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拿来主义① |
范文 | 拿来主义①(通用12篇) 拿来主义① 篇1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指导预习。 读“预习提示”。“提示”有两段,第1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第2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课文时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的必要。 第7段揭示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置作业 。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给加黑字注音并解释:礼尚(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理解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5、6、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正音。 (1)提问: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的结果。第4句话: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 教案点评: 一、课文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 二、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探究活动 1.可以指导学生开辩论会,要求在陈述观点的时候必须用上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2.阅读鲁迅先生的三篇杂文《夏三虫》、《战士和苍蝇》、《送灶日漫笔》,用心体味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3.指导学生阅读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并让他们从语言角度分析其成功之处。 拿来主义① 篇2学习内容 1.通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体会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 3.学习文章运用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进行说理议论的方法。 学习指导 一、文章背景 这篇文章是本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杂文,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政策和一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出的口号,主张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本国文化遗产),要采取占有、挑选的态度,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又要作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新文化。学习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和我国古代文化遗产,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字词解析 1、 注音 磕kē 羹gēng 炙zhì 冕miǎn 吝lìn 啬sè 髓suǐ 孱càn 蹩bié 粹cuì 诩xǔ 2、 解释 自诩:自夸。 吝啬:小气,应当用的财物舍不得用。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慢步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3、 辨音 ① 给 gěi 交给 ② 得 dé 得到 jǐ 自给自足 děi 可得注意 de 跑得快 4、辨形 ① 粹 精粹 ② 辨 辨别 ③ 蹩 蹩脚 悴 憔悴 辩 辩护 蹙 蹙眉 猝 仓猝 辫 辫子 鳖 鱼鳖 三、阅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同国家的内外政策密切相关的,因此,作者把它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从近代的闭关锁国到“现在”的投降卖国,从对旧文化的抱残守阙到对进步文化的深闭固拒,都是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相容的。这样,文章先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以“学艺”上的表现为典型。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以媚外求荣的行径,并联系某些国人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的心态分析批判,尖锐指出实行“送去主义”的结果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于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境地。在破“送去主义”的基础上,文章正面指出,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就刻不容缓。但有人被外国的“送来”的东西吓怕了,于是有必要把“拿来”与“送来”加以区分,强调不能听任别人将有害的东西“送来”,好的东西必须“自己来拿”。到此为止,是论证为什么要实行。接着,作者论证怎样实行,对的具体内容加以阐述。针对当时文化界的现状,文章以“孱头”“昏蛋”“废物”等三种人对待一座大宅子的错误态度为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并同样以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最后,指出实行和创造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关系,再一次阐明了实行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试参照下面的图解把握全文。 (破) “送去主义” (1—4) 起因 为什么实行 (1—7) 事实:有往无来 实质:自欺欺人 后果:亡国灭种 (立)
(5—10) 必要性:与“送来”区别 含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基本原则和方法:占有、挑选 怎样实行 (8—10) 必要性、紧迫性:与创造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关系 请同学们注意左右两侧大括号并非对应。 四、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第七段是一个醒目的独句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里一个关联词“所以”所承的原因是什么?是上文的“其实”这正是因为‘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句吗? 不是,文章前半部分运用的是因果论证,论证为什么要实行,原因在于:“闭关主义”导致了“送去主义”,它们表现虽截然相反,但实质一样,都是祸国殃民“闭关主义”的危害有目共睹,不作评论,作者集中笔墨破“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从长远看,它会导致亡国灭种,从现实情况看,它招来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使中国更加殖民地化。”送去主义“不可取,同样,如果听凭“送来”,也会大受其祸害。所以,第七段得出结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针锋相对地提出””。 2.怎样理解本文第一段中作为“送去主义”典型的“学艺上”的事例? 第一段中列举“学艺上”的三个事例,都是用来揭露国民党政府推行媚外求荣的“送去主义”行径的。在国外举办文物展览和画展,送艺术家出国表演和介绍,都不像是正常的文化交流。“不知后事如何”,表明只是单方面的取媚与讨好,有往无来;“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活画出“大师们”献媚讨好的丑态;“活人替代了古董”暗示了“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快到没有什么可“送”的地步了。这三个事例充分揭示出国民党政府欺世惑众伎俩的可鄙可笑,也与下文批判“丰富”“大度”联系照应。 3.第六段区分“送来”与“拿来”有什么意义? 这一段对“送来”的东西举例,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等等,指出帝国主义的“送来”不仅毒害中国人的肉体,也毒害中国人的精神;不仅进行经济侵略,也进行文化侵略。“清醒的青年们”是指看到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文化侵略的严重后果的青年们。“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一句话点明了”送来“与”“拿来”的区别,“送来”的东西,只能被迫接受,毫无挑选余地。与“送来”意思相当的词是第四段中的“抛给”,有意图地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给”。“拿来”则是完全自主的。这句话消除了“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的人的误解,洋货并不是都不好,关键要我们“自己去拿”。 4.第八段中的“大宅子”比喻什么?“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样的人? “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5.第九段是如何论述怎样实行的?试具体说说段中各个比喻的含义。 这一段用了比喻论证论述怎样实行。开头一句,“他占有、挑选”简洁、精确而明白地表述了的基本原则。接着,就以一系列比喻对如何实行加以具体论述:“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需要区别,加以批判吸收的那些部分;“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一群姨太太”,比喻只供剥削阶段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如色情文化之类。这些比喻将如何“挑选、占有”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使读者理解了的内涵,起到了论证作用。 6.课文最后一段共有五句话,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提哪五个问题?其中,“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应提的五个问题是:1.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2.对待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3.正确继承文化遗产能起什么样的积极作用?4.正确继承文化遗产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5.实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一句是强调实行对于改造民族素质和建设民族新文化的积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特别提到“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显示了鲁迅认为首要的是改造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真知灼见。 五、揣摩语言。下边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准确,生动、有的含有讽刺意味,试加以分析。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4、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分析加点词含义,首先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出发,给合文章内容和具体语境,加以分析发掘其更深一层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1、“捧”生动揭示了郑重、珍视的心理,“挂”这一动作用得很准确,但只是几张画要一路地“挂”过去,又多么寒伧可怜。对照之下,就揭露了所谓的“发扬国光”实际是自欺欺人,讽刺意味非常强烈。 2、“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反语。讽刺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媚外求荣、欺世惑众方面又出了新花招,可算愈演愈烈了。 3、“丰富”与“大度”原指东西多而又慷慨大方,这里是讽刺意味的反语,意在揭露反动统治者拱手将国家领土、主权、物质文化财富“送去”,无耻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败家子行为。 4、用“摩登”一词,含蓄的表示他所揭露的正是事实,所批判的正当要害,都是国民党政府非常害怕的,也启发读者去广泛联系现实,进一步认清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的本质。 六、阅读毛泽东同志《新民主主义论》一文第十五部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下面两段话的内容,加深对一文的理解。