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
范文 |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通用16篇)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1一、管理范围 本标准适用工厂维护范围的特护设备的管理。 二、管理职责 1、生产部负责检查车间巡检挂牌、记录落实的情况;组织重大的隐患整改与抢修工作;检维修方案的审核与质量验收;考核工作。 2、生产车间负责巡检挂牌;检查班组巡检挂牌、记录落实的情况。维修车间负责组织隐患整改与抢修工作;检维修方案的审核与质量验收;考核工作。 3、车间班组负责所属范围内特护设备的巡检挂牌、记录。 三、管理内容 1、特护设备包括:略 2、车间设备主管周二、五9:00-10:00挂牌一次,班组每天在8:30-9:30;14:00-15:00各挂牌、记录一次。 3、巡检中发现问题应认真分析处理,对威胁生产的重大问题应立即向车间、厂调度报告,由调度通知有关人员到场处理。 4、厂、车间、班组参加各装置的特护活动。每月组织一次,时间为月底25日对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五定原则”认真整改。 5、每次活动班组应有特护总结,内容为:设备运行情况;上次存在问题的处理;抢修与隐患整改情况、存在的隐患与处理措施。各车间负责人每月应随时抽查一次记录,并列入考核。 6、工厂每季组织各车间进行一次关键特护设备分析会,讨论存在的问题与处理办法,对重大的疑难问题立项攻关。 7、车间6月28日前交上半年的特护总结,12月28日前交全年的总结。 四、考核办法 1、生产部负责对特护承包奖的考核与发放。 2、巡检、记录不落实,或未挂牌,每次扣30—50元。 3、责任心差,发现问题未及时处理,每次扣100—500元;检修、抢修存在质量问题,造成停机的扣100—500元;影响设备停工的扣200—500元。 4、不按要求参加特护活动或特护分析会,或未写总结的,扣100—300元。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2根据甲醇厂设备管理制度,对备用设备的盘车进行了如下规定: 一、设备使用车间备用设备根据设备实际状况,分类制定盘车周期如下: A.大型设备盘车周期为每三天一次; B.油站每七天启动运行一次; C.泵类设备盘车周期为每两天一次。 二、对于带联锁自启动的备用机泵,必须在保证生产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盘车操作。 三、盘车操作规定如下: A.大型设备每次盘车90°。 B.泵类设备每次盘车两圈以上。 C.油站每次运行时间为30分钟。 D.应在设备转动外露部位(如轴头、联轴器等)应划出明显的盘车标记,并与盘车周期相对应。 四、建立设备盘车记录,每次盘车后要准确填写盘车记录表.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31、为确保工厂电仪设备的正常运行与精确监控,从而保证我厂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电仪人员必须进行夜间值班,具体管理办法如下: 2、值班人员值班时间为下午5:00至第二天早上8:00,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手机必须开机。 3、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厂区,如果有事须离开必须向当日值班领导汇报并告知联系方式和需要离厂时间,办事完毕后必须返回厂区,并向当日值班领导汇报。 4、值班人员在处理现场问题时严禁单人操作,必须双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负责监护,在不能确认有无危险隐患的场所处理问题时,必须由岗位人员确认安全并给与监护。 5、值班人员值班需按要求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尤其要将遗留问题记录清楚、详细。 6、值班人员在白班人员上班前必须把办公室和值班室卫生打扫干净,给白班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7、值班人员要按照值班表安排的日期进行值班,值班人员需要换班必须提前4小时通知工段长,禁止擅自换班。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4一、 备品备件的计划管理 1.备件需用计划应分类编制一般分为: ⑴.维护需要的备件,即易耗、常换件。 ⑵.大、中修需用的备件,即非常换件。 ⑶.事故性需用的备件,即主要结构件。 ⑷.进口备件,即引进设备专用备件。 2.全年备品备件需用量,应根据生产计划和定额计算结果,经四查(查厂库存、车间库存、厂外订货、机修加工计划)以后确定的实际需用量进行编制,四查由设备管理员负责。 3.每年备品备件需用计划编制时间应由设备管理部门在11月底布置下达,各生产工段部门应在12月10日前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在12月20日汇总审核上报主管生产领导审批。 4.属大、中修、事故性备件,必须分别单独编制计划,不能混淆。 5.月度只安排补充急需的关键备件,定项、定量、定时供应。 6.备品备件计划,应将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数量、厂家名称、设备名称等填写齐全,准确无误,满足订货要求。 二、事故备件的处理 设备发生事故所需的备件,必须按特殊情况处理,要千方百计迅速解决,尽快恢复生产。 三、对外订货管理 1.严格按年度需用和临时急需的月计划开展订货工作,不重订、不漏订、不错订。 2.严格按照备品备件规格及性能要求,择优选厂,比价比质比服务订货。 3.订货合同规定的备品备件名称、型号规格、材质、数量、单价、交货期、质量标准、到站、结算方式等栏目必须填写清楚、准确无误。 4.非标准件的加工由维修单位委托加工。 5.备件到厂后经检验发现质量问题,订货员必须负责及时联系处理,不得影响生产需要和造成经济损失。 四、备件、部件的修复再生 设备检修更换下来的备件,尺寸不符合要求、机械性能并没有变化的备件,应采取堆焊、喷镀等修复方法,使其再生,这是节约备件、降低费用的有效途径。对于修复利用有贡献维修人员应按照“奖励条例”执行。 五、备件的报废 1.腐蚀严重或超限使用,又不能修复的备件。 2.技术落后的备件。 六、本制度由生产厂检查,企业管理规划与基建部监督执行。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51. 目的 为保证办公设备及用品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更好地服务于公司各项工作。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各子公司的办公设备、办公用品、办公耗材采购和管理。 3. 