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通用30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1课题名称《认识钟表》 移秀兰 溱潼中心小学 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 · 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 · 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 (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表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 2、教学整时 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 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1时、4时、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1时、4时、6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连一连:学生口头回答钟面时间,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说一说:将整时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钟表知识与实际生活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大约几时 出示7时、7时不到和刚过7时三个钟面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一个是7时不到,一个是刚过7时,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大约7时 师追问:这两个都是大约7时,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个是7时未到,一个是刚过7时 说一说: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大约是几时 (三)巩固练习 1.画一画: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缺少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再借助直尺画出钟面上缺少的针,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2.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 圈,所以一天要走两个10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示两幅表示10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是10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 提问:一天有几个8时,几个9时? 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完整。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根据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 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对时间的观念,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全课小结。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运用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分解了难点;多媒体介入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习。课后反馈反映出学生通过语言项目的学习,对认识钟表已经基本理解,包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由练习反馈也可知。 八、帮助和总结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新知,尽可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优化;同时教师还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如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比较、总结,从而更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实物钟、模型钟,实物展示及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童话引入。多媒体演示:在一个美丽乡村的清晨,小公鸡起床了,它跳到高处“喔喔喔”叫起来。 2.提出问题。 (1)“公鸡打鸣是叫人们干什么?” (2)“每天早晨是谁叫你们起床?” 3.揭示课题。 师:你们桌上也摆着各式各样的小闹钟,好看吗?同学们,闹钟不光有漂亮的外表,它的钟面上还有丰富的知识,你们想知道吗?好!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评析:运用媒体演示,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从儿童熟知的童话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钟面。 (1)比一比。 学生拿出实物钟,与同桌的比一比,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①都有两根针(长长的细细的叫分钟,短短的胖胖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时针) 让学生指一指学具钟的时针、分针。 ②都有12个数,一起数一数(1、2…) 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2)说一说。 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 [评析: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实物钟、模型钟等。设计了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摸一摸、转一转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2.认识整时。 (1)整时的常用表示法。 ①学生尝试拨整时。 师:你们会拨钟吗?自己拨出一个喜欢的时刻,看谁拨得好,请他上来拨。(选三个上来) 问:你拨的多少?刚才三个同学说的“X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叫“时”。(板书) 指看三个钟面说“这个读X时……”并板书:X时,X时,X时。指着“X时,X时,X时”说“这些都是整时”。(板书) ②观察比较整时针的特点。 小组同学一起观察:黑板上三个钟面上的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③引导学生得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练习。 A.师拨钟面,生说时刻,2时、6时…… B.生活中,我们做的事都和时间紧密相连,请你们拨出时刻。 a.早上上学的时刻。 b.每天看动画片的时刻。 c.每天爸爸妈妈看新闻联播的时刻。 C.你还想拨哪个整时?拨一拨,这时你在干什么? (2)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法。 ①小朋友观察身边的事儿,非常仔细,教师出示标有“8:00”的卡片问:你见过这种时间吗?在哪里见过? 师:这是整时的第二钟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 ②谁会写几时就写几,然后写上“:”再写两个“00”。 ③指黑板钟面,问:你会用数字法来表示吗?请写在写字板上,看谁写得好,二人扮演,评一评,写得好吗? ④今天两种整时表示法你都会写吗?你们还想比一比吗? 师:老师写出了一种,请你写出另外一种。 [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和尝试认识电子表表示的时刻,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了认识整时的方法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设计新颖、有创意。] 3.应用。 (1)师: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作为小学生该怎样珍惜时间呢?那就是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好一天的学习、生活(打开书第92页)这是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多媒体),仔细看书上第92页,说一说,他什么时刻做些什么?(小组说一说) (2)问:他的一天安排得合理吗? 师:对,我们应向小明学习,不睡懒觉,合理安排,做健康、聪明的好孩子。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对小明一天时间安排进行认识与评价,加强学生对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重要性的认识。] 三、综合应用 1.现在请你自己做主,当一次小小设计家,设计你星期天的安排。 (小组合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安排合理。) (1)活动。 上午时做 (:)做 时做 下午(:)做 时做 (2)评一评:获胜者是谁? 2.聪明屋。 聪明屋里住着一位智慧老爷爷,他给你们出了一道难题,这是从镜子里看到的钟面,猜一猜它是几时。 [评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教师特地安排设计了请学生自己做主当一次小设计家的练习内容,巩固练习环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也极其自然地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小组合作设计一天作息时间表,学生设计出的一天作息时间,丰富多彩,体现出学生一天的生活有序、丰富、充实。] 总评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课堂良好的心理气氛的创设,内容开放,呈现方式多样化,教法灵活开放,教者充分应用教具和学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合作学习和信息交流,重视数学知识的主动构建,重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 2、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介绍钟面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上课跟以前有点不同,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很重要的朋友,你能猜猜它是谁吗? 师:(出示钟面模型)你们猜对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活动:最佳介绍员 谁都有自己的钟表?你喜欢它吗?请把你的钟表介绍给我们大家。 小组内介绍自己的钟表,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每个小组由大家评选出一位最佳介绍员。 请一位最佳介绍员向全班介绍自己的钟表。听了他的介绍,你还有什么补充或者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可以自由提问。(重点认识时针和分针) 二、认识整时 老师想了解一下小朋友们星期六的时间安排,能告诉我吗?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今天有位叫小明的小朋友也想把自己周六的时间安排告诉大家。愿意看一看吗? 1、出示小明上午时间安排情境图。(图略) 起床——6时 上课——8时 放学——9时 2、小组合作认识整时。 小组内请你先说一说小明都在干什么?这三块钟表你会认哪一块呢?把你认的方法教给大家。 推选出两名学生做小老师给大家讲自己是怎样看时间的。 小组讨论这些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各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生共同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活动:让我考考你 A、我拨时间请你认。师拨两个整时学生认。 B、你拨时间大家认。指名拨时间请大家认。 C、你说时间我来拨。指名说时间大家在钟面模型上拨。 4、课件出示动画钟面,学生认整时,再动画演示整时到半时之间时针与分针的变化。(2次) 三、认识半时。 1、创设连续情境依次由钟面出示下午时间安排。(课件演示) 午饭——12时半 聚会——4时半 休息——8时半 2、学生观察时针与分针的指向。先说一说时针、分针分别指哪?由会认的学生在小组内负责教给其他学生认半时的方法。 3、小小发现家(学习认半时) 小组讨论这3个钟面与整时的表针指向有何不同?这3块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交流自己发现的不同与半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相同点。学会认半时的`方法。 ———师生小结: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4、请你认一认。 四、让我听听你的建议。 今天上课我带来了一位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表,请你看看他这样安排合适吗?你有什么建议给他?(课件出示“我的一天”) 我的一天 起床——7时半 上学——8时 午饭——1时半 活动——6时 晚饭——7时 看电视——9时半 睡觉——10时半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建议,并说一说自己的时间安排,渗透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 五、活动 1、我来当法官。(课件出示:3只小动物认表图) 今天大家学习了认识钟表,小动物们跟我们一样也学习了。可是,它们这会却为认时间吵了起来,想请我们大家当法官来评理,看看小法官们谁最公正。 学生认时间说出谁错了并改正。对最公正的法官进行表扬。 2、想一想。(课件出示3个钟面) 小老鼠、小猴子和小狗的钟表电池没电了,看谁能知道他们的钟表是几时停的。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捉迷藏。(出示钟表图片) 请你猜一猜谁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它吗?(学生先说谁躲起来了?再贴在合适的位置) 1时 12时半 六、实践活动。(任选其一完成) 1、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2、调查每天太阳升起或落下,大约是几时。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4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三、教学难点: 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 四、教学准备: 钟面教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2、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 (二)思索探究 1、初步认识钟面 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的知识。 