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 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新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拿来主义① 篇3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学习形象化说理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学习课文1——7段 教学步骤: 多媒体展示排除法解题思路: 或a或b或c或d 非a 非b 非c ——————— 所以d 问题1: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它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快速阅读《拿来主义》1——7段,把作者提供的所有“选项”一一找出来。 明确:①闭关主义 ②送去主义 ③听凭送来 ④自己来拿。 问题2:那么,什么是“闭关主义”呢?作者是怎么否定它的? 明确:“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就是“闭关主义”。作者用“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予以否定。 问题3:“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 明确:有。“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问题4:这是例证法。那么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呢? 明确::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问题5:“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明确: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问题6: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 明确: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 问题7:模仿多媒体展示的排除法,归纳1——7段的论证思路。 明确: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 所以,要自己来拿 问题8:1——7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 明确:论证为什么要“拿来”。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学习课文8——9段 教学步骤: (一)问题1:8——9段论证“怎样‘拿来’”。其中,“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文章摆出了哪几种? 明确:⑴“大宅子”比喻外国文化遗产。⑵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有:①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 ②昏蛋放一把火烧光 ③废物欣欣然接受一切 ④拿来主义占有,挑选 问题2:联系“大宅子”这个比喻,说说前三种态度和方法究竟分别是什么意思。 明确:前三种态度和方法的意思分别是: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 问题3:第9段借助一系列生动贴切的比喻,对“拿来主义占有,挑选”的态度和方法做了形象的阐述。用平实的语言,该怎么表达? 明确:有害无益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灯”“烟枪”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 问题4:拿来主义究竟怎么“占有,挑选”?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和方法同样适合于本国的文化遗产。 问题5:模仿归纳1——7段论证思路的方法,归纳8——9段的论证思路。 明确:或逃避主义,或虚无主义,或投降主义,或批判继承 逃避主义是孱头 虚无主义是昏蛋 投降主义更是废物 ———————————————— 所以,对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 (二)练习: 话题: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求: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谈谈你对上述话题的看法。 【后记】 排除法,实际上是形式逻辑中的选言证明,即通过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而间接证明论题的方法。这种证明的步骤是:将论证的论题作为有关问题全部可能成立的几种假定之一,即作为选言推理前提的一个选言肢,然后找出依据,否定除论题以外的其它选言肢,从而确定论题的真实性。这样分析《拿来主义》的论证思路,应该说是一种创新。但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我在教学中换了个学生熟悉的说法,从而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容易,而善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无疑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 拿来主义① 篇4师:从上学到现在,大家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应该有十几篇了,我做个调查,大家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吗? 生1:不喜欢,读不懂,也没意思。 生2:基本上老师讲,我们记,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生3:跟读经书似的,太僵化了,每句话都有深刻含义,没劲。 师:说实话,我上学的时候也不太喜欢鲁迅的文章,但后来却越来越喜欢读鲁迅,而且还写起了杂文。原因很简单,就是我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这样的读书才是快乐的。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态度读鲁迅的《拿来主义》,好吗? 请大家先认真地默读一遍。(生读5分钟) 师:哪个同学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你来。 生1:反对送去主义,提倡拿来主义。 师:概括得挺简洁的。能具体说说吗? 生1:前半部分是批判送去主义,说送去主义后果很严重(生笑);后半部分阐述拿来主义。 师:后半部分阐述拿来主义了吗?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生1:从譬如吧往后举例子说明怎样拿来。 师:你说的很不错。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吗? 生4:老师,穷青年得了大宅子,是举例还是比喻? 师:你怎么看? 生4:我觉得应该是比喻。 师:说说理由。 生4:一般举例子应该是实实在在很典型的事,可是这个譬如好像是虚构的一件事,根本就不存在,怎么能做例子呢? 师:有道理。你怎么就想到这是比喻呢? 生4:凭感觉。 师:哪个同学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5:这篇文章是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大宅子与文化遗产两者之间有相似点,所以构成了比喻。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鲁迅在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呢? 生5:我这本辅导书上就这样说的。 师:你这也是“拿来”的,只不过有点机械照搬。我觉得,读书最好先不要看什么辅导书,还是要从文章中去找答案。有一个问题要先解决,就是鲁迅所谈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而谈的。请大家再仔细读课文。 (生读书) 生6:好像不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的吧。 师:依据? 生6:前半部分批判一味地送去,像送古董,送古画,送梅兰芳,鲁迅对这些“送”,很反感,语言很有讽刺性。而且这些“送”都是送给外国,是讨好外国人,他认为送去是遗害子孙的做法,所以要拿来,按常理,应该是从外国“拿”。 师:从外国“拿”什么呢? 生6:说不好,也应该是“学艺”上的吧。 师:大家看书,看能不能从课文里找到答案。……好,你来。 生7:最后一句:“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卒章显志,鲁迅是从建设新文艺的角度,谈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文艺思想、文化成果。 师:也就是只有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新文艺。说的太好了。大家鼓励一下。(生鼓掌) 生8:前半部分批判送去主义,所举例子也都是学术文艺即文化方面的。 师:很有道理。那么,大家想一想,鲁迅阐述拿来主义,为什么要从批判送去主义入手呢? 生9:“送去主义”会带来灾难甚至亡国灭种,所以不应该“送去”。 师:鲁迅反对“送去”? 生10:鲁迅只是反对那种一味地送去,第5段有一句话:“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可见鲁迅并不反对送去,他是主张在平等前提的文化交流的,他反对是那种以讨好外国为目的的“送去主义”。(生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他刚才其实给“送去主义”下了很好的定义。 生10:但是我不明白,怎么送古典、送古画、送艺术家就是“送去主义”,各国之间有正常的文化交流,怎么就成了了媚外呢?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大家看课下注解,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好,哪个同学? 生4:注解⑦说《大晚报》上对徐悲鸿等举办画展,评论为“切合苏俄盛行之象征主义”,鲁迅好像对这种评论很蔑视,认为这种言论是典型的媚外言论。 生11:送古董、送古画的主体是“国民党政府”,他们这种行为本身也是有讨好外国人的成分在。 师:可不可以这么理解,鲁迅批判送去主义,其矛头实际是指向有媚外倾向的国民政府与一些媒体。 生10:但鲁迅字里行间明显对几位“大师”与梅兰芳有讽刺意味,像“捧着”、“一路挂过去”、“活人替代了古董”等等,我不明白。 师:哪个同学能谈谈这个问题? 生12:我觉得就是讽刺。“大师”加了引号,“捧”画出谦卑恭敬的神态。 师:可是,那几位“大师”是谁呢?刘海粟、徐悲鸿,可是真正的大师;梅兰芳呢,京剧艺术大师…… 生13:抗战期间曾经蓄胡明志,不给日本人唱戏。 生12:是不是这些大师在这些事上做得确实有失国格,人都可能犯错误嘛。(生笑) 师:大家课下可以查查资料。是不是有可能鲁迅在这骂错了人呢?过去把鲁迅神化,很不好,那正是鲁迅所反对的。但就这篇文章来看,鲁迅批判“送去主义”思想时,所举的这些例子是恰当的;但若了解了相关史实后,我们可能会发现,鲁迅对梅兰芳等大师的讽刺有些不当,鲁迅的视野有时也有局限性。 生14:老师,有个问题我不明白,就是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的危害时,为什么要提到尼采? 师:哪个同学给解释一下?……好,你说说吧。 生15:……我对尼采不太了解,课下注释说他以太阳自命,后来发疯而死。鲁迅的意思好像是尼采整天沉迷于幻想中以至疯死,是不是说自诩太阳就是疯话。 师: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有什么关系呢? 生15:说不好。 师:看书。 生15:“中国也不是”,是不是说中国也不是太阳,不能只是给予,也就是不能只是送去,还应该拿来。 师:送去主义者的言论与尼采自诩太阳在本质上是相似的,这种说理方法叫做“类比分析”。当然,鲁迅是很崇拜尼采的,刘半农曾经送给鲁迅一幅对联:“托尼思想,魏晋文章。”鲁迅受托尔斯泰和尼采的思想影响是很深的。 生16:老师,我突然有个想法,鲁迅先生并不是批判“送去主义”,实际上是批判“送去”行为背后的一种心理。 师:什么心理? 生16:中国人的自大心理。以天朝上国自居,心理上的优越感使得中国人不屑向西方学习。 师:能具体分析吗? 生16:外国有什么,我们也有,而且比外国早多少年。外国有象征主义,我们中国也有象征主义,京剧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我们的象征主义比你们早多了。 师:沉迷于这种虚幻的优越感中,往往就不能正视自己,不能正视现实。你分析得也有道理。鲁迅曾说过,倘是狮子,自夸肥大是没什么的;倘是一头猪,自夸肥大绝不是什么好事,列强觊觎你,最终要瓜分你,吞掉你。子孙后代在佳节大典之际磕头贺喜讨赏的画面触目惊心哪。 至此,我们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吧。好,你来。 生17:把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得越彻底,就越能说明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师:按常规,议论性文字必须有正面说理的文字。前半部分从反面分析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接下来应该谈—— 生:(小声)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师:看看鲁迅是怎么阐述的吧。(生读书) 生18:举了大宅子的例子。 生5:是比喻。 师:准确地说是比喻论证。先看看有没有高度概括如何拿来的词语或句子。 生5:“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生18:占有,挑选。 师:“占有”就是“要拿来”。“挑选”就是—— 生:(小声)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师:看书,请大家从关于大宅子的两段比喻论证中找到对“占有”“挑选”的形象阐释。 生19:“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这说的是“占有”,也就是要敢于“拿来”。 师:拿来什么? 生19:文化遗产。 师:我的理解应该是对外国的文化要敢于“拿来”。这外国文化包括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外国现代的文化。鲁迅批判了三种对待外国文化的错误做法,哪三种? 生:(小声)“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一把火烧光……是昏蛋”;“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是废物”。 