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伤仲永》表格教案
范文

《伤仲永》表格教案(通用17篇)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1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学科

  语文

  章节

  第一单元

  题目

  5、伤仲永

  主备人

  xiaoya123

  课时

  两课时

  时间

  1、2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一)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法

  课前预习、补充资料、研讨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四、题解

  (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  

  [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                10、“固众人”固:本来。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4)检查自学效果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异焉   

  2、环谒于邑人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泯然众人矣  

  5 、贤于材人远矣  

  6、或以钱币乞之                                     

  7、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译课文。

  教师纠正、点拨

  七、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   

  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九、教师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十、作业

  1、              抄写文下注释一遍  

  2、              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课时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揣摩语言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  

  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  

  三、质疑探究  

  [投影]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教师明确答案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体验与反思  

  [投影]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五、教师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倾听、理解、感悟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  

  由学生提出刚才范读时不当的地方, 和 老师一起共同纠正。  

  全班齐读全文。  

  学生讲述  

  认真记笔记  

  理解记忆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听老师讲解、当堂强化记忆、及时检查掌握情况,并记好笔记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掌握得好

  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学生回答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和 老师一起回顾、总结  

  独立完成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明确答案后,整理记笔记  

  学生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本文语言特点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体会本文语言尤为精练的特点以及丰富的表现力。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  

  与老师一起回顾、理解把握

  独立完成作业

  贴近本课主题、内容导入,自然贴切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熟悉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了解作家和作品

  了解课题含义

  学习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掌握课文大意

  夯实基础

  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人人参与教学,共同完成翻译课文的任务

  初步感知课文  

  读中学,读中悟  

  承上启下,自然过渡  

  检查第一课时学习效果  

  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突破本文重

  点

  突破本文难点

  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

  让学生学会体验与反思

  梳理本文的思想与观点,深入理解本文

  检查第二课时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伤       仲      永  

  王安石

  方仲永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课后反思

  附《伤仲永》同步训练测试题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邑人( )环谒( )不能称(  )日扳(    )泯(     )mǐn然( )或以钱币qǐ之( )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   ) 即书诗四句(   )邑人奇之(   )  

  环谒于邑人(   )称前时之闻(   )收族为意(    )卒之为众人(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受之天也(    ).  泯然众人矣(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父异焉(           )稍稍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也(     )  

  5.邑人奇之(     )贤于才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  

  三、.翻译下列句子。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意                                                        。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名。                                                       。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四、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利其然”中“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能体现方仲永非凡天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               其具体做法是                         

  ⑹.。  ⑼.人的才能并非一世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  

  五.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4).文章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5)结尾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6)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2

  执教者:福鼎市茂华中学   唐炯武

  一、 导入  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 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读四句的即应读“及”音,她读成了“记”;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 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 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 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 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 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2003年10月30日

  执教者简介:

  唐炯武,男,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福建省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秀。有多篇论文省级获奖。本课为福鼎市新课标示范课

  作者邮箱: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3

  一、 导入  方式

  采用讲述式导入  法和情景激发式导入  法开讲。

  二、 运用原则

  讲述式导入  法为导入  部分的前奏,即通过教师的讲述内容,使学生在一开始即接触到知识性、趣味性或富有一定的故事性的语文知识,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景导入  法是通过讲述内容的启发,更进一步深化导入  内容,引起学生对前半部分的内容的思考,给课堂笼罩一层浓浓的感情色彩,使学生的心灵在受到感染的同时也自然地进入课堂角色。

  运用两种方法,力求使导入  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课本,做到贴切自然的“三贴”标准。

  三、 导入  的重点

  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从时间或内容上都与今天的学生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在导入  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是缩短时空差,找出古今的相通点,使古文今学,使学生在一接触这些东西时便放弃陌生感,像对待老朋友那样去对待古文。

  因此,文中方仲永这一主要人物的自持聪明,自认为有天赋而放弃努力,缺乏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是缩短这种差距凝聚学习要点的突破口,完全可以从身边的许多例子中找到这种在古人身上发生的事例的影子。所以运用爱迪生对“天才”的解释这句名言,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课本的内容。

