大量认读是现语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在此处设计灵活多变的形式,使词语的认读不显枯燥,又有实效。】 三、理解诗意 1、小朋友学会了有味道地读古诗,现在请你有味道地背一背这首诗。(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2、谁愿意回家背给妈妈听。师扮演妈妈的角色,进行师生对话式背诵(随机理解前两句诗意)。 (1)看图片理解"曲项"的意思。(曲项向天歌就是鹅弯曲着脖子朝天歌唱。) (2)"向天歌"它可能会唱些什么呢? 3、孩子,你学得真不错。请你找出后两行诗中描写颜色的词(白毛、绿水、红掌),这些颜色是写什么的?我手上有只大白鹅,请你给这两只大白鹅正确地涂上颜色。 (1)给大白鹅涂色(红掌、白毛、绿水)。 (2)反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练习,理解后两行诗意。) 4、小结:白白的毛浮在绿绿的水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多美的画面啊!难怪骆宾王要咏鹅---------- 【设计意图: 一幅切合诗意的图画,能使古诗教学直观化。涂色练习这一环节让学生动动手、涂涂色,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减少了许多繁琐的讲解。同时,化诗为画,画中领悟,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更有利于入情入境,突破难点。】 四、写字指导 这首古诗中还有三个生字要请我们小朋友自己学习。请大家拼拼音节,看看笔顺,想想意思。 (1)出示田字格中三个生字(向、白、毛)。你学会哪个字?指名拼读音节。 (2)指导书写"向、毛"。 (3)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写字。写完的同学给字找个朋友。 【设计意图:课后的三个生字是要求学会的,能力训练的重点依然在"自己学会"。让其会自己看"向、白、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会体会笔顺,自己会临写和校正。让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显得开放自主。】 五、课后延伸 像这样优美的古诗,唐代还有许多,李老师介绍一本好书给大家<唐诗三百首>,请课后去读读这本书。 【这节课,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讨论、展开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咏鹅》教学设计 篇3之三 熊先庆 一、课文说明 《咏鹅》是一首古诗,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写鹅鸣叫时的声音及神态;鹅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后两行写鹅游水嬉戏时的情景:一身洁白的羽毛,浮在绿绿的水面上,一双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表达了作者对鹅十分喜爱的情感,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3.图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 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请大家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它才肯和大家见面。你们有信心吗?(放录音)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脚蹬一双红靴子,唱起歌来鹅鹅鹅,快快猜猜我是谁? 2.出示“白鹅戏水图”,(放录音)你们看,我长得漂亮吗?你能说说我长得什么样吗?我在干什么? 3.(放录音)你们说得真棒!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大白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他非常喜欢,便即兴写下了一首诗《咏鹅》,(板书课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你们想读读他的诗作吗? (二)学习新课。 1.对照拼音初读古诗,读准、读好10个生字:咏、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 2.检查读的效果。 (1)难读字音:项 (2)易读错字音:曲、拨、波 3.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读。 (1)朗读时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学生质疑、答疑,如答不出,老师再启发引导) (3)大家说得那么好!连大白鹅也想说了,你们想听听大白鹅说些什么吗?(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刚才说得都非常好!可是,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4.(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 (2)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诗。 (3)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5.(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想象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连放数遍录音)。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唱唐诗、跳舞、绘画、朗读、表演、语言描述等,也可合作完成) (3)播放课件,展示动态画面《白鹅戏水图》,巩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6.(1)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样?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感人画面,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中吟出了这首小诗?