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关于家访的工作总结 |
范文 | 有关于家访的工作总结(精选3篇) 有关于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1《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新学期新生的家访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在园领导的安排下,冒着酷暑,对班级的孩子进行了逐一的家访。现小结如下: 1、家访的目的: 1、互相认识:老师、孩子及其家人,缩短彼此的距离,缩小生疏感。缓解新生的入园焦虑情绪。 2、简单的了解孩子的特点、兴趣及教养方式,为以后的 个性化教育奠定基础。 3、核查基本资料,介绍开学前的两个活动。 2、家访流程: 按地址划分区域——电话预约——家访——告别 3、家访内容: 来到幼儿家中,老师亲切自然地自我介绍,呼唤幼儿乳名,牵牵他们的小手,或抱一抱等简单的身体接触,使幼儿初步熟悉了自己的老师,消除陌生感;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缩短孩子与老师间的距离。同时,我们还与家长朋友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脾气个性及健康状况等,为家长讲解幼儿入园前需要做的'各种准备,以便教师在幼儿园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我们还向家长介绍了开学前的两个活动:一是两个半天的亲子活动,为的是孩子能尽快地熟悉老师、小朋友,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二是家长会召开的预约,使家长能安排好时间准备参加。最后,对幼儿的一些基本资料继续了核实。告别时,我们不忘提醒家长别忘记家长会的时间,又与孩子道别,告诉他们老师在幼儿园等着他们的到来。 4、家访基本情况反馈: 1、班级情况: 现班级总人数为27人,其中男孩13人,女孩14人,本地和外地户口的孩子基本相等。孩子出生日期在20xx年9月——20xx年8月,都在三周岁以上。 2、孩子自理能力差。 入园前由长辈抚养大的居多,因此,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不会自己大小便,不会把裤子提上来或拉下去,甚至有的孩子大小便还需要大人“把”;进餐要喂的占好大一部分;有的孩子入睡是抱着摇睡着的。 3、孩子 个性方面 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宝贝,导致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一定满足。这也使孩子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个性,如倔强、自私、不听劝,有的孩子性格内向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4、家长教育观念需要更新。 家长对教育很重视,但在观念上存在偏差,一些家长较重视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全面性,道德、情感等社会性的发展很少顾到。重智力,轻能力的现象存在较严重。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对家长进行观念上的引领,逐步使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虽然只是短暂的家访,但我们收获了很多,相信这些为以后更好、更有效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园领导的指导下,我们有计划地到班级孩子家中进行了家访。这次家访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触颇多。 有关于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2学校教育需要社会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家访是学校获得家长信任与支持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表现的重要渠道。为深入贯彻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推进会精神,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合力,我市教育局组织发动广大教职员工深入开展上门家访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广泛发动 我局在七月初下发了《“践行行业精神,提升教育形象”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实践活动实施意见》,并在亭林街道举行了实践活动的启动仪式。一把手局长在启动仪式上作了动员报告,要求各校(园)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和全体任科教师要进行全员家访。提出了工作目标,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表现情况,特别是要全面掌握贫困生、学困生和行为偏差生的情况,健全学生学习档案,便于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助学措施;介绍家庭教育先进理念和方法,提供学生学习、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有效建议,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按照《民主评议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行风实施方案》要求,围绕评议内容,通报学校发展现状,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提高迎评工作针对性,切实加强学校行风建设。在接到苏州市教育局相关文件后,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上门家访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导各校深入贯彻落实苏州市局文件精神、规范各校扎实开展集中上门家访活动。 