  四、 导入  设计

  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用勤奋的一生为人类发明了上千种东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因此而被人们誉为“发明大王”,被认为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研究他大脑。但到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持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材,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向我们介绍的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课堂导入  说课《伤仲永》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4

  俗话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其盲目复习,高耗低效,不如明确复习目标,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做到低耗高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伤仲永》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阅读题目: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父异焉: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____

  (3)父利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

  (5)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______ (6)未尝识书具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忽啼求之B.仲永之通悟

  C.秀才观之D.余闻之

  小题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传/一乡秀才/观之B.借旁近/与之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D.余闻之也/久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

  小题5:请用一句话归纳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

  《伤仲永》参考答案:

  小题1:略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1)同县的人对他会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受到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啊。

  小题1:通过方仲永由天资过人,沦为常人的经历,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略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5

  1、在下面各句横线上补上原句省略的成分。

  ⑴ 明道中,____从先人还家,____于舅家见之,________十二三矣。

  ⑵ ______借旁近与之,_______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你能一眼看出下列加粗词语中谁的用法“与众不同”吗?( )

  a、父利其然也     b、稍稍宾客其父

  c、不能称前时之闻也  d、一狼洞其中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忽啼求之

  c、余闻之也久       d、或以钱币乞之

  4、火眼金睛!下面句子谁被翻译错了?选出来( )

  a、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译:又过了七年,我回到扬州,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b、余闻之也久

  译:我早就听说过这件事了。

  c、稍稍宾客其父

  译:渐渐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d、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5、做个小翻译!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粗的词的意思。

  ⑴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细阅读下列选段,完成练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6、⑴ 第一段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文中哪些语句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文中“世隶耕”为“___________”作了铺垫,衬托了方仲永_________。

  ⑸ 读了此文,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段,做段后练习。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之。已而(过后)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何,怎么)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通“册”,指书卷)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冕小儿,恬(安然)若不见。

  7、⑴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看谁又快又准!)

  a、窃入学舍(    )       b、夜潜出(    )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  d、父怒挞之(    )

  ⑵ 做个小翻译,翻译下列句子。

  a、已而复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写出文中最能表现出王冕读书专心入迷的一句。

  【参考答案】

  1、⑴ 吾 吾 仲永

  ⑵ 其父 仲永

  2、c

  3、a

  4、a

  5、⑴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很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⑵ 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⑶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后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6、⑴ 仲永幼年作诗非凡天赋 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做法

  ⑵ 第一阶段指物作诗立就;

  第二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⑶ 原因是其父贪图小利,眼光短浅,“不使学”。

  ⑷ 未尝识书具 非凡的天赋

  ⑸ 略

  7、⑴ a、偷偷地

  b、偷偷地

  c、离开

  d、打

  ⑵ a、过后还是像当初那样。

  b、儿子这样痴迷(读书),为什么不让他去读书呢?

  ⑶ 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6

  创意说明

  文言文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较有吸引力的,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详尽的书下注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教学步骤

  一、对照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大致内容

  对照书下注释,自己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字词理解疑难,自行解决。

  用自己认为科学的方法,整理、积累相关字词知识。然后交流,根据积累内容的价值、形式、全面与否和书写进行评比。

  在这一过程中落实:

  字音:隶 邑 乞 扳 谒 称 泯 耶

  词意:隶 邑 乞 扳 谒 称 泯 耶 为意 未尝 自为其名 收族 立就 文理 自是 通悟 受 贤 彼其

  词类活用:伤仲永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一词多意:于 之 其

  二、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1、要求不读破句。自己读,听同学读,校正不正确的朗读,调整理解偏差。