职责 3.1 人力资源及行政部负责公司所有办公设备及用品的建档、维修保养、外借管理,采购与报废的审核, 办用品的收发管理。 3.2 使用部门负责部门所属办公设备及用品的使用及日常维护保养、并有责任爱护公司的办公设备。 3.3 高级副总裁(总经理)负责单价元以上办公设备的申购、报废、外借的审批。 3.4 信息部负责电脑及其周边设备采购、维修、保养、报废确认,网络安全的管理。 3.5 财务部负责办公设备及用品费用的监控。 4. 办公设备及用品分为耐用品和低值易耗品。 4.1 耐用品: 4.1.1 办公家具,如:各类办公桌、办公椅、会议椅、档案柜、沙发、茶几、电脑台、保险箱及室内非 电器类较大型的办公陈设等。 4.1.2 办公设备类,如:电脑、打印机、电话机、传真机、复印机、碎纸机、电视机、摄像机、幻灯 机、数码照相机、音响器材及相应耗材等。 4.2 低值易耗品 4.2.1 办公文具类,如:铅笔、胶水、单(双)面胶、图钉、回形针、笔记本、信封、便笺、签字笔、白 板笔、荧光笔、涂改液、剪刀、钉书钉、复写纸、大头针、纸类印刷品、打印纸、复印纸等。 4.2.2 生活用品,如:面巾纸、纸球、茶叶、饮料、茶具等招待用品。 5. 办公设备及用品的添置申请流程 5.1每月底,各部门填写下月《办公用品申领计划表》送交行政部,逾期不交的部门,视放弃申请处理。 5.2 各部门经理应严把审核关,以控制办公用品开支成本。 5.3 行政助理每月底统计各部门办公设备及用品数量,编制《物品请购单》交人力资源及行政经理审批, 批准后统一由行政助理负责采购。 5.4 办公设备的添置由所在部门填写《设备添置备申请单》报人力资源及行政部审核,费用超过元的 办公设备须送高级副总裁审批后再由人力资源及行政部实施采购。 5.5 办公设备及用品采购回公司,管理部门应先建档登记,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领用。 6. 办公设备及用品的使用管理 6.1 办公设备属公司资产,使用者有责任和义务妥善保管、合理使用,不能随意转交他人,造成遗失的承 担赔偿责任。 6.2 人力资源及行政部建立办公设备及用品个人档案,员工领用的办公设备及用品全部记录在《个人办公 设备及用品领用表》。 6.3 员工因工作变动或离职的,应及时到管理部门办理移交退库手续。 6.4 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控制本部门办公用设备和用品的领用,并对所属部门人员的使用和保管状况行使 监督。 6.5 办公用品领用时间原则上是每星期一下午,特殊情况或急用物品除外,计算器等价值超过10元以上部份物品领用时须以旧换新。 6.6 办公设备耐用品损坏或丢失应按价进行赔偿,设备折旧年限为5年,以每年折旧率20%计算。 7. 办公设备的报修 7.1 所有办公桌椅在使用中出现的故障或损坏的均须及时向人力资源及行政部报修,人力资源及行政部应 及时通知相关供应商到公司进行维修。 7.2 个人使用电脑、复印机等以及电脑外部设备、公司网络、通信设备如遇故障,应及时通知信息部,由 信息部工作人员检修或通知相关供应(维修)商来公司进行检修。 7.3 故障解决后填写《办公设备报修记录表》,并由报修人签字确认后,由人力资源及行政部存档。 7.4 经相关技术人员鉴定下列情况造成损坏的,由责任者按物品的购置价格和使用时间,新旧程序折价赔 偿。 7.4.1 安装非工作所必须的软件所引起的故障; 7.4.2 私自拆装电脑、复印机等设备的; 7.4.3 使用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和丢失的; 7.4.4 人为的损坏。 8. 办公设备的报废 8.1 凡属于正常磨损或工作中发生意外情况造成个人在用办公设备损坏的,由使用人员填写《办公设备报 废申请表》,说明原因和理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由信息部技术人员鉴定签署意见上交人力资源及 行政部办理报废。 8.2 人力资源及行政部根据相关技术人员的意见,并在《办公设备报废申请表》签署审核意见后交主管副 总裁审批。 8.3 经主管副总裁审批后《办公设备报废申请表》由人力资源及行政部与信息部存档,复印给财务部、办 理报废手续,进行帐务处理,并办理补充新设备的申购或领用手续。 9. 办公设备的外借, 必须经公司主管副总裁批准后,到人力资源及行政部办理外借登记手续。 10. 办公用品及设备的盘点制度 10.1 行政助理每月底统计各部门的领用单,编制“办公用品费用月报表”交部门经理审核。 10.2 为控制库存数量,办公用品原则上仓库只保留新人领用或急用数量即可。 10.3 每年底应进行一次全面办公设备及用品的盘点,对一些久留不用或损坏的设备及用品进行处理。 11. 记录表单 11.1 个人办公设备及用具登记表 11.2 办公用品申领计划表 11.3 办公设备报修记录表 11.4 办公设备报废申请表 11.5 办公设备购置申请表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6一、设备基础技术管理制度 加强设备技术管理,为设备管理提供管理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设备的技术基础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标准化、设备管理定额、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台帐图纸资料等工作。 二、设备标准 1.设备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和报废等环节,我厂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设备技术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用、管、修、造的需要,制定出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设备检修规程、设备制造工艺规程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等规程。设备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制定工作程序,并根据各级责任制,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我厂制定标准时,应该认真总结我厂工人,技术人员的实践与吸收国内先进经验相结合,经过充分讨论,最后交厂部批准颁发实施。 三 设备管理定额 1.设备管理定额主要有设备设备检修周期定额、检修工期定额、检修工时定额、维修费用定额,流动资金定额和备品配件、材料的消耗、贮备定额。我厂应保持定额的严肃性,定额的制定和修改需严格执行有关审批程序。 2.我厂应建设执行定额和严格考核定额标准制度。对执行结果应有记载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 四 设备技术档案 1.设备技术动力科要有全厂主要设备的技术的档案,车间要有本车间全部的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 (1)目录 (2)安装使用说明书。