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 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 2、初步认识整时 (1)出示7时的钟面,让学生猜猜是几时?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再出示5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引导观察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时针呢? (2)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教学试一试 出示三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只表上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再指名说。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 (1)继续拨时间,让学生说是几时。 先拨7时,再拨7时不到一点,最后拨7时过一点。 (2)7时不到一点 提问:这时是几时呢?小组商量,学生汇报。 (3)7时刚过一点 提问:这又是几时呢? (4)小结:像这样接近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 (5)巩固:分别出示4时不到一点和平8时刚过一点的钟面,提问:你能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大约是几时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并适当追问是怎样想的。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画了什么针,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标出的时刻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第一幅图钟面上是几时?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第二幅图呢? 追问:怎么都是10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出示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四)全课总结 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内容: 课本91—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在具体情景中建立时间观念。 2、使学生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看整时,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会应用。 教具:实物钟表、钟表图片。 学具: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仔细听好了。 你早上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生:6点半、7点……)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 (生:听家长说的、看钟表的……) 要想知道这些时间我们就要学习认识钟表。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有关钟表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请优等生介绍:钟表上有数、有长针、有短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长针短针 谁还有补充? (生:钟表上有大格、有小格……)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格小格 2、指导观察: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钟表。 拿出你的钟表。请仔细观察钟表上的数。 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钟表上有12个数。还有学生会边说边比划数是按照这样的方向排列的。) 你知道钟表上的长针、短针分别叫什么吗? 长针叫分针,用手指一指你的钟表上的分针。 短针叫时针,用手指一指你的钟表上的时针。 钟表上每两个数之间是一个大格,数一数钟表上共有多少个大格? (生:有12个大格。) 你知道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生:共有60个小格。) 有关钟表上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 引导学生明确时针就是表示几时的。 3、认识时间: 出示钟面图: 8时3时6时 这几个时间你们认识吗?分别是多少? 你是怎么认识的? 想一想这些时间你在干什么? 仔细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分针指向几? (生:都是指向12。)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是因为分针都是从12出发正好走了一圈,又指向12。) 分针指向12就是整时,也就是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写时间: 你会认时间,会写时间吗? 我们来看第一个时间是8时,我们先写一个“8”再写一个“时”。 时间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电子表的显示方法。 这种表示方法是这样写的“8:00”。 你见过这种表示方法吗?在哪见过的?你可真会观察。 你想试试吗? 请你把后面的.两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 找两人板演,其他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认识钟表的方法是什么?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下面就我们对这些知识进行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师拨表学生报时: 现在我要观察一下哪个同学眼睛亮、嘴巴巧,我拨钟表你报时,抢答。 2、师报时学生拨钟表: 咱们班的学生个个眼睛亮、嘴巴巧脑子转的快,现在我要看一下你的小手是不是很灵活,准备好你的钟表我报时你拨钟表。 请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3、课本92页内容: 请同学们赶快收拾好学具,快速打开课本92页,请同学们独立用两种方法把图中的作息时间表示出来。 教师逐一批改及时反馈指导。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内容: 教科书84、85页,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让学生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通过对古代计时器的了解,培养爱国精神和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课时安排: 1课时—————————认识钟表和表面 2课时—————————识读整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 白纸、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认识钟表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瞧,他来了! (课件演示:教师描述:天亮了,太阳公公早早就起来了?)? 2、这就是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新朋友——小芳。 3、指导看主题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钟表。 4、小芳是几时起床的?你是怎样知道的?(看挂钟) 5、小芳7时就起床了,她有没有赖床?师:对,我们要学小芳按时起床,上学才不会迟到。 6、今天我们和小芳一起来认识钟表。揭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子表面。(课件显示钟表图) (1)、观察钟面和电子表面: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观察的对象,可以观察钟面,也可以观察电子表面,同位同学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师参与共同研究。 (2)学生交流,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①有1~12个数字。(指给孩子们看) ②有2根针,长针和短针。(课件标注) 电子表: ①由数字表示时间。 ②中间有2个点会闪烁。 教师小结:刚才通过观察我们知道,钟面上有2根针,有12个数字。 三、活动巩固 自己画一个漂亮的钟表。 1、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已经知道的了钟表的构成,那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拿出一张白纸和彩笔,画出一个漂亮了漂亮的钟表好不好,老师看谁画的漂亮。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画表。 3、收集出漂亮的表展示。 四、知识拓展 请学生看教科书85页“你知道吗?”部分并讲述,是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培养爱国情操。 第二课时 识读整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件非常有用的计时工具———表,那怎样用表来计时呢?大家想不想知道? 二、引导学习 (用钟面模型展示) 1、先出示8时的钟面,提问:“这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同时写出“8时”并教读法;然后出示3时和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并在练习本上写出来,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出3时和6时。 让学生知道6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在同一条直线上。 2、引导学生观察8时、3时、6时,问:这三个钟面上的分钟都指着哪个数字?时针又分别指着哪些数字?然后分组讨论:“怎样才能准确地很快地看整时的时间?” 学生可能回答:8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3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 6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学生也可能回答: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从1到12的任何一个数,指向几就是几时。 教师小结: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3、认识时间的第二种写法。 (1)、教师提问:“你知道8时在电子表上怎么表示吗?”当学生说出以后,再出示8:00,验证学生的说法。 (2)、让学生想:3时和6时在电子表上的表示方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来,指名板书3:00和6:00。 三、巩固练习 1、师:大家现在都学会看表了,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小明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他在什么时间都在干些什么呢?(出示图片) 2、引导学生看时间和事件并将时间写在练习本上,练习对时间的书写。 通过提问“小明9时在做什么”使学生初步知道一天有两个9时,渗透一天有24小时。 四、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认识了表示整时的时间,并学会了表示整时的时候,有两种表示方法。你学会了吗?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7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认识钟表的基本结构,知道钟表是表示时间的工具。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了解时间的意义。 3、帮助幼儿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时间哥哥》;钟表卡片,记录时间的工具。 学具准备: 钟表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时间哥哥》,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时间哥哥的房子里面有什么呢?” “时间哥哥教小动物们认识了什么?”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钟表的种类。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钟表。 (2)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卡片,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如,座钟,挂钟,闹钟,手表,怀表等。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钟表的结构。 教师请幼儿观察钟表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认识并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如,表盘,表针,数字等。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不同,认识钟表上的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什么?” “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两根针有什么不一样?” “又短又粗的这根针叫时针,又长又细的这根针叫做分针。” 4、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钟表的功能。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家里有钟表吗?” “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 “为什么那么多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5、教师小结:钟表是计时的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事情,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认识了钟表,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6、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他记录时间的工具。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自制钟表。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在教区里投放废旧钟表引导幼儿拆装。 (2)教师让幼儿画出不同的钟表并涂上漂亮颜色。 (3)园内完成《操作册》第19、20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引导幼儿在去商店的时候观察不同的钟表,回到家与幼儿一起画不同形状的钟表。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19、20页。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8一、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实物钟表4块,幼儿人手一个钟表模具。 2、录音机、磁带。 3、太阳娃娃头饰、一教师扮太阳娃娃 4、彩笔、长布、小篮子。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天线宝宝乐园”去做客,你们高兴吗?(在《天线宝宝》音乐伴奏下幼儿做活动前的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一教师戴太阳娃娃头饰,扮太阳娃娃)说: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礼物,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引出课题并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师: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的?(长短、粗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加深巩固)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师: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师:请小朋友上来把分针拨1圈,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师总结: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对比时间为12点、1点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师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 师总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3、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玩游戏“我说你拨” ① 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相互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②每组推举1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的又对又快。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1、师: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2、教师归纳: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朋友认识了钟,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你们记住了吗? 六、延伸活动:尝试设计钟表。 师:让我们来当小小设计师,自己尝试设计各种形状、不同时间的钟表。(幼儿在轻音乐伴奏下自由在布上设计钟表,画玩后展示给客人老师) 师:今天太阳娃娃送给我们的礼物帮助我们学习认识了钟表,那我们把设计的钟表回赠给太阳娃娃好吗? 太阳娃娃:谢谢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把它贴到外面的走廊里让其他的小朋友也来学习认识钟表好吗?跟我走吧!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9教学目标 : 1、感情朗读,初步感受三峡的自然风光,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学习积累语言。 设计指导思想:主体、开放、个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前准备: 音乐渲染气氛。播放《三峡,我的家乡》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1、快乐地读课题。(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欢快的歌曲,《三峡,我的家乡》,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课文。 2、了解课题。 (1)猜一猜:你知道三峡在哪儿吗?三峡这名字是怎么来的? (2)出示示意图,知道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名字来历。 长江三峡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所以称它为三峡。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设计意图:加强语文学科与音乐、常识等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二、通读 假如,让你搭上作者的船去游览长江三峡,你会喜欢上那儿吗?为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读书。反馈,随机正音。板书:山奇水急船险神女峰的传说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大背景,尊重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三、读悟: (一)、(赏读山) 1、神女峰只是长江三峡万重山中的其中一座,那就让我们先来欣赏描写山这部分的内容。请大家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什么地方能看出三峡的好奇?在有关的词句上圈圈、划划、点点。反复地读,结合自己圈划的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2、学生读读、说说、充分展开过程。教师参与其中帮助与引导,和学生共同学习。 (1)重点交流,反复读悟:(读和说) 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出示画面和文字)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座山峰一个模样!(出示画面和文字) (这三个有的可以怎样读啊?指生读---评价:为什么读的这么慢啊?还可以怎么读?为什么?) 3、是啊,我们读书就得这样,要读出自己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第二段,想想三峡的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指生读。师生评议。 4、听同学们读的那么有滋有味,我的.嗓子又有点痒痒的了,我也来试试吧。不过,我可不用看书,请每位同学当评委。教师随着音乐范背第二节。 5、学生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可配乐) (二)赏读水和船 下面的水和船两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选一段,像刚才一样,一边读一边圈圈点点,读出自己的理解,结合圈点的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再反复读读,还可以试着背背。 随机指导朗读。 (1)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不由教师指定。 (2)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不做过细的技巧指导。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象展示,进一步加深感受。) 设计意图:以人为本,让学生有自由的选择权和充分的自主权;注重读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运用。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和主体的教学模式。 游览到这儿,我们已经深深领略到了长江三峡的无限风光:山奇水急船好险,怪不得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出示句子并朗读) 让我们也来深深地赞叹一声 四、小结: 是啊,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神采飞扬,所以,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都为三峡那壮丽的景色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前不久我们刚刚学过李白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一起来背背。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对长江三峡美丽景色的赞美,抒发了自己欢快的心情。带着这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读读课文1-5自然段。 五、推荐一首词: 忆三峡 长江美,最美是三峡。 山奇水急风光好, 船行浪尖别样险。 能不爱三峡? 六、课堂作业 1、背诵课文中写山、水、船的其中一段。 2、摘录课文中描写山、水、船的词句。 3、用简笔画画一幅《百里三峡图》 七、实践作业 。 1、回家把你心中的三峡风光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2、搜集长江三峡的图片资料、神话故事或赞美三峡的歌曲,两周后在大阅读课上举行《话说三峡》主题活动。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10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寓言特点。 小朋友,大家以前都听过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什么是寓言?(出示) 板书课题:27《揠苗助长》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标出寓言有几个自然段?每几个自然段句话。用“△”勾出的生字,。用“-”勾出生字组成的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问同桌同学。 (2)、用“~~”画出写的好的句子。 (3)、在不懂的地方加上“?”。 (4)、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合作学习。 交流记字方法。 3、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说一说有几个自然段,第1、第3自然段有几句话? (2)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等。如有不准确,老师给予纠正。 (3)认字。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4)交流记字方法。 (出示)区分“截、裁”。 (5)质疑:你还不明白那个词的意思?揠、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白费……学生解释,教师相机补充。 大家弄明白了字词的意思,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三、理解课文,感悟寓意。 1、同桌读课文,互评互纠正。读后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同桌互读、接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看读)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提示) 4、学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学生选词说话: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白费、自言自语…… 四、感悟,换位发表看法 五、写字指导。 1、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焦”上的“隹”字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可以这样提醒学生,计算要用眼睛。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 “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2、教师指导、范写。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 “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阅读。 1、把这个寓言讲给爸爸妈妈听。 2、中国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寓言,让我们动手去找一找、读一读吧!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11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习作训练,教材前面一段话先介绍什么是见闻及见闻的场所;接着讲这次作文的要求,从许多所见所闻中选一件写一话;最后提出这次作文的两点具体要求,一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二要写清楚见闻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次指导学生写见闻,因此,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懂教材,了解什么是见闻,哪些是新鲜事,引导学生通过回忆,选好作文的`材料;其次,要结合三级作文训练要求,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连句成的方法上,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组织材料;再次,在教学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思想教育,进行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教育。 二、 教学目标 1、 懂得什么叫“见闻”,哪些是新鲜事。 2、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 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 结合习作训练,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赞扬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风尚,讴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成就等思想教育。 三、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指导审题。 ① 揭题,了什么叫“见闻”。 (什么叫“见闻”?“见”就是看到的,“闻”就是听到的;“见闻”也就是看到的或者听到的事情。 ② 读文,明确哪些是“新事”。 A 读课文第一句,思考: 课文向我们提示了“见闻”的哪些场所? 指导:“见闻”一般指自己家庭以外所看到、听到的新鲜事。 B 出示判断: 下列材料,哪些属于新鲜事?哪些不属于新鲜事?为什么? a) 老师带我们参观开发区,我们见到了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b) 村民集资新修了一座庙,许多老太太来烧香菩萨,不海豹小朋友围着看热闹。 