  结合课后练习二,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还可让学生揣摩停顿规则。

  2、要求读出层次。先理性认识课文中的大小层次,标记后再读,养成把理解渗透于朗读中的习惯,以期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这一环节中贯彻对课文结构的理解:全文借事说理,一、二两段叙述方仲永的故事,第三段说后天教育对成才极为重要之理;从叙事部分看,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幼年天资过人,禀赋极高,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二十岁时才思衰竭,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也有层次之分:从写仲永幼时才能之奇的第一段来看,还有层次──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二至五句写他忽有赋诗才能,六、七两句写成名后的状况。本环节实际上是要学生既能整体把握课文,又能从细微处思考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

  3、要求读出感情:

  学生自己读,表演读,要能读出作者的惊喜、愤慨、惋惜、哀伤、告诫之情。

  三、熟读课文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探究

  读课文,说说自己在理解中遇到的疑难,小组讨论解决,然后把你们认为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和解答提出来,全班共同探究。

  课文理解难点:

  1、仲永的故事是真的吗?

  作者力图写真,人物有名有姓,哪里人氏、身份家世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仲永如何神奇也有明明白白的细节描写,还有父异焉邑人奇之的确证,另外叙事所用见闻录的方式,使仲永成为我生活视野里的一个真真切切的人,叫人不得不信。

  现在我们争论故事的真假已无多大意义,仲永现象不乏其例,作者意在用仲永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2、本文为什么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这样安排更见作者匠心,能更好地表现文章主旨。把仲永的天赋之高渲染得越浓,其才能泯灭引起的哀伤之意才会越深,作者的痛切之感、肺腑之情就会更有感染力。

  3、伤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⑴ 因仲永的悲剧而伤,幼时天资过人最终却泯然众人。

  ⑵ 伤社会上如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悲之辈。

  ⑶ 伤邑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的深远意味。

  4、作者为何只追究仲永父亲的责任而不写仲永自身的失职?

  作者把方仲永放在值得哀怜的位置上,重点表现对他的同情惋惜,强调其父不使学是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且后文所说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侧重点不同。

  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7

  伤 仲 永 作者:王安石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 几个难句的大意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学生讲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四、题解

  (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

  [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               10、“固众人”固:本来。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三)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幻灯](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异焉                                        5、环谒于邑人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泯然众人矣

  3、稍稍宾客其父                                  7、贤于材人远矣

  4、或以钱币乞之                                  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五)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

  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七、教师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八、作业

  1、             抄写文下注释一遍

  2、             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3

  预习要求

  思考文后练习一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揣摩语言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 

  三、质疑探究

  [投影]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体验与反思

  [投影]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五、教师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9

  一、说教材

  1、课文所处位置及作用

  《伤仲永》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是这一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通过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掌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

  《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作者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那个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并由此引发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使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神童”最终变成普通人而感到惋惜

  2、课文解读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思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仅九字便交代了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3、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了解“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②注意文本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语言的简洁、精炼

  ③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过程和方法:

  ①诵读

  ②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③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方面更加勤奋刻苦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难点: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说教法

  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及多媒体教学法为了使教学手段更直观、更形象,我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增强课堂的表达效果通过在情境中,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通过小组交流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默读,思考、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的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三、说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授方法只有在讲读课中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在元读课文中加以运用直至掌握,才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指导学生采用了整理分类式学习笔记法,为了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这一理念,我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

  引用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引出“学到老,活到老”的真谛,说明一个人不论天资多聪明,都需要后天的努力和教育,导出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

  2、简单介绍作者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政治上有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

  3、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校正字词的读音

  ①字词:隶、扳、谒、称、耶

  ②聆听配乐朗诵《伤仲永》

  4、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切入点“读”的第一环节是“听读”读古文要注意朗读节奏,在听读时要求“划分朗读节奏,并用‘/’划出来”然后“指名读,评价”,为进一步为教学目标服务前面是引导学生读通本文,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意时,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工具,并且充分发挥同学之间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读懂文意后,指名学生复述故事,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5、将学生分组,疏通文意

  ①、从文中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词类活用的词语(可以小组抢答完成)

  ②、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自主、合作探究后,要求学生以自主参与的方式每位学生翻译一句话,进行翻译接力赛,其他同学注意纠错,教师出示准确答案 )

  6、根据写作手法的变化,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2段)简述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3 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提示:第一部分是叙事,第二部分是议论