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设备调试记录等。 (3)设备履历卡片。设备编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 (4)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 (5)设备运行时间累计。 (6)设备检修、试验与鉴定记录。 (7)历年设备缺陷及设备事故记录。 (8)设备评级记录。 (9)设备润滑记录。 2.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项目投产后,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应归入设备技术档案。 3.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五 设备技术台帐 设备维修车间应健全全厂设备技术台帐。设备技术台帐是全厂设备的综合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内容: (1) 设备主要技术状况汇总表(设备完好率,泄漏率和主要设备缺陷)。 (2) 主要设备运转状况汇总表(设备运转时间、停机时间<计划检修停机、事故停机、备用停机、停机待料>)。 (3) 设备检修状况汇总表(大修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计划检修工时、维修费用支出等)。 (4) 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累计时间、停机损失等)。 (5) 备品配件、材料消耗汇总表。 (6) 主要设备技术革新成果汇总表。 2.设备维修车间应设专人负责设备技术台帐的汇总工作,并负责按国家有关规定填报设备动力工作季报。 (六)图纸资料保管 1.厂生产部负责保管和供应全厂设备的图纸。 2.维修车间负责保管复制和供应全厂设备备品配件的图纸。 3.设备迁移,调拨时,其档案 均应随设备调出,设备报废后档案致于厂生产部存查。 4.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安全措施项目的设备投产后,其竣工图纸交 厂生产部保管。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屏蔽工程、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由维修车间或设备所在车间保管。 5.维修车间还应复制锅炉、压力容器的有关图纸、建立定期检验记录。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71.目的作用 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章程,对日常的使用检修工作进行规范,是确保电气设备安全、正常运行,防范各种事故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对电气设备的管理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因此机修车间要加强对配电室及电气修理组的日常工作管理,使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负责的工作状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2由于电气设备的管理专业性很强,公司总师办及设备动力科应在专业技能上加强对工作的指导,特别是对关键、重要设备的操作和检修,更要经常深入到现场进行工作督导,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管理 3.1 凡新建、技改安装的电气设备,必须经交接试验合格,方可交付车间(部门)投入运行。 3.2预防性试验是检查鉴定运行中供电设备和高压电气设备(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高压配电装置、高压电机等)的绝缘性能、导线接头的质量及电气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灵敏程度,是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3.3 预防性试验周期规定,原则上结合各车间(分厂)的电气设备大、中、小修进行,一年一次预防试验工作,超周期不试验,由设备所在部门负责。 3.4 由设备能源科编制预防性试验规程、报表等,预防性试验人员实施执行。 3.5 预防性试验工作,由设备主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其工作程序如下: 3.5.1 配电室高压电气,由机修车间提出计划,直接与市供电部门联系试验工作,计划交设备科备案。 3.5.2各生产车间的高压电气,由设备所属部门提出计划报设备科审核、备案,电气副总批准,交机修车间负责试验工作。试验后,由机修车间提供试验报告,试验数据要准确可靠,交设备科和设备所属部门归档备查。 3.5.3 设备所属车间应派出电工配合被试设备进行拆装线,并协助机修车间进行高压试验工作。 3.6 列入年度计划的预防性试验的高压电气设备应做到不漏试,标准不得降低,严格按国家现行规定的规程执行。 3.7电气在预试过程中,若发现主要设备的绝缘显著降低或重大绝缘缺陷和击穿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组织分析及时抢修或更换,抢修或更换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人运行。 4.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校验 4.1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卫士,它可以排除或缩小故障的范围,保护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4.2 各种高压电气设备保护整定计算要正确,定值要合理,不能因鉴定不当造成保护枢动误动或越级跳闸。 4.3 继电保护装置调整校验动作要可靠,灵敏度要高,运行要正确,动作率必须达百分之百。 4.4 凡经整定的继电保护装置要加以铅封,不准随意乱动、乱调。 4.5 按照国家现行试验标准,每年进行保护调整校验。 4.6投人运行中的继电保护装置,由配电值班人员或维护电工进行定时巡回检查,在运行日志上,要详细记录保护装置动作的次数和原因、信号反映影响范围。运行中出现误动或越级跳闸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向车间汇报,车间应组织主管人员到现场检查整定值及保护装置,必要时重新调整,先做传动试验,找不出原因再做继电器的解体检查直至解决问题。 5.电气设施的防雷保护 5.1 建立和完善电气设施的防雷保护设施,是防止雷电对电气设施造成损坏的重要安全措施。 