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活动方案 |
范文 |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活动方案(精选3篇)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活动方案 篇1一、教学目标: 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 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一)教学过程 一、导人 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 二、讲授新课 了解关于"追求与挫折"的基本知识 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 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 2.同学讨论一一 1)"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2)出示电脑幻灯片"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3)讨论归纳"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3.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对挫折 1.观看录像"同学的故事" 2.小记者谈采访感受 3.电脑幻灯出示:对我们的启示"追求往往随着挫折的战胜而实现" (四)挫折的影响 1.配乐幻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2.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 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 消极的影响? 3.配乐幻灯一一 当今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 4.为"挫折"作新的诠释 (五)总结升华 1.电脑幻灯:"首席科学家"一一严纯华 2.小结全课 1)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 2)mtv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未来的未来" 3)伴随着歌声,滚动播放 课后作业 作文:"心灵的撞击"一一记自己追求中遇到的挫折 (重点:遇到挫折时的想法、采取的对策、产生的影响) 学会倾听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听到并不代表是正确的,要小心地听话,正确及谨慎地解读明白地表达才不至于产生误会。 2、使学生掌握倾听的正确方法。 适用对象:班级全体成员 活动场地:教室 活动时间:45分钟 活动准备:心理情景剧,没有五官的人头像 活动程序 一.热身引入 播放优美音乐创设情景,听后设问:你们觉得这音乐好听吗?听后有什么感受呢?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学会倾听的呢? 谈话:是的我们从婴儿开始就在学着倾听,听亲人的呼唤,听自然界的风雨声,听优美动听的音乐。倾听是人最基本的品质。但是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没能学会如何倾听。他可以听到儿童的笑声,可他感受不到儿童的纯真,他可以听到旁人的'哭声,可他感受不到他人的悲苦。听是人类不学就会的本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倾听往往是所有沟通技巧中最被我们忽视的部分,当我们急于表达,各说各话的时候,倾听就往往被忽略了。 二.游戏:《悄悄话》 每10人一组,全班分成4组,老师给每组第一个同学看一句语音类似又富有意义的话,由第一个同学往后传话,传话过程中不能与其他人听到内容,请最后一位同学说出他听到的话。传话速度快而准确的小组获胜。 交流与分享:1.你们小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什么? 2.做完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受? 三.小组活动:《你画我说》 四个同学上台表演,两人一组,其他同学在台下两人一组 活动规则:1.一个扮演盲人,一个扮演明眼人. 交流与分享:1.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呢? 2.做完这个游戏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四.情景剧表演 在日量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需要有人充当倾听者,“听”似乎是件简单不过的事了,但果真如此吗?看看下面的情形,在你的身上是否也发生过? (剧情内容:在课堂上,老师正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一个同学在发言,有两个同学不断的插嘴,争先恐后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让对方把话说完,在课堂上就和发言的学生发生争吵;同时,对待他人的发言,有一个同学,面无表情,看起来好象很认真,其实却没有任何反应;有一个同学手里转着钢笔,脸朝窗外;有一个学生面带微笑,摇头晃脑,还轻声哼着歌,不断地翻书,看手表。) 学生表演情景剧,表演完后学生谈谈:上面的情景中,作为倾听者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你还知道哪些不好的倾听表现?你是否有过剧中相似的经历?你有什么损失吗?结合实际生活谈谈。 五.学生谈谈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如:态度自然、友好、真诚、目光接触、不随便插嘴等。 六.学生练习 跟小组同学讲“一件让我难忘的事”。在你说时,体验一下良好的倾听方式带给你的感受;在你听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做个合格的倾听者。 学生谈谈学会倾听的好处,如:增长知识、得到别人的尊重、取长补短等。 七.教师总结归纳 当人们深刻地明白了倾听的道理,我们就会发现倾听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离不开倾听,工作离不开倾听,生活也离不开倾听。借助倾听,你可以知道智者的教诲,你可以领略文化的精髓,你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倾听吧,当我们能够沉静地坐下来,目光清澈地注视着对方,抛弃我们的傲慢和虚荣,微微前倾你的身姿,向对方投去鼓励的目光,那么你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活动方案 篇2活动名称: 《心情娃娃》 年龄段: 小班 活动目标: 1.了解三种不同的心情并能正确的区分,能够说出自己的情绪。 2.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3.初步感知情绪变化,知道几种自我调节或者帮助他人调节情绪的简单方法。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重点: 知道人有开心、伤心、难过三种情绪,这些情绪可以用特定的词语来表达。 活动难点: 幼儿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活动准备: 魔术师的道具;开心娃娃、伤心娃娃、生气娃娃各一;小黑板;《心情娃娃》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我是神奇的魔术师,可以变出很多很多东西,看我变变变! 1.看!我变出了什么? 2.幼儿讲出心里的感受,并作出对应的表情。 二、引导幼儿观察娃娃表情,初次认识娃娃。 1.我还能变出什么更有趣的东西呢,你们喜不喜欢他?为什么? 2.丁零零~大魔术师又要开始变变变了,下一个又会变出什么样的娃娃呢? 3.想不想让大魔术再变一个娃娃呀,这个娃娃是什么表情呢? 教师小结:刚才老师变出了三种不同的表情娃娃,开心娃娃、伤心娃娃、生气娃娃。 三、做游戏:幼儿将心情娃娃与图片进行配对,进一步了解这三种表情。 1.出示图片幼儿帮开心娃娃找到小主人,并说明理由。2.继续出示图片帮助下一个娃娃找小主人,并说明理由。 3.最后帮助剩下的娃娃找到小主人,并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开心娃娃的眼睛是笑咪咪的,嘴角向上;伤心娃娃眼里 含着泪水,嘴角向下;生气娃娃瞪着眼睛凶凶的,就像小朋友平时生气似的。 四、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1.幼儿分享:讲述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心情故事。 2.看图说话:幼儿根据图片上的细节,寻找幼儿出现这些表情的原因。 