  板书设计:

  年时期:指物作诗立就 天才

  少年时期:不能称前时之闻 衰退

  青年时期:泯然众人矣 平庸

  原因:不使学

  7、小组讨论作者在叙述方仲永才能三个发展阶段在材料组织安排上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有何好处?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习写作上材料组织安排有祥有略、有见有闻的手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

  8、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精炼的特点

  “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这一环节让学生领悟文言文在语言表达上简洁、精炼的特点,倡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习文言文语言表达简洁、精炼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难点探讨

  作者寓理于事,是通过什么写法揭示文章主题的?

  这一问题是难点的提示,激起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在此处明确答案,并作小结:全文作者运用先扬后抑的写法,把仲永的前后两个不同时段的情况作了对比,即纵向对比,在叙事中使深刻的哲理得以表现,从而阐述了必须重视后天学习和后天教育的道理

  10、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以《一个神童》为题,将本文改写成一个生动具体的故事

  2、积累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

  (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并注意增强学生的积累)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10

  《伤仲永》 说课教案

  麦港初中 田 英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伤仲永》。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 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及纵向对比的写法;

  2 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内容,领悟蕴涵道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是:引导学生理解纵向对比的写法;

  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及媒体教学法,为了使教学手段更直观、更形象,我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增强课堂的表达效果。

  我的整体教学思路是:复习导入  ,创设情境----疏通文意,感知课文----推究文理,把握目标----小结练习,实践提高

  我的教学环节是:

  一、 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它启示我们业精德成的关键在于勤奋专心。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论天资多聪敏,都需要后天的努力和教育,否则将一事无成。现在 ,我们就从今天的小故事中再次体会一下这个道理。

  这样导入  ,衔接旧知识,又联系新知识,悬念的设置激起学生兴趣,为学好本课创造良好的情境。

  二、 了解作者:

  提示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掌握,准备作一分钟的抢答练习。

  这一环节便于学生掌握文学常识,锻炼速读速记能力,抢答练习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三、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出示教学目标 :

  这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利于了解字音、字型、字义,对读文的重音、节奏、语气等都有提示。

  四、 学生自读课文,每人2遍,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再次感知课文、理解文意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数同学都能活跃思维从朗读中领悟道理。

  五、将学生分组准备疏通文意,并选出两组代表一读一评,给大家示范。然后教师给予评价,并指明重点的词语及用法。(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分组法锻炼学生合作能力,更调动了中差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性思维,跳跃性使思维得到全面开发。特殊语句的提示引导学生体会古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坚定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

  六、指导学生跳读,教师置疑,学生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⑴幼年时的仲永有何表现?

  ⑵我两次“还乡”,见到了怎样的仲永?

  ⑶仲永为何“泯然众人”?你得到什么启示?

  这三个问题的设置重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落,熟悉课文知识,增强对课文的分析能力。跳读课文完成问题是学生思维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问题的讨论深入文言文内部层次,扣准教学目标 ,增进学生的理解力。问题一步步由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让每个学生都尝试成功的喜悦。

  学生发表议论之后,我是这样明确的:仲永幼年聪颖过人,天赋超群是“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而当我两次还乡所见的仲永却“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原因在于“父不使学”,这就启示我们:后天的学习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材具有重要意义。,

  七、难点探讨

  作者寓理于事,是通过什么写法揭示文章主题的?

  这一问题是难点的提示,激起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在此处明确答案,并作小结:全文作者运用先扬后抑的写法,把仲永的前后两个不同时段的情况作了对比,即纵向对比,在叙事中使深刻的哲理得以表现,从而阐述了必须重视后天学习和后天教育的道理。

  八、设置分层练习,即基础题和能力题。基础题侧重音、形、义,能力题侧重写作和说话。分层练习全面照顾,既重基础,又重能力让各层学生都有成就感,有喜悦感。

  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的安排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特点,听说读写全面照顾,同时体现自读课型,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拓展思维。