5.2 各变(配)电室必须具有防止直击雷、感应雷及防止雷电波人侵的保护设施。防雷保护设施应做到先进合理,参数配合恰当,动作灵敏可靠。 5.3 随着电网系统的逐步扩大,从设计上应不断采用国内外先进防雷措施和设备,提高全厂电网系统的耐雷水平。 5.4 要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测,以保持其性能良好可靠。 5.5 全厂应于每年雷雨季节到来之前,以机修车间为主,设备科参加,组成电气防雷检查组,对防雷设施进行监督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限期解决。 6.绝缘油的管理 6.1 绝缘油的管理是一项有特殊要求、技术性很强的管理,管理好可以提高绝缘强度,延长电气设备的检修周期,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6.2 运行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油,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试验标准,凡不合格者,不得投人使用。 6.3 不同牌号的绝缘油一般不宜混合使用,必须混合使用时事前应做好混合试验,符合下列要求,方准许投人使用: 6.3.1 混合油质不低于其中安定性较差的一种油质。 6.3.2 新油与运行中的油相混合时,其油质不应低于运行油之质量。 6.4所有电气设备上变压油,应每年进行一次取样击穿试验,做简化试验,其简化试验项目包括闪点、酸、酸碱反应(其结果报告应存人档案),不合格者,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 6.5电气值班人员对运行中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油开关等备应定期检查(对公用设施,机修车间负责定期检查)于规定油品和泄漏者,应向主管人员反映,及时处理。 6.6 对大型变压器(1000kva及以上的)每两三年做一次油色谱分析。 7.主要电气设备检修 7.1 主要电气设备的检修周期,应损、腐蚀、老化等规律,安排检修。 7.2 对主要电气设备应强调“检”字,只有及时地检查出问题及时排除,才能保障其强使用中的监控管理。 7.3 对于正在运行中的设备故障,在接到报告后,维修车间组织修复工作。对修理件,使设备尽快运行。 7.4 对于按间隔周期定时定点检修的设备,应在检修前三天通部门并按检修内恢复工作状态。 7.5 设备在检修过程应根据不同设备的具体情况,按公司设备动力科制定的检修标准严格执行。 8.双票制度管理 8.1 为了确保安全停电、送电,对电力检修作业,实行工作票及操作票制度。 8.2 电气工作人员在高压电气设备上进行安装、检修、调整和试验等工作,必须遵照工作票的规定,履行工作票手续。 8.3 架空线路及电缆计划停电检修和试验等工作,必须断开电源开关时,施工负责人必须到厂总配电室履行工作票手续。 8.4各车间电源进线开关及配电屏计划停电检修和试验等工作,必须断开一级电源开关时,车间电气主管人员及施工负责人必须到厂总配电室履行工作票手续。 8.5 事故处理及消除严重设备缺陷,属于哪一个车间,该车间电气主管人员或施工负责人应到厂总配电室履行工作票手续。 8.6 各车间如果计划停电检修或试验等工作时,如不需断开上一级电源的开关时,车间电气主管人员应在本部门配电室履行工作票和操作票手续。 8.7 凡计划停电检修或试验,以及事故处理等工作结束后,必须由原履行工作票手续人员到厂总配电室办理复电手续。 9.关于避免触电事故 9.1 严禁无电工证人员在电气设备上的工作。 9.2 严禁无经验电工和未在工作地段两段挂接地线的情况下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作业。同时,验电和接地均需使用合格工具。 9.3 严禁约定时间停、送电,配电线路停电必须使用“停电区域图”。 9.4 严禁无人监护,单人在高压设备上工作,施工前必须遵守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的规定。 9.5 严禁不使用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可不用操作票的操作应记入操作记录本)。 9.6 严禁未经核对盲目操作(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开关刀闸位置、操作模拟图)。 9.7 严禁不按规定使用相应的安全工具进行操作。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8润滑油品包括:固态润滑脂、液态润滑脂两类。只有搞好润滑油脂管理,才能发挥润滑油脂的技术性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寿命,节约润滑油料,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油品的选用 1、机械设备实际使用时的工作条件 ( 即工况 ) ; 2、机械设备制造厂商说明书的指定或推荐; 3、润滑油制造厂商的规定或推荐。 二、油品的代用 1. 不同种类的润滑油各有其使用性能的特殊性或差别。因此,要求正确合理选用润滑油,避免代用,更不允许乱代用。 2. 润滑油代用的原则 (1) 尽量用同一类油品或性能相近的油品代用。 (2) 粘度要相当,代用油品的粘度不能超过原用油品的± 15% 。应优先考虑粘度稍大的油品进行代用。 (3) 质量以高代低。 (4) 选用代用油时还应注意考虑设备的环境与工作温度。 三、油品的混用 1. 不同种类牌号、不同生产厂家、新旧油应尽量避免混用。下列油品绝对禁止混用。 (1)特种油、专用油料不能与别的油品混用。 (2) 有抗乳化性能要求的油品不得与无抗乳化要求的油品相混。 (3) 抗氨汽轮机油不得与其他汽轮机油相混。 (4) 含 Zn 抗磨液压油不能与抗银液压油相混。 (5) 齿轮油不能与蜗轮蜗杆油相混。 2. 下列情况可以混用: (1) 同一厂家同类质量基本相近产品。 (2) 同一厂家同种不同牌号产品。 (3) 不同类的油品,如果知道对混的两组份均不含添加剂。 (4) 不同类的油品经混用试验无异常现象及明显性能改变的。 3. 内燃机油加入添加剂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大,性能不一;不了解性能的油品的混用问题必须慎重。以免导致不良后果甚至设备润滑事故。 四、油脂使用管理 (1) 贮运润滑油品的容器必须清洁、密闭,且不与铜、锡等易于促进润滑油氧化变质的金属接触。 (2) 油品加入设备前要进行沉降过滤处理,保证清静度达到五级以上。 (3) 加油容器不可露置在大气中,尤其装油容器不可无盖。 (4) 油罐或油箱上设空气过滤呼吸器,在加油口设100目以上的滤器和防尘帽,搞好各部密封,在润滑系统适当部位设滤器及排污阀。 (5) 变压器油等电器用油对水份要求高,应尽量在天气干爽时换油,而且打开后的油品要立即加进设备。 (6) 废油应收集起来统一处理,盛装润滑油的桶或瓶子不要随地乱丢也应统一妥善处理,并做好记录。 (7)油脂库要保持通风、避光。