(体会朗读、练习背诵) (2)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跟读、诵读、赛读等)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大白鹅都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同学们,你们读得真棒!我听了非常感动!可是,聪明的你们,能不能也像骆宾王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集体、分组、个人) 2.学习生字:咏、曲、项、毛、浮、绿、掌、波、拨、马、乌、鸟、写、毛、车。(抽读生字卡片) (二)新授。 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 出示新笔画,说明名称、写法。教师范写一个,带领学生书空。 2.学习写字。 (1)出示:马、乌、鸟、写 观察:在这些字中,有我们新学的笔画吗?请你找出来。(学生找出来后,教师用彩笔标出) 分析字形,比较这四个字的异同。(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字形,如画画儿、形象记忆、讲故事、编儿歌等形式)指导书写:先书空数遍强化字的笔顺,让学生明白每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毛、车、火”。(观察:与前面学的几个字有什么不同) 3.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 (三)知识延伸。 让学生将课前找的一些五言诗和同学交流,按照课上所学的诵读五言古诗的节奏读一读,画一画,体会体会。 五.作业 安排。 1.在田字格中,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搜集一些有关鹅的资料,了解更多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文章读一读,知道更多有关鹅的有趣的故事。 板书设计 : 18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咏鹅》教学设计 篇41、知识目标:认识4个要求认识的字;会写4个字。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fiash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图) 二、看图说话 师:你们觉得这儿美吗?你觉得什么很美? 生:我觉得柳树很美。(教师画简笔画:柳条) 生:我觉得水很美。 师:可不是吗?湖水又清又绿,清的可以看见水里的鱼儿在快活的游来游去,绿的像绿宝石一样,闪闪发亮,多美呀!(教师画简笔画:湖水) 生:我觉得大白鹅美。 师:谁能说说大白鹅哪儿美呀?(教师画简笔画:白鹅) 生:羽毛美、白白的。脖子长长的,弯弯的,很美。脚掌红红的,真漂亮。 师:大白鹅伸着脖子在干什么呀? 生:在唱歌。 师:是的,他们在水上游玩得很开心,一高兴就唱起了歌。 老师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就想吟一首诗。(出示诗)这首诗就是唐朝诗人骆宾王写的《咏鹅》。骆宾王小时候有一次到湖边玩,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就作出了这首诗,会背的孩子一起来背。当年他写这首诗时才七岁!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位小诗人的诗。(板书课题)这首古诗就藏在我们课本的39页,孩子们轻轻打开课本。 三、学习古诗 1、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也来了,他告诉我们新学的字母他都找到了,孩子们你们也来找找看看。(生交流) 2、认字:(出示我会读)和(智慧星 ) 过渡:古诗会读了,会背了,还要把它读美,诵好,把白鹅读可爱了读活了。 3、指导朗读,一行行指导读,带动作读。 4、欣赏《咏鹅》歌 有一位词作家,把这首诗还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想听吗?(播放课件)小朋友可带上动作边做边唱。 四:学写字 1、出示“白、向、毛、水” 2、指导书写 (1)、范写 (2)、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咏鹅》教学设计 篇5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天、白、毛、水”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鹅、歌、绿、红、掌、清” 2.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朗读,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观察,说话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懂得热爱大自然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 难点:理解诗句意思。 解决办法:先理解重点词语,再连起来理解诗句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提前预习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观察鹅浮水的挂图,简介作者及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1.出示挂图,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说说鹅的样子,鹅在干什么 2.简介作者及古诗的特点 (二)学习课文 复习古诗中出现的音节和熟字 (三)看拼音读课文 记住生字字音 1.先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读生字卡片,检查学生是否记住了生字字音 (四)讲课课文 理解诗句意思,理解生字词 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一共几句,有几行 2.讲读第一句 (1)读第一行,引导学生理解一连说了三个“鹅”是什么意思 (2)读第二行,教师先讲“项”是脖子的意思,“曲”是弯曲的意思,再让学生看图,说说鹅的脖子是什么样。“向”是什么意思?“歌”是什么?是唱歌吗?“向天歌”是说鹅弯曲着脖子在干什么?最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把鹅叫说成唱歌 (3)小结。