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敢于拿来,有所选择。如何选择? 生20:看见鱼翅,吃掉;看见鸦片,送到药房;烟枪和烟灯,大部分毁掉;姨太太,各自走散。 师:刚才说这是比喻论证,谁能从这个角度再具体分析一下? 生21: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鸦片指有毒的东西,其他的指腐朽落后的东西。 师:鸦片是只是有毒吗? 生21:有害又有益,所以要让其发挥有益的一面。 师:鲁迅所阐述的拿来主义思想不只适用于对待外来文化,也适用于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不只在当时有震撼作用,今天同样有意义。现在讲开放,讲多元,讲与国际接轨,“拿来主义”的思想仍是人们要借鉴的。课下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生:(小声)唉! 师:怎么?有意见?通过如上的解读,我们对《拿来主义》这一课做了宏观与微观的了解。但文章不厌百回读,经典文章更是常读常新,下面请大家再读这篇杂文,希望能有自己的新理解,或者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读书) 生6:老师,有一处我不太明白。说到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的时候,举了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等等,这里面除了美国的电影属于文化外,其他的都不是,这样举例是不是有问题呢? 师:很好的问题,敢于挑战大师,需要勇气,更需要思想。 生1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是不是病句? 师:是不规范的句子。 生16:说大宅子为什么要说“做了女婿换来的”?课下注解说,这里是讽刺做了富家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不太理解。 师:这种写法被人称作“挂角一将”的写法,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特点,其是优是劣,大家可以去评价。鲁迅与邵洵美之间的论争文学史上早有定论,但课下关于邵洵美的注解明显是不公正不实事求是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会印发给大家的;有一本书《鲁迅和他骂过的人》,有时间大家找来可以读一读。鲁迅的文章不是完美无瑕,有不足,也有争论,我们读鲁迅,要把他做为一个人去读;读他的文章,要按文章阅读规律去读。这样,才会发现一个真实的鲁迅,才会读出文章的滋味,进而享受阅读的快乐。 拿来主义① 篇5教学目的:      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及其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与方法。      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写法,领会比喻论证、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实施: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理解――“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讨论――事例论证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字词预习 : 礼尚往来  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        大度  气量宽宏。 自诩  自说大话。       残羹冷炙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  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很气派体面。         摩登  现代的时髦的。 吝啬  过分的爱惜,这里是格外珍惜的意思。         孱头  懦弱无能的人。        2.导入 课文: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初中阶段,每班看的杂志多达六、七十种。书也读得不少,书的种类也较多,有唐宋诗词、《三国演义》、《水浒传》、明清笔记小说。外国文学作品也有广泛的涉猎,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等。古代和外国的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从中可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3.阅读与回答: ①关于“且介亭”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②关于两个“主义” 闭关主义――指清廷奉行的闭关自守政策。 送去主义――指国民政府丧失主权,一味媚外的做法。     讨论提示:在领会之前,先了解“送去主义”,可谓兴味多多。     鲁迅先生在提出主张之前,先批判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在后者。请同学运用已知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历史知识发言,加深对“又碰了一串钉子”的理解,懂得文章开头两句话从追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入手,非常概括地说明中国近百年来从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从“闭关主义”一变而成“送去主义”,揭示“送去主义”的本质。     鲁迅摆了三件事进行论证,所举的三件事都着眼于一个“送”字,“先送”,“捧”中寓“送”,“还要送”,虔诚恭敬之态可掬。批判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利用这几件事大叫什么“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用反语进行强烈的讽刺和鞭鞑。“后事”是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鲁迅明知,却说“不知”,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反用“进步”,起同样作用,实质是堕落、无耻,字里行间充满了憎恶与鄙视。    ③关于“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曲礼上》 讨论提示:不讲礼尚往来,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怎样呢?  学生讨论,明确:尼采不是太阳,中国也不是。  后果是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卖国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磕头贺喜”、“讨”等词语画出所处的地位与神态,描绘出了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既深刻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又辛辣地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解剖入木三分。             尼采不是       太阳     中国也不是 (地下的煤)  事例论证、类比论证 ④关于“抛来”与“抛给”    讨论提示:我们还没有正确地去得到。    “抛来”,通常人与人是平等。“抛给”,是主子施恩于奴才,象叭儿狗得到主人“抛给”的骨头一样。“抛给”,贬义,用鄙视的目光。洋大人不会发慈悲心,他们以主子自居,把中国人民身上榨取的血汗、掠夺去的财富,吃剩下来,抛一点儿给走狗,以作为进一步榨取的诱饵。“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是因为“抛给”、“送来”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讳莫如深。这样写既对卖国政策进行含蓄锐利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领会――“的主张”,           品味――比喻论证形象阐释深刻的道理。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检查复习:注音:      礼尚(shàng)往来            自诩(xǔ)  残羹(gēng)冷炙(zhì)     吝(lìn)啬 脑髓(suǐ)  2.阅读与回答 ①关于本文的破和立     破:作者批判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是“送去主义”。立:。明确:先用“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一句推开上文,然后提出的主张。先破后立。前半部分着力批判“送去主义”,破得彻底,然后提出的主张,就立得鲜明。“摩登”,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用“吝啬”与上文的“大度”进行强烈的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一步讽刺。  ②关于“送来”和“拿来”的区别。     作者用列举的方法,一针见血地阐明“送来”的实质,揭露帝国主义企图亡我的罪恶野心。从经济、军事到文化,所谓“送来”,就是贪得无厌的侵略、掠夺。“拿来”则不然,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送”一“拿”,本质不同,内容全异,将二者严格区别,既可明辨是非,澄清人们“吓怕”了的模糊思想,又可使所立的论点更加鲜明突出。  ③关于“大宅子”     学生讨论回答:对待文化遗产,“占有”是前提,“挑选”是关键。“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语气斩钉截铁。“挑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标准是对我们“有营养”、有“用”,从而区别对待,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文中运用“大宅子”及宅中“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烟灯”及“姨太太”等当时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论证,具体可感、通俗形象,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破立鲜明,取舍清楚,不仅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而且漫画式地勾勒“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语言生动,妙语横生。  ④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至今仍放射着思想的光辉。就其见解来说,仍有现实意义。作者所论证的的主张,跟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所讲的对待文化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一致的。我们应该吸收、融入和发展古今中外文化遗产中一切好的东西。      扼要回顾本文先破后立、有破有立的议论框架,及运用比喻论证、事例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来阐释道理的特色。  3.布置作业 :  ①“练习一、二、三”,课后完成,做在教材上。  ②部分词语抄写二遍。 4.教学后记: [1] 拿来主义① 篇6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指导预习。 读“预习提示”。“提示”有两段,第1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第2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课文时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的必要。 第7段揭示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置作业 。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给加黑字注音并解释:礼尚(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理解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5、6、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正音。 (1)提问: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的结果。第4句话: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 教案点评: 一、课文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 二、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探究活动 1.可以指导学生开辩论会,要求在陈述观点的时候必须用上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2.阅读鲁迅先生的三篇杂文《夏三虫》、《战士和苍蝇》、《送灶日漫笔》,用心体味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3.指导学生阅读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并让他们从语言角度分析其成功之处。 拿来主义① 篇7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 的写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 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3.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par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弄清什么是“拿来主义”。 