露天存放油品要有防雨、防晒措施。库内照明和电气开关应使用防爆型结构。库内要配备可靠的消防器材。库内动用明火要按章办理手续,采取妥善措施。油脂库内不得存放汽油、煤油等轻质油和其他易燃易爆材料。 (8)车间应有专人负责润滑油品、润滑油品、润滑器具的管理。关键设备在用润滑油必须定时取样分析,一般设备至少每3个月取样分析一次,分析结果应记入润滑档案。在用油质不符合使用要求,应及时更换。 (9)根据设备要求和工艺条件,正确合理地选用润滑油(脂),不得任意滥用或混用。改变油品,必须经设备动力科批准。在不影响润滑性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润滑油(脂)的品种,以利管理。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9一、新增设备管理规定 第一条 本公司各部门需增置的设备经批准购买后,须报设备动力科备案。 第二条 经设备动力科进行可行性方面的技术咨询,方可确定检修项目或增置电器及机械设备。 第三条 为保证设备安全、合理的使用,各部门应协助设备管理部门人员对设备进行管理,指导本部门设备使用者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第四条 设备项目确定或设备购进后,设备动力科负责组织施工安装,并负责施工安装的质量。 第五条 施工安装,由设备动力科及使用部门负责人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验收报告”方可使用。 二、使用设备管理规定 第六条 电气机械设备使用前,设备管理员要与生产管理部配合,组织操作人员接受操作培训,设备动力科负责安排技术人员讲解。 第七条 使用人员达到会操作,清楚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熟悉设备性能的程度,设备动力科考核合格,上岗操作。 第八条 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第九条 设备动力科要指派人员与各部门负责人,经常性地检查设备情况,并列入工作考核内容。 三、转让和报废设备管理规定 第十条 设备年久陈旧不适应工作需要或无再使用价值,使用部门申请拆除、报废之前,设备动力科要进行技术鉴定与咨询。 第十一条设备动力科指派专人对设备使用年限、损坏情况、影响工作情况、残值情况,更换新设备的价值及货源情况等进行鉴定与评估,填写意见书交使用部门。 第十二条 使用部门将“报废、拆除申请单”附意见书一并上报,按程序审批。 第十三条 申请批准后,交付供应部办理,新设备到位后、旧设备报废、拆除。 第十四条 报废、拆除旧设备由生产管理部、设备动力科、安全环保科分工负责按有关规定处置。 四、设备事故分析处理办法 第十五条 发生设备事故,设备主管、生产管理部值班人员要到现场察看、处理,及时组织抢修。 第十六条 发生设备事故的操作人员及当事人将事故时间、原因、设备损坏程度、影响程度等做记录上报本部门负责人(事故发生后1个工作日内)。 第十七条 设备主管、值班人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事故分析,写出“事故分析报告”,签注处理意见,报生产管理部经理。 第十八条 对重大事故由维修部门通知人事部及有关部门,按处理程序及时上报。 第十九条 事故处理完毕,生产管理部值班主管将“事故分析报告”存入设备档案。 第二十条 人为事故应根据情况按“奖惩条例”的条款及处理权限,对责任者给予行政、经济处分。第二十一条属设备自然事故,维修部门进行处理,采取防护措施。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101. 厨房设备和用具的保管,使用均分到岗,由个体人员包干责任。 2. 设备用具使用后要随时保持清洁,做到无灰尘,水迹,油渍,不腐锈。 3. 设备和用具使用完毕,使用者应及时清洁,并将其放回原位,责任人有权检查。 4. 各种设备和用具如有损坏,发现人员要及时向厨师长(行政总厨)汇报,联系修理,不得带病操作和使用。 5. 新上岗的员工,必须对厨房机械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方法程序接受培训,掌握要领后方可操作使用,责任人有指导培训的义务。 6. 员工必须对厨房里的设备,设施,功能及用途进行全面了解后,方能使用,新设备操作前,需看清说明再使用。 7. 对厨房的设备、用具、员工不得私自拆装,如因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损坏,由员工瞬息万变行承担赔偿责任。 8. 调离或离开原岗位者,应对所保养使用的设备工具如数办理移交手续,否则不予办理调动手续,如有损坏或遗失照价赔偿。 9. 各岗位使用的设备,应按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每天不要的维护,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不论什么原因,均应及时报修。 10. 由设备使用人向厨师长报告报修内容和理由,由厨师长填写报修单签字确认后方可。 11. 厨房设备出现的报修问题,由厨师长进行分类处理。 12.设备使用人在使用前经过严格培训,但操作时违反操作规程,不仅设备的维修费用由责任人全部承担,如果因此造严重后果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或处罚责任; 13. 设备的使用因操作者人为因素造成的,其维修费用由责任人自己承担; 14. 如果设备的故障属于正常范围内(因磨损、老化等)的,其维修费用则由本厨房包干分配的维修费用支付,不追究使用人的责任。 15. 厨师长将《报修单》的存根放到维修报告存放夹内,每天进行检查,影响作业的设施设备一天未修复上报店长进行协调,其他超过三天上报店长。 16.作业时间内出现直接影响工作的设施设备必须在五分钟内报修,报修后十五分钟维修人员未到现场,及时反映给厨师长或店长催修,在催修后十分钟维修人员仍未到现场由经理催修。 17. 送达《报修单》后,未给予确切的维修时间且未影响工作的,但在24小时内仍未得到修复的设施设备由店长催修。 18. 厨房员工应严格执行,如违反参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11一、仪表气源管理: 1、净化后的气体中不应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性气体(或蒸汽)。在操作压力下的气源露点,应比工作环境或历史上当地年极端最低温度至少低10℃。 2、DCS控制室内应设供气系统压力的监视与报警。 3、各车间定期对所属范围内的供气系统(风罐、阀门、管线、过滤器、减压阀、压力表等)进行巡回检查。 4、各车间定期对所属范围在用的过滤器进行排空(视仪表供气品质及安装地点可适当增加排空次数)。定期对装置最低点处的排污阀进行排空。 二、仪表电源管理: 1、新上、改扩建大型项目或关键装置中,控制系统电源进线应采用两路或三路UPS电源供电。 2、电仪人员定期对供电系统的各部位进行巡回检查,检查电源箱、电源分配器、各开关、熔断器等部件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3、对并联使用的电源箱,在线检查其运行情况,每个电源箱的输出电流均不得超过其额定值。 