第二行是写鹅的头颈,意思是鹅正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 (4)让学生再读第一句,要求读出正确停顿,读出喜爱鹅的感情 3.讲读第二句,教师范读第二句 (1)指读第三行对照挂图讨论 “白毛”一词指什么?“浮绿水”又指鹅在干什么? (2)读第四行,让学生图文对照讨论理解 (3)范读第二句,并指图概括第二句的意思 (4)再让学生读第二句,要求读出正确停顿 4.读全诗,再次强调古诗的读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读生字卡片 (二)识记四个生字的字形 1.“天、白、毛、水”,分析字形并进行书空练习 2.指导在田字格上书写 (三)指导背诵课文 1.小作者指着鹅说什么? 2.鹅弯曲着脖子在干什么? 3.鹅的羽毛什么颜色?它浮在什么样的水面上? 4.鹅的脚掌什么颜色?它用红掌在干什么? (四)字、词、句的综合练习 1.口头组词 2.看拼音写字 (五)板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篇6教材简析: 《咏鹅》是我国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白、毛、水,认识5个字。 2、知道鹅的美丽和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能带表情有节拍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听老师说一则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披一件白袍子,脚穿一双红鞋子,唱起歌儿伸脖子。"学生猜。 「老师以一则谜语作为开头,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 2、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板书课题)《咏鹅》。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作品,骆宾王十分聪明,7岁就能作诗,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 二、层层递进,整体输入。 1、读一读,说一说,初步感知大意。 ①教师:请同学们赶快把书打开,看看7岁时的骆宾王是怎样写鹅的? ②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③师:大白鹅呀,大白鹅,你弯着长脖子朝天叫着,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一身洁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水面上,你用红红的脚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动着。这是一只多美的大白鹅呀!我们怎样读,才能读出对大白鹅的感情呢? 2、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①出示图、文。(一幅大白鹅图画,白鹅的头上脖子上,身子上和脚部分别贴着这首古诗的四个句子。) ②教师: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照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好,请认真听录音朗读,仔细体会。 ③师: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自己练习读。 ④请学生有节奏地在全班朗读。 「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次意境,体验情趣。但刚学古诗的一年级小学生不懂这些,靠老师的讲解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3、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领悟古诗情趣。 ①师: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特别开心。骆宾王看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画面,会在怎样的感情中吟出这首诗呢?我们把他这种感情读出来好吗? ②生:小组读、同桌读者、指名配乐朗读。 ③师:你们谁愿意当大白鹅,表演给大家看?谁愿意做骆宾王,一边观赏一边低吟小诗? ④生:学生到前面戴着头饰进行表演。然后全班一起边演边背。 ⑤师:你们喜欢这一只大白鹅吗?请你按诗的内容给你手中的"白鹅图"(课前准备好的)涂上颜色。 三、识记生字,培养能力。 1、学生画出诗中要求记住的生字。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2、小组讨论,汇报识字方法。 3、练习用字组词,说话。 「在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记一记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时时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伴随着学生的活动,教师适时调控,使学生的身心始终处在高度的兴历和激动之中。」 四、巩固练习。(略) 1、找朋友读生字。 2、男女生轮读古诗。 3、背诵古诗比赛。 《咏鹅》教学设计 篇7之一 佚名 中国古诗贵在“意境”,“意”就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指诗人所描摹的客观事物。“意境”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他所描摹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完美和谐的艺术境界。而能否引导学生进入这个艺术境界,就意味着能否使学生体味到古诗的美,鉴于此,在《咏鹅》这首诗的教学过程 中,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由画入境,感知全诗大意。导入 新课后,老师首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白鹅戏水”的画面,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视觉活动和想象中进入古诗意境,在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古诗的美。从而培养学生有感情吟诵,理解了诗的大意。 