2.难点: 认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预习思考题: 1.本文议论的核心是什么? 通过什么材料来阐述论点的? 2.找出本文运用的比喻论证,理解比喻论证的作用。 3.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倾向是什么? 怎样批判继承文化遗产? 4.什么叫“拿来主义”? 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引言: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同学们可能看过一些。如: 《三国演义》、《水浒传》、唐宋诗词、明清笔记小说、《西厢记》、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古代的和外国的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 学习鲁迅的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解题: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 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本文采用先破后立,以反论正,“拿来主义”在正反结合之中得到了深刻、鲜明的阐述。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 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 词语补释: 礼尚往来: 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 崇尚、重视。 大度: 气量宽宏。 自诩: 自夸。 残羹冷炙: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 烤肉。 冠冕: “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冕: 古代帝王的礼帽。 勃然大怒: 因生气而非常愤怒。 玄虚: 空洞不可捉摸的东西。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第1--4自然段)着重批判“送去主义”,揭露、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在学术与文艺(学艺)方面媚外卖国的可耻行为。 文章起笔揭露“送去主义”及其由来,矛头直指反动统治集团。 “闭关主义”是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自守”的保守政策。“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概述反动统治由盲目排外的“闭关主义”到奉行媚外的“送去主义”的演变过程。 接着,紧扣第一部分的议论中心,列举三件事实,嘲讽“送去主义”的典型表现。作者信手拈来,就近取例,批判的锋芒,直向利用这几件事大肆宣扬“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反动政府和御用文人,而不是这儿位艺术家。 所谓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文艺流派,是资产阶级文学没落的表现,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在创作上宣扬个人主义和神秘主义。鲁迅说“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是因为在别的文章中已经谈过,同时也不是本文要讲的内容,所以略而不议,目的在于说明: 反动政府已将“活人代替古董”去讨好帝国主义,贬低苏联和社会主义文艺,以险恶的居心推行“送去主义”,堕落到了何等地步! “也可算得一点进步了”这一反语,充满了对反动派丑恶行径的辛辣讽刺。“不知后事如何”中的“后事”,则是指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反动政府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实。“别的且不说罢”这一句把所要揭露的、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其实,国民党反动派搞“送去主义”何止是“学艺”方面的问题,比比皆是,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 思考: 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将会怎样? 第二段进一步指出: 现在只有“送去”,没有“拿来”,反动统治阶级不是一向鼓吹“礼尚往来”的仪节吗? 可是现在没有人根据这一仪节说一声“拿来”。一是抨击“我们”即国民党当局既不敢,也不能“拿来”,讥讽奉行“送去主义”的顽固程度;二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拿来”的要求,预示下文的论述。这里作者用“礼尚往来”四个字,是用反动派的手打反动派自己的嘴巴。 第二课 时 三、四自然段对“送去主义”以辛辣的讽刺和嘲笑,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内容(1自然段) 学艺 实质 危害 先以进为退,“丰富”、“大度”是对反动派的自我吹嘘、自欺欺人的嘲讽。 鲁迅指出,中国和尼采一样,究竟不是太阳。如果“只是给予,不想取得”,那么几百年之后,“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就揭露了反动卖国政府所将造成的严重后果: 亡国灭种,祸及子孙。“我们当然是化为灵魂,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一语是套用迷信说法,顺手一击。“磕头贺喜”、“讨”活画出所处的地位和神态,描绘出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在论述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后果时,作者并未直说,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却说“不算坏事情”,再以敌人解嘲的话鞭挞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掩盖“送去主义”实质的遁词。\par 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指出“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益削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 最后以开掘地下的煤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既深刻论述了它的危害,又辛辣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入木三分。 第四自然段分别用了哪三个同义词? 怎样区别? 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样理解? “抛来”、“抛给”、“送来”析: “抛给”不同于“抛来”,因为这些奖赏的东西不是漫无目的地扔来的,而是在磕头求赏后有目的地给予的。照中国古话来说即“嗟来之食”“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可反动派却象叭儿狗得到主人“抛给”的骨头一样,把抛给的“残羹冷炙”当做奖赏。一个抛字有力地把主子与走狗的关系揭示出来,这对丑类们是极大的讽刺。鲁迅又说“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送来”其实就是“抛给”,鲁迅故意为敌人掩饰,其实是对敌人的又一次嘲弄。 因为“抛给”“送去”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是讳莫如深,同时暗指一九三三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帝国主义签订的“棉麦借款”美国把剩余的棉花、小麦运来中国一事而言,这在当时是人所尽知,所以不想举出,这样更能发人深省,既对卖国政策进行含蓄尖锐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第一部分小结: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惧外→媚外(发展逻辑) 着重批判“送去主义”,把它的具体内容、反动实质、恶劣后果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破得彻底,而且把问题放到了总结近百年历史教训的广阔背景上来论述,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句表述,既深刻,又有战斗力。 这四段为下文正面阐述“拿来主义”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5--10自然段)着重阐明了“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上的各种错误倾向。 第五自然段承上启下,先对上文作一收束,然后正面提出“拿来主义”。前一句小结“送去主义”,讽刺反动当局以卖国为时髦,后一句明确主张实行“拿来主义”。 “鼓吹”对照“摩登”而言,“吝啬”针对前“丰富”“大度”而言,两种主义截然对立。 文章是怎样论证“拿来主义”的? 首先,从认识论上把“送去”和“拿来”加以区别,并提出“拿来主义”的基本涵义。所谓“送去主义”,其实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强加给我们的东西(如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拿来”则是主动吸收外国先进的东西,以创造自己的新文化。它的基本含义是“要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是说要以无产阶级正确思想作指导,有无产阶级的气魄和见识。这是从正面提出全文的论点,独占一节,突出它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发生恐怖呢? 会产生盲目排外呢? 文章指出: “其实这正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这就是说,产生盲目排外的原因,在于人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帝国主义“送来”的东西( 当然他们只会送来于他们有利,于我们有害的东西),而我们许多人则对事物缺乏辩证分析的科学态度,不知从外国文化中有批判、有选择地“拿来”于我们有利的东西。 接着,借形象设喻,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拿来主义”的具体涵义。 作者把旧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这是批判继承的先决条件,表现了无产阶级的气魄。 怕 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 破 怒 放一把火烧光 昏蛋 欣欣然 接受一切 废物\par 拿来主义(立) 吃掉 立占有、挑选 存 (前提)(关键) 走散 批判了三种错误倾向,从反面说明“拿来”“占有”旧遗产的必要。 再正面论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作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旧遗产分为三种情况,提出三种应有的态度: ⒈有价值的东西(鱼翅,象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吸收养料,增强体质,但不能宴大宾,把旧东西推崇到不恰当的程度;⒉既有毒又有用处的东西(鸦片),应该采取一分为二,有选择地使用,把鸦片“送到药房去,以供治病之用”,但也不可因其有用而故弄玄虚,招摇撞骗;⒊应该坚决排斥、走散的东西(烟枪、烟灯、姨太太)。 这两段,运用“大宅子”“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烟灯”和“姨太太”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具体、通俗、形象,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破立鲜明,取舍清楚,不仅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而且漫画式地勾勒了“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语言生动,妙趣横生。 最后,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对全文作出总结。作者把“拿来主义”对待旧遗产的态度归结为六个字: “使用、存放、毁灭”,这是对上述具体论述的高度概括。“拿来主义”首先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进一步强调了对待旧遗产的革命气魄和科学态度。 结尾一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揭示了全篇的中心思想,深刻地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地阐明了批判继承和创造革新的关系,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是创立无产阶级新文化的不可缺乏的前提条件的道理。 本文言词尖锐、泼辣,语多讥讽,寓深刻的道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在批判错误的观点中,阐明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起着投枪和匕首的作用,是典型的杂文的写法。 作业 :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第四题 拿来主义① 篇8[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的思路、观点; 2、品味、学习形象生动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总体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 [教学过程 ] 一、检查《荷塘月色》的背诵 二、导入 新课 夏天,气温高,蚊子多,晚上很难睡着。有人打开窗子,好不好?(不好)那么将窗子关得严严的,行不行?(不行)但是,天下之大,什么人都有。有的人怕热而打开窗子,更有人怕蚊子关死窗子。