c) 星期天,我跟随爸爸妈妈逛义乌小商品市场,市场很大,小商口琳琅满目,习东西的人大包小包提了很多,人人都喜气洋洋。 d) 上学路上,我看到一个小偷被人抓住了,送到派出所去。 e) 学校组织了援建“浙藏希望小学”捐款仪式,同学们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捐了出来。 f) 班上有名的“小调皮”今天美术课被美术老师批评了,老师还扣了我们班里的纪律分,同学们都指责“小调皮”损害了班级荣誉。 g) 住在乡下的家新装了电话机,还打算买一只BP机。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12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难点:将优美的语言通过积极的想象变成美丽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对荷兰风光的憧憬之情。理解文章词句,体会词句的美、文章的美。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在我们这本书的第一组课文当中,我们领略了漓江之水的静、清、绿,感受到桂林之山的奇、秀、险;观赏了金华双龙洞的独特、神奇;更饱览了七月天山的奇丽景色。那么,除了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这些优美风光,你还知道哪些美丽的景物呢?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生发言) 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啊,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也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游玩,这是欧洲的一个美丽国度,在这个国家有很多的花,尤其是郁金香,多达200多个品种。还有水仙、风信子……每年的三月到九月,这里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被人们称为“花之国”(课件出示)。不仅如此,这里运河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风车随处可见,于是又有“水之国,风车之国”(课件出示)的雅称。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根据回答课件出示:荷兰) 是啊,荷兰不仅是水之国、花之国,荷兰的牧场更是辽阔无垠,占全国领土的三分之一,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牧场之国”(课件出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荷兰的牧场。(板书、读题) 看到“牧场”这个词,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同学们的想像力很丰富,现在我们就赶紧牧场之国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吧。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先请一位同学把阅读提示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指名读) 大家听清楚了吗?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要求自由读读课文,要注意(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要字字入目; 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词语) 毛毡 镶嵌 模样 羊圈 牛犊 骏马 牲畜 公爵 吆喝 呼噜 哞哞声 极目远眺 膘肥体壮 仪态端庄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默默无言 3、学会了字词,咱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美美地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感情读出体会,同时用笔划你喜欢的句子。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所选段。 三、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 1、学生间交流 2、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怎么读?指导朗读) 四、小结升华,感悟牧场之美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多次的说这句话呢?(其实这不仅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由衷的赞叹。) 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许许多多花牛的家园就是真正的荷兰!成群的骏马的王国就真正的荷兰!羊、鸡、猪……的天堂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的静谧、恬美就是真正的荷兰! 好一幅优美的、动人的、动物与环境与人的和谐画卷啊!此时,我们和作者一样发出了由衷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好一个牧场之国!(看板书说) 让我们一起从图片中再去欣赏一下荷兰美丽的风光吧。 五、小练笔 如此美丽的牧场,作者就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了,相信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一定也学会了许多吧。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 试着写一写(任选一题): 1、这就是真正的新桥三小! 2、这就是真正的家乡的桔园。 板书: 22、牧场之国 黑白花牛的家园 成群骏马的王国 真正的荷兰! 绵羊猪群的天堂 静谧恬美的夜晚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13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教育学生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2、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 3、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并口头联系实际学习、生活谈感想。 教学难点: 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并口头联系实际学习、生活谈感想。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揠苗助长 齐读课题。 2、这则寓言的作者是孟子,他和孔子一样都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 3、“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揠”是拔的意思。 (“揠苗助长”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1)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指名回答。 (这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2、教学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 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⑵从哪些词语看出种田人很焦急?用横线划出来。 指名回答。 板书:巴望 好像 焦急 ⑶“巴望”是什么意思?(盼望) 为什么不用“盼望”而用“巴望”?(为了说明他当时心情十分焦急。) ⑷第一自然段讲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也就是讲清了“拔苗助长” 这件事的起因。 板书:起因。 ⑸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种田人焦急地想帮禾苗长高。) ⑹读的时候要体会种田人什么样的心情?(焦急) 指名读,齐读。 3、 教学第二、三自然段 (1)种田人一心想帮禾苗长高,他想出办法了吗?让我们一起看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2)他有没有想出办法?(有) 哪个词语说明他好不容易想出办法?(终于)板书:终于 他想出了什么办法?(拔苗助长) 他有没有考虑一下这个办法好不好?(没有) 从哪个词语看出他没考虑?(急忙)板书:急忙。 为什么他只想出拔苗助长的办法,而没有想出别的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 (因为他只想让禾苗长高。) 他拔禾苗干了多少时间?(“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板书:筋疲力尽 (“筋疲力尽”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 (3)他干得“筋疲力尽”后,回到家里自我感觉如何?(很得意,自认为力气没白费。)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总算”)板书:总算 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 (4)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教学第四自然段。 (1)第二天,他的儿子到田里一看,发现什么? (禾苗都枯死了。)板书:禾苗都枯死了 (2)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 (拔苗助长会伤了禾苗的根,使禾苗枯死。) (3)齐读四自然段 5、四人小组讨论:种田人错在哪里? 小结:禾苗是不能拔高的,违背了它的生长规律。 板书 :急于求成 违背规律 6、朗读课文 三、联系实际谈寓意。 1、学习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让学生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来围绕课文内容谈。 2、请你举一举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来说明你懂得的道理。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若举不出,则出示下列例子。 (1)有一次,老师叫我背诵一篇课文。我没有先理解就急着背课文,结果花了很多的时间也没有背下来。 (2)有一天上午放学,我饿着肚子回家,发现妈妈还没回来,就炒冷饭吃。我把煤气灶的火开得太大,结果把饭烧焦。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寓言《揠苗助长》,同学们从中懂得了不少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要像那位种田人一样犯同样的错误。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练习一。 板书设计: ya 揠苗助长 起 因: 巴望 好像 焦急 经 过: 终于 急忙 违背规律 拔 筋疲力尽 总算 急于求成 结 果: 枯死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14一、朗读课文的指导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一篇课文,读好课文是基础。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很不错的。《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生字较少,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所以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困难。难的是有感情的朗读。哪些地方快一点,哪些地方慢一点;哪些地方重一点,哪些地方轻一点学生还没有那么清楚的概念,所以读的时候老师要做一定的引导和示范。 例如,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老师先是请了一位同学来朗读,之后老师就说到了乌鸦喝不着水很着急,接下来是要求学生用着急的语气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但这时候学生就犯难了,什么样的语气才是着急的语气啊?所以啊,老师可以示范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并加上动作。哦,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就会模仿着老师的语气和动作来读第一自然段,对接下来学生的'表演读也很有示范作用。对于重读的地方,如“到处”就可以提醒一下学生,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怎么办呢?” 第一自然段到第三自然段,随着事情的发展,小乌鸦的心情也是不断变化的。口渴,但到处找不到水很着急,找到水了很高兴,但又喝不着,就更着急了!后来呀,通过自己的努力,乌鸦终于喝到水,又高兴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种变化,让他们的语气随着乌鸦的心理变化而变化。 我们都说,朗读要有层次感。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课文的时候,我们是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后来老师抓词语深度解析后,让学生理解了思想感情,这时候就该让学生把感情和朗读联系到一起,通过读的变化,理解也会不断深化。 所以,朗读的层次性很重要。 二、教学设计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做到不脱节,不串讲,过渡自然。分析问题从整体着眼,避免问题太碎,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要抛弃掉老师挨句挨字的讲解,要保存下语文最美好的感觉。语文是整篇文章带给我的感动与启发,而不是咬文嚼字就能带来美感。所以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学习是比较好的,既照顾到了低段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又能很好保存语文的味道。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利用多媒体制作精美的课件,播放生动有趣的视频,这些都是孩子最感兴趣的。 3.向学生抛出问题的时候,不要简单的问是不是,或者是简短的问句,这都是不利于学生思考的。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比如第二自然段,我们本来要问学生的问题是“为什么看到许多小石子就想到办法了?少许小石子行吗?许多石块行吗?”好的做法就是把这几个问题同时抛给学生,而不是简单地问行不行。 4.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思路清晰,逻辑明了。引入新课和自然段之间的过渡要做得自然,语言精简,切忌啰嗦。评价学生的语言要丰富,不要简单的好、棒、对。要说出学生具体好在哪里,什么样的语言对他们是有激励性的或者有正确导向作用的,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所以平时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些方面。 5.板书方面,虽然有多媒体辅助,但书写这一块,老师的示范作用还是很大了。所以还是要有一定的板书。书写不需要太多,但书写一定要规范、漂亮,这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最基本的素养。 