4、供电系统中的开关、电源分配器、供电端子排的标识必须准确清晰。对脱落、丢失的标签,模糊不清的字迹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5、供电系统应当有完善的防止小动物随意进入的措施。 6、仪表盘(柜)的仪表供电开关宜留有至少10%备用回路。严禁从仪表电源上向非仪表负载供电;严禁从仪表电源上搭接临时负载。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12为规范日常办公用品的采购、使用和保管,节约不必要的费用开支,降低成本消耗。现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就办公用品有关事宜规定如下: 一、采购、印刷品印制: 1、公司日常所用办公用品,应由行政办公室负责统一采购,经批准购买专属办公用品或工索具应由行政办公室派员陪同。 2、各部门所需办公用品,应按“购物申请清单”中各项内容要求认真填写,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送行政办公室待办。 3、行政办公室应将“购物申请单”汇总分类,依据财务审批权限规定报批。除生产急需用品外,应集中办理采购,不得一事一办。 4、行政办公室采购物品应在有关人员陪同下办理,但陪同采购人(证明人)和验收人不得为同一人。 5、采购人员应认真负责,精挑细酌,力争做到价廉物美,经久耐用。 6、各部门所用的专用表格及印刷品,由各部门自行制定格式,按规定报总经理审批后,由行政办公室统一印制。 二、领用: 1、各部门领用办公用品必须填写“领用单”,由部门负责人核签后,到行政办公室管理经行政经理签字后,方可领取。 2、除笔墨纸张外,凡属不易消耗物品和工索具等重复领用时,一律交旧换新。 三、保管: 1、办公用品应由行政办公室专人进行登记造册,分类放置统一保管。 2、保管员应认真维护和保管好所存物品,以防发生潮、锈、蛀、霉等。 3、保管员应在每季度末向行政经理汇报汇报物品消耗情况和台帐记录。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1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办公设备的管理,确保合理有效使用,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中的办公设备包括以下: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电话机等。 第二章 办公设备的申请 第三条 因工作需要购买办公设备的部门于当月20日前提出办公设备需求申请,报办公室、财务部、主管副总审核批准后,由办公室统一列入下一月度预算。 第三章 办公设备的采购 第四条 办公设备原则上严格实行预算管理,统一采购。如有紧急情况,允许按预算外费用申请程序实施紧急采购,需总经理审批后采购。 第五条 预算获批后,由办公室执行采购,并办理出入库手续。 第六条 货物送达后,由办公室文员负责进行核对、验收,确定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 第四章 办公设备的领用 第七条 各科室填写物品采购申请单,经办公室、财务部负责人签字后交行办公室管理员,管理员核对后,在领用登记册上做好登记,办理出库手续。 第八条 移动硬盘、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办公设备要办理固定资 产借用单,在规定的使用年限期间,配备人员因工作需要发生调动的,公司范围内调动办公设备“机随人走”,公司范围外调动的,办公设备必须上交公司,同时撤回固定资产借用单。 第五章办公设备的使用 办公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第八条 办公设备领取后,将开箱验收记录及说明书、保修卡等随机资料移交办公室存档。 第九条 公司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对办公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在规定的使用年限期间,因个人原因造成办公设备毁损、丢失、被盗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个人承担。 第十条 办公室负责对公司所有办公设备进行分类编号,并建立办公设备管理台帐,每半年盘点清查一次,作到帐物相符。 第十一条 办公室负责公司所有办公设备的日常维修与保养。 第六章第十二条 报废审核。对于各部门提交的报废物品清单,信息员要认真审核,确认不能再次利用后,经办公室、财务部负责人签字后方可作报废处理。 第十三条 对决定报废的办公设备,办公室应做好登记,在报废处理册上写清用品名称、价格、数量、及报废处理的其他有关事项。 第十四条 报废品由办公室集中存放、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第七章办公设备的报废处理 第十五条 附则 第十一条 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制定、解释、及修改。 第十二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14一、设备档案资料管理总则 设备档案资料是设备制造、使用、管理、维修的重要依据,为保证设备维修工作质量、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高使用、维修水平,充分发挥设备档案资料为日常设备管、修、用服务的职能,特制定本制度。 二、有关设备档案资料的说明 1.有关设备资料是指从设备选型(设计)、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等全过程中形成并经整理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说明、计算资料、照片、录像、录音带等科技文件资料,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全公司生产设备的资料整理,移交公司档案室管理。 2. 设备档案资料的内容 ⑴.厂家的技术检验文件、合格证、技术说明书、装箱单。 ⑵.设备安装、记录、调试记录验收移交书。 ⑶.设备附件及工具清单。 ⑷.设备大、小修理记录,竣工验收单,修理检查记录。 ⑸.精度校验及检查记录。 ⑹.设备改装、更新技术。 ⑺.设备缺陷记录及事故报告书(原因分析处理结果)。 ⑻.设备技术状况鉴定表。 ⑼.安装基础图及土建图。 ⑽.设备结构及易损件、主要配件图纸。 ⑾.设备操作规程(包括:岗位职责、主要技术条件、操作程序、维护保养项目等)。 ⑿.其他资料。 三、设备档案的管理 由公司档案资料室负责统一集中管理,保证设备档案资料。 四、 设备档案的收集整理 1.新设备进公司,供应公司人员及有关部门管理人员负责收集整理第二.2.⑴、⑵、⑶项内容资料,并移交公司档案室管理员,且在移交单上共同签字。 