五、组织幼儿交流生气或伤心的时候变开心的好办法。 教师小结: ①如果我们自己生气、伤心了,我们可以听听故事,玩玩具把自己变成开心娃娃。 ②如果是别人生气了,我们可以抱抱,亲亲,和他一起做游戏,帮他们变成开心娃娃。 ③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小朋友们分享,不开心的时候要学会变得开心。因为不开心的话会对我们的小身体不好,会生病的!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开开心心,高高兴兴的!然后把我们的开心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所有人都开心起来。 六、结束部分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随音乐变成开心娃娃吧! 请小朋友们起立,让我们一起去隔壁班看看有没有伤心、生气的小朋友一起把他们变成开心娃娃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幼儿自己应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收到了好的效果。通过动手制作可以看出,幼儿对各种表情掌握的很好,对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活动方案 篇3为更好地帮助南洲四小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间有心理问题的师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师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南洲四小师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师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构建平安、友善、和谐、稳定的心理健康氛围,根据省、市、区防控指挥部及南县教育局有关要求,特在南洲四小开展心理干预、疏导工作,并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朱炜霞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二、具体工作安排 (一)加大宣传力度。期间,南洲四小已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制作了《南洲四小新冠肺炎防控宣传手册》,向广大师生普及“什么是”等科普知识,并就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安全的防护提出针对性建议,同时要求各班主任利用学生家长微信群向本班全体学生发出一封公开信,为全体学生注入一剂心理预防针,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保护。同时,鼓励各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微信、线上教学平台等方式向广大家长、学生、教师推广心理健康知识的相关宣传。 (二)制定工作措施。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管理纳入学校防控整体部署,并根据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以切实减轻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为目标,把握在开学前、开学后等关键时间点提供有关防控心理调适的正确信息,及时调整师生心理状态,有特殊情况的,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三)及时进行研判。各班主任要及时摸清本班情况,积极关注学生(特别是留守、单亲等特殊家庭的学生)、教师及其心理状态,掌握受影响的师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变化,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群体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避免求助者因前来咨询而受到再次伤害。 (四)开展有序服务。开学前,学校要通过微信群等形式不定期向广大师生和家长推送防疫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为被困扰、被隔离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疏导。开学后,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防疫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对因导致心理困惑的学生及时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做好一定时期内的跟踪;对出现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积极开展转介工作。在个体心理咨询过程中遵循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工作对象 南洲四小因面对产生不良情绪、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全体师生。 四、干预措施 (一)平台互助。在开学前,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冠状病毒,做好防控知识的相关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家长及时关注孩子情绪,引导广大师生做好情绪调控,普及心理健康维护常识,合理看待。各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学生及其心理状态,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开学后,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各班主任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等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心态,珍爱生命,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二)技术支持。尝试开通网络心理支持服务,开通心理热线、微信群等沟通方式,积极为广大师生做好服务。南洲四小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班主任要认真研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感染的肺炎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积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变化,对有需求的师生开展线上个体辅导或者进行电话咨询,引导师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开学后,要针对本次认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或个体心理辅导,时刻关注师生心理状态。 (三)分类干预。 1.疑似感染师生 干预措施: (1)政策宣教,密切观察,及早求治; (2)为人为己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服从大局安排,按照规定报告个人情况; (4)使用减压放松行为,减少应激反应; (5)寻求应对压力的社会支持:利用现代通讯手段联络亲朋好友、同事等,倾诉感受,保持与社会的沟通,获得支持鼓励; (6)鼓励使积极理援助热线或在线心理干预等及时寻求社会帮助,调整心态。 原则:健康宣教,鼓励配合、顺应变化。 2.无感染但情绪波动明显,正常学习、生活遭受明显影响的师生 干预措施: (1)引导适度浏览相关信息,正视; (2)引导接纳自身情绪,管理自身情绪和压力,提供心理支持; (3)对交流、适应性行为进行指导,引导掌握一定的心理自助技巧(积极的自己对话、正念冥想、行为放松等),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适度选择娱乐活动,提醒注意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沉迷上网等); (4)引导来访者正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做好自己症状识别与求助; (5)对由此次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做好转介工作。 原则:健康宣教,指导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