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
范文 |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通用24篇)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1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一100页的例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二十三的第4-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做第2题时,商中间有零是怎样处理的?跟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学习新知 教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36除9不够商l时,教师提问应该怎么办?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回答:36除9不够商1,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9的右面添上。看成90个十分之一再除。90个十分之一除以36商2个十分之一。由于被除数117是整数,小数点没有写出来,因此要在商3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商2个十分之一。 求出十分位上的商以后,还余18个十分之一,18个十分之一用36除,不够除,怎么办?(不够商1个十分之一。把18个十分之一看成低一级单位的数,再添0,是180个百分之一再继续除。) 算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说明,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叫做除尽了。 2.做第99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两道题,教师个别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提问,上节课学习例1后,我们总结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说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指着板书,问:大家看例2的计算过程,还应该补充什么?(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教师再叫一个学生把两部分合在一起复述一次,并说明这就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默读教科书第100页上的计算法则。 4.学习例3。 教师板书例3,让学生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 教师板书例3的竖式,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不够商1,我们在竖式中应该怎样写商?想一想,在整数除法中,不够商1时是怎样处理的?(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 我们把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个位上的数和十分位上的数合起来,看作16个十分之一。够不够除?怎样写商?(仍然不够商1个十分之一,要在个位商0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再在十分位上写0占位。) 把被除数看作169个百分之一,用26除,这跟前面的例子是类似的,自己继续往下做。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被除数比除数小时,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以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都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教师要求学生用乘法验算这道题计算的是否正确。 5.做第100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要用乘法验算。集体订正时,要把竖式的错误情况记下来。 第2题,让学生读题后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叫几个小组的'代表讲述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补充,表达出下面的含义: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上就不够商l,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小。 第3题,让学生仔细审题,把错的改正。集体订正时,要让学生讲出错的原因和改正的理由。还可以把做第1题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让学生讨论后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三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三的第5题中第一行的3道小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对典型错误要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 3.做练习二十三的第7题。 四、总结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例3的计算过程,复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再让学生说出被除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商的个位上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5题的第2行的3道小题、第6题和第8题。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2师:封闭图形的线段必须首尾相连。 师:大家看这两个封闭图形,谁的面积大呀?(黑板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看来封闭图形也是有大小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 面积。(板书:封闭图形的大小 ) 师:那在封闭图形里面积究竟指的是哪一部分呢?请两位同学到黑板表示出来。(生上来画。)同学们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随意画一个封闭的图形,也把它的面积表示出来。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面积这个概念有这样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物体表面的大小;第二层是:封闭图形的大小。 (三)、实践活动: 1)多种策略,比较大小 投影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比较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师:你们觉得哪个图形面积大? 生:长方形面积大 生:正方形面积大。 师:看来有争议。有什么办法知道吗?那现在你们就利用学具分小组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吧。 学生活动: ①学生拿出剪好的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附页2中图5) ②小组活动。 ③学生汇报。(投影显示活动结果,并配合课件演示几种比较方法) 生1:我们小组是用摆硬币的方法, 生2:我们小组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数出长方形的格子要比正方形要多。 生3:我们小组是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要大一些。 小结:比较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多种方法,尤其是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比较大小,在用,数格子的方法时,所用的每一个格子的大小应一样大。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数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2)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①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②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 ③让我们用画笔把图形美化一下,选一个图形,用蓝色笔描出图形的边线,用红色涂出它们的面积。展示学生作品。 师:图形上一周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周长)周长表示图形的哪一部分?红色部分的大小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面积)面积表示图形的`哪一部分?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周长是是表示长度的。而在涂面的时候,感受面积的概念是和长度的含义是不同的。学生不一定能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在这画和涂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已经能充分感受他们的区别。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收获,不仅知道什么是面积,还会用多种方法去比较面积的大小,其实学习数学是很有趣的,只要我们有信心、爱思考、多动手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反思 1、从生活导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神秘而简洁的话语可以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从生活实物出发学生容易理解,让学生从摸入手,感知面积。 2、这一课不光是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面积,还要让学生能够对于面积与周长进行区分。这两个定义要分清楚。明白周长是指边线,面积是指表面的大小,也就是封闭线内所包含的内容。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知道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2、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可以眼睛观察,用手掂、用秤称,了解使用天平的方法。 3、能大致估测轻物品的重量,会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天平、(大豆、图钉、2分币、橡皮等实物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表演唱《小熊请客》。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唱得真好,瞧,把小熊吸引来了,(屏幕显示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看,它的好朋友小猫、小狗带着礼物来了(屏幕显示小猫、小狗)。咦,它们怎么吵起来了。〔录音:"我的虾条比你的'奇多'重。我的'奇多'比你的虾条重。"〕它们谁也不让谁。这时,电脑博士来了,(屏幕显示电脑博士)〔录音:别吵别吵,我们邀请小朋友一起去游览数学宫,小朋友,你们愿意去吗?〕 电脑博士在数学宫中设了三个关,要小朋友闯关,比比哪组最先闯过去? 二、 逐层探究,学习新知 第一层次,比较物品的轻重,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物品轻重的方法。 1、看看说说 (1)用眼睛观察:两块大小不同的橡皮,说说哪块重? 红蓝两盒橡皮泥,说说哪盒重?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2)教师指出:我们不知道盒里装多少橡皮泥,因此光用眼睛观察,比不出它们的轻重,那么,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呢? (3)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听听电脑博士的建议〔录音:比较物品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应用手掂一掂。〕 2、掂掂说说 (1)用手掂一掂:红蓝两盒橡皮泥,说说哪盒重? 一粒阿尔卑斯糖和2个2分币,说说哪个重?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2)教师提问:到底谁重?谁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呢? (3)学生讨论回答后,再听听电脑博士的.话〔录音:比较物品的轻重,不能光用手掂,应用秤称一称。〕 3、称称说说 (1)认识天平。屏幕显示天平,并依次闪烁各部分及其名称。 (2)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左盘一般放要称的,右盘一般放砝码。