2.设备检修与维修期间,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人员对设备的易损件、传动件等进行测绘,经校对后将测绘图纸汇总成册存档保管。 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审查第㈡.2.⑷-⑿项的各种资料,并负责将审查合格完整的资料移交公司档案室管理员,由档案室管理人员建档并在移交单上共同签字。 4.原图原件或无备件的技术档案资料一律不得外借或带出资料室,只能在资料室查阅。 五、设备档案资料管理的具体要求 1.技术文件力求齐全、完整、准确。 2.检验(检测)、检修、验收记录等资料由设备管理部分管人员作分类整理后交资料室作统一管理。 3.所有图纸要有统一的编号。 4.图纸上的技术要求要求标注齐全、图纸清晰。 5.型号相同的设备、因制造厂和出厂年份不同,零件尺寸可能不同,应与实物核对,并在图纸索引中加以注明。 6.设备经改装或改造后,图纸应及时修改。 7.图纸的修改应表示在底图上,并在修改索引中注明。 8.凡原制造厂的图纸,一律沿用原制造厂的编号。 9.外协加工和自己制造的非标设备的各种资料管理与外购标准设备相同。 10.严禁将图册中的图纸设备图纸资料作为加工和外协等用。 六、图纸资料的借阅审批手续 1.资料管理员认真按《图纸资料借阅登记表》填写名称、图号、张数、借阅时间、期限等项,借阅人在签字栏内签字。 2.绝密文件资料借阅,需经总工签字批准后方可借阅,其它资料可由设备主管领导签字后方可借阅。 3.借阅超期未还者,应办理延期手续,丢失、损坏者作价赔偿。 4.非为我公司服务的外单位人员不得借阅公司的设备档案资料,为我公司服务的人员经设备主管批准,可在资料室查阅有关的档案资料,但不得将档案资料带出,外来服务人员需将资料带出,应经公司经理签字批准。 5.原图原件或无备件的技术档案资料一律不得外借,只能在资料室查阅。 6.本单位人员调出或离退休前,有借阅资料未还者,须办理归还手续,否则,党政部不予办理调、离、退手续。 七、本制度由党政工作部负责检查、考核,企业管理规划与基建部负责监督。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151、目的 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使用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3 职责 3.1 质管科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 3.2 使用部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4、申购 使用部门需增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时,填写申购单交质管科。 5、审批 质管科对购置申请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 6、采购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组织人员进行采购。 7、验收 7.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购入后,质管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7.2 开箱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 (2)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 (3)主机、附件、随机工具的数量与合同及装箱单的一致性; (4)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7.3 质量验收 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或相应的规程、规范、标准、使用说明书等,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计量器具须经检定/校准。 7.4 验收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方可报销入库;验收不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负责向供方提出退货/索赔要求。8、编号 8.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负责编号。 8.2编号方法为使用部门代号加该部门购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顺序号。顺序号由两位数字组成,从01开始顺序编号。 8.3部门代码规则 a:水处理间 b:灌装间 c: 化验室 d:仓库 e:物料检验 f:包装间 9、登记 质管科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登记,建立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台帐。 10、发放 使用部门到质管科办理领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手续,明确保管人和放置地点。保管人因人事变动重新确定的、放置地点有变化的,使用部门应及时通知质管科进行变更。 11、使用 11.1使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有合格或准用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 11.2使用人员必须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操作规程或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11.3主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使用后,使用人员应及时予以记录。 12、检定/校准 12.1质管科在每年年初制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经厂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12.2当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如停用、重新启用、报废)时,质管科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进行更改。 12.3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定、校准周期,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制造厂建议、使用频繁程度和严酷程度、使用环境的影响、测量准确度要求等由质管科确定。 