二、品诗画图结合,体会诗情画意。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进行设计。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受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诗情画意。 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问题,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朗诵、跳舞、描述大白鹅的美等)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当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时,就更生动、更形象,更能产生一种直观的效果,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课改思路。 通过这三个环节,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这首古诗该掌握的内容,而且还走进了诗的意境。通过语文课和艺术课的融合,使学生享受到了古诗的美,陶冶了情操,锻炼了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学会了有感情吟诵,从而实现了古诗的教学目的。 《咏鹅》教学设计 篇8之二 作者:浙江杭州余杭实验小学 李国芳 教学目标 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语感目标)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会"向、白、毛"。(技能目标) 3、逐步培养对古诗的兴趣。(情感目标)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写字本、彩笔及填空图。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这位新朋友的打扮和我们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诗人形象) 2、介绍诗人:他是古时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请大家拼拼音节,看谁最先拼出他的名字?(出示名字和音节)指名一人拼。 二、初读古诗 (1)有一天,骆宾王正在河边玩,忽然他看见了--?(出示鹅,练习说话:他看见了美丽的大白鹅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是啊!他看见这些美丽的大白鹅,喜欢极了!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来夸夸大白鹅。题目就叫"咏鹅"(出示咏鹅)咏是 夸的意思,咏鹅就是-- (2)接下来老师学着骆宾王的样子来咏鹅。师范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3)要读得好听,首先要读准词语的音。(再听老师咏鹅,听清哪些字读翘舌音) (4)显红"绿水、红掌"清波(后鼻音)鹅、向天、白毛、"再听老师读,听清这些词念什么?自由读--小老师教大家--师点词生认读。 (5)单独出示词认读。(同桌互读--小火车读)(词的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出示图理解绿水、红掌、清波、向天) (6)记忆认词。(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给你6秒钟的时间,请你记这些词,看谁记得最多?) (7)请同桌互相念念这一首诗,注意把音读准。 ( 8 )小朋友们读得真准,古诗光是会读,不算稀奇,还要读出诗的味道来。注意诗的停顿很重要,听老师来有味道的读诗,注意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为什么鹅、鹅、鹅要说三个?出示停顿的地方(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三、课间操(小朋友们读得真有味道,老师带着大家去看鹅吧!) 四、理解诗意 1、小朋友学会了有味道地读古诗,现在请你有味道地背一背这首诗。(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2、谁愿意回家背给妈妈听。师扮演妈妈的角色,进行师生对话式背诵(随机理解前两句诗意)。 (1)看图片理解"曲项"的意思。(曲项向天歌就是鹅弯曲着脖子朝天歌唱。) (2)"向天歌"它可能会唱些什么呢? 3、孩子,你学得真不错。请你找出后两行诗中描写颜色的词(白毛、绿水、红掌),这些颜色是写什么的?我手上有只大白鹅,请你给这两只大白鹅正确地涂上颜色。 (1)给大白鹅涂色(红掌、白毛、绿水)。 (2)反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练习,理解后两行诗意。) 4、小结:白白的毛浮在绿绿的水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多美的画面啊!难怪骆宾王要咏鹅---------- 五、写字指导 这首古诗中还有三个生字要请我们小朋友自己学习。请大家拼拼音节,看看笔顺,想想意思。 (1)出示田字格中三个生字(向、白、毛)。你学会哪个字?指名拼读音节。 (2)指导书写"向、毛"。 (3)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写字。写完的同学给字找个朋友。 六、课后延伸 像这样优美的古诗,唐代还有许多,李老师介绍一本好书给大家--唐诗三百首,请课后去读读这本书。 《咏鹅》教学设计 篇9一、课题导入: 头戴红帽子,身披白袍子,脚穿红袜子,唱歌伸脖子。(猜一动物名称) 二、赏画: 1、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大白鹅的样子。 2、欣赏这首诗的动画课件。 3、交流观后感受。 学生们虽然能经过一番思考,猜出了 谜底,但未必真正地见过大白鹅。 出示课本插图的动画课件。画面上红花绿柳,溪流潺潺,一群鹅在水中一边游一边叫。这幅白鹅戏水图,色彩鲜艳,极具情趣。 学生的交流中,畅所欲言。 三、诵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诗歌意境。 1、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范读,解决疑难字词。(通过多种形式检查识字情况)。 3、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男、女生比赛读,齐读,配乐朗诵,带动作表演吟诵等多种形式 4、师简单介绍诗意。 