为此,鲁迅先生写下了《拿来主义》。 三、朗读课文 四、梳理思路,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 讨论:1、文章总的论题是什么? 2、作者在哪一段提出拿来主义的内涵? 3、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请从文中归纳几个原因。 4、文章8、9段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1、文章总的论题是什么? (这实际上涉及到文章中“大宅子”的比喻内涵)目前,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有人认为谈的是对待本国文化遗产,第三类人认为谈的是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我认为,第一意见比较对,因为文章从“闭关主义”极其变种“送去主义”说起,都是从中国与外国关系的角度谈的,提倡除给外国人“送去”之外,还得要从外国那里“拿来”。但是,本文论述的,通常也完全适用于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所以,有人干脆笼统地说,本文谈的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 2、作者在哪一段提出拿来主义的内涵? 这是文章第7段提出来的。说得明白些,就是用自己的脑袋去分析,用自己的眼睛去鉴别,用自己的双手去拿来。如果对待文化遗产,就是要有批判地去继承。 3、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 第7段劈头一个关联词语“所以”,这就表明,前文所述都是属于“我们自己来拿”的原因。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呢? (1)第1、2段所论,“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送去主义”乃是一种“有往而无来”的行经,它与“礼尚往来”的交往原则不符。 (2)第3、4段所论,“送去主义”必然要造成严重后果,“我们的子孙……讨一点残羹冷炙”,按照历史的发展,长此下去,必然让我们的子孙沦为乞丐,让我们的民族亡国灭种,让我们的人民更加陷于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用《友邦惊诧论》中话说,就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因此,我们要正视历史发展的逻辑,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这刻不容缓了。 (3)第6段所论是揭示“送来”的危害性。一味地听凭“送来”,必然招致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鸦片”“香粉”等已经充斥我们的市场,使中国更加殖民地化。这样的现实教训,我们应该吸取,铭记在心。 (板书有关内容) 4、文章8、9段的内容是什么? 文章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第9段阐明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方法。至于文章最后一段,是总结全文,阐述实行“拿来主义”的品质要求、和重大意义。 五、总结 文章先重点批判“送去主义”,从而揭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文章后半部分,着重阐明“拿来主义”。全文采用的是因果论证方法。 换一种角度看,全文采用的是破立结合的论述方法。前半部分重在“破”,后半部分重在“立”。如果进一步研究课文,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方法实际是贯穿全文的。第1段破,第2段立;第3、4段破,5段立;第6段破,第7段立;第8段破,第9、10段立。。从这具体的行文布局来看,先破后立,边破边立,一破一立,一反一正,一步一折,一折一景,相互穿插,呈S状。既相对,又错综;既整齐,又变化。这种正反流水穿插结构确实是一种创造,鲁迅先生的超群绝伦,不仅表现在他的思想深邃,也表现在他随意挥洒、不拘一格的文章艺术。这样精湛的艺术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板书) 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 (破) 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吸取现实教训 错误的做法(破) (立) 正确的做法(立) 六、布置作业 学习文章前半部分,着重思考:1、作者批判“送去主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谈起?2、第3段用了那些论述方法?3、几个概念有何不同?4、“破”字当头的结构有什么好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前半部分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二、学习课文前半部分 (一)学生朗读课文1——7段 (二)讨论: 1、文章前半部分重在批判“送去主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谈起? 2、“送去主义”的表现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只把锋芒指向学艺方面的几件小事,而不去揭露出卖领土和资源的重大罪行呢? 3、第3段用了什么论述方法? 4、“抛来”与“抛给”两个概念有何不同?为什么又可称为“送来”呢? 5、文章“破”字当头的结构有何好处? 6、有关重要词语、句子的咀嚼(即捧、挂等) (三)明确 1、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谈起? 明确:国民党的“送去主义”与清王朝的“闭关主义”有着内在的历史的联系,而且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不妨先看清王朝的“闭关主义”。何为之?见注释。当时清政府以“国情特别”等为借口,盲目排外,与世隔绝,“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结果怎样?使古老的中国处于腐败落后的境地,最终在别人的枪炮面前,不堪一击,“碰了一串钉子”。 再看“送---”,“到现在”,自然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闭关自守”的“大门”早就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由“闭关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送---”。从历史上的“闭关主义”起笔,意在说明:1)二者是血脉相承、衣钵想继的;2)都是腐朽、落后、反动的本质的反映。(板书) 2、老蒋的送去主义表现在很多方面,如27年其上台后,不断出卖主权;“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投靠、讨好美英帝国主义,更是拱手相送国土,由美英操纵着中国经济命脉,控制中国的军事力量,这些都是“送—”的具体明证。但是作者没有举这方面的事例,而是列举了学艺方面的三个事例。 这是因为本文论述的中心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所以用“单是”一词将其他尽人皆知的事实一笔推开,从而将批判的重点更集中,这样选材才更准确,与中心一致。 列举的是:送古董、送画、送活人。要说明的是,送这些东西,不一定得扣上卖国的帽子,但这决不是正常的文化交流,而是媚外求荣。这里也没有非议梅兰芳的意思,而是斥责国民党利用梅去苏联一事欺世惑众、向西方献媚取宠。这里,我想起一副对联。这是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赴日本求和时与日本外相伊藤博文所对下的,上联是伊的:“朝无相,边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将来怎样?”下联是李的:“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亦无妨。”这可以作为“送去主义”的一个绝妙的注释了。作者在列举这几个事例时,字里行间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无情的嘲弄和深刻的批判。 板书: 送古董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送画 媚外求荣 衣钵相传 送活人 落后反动 3、第3段是难点,它的论证过程比较复杂。本段用了类比的方法。请将类比的内容填上: 尼采:自诩是太阳 中国:—— 光热无穷 ——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 他发疯而死 —— 答案是:自诩地大物博;崛起地下的煤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只送去,不拿来;子孙沦为乞丐(亡国灭种)。(一、二没有现成的句子,但自己可以概括出来)“送---”的危害性不是很可怕吗? 4、几个概念的区别。(略) 板书:抛来=|抛给=送来=“奖赏”=侵略 (冠冕些)(本质) 5、破字当头的好处 全文论述的是拿来主义,却用了五分之二的篇幅批判送去主义,这种破字当头的结构有什么好处? 明确:1)使论述有历史的深度,它是在总结近百年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立论的。作者从广阔的背景上,点明了从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是从一个极端到另有个极端,反动落后的本质一脉相传。清政府,搞闭关主义,落后挨打;蒋介石,搞送去主义,丧权辱国。出路在哪里?只要实行拿来主义!这种立论,站得高,看得深,有历史深度。2)从对比中分析问题,有说服力。3)先破后立,相得益彰。前者破得越彻底,后者立得越有力;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得越深刻,实行拿来主义的理由越充分。因此,从揭批入手,再转入正面论述,显得水到渠成,立论更鲜明有力。 6、重要词句的理解。(略)幽默、讽刺,是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嬉笑怒骂皆文章”。这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显示了作者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 三、布置作业 :分析文章后半部分。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后半部分及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 二、导入 新课 著名作家冯骥才出访法国时,曾发生一件趣事你们知道吗?他一次出席法国人欢迎他的宴会上,许多西方记者蜂拥而至,接二连三地向他提一些问题。其中一个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如果你是冯,该怎样答呢?冯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冯的回答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和掌声。冯说的是什么意思?(略)冯回答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能够获得满堂的叫好声?(用的比喻。用比喻说理的妙处就在于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道理,诙谐幽默。这就叫作家!而作为语言大师、幽默泰斗的鲁迅,也是一位善于使用比喻的高手。今天我们就来见识一下吧。 三、学习文章后半部分。 讨论:1、第8段阐述了哪三种错误态度?这是哪三类人?填表。“大宅子”比喻什么? 2、第9段中的“鸦片”等分别比喻什么? 3、各用两个字概括末段5句话的内容。 明确:1、第8段 文章接着就进入中心。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当然是“拿来”,但历来就有“左”和“右”的主张。如果不给予分析、批判,不但对“拿来”的正确性仍可能产生怀疑,甚至还会成为坏事。因此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鉴别。文章8、9段就从正反两方面做了阐述。 第8段开头“譬如吧”,表明这儿是比喻说理。“大宅子”比喻什么?(略,也可讲一下它的多种理解)对于这样的“大宅子”是用什么方法接受,这且不管。这里作者顺手一枪(鲁迅杂文的一特点),讽刺了邵之流(诗人)。对这“大宅子”怎么办?是“不管……”,这是批判继承的先决条件,表现了无产阶级的气魄,随即列举三种错误态度。填表: 三种人想法行动实质共同点 孱头怕给污染徘徊不敢走进拒绝继承 不 加 挑 选 混蛋保存清白放火烧光 废物 羡慕欣欣然蹩进 全盘接受 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十足的懦夫) 浑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左得出奇) 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右倾投降主义者) 显然,作者对这三类人是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本段末句中的“全不”,足见作者的态度。那么,真正的拿来主义者应当是怎样的呢? 2、第9段。 真正的怎样?——“占有,挑选”。先占有,后挑选。占有是为了挑选。占有重要,挑选更重要。这话虽然极其确切、简练,但毕竟抽象(怎样挑选?),所以作者又通过大量比喻,具体形象地分析了文化遗产中的成分,列举了相应的几种正确的做法。完成表格。 喻体事物态度 本体事物 态度 鱼翅 吃掉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吸收(使用) 鸦片送药房供治病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趋利避还(使用) 烟-- (略)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如八股文等无用的历史垃圾) 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 姨太太 (略) 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色情文化等)剔除(毁灭) 所有这些比喻,就将怎样“挑选”说的既清楚透彻,又具体形象。 提问:“鱼翅……”这些东西,同学们见过吗? 我觉得大家见过的。同学们看过反映二三十年代的一些电影:那些达官贵人吃的是山珍海味,吃完后就吸鸦片,吸鸦片就用烟枪烟灯,而旁边就站着个姨太太。