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信息技术教研组研修方案
范文

信息技术教研组研修方案(精选3篇)

信息技术教研组研修方案 篇1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推动教育信息化,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的意见》(教师〔20xx〕1号)精神,按照《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吉林省‘提升工程 2.0’项目协同实施对接工作会”的相关工作要求,根据专家指导点评意见,结合本校实情,制定我校有效的实施方案。

  二、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评估

  教学硬件环境:班班通一体机全覆盖。

  平台环境:学校没有办公管理平台、教学平台、教研平台、资源平台。

  网络环境: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教师队伍状况: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环境条件比较好;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比较难以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学校生源整体质量较低,可以尝试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作为突破。

  三、目标任务

  (一)绩效目标(一年)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初步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

  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完善已有的校园网建设,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使管理信息化。

  提高师机比例;完善已有的班级信息化教学设施。

  加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二)愿景(三年)

  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及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充分整合。学校依托信息化发展形成办学特色。

  四、制度措施

  (一)制度修改与完善。

  1.明确培训内容,依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执行。

  2.全员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即“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成效培训”。

  3.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评价标准。

  (二)激励措施。

  1.建立规章制度,实现全员参与。

  2.利用考评促进实效。

  3.加大活动开展。

  4.将考评结果纳入教师考核。

  五、研修活动、预期成果

  (一)研修活动项目。

  完善性项目: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并且已经形成了制度;开展了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估。

  突破性项目:开展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开展跨学科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二)预期成果。

  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六、教师研修的关键能力点

  学科教研组拟研修能力点、使用的软件技术、拟尝试创新教学模式。

  语文教研组

  1.提高教师数字资源的检索、判断能力。

  2.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能力。

  3.提高教师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4.提高教师探究型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

  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获得多媒体材料,利用全景网、素材中国、等专业图片网站获取图片资源,在公开课、网易云课堂、TED等视频资源平台获取视频课程资源,利用期刊网、豆瓣读书获取文献、书籍类资源等。

  数学教研组

  1.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能力。

  2.提高教师探究型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

  3.提高教师基于数据的个别化辅导的能力。

  4.提高教师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的能力。

  通过Inspiration概念图软件作为教学支架,通过采取师生共同绘制概念图的`方式,使学生学会主动建构知识结构,学会自我导向的学习;通过几何画板进行简明直观的生动演示,让学生理解抽象数学概念,感受数学思维和数学的美感;

  英语教研组

  1.提高教师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能力

  2.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支持的测验与评价能力。

  3.提高教师“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能力。

  4.提高教师应用技术帮助学生学习的能力。

  利用在线英语动态文本生成网站(Screedbot)和英语语音定制(AudioPal)网站为师生定制预设的读写素材,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听、说、读、写活动;利用在线Voki平台和wikispaces平台构建英语跨文化交流的视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化学学科中可以用ACD/ChemSketch软件绘制分子立体模型,创造性地开展有机化学分子立体结构的教学;可以用MMEX(Interactive Multimedia Exercises多媒体互动测训平台)收集和分析学生问题并对学生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地理学科中可以运用Google地图来创造性地开展某些关键问题的学习等等。

  科学教研组

  1.提高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能力。

  2.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能力。

  利用PhET等仿真实验平台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探究活动,通过创设数字化实验环境,借助采集与处理数字化实验数据、支持学生在错误中不断尝试和突破、丰富体验等方式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理解学科知识、发现学科规律;

  社会教研组

  1.提高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能力。

  2.提高教师跨学科教学设计的能力。

  借助一些有启发性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有情节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入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将语文、历史、德育、数学、生存技能等贯穿起来。也可以参考许多教育类网站上成熟的各年级跨学科项目资源,形成适合自己所教学生实际的跨学科选题,如太阳能应用、3D打印、乐高机器人套件等。