5、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6、配乐表演。 四、配画: 1、说一说对要画的那幅画的构想。 生a:满河的花瓣正随波流向远方,上空是一群群翩翩飞翔的鸟儿,河面上有两只白鹅在戏水。 生b:碧绿的河水清澈见底,岸边开满了各色的野花,一群白鹅在水中一边游一边叫。 2、 指导学生画画。 3、评画。 《咏鹅》教学设计 篇10篇一 小学课本中编排的古诗,都配有图画,这对执教者在执教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入诗境”、“悟诗情”是很有帮助的,北师大一年级上册选编了《咏鹅》这首古诗。这首诗简短,优美,朗朗上口。在教学时,我采用了激趣赏画吟诗配画四部教学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 (一)激趣。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猜谜语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入课题。说出谜语“头戴红帽子,身披白袍子,脚穿红袜子,唱歌伸脖子”让孩子们猜一动物的名称,多数学生都能在积极动脑思考后猜出谜底是鹅。这样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开动脑筋还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赏画。学生们虽然能经过一番思考,猜出了谜底,但未必真正地见过大白鹅,我适时地出示课本插图的动画课件。画面上红花绿柳,溪流潺潺,一群鹅在水中一边游一边叫。这幅白鹅戏水图,色彩鲜艳,极具情趣。在孩子们欣赏完画面后,我让他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并用一句话夸夸这幅画,在学生的交流中,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情趣。 (三)吟诗。当孩子们赏画之后,我让他们想象这幅画可以配上自己在幼儿园里背过的那首诗。学生们立刻想出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接着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读,教师泛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配乐朗诵,带动作表演吟诵等多种形式,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从而实现了有感情地吟诵古诗的目的。 (四)配画。如何引导学生“入境”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口头构画这一教学环节。在学生尽情评价了画面之后,我趁势让学生自己来谈谈对图画的构想,学生的热情可高了,个个跃跃欲试,有几个学生的构图创意相当高明,试举例如下: 生A:满河的花瓣正随波流向远方,上空是一群群翩翩飞翔的鸟儿,河面上有两只白鹅在戏水. 生B:碧绿的河水清澈见底,岸边开满了各色的野花,一群白鹅在水中一边游一边叫。 生C:一只只可爱的白鹅在河水里嬉戏,七岁的作者在河边玩耍,指着戏水的白鹅随口做出了这首诗。…… A、B两位同学描述的画面着重渲染了白鹅,很明显,学生体会到了古诗的主旨:赞美白鹅。C同学则很直接的把诗人当时的心情表达出来了。这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听、评别人和叙述自己构图创意的过程中,更深切的领悟到了古诗的主旨,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地“入了境”。 激趣、赏画、吟诗、配画四步教学法是根据古诗“诗画结合”这种特定的文学样式而进行的尝试,不仅提高了学生观察、表达、理解等语文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赏画、评画等审美能力。 篇二 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的诗歌是第3单元中的《山村》,本课是学生第二次学习古诗。《咏鹅》这首诗歌语言简练,意思浅显,给孩童展现了一幅活泼生动美丽的画面。诗歌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只是这种图画是通过凝练的文字构成的。诗文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能够对孩子进行美好情感的熏陶。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我做了以下探讨,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用图激趣,让学生徜徉在优美情景中。 柳条飞舞,带着春的期盼跃入我们的眼帘,飞洒一片绿色于池中。绿绿的湖水荡漾着清波涟漪,摇碎了宛如绿宝石一样的湖面,摇出片片鳞光。湖中白鹅曲项高歌,红掌拨动绿波,雪白的羽毛映衬绿波,显得那样清美,快乐活泼。如诗的画面,如画的诗歌却是一个只有七岁的“神童”创作的,这更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愿望。 于是,开课的时候,我先是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六个单韵母,然后以开心的导语将孩子引入本课的学习:“这六个单韵母宝宝十分感谢您们,要带您们一起去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接着,我就出示本课诗歌的配图,引导学生观察。 当我出示这幅图的时候,孩子们被眼前美丽的画面惊呆了,都不禁发出“哇,太美了!”的赞叹声。接着我问到:“你觉得画面中的什么最美呢?”孩子们畅所欲言,将自己看到的景色一一列举,然后我将孩子们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修饰组织,变成一段话,让孩子看着图,听着我如诗的介绍,一个个听得入神,仿佛陶醉在了画中。这个环节让孩子的情感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为下一步的学习铺垫了情感基础,让孩子迫不及待地进入到诗歌的情景当中。 二、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古体诗的艺术魅力在于本身的凝练和贯穿字里行间的和谐之美。我国传统的启蒙教育基本以教读儿歌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而,诗歌教学要利用诗歌的音韵美来对孩子进行文化的熏陶,让孩子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节奏美。 