当指针在标尺中间,天平两端平衡,两边重量相等;指针偏向左端,说明左边重;指针偏向右端,说明右边重。 (3)比较物品的轻重。 学生跟着屏幕操作,左盘放一粒糖,右盘放2个2分币。观察指针说说谁重? (4)设疑:右盘放几个2分币,能使天平平衡? 学生尝试操作,根据回答屏幕显示:1粒糖=3个2分币重 (5)小结过渡:利用天平,不但可以比较物品的轻重,还可以称物品的重量,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 板书:"克"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第二层次:认识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1)1克有多重呢?(出示2分币)1个2分币约重1克,老师放在手上掂一掂,大家也拿一个放在手上掂一掂。 (2)刚才我们称出一粒糖大约等于3个2分币重,那么大约重几克?(3克) 学生轮流掂一掂糖。 (3)下面我们就把1个2分币当作一克的砝码,来称称物品的重量。(学生分组操作) A、称1克大豆 操作要求;右盘放1个2分币,左盘放几粒大豆使天平平衡?2粒大豆大约重几克?读一读,小组轮流掂一掂。 B、称15个图钉 学生操作:15个图钉大约重几克? 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出:图钉有大有小,因此,15个图钉有的大约重7克,有的约重8克,书上告诉我们15个图钉大约重10克,这些都对。 小组轮流掂一掂。 C、称1支粉笔、1把小刀 学生操作后交流,读一读,再轮流掂一掂。 D、读一读,下面物品大约重几克。(屏幕显示:1本数学教科书大约重174克,1瓶墨水大约重156克) 学生读后,师指出:如果还用2分币代替砝码称,要放174个或156个2分币,多麻烦,现在应用砝码来称(出示砝码) 学生轮流掂一掂数学书、墨水瓶 (4)完成40页的试一试 游戏:猜一猜。采用拍读形式,让学生掂一掂乒乓球、果冻、旺旺煎豆,估测大约重几克,哪组最接近实际重量,奖品就归哪组。 三、 巩固练习,促进提高 1、完成41页想想做做1、2、3两题.(第二关) 2、思考题(第三关):屏幕重现动画,比比是小猫的虾条重,还是小狗的"奇多"重?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读包装袋上标的重量,板书:"g",并说明它也表示克。 3、 指导实际应用:学生读牙膏、肥皂等物品包装上标的重量,并掂一掂。 4、课外作业:放学后,跟爸爸妈妈到超市去了解各物品的重量。 四、 全文总结,再揭情思 (屏幕再现电脑博士〔录音:小朋友,你们好,今天你们学行可认真了。你们在数学宫闯过了一道道难关,认识了克,学会了比较物品的轻重,但这只是一些初步的知识,还有许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探索。小朋友,再见!〕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4课题:不退位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和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红、黄色圆片及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70-3042-20xx-6 85-4067-3165-3 65-3这道题的竖式应该怎样写? 2.想一想笔算加法时都应注意些什么?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653=_______________ 教师说明也可以写成竖式进行笔算. (1)出示图示,使学生明确: 十位上6个○表示6个十;个位上5个○表示5个一,读作65. (2)说明:要从65里减3 启发学生思考:3表示什么?应该从哪里去掉? 引导学生明确:3表示3个一.应该从65里个位上5个一里去掉3个一. 教师同时在个位○中划去3个. (3)说明:笔算竖式怎样写呢? 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写数字65,在65的个位数5的下面写上3,也就是3要对着65的个位数5. 写上减号和横线.就是数位对齐,与笔算加法的道理一样. (4)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提醒学生,在横式等号后面也要写上得数. 2.教学例2. (1)比较例2和例1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请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注意去掉的23应该怎样去掉? (3)学生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在写竖式时,其中写减数中的2,你是怎样想的?(2是在十位上,应与65的十位上的6对齐.) (4)学生对照数位圆片图,进行尝试计算. (5)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时的思维过程. 3.小结计算方法. 说说笔算减法的方法是怎样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加深理解,形成技能 填空: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鼓励.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引导学生明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还要注意,计算时要仔细,得数要写在模式等号后.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例1 65-3= 62 例 2 65-23= 42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5教学内容:教科书68-69页,练习十五1-3题 目标预设: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看卡片视算)表内乘法若干题 2、口答(看课件口答) 30是几个十 800是几个百 100是几个十 90是几个十 6000是几个千 500是几个百 4个十是多少 12个十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17个百呢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新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课件出示游乐项目,最后定格游乐项目价格表: 旋转木马:2元 碰碰车:3元 急流勇进:6元 登月火箭:8元 过山车:10元 水上摩托:80元 水上快艇:40元 2、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3、集体交流讨论,教师把学生的问题算式归类板书: 表内乘法一类 整十数乘一位数一类 整百数乘一位数一类 整千数乘一位数 60x3= 200x7= 900x3= 600x3= 20xxx7= 9000x3= 请学生观察说说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请列式计算的学生介绍自己计算的方法 4、通过练习提炼算法 看课件抢答:6x3= 20x7= 90x3= 请算得特别快的`同学介绍方法 教师小结:计算整十、整百和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先用乘法口诀计算出积,再看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看游乐项目价格表同桌相互提乘法问题,并列式计算。 2、看卡片视算(算出得数后马上举手)抽生说得数,数学书71页第1题 3、完成《课堂作业本》30页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6一、指导思想 口算是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综合的思维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特开展此次口算比赛活动。 二、比赛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的.组织、练习和实施,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扎实的口算基本功,从而落实课标所提出的“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的要求。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学生的风采,对提高全体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比赛内容: 一年级出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年级出100以内的口算与计算相结合,加减法口算和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计算和口算。 四、实施办法和时间安排 1、参赛对象: 一、二年级学生。 2、时间安排: 一、二年级第十四周各班教师随堂考试。 3、比赛地点: 本班教室 4、完卷时间: 一节课(40分钟) 5、命题老师: 一年级:于玲玉二年级:徐丹 6、奖项: 各班级从高分到低分评出一、二、三等奖。采取分班级提取名次(其中第一名为一等奖,共1名,第二名为二等奖,共2名,第三为三等奖,共3名。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7【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余数,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和动手操能力、观察对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仔细思考的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很高兴我们能相聚一起,在数学大本营里,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我们的口号是:数学大本营,快乐伴我行。(课件展示) 咱们一起做个“猜手指”的游戏,从大拇指开始数至小指,依次往下数。当你说到一个数,孙老师就能知道这个数会落在哪个手指上,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学生挑战,教师应战。)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猜的这么快吗?这个游戏中藏着数学秘密呢!想知道吗?学完这节课,答案自然就揭晓了。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1.学习例2 (1)收集信息 师: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同学们准备用一些花来装扮教室,这样教室就更漂亮了。(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你从图中收集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谁会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自主做题) 生:一共有23盆花,每组放5盆。 生:求能放多少组,还剩下几盆? 生:这是再求23里有多少个5,要用除法计算。算式是23÷5。 生:我还会列除法的竖式(师板书算式) (2)动手操作:(课件展示)师:这道题的结果是多少呢,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来摆一摆。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组,最多可以分几组?还余几根?(独立完成,再展示结果。) (3)汇报评价:在小组内说摆小棒的过程,再汇报。 生:把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组,最多分成了4组,还剩下3根。(师同时板书答案) 师:看来,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4组,还剩余3盆。剩下的还能再分吗?为什么?(课件再次展示,进行着重强调。) 生:不能再分了,剩下的3根不够摆一组的。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候候正好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余,在数学上,我们把剩下的不够分的数就叫余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4)认识余数 边板书边讲除法家族里的新成员——余数。 师:请跟老师一起读。 (5)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读法。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除法家族里的每个成员?每个成员各表示什么?这个算式怎么读? 强调:老师查字典知道“余”表示剩余的,多出来的.,余数就表示剩下不够分的数。 (6)竖式计算 师:有了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把这道竖式计算出来。 生进行竖式计算。 师:你列的竖式是否正确?数学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请我们走进课本,用心阅读51页例2图。 边读边思考:A、如果不分小棒,商是几?怎样知道的?B、23下面的数是几?它是怎么得到的?C、余数是几?是怎么得到的? D、你知道余数表示什么?(课件依次展示) 小结:我们可以得出除法竖式计算三部曲:商、乘、减。(课件) (7)展示竖式。 2、练习。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 (1)小试身手 (2)知识城堡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学习例3 (1)探究关系:如果刚才的例2中一共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如果是17盆,18盆,……,25盆呢?