(这样,就把抽象的概念组合成一幅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见得着,思路开阔,兴趣盎然) 此外,作者还用“抛在……化”,表现所谓“平民化”的虚伪;用“当……里”状写所谓彻底革命的极“左”面目;用“背着……世界”,讽刺以“国粹”炫耀于人的可笑。用“像萝卜一样的吃掉”说明吸取精华应该有利于“大众化”,用“不用……宾”比喻不能只供少数人享有。鸦片虽然有毒,但可用,然而又不可以因其有用而故弄玄虚,招摇撞骗。所有这些,都将如何挑选讲得浅显易懂。 鲁迅善用比喻,我们也能用。同学们来共同创设一个比喻,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拿来”,好吗? 如果把我国比喻成一间大教室,我们要开放学习可用什么作比?(打开门窗) 打开门窗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呼吸新鲜空气) 进来的只是空气吗?(还可能有苍蝇、蚊子等) 怎么办?先说说错误的做法有?(1、有愤然关上窗子) 这行为象鲁迅批判的什么?(孱头、混蛋) (2、有不理不睬的,象废物)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安上纱窗) 如果在我们写作中,也运用这样的方法,定会文采斐然,妙趣横生。 3、第10段:总结全文。 每句话,每个层次。其内容是:态度,方法,结果,条件,意义。 第1句,照应文题。总结全文。第2句,照应上段内容。那么,按照这分类鱼翅等,该怎么分?(鱼翅、鸦片属于使用,注意之间用的是分号。另一分法也可:1/2/3、4。即有益无害/利害均有/有害无益)第4句照应第7段。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 [1] 拿来主义① 篇9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二)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结构是如何划分的? 分析: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鲁迅先生的一文主要是针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批判了错误态度,阐述了正确主张,下面几个句子,是否只谈文化遗产问题? (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3)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分析:第(2)句是在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第(1)句只要看下文“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的东西”就可以明白“什么都是”主要指“学艺”之外的情况,联系写作背景,不难理解这是在愤怒痛斥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第(3)句较难理解,作者用“摩登”一词揭示出当时“送去主义”的盛行。如此盛行,自然不止于“学艺”方面的事情。选用“摩登”一词能启发读者广泛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起到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行径的作用。 (三)本文论证艺术有什么特点? 分析: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 本文的论证特点就是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四)鲁迅在解释什么是“送去主义”时,所举的三件事如何理解? 分析:在这一段里,鲁迅先用“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撇开国民党反动政府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卖国行径,然后用“单是学艺上的东西”一句,带出三件事。这三件事是用来证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没有人……说道:拿来”的。对送古董到巴黎展览,鲁迅说了句“不知后事如何”,未加评论;对到西欧举行中国画展,鲁迅只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政府鼓吹的“发扬国光”;对梅兰芳到苏联演出,鲁迅只是斥责“催进‘象征主义’”的胡说。所以,对展览和演出本身以及有关的人,似不宜乱戴卖国主义帽子。 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卖国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磕头贺喜”、“讨”等词语画出所处的地位与神态,描绘出了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在论述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时,作者未直说,而是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说“不算坏事情”,以敌人自我解嘲的话鞭挞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指出“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最后,举开掘地下的煤矿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既深刻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又辛辣地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解剖入木三分。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介绍文章背景。 要点: ①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 ②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 ③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二)指导学生复读课文。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组织讨论。通过阅读与讨论,使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问题: ①课文的第5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②简要说说:前面4段讲的什么问题?后面5段讲的什么问题? 提示: ①第5段是过渡段。“我在这里……否则太不‘摩登’了”一句,小结前文;“我只想鼓吹……‘’”一句,开启下文,引出文章的中心议题。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前面4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送去主义”的危险性;后面5段,论证什么是及为什么要实行。 (三)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的必要。 第7段揭示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1.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提问:(1)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伦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提问:(2)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提问:(3)“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2.研读第二部分:理解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5、6、7段,注意对吝(l@n)啬(s6)、髓(su!)、蹩(bi6)正音。 提问:(1)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提问:(2)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3.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的结果。第4句话: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4.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 拿来主义① 篇10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 的写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 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3.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par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弄清什么是“拿来主义”。 2.难点: 认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预习思考题: 1.本文议论的核心是什么? 通过什么材料来阐述论点的? 2.找出本文运用的比喻论证,理解比喻论证的作用。 3.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倾向是什么? 怎样批判继承文化遗产? 4.什么叫“拿来主义”? 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引言: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同学们可能看过一些。如: 《三国演义》、《水浒传》、唐宋诗词、明清笔记小说、《西厢记》、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古代的和外国的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 学习鲁迅的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解题: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 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本文采用先破后立,以反论正,“拿来主义”在正反结合之中得到了深刻、鲜明的阐述。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 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 词语补释: 礼尚往来: 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 崇尚、重视。 大度: 气量宽宏。 自诩: 自夸。 残羹冷炙: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 烤肉。 冠冕: “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冕: 古代帝王的礼帽。 勃然大怒: 因生气而非常愤怒。 玄虚: 空洞不可捉摸的东西。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第1--4自然段)着重批判“送去主义”,揭露、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在学术与文艺(学艺)方面媚外卖国的可耻行为。 文章起笔揭露“送去主义”及其由来,矛头直指反动统治集团。 “闭关主义”是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自守”的保守政策。“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概述反动统治由盲目排外的“闭关主义”到奉行媚外的“送去主义”的演变过程。 接着,紧扣第一部分的议论中心,列举三件事实,嘲讽“送去主义”的典型表现。作者信手拈来,就近取例,批判的锋芒,直向利用这几件事大肆宣扬“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反动政府和御用文人,而不是这儿位艺术家。 所谓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文艺流派,是资产阶级文学没落的表现,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在创作上宣扬个人主义和神秘主义。鲁迅说“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是因为在别的文章中已经谈过,同时也不是本文要讲的内容,所以略而不议,目的在于说明: 反动政府已将“活人代替古董”去讨好帝国主义,贬低苏联和社会主义文艺,以险恶的居心推行“送去主义”,堕落到了何等地步! “也可算得一点进步了”这一反语,充满了对反动派丑恶行径的辛辣讽刺。“不知后事如何”中的“后事”,则是指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反动政府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实。“别的且不说罢”这一句把所要揭露的、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其实,国民党反动派搞“送去主义”何止是“学艺”方面的问题,比比皆是,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 思考: 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将会怎样? 第二段进一步指出: 现在只有“送去”,没有“拿来”,反动统治阶级不是一向鼓吹“礼尚往来”的仪节吗? 可是现在没有人根据这一仪节说一声“拿来”。一是抨击“我们”即国民党当局既不敢,也不能“拿来”,讥讽奉行“送去主义”的顽固程度;二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拿来”的要求,预示下文的论述。这里作者用“礼尚往来”四个字,是用反动派的手打反动派自己的嘴巴。 第二课 时 三、四自然段对“送去主义”以辛辣的讽刺和嘲笑,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内容(1自然段) 学艺 实质 危害 先以进为退,“丰富”、“大度”是对反动派的自我吹嘘、自欺欺人的嘲讽。 