但是,入学后的诗歌教学这是第二次,孩子们还根本不了解诗歌的节奏和音韵,因而,通过范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能够让孩子在美妙的音韵和节奏中享受着诗歌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于是,我在引导学生初读的时候,首先让孩子认真听老师的第一遍朗读,要求是听准字音。因为听读识字仍然是目前孩子们识字方法中的重中之重。接着,再让孩子们来听老师读,这次读是让孩子们注意听清老师的节奏,通过这样有层次的读,不仅使学生能够读准诗歌的字音,还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 三、感情朗读,学习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课标要求一年级学生的诗歌教学只是了解诗歌大意,重点是通过反复吟诵,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在诵读中识字识词,熟读成诵积累诗歌。为了不拔高要求又要达到能够让学生对诗歌有个简单的了解,于是,我利用了诗歌的配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然后对应着诗歌让孩子吟诵,吟诵出诗的味道,吟诵出对诗歌的理解。 然后为了检测孩子对每句诗的了解,我将每句诗的顺序打乱了,然后随意说出一句诗的意思,抽学生来吟诵出相对应的诗句来。通过检测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将诗句意思和诗句对应起来,从而让我判断出,孩子们几乎对诗歌有了大致的了解了。 在引导学生读出对诗歌的理解的时候,我抓住了表示色彩的词语“白毛”“绿水”“红掌”“清波”让学生感受到因色彩而带来的画面的明朗和优美。我的思考: 1、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唱读较为严重,这说明平时我的教学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还不够到位,应该加强教师的示范朗读,注重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感受老师的语速,从而有效改变唱读情况。2、仍然有一部分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是听课习惯不好?是形式较为单一?我的教学应该关注这部分的学习状态,否则这节课对他们来说将留下空白。 《咏鹅》教学设计 篇11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初步了解大白鹅的外形特征。 3、愿意欣赏咏鹅,感知咏鹅语言的优美,风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重点难点 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激发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白鹅叫声录音带、《咏鹅》朗读带、音乐带,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鹅图片,课前事先画好的“小河”。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猜一猜。 1、放白鹅叫声录音带,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出示大白鹅的图片。(事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再用一张白纸遮住,以此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二)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 1、引导幼儿观察大白鹅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 (2)大白鹅的脖子长得怎么样呢?(长长的) (3)这只大白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向着天空在唱歌呢,我们听一听它是怎样唱的。(放白鹅叫声) (4)我们也来学一学白鹅唱歌吧。带领幼儿模仿动作,伸长脖子学白鹅叫声。(引出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4)大白鹅最喜欢游泳,它是怎样游泳的呢?(引导幼儿用双手模拟划水的动作,引出诗句“白毛浮绿水”) (5)大白鹅小脚的颜色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那么大白鹅游泳时脚又是怎么用力的呀?请幼儿自主创编动作,然后集体模仿(引出诗句“红掌拨清波”)。 (三)听一听,读一读。 1、放《咏鹅》朗读带,幼儿欣赏。 2、教师有感情配乐朗读,边读边模拟动作表现古诗内容。 3、教读两次。第一次拍节奏读,第二次边读边模拟动作。 4、跟读一次。放录音朗读带,幼儿边跟读边用动作表演。 (四)音乐游戏:快乐的大白鹅 1、放音乐歌曲《咏鹅》。 2、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大白鹅,边听音乐边表演,来到“小河”里尽情的嬉水玩耍。 教学反思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中,我采用先声夺人的办法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即让幼儿听声猜动物,实践证明,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当我把白纸揭开,栩栩如生的大白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时,孩子们的脸上更是满溢着兴奋的表情。 对古诗的教学,对于幼儿特别又是小班的幼儿来说显得有点枯燥,但是如果运用适宜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也会让他们兴致盎然,并在积极地参与中,得到很多的收获。 考虑到小班幼儿因知识经验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咏鹅》这首易于小班幼儿理解的古诗来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呢?