你会列式计算吗? (2)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题目越来越难了,你怎么算得越来越快啊?有什么窍门吗? (4)小组合作: 师: A、请观察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B、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同桌讨论,再互动交流) 追问:为什么余数是依次增加了?(一个量在变,所以改变了另一个量。原来被除数在变,会引起余数的变化,被除数每增加1人,余数就会增加1。) 2.归纳总结:所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反过来怎么说? 3、智慧冲浪: (1)下面这样计算,对吗?错在哪里? (2)知识城堡2. (3)我是小法官。 四、课堂总结,交流释疑: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有什么疑问? 五、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开心小游戏:猜手指 猜手指游戏是几个数字在循环?列式就是:( )÷5=( )…,这个游戏主要看余数:如果余1,这个数会落在大拇指上;如果余2,会落在食指上;余3,落在中指上;余4,落在无名指上;会不会余5?如果没有余数,就落在小指上、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快速进行猜手指游戏了吧?(和同桌互做两个,学生根据结论,做游戏验证。) 2、智慧小博士。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8【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教科书第8~9页跷跷板乐园情境放大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跷跷板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跷跷板场景插图。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图中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图中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6=12(人) (2)4×3=12(人) 12+7=19(人) 12+7=19(人) (3)…… 5.观察比较解题方法的联系。 明确解题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6+7 (2)4×3+7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第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1、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1)2×6=12(人) (2)4×3=12(人) 12+7=19(人) 12+7=19(人) 2×6+7=19(人) 4×3+7=19(人) 4、整理复习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9教学内容: 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在愉悦的谈话中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投入学习。 二、探索学习 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一共有多少学生?*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每组5人,可以分几组? (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 (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5)、看!又来了3位同学,那每组应该有几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做铺垫。创设开放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 三、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10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页和第103页下面的做做的题目,练习二十二的第10、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教学过程: 一、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谁能讲一讲正、反比例的意义?(学生回答。) 教师: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或成反比例的量.这两种量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或反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k(一定) 或xy=k(一定) 教师出示下列题目让学生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每天看书页数一定,天数和看书的总页数。 (因为 =每天看书页数(一定),所以天数与看书的总页数成正比例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因为底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定),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成反比例关系。) (3)分数的值大小一定,这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因为 =分数值(一定)。所以分子与分母成正比例关系。) (4)差一定,被减数与减数。(因为被减数一减数=差(一定),所以被减数与减数不成比例。) (5)一批煤,如果每天烧5吨,可烧36天;如果每天烧1吨,可烧45天。天数和每天烧煤的吨数。(因为题目中没有明确说出哪个量是一定的。而536=l80(吨),445=180(吨),可见煤的总量是一定的。因此,有每天烧煤的.吨数天数=煤的总吨数。所以天数和每天烧煤的吨数成反比例关系。)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教师: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三个量每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1)当单价一定时,数量和总价成什么比例关系? (2)当数量一定时,单价和总价成什么比例关系? (3)当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学生回答后,接着就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教师让学生回答,再归纳并板书: 三、做教科书第103页做一做的题目。 第1题,教师指名回答,要说明成什么比例的理由。 第2题,教帅先让学生填空,再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第3题,让学生思考和填空、教师巡视。注意解答时有不同想法的学生。订正时,让有不问想法的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第4题,学生做题有困难时.教师提示:可以举一个实例先验证,再确定是不是成比例,成为什么比例。订正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四、作业 练习二十二的第l0、11题。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11课前与同学谈话省略 师:今天上课我们学什么?大声地说“学什么” 生齐:圆的认识 师:从哪里看到的?只给我看, 生指屏幕 师:屏幕上有,还有呢? 师:说,哪有? 师:没错,圆片,还有吗? 生:圆规 师:没错,还有圆规。小朋友们都很善于观察、善于联想。老师的信封里还有一个圆,想看看吗? 生齐:想 师出示一个信封,摸出一个圆片,师:是圆吗? 生:是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所以,一会儿老师要把这个圆片放进信封了,让同学们把他摸出来,有没有信心? 生齐:有 师:我不会轻易的给你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的,这里面不只仅有着一个圆,还有其他的图形,想看看吗? 师:好,现在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长方形 生:长方形 师:男孩的反应快,状态也不错。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正方形 生:正方形 师:还有一个图形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三角形 生:三角形 师:猜猜还有吗?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梯形 生:梯形 师:行了行了,小朋友们,都别你们猜到了。 教师课件演示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能不能从各种图形中把圆摸出来?你觉得有难度吗? 生齐: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 师:而其他图形呢? 生:都是由直线,哎!线段围成。 师:同意吗? 师:再仔细看看,正因为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所以他们都有什么? 生:角 师:圆有角吗? 生:没有。 师:所以圆特别的? 生:光滑 师:说的真好 师:数学上,我们把左面的这些由线段围成的图形给它个名称:直线图形。(课件演示)小朋友们,圆是由什么围成的? 生齐:曲线 师:给它一个名称。 生:曲线图形 师:曲线图形,行了,现在让你们再直线图形中将圆这个唯一的曲线图形摸出来,难不难? 生齐:不难。 师:谁让你们聪明呢?还有难的。 师出师一个不规则图形 师:它也是有曲线围成的吧?弯弯曲曲的。那么你们会不会把它也摸出来? 生齐:不会 师:为什么? 师:有的同学说,因为它有的地方凹,有的地方凸。而圆怎么样?显得特别的饱……,说出来,特别的…… 生齐:丰满 师:嘿!瞧,还有一个 师出示一个椭圆, 师:看,没有凹进去的地方了吧?看上去有光滑,有丰满,你们待会儿会不会也把它也当作圆给摸出来? 生:不会, 师:为什么? 师利用学具演示,师:因为它这样看上去扁扁的,这样看上去…… 生:瘦瘦的 师:瘦瘦的。圆呢? 教师出示圆形教具,转动。 师:怎么样? 生:一样 师:怎么看到的一样? 师:好了小朋友们,现在从这些图形里把圆摸出来难不难?口说无凭,谁愿意上来试试? 行,就你吧,近水楼台 师:咱们协商一下,这些图形我就不放进信封里去了,要是放进去咱们同学还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了 师:看不见,就让他一个人在里面摸多没意思呀。所以我请你闭上眼睛,我把图形一个一个往你手上放。你要是感觉是就大声地喊一声“是”,要是觉得不是…… 生:不是 师: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你闭上眼睛,你能做到吗?其他同学你们能出声吗? 生:不能 师:对,不能提醒。但是可以做一件事情,当你认为他的判断正确的时候,可以大声的喊一声“对”,给它鼓励一下,ok? 生齐:ok! 师:好,伸出你最拿手的一只手,右边,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生1:不是. 师:对不对? 生:对. 生1:不是. 师:对不对? 生:对. 生1:更不是. 师:瞧,这更字用的多好. 生1:更不是. 师:小家伙厉害. 生1:不是. 生:对. 生1:是. 生:对. 师:掌声鼓励一下. 圆是曲线图形 可是和下面这些凹凸的或者椭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相比,圆看起来又是那样的丰满,那样的光滑,那样匀称.20xx多年前,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赞美”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 画圆 张老师发现绝大多数的同学画的都非常的好,不过也不排除有个别同学到现在也没画完,有个别同学画完了,可似乎还有缺口,明明是这样画的,可是怎么就绕不回去了呢?聪明的小朋友猜一猜,他们之所以没有胜利的画一个圆,你们觉得可能是哪里的问题, 生2:我认为是圆的半径变了. 师:半径是个新词,我们用圆规来说,院的半径变了,也就是画圆的时候,量角的距离变了.在画圆的过程中能不能改变? 生:不能. 师:除了这个地方改变以外,还有那些地方不能动? 生3:圆心改变了. 师:在画圆的过程中,针不能改变. 画圆看起来简单,大家琢磨一下,里面还是有学问的.下面我们把刚才大家提出的建议综合起来,手握柄,中间扎的地方固定,两角的距离不能变,三个要素综合起来,轻轻的绕一圈,圆就画出来了.小朋友们,掌握了这三要素,有没有信心,比刚才画的又快又好? 生:能. 师:先别动笔,边画边考虑. 圆和什么有关系? 生:圆心和半径. 师:我知道你们说的半径是什么意思? 谁能到前面来,说说哪个距离是不变的?其他的小朋友要注意观察 生4(到黑板前画出远的半径) 师:对不对? 生:对. 师: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小看这条线段,在圆中,这条线段有着特殊并且很重要的地位,我发清闲,刚才这位同学画完圆以后,还擦了擦,对这两条线段似乎有特殊的要求,大家来看一下,一端在哪里? 生:圆心. 师:这点是圆心,也就是针尖留下的,那圆心可用用哪个字母表示? 生:O. 师:请在你刚才画的圆上,标出圆心,写出字母O. 继续看这条线段,圆心的另一端在哪里? 