二、各校响应,精心策划 1、学校重视,宣传到位。各校高度重视家访活动,在家访启动仪式后,纷纷制定了家访活动方案,并在教师会和班主任会上分别进行了宣传发动,一把手校长亲自作动员,从政策导向、工作需要及师德建设等角度宣讲了家访活动的重要意义,德育处在班主任会上就家访活动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进一步进行了具体解读。统一了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为做好家访工作奠定了基础。有的学校还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时机,下发了家访活动告家长书。向家长们解释上门家访的必要性,赢得了家长们对此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2、精心准备,做好计划。开学初,相当多的学校要求班主任、任课老师自拟《家访提纲》,确定每次家访的内容,做好准备,有的放矢,提高家访质量。给每个班主任印发了《家访手记》,及时撰写家访心得日记,做好访后分析,认真总结家访工作经验,确保家访的实效。各班主任让学生填写《20__级新生信息表》,收录学生地址、家庭情况、联系电话;了解学生家长的职业、孩子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养成等,制定相应的班级个性化家访计划。利用《家访预约卡》与家长预订时间,以提高家访的成功率。各校确立以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异常学生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精心策划、合理安排、突出重点、书面记录,实现家访全覆盖。很多学校还结合年级组情况,组建家访团队,以团队为主、个人为辅的形式,分年级进行家访。 三、倾情家访,真心换来感动 我市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层次学校均进行了全员上门家访活动。幼儿园家访从八月开始,高中各校家访从高三学生家庭访起。9月初,中小学各年级段均开始全面家访,到9月底,对新生家访全部结束。全市共家访了幼儿园小班新生12951户家庭、小学一年级新生18279户家庭、初中一年级新生9338户家庭、普通高一新生3554户家庭、职业类学校一年级新生1954户家庭。新生上门家访率达100%。此外其它各年级上门家访率也达37%左右。家访方式一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家在玉山地区的学生,由行政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家访团队,采取登门走访的形式进行。二是对家在各乡镇的学生采用集体上门家访的方式。三是对家在外地的学生采用电话、邮件、短信、QQ群等现代通讯工具或书信的形式进行,由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负责实施。 家访时,虽然老师们和家长的身份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沟通方式不同,但爱是共同的语言。老师不只是走进孩子的家门,而是力求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真心换取真心。老师们不顾工作一天的疲惫与辛劳,用爱心、真情积极开展家访工作。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过快,新昆山人子女剧增,很多家长无暇顾及孩子,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寄托到学校、寄托到老师身上……于是我们的老师走进这样的家庭,让他们不再孤单。 通过对问题学生、贫困学生、特别是缺少父母关爱的特殊家庭的孩子的家访,许多家长都感到非常高兴和感激。有的家长还主动与老师联系,邀请老师安排上门家访。从老师们的家访手记中,我们看到家长满是感激和对老师的尊敬、信任与期盼。老师珍惜每一次家访,不仅充满热情地与家长交换意见,还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观察家庭中孩子学习的环境如何,感受家庭里的精神和文化气氛,从而有针对地指出学生家长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将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论传授给学生家长,通过指导家庭教育,有效巩固和强化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家长们看到老师们家访时顶着烈日,劳累奔波,有的老师家访到晚上九、十点才回家,连饭都顾不上吃,家长们看到老师们这样敬业,深受感动!很多家长都电话向学校表示感谢,对老师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走访教师自带相机,临别时主动与家长孩子合影留念,很多班主任还将照片上传班级博客,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父母的关爱,成为孩子永生难忘的记忆与财富! 四、讲述家访,感悟别样彩虹 为充分展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弘扬当代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情操,讴歌家访中的感人事例,各校纷纷举行“我与我的家访故事”征文比赛。裕元实小刘科英老师洋洋洒洒近三千字的家访日记,渗透着她对学生浓浓的爱,即使她是一个刚从初中教学岗位转到小学岗位的老师,家访为她今后的教学储备了很多的教育资源。五(1)班潘慧莹老师讲述的与孟同学之间的故事,更市电视台《新闻夜报》记者对部分学校上门家访进行了跟踪采访。面对镜头,五(2)班孙悦宁的家长显得很激动,对教师工作的感谢、支持、理解都溢于言表。接受采访的班主任陈老师及副班主任张老师都是五年以内工作经历的非常年轻的老师,她们在镜头前面也表达了自己对家访工作的深刻的独到的认识。同时,在评选优秀家访日记基础上,各校纷纷举行“我与我的家访故事”演讲比赛,旨在全力推进“走进家庭共商育人大计,走进学生共创美好未来”家访活动,让全体教职工用心灵去发现来自家访活动中的感人事迹,去体会和诠释教师给予学生的那份无私的关爱,去树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光辉典范。 