12.4 周期检定、校准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使用部门因工作需要确需修改周期的,由使用部门说明变更理由,质管科修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12.5对于因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进行检定、校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经质管科同意,可超周期使用。一经工作结束后,应立即组织检定、校准,同时根据检定、校准结果对此期间出具的数据的有效性作相应处理。 12.6质管科根据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提前一个月把即将到期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12.7检定、校准有关记录、证书由质管科归档。 维护设备管理制度 篇16一、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1. 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2. 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二、设备维护的要点 1.操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⑴.每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保养责任牌,正面是责任者姓名,反面是维护保养者姓名。 ⑵.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操作设备。 ⑶.开车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必检部位,如螺栓、油位、各种仪表等,然后空负荷试车,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停车检查,并及时报告检修责任者,立即处理。 ⑷.正确地按车间制订的润滑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 ⑸.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⑹.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2.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 ⑴.班组包区域,个人包机组。 ⑵.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区域内要悬挂班组长责任牌,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正面填写责任者姓名,反面填写检查维修责任者职责。 ⑶.包修的责任班组,应按维修部门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单机包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循回检查包修。 ⑷.维修部门应根据检查的记录,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报设备主管部门备案,及时排除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 三、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 1.设备本体及周围清洁、整齐,无明显跑、冒、滴、漏现象。 2.设备润滑装置保持齐全完好并贯彻五定(定点、定人、定时、定质、定量)原则。 3.设备各部位连接紧固,状态良好。基础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销子齐全无缺,紧固无松动现象。 4.安全防护装置及各种仪器仪表维护保管好,完整齐全,准确可靠。 四、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1. 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期间的物质运动(包括从采购、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理提供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根据。因此,工段车间和设备管理部门都应贯彻执行,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2.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 ⑴.按公司制定的“设备技术档案”逐项记载。 ⑵.必须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 ⑶.必须要有润滑五定图表。 ⑷.必须要有点检表(包括内容、标准、时间、人员及处理结果)。 ⑸.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而详细记载(包括问题出现的时间、部位、损坏程度、原因、处理结果、责任者等)。 ⑹.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晰。 3.凡在用的主要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图册。 4.新设备到货后,设备库必须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装箱单等)交技术资料室复制两份,原资料归公司资料室,复制资料一份交设备管理部门,一份交设备使用部门。 5.设备大、中修,必须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零部件、轴承、解决主要的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归档。 6.设备的技术档案管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五、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由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对设备使用情况定期检查,生产技术部考核,企业管理规划与基建部监督,每季度进行一次。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