生;圆上. 师:象这样,连接圆和圆上两个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可以用小写字母r来表示,现在画出一条半径,写出字母r.刚才我发现哟个同学,上次画的非常快.刻画司这次画的非常慢,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不知道是他没有听清楚,还是自身在想方法,在琢磨.因为我们画的是一条圆的半径,他画的是四条,我们想一想:一个圆里只有一条半径吗? 生:不是. 师:那有多少个? 生:无数个. 师:数学重要的不是结论,最怕的是哪三个字,你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不怕,怕的是他人说这三个字:为什么? 我一旦问为什么有无数条,敢举手的人就不多了.所以仅仅依靠感觉,看起来似乎是无数条,是不够的.可为什么说无数条呢?先听听这位同学的意见,别的同学继续考虑. 生5:因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的外表非常平滑,所以半径有无数条. 师:因为平滑,所以有无数条. 生6:因为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全部相等 生7:因为半径是圆上任意一点的,圆上有无数个点,所以有无数条半径. 师;我最喜欢刚才她说的一个词,任意一点.什么叫任意一点? 生:随便 师:请问,在圆上有多少个这样随便的点? 生:无数. 师:有无数个点,就对应无数个半径.所以小朋友们,在学习数学时,不能只图于外表,要问自身三个字? 生:为什么? 师:现在边看我的板书,边考虑问题,既然圆有无数条半径,那么它的长度怎么半呢? 生:相等. 师:同意的请举手,我的三个字又来了. 生:为什么. 师:为什么在一个圆里半径都相等?回想一下,张老师让你们准备了什么工具? 生:圆规. 师:还有尺寸,尺寸让你们用来干什么的? 生:量. 师:现在就动手量一量. 虽然是有无数条,但是我们不必全都量,找几条代表一下就可以了.同学们,刚才我们画一画,量一量,在你们的圆中,半径都相等的请举手.有没有同学说,老师我不用画,不用量也知道,有吗? 生8:从画圆的时候,我就注意到,画圆的时候,两角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 师:既然两角的距离没有变,那么两角的距离其实就是半径的距离.两角的距离不变,也就以为着半径的距离不变.小朋友们,画一画量一量是研究问题的方法,看一看想一想,对画圆的方法进行推理,同样是一种方法.我们现在简单回忆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认识了是很么是圆心,什么是半径,大家知道半径很有特点. 生: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都一样. 师:其实早在20xx多年前,中国古时候的哲人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你们猜他们的出结论了吗? 生:得出来了. 师:而且他们得出的结论和同学们得出的几乎相同.不过表述不一样,就是六个字,圆,一中同长也.我们的古人很聪明,但是我觉得你们更聪明,因为你们只用了几分钟就总结出来了.不过现代人在研究这句话的时候,他们说古人说的不完全准确,因为这个同长,不只是半径同长,还有直径.因此又提出了另外一个概念:直径.连接圆心和圆上某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那怎样的线段叫直径呢?说不出没有关系,你能在这个圆上比画比画吗?现在我来画一画,尽管我是老师,假如画错的话,也不要客气,大声喊错.看看谁的胆子最大. 生:错. 师:我还没有画呢,聪明的小朋友不看结果,看过程就知道了,画直径要通过圆心,概括一下,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这样的饿线段才叫直径.可以用小写字母d来表示,现在请画出圆的直径,并用小写字母d来表示.小朋友们,数学学习,除了问刚才的三个字为什么以外,还要善于联想,不要一切都从头在来,.刚才我们已经证实了半径,知道它的特点:半径有无数条,而且都相等.那直径呢? 生:也有无数条,直径都相等. 师:直径有无数条,我们就不检验了,那直径都相等,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六个举手的同学以外,其他同学可不恩能够丧失一次考虑的机会呀.带工具了吗,一起来画一画.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我们发现圆里的直径的长度都是一样的.有没有同学说我不量也知道这个结果? 生9: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师:聪明的眼睛看出的不一样,我们看这条线段,看出的是一条直径,他除了看出一条直径以外,还看到了两条半径,一条直径包括两条半径,而所有半径的长度相等,所以直径也相等.我们又一次借助推理,完成了直径的发现.刚才这个男同学,不只告诉我们为什么直径相等,还给我们带出了一个新的结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有关心吗? 生:有.直径是半径的二倍. 师:这样描述太复杂了,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好吗?也就是d=2r,,就这样.两个字母加一个数字,我们刚才的结果就出来了.我们刚才学习了圆心,半径,直径,而且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长度相等.我们试想一下,在同一个圆里,假如它们的半径不是都相等的,而是有的长,有的短,那你觉得最后连起来的还是一个圆吗?还可能光华丰满匀称光华丰满匀称吗?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圆看起来那样光华丰满匀称? 生:半径和直径都相等. 师:很准确.是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在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所以才使圆看起来光华丰满匀称,圆的美通过研究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有人会说在同一个图形中,具有等长线段的又不是只有圆一个,,你们相信吗?我们来看一下,这是一个正三角形,从中心动身,连接三个顶点,这三条线段一样长,这样的线段有三条.正方形有几条? 生:四条. 师:正五边形,有几条? 生:五条. 师:正六边形? 生:六条. 师:正八边形? 生:八条. 师:圆形? 生:无数条. 师:难怪有人说圆是一个正无数边形.我们会发现随着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更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个图形越来越接近圆形.有的同学说还不是很接近,给同学们两分钟考虑的时间,假如边数在增加,你猜猜看会怎么样?是否会更接近圆.我们借助一个小实验一起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测,看一看这个正十六边形,和刚才的正八边形相比,更接近圆,但不是圆.现在看看32边形,更接近圆.但还不是圆.有时思维需要跳跃一下,现在看看100边形,更接近了,才正100边形,想象一下,假如正1000边形,正10000边形,1亿,10亿,直到无穷无尽,直线图形居然在它最 的地方和曲线图形圆交融在一起. 现在把张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圆拿出来,哪个女小朋友一直在观察,看这个圆是否有圆心,肯定有,只是我没有标,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半径( )厘米的圆,聪明的你们能量出它的半径吗?看看谁能想到好方法?同伴合作,开始.这边的同学量得的半径是5厘米.这边也是5厘米,这边是4厘米,这边是3厘米,大家请考虑,张老师画的圆很奇怪,居然有的是半径3厘米,有的是4厘米,有的是5厘米,那半径不同,你就想象一下,圆的大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半径几厘米的圆比较大? 生:5厘米. 半径几厘米的圆比较小? 生:3厘米. 师:现在把所有的圆举起来,看看,考虑一个问题,圆的大小和谁有关? 生:半径. 师:虽然量出来了,可是我要看看是怎样能够量出来的?谁愿意给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样量出半径的? 生10:先把圆对折一下,就是一个半圆,然后再把它对折一下,这个点就是它的圆心,知道了圆心,半径也就知道了. 师: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也学过对折,这就说明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折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这名同学是对折两次,那么对折一次是否可以量出? 生11:先对折一次,然后折痕就是圆的直径,除以2就是半径. 师:有的同学是通过量得出的结果,虽然比我们刚才说的方法都在混却,但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先尝试,在调整,其实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嘎嘎年菜有个女小朋友悄悄的问我,张老师,你这个圆怎么就没有针眼呢?那没有针眼,想一想,我这个圆是用圆规画出来的吗? 生:不是. 师:那就奇怪了,张老师不用圆规,是哟功能什么方法画的圆呢? 生12:用一个碗扣在白纸上,描一下. 师:有可能,但不是. 生13:可能是一端是线,另一端是笔,把线一绕,圆就出来了. 师:人造圆规. 生4:先把纸对折,然后想要画多少直径,有了半圆,就可以得到一个圆了. 师:这个方法至少给我们开拓了思路,他用的是三年集学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也可以,很善于考虑.可是你们都猜错了,正确的答案是用电脑画的.但是我们发现用电脑画圆的的大小太随意了,怎么能更好的画出半径是3厘米,4厘米或者5厘米呢?看,双击一下,对于圆来说,高度就是直径.假如我要画一个半径3厘米,那高度就是6厘米,不对呀,怎么变成椭圆了? 生15:少了宽度. 师:多精明的小朋友呀!所以光有高度还不行.还要有宽度,宽度也要是6厘米,我再按一下回车,就出来一个半径是3厘米,直径是6厘米的圆.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概括一下,画圆的方法,只有圆规一种吗? 生:不是. 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所有画圆的方法中,有一种是最最基本的,是圆规.假如张老师非要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5厘米的圆,你觉得我的两角应该张开有多大? 生:5厘米. 师:4厘米呢? 生:4厘米. 师:假如半径是3厘米,那么直径呢? 生:6厘米. 师:是不是我把圆扯开6厘米,就可以画圆了/ 生;不是.要扯开3厘米. 师:所以圆规两角张开的距离是半径,回顾一下,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圆,又近一步感受了圆的特别,其实圆、还有一个更特别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这是一个正三角形,现在我们把它的中心点稍微选中一下,结果发现和原来的三角形没有完全吻合.现在来看看圆,饶着中心旋转,随便怎样转,都能吻合.数学上我们把圆的这个特点叫做旋转不变性.那三角形有旋转不变性吗? 生:没有. 师:假如我们照这样的角度继续望下转,你会发现什么奇怪的现象? 生:近似一个圆,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旋转的是什么呀? 生:中心. 师:假如不用中心旋转,就不行.这里有一个正方形,饶这个顶点来旋转,不知道行还是不行?一边观察,一边考虑,能转成一个近似的圆吗?所以可以知道正方形,三角形,绕着一边,随便旋转,都可以得出一个近似的圆.一条线段绕中点旋转,请同学们仔细盯着线段的两个端点,看它的运动结束以后,成了一个什么? 生:圆. 师:其实就是特定的点运动的轨迹.今天我们还接触了什么平行四边形,梯形,甚至是任意的区别行等等,那么它们绕某一点旋转,能出现圆吗?回家去试试,也许一幅一幅美伦美幻的图形就在你们的手下诞生了,到时别忘了带给咱班的数学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去交流和欣赏 课前与同学谈话省略 师:今天上课我们学什么?大声地说“学什么” 生齐:圆的认识 师:从哪里看到的?只给我看, 生指屏幕 师:屏幕上有,还有呢? 师:说,哪有? 师:没错,圆片,还有吗? 生:圆规 师:没错,还有圆规。小朋友们都很善于观察、善于联想。老师的信封里还有一个圆,想看看吗? 生齐:想 师出示一个信封,摸出一个圆片,师:是圆吗? 生:是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所以,一会儿老师要把这个圆片放进信封了,让同学们把他摸出来,有没有信心? 生齐:有 师:我不会轻易的给你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的,这里面不只仅有着一个圆,还有其他的图形,想看看吗? 师:好,现在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长方形 生:长方形 师:男孩的反应快,状态也不错。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正方形 生:正方形 师:还有一个图形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三角形 生:三角形 师:猜猜还有吗?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梯形 生:梯形 师:行了行了,小朋友们,都别你们猜到了。 教师课件演示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能不能从各种图形中把圆摸出来?你觉得有难度吗? 生齐: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 师:而其他图形呢? 生:都是由直线,哎!线段围成。 