五、巩固成果,坚持家访常态化 本次家访活动,很多教师亲自走进学生家庭,亲眼看到了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家庭状况,看到了学生在家的劳动及生活表现。从而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感情。同时,很多教师也被学生贫困的家庭状况所感动,更加理解了学生求学的艰辛,思想受到洗礼,明确了肩负的任务之重,增加了责任感,提高了敬业精神,强化了师德意识。扩大了学校对社会的影响力,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 广大家长和孩子也都越来越欢迎甚至盼望着老师到自己家,家访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把这项工作不断地完善和推进,让家访长效持久的扎根学校,让更多关爱走进学生家庭,永驻学生心田,让它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 各校在实践中,并不把家访活动当作一场运动,而是探索建立家访活动的长效机制。把家访工作情况存入档案,作为教师师德考评的重要内容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教师积累了有关活动资料,填写了家访预约卡和家访信息反馈表,形成了家访工作档案,不断总结和完善家访工作,将教师家访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我市对新生的家访活动虽然暂告一段落,但对其它年级学生的家访活动按计划正在进行之中。 六、两点感悟 1、以家访促联系,用真诚换支持 活动开始时,部分教师对此有自己的看法。现在信息这样发达干嘛非得去学生家?但是走访后,此想法开始变化了。也认识到了家访的作用是其它手段难以替代的。家访是门学问与艺术。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体现它的实效性就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合理选择时间,把握最佳时机,用老师们总结的经验就是“多报喜,巧报忧,多倾听,巧辅导,多鼓励,巧建议”。家访前一定和学生家取得联系,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把送“教育”上门,送“服务”上门 ,送“关爱”上门的活动真正的发挥其作用,不流于形式。 2、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 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进家访,在家访时要求教师做到“两不”和“三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要有针对性;要主动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联系;要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这样的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诿,避免了以往家长、学生一听老师要来家访就认为是来“告状”的心态。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家访成了相互交流、互通信息的最好一种形式。教师们用自己的耐心、诚心,换来了家长对教师、学校的诚心。 有关于家访的工作总结 篇3为充分发挥家校教育的合力,引导学生安全度假。近期,濉溪县各中小学开展了“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 各中心校长参加了“濉溪县万名教师安全大家访活动”动员大会。郜洪联副局长宣读了本次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全县学校开展的这次活动进行了布置。由于濉溪县区域面积较大,人口居住较分散,郜洪联副局长要求各校成立了家访工作小组,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师进行合理分组,努力使走访活动覆盖到每个学生家庭。教师们在家访的过程中,要注意讲方法、重实效;尊重家长、树立教育形象;做好家访记录,留好影像和文字资料,写好总结。 乔爱富局长对“教师大家访”活动进行了强调。他指出,本次家访活动,全体教师务必保持务实、扎实、有效的原则,把家访活动与教学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于学习上存在困难、生活中存在困难的学生,要通过家访,带去教师的关怀,送去教育的温暖,通过教师的家访,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思想上的障碍,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走访中,教师们不畏酷暑,走村串户,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学生的基本信息,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暑期的生活与学习状况,并发放《致家长一封信》,重点宣传防溺水、交通、饮食安全、防火防雷等安全常识;同时,各校广泛收集家长和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登记汇总。 大家访中,各校还把留守儿童、贫困生、单亲生、学困生作为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扶,并通过电话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加强沟通联系。 本次大家访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强化了青少年法定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的意识和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意识。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