鲁迅指出,中国和尼采一样,究竟不是太阳。如果“只是给予,不想取得”,那么几百年之后,“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就揭露了反动卖国政府所将造成的严重后果: 亡国灭种,祸及子孙。“我们当然是化为灵魂,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一语是套用迷信说法,顺手一击。“磕头贺喜”、“讨”活画出所处的地位和神态,描绘出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在论述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后果时,作者并未直说,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却说“不算坏事情”,再以敌人解嘲的话鞭挞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掩盖“送去主义”实质的遁词。\par 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指出“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益削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 最后以开掘地下的煤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既深刻论述了它的危害,又辛辣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入木三分。 第四自然段分别用了哪三个同义词? 怎样区别? 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样理解? “抛来”、“抛给”、“送来”析: “抛给”不同于“抛来”,因为这些奖赏的东西不是漫无目的地扔来的,而是在磕头求赏后有目的地给予的。照中国古话来说即“嗟来之食”“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可反动派却象叭儿狗得到主人“抛给”的骨头一样,把抛给的“残羹冷炙”当做奖赏。一个抛字有力地把主子与走狗的关系揭示出来,这对丑类们是极大的讽刺。鲁迅又说“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送来”其实就是“抛给”,鲁迅故意为敌人掩饰,其实是对敌人的又一次嘲弄。 因为“抛给”“送去”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是讳莫如深,同时暗指一九三三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帝国主义签订的“棉麦借款”美国把剩余的棉花、小麦运来中国一事而言,这在当时是人所尽知,所以不想举出,这样更能发人深省,既对卖国政策进行含蓄尖锐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第一部分小结: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惧外→媚外(发展逻辑) 着重批判“送去主义”,把它的具体内容、反动实质、恶劣后果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破得彻底,而且把问题放到了总结近百年历史教训的广阔背景上来论述,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句表述,既深刻,又有战斗力。 这四段为下文正面阐述“拿来主义”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5--10自然段)着重阐明了“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上的各种错误倾向。 第五自然段承上启下,先对上文作一收束,然后正面提出“拿来主义”。前一句小结“送去主义”,讽刺反动当局以卖国为时髦,后一句明确主张实行“拿来主义”。 “鼓吹”对照“摩登”而言,“吝啬”针对前“丰富”“大度”而言,两种主义截然对立。 文章是怎样论证“拿来主义”的? 首先,从认识论上把“送去”和“拿来”加以区别,并提出“拿来主义”的基本涵义。所谓“送去主义”,其实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强加给我们的东西(如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拿来”则是主动吸收外国先进的东西,以创造自己的新文化。它的基本含义是“要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是说要以无产阶级正确思想作指导,有无产阶级的气魄和见识。这是从正面提出全文的论点,独占一节,突出它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发生恐怖呢? 会产生盲目排外呢? 文章指出: “其实这正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这就是说,产生盲目排外的原因,在于人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帝国主义“送来”的东西( 当然他们只会送来于他们有利,于我们有害的东西),而我们许多人则对事物缺乏辩证分析的科学态度,不知从外国文化中有批判、有选择地“拿来”于我们有利的东西。 接着,借形象设喻,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拿来主义”的具体涵义。 作者把旧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这是批判继承的先决条件,表现了无产阶级的气魄。 怕 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 破 怒 放一把火烧光 昏蛋 欣欣然 接受一切 废物\par 拿来主义(立) 吃掉 立占有、挑选 存 (前提)(关键) 走散 批判了三种错误倾向,从反面说明“拿来”“占有”旧遗产的必要。 再正面论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作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旧遗产分为三种情况,提出三种应有的态度: ⒈有价值的东西(鱼翅,象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吸收养料,增强体质,但不能宴大宾,把旧东西推崇到不恰当的程度;⒉既有毒又有用处的东西(鸦片),应该采取一分为二,有选择地使用,把鸦片“送到药房去,以供治病之用”,但也不可因其有用而故弄玄虚,招摇撞骗;⒊应该坚决排斥、走散的东西(烟枪、烟灯、姨太太)。 这两段,运用“大宅子”“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烟灯”和“姨太太”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具体、通俗、形象,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破立鲜明,取舍清楚,不仅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而且漫画式地勾勒了“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语言生动,妙趣横生。 最后,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对全文作出总结。作者把“拿来主义”对待旧遗产的态度归结为六个字: “使用、存放、毁灭”,这是对上述具体论述的高度概括。“拿来主义”首先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进一步强调了对待旧遗产的革命气魄和科学态度。 结尾一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揭示了全篇的中心思想,深刻地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地阐明了批判继承和创造革新的关系,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是创立无产阶级新文化的不可缺乏的前提条件的道理。 本文言词尖锐、泼辣,语多讥讽,寓深刻的道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在批判错误的观点中,阐明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起着投枪和匕首的作用,是典型的杂文的写法。 作业 :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第四题 拿来主义① 篇1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了解杂文的文体特征。 2.把握文中的比喻、讽刺、反语和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能力目标 1.揣摩课文中运用比喻、讽刺、反语的表达效果,学会根据语境辨析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德育目标 1.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词语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1.联系历史背景,揣摩语言的感情色彩。 2.准确理解文中的概念(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抛来、抛给、送来、送去、拿来、孱头、昏蛋、废物、拿来主义等),明确比喻说理的特点。 ●教学方法 1.问题式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几个富有启发性的关键问题,如“作者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是怎样揭露和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后果的?”又如“作者是怎样揭示‘拿来主义’的基本涵义和具体涵义的?”再如“按照作者的观点,‘拿来主义’者对文化遗产到底持什么态度?‘拿来’的条件是什么?”等,交给学生讨论、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思维的条理性。 2.概念比较法。可与问题式教学法结合起来,通过概念间的比较,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思维的严密性和形象性。 3.探究拓展法。以学生自行探究研讨为主,力求从课文内容出发向纵横拓展,力求从学习理解向迁移运用转化,从而达到扩大思维含量,提高思维层次,增强学习能力,完善学习素养的目标。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师生共同研习1~7段,分析作者是如何提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的。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从《拿来主义》中寻找答案吧。(板书文题) 二、题解 文体及写作背景简介。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鲁迅曾说,杂文这种文体,“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且介亭杂文•序》)这是有关杂文特点的一种广义说法。我们现在所说的杂文,主要是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它的形式灵活多样,无论是杂感、短评、随笔、编后、序跋、札记等,只要富有浓厚的文学性和锐利的议论锋芒,都可以称为一篇好杂文。 本文是鲁迅先生于1934年6月4日写的一篇杂文,最初发表在该年6月7日的《中华日报》副刊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自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来,反动统治者,尤其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各个方面奉行卖国政策。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文化“围剿”,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喧嚣一时。左翼文化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这一主张。文章所阐明的基本观点,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放录音 要求学生认真听,准确认读。 教师抽查字词掌握情况,投影显示: 下列加点字音、形全对的一组是 选一学生回答,明确:d项(a.孱càn,诩xǔ;b.“免”为“冕”,“灸”为“炙”;c.“弊”为“蹩”,啬sè,玄xuán) 2.提问:“拿来”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来的?是从哪一段开始阐述的? 明确:第2段点到“拿来”后,第5、6段再次点到,直到第7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3.提问: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送去主义”,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四、诵读鉴赏1~7段 1.诵读鉴赏1~3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 (2)提问:作者论述“拿来主义”之前是怎样揭露和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的?为什么要这样论述?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选二名学生回答。 明确:文章开头说:“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闭关主义”是指清朝政府奉行的“闭关锁国”的保守政策,盲目排外,与世隔绝,孤陋寡闻,使古老的中国处于腐败、落后、愚昧的境地。“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和“又碰了一串钉子”是比喻,前者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者指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到现在”——国民党黑暗腐朽的反动统治时期,闭关自守的“关”早就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由“闭关主义”转为卖国投降的“送去主义”。 