三、重难点的突破 本课的重难点之一就是——乌鸦是怎么样喝着水的? 前因后果书上说得很清楚,但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抽象。课文里描写乌鸦喝着水的句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渐渐”是什么意思,这对他们来说估计还是有点抽象。所以,这个地方设计一个小实验,既有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动脑和动手的乐趣,进一步也就懂了“渐渐”是什么意思了。 这个实验就是还原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老师要准备的是瓶子(装有半瓶水)及小石子若干,请学生亲身实验,像小乌鸦一样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仔细观察水是怎样升高的。学生自己动手做了,也观察了,最后还让他们说,一下子就理解了。这儿用实验代替讲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我们主张的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年级不太可能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但我们可以做的至少是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觉得有趣,那就是好的了。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第一就是朗读的层次性不够,组织教学还有待提高;其次,时间分配不恰当。复习旧知的时间过多,导致新授的时间很紧张,最后下课的时候还有一点内容没讲完。然后,朗读的示范做得不是很到位,或者说没有给学生做很好的示范。最后,指令不明确。比如让学生读课文就是叫他们读,没有说明要求,要怎样读。对于低段的学生,一般要求的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最好是能有感情的朗读。这些都是在学生读之前老师就应该说到和提醒的。这些方面,我还做得不够好,所以还要好好学习,好好改进。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15教学设计思想: 寓言《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 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这则寓言执教者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录相,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再通过游戏“勇敢者闯关,”由小老师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同学们理解了课文内容。跟着执教者设计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了课文内容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校园网自由讨论并交流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像《揠苗助长》的事情吗?说说还知道哪些寓言?小组表演课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一.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3。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三. 教学准备:课件 四. 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以旧引新。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什么是寓言呢?在二年级我们学过哪些寓言?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13课寓言二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2。带着问题我们来看看《揠苗助长》的录相(进入网站) 过渡: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3。点击课文自学。 自学要求: ①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②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1。游戏:勇敢者闯关,小老师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2。完成课堂练习。填空:古时候有个人,巴望 做法 结果 3。指导朗读 ① 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② 指名朗读,问: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③ 指名读全文,评议,全班齐读全文。 三、讨论:读了这则寓言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进入校园网) 四、理解寓意 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像《揠苗助长》的事情呢?今后该怎么做? 五、表演寓言,锻炼能力 六、课外延伸 1。 你还知道什么寓言? 2。欣赏寓言,说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16一、教学理念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贯彻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复习原地运球,学习直线运球)和接力跑游戏,均选自省编中学《体育与保健》教材第一册内容。 球类运动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选择直线运球技术作教材,是依据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 本次课是篮球运球的第2课(共5次课)。第1次课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篮球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为本次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一(x)班和初一(x)班的男生,共40人。该两班男生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篮球运动,篮球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他们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只是有些过于好动,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因此要设计好课的组织工作。 四、重点和难点 依据直线运球技术特点和学生的球感水平,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为快速直线运球的触球部位,难点是快速运球中手指、手腕对球控制。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篮球原地运球、直线运球的技术原理及作用,能正确区分原地运球和直线运球的不同之处。 2.技能目标:85%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原地运球技术,75%以上的学生在一定速度中能正确运用直线运球技术;通过接力跑游戏,发展速度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篮球运动的兴趣,并在接力跑游戏中培养互相鼓励、共同进取的精神。 六、教学方法 1.完整法:在主教材教学之前,采用原地各种变化的完整性运球练习作为铺垫。 2.讲解法与示范法: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和直观示范,使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球的反弹角度与手按(拍)球的部位有直接关系”等技术原理,进行直线运球教学。 3.竞赛法:接力跑游戏的教学采用竞赛法,营造团结互助、奋发进取的氛围。 七、课的时间 一课时 45分钟 八.授课类型 新授课 九、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 (9分钟) 1.内容安排:螺旋形跑、球性练习、自由展示球性练习 2.设计意图: 通过螺旋形跑达到活动身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作用;通过球性练习为要学的运球技术做准备;通过自由展示练习,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基本部分 (32分钟) 篮球运球练习接力跑游戏 (1) 篮球运球练习(20分钟) ①活动安排:体会各种变化的原地运球——直线运球教学——讨论“如何让篮球按照运球者的意图而动”——根据不同信号直线运球——直线运球追逐 ②设计意图 首先,运用各种变化的原地运球练习,改进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改进手腕、手指对篮球控制能力,在运球中要求学生养成观察前方的良好习惯,为主教材教学做铺垫;其次,在学生基本掌握直线运球技术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如何让篮球按照运球者的意图而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根据不同信号进行直线运球练习和直线运球追逐,能使教学步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递进,有利于达成运用技术的教学目标。 (2)接力跑游戏(12分钟) ①活动安排:试跑体验——赛跑+答题——相互评价 ②设计意图: 首先,试跑体验是为正式比赛所做的身体上、心理上和路线上的准备。其次,在每一次竞赛间隙提问一些有关体育知识的问题,让比赛负队的学生回答,如能正确回答则由负转平,重新竞赛;这样一方面可以学习体育知识,另一方面也能给负队一次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获取胜利和成功的机会,同时可以调节学生的生理负荷,避免强度过大。最后,对每一次答题和比赛结果,首先让同学互相点评,最后教师再总评,以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 (三)结束部分(4分钟) 1.内容安排:放松走——游戏(笑与不笑)——小结与鼓励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17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3、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爱乡、怀乡之情。 教学重点:在阅读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经历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领会“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的丰富含义。 课前准备: 1、推荐诵读王维的《归崇山作》一诗,了解诗意。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启发,入情入景 引出课题:家乡的桥 二、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配乐自由读全文。 2、围绕“家乡的桥”,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3、归纳板书,梳理课文。 三、品味语言,积累运用(随学生的兴趣点调整教学环节,组织教学) 1、教师引读文中描写桥名的语句。 2、品读王维的诗句,理解“撷取”的含义。 3、播放媒体,欣赏不同字体的桥名,感受中华书法艺术品的美妙,体会儿时坐船、看桥名、听故事的情趣。理解、积累“飘逸潇洒”、“刚劲雄健”。 4、指导朗读,抒发阅读感受。 5、欣赏家乡小桥的造型,借助课文语言,选择感兴趣的桥,介绍介绍。 6、欣赏作者儿时在桥边玩耍的情景描写,指导朗读,体会惬意与难忘。 四、根据板书提示,总结课文。 1、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2、创设情景,表达感受。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18一·导入: 由生日歌导入,师生同唱。 二·新授: 1·课文给大家再现了两个什么样的场面? 2·孩子们为什么兴奋热闹起来?他们当时是什么样的心理? 3·孩子们的和自豪主要表现在那一段? 4·你有这样的心理吗?讨论 5·老师也有过这样的心理,出示自己的受难日礼物,这是我孩子生日时送我的礼物,受难日礼物,你们都送过父母礼物吗?在什么日子里送的?为什么要送礼物给爸妈?学生回答,并讨论 6·我们来看看这节课上,当老师问谁知道父母生日这一问题是孩子们的表现吧。 7·孩子们问什么沉默? 8·沉默的这一分钟里他们在想什么?小组讨论并回答 9·教室里沉默之后又热闹起来,为什么?这次的热闹和一开始的热闹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并回答 10·这节课有效果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11·“极为珍贵的东西”指什么?你认为孩子们认识到了吗?讨论并回答 12·“这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这享受指什么? 三·课堂反馈 这片沉默给了老师( ) 这片沉默给了父母( ) 这片沉默给了我们( ) 四·课堂小结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要知恩图报,齐诵《游子吟》。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19【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寓言的写法──简短的故事里寓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2、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幸。 3、学习本文精美的语言。 【重难点】 重点: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幸。 难点: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幸。 【教学设想】 1、学生对寓言这种体裁比较熟悉,可以从以前学过的寓言导入,然后通过比较了解寓言的特征。 2、故事学生比较喜欢,但本文重点与难点之处在于:寓言与人生的关系要弄明白作者着意表达的是人生中的道理。可以让学生对故事提出问题,探究思考,然后再提示出寓意,最终要让学生明白,效果应当比较好。 3、本文语言精美,可以通过反复朗读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过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故事里寓含的道理。 (这个环节可让学生温习旧的寓言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上网或图书馆查阅说一点新的寓言 。) 如《拔苗助长》,真有那么傻的农人吗?那么这个故事想告诉人们什么? 2、小结寓言的特点: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戒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精悍,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多采用拟人、夸张、想象等手法,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今天学的是现代寓言。 