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趣味性的挖掘方面,花费了不少的心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用肢体动作模仿来表现古诗内容。通过让幼儿模仿大白鹅头抬的高高的伸着脖子唱着歌、在水里像划船一样游泳等动作来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感知诗的意境。这个活动环节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强,模仿得也很不错,师幼互动也很好。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大白鹅基本的外形特征,如鹅长长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 但在“听一听,读一读”这一环节中,也许是教法设计还不够理想,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些,因此幼儿学习朗读的情绪有所下降,有几个幼儿注意力开始转移,开始东张西望,不十分愿意跟老师朗读古诗。我想,如果我变换一些方式来教读,如由教师朗读诗句幼儿模仿动作;或教师一边指着白鹅的不同部位,一边诵读相应的诗句;或者让全体幼儿来诵读,我来指挂图。这样就增加了形象性,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不至于削弱。 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歌曲声中学习表演古诗里的情景,在游戏活动中孩子表现的很开心,也学的很像。通过模仿白鹅戏水的动作进一步感知古诗《咏鹅》。 小百科:《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咏鹅》教学设计 篇12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古诗,并了解这是一首描写鹅的古诗。 2、帮助幼儿了解鹅的外形特征。 3、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图画。 教学准备: 1、幼儿教材、大书、录音机、磁带 2、准备字卡:鹅、掌。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五只猴子荡秋千》小猴子今天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内容。 (2)提问:“画面上有什么?”出示字卡“鹅” (3)提问:“鹅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作总结。 3、欣赏动画,学习古诗儿歌《咏鹅》 4、再次欣赏古诗,并认识字卡 5、游戏;《小鹅找脚》请幼儿将撒在地下的字卡宝宝按照名字放到相应的篮子中。 教学延伸: 绘画大白鹅 《咏鹅》教学设计 篇13中国古诗贵在“意境”,“意”就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 境”就 是指诗人所描摹的客观事物。“意境”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他所描摹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达 到的一种完美和谐的艺术境界。而能否引导学生进入这个艺术境界,就意味着能否使学生体 味到古诗的美,鉴于此,在《咏鹅》这首诗的教学过程 中,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由画入境,感知全诗大意。导入 新课后,老师首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白鹅戏水”的 画面,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视觉活动和想象中进入古诗 意境,在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古诗的美。从而培养学生有感情吟诵,理解了诗的大意。 二、品诗画图结合,体会诗情画意。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进行设计。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 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受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 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诗情画意。 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问题,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朗诵、跳舞、描 述大白鹅的美等)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当不用不同的 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时,就更生动、更形象,更能产生一种直观的效果,非常适合低年级 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课改思路。 通过这三个环节,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这首古诗该掌握的内容,而且还走进了诗的意境。通过 语文课和艺术课的融合,使学生享受到了古诗的美,陶冶了情操,锻炼了动脑、动口、动手 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学会了有感情吟诵,从 而实现了古诗的教学目的。 《咏鹅》教学设计 篇14一、课文说明 《咏鹅》是一首古诗,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写鹅鸣叫时的声音及神态;鹅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后两行写鹅游水嬉戏时的情景:一身洁白的羽毛,浮在绿绿的水面上,一双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表达了作者对鹅十分喜爱的情感,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3.