作者勾画出这一演变过程之后,笔锋一转,紧紧抓住《大晚报》的三条新闻,对“送去主义”的表现和实质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一是古董展览;二是绘画展览;三是梅博士出国,作者敏锐地意识到,象征主义这种颓废的文艺流派,已在苏联没落,那种认为中国画和戏剧切合象征主义的论调纯属一派胡言。作者用辛辣犀利的讽刺,点明“送去主义”的实质不过是卖国主义罢了,“活人代替古董”,欲演欲烈,至此,“送去主义”的反动本质被揭露无遗。(加点字板书) 教师点拨:①“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是中国反动政府的一个180°大转弯,由夜郎自大变为自轻自贱,由盲目排外变为盲目崇拜。 ②三条新闻可以看做“送去主义”在文艺界的实例。 ③作者把中国的“送去主义”和狂妄自大的尼采做了类比,说明“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的“送去主义”和尼采的狂妄自诩是一样可笑的,说明奉行“送去主义”将贻误子孙,使国家衰败。 板书: (3)提问:对“送去主义”的批判,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请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语境联系历史背景,揣摩其感情色彩。 选四名学生回答。 明确:①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在诙谐调侃之中,暗示反动当局借展览之名,行盗卖之实。 ②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捧”“挂”表示恭敬、庄重,张扬的字眼与“几张”微小的数目形成强烈反差,极尽奚落、讽刺意味。“大师”“发扬国光”用两个表示否定的引号,形成反语,“发扬国光”实为“送去”,即媚外求荣。 ③活人代替了古董,这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反语,实为“倒退”。 ④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丰富”本指物品多;“大度”本指气度宽宏,毫不计较。反动政府实际并不“丰富”,也无力“大度”,这里运用反语,蔑视、嘲讽之意显而易见。 方法点拨:对作品语言讽刺色彩的学习,可以集中在两点上。这里我们看出作者把要否定的现象漫画化,以示其滑稽,忍俊不禁之余,感受作者辛辣的笔触,感悟其战斗精神。(板书加点字) (4)集体朗读1~3段。 2.诵读鉴赏4~7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 (2)提问:作者是怎样论证“拿来主义”的基本涵义的? 明确:作者首先分析了“抛来”“抛给”“送来”的区别,然后再次点题,并把吸收文化遗产的主张称为“拿来主义”。接着指出,诸如英国的鸦片、法国的废枪炮等等,实际不是拿来的,而是被送来的。如果只看到这些害人的东西,就会得恐外症,这种恐惧心理会造成对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至此,作者明确指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就是“拿来主义”的基本涵义。 (3)提问:文中提到的“抛来”“抛给”“送来”“拿来”的基本涵义是什么,试结合语境仔细揣摩。 明确: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或送人,一般不怀有不良的动机。表面上好像还维持着国际交往的样子。 抛给——是磕头求赏之后的赏赐,是有目的的给予,非接受不可。 送来——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 拿来——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讲,是主动地挑选自己需要的有用的东西。“运用脑髓”就是动脑筋思考;“放出眼光”就是识别精华与糟粕;“自己来拿”就是独立自主地选择,不依靠别人。这三个短语的次序是不可颠倒的。(加点字板书) 板书: (4)集体朗读4~7段。 五、师生共同小结 文章首先批判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然后辨析了“抛来”“抛给”“送来”与“拿来”的本质区别,水到渠成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拿来主义”。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路的条理,感受语言的讽刺意味。 六、学生朗读课文,深刻领会文意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联系背景,深刻理解鲁迅提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2.完成思考练习第一题的2、3、4小题及第二题。 拿来主义① 篇12[教学目标 ] 1. 理解文意。揣摩语言内涵,分析形象意义,把握文章主旨。 2. 培养学生“杂文语感”。 3. 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 重点:的内涵分析。 2. 难点:(1)“送去主义”的内涵分析。 (2)作品语言的内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 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他出访法国时,曾有一件趣事,同学们知道吗?(略作停顿说)在一次访法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蜂拥而至,接二连三地向冯先生发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冯先生,会怎样回答呢?(多方启发,让学生进入角色)冯先生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彩。是的,冯先生的意思是说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继承文化遗产和我们的改革开放一样,只要我们坚持的原则,就一定成功。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这正是我们今天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知,补充新知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时所用的笔名。 他的作品集主要有: 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一部:《故事新编》 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 诗文集一部:《野草》 杂文集十六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本文选自于1935年结集的《且介亭杂文》。当时鲁迅寓居上海四川北路山阴路,是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以外修筑马路的区域,俗称“半租界”。“且介”就含“半租界”之意。“且介亭杂文”即指在半租界亭子间里写的杂文。 本文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6月。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之后,又企图吞占中原地区,但国民党政府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外出卖主权,对内军事围剿。同时,一些御用主义则大力鼓躁“尊孔读经”“全盘西化”“少谈主义”等,鲁迅先生在此加“主义”二字就含讽刺之意。而进步文学在探讨文艺大众化时,又对旧形式采取全部否定的态度,这又涉及到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则以“拿来”进行了分析阐释。 针对以上介绍,鲁迅先生此文一方面揭露国民党丧权辱国的同时,阐明了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三、文章导析: 1.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提问:什么是?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来的? 答:就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主张。是针对“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争论而作,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2. 全文写为何又从“闭关主义”起笔? 答:第一段主要写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两种“主义”都是错误的,“闭关主义”是盲目排外的,与世隔绝的保守政策,而“送去主义”又是卖国求荣的奴才政策,这是鲁迅先生树的靶子,否定这两者才能让的出现有理有据,这是“先破后立”的写法。 (分析:“送去主义”的本质和“闭关主义”是相同的,都是国力虚弱,而又自以为是的,实际又是无知和愚昧的,而正确对待问题的态度应是正视现实,取长补短,以求文明与进步,这就应实行) 3. 根据课下注释,分析作者举三个“学艺”上的例子的作用。 答:是为了论证“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为本文着重讲文化继承的问题,所以文章用了“别的且不说罢”转到“学艺”方面,紧扣文章主题。同时讲此三例还意在揭露反动政府媚外卖国的丑行。 (分析:A“近来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一句,用反语进行了强烈的讽刺与鞭挞,“后事”批借展览一事行盗卖之实。B“以催进‘象征主义’”一句,根据课下注释,“催进”一词应无从谈起,因“象征主义”在苏联已趋没落,可“催进”的实则“全然是旧社会的维护者。“送去主义”已无真正的艺术贡献于世界。) 4. 如何理解第3段中“要不然……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一句的含义? 答:这实际上是实行“送去主义”的后果。一味“送去”只能是亡国灭种,祸延子孙。“磕头贺喜”嘲笑了反派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的丑态。“残羹冷炙”则生动描绘了做了奴才的人受到的必然待遇。当我们的财富被掠夺殆尽的时候,只能仰人鼻息,靠列强的所谓“援助”过活了。 (分析:尼采的例子和掘煤的事,都意在论证一味的送与只能让自己“发疯”毁灭,让子孙后代受累,这都是切切实实的后果,从而使“讨一点残羹冷炙”的悲惨结局更加警人深省) 5、揣摩课文前半部分语言:在对各种“非”概念的清理和清算中,一面认识它们的实质,一面去发现的立场怎样在文章的论述过程中逐渐浮现出来,使学生看到课文清晰的思路,使语言和思维能力同步得到提高。 如果把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分为同意交往和拒绝交往两大类,那么,“闭关主义”代表了拒绝交往的态度。但是,自从枪炮打破了国门以后,“闭关”的道路(或选择)已不复存在,因此中国人只有学会同外部世界交往而别无他途。 如果把交往分为“输出”和“引入”两种方式,“送去主义”是只包含“输出”内容的单一交往方式。一味送去的后果是恐怖的,将来,终于无物可送的子孙只能仰人鼻息,摇尾乞怜。于是,交往中必须包含“引入”观念成了不言自明的道理。 如果再把“引入”分成主动和被动两类,那么自己主动去拿叫“拿来”,被动接受外国的给予叫“送来”。当鲁迅指出了“送来”总是不怀好意后,“拿来”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人对外交往中无可逃避和惟一可能的选择,文章确立了鲜明有力的观点。鲁迅先生就是用这种不断两分和排异的方法彰明立场的,逻辑极为严谨。 6、“占有”和“挑选”是的精髓,阐示此中道理时,鲁迅巧设比喻,语言生动形象。对继承来的“宅子”只有占有一途,经过前半篇的论证应不再有疑义,故此有了对“孱头”“昏蛋”的指斥,这“宅子”唯其大而旧,才需要占有和挑选,所以“废物”也就丧失了存在的理由。要“挑选”就必须有对象,作者将“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和“姨太太”一一排出,既然它们价值不同,作用各异,照单全收诚不可以,慎重挑选以趋利避害也就顺理成章。教学这一部分可以充分利用作品用相互联系的一组比喻说理的特点,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联想到新主人和旧家当的矛盾,想到最符合新主人利益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对旧家当来一番清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有助于把抽象的关于如何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理论问题,转化成一个简单的、经验性的问题,而且学生在品读中还可以获得语言艺术的享受。 7、对文章语言讽刺色彩的学习,可以集中在两点上。一是作品将准备批判的观念形象化,然后着意刻画它可笑可憎的面目,予以无情否定,如描写徘徊的孱头、放火的昏蛋和欣然入室吸鸦片的废物,就是用了这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将要否定的现象漫画化,示其滑稽,如描写捧着古画挂过去的大师,让人忍俊不禁。对讽刺语言的揣摩让学生了解鲁迅辛辣的笔触和风格,更要让学生在笑过后感悟鲁迅无情的战斗精神。至于对徐悲鸿、梅兰芳的评价,教师可参读鲁迅《花边文学》中《谁在没落?》和《略论梅兰芳及其他》等文,但一般无须给学生深讲。 板书 闭关主义 ↓ ┏行为、表现(①②) 送去主义┃ │ ┗实质、后果(③④) │ ┏“送来”X(吓怕)(⑥) ↓ ┃ ┏不敢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 ┏错误态度┃放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 ┃ ┃ ┗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 ┗拿来!┃ ┏或存放 │ ⑦ ┃ ┏占有┓ ┏方针┃或使用 │ ┗正确态度┃挑选┃总之,┃ ┗或毁灭 │ ┗区别┛要拿来┃ ┏沉着勇猛 │ ┗条件┃有辨别 │ ┗不自私 └───────────────────结果:新 四、熟读课文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