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武术社团训练方案 |
范文 | 武术社团训练方案(精选3篇) 武术社团训练方案 篇1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武术队训练是在体育教学改革新思想的大背景下,主要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即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建立一项或两项自己喜爱,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在训练过程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不但在武术知识技术上有所获得,在组织能力,协作配合意识以及自身良好的精神品质(如自觉力、毅力)的培养上,都能够有所提高。在武术队训练内容的选取上,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内容安排从简单易学开始,循序渐进过度,最终达到一定技术水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能够掌握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健身方法,能熟练掌握一套长拳套路。 2、发展学生协调、灵敏性,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武德修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练习内容主要以套路动作为主,选择适宜的动作难度较大的单项技术动作(如鲤鱼打挺、侧手翻、腾空飞脚、旋风腿等)作为辅助练习。本学期的训练简要内容如下: 基本功:压腿、踢腿、基本步伐、基本手法等。武术套路:形神拳、健身拳、初级长拳(依情况而定,学习内容)。单项技术动作:跃步冲拳、腾空飞脚、旋风腿等。 九月份至二月份(第一学期、基本功 )1、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专项训练为辅。 2、着重把握基本功练习。 3、利用空余时间观看武术套路方面的录像带或与之相关的一些影视作品。 4、加强柔韧素质的练习,做好各种步型、手型、步法、手法、身法等单个练习动作。 三月份至八月份(第二学期、加强套路练习) 1、加大运动负荷,运动量适中。 2、练习长拳的分段动作。 3、老队员复习整套动作,注意动作的细微之处。新队员先分段练习,再整套练习。掌握运动路线、节奏以及精气神的和谐统一。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强调习武之人以德为先。 5、身体素质练习,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避免单一、枯燥的素质练习。 武术社团训练方案 篇2目的任务:活跃我校的文体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个性。情况分析: (1)凡是对散打感兴趣的学生通过选拔都会吸收到队伍中加强训练辅导。 (2)身体素质教差,在场上不能表现出硬朗姿态。所以在加强技战术训练的同时,要加大身体各方面素质的训练,包括上下肢、腰腹的力量,移动速度,移动耐力等的素质。 (3)心理素质不稳定,直接制约比赛的成败。根据以上的分析,要有针对的制定以下训练计划: 二、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训练。本学期从第7周开始训练至16周为止第7~9周(第一阶段) 内容:学习基本姿势、步伐和基本拳法,结合柔韧性训练和适度力量、耐力、速度训练。 要求:能够结合基本姿势、步伐较熟练的运用基本拳法,同时在柔韧性和身体素质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具体计划: 第7周:学习基本姿势、基本步伐和前后手直拳,并学习基本的柔韧性训练方法,穿插轻微的力量训练,使新学员尽快的适应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 第8周:学习前后手摆拳,视情况加大训练强度,复习第7周所学内容。 第9周:学习左右勾拳,复习直拳、摆拳,素质训练里加上速度和耐力训练。第10~12周(第二阶段) 内容:学习正蹬腿和鞭腿,复习基本步伐和基本拳法,加大素质训练强度。 要求:能够学会并运用正蹬腿和鞭腿,熟练运用基本拳法,柔韧性训练基本到位,身体素质有明显进步。具体计划: 第10周:学习正蹬腿,复习基本拳法,学习组合拳法,加大训练强度。 第11~12周:学习鞭腿,复习正蹬腿和基本拳法,学习拳腿组合,加强身体素质锻炼。第13~16周(第三阶段) 内容:学习侧踹腿和简单摔法,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学习实战技巧和进行实战训练,加强耐力和速度训练。 要求:能够熟练的运用基本拳法和腿法,并运用于实战训练之中。 具体计划: 第13~14周:学习侧踹腿和简单摔法,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加强耐力、速度训练。 第15~16周:复习所学内容,学习实战技巧和培养实战意识,组织实战对抗训练,加强素质训练。注意事项 1.第一阶段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身体素质训练趋向于上肢力量训练,训练强度逐步加大,可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游戏,使新学员能加大训练兴趣。 2.第二阶段以基本拳法和腿法为主,身体素质训练趋向于下肢力量训练,训练强度有较大提高。 3.第三阶段以实战训练为主,身体素质训练趋向于耐力训练。 4.训练时间为每周二、周四、周五第三节课后。 武术社团训练方案 篇3一、教学课题 跑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自然活动能力。跑的快,是每个学生展现自己的愿望,又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重视过程性的评价。本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在奔跑中获得身心体验,培养快速奔跑中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和提高奔跑的速度和能力,还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并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优化学习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鼓励、帮助,使学生勇于挑战自己、展示自己。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快速跑的动作方法并获得快速奔跑的身心体验。 2、技能目标:使80—90﹪的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快速跑的正确姿势,并通过“往还接力”提高学生奔跑的速度和能力、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挑战自己、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三、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三—四年级)体育教材第三章:走跑与游戏。快速跑是小学四年级跑的重要教材。跑的快,是每个学生展现自己的愿望,又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由于单纯的快速跑对于活泼好动、富有求知欲望的学生来说,会显得枯燥无味。对此,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情景导入:“竞选冬季运动会短跑运动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 掌握快速跑的技能及学练方法 教学难点: 对跑产生兴趣,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五、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本课设计“为学校即将举行的冬季运动会选拔短跑运动员”这样一个情景,使学生在竞争、欢乐中完成本节课的目标。 (2)讲解法:教师语言清晰、表达能力要强。 (3)示范法:本课采用示范法,使讲解更加形象生动。 (4)启发式教学法:本课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爱动脑,互帮互助的好习惯。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