图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请大家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它才肯和大家见面。你们有信心吗?(放录音)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脚蹬一双红靴子,唱起歌来鹅鹅鹅,快快猜猜我是谁? 2.出示“白鹅戏水图”,(放录音)你们看,我长得漂亮吗?你能说说我长得什么样吗?我在干什么? 3.(放录音)你们说得真棒!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大白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他非常喜欢,便即兴写下了一首诗《咏鹅》,(板书课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你们想读读他的诗作吗? (二)学习新课。 1.对照拼音初读古诗,读准、读好10个生字:咏、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 2.检查读的效果。 (1)难读字音:项 (2)易读错字音:曲、拨、波 3.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读。 (1)朗读时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学生质疑、答疑,如答不出,老师再启发引导) (3)大家说得那么好!连大白鹅也想说了,你们想听听大白鹅说些什么吗?(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刚才说得都非常好!可是,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4.(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 (2)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诗。 (3)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5.(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想象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连放数遍录音)。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唱唐诗、跳舞、绘画、朗读、表演、语言描述等,也可合作完成) (3)播放课件,展示动态画面《白鹅戏水图》,巩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6.(1)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样?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感人画面,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中吟出了这首小诗?(体会朗读、练习背诵) (2)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跟读、诵读、赛读等)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大白鹅都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同学们,你们读得真棒!我听了非常感动!可是,聪明的你们,能不能也像骆宾王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集体、分组、个人) 2.学习生字:咏、曲、项、毛、浮、绿、掌、波、拨、马、乌、鸟、写、毛、车。(抽读生字卡片) (二)新授。 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 出示新笔画,说明名称、写法。教师范写一个,带领学生书空。 2.学习写字。 (1)出示:马、乌、鸟、写 观察:在这些字中,有我们新学的笔画吗?请你找出来。(学生找出来后,教师用彩笔标出) 分析字形,比较这四个字的异同。(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字形,如画画儿、形象记忆、讲故事、编儿歌等形式)指导书写:先书空数遍强化字的笔顺,让学生明白每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毛、车、火”。(观察:与前面学的几个字有什么不同) 3.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 (三)知识延伸。 让学生将课前找的一些五言诗和同学交流,按照课上所学的诵读五言古诗的节奏读一读,画一画,体会体会。 《咏鹅》教学设计 篇15活动目标: 1.尝试用颈部任意弯曲,表现鹅在水中游泳的情景。 2.感受在砂皮纸上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砂皮纸人手一张、蜡笔(白色蓝色绿色红色黄色)、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古诗--理解故事内容,从古诗中了解大白鹅基本特征 1.幼儿欣赏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你知道这首古诗的名字吗?让我们一起来念念这首好听的古诗吧。 2.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白色)它的脚掌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脚掌有蹼、红色)什么是“曲项向天歌”?(弯曲脖子向着蓝天唱歌) 小结:大白鹅身上有白白的羽毛、红掌红冠子、长长弯弯的脖子,大白鹅美丽又神气。 二、创作表现--在边念古诗边示范讲解中创作表现大白鹅在水中的简单动态 1.教师运用古诗中的四句话进行示范讲解: 鹅,鹅,鹅(画一个大2), 曲项向天歌(弯曲后画成一个大身体) 白毛浮绿水(画翅膀),红掌拨清波(画出红色的脚掌)。 添上大白鹅红色的冠子、有神的眼睛、扁扁的嘴。 2.引导幼儿添画蓝蓝的湖水、绿绿的杨柳、蓝天白云、展翅的蝴蝶等等 3.提醒幼儿把大白鹅的脖子画长, 4.提醒幼儿在砂皮上用蜡笔涂色要用力均匀,用先打好轮廓后填充颜色的方法。 三、分享交流--游戏中引导幼儿结合古诗关注作品,感受古诗美与绘画美的结合 1.师生一边念古诗一边轮流点幼儿的作品,古诗念完最后被点到的作品,就请该幼儿来介绍。 2.说说哪只大白鹅最美?它美在哪里?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