  附板书: 伤仲永

  幼年:指物作诗立就

  长大:泯然众人 -------纵向对比

  原因:不使学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11

  【学生分析】

  这篇文章叙事部分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大的困难,可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议论部分稍难,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方仲永会有这样的转变,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本文以前放入教材时,只节选了前两段,没有第三段的议论。虽然没有这一段的议论,学生读后也会有所领悟,但可能体会要肤浅些。因为作者不仅就事情本身加以评说,而且还引发开去,说明贤人不受后天的教育如此,何况像我们大多数人那样的普通人呢?这其实也就是在告诫我们要重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可以让学生就方仲永这个故事本身谈自己的想法,只要谈得合情合理就可以。

  【教学建议】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2、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3、虽然本课没有要求背诵,但仍要重视诵读。课文一定要熟读,最好能背下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王安石的人才观。

  4、生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5、要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6、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7、理解本文中方仲永五岁能诗,但到二十岁却“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通过生生互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倾听他人看法,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

  2、竞赛法:

  适合年龄特点,在竞赛中激发他们的赶超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勤奋好学。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例。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加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政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

  二、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章

  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掌握字音。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隶(lì)  扳(pān)  谒(yè)

  泯(mǐn)  称(chèn)  卒(zú)

  请一名学生认读并领读。

  2、复读课文,读清句字: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⑵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⑶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⑷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⑸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⑹ 余闻之也/久。

  3、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第一轮: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第二轮:认读课文。

  幻灯显示: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种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求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未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这是一段尚未标点的文章,由学生在规定时间认读。

  4、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师设计相关题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⑴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⑵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⑶ 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自由发言,明确:

  ⑴ 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写仲永少年时天资聪明,以“闻”的形式;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言。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的含义。

  ⑵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从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⑶ 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并背诵。

  3、课外收集被人誉称为“天才”的例子,探究他们的成长奥妙。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悟读课文,自主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师提问: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课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角度,观点要鲜明,要有理有据,思路要清楚,语言要简练。

  学生自由发言:

  生1:人们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教育、学习。

  生2:仅有后天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人自身的努力,即勤奋。

  生3:我们应该为天才的成长营造怎样的环境?文中邑人惊奇于方仲永的天才,因此,对他“世隶耕”的父亲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宾客其父”。仲永的父亲呢?日扳仲永环谒邑人“,是世人的吹捧扼杀了仲永的才能。

  生4: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天赋,有后天教育,有主观努力,三者缺一不可。勤出智慧,勤能补拙。英国首相丘吉尔、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就是鲜明的例子,实践正明,一个人才能的高低、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的程度如何。……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有对作者观点的认可,也有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作进一步的引申,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如能课后精心整理,相信一篇篇佳作将会脱颖而出。

  三、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的美点,体味其妙处

  学生自主赏读课文,品评课文的艺术特征:

  生1:本文借事说理,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

  生2:本文的语言简练隽永。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个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和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

  生3:文章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产生“理不讲而自明”的艺术效果。

  生4:事理结合是本文显著特点,但情感的流露也为本文增色不少。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衰伤之情。

  ……

  四、课堂小结

  文章文理并茂。刚才我们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美点,它为我们写作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同时,仲永的悲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天才需要呵护。天才需要勤奋。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放自制的动画课件)

  【教学反馈】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检测

  幻灯显示:

  1、解释带下划线的字:

  ⑴ 世隶耕

  ⑵ 未尝识书具

  ⑶ 并自为其名

  ⑷ 指物作诗立就

  ⑸ 稍稍宾客其父

  ⑹ 或以钱币求之

  ⑺ 环谒于邑人

  ⑻ 不能称前时之闻

  ⑼ 泯然众人矣

  ⑽ 受之于天

  ⑾ 贤于材人远矣

  ⑿ 得为众人而已耶

  2、一词多义:

  其诗以养父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 

  其受之天也 

  如此其贤也 

  彼其受之天也

  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受之天也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借一乡秀才观之

  以钱币求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3、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伤仲永 父异焉

  4、翻译下列句子:

  ⑴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⑵ 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检测方式建议