师:同意吗? 师:再仔细看看,正因为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所以他们都有什么? 生:角 师:圆有角吗? 生:没有。 师:所以圆特别的? 生:光滑 师:说的真好 师:数学上,我们把左面的这些由线段围成的图形给它个名称:直线图形。(课件演示)小朋友们,圆是由什么围成的? 生齐:曲线 师:给它一个名称。 生:曲线图形 师:曲线图形,行了,现在让你们再直线图形中将圆这个唯一的曲线图形摸出来,难不难? 生齐:不难。 师:谁让你们聪明呢?还有难的。 师出师一个不规则图形 师:它也是有曲线围成的吧?弯弯曲曲的。那么你们会不会把它也摸出来? 生齐:不会 师:为什么? 师:有的同学说,因为它有的地方凹,有的地方凸。而圆怎么样?显得特别的饱……,说出来,特别的…… 生齐:丰满 师:嘿!瞧,还有一个 师出示一个椭圆, 师:看,没有凹进去的地方了吧?看上去有光滑,有丰满,你们待会儿会不会也把它也当作圆给摸出来? 生:不会, 师:为什么? 师利用学具演示,师:因为它这样看上去扁扁的,这样看上去…… 生:瘦瘦的 师:瘦瘦的。圆呢? 教师出示圆形教具,转动。 师:怎么样? 生:一样 师:怎么看到的一样? 师:好了小朋友们,现在从这些图形里把圆摸出来难不难?口说无凭,谁愿意上来试试? 行,就你吧,近水楼台 师:咱们协商一下,这些图形我就不放进信封里去了,要是放进去咱们同学还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了 师:看不见,就让他一个人在里面摸多没意思呀。所以我请你闭上眼睛,我把图形一个一个往你手上放。你要是感觉是就大声地喊一声“是”,要是觉得不是…… 生:不是 师: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你闭上眼睛,你能做到吗?其他同学你们能出声吗? 生:不能 师:对,不能提醒。但是可以做一件事情,当你认为他的判断正确的时候,可以大声的喊一声“对”,给它鼓励一下,ok? 生齐:ok! 师:好,伸出你最拿手的一只手,右边,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生1:不是. 师:对不对? 生:对. 生1:不是. 师:对不对? 生:对. 生1:更不是. 师:瞧,这更字用的多好. 生1:更不是. 师:小家伙厉害. 生1:不是. 生:对. 生1:是. 生:对. 师:掌声鼓励一下. 圆是曲线图形 可是和下面这些凹凸的或者椭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相比,圆看起来又是那样的丰满,那样的光滑,那样匀称.20xx多年前,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赞美”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 画圆 张老师发现绝大多数的同学画的都非常的好,不过也不排除有个别同学到现在也没画完,有个别同学画完了,可似乎还有缺口,明明是这样画的,可是怎么就绕不回去了呢?聪明的小朋友猜一猜,他们之所以没有胜利的画一个圆,你们觉得可能是哪里的问题, 生2:我认为是圆的半径变了. 师:半径是个新词,我们用圆规来说,院的半径变了,也就是画圆的时候,量角的距离变了.在画圆的过程中能不能改变? 生:不能. 师:除了这个地方改变以外,还有那些地方不能动? 生3:圆心改变了. 师:在画圆的过程中,针不能改变. 画圆看起来简单,大家琢磨一下,里面还是有学问的.下面我们把刚才大家提出的建议综合起来,手握柄,中间扎的地方固定,两角的距离不能变,三个要素综合起来,轻轻的绕一圈,圆就画出来了.小朋友们,掌握了这三要素,有没有信心,比刚才画的又快又好? 生:能. 师:先别动笔,边画边考虑. 圆和什么有关系? 生:圆心和半径. 师:我知道你们说的半径是什么意思? 谁能到前面来,说说哪个距离是不变的?其他的小朋友要注意观察 生4(到黑板前画出远的半径) 师:对不对? 生:对. 师: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小看这条线段,在圆中,这条线段有着特殊并且很重要的地位,我发清闲,刚才这位同学画完圆以后,还擦了擦,对这两条线段似乎有特殊的要求,大家来看一下,一端在哪里? 生:圆心. 师:这点是圆心,也就是针尖留下的,那圆心可用用哪个字母表示? 生:O. 师:请在你刚才画的圆上,标出圆心,写出字母O. 继续看这条线段,圆心的另一端在哪里? 生;圆上. 师:象这样,连接圆和圆上两个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可以用小写字母r来表示,现在画出一条半径,写出字母r.刚才我发现哟个同学,上次画的.非常快.刻画司这次画的非常慢,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不知道是他没有听清楚,还是自身在想方法,在琢磨.因为我们画的是一条圆的半径,他画的是四条,我们想一想:一个圆里只有一条半径吗? 生:不是. 师:那有多少个? 生:无数个. 师:数学重要的不是结论,最怕的是哪三个字,你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不怕,怕的是他人说这三个字:为什么? 我一旦问为什么有无数条,敢举手的人就不多了.所以仅仅依靠感觉,看起来似乎是无数条,是不够的.可为什么说无数条呢?先听听这位同学的意见,别的同学继续考虑. 生5:因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的外表非常平滑,所以半径有无数条. 师:因为平滑,所以有无数条. 生6:因为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全部相等 生7:因为半径是圆上任意一点的,圆上有无数个点,所以有无数条半径. 师;我最喜欢刚才她说的一个词,任意一点.什么叫任意一点? 生:随便 师:请问,在圆上有多少个这样随便的点? 生:无数. 师:有无数个点,就对应无数个半径.所以小朋友们,在学习数学时,不能只图于外表,要问自身三个字? 生:为什么? 师:现在边看我的板书,边考虑问题,既然圆有无数条半径,那么它的长度怎么半呢? 生:相等. 师:同意的请举手,我的三个字又来了. 生:为什么. 师:为什么在一个圆里半径都相等?回想一下,张老师让你们准备了什么工具? 生:圆规. 师:还有尺寸,尺寸让你们用来干什么的? 生:量. 师:现在就动手量一量. 虽然是有无数条,但是我们不必全都量,找几条代表一下就可以了.同学们,刚才我们画一画,量一量,在你们的圆中,半径都相等的请举手.有没有同学说,老师我不用画,不用量也知道,有吗? 生8:从画圆的时候,我就注意到,画圆的时候,两角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 师:既然两角的距离没有变,那么两角的距离其实就是半径的距离.两角的距离不变,也就以为着半径的距离不变.小朋友们,画一画量一量是研究问题的方法,看一看想一想,对画圆的方法进行推理,同样是一种方法.我们现在简单回忆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认识了是很么是圆心,什么是半径,大家知道半径很有特点. 生: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都一样. 师:其实早在20xx多年前,中国古时候的哲人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你们猜他们的出结论了吗? 生:得出来了. 师:而且他们得出的结论和同学们得出的几乎相同.不过表述不一样,就是六个字,圆,一中同长也.我们的古人很聪明,但是我觉得你们更聪明,因为你们只用了几分钟就总结出来了.不过现代人在研究这句话的时候,他们说古人说的不完全准确,因为这个同长,不只是半径同长,还有直径.因此又提出了另外一个概念:直径.连接圆心和圆上某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那怎样的线段叫直径呢?说不出没有关系,你能在这个圆上比画比画吗?现在我来画一画,尽管我是老师,假如画错的话,也不要客气,大声喊错.看看谁的胆子最大. 生:错. 师:我还没有画呢,聪明的小朋友不看结果,看过程就知道了,画直径要通过圆心,概括一下,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这样的饿线段才叫直径.可以用小写字母d来表示,现在请画出圆的直径,并用小写字母d来表示.小朋友们,数学学习,除了问刚才的三个字为什么以外,还要善于联想,不要一切都从头在来,.刚才我们已经证实了半径,知道它的特点:半径有无数条,而且都相等.那直径呢? 生:也有无数条,直径都相等. 师:直径有无数条,我们就不检验了,那直径都相等,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六个举手的同学以外,其他同学可不恩能够丧失一次考虑的机会呀.带工具了吗,一起来画一画.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我们发现圆里的直径的长度都是一样的.有没有同学说我不量也知道这个结果? 生9: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师:聪明的眼睛看出的不一样,我们看这条线段,看出的是一条直径,他除了看出一条直径以外,还看到了两条半径,一条直径包括两条半径,而所有半径的长度相等,所以直径也相等.我们又一次借助推理,完成了直径的发现.刚才这个男同学,不只告诉我们为什么直径相等,还给我们带出了一个新的结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有关心吗? 生:有.直径是半径的二倍. 师:这样描述太复杂了,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好吗?也就是d=2r,,就这样.两个字母加一个数字,我们刚才的结果就出来了.我们刚才学习了圆心,半径,直径,而且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长度相等.我们试想一下,在同一个圆里,假如它们的半径不是都相等的,而是有的长,有的短,那你觉得最后连起来的还是一个圆吗?还可能光华丰满匀称光华丰满匀称吗?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圆看起来那样光华丰满匀称? 生:半径和直径都相等. 师:很准确.是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在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所以才使圆看起来光华丰满匀称,圆的美通过研究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有人会说在同一个图形中,具有等长线段的又不是只有圆一个,,你们相信吗?我们来看一下,这是一个正三角形,从中心动身,连接三个顶点,这三条线段一样长,这样的线段有三条.正方形有几条? 生:四条. 师:正五边形,有几条? 生:五条. 师:正六边形? 生:六条. 师:正八边形? 生:八条. 师:圆形? 生:无数条. 师:难怪有人说圆是一个正无数边形.我们会发现随着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更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个图形越来越接近圆形.有的同学说还不是很接近,给同学们两分钟考虑的时间,假如边数在增加,你猜猜看会怎么样?是否会更接近圆.我们借助一个小实验一起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测,看一看这个正十六边形,和刚才的正八边形相比,更接近圆,但不是圆.现在看看32边形,更接近圆.但还不是圆.有时思维需要跳跃一下,现在看看100边形,更接近了,才正100边形,想象一下,假如正1000边形,正10000边形,1亿,10亿,直到无穷无尽,直线图形居然在它最 的地方和曲线图形圆交融在一起. 现在把张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圆拿出来,哪个女小朋友一直在观察,看这个圆是否有圆心,肯定有,只是我没有标,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半径( )厘米的圆,聪明的你们能量出它的半径吗?看看谁能想到好方法?同伴合作,开始.这边的同学量得的半径是5厘米.这边也是5厘米,这边是4厘米,这边是3厘米,大家请考虑,张老师画的圆很奇怪,居然有的是半径3厘米,有的是4厘米,有的是5厘米,那半径不同,你就想象一下,圆的大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半径几厘米的圆比较大? 生:5厘米. 半径几厘米的圆比较小? 生:3厘米. 师:现在把所有的圆举起来,看看,考虑一个问题,圆的大小和谁有关? 生:半径. 师:虽然量出来了,可是我要看看是怎样能够量出来的?谁愿意给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样量出半径的? 生10:先把圆对折一下,就是一个半圆,然后再把它对折一下,这个点就是它的圆心,知道了圆心,半径也就知道了. 师: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也学过对折,这就说明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折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这名同学是对折两次,那么对折一次是否可以量出? 生11:先对折一次,然后折痕就是圆的直径,除以2就是半径. 师:有的同学是通过量得出的结果,虽然比我们刚才说的方法都在混却,但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先尝试,在调整,其实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嘎嘎年菜有个女小朋友悄悄的问我,张老师,你这个圆怎么就没有针眼呢?那没有针眼,想一想,我这个圆是用圆规画出来的吗? 生:不是. 师:那就奇怪了,张老师不用圆规,是哟功能什么方法画的圆呢? 生12:用一个碗扣在白纸上,描一下. 师:有可能,但不是. 生13:可能是一端是线,另一端是笔,把线一绕,圆就出来了. 师:人造圆规. 生4:先把纸对折,然后想要画多少直径,有了半圆,就可以得到一个圆了. 师:这个方法至少给我们开拓了思路,他用的是三年集学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也可以,很善于考虑.可是你们都猜错了, 正确的答案是用电脑画的.