  综合教研组

  1.提高教师构建、评价与改进数据评价模型的能力。

  2.提高教师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的能力。

  据分析微模型是基于教育教学需求、面向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创建教育教学问题的数据分析模型,帮助教师揭示隐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性。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除了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工具使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统计基础外,还应当具备应用技术工具进行数据探究的能力。

  艺术教研组

  1.提高教师创造真实学习环境的能力。

  2.提高教师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技术驱动的实景学习,如发行报纸、制作短片等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投入,加强自我导向的学习。利用智慧环境教育大数据综合分析问题、通过智能会议系统连接远程专家、借助3D打印等技术输出研究成果。

  七、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意义,成立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校情分析,了解学校硬件设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分层开展培训。

  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王晶(校长)

  副组长:马某某(副校长)、张某某(教导主任、学校管理员)

  成员:吴某某(教导副主任)、徐某某(技术员)

  八、培训方式

  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采取学校集中培训和教师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网上交流和定期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分散自学:教师要通过自学,基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

  2.集中培训:根据课程内容及参训教师的实际,采取集中讲授、操作练习、教研组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保证培训的实效,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九、落实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意义,成立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校情分析,了解学校硬件设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分层开展培训。

  (二)学习保障。

  1.网络研修主要采取教师利用课后、课余、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个人参与线上学习为主,本人空堂时可在各办公室或微机室无上课班级时进行线上学习。

  线下实践应用采取全校统筹进行,具体安排根据上级相应要求同步落实。

  2.确实无上网条件的教师,可联系学校管理员利用晚上或其它休息时间在学校网络教室进行学习。

  3.对于研修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在内部QQ群交流讨论或请求上级帮助解决。

  (三)制度保障。

  参培人员必须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和网络研修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网络研修和线下实践应用任务,培训结果与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和年度考核、教研业绩考核等挂钩,凡未合格者或被上级通报影响学校考核的,一律按学校规章制度处理。

信息技术教研组研修方案 篇2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面向全校师生宣传信息化和创新化,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学生外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蓬勃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第四届“信息技术化节”活动,现就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化活动,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培养实际应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科技化创业,谱写当代大学生青春华,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氛围,打造我校科技化活动品牌,推动校园化事业蓬勃发展。

  二、活动主题

  拥抱大数据云享新时代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日-20xx年12月8日

  四、参与对象

  xx科技学院全体师生

  五、组织领导

  本届信息技术化节由教务处主办,信息工程学院承办,宣传部、校团委、研究生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协办。成立xx科技学院第四届信息技术化节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信息工程学院。

  六、活动内容

  1、信息技术化节开幕式

  2、信息技术图片展及校园DV展播

  3、义务维修计算机

  4、信息技术系列讲座

  5、创意创新创业与就业大赛

  6、信息技术化节闭幕式及颁奖晚会

  具体安排见附。

  七、活动要求

  1、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要认真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信息技术化节各项活动圆满成功。

  2、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把信息技术化节活动作为改善学风建设的重要措施,精心组织,认真参加。要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电子大屏幕、主题班会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加强对信息技术化节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化氛围。

信息技术教研组研修方案 篇3

  通过对信息技术、学习方式转变和师德故事的自主学习,进一步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课程进行研修。

  研修目标

  1、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实现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研究的技术支持。

  2、通过研读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实现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3、通过对身边师德故事的学习以及自我的反思实现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研究的情感支撑。

  学习内容

  1、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学习Word文档的编辑、图片的编辑、视频的编辑、Flash模板的制作、微电影的制作。

  2、研读学习方式转变的案例,主要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学习、课外学习。

  3、学习身边的师德故事,主要学习媒体宣传的'典型的师德故事以及学校真实发生的师德故事。

  实施计划

  1、每天按要求学习网络国培课程

  2、积极参加坊内探究活动,讨论分析校本研修课题。

  3、按时记录自主学习心得做好积累。

  4、写一篇论文对研修成果进行总结,分享成果

  预期成果

  1、自觉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自我情感认识。

  2、能够掌握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3、写一篇研修成果论文。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6: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