  每道测试的单数题由第一小组代表完成,双数题由第二小组代表完成。如有困难,教师点拨。

  〖参考答案〗

  1、⑴ 属于

  ⑵ 曾经

  ⑶ 题上

  ⑷ 完成

  ⑸ 渐渐

  ⑹ 有的(人)

  ⑺ 四处拜访

  ⑻ 相当

  ⑼ 完全

  ⑽ 承受

  ⑾ 胜过

  ⑿ 能够

  2、其:⑴ 他的,指方仲永的

  ⑵ 代方仲永写的诗

  ⑶ 这样

  ⑷ 他

  ⑸ 他的

  ⑹ 他

  之:⑴ 代“节具”

  ⑵ 代“仲永”

  ⑶ 代“仲永写的诗”

  ⑷ 代“仲永的诗”

  ⑸ 代“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⑹ 结构助词“的”

  ⑺ 代“通悟”

  于:⑴ 引出对象

  ⑵ 在

  ⑶ 表示比较

  ⑷ 介词,从

  3、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利:认为……有利

  伤:为……哀伤

  异:对……感到惊异(诧异)

  4、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本检测题检测学生把握紧要字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翻译文章的知识。建议采用抢答法。

  【教学反思】

  《伤仲永》教学过后,本人感触颇深:

  1、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也重视智能的培养。文言文离不开字词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不是停留在分解肢节。老师把生字落实的同时,又引发了更深层次的问题给学生思考。

  2、在完成双基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思考,发散的余地大,为学生制造"为学生制造"愤、悱"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与热情。

  3、一节课学生多次读课文和有组织的小组讨论,围绕仲永的各种境遇展开讨论。但却不是各自为阵,有了争议问题,暴露无遗之后才易找到方法解决。

  4、教师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带着激活课堂的意识去组织教学,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学得心情愉快,思想轻松,若有所思。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12

  初中语文:《伤仲永》教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2、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3、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要求:

  1、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译课文。

  2、了解作者:

  本文选自《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 ,号 ,江西临川人, 时期, 家、 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 ”。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 之一。

  3、在文中( )内给加点字注音,在【 】给加点字解释;

  金溪民方仲永,世【 】隶【 】耕。仲永生五年,未尝【 】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 】其名。其诗以【 】养父母、收【 】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 】皆有可【 】观【 】者。邑人奇【 】之,稍稍【 】宾客【 】其父,或【 】以钱币乞【 】之。父利【 】其然【 】也,日扳( )仲永环谒( )【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 】作诗,不能称( )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 】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 】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 】于材人【 】远矣。卒【 】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也。彼其【 】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 】为众人;今夫( )不受之天,固【 】众人,又不受之人,得【 】为众人而已耶( )?

  二、学习过程:

  (一)、理解课题:

  课题中“伤”的含义是 ;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二)、跟老师读课文,弄清节奏与停顿:(试着划分节奏)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余闻之也久。 ⑤卒之为众人。

  (三)、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四)、小组交流,口译课文;

  (将自己有疑难的地方画下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五)、积累虚词,精确翻译:

  之:①忽啼求之 ( ) ②借旁近与之 ( )

  ③传一乡秀才观之( ) ④邑人奇之 ( )

  ⑤或以钱币乞之 ( ) ⑥余闻之也久 ( )

  ⑦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⑧仲永之通悟 ( )

  ⑨受之天也 ( ) ⑩卒之为众人 ( )

  (六)感知内容,归纳大意: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有两层,试归纳层意。

  第一层: 。

  第二层: 。

  (七)朗读课文,深入理解: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答:

  (3)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答:

  (4)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答: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13

  执教者:福鼎市茂华中学   唐炯武

  一、导入  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读四句的即应读“及”音,她读成了“记”;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2003年10月30日

  执教者简介:

  唐炯武,男,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福建省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秀。有多篇论文省级获奖。本课为福鼎市新课标示范课

  作者邮箱: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14

  一  导入  、 作者及题解

  二  朗读训练, 理解字词

  1.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完后师生共同正音正节奏。

  2.自由读一遍, 要求:读得流利,注意初步体会其中的感情。

  3.朗读接龙,每生读一句。要求:大声地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4.速读, 理解字词, 学生质疑, 师生释疑。同时在下一个环节中随时发现字词的问题并解决。

  三  理解内容, 把握主题

  1. 方仲永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得知的?请说出你的结论及依据。.