但是我们发现用电脑画圆的的大小太随意了,怎么能更好的画出半径是3厘米,4厘米或者5厘米呢?看,双击一下,对于圆来说,高度就是直径.假如我要画一个半径3厘米,那高度就是6厘米,不对呀,怎么变成椭圆了? 生15:少了宽度. 师:多精明的小朋友呀!所以光有高度还不行.还要有宽度,宽度也要是6厘米,我再按一下回车,就出来一个半径是3厘米,直径是6厘米的圆.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概括一下,画圆的方法,只有圆规一种吗? 生:不是. 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所有画圆的方法中,有一种是最最基本的,是圆规.假如张老师非要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5厘米的圆,你觉得我的两角应该张开有多大? 生:5厘米. 师:4厘米呢? 生:4厘米. 师:假如半径是3厘米,那么直径呢? 生:6厘米. 师:是不是我把圆扯开6厘米,就可以画圆了/ 生;不是.要扯开3厘米. 师:所以圆规两角张开的距离是半径,回顾一下,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圆,又近一步感受了圆的特别,其实圆、还有一个更特别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这是一个正三角形,现在我们把它的中心点稍微选中一下,结果发现和原来的三角形没有完全吻合.现在来看看圆,饶着中心旋转,随便怎样转,都能吻合.数学上我们把圆的这个特点叫做旋转不变性.那三角形有旋转不变性吗? 生:没有. 师:假如我们照这样的角度继续望下转,你会发现什么奇怪的现象? 生:近似一个圆,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旋转的是什么呀? 生:中心. 师:假如不用中心旋转,就不行.这里有一个正方形,饶这个顶点来旋转,不知道行还是不行?一边观察,一边考虑,能转成一个近似的圆吗?所以可以知道正方形,三角形,绕着一边,随便旋转,都可以得出一个近似的圆.一条线段绕中点旋转,请同学们仔细盯着线段的两个端点,看它的运动结束以后,成了一个什么? 生:圆. 师:其实就是特定的点运动的轨迹.今天我们还接触了什么平行四边形,梯形,甚至是任意的区别行等等,那么它们绕某一点旋转,能出现圆吗?回家去试试,也许一幅一幅美伦美幻的图形就在你们的手下诞生了,到时别忘了带给咱班的数学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去交流和欣赏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12教学内容:左右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 2、使学生建立有关上下、前后、左右的的`初步空间念。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5样学具。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 教学过程: 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1、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2、我们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3、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边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要求摸着说。 4、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要求: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学生做,老师评。 二、理解左边与右边。 出示摆一摆教学图。 1、请大家也来摆一摆。 2、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3、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4、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5、有不同的意见呢? 演示练习: 6、请你们打乱学具摆一摆,说一说。 三、体验相对,并加深理解 1、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2、请你们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来的是不是右手。 3、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4、做游戏:我们一块儿举左手,看谁举得快又对。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各题。 2、分析、评议。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13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学习目标 1.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竖式算一算 84÷6= 124×8= 二、导学新课 1.学校为同学们买来了一批新书,快去看看吧,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图书200本,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你能画图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之间交流,看谁的方法直观易懂,全班交流,展示,说一说你的想法。 2.列式计算,再和同伴说一说。 (1):200÷2=100(本)100÷4=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2)200÷2÷4 =100÷4 =25(本)新- 课- 标-第 -一-网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3)200÷(2×4) =200÷8 =25(本) 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层多少本? 问: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1):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算。 (2):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画图,说一说。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3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200÷2÷4 200÷(2×4)=200÷8 =100÷4=25(本) =25(本)从左向右 先算小括号里面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14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1的乘法口诀。 3、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复习引入 1、对口令 ①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 ②教师说口诀,学生说算式。 2、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2根,摆3次。 每次摆2根,摆6次。…… 3、引入新课。 二、学习例3 1、摆小棒。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1、2个1、……9个1 2、根据摆的情况,说算式。1个1是1、2个1是2、……9个1是9 板书:1×1=1 1×2=2 1×3=3 …… 1×9=9 观察算式,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3、编口诀。 ①小组活动,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组长记录。 ②全班反馈。教师板书: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 一九得九 4、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如:“一二”是表示什么?“得二”又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 5、记口诀。 ①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②熟记口诀。 三、课堂活动 说算式,对口诀。 1×3————一三得三 ……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1的乘法口诀 1×1=1一一得一 1×2=2一二得二 1×3=3一三得三 ………… 1×9=9一九得九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15根据贵溪市教育教体局8月25日下发《关于做好20xx年秋季学期线上教学工作的通知》精神,决定从9月1日开始,全市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为了丰富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我校实际,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特制定本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希望各位老师将线上学习的要求传达到每个年级、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孩子,全体老师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落实线上教学工作。 一、“线上教学”工作小组 成立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各项任务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收效。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教学要求 1、各位班主任、课任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线上学习工作的组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要发动家长积极响应与配合;班主任和有关课任教师要根据线上学习课表拿出具体学习内容、负责本班级的线上教学工作。 2、我校线上教学统一使用班级微信群作为教学反馈辅助。班主任、任课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考勤督促,做好在线教学服务,不迟到、不早退。 全体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线上教学计划,提前将教学计划、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选用平台传送给每一位学生及家长。要精心备课,发挥备课组力量,认真准备授课内容和教学课件,要放慢教学进度,加大训练力度,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到位,及时巩固到位,确保讲得有效,学得扎实。要严格控制作业量,要根据线上学习的实际,科学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布置弹性作业和分层作业。要统筹学生作业量,不得安排过多、过难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也可布置些适合学生居家生活的作业。 各学科教师要及时抽查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学习指导和答疑解惑,有效组织学习评价,建议在群内每天一评价。 3、线上教学内容主要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线上学习和在线答题以及体育活动、阅读、科学、道德与法治等,要积极发动学生家长参与学生学习督促,特别要用好家长微信群,及时发送德育和励志教育要求,切实借助家长力量不断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做到学习和思想教育“双提升”,要防止学生沉迷于手机,同时注意保护视力。 4、对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参与在线学习的学生,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要制定“一人一案”,精准施策,确保教育教学全覆盖。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帮扶落实工作。 5、学校将密切关注线上教学的效果。教务教研处和各部主任,要及时围绕学习任务布置、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评价等内容,组织严密线上督查,确保学习任务布置到位、学习时间安排合理、学习方法指导有效,学习评价及时。负责组织巡课成员对线上教学工作进行实时监督,所得记录视同线下巡课记录,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线上教学开展不力的老师及时通报并要求整改。 6、线上教学期间,全体老师要严格遵循制定的线上教学时间和课程表,按时、足量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并按时上传相关教学材料,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7、学校将结合教师线上教学的效果,在复课后进行相关考评。其他未尽事宜,后续通知或修改此方案。 