二、揭题审题 本文题为《人生寓言》,发现没有?在寓言的前面加上了人生二字,读后思考,为什么要加这二字?(这个问题可以放在最后解决,当作一个悬念) 三、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嬉戏(xī) 禀告(bǐng) 厄运(è) 慧心: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这里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啬。 闲适:清闲安逸。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四、学习《白兔和月亮》 1、故事内容复述。 2、问题探究: ⑴ 白兔对待月亮的前后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月亮原先不属于自己,现在属于他了。 你能从文章找出一个关键词来说明吗? 得失之患。 得到月亮不就是好事么?为什么又成为患? 再比如,白兔得到了青草,有东西吃了,当然高兴了。为什么得到这么美好的月亮却反面担心呢? ⑵ 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为什么不题为《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 白兔拥有青草,就像天空拥有月亮一样自然而然,而拥有月亮实在是不配拥有。 以《白兔和月亮》为题,因为传说中,月亮中有白兔,顺着这个意思写。 讨论后,就可以明确认识到:小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这样的拥有,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物的主人,其实也是物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白兔和月亮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了白兔呈现两种不同的心态,拥有月亮反而不是好事。 ⑶ 文中有句话说: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这里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的慧心已泯。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现在泛指智慧。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也是本文加上人生二字的意义所在,作者写作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人生的道理。 3、大家可不可以从这故事中也想想自己生活中类似的事? 让学生说说和白兔类似的事。如捡到很多钱 (通过扩展,让学生明白人生的道理。) 寓意提示──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五、学习《落难的王子》 导入:周国平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1、故事复述。 2、问题研究,寓意提示: ⑴ 王子没落难前听到别人遭受厄运是怎么说的?自己落难时他又是怎么说的?各反映了他的什么心理?生活得如何? ⑵ 文中主人公为什么设置为王子?怎样的王子? 生性脆弱。 ⑶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这是落难王子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王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 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⑷ 天哪,太可怕了在别人落难时,王子落难时,我落难时三次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表明,任何人遭受厄运时都得承受,而且都能承受! ⑸ 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说说你自己或身边的哪些人怎样坚强面对不幸的? ⑹ 天有不测风云若今后你遇到厄运你会怎样做? 3、有关厄运的名言积累: 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日本谚语 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 ──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 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富勒《至理名言》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塞内加《论天意》 六、两篇寓言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 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七、课外练习 读几则寓言,然后说说寓意。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20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学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学练空间,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 本节体育与健康课的主教材是新授技巧前滚翻,身体素质多级蛙跳和俯卧撑练习。前滚翻的学习要求是,由蹲的姿势开始,两手向前撑地,两脚蹬地(腿伸直)同时提臀、屈臂和低头,使头后部、背、腰和臀部依次着地,当背部着地时,屈膝团身,两手抱小腿,上体迅速紧跟大腿,向前滚动成蹲的姿势。 身体素质多级蛙跳和俯卧撑练习是在设置模仿青蛙的情景下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愉快地学习锻炼方法,同时锻炼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弹跳、协调等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尽可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氛围,让学生有自主学练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通过自己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完成教学目标。 三、学生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进入了青春期,活泼好动,认知能力表现欲望增强且普遍对体育活动热情较高。从以前的教学来看,对于“规范”的技 术教学,学生们学习兴趣一般较低,因此,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情景教学,在设置情境下,是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运动,学习技能,增强体能。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蹬地团身。 教学难点:团身推手。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及动作的基本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初步学习前滚翻的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多种滚翻练习形式,发展学生的灵巧、柔韧、协调的身体素质及平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觉积极参与练习,在愉悦中掌握技能,学会健身方法和互相互学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六、教法分析: 采用设置游戏、练习对比、讲解示范、设置疑问、分组练习、自评互评、竞赛等教法。练习法主要用于学生反复的重复动作,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学习体会技术。游戏法是学生较喜欢的学习方法,在本节课的准备部分中做游戏“喊数抱团“是在设置的情景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讲解法是通过设置情景,传达老师的情感,运用讲解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情绪。在练习中,不断对比、评议学生的动作,激发学习兴趣。示范法是在教授前滚翻动作时,采用侧面示范给学生以正确的表象,并讲解要领,以便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的要求,养成观察的习惯。 七、学法分析: 重启发诱导,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有一时的让学生自主锻炼,自我检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准备与结束部分运用音乐伴奏、肢体语言对学生实施美育。 八、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遵循青少年的兴趣性规律、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和生理机能工作能力变化规律,设置情境教学环境,以提高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整体学习效果。课前准备时,就将场地画好,体操垫摆好,整队让学生养成好的纪律意识又为课的导入做好铺垫。本节课的基本教学过程分四部分: 1、开始部分:教学常规——集合整队,报数,队形队列。 2、准备部分:游戏:喊数抱团,健身操(1——7)。 3、基本部分:前滚翻,身体素质练习:多级蛙跳、俯卧撑。 4、结束部分:行进间操 ,师生评价。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21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 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 的植树问题。 过程目标: 1、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 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四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但这种能力不是那么强,在学习中很难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但学生的合作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在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完成学习任务。适当的鼓励是激励学生学习,克服困难的最好方法。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们看到过“道路两旁每隔一定距离会种有树”,但是,在这样的现象中包含哪些数学概念他们是不清楚的,需要教师针对此予以明确;在数学知识方面,他们知道“依此类推”和“除法的意义”,像“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他们可以通过计算和画图的方法解决,只是对这些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猜谜导入揭题 师:“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师:对,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请你们伸出右手,五指张开,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间隔数为4。(师伸出4根手指、3根手指、2根手指)现在有几个间隔? 师:生活中“间隔”随处可见,比如,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个间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与间隔有关的问题——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手为素材,初步感受手指数与间隔数有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激发探求植树问题的欲望。 二、经历探究,发现规律 1、激趣引入,启发探究积极性 (课件出示)出示江口小学为绿化环境的招聘启事及设计要求 招聘启示 学校将进行校园环境美化,特诚聘环境设计师一名。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江口小学 20xx.6 设计要求: 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等距离植树,两端要栽。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22【教材简析 学路 教路】 《失物招领》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一年级一班的小学生到植物园旅游留下了一些垃圾,经过老师的巧妙教育,使学生主动改正了错误。所以它是是环保教育不可多得的篇章。根据教材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为什么要这么叫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明白蓝天白云、碧水清风、红花绿荫等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爱护、去延续 【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垃圾废品。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扣题设疑,结合生活解题 1、出示课题: 失物招领 学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你丢过东西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对!丢失的物品就叫失物。 现在你知道在火车站、机场、公园等公共场合的失物招领处的作用吧。 3、学生再次读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 是谁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被失主认领的呢?失主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初读课文 1、电脑出示动画,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 (小朋友丢的垃圾) 2、明明是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跟小朋友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学生字: 读准字音,认记字型,读好轻声音节。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多媒体出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⑵ 正音,注意读准: 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 后鼻音韵母的字:同、工。 ⑶ 摘掉拼音小帽,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⑷ 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 (边读边想) 3、标好小节: 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告诉同学们,你知道什么? (学生读后交流) 2、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 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⑴ 去过深圳仙湖植物园吗?你能学张大爷的样子,介绍里面的一些植物? (学生边说边出示仙湖的录像) ⑵ 觉得仙湖植物园美吗?怎样才能让这么美丽的环境保持下去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讨论,老师归纳) 六、作业 1、自由读课文。 2、与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植物的图片和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2、学生之间交流所收集的有关植物的图片及资料。 3、读1~2自然段。 二、学习3~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3~8自然段。 2、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 划下来。 出示唐老师的话: 指导朗读。 唐老师说话时的语气怎样?平时,老师在什么情况下会严肃地说话? 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 老师示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齐读。 3、小组合作学习: ⑴ 再读5~8自然段,边读边想边议: 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 ⑵ 失物招领中的失物本来是指丢失的物品,在这里老师为什么把同学们丢的垃圾称为失物,让同学们去认领?唐老师的用意何在? 4、启发情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⑴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⑵ 如果你是这些乱丢垃圾的同学当众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5、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失物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⑴ 指名读第7段,随时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⑵ 别的同学一边读一边想: 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小组自由朗读,读后讨论: 他们领回自己的东西了吗?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 (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6、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他们会怎么想?谁能出来扮演一下他们? 三、写字指导 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 队字的双耳旁,要强调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来。 级的横折折撇要写平稳。 四、作业实践活动 找失物: 找一找在自己的校园内或住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桶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3、出示课后读读比比: ⑴ 学生自主读一组,比一组: 读,积累词汇。 比,区分每一组字。 ⑵ 老师利用部件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⑶ 进行口头组词。 4、汇报交流上节课的实践作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朗读全文,边读边想一⑴班的小朋友下次再出外活动他们会怎么做? 2、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如果有,今后应该怎样做? 三、拓展 1、演读课文: 出示道具──一袋垃圾、废品等。 指名学生表演课文,并随机进行指导。 2、齐读环保歌: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不能随地扔垃圾; 你拍二、我拍二,上街买菜用布袋; 你拍三,我拍三,节约用水在每天; 你拍四,我拍四,随手关灯要牢记; 你拍五,我拍五,不能浪费一粒谷; 你拍六,我拍六,废旧电池要回收; 你拍七,我拍七,纸笔用完才废弃; 你拍八,我拍八,爱护小树和鲜花; 你拍九,我拍九,要和动物做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环境从我起。 三、总结谈话 谁不想听到鸟的欢唱?谁不想闻到花木的芬芳?谁不想生活在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风景优美的环境中?想拥有这一切,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来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作业 请每个小朋友都来做一个环保大使,把你所知道的每一点一滴的环保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23【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 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反馈: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小组讨论: ⑴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⑵ 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松鼠》一文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⑶ 你喜欢松鼠吗?请你结合课文介绍的顺序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 3、经过小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互相质疑,解疑) 4、能言善辩: 下列有两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试与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⑴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处活动,因为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觉,只要有人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松鼠的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个。 ⑵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五、拓展延伸 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2、仿造《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鲸》。 六、作业布置 改写。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 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 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 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王 林)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24合作学习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增强团结及交际的能力。此教学模式跳出了传统束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还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激发其创造性。而我们的农村初中传统的语文教学却不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广大的农村教师往往习惯于遵从教考或固执于自己的定向思维,呆板地进行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阻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鉴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借助新课标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中的合作学习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培养其合作、创新能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1 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合作学习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几种不良的共性倾向。 1.1 分组不合理。在当前很多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式实践中,多数语文教师采用的是按座位分组的方法,这种简单的分组方法往往会导致组别间的整体水平差异,全班学习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转变还只是表面的变化,而非结构性的变化。在整体实力较弱或者整体学生表现不积极的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模式就很难组织和进行,学习效果较差。 1.2 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全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式实践中,另一个更为严重的不良倾向是组内学习重“个体”,轻“群体”。由于没有明确分工,在小组学习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喜欢讨论式的学法,乐于独立思考,在组内讨论发言时表现更为积极;而成绩落后的同学则更多是处于倾听者的角色,独立思考能力和积极参与讨论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发和提高。 1.3 学生的“竞合”意识和技能整体都有待提高。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从整体上看,虽然在课堂内也广泛采用了小组讨论、组间竞赛等形式,但是由于在组内学生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以组为单位的团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相对更弱,这就出现了重“形式”,轻“实效”的弊病。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25活动目标: 1、对玩圈感兴趣,尝试用多种方法玩圈。 2、练习钻、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活动准备: 1、幼儿用的小圈、沙包、纸箱若干,平衡木四条,小椅子8把。 2、欢快的背景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做准备活动:圈操 师幼每人一个圈,引导幼儿随音乐一起做圈操,活动身体各个关节,如:踏步,上下左右握圈看齐。抖圈,举圈转四个方向。 2、指导幼儿玩圈 (1)请幼儿自由玩圈,探索圈的多种玩法。 小朋友,你是怎么玩圈的.?并演示玩法。 (2)鼓励幼儿探索圈的多种玩法,引导幼儿相互学习。 滚圈:将圈向前推出去再捡回来。 跳圈:将圈平放在地上,从圈里跳出跳进。 转圈:幼儿用手转圈,使其原地旋转。 套圈:从头套入脚下取出。 (3)引导幼儿合作玩圈,如:请幼儿把一个一个的圈相互之间和身体套在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 3、组织幼儿分组玩“运粮食”的游戏。 场景:钻过山洞(将圈立起来,两边分别用小椅子辅助)、跨跳小土坑(两个圈紧挨着依次摆好)走过小桥(平衡木)到达粮仓(纸箱) 玩法:各组幼儿手拿沙包从起点出发,依次钻过山洞,跳过小土坑,走过小桥,将手中的粮食(沙包)送到粮仓,然后跑到起点。 动作要求: (1)在钻山洞时,应把头低下,身子卷成团。 (2)跨跳土坑时,应两腿半蹲,两脚并拢,双脚同时起跳。 (3)走过平衡木时,应两个胳膊打开伸平。 结束部分: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小动物模仿操:小鸟轻轻飞、小鱼慢慢游,小鸡轻轻走,小乌龟慢慢爬。 活动延伸: 利用户外活动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圈的各种玩法。 活动小结及反思: 圈的玩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特点,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并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创造性的发现多种玩圈的方法,并鼓励孩子大胆创新,同时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孩子的需求,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26教学要求: 1、归类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正确书写,辨别形近字,能正确书写、使用。 2、认读学过的生字词语,并用词语组成完整、同通顺的句子。 3、阅读欣赏。 4、说说语文课,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重难点、关键: 1、巩固学国的汉字,正确书写,辨别形近字,能正确组词。 2、会用词语组成完整、通顺的句子。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认识过的生字,辨别形近字,能正确书写。 2、诵读古诗。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教师:你们知道吗?这一组我们又交了不少长得像的汉字朋友,你们能正确区分吗? 2、学生自由读。 3、引导学生观察加点字间的异同。 4、教师强调在认读和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5、学生再读词语,巩固认识。 二、写字 1、教师以组出示生字,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异同。 3、学生说一说书写这些字的注意点。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组句子 1、出示文中的词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2、教师说明练习的要求。 3、学生按要求妄称练习。四、阅读欣赏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2、教师播放音乐,配乐读,学生听,感受美。 3、教师示范读。 4、学生再自由读一读这两首古诗。 5、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两手古诗。 6、学生闭目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7、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说说我们的语文课,说对语文的看法,提出建议和希望。教学过程: 一、教师读题,明确要求 1、教师读题目,学生认真听,说说这次语文生活安排我们干什么? 2、指名反馈。 3、学生认读词语:语文课 喜欢 有趣 印象 最深 建议 希望 二、指名个别说,进行说的辅导 1、指名说一说。 内容选择(1)对语文课的看法。(2)最喜欢的一篇课文。(3)印象最深的一次语文课。(4)最有趣的一次语文活动。(5)你还有什么建议和希望。 2、说话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几个问题。(1)选一个主题,不要什么都说。(2)想清楚再说,意思表达清楚、明白。(3)声音响亮。(4)注意倾听他人说。 三、学生说,集体评价 1、小组说,互评。 2、指名说,集体评。 3、小组讨论同学提出的问题、建议、希望,想对策。 4、反馈对策。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27活动目标: 1、能理解和体验故事中小小和啊呜的不同人物特点和情感。 2、尝试用图画的方式写信,并能叫完整地讲述信的内容。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 活动难点:尝试用图画的方式写信。 活动准备: 1、投影仪 2、幼儿用书《小小和啊呜的信》、各色纸、各种画笔 活动过程: 1、听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体验角色情感:——“故事发生了件什么事?” “你喜欢小小和啊呜吗?为什么?” 2、视听故事,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 (1)教师运用投影仪讲述故事,幼儿边听边看。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小小和啊呜是怎么写信的?” “你能看懂吗?说说看信上写了什么?” “这种写信的`方法你会吗?让我们也来试试吧!” 3、个别操作,写信读信: (1)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尝试“写信” (2)幼儿互相送信。 (3)幼儿读信,大胆地讲述自己理解的信的内容。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28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方面已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能较准确地抓住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并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但在生活方面还缺乏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课标与教材分析:本文中的乌塔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可是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理念上都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极大的反差,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意识教育的好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些,使用好教材,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先激趣导入新课;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三是解决字词困难;四是检查反馈课文讲了什么事;五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体会乌塔的性格特点,在交流时谈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这是本组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 目标与要点分析:1、认识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学策略设计: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灵活运用自学法和讨论法,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他们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使他们知道今后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质,从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题,初读课文。 1、你们喜欢旅游吗?最远到过哪儿?和谁一起去的?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也很喜欢旅游的小女孩。齐读课题。 3、课文写了乌塔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朗读及重点词语的理解情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重点句段,初步认识乌塔。 1、她游历了欧洲的哪些地方呢? 2、你了解欧洲吗?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3、初次了解乌塔,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4、假如是你,你能一人游欧洲吗? 过渡:那乌塔就不怕危险吗?她爸爸妈妈不担心吗?她能周游欧洲靠的是什么? 四、深入学习第7自然段的重点句,进一步认识乌塔。 1、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句子,圈一圈划一划重点的词句,然后小组内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说感受,板书词语 (2)现在你眼中的乌塔又是什么样的? (3)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个生活独立、能干、懂事、聪明的小女孩。 五、学习第8、9小节中对乌塔正面语言的描写,了解她另外的性格特点 六、小结,说体会。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并一步步深入地了解了乌塔,这时,你想对乌塔说什么呢? 七、拓展延伸 补充材料《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的较量》。 八、练笔提高:同学们对乌塔还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你可以把它写下来,题目《从〈乌塔〉想到的》,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 教学实施 学生在交流时往往会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出去太不安全了。我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反问:“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那乌塔就不怕危险吗?她爸爸妈妈不担心吗?她能周游欧洲靠的是什么?”接着老师组织小组继续自学讨论。这样,学生的思路开阔了,能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联系实际谈出许多见解,真正形成了人与教材的对话。最后我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乌塔,面对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这节课结束了,但我期望留给学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灵的震撼和无限的思考。 教学反思 《乌塔》这篇课文是一篇独立阅读的文章。这篇课文写了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煅炼和考验;另一个目的就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根据这两个目的,我就想: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达到这两个目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流程: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接着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个小姑娘引起你的思考了吗?你是如何看待乌塔的?用文中的语言,说一说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最后,让学生展开辩论。喜欢乌塔的在一组,其余在另一组。在课堂上,我发觉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讨论得非常激烈。我被学生的激情所感染也参与到辩论中。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到:教师与学生人格意义上的平等不仅表现在语言、体态、表情上,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把学习的时空、学习的主动权(包括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确定等)还给学生,课堂上有争论,有共鸣,有静静的沉思,还有跳动的思潍火花。我们要点燃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发现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潜能,与学生共同进步。 当教师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课堂会处处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有时放一放手,也会有精彩的发现。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29课题: 《都市精灵》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揭示主题的写法。 2、关注生存环境,保护人类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先放腾格尔的《天堂》然后导入)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还有那洁白的羊群,这才是我们人类的天堂。在那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是否也有这人间天堂?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作家舒乙走进《都市精灵》,去感受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展示目标: 三、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圈点出疑难字词。 2、圈点疑难问题。 3、⑴、现代文学馆的.“一景”、“一宝”、“一幸事”分别是什么?作者对此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⑵、作者认为每座城市都应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北京有没有?作者对此有什么感情?作者是怎样描绘在一些大都市里人与鸟、鱼、兽友好相处的画面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深入探究: (一)、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揭示__深刻的主题。在作者描绘的人与鸟、鱼、兽相处的众多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二)、关注生存环境,保护人类的朋友。 作者说:“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鱼、鸟、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你认为人类有哪些霸道行为?应该怎样克服自己的“霸道行为”,保护好“生态环境”,与鱼、鸟、兽友好相处? 五、梳理总结: 作者面对某些大都市成为“孤城寡人”的现状,希望人类能有“与狼共舞”的远见和魄力,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 篇30【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2、能在读中体会作者想象之美,感悟小朋友的美好心愿。 3、能在读中发展思维、想象、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想象之美,感悟小朋友的美好心愿。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字,导入新课 1、会观察、分析: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八课四个太阳(教师板书课题,边指导学生写阳字),阳字怎么写呢?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个双耳。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写写,先写横撇弯钩,稍稍斜向上,再写竖,可别忘了,它是垂露竖,右边是个什么字呢?(学生回答:是个日字)。 2、写端正、漂亮: 你们能把它写端正、漂亮吗?快快打开书82页,在我会写中找到这个字,先描红,再各写两个。开始吧!(师随机评价:你坐得真端正。你的字写得不错!叫什么名字!我记住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读正确、流利: 你们的字写得真漂亮!相信你们课文也会学得更好,你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吗?(学生自信的回答:能)真是自信的孩子,就自由的开始读吧! 2、抽生读,整体感知: 你们读得真流利,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老师请四个小朋友来接读课文,没请到的没关系,你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呢?大家边看、边听、边想,课文中的小朋友给不同的季节画了哪几个太阳? 你觉得他们读得怎样?(生生评价) 你们听得认真,评得也不错。你能告诉老师,课文中的小朋友给不同的季节画了哪几个太阳。(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绿太阳、黄太阳、红太阳、彩色的太阳) 三、以学定教,感悟心愿 你最喜欢那个太阳呢?找出你喜欢的太阳对应的自然段自由的读读,读出你的喜欢。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你一定非常喜欢那个太阳,能告诉老师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以学定教) 〖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1、(教师抽生读)你能读读吗?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感受)。谢谢你!请坐,你们想夏天到了,一个红红的太阳挂在天上,你有什么感觉?( 预测学生会说:很热、心里不舒服、难受)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