  讨论,中间及时引导全面理解方仲永的特点、经历及结果。

  2. 一个天生聪明的人最后沦落为“泯然众人矣”,你认为谁应该为他的沦落负责?

  讨论,中间及时引导全面理解方仲永的悲剧决不只是他父亲一个人造成的。

  3. 你从方仲永的遭遇中懂得了什么?或者你从方仲永的遭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 那么,文章作者写作本文想表达一个怎样的看法呢?让我们读第三段,并联系文章标题“伤仲永”,讨论并概括作者在这些议论里所表达的观点。

  四  小结拓展, 思维训练

  1. 小结课文.

  2. 先天的天资与后天的努力究竟哪一点对学习的影响更大?(训练思维的发散性, 言之成理即可)

  五  巩固字词,熟读课文.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15

  一、 导入  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 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读四句的即应读“及”音,她读成了“记”;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 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 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 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 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 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16

  伤仲永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l)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翻译全文。

  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三.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

  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

  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

  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

  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良传的意思,表

  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一句,要讲清重点词语)

  补充课文注释:

  “世隶耕”隶:属于。

  “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父异焉”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即书诗四句”书:动词,写。

  “并自为其名”自:自己。为:动词,题上。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是:这。就:完成。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以钱币丐之”或:有的人。

  “父利其然也”利:动员的以动用法,以……为利。然:这样。

  “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贤手材人远矣”贤:比……好,优秀。

  “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且为众人”且:况且。

  “固众人”固:本来。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3.提问:访归纳文章的投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

  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4.提问:文章第一段介绍方仲永的家世和“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的

  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衬托方仲永非凡的天资。一个没有家学背景的人,生

  而知之,更见其大资非凡。也暗示下文其父“不使学”的原因。

  5.提问: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有两层,试归纳层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写仲永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

  第二层:写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作法。

  6提问: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

  么?

  讨论并归纳:原因是其父负其利不使学。

  7.提问:第三段议论写作者的观点。清简要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

  么?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

  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8.提问:请把本文与《孙权劝学》相比较,说说你的人才观。

  讨论并归纳: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

  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而像目蒙这

  样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将,通过学习,也具有了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

  干和谋略。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

  人恐怕都办不到。

  四、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

  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

  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仰后场,对

  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婉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

  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解释了列加点的丰。

  A世隶耕

  B.未尝识书具

  C.即书诗四句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E.或以钱币乞之

  F从先人还家

  G贤于材人远矣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A忽啼求之B.借旁近与之

  C.邑人奇之D.或以钱币丐之

  (三)翻译下列文有句子。

  1.稍稍宾客其父。

  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附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

  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

  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

  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秀才看了。从此,指定

  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章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

  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的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

  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多多家里

  见到他,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

  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

  “他完全同平常人一样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

  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

  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

  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伤仲永》表格教案 篇17

  在教学时对文章内容内涵的理解不难,本文作者为一个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感惋惜,最后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但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

  所以本文的文言诠释是重中之重,因为用现代文理解了文章,其阐述的道理就会水到渠成地让人领悟。尤其最后一段文言虚词较多,逻辑性又强,所以翻译起来更是大有嚼头。

  然而文言文翻译的落实是个很大的难题,上课时,带着学生们逐词逐句地采取多种形式对译了,学生们在做课堂练习时又磕磕碰碰,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想,如果下次改变一种译释方法效果应该不一样。具体是:

  一,先回忆一下文言译释方法即:留,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直,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补,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删,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调,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换,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二,就座位的每一小组各负责几个句子的翻译,并动笔写在练习本上。

  三,一个一个句子参读各小组学生的翻译结果,同学,老师一起分析评价,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翻译。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2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