三、线上教学时间表(9月1日施行) 四、线上操作指南 语数英统一观看地址:线上教学网课视频汇总观看地址: 综合课统一观看地址: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网页输入地址可观看: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16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丈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分米、米等面积单位。 二、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丈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三、教学难点 体会厘米、分米、米等面积单位。 四、教学用具 幻灯,小黑板,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三张正方形,边长分别是9厘米、4、5厘米和1厘米,还有三张面积大约是4厘米,形状分别是三角形、长方形和圆的纸片。 五、公开课教案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单位。 (二)引导探索 1、每组发给一个信封。 2、今天我们要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感觉一下它有多大? 3、小组长取出信封里的纸片,这些纸片是干什么的? 4、动手丈量前,先小组讨论:要选择什么样的图形作为丈量单位(每组只能选两种),说明理由,再用它来丈量。 5、互相说一说丈量的结果,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录下来。 6、现在我们做格统计。在统计前可以猜猜什么图形可能被多数小组选为丈量单位,最后再看统计结果。(由各组组长报告被本组选择作为丈量单位的图形,教师再黑板上做统计,完成统计表。) 7、小组议一议,这张统计表传达给我们哪些由意义的信息?或者根据它能提出哪下数学问题?然后向全班汇报、交流。 8、(小结)看来选正方形作为丈量单位主要由两点原因: (1)正方形能密铺; (2)操作简单方便。 9、现在请用正方形作为丈量单位的小组,再报告一下丈量记过。大家一起来看看,对这些丈量结果,能提出什么问题? 10、丈量同一个图形,要量出一致的`数值结果,惟有统一丈量单位。(拿起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厘米。它是今天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世界通用的面积单位。 11、每人都剪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并说出身边一个面积大约是1厘米的东西,在小组内交流。 12、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再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 13、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 14、度量稍微大图形的面积,一般以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用面积是1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分米。 15、小组讨论实际操作:1米有多大? (三)拓展应用。 1、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dm或m)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3)练习本的面积约212。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2、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1cm)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17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一年一度的数学文化节即将来临啦!我们三年级的老师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丰盛的文化节“大餐”,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哟,“单点”和“套餐”都可以呢!单点的意思是可以只参加一项活动;套餐的意思是可参加多项活动,任意组合。 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大餐吧: 一、综合实践活动 制作一份精致有趣的数学手抄报,内容是你了解的特别有趣的数学趣事、数学故事、内容范围不限,例如:美丽的'分数、小数等等(图片可以打印)。每班选15份展出。 具体要求:选用A4纸,颜色自选,手写字,不能打印,自行设计版面,有主题,内容可为一个专题或多个专题。 二、数学游戏比赛 24点游戏说明:四人一组比赛,每人随机发放8张扑克牌,共32张(1-13各两张,再加2,3,4,6,8,12各一张)。每次每人出牌一张共4张,开始计算24,先计算出来者获胜,拿走所有四张牌。游戏至一人无牌时结束,此时手中牌最多者晋级下一轮;或者32次出牌后,手中牌最多者晋级下一轮。 具体操作:每班内四人一组,决出10人;再两人一组决出5人,相邻两班10人再两人一组决出5人,参加年级比赛。35人分为7组,每组决出1个优胜者,7人为一等奖,两班的5人为二等奖,各班的10人为三等奖。 三、数学解题竞赛 六一杯数学解题能力竞赛,统一时间测试,评出一、二、三等奖 同学们!赶快报名参加啊!希望优秀的你脱颖而出!期待着你!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18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最大限度确保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疫情期间全校师生“停课不停学”,根据鹰潭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__年秋季学期线上教学工作的通知》(鹰教基字[20__]45号)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班子成员、年级组长及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学校线上教学工作由教研处负责,各年级线上教学工作由年级组长负责。 二、线上教学时间 20__年9月1日~待定 三、线上教学资源 1、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因数学人教版改编问题,暂未开放数学学科资源) (地址:,教育部主办,提供学习资源服务); 使用步骤说明: (1)通过手机搜索下载“智慧中小学”APP或登录网站,注册家长账号登录。 (2)登录后,电脑网页端在首页选择“课程教学”或手机“智慧中小学”APP下方选择“学习”,上方选择“课程教学”,然后自主选择学科课程、学段、年级、学科、教材版本等信息,进入学习界面。 (3)语文选择统编版,数学选择人教版,英语选择人教PEP版,目前数学因改版暂未开放资源,建议通过“4。线上教学网课视频汇总”方式进行学习。 2、江西智慧教育平台 (地址:); 3、通过江西四大运营商(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的家庭电视机顶盒观看。详见停课不停学秋季课程学习(含智慧作业)观看说明地址:; 4、线上教学网课视频汇总地址: (强烈推荐使用)
5、中小学各学科电子课本观看地址:
四、线上教学要求 (一)教师要求 1、班主任落实到人,联系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居家学习,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按时参加线上课程。 2、由年级组长与备课组长统筹安排,发送线上学习视频。教师和学生同步收看“线上课程”。 3、教师课后要及时开展线上解答、作业指导、作业批改等工作,督促学生整理笔记,课后总结反思。 4、教师要严格按照“五项管理”的具体要求,控制作业总量,分层布置作业。 (二)学生要求 1、候课:提前五分钟进入课堂,摆放好学习用品,签到,等候上课。 2、上课:专心听讲,做好笔记,不吃东西;课间及时休息、远眺、保护眼睛;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 3、学习:遇到难题及时与老师沟通,积极反馈问题。 4、地点:固定上课地点,给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手机:线上教学工具要合理使用,除上课和提交作业用到电子产品,其他时间不建议使用。 (三)家长要求 1、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居家学习,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孩子能根据课程表按时参加线上课程。 2、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做好“五项管理”,严控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家长加强孩子安全教育,及时掌握孩子心理动态,确保孩子身心健康。 (四)今年春季六年级毕业生,由原班主任推送线上教学资源及操作方法,家长督促学生在家自行预习,正式开学后,中学会重新教学。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19【内容摘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感悟。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学生解决了哪些问题,得到了什么结果,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分析和整理等过程,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运用、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关键字】综合实践活动参与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意义与研究的提出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新课标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新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可是,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都反映综合实践活动难教,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内容与特点拿不准。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一年来的实践,对此谈一些看法。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思路 (一)突出“综合”特点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联系和综合是指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联系与综合的一个组合内容,首先要突出“综合”这个特点。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另一层指把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包装中的学问让学生测量一个粉笔盒的长、宽、高,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现有6盒粉笔,可以怎样进行包装,哪种包装更省包装纸?如果有10盒粉笔,哪种包装方式更省纸?这个活动的设计综合了测量、估算、计算物体表面积、体积以及选择最佳方案等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选择“实践”内容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秋游中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秋游活动设计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秋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一般的数学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中就提到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对“实践”的理解是: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入实践中,自己收集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在数学课中研究现实生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三)认真组织“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提供背景;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收获成果。 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其次,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三,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比如,我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围一围、摆一摆、测一测等形式,使学生对周长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他们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最后教师再归纳总结。从而对周长形成科学的认识。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我认为组织活动可以不定地点、不拘形式、提倡民主、尊重个性。 1、活动地点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进行。 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工厂、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测量、观察等活动。 2、活动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也可以把这三者结合起来。 案例:统计 统计1小时内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小轿车、大货车、摩托车的数量,再进行分析,可以个人活动,也可以小组活动。到班级中汇报交流又是班级活动。所以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活动。 3、活动组织要充分体现民主,尊重个性。 新课标基本理念中提到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数学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倾向”。因此,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发挥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在小组活动时,可让学生自主结合,以利于最好的合作交流,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内容,在突出综合性、强调实践性的同时,还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即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放手让学生动手“参与”,在参与中培养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活 动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 案例:买票到足球场看球赛,进场票价为:大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24元,10人团体票200元。有5名教师和53名学生看球赛,请你设计几种购票方案,怎样买票最便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先设计好不同的买票方案,通过比较才能得到最佳方案,其中就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锻炼。 又如,让学生查找资料:“中央电视台电视塔有多高?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有多高? 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几层教室的高度,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可形象地描述电视塔的高度?”查资料的方法有很多:问大人、查书籍、打电话查询、还可以利用电脑上网查询等,描述电视塔的高度的办法更多。这样的设计不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了实处。 下面就教学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为例来阐述以上观点的落实情况。 活动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实践活动课《小管家》。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统计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日常开支、绘制折线统计图等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试着学习理财,合理安排日常开支,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逐步形成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与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简单的统计知识,但缺乏调查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探究问题的精神以及理财的能力。这堂活动课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身边的问题,开展调查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通过从与自家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出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家庭的建设规划之中,为家庭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小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 三维目标: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20一、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全体数学教师的教材钻研能力,培养教学骨干,更深入的开展课题(数学优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研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教师们能一展自己的风采,学校特举行此次数学教学设计比赛。 二、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以个人为单位,40岁以内青年教师参与。 2、比赛内容:为做到公平公正,参赛教师将抽取现任年级本册教学内容作为参赛内容。内容由评委选择确定,即从每个年级选择五至六个教学内容,再由各年级备课组长抽签确定本年级具体内容。 3、比赛时间定于第八周星期二下午2:00开始,地点阶梯教室,比赛时间为一小时。 三、奖项设置及评审办法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四、比赛评委名单: 刘名松、李青松、廖香煌、王建明 五、评分标准: 见附表。 兴国县洪门小学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21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扎实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向县教育局推选优秀课堂教学“大比武”人才,决定在全镇组织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现制定此项活动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二、领导小组: 组 长:邓兴祥 副组长:杨桃瑛 成 员:蔡文周 邢素刚 钟勇 黄九智 杨刚 吴久英 简章红及各村小校长。 三、活动要求: 1、参赛科目:语文、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综合实践。 2、参赛内容:上一节优质课、三字一画和知识问答。 3、上课、听课教师: (1)上课教师:中心校每学科最多选拔3人参赛,村小每学科最多选拔1名教师参赛。参赛教师准备好教学设计与说课稿于比赛头一天上午交大龙小学教务处张志玲老师处。 (2)听课教师:中心校无课的教师选择参与课堂教学观摩,村小参与比武的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观摩。每位参与观课活动的教师,要针对讲课教师的教学流程有重点的进行观察,展开有效教研活动。 (3)参赛教师不能弃权 ,弃权者课堂教学考核不计分,另外教师上课结果也将作为全镇各校考核的一个重要参数。 四、活动具体安排 1、活动时间及科目: ① 20xx年3月28日 语文 ② 20xx年4月11日 数学 ③ 20xx年4月18日 综合科目 2、地点:大龙中心完小 3、评委: 语文组:邓兴祥 蔡文周 张志玲 杨 刚 数学组:邢素刚 黄九智 杨正恩 吴久英 综合组:杨桃瑛 钟 勇 钟 华 简章红 三字一画和知识问答考评小组:邓兴祥 蔡文周 杨桃瑛 邢素刚 罗协 4、统分员:黄九智 黄明亮 5、照相、简报:黄明亮 6、活动要求: (1)3月25日各校报名到张志玲老师处并确定上课内容,中心校负责安排上课顺序。 (2)自带毛笔、钢笔。 7、总结提升: 由各评审小组分别写出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的总结报告,总结出本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的成绩、经验与问题,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指导提供依据;同时要通过各校、各学科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广此次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的相关成果。 五、评比和奖励办法 1、由学校领导班子及各教研组长成立评委组 2、根据参赛人数按课堂教学得分加三字一画和知识问答得分,分别设一、二、三等奖。 3、在此项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教师推举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教学大比武。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22作为一门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学生亲历真实的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获取真实的体验,在实践任务完成和现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时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来看,出现了一种倾向:把现实问题搬到课堂上,通过整合后的学科学习的方式来完成主题学习任务,所采用的基本策略是:读书、讨论、演算、想象等,需要用哪个学科的知识来解决救学习运用哪个学科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无疑实现了教学的综合性,但是忽略了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性属性——学生不能够在真实地与所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现象去互动,去实际动手操作,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去亲自感受现实,获得多方面的实践体验。笔者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还是在课堂以外的真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来进行的,要强调学生亲历感兴趣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亲历感兴趣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指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动手操作、解决真实的生活和社会现实问题,还有没有在室内进行的“课堂教学”?答案仍然是肯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然需要“课堂教学”。不过,“课堂教学”要解决的是“实践过程”以外的问题。 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有如下学习环节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活动的主体的确定、方案的制定、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策略性问题的解决、对活动成果进行总结整理、交流展示、升华情感体验等。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教学”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实践活动开题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激发兴趣、选定主题、确定活动的方案。 课堂教学基本内容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唤起学生对感兴趣问题的研究欲望,确定要进行实践研究、开展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按照主题内容的一致性和相近性给学生分组;指导各小组讨论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目标、活动的步骤、活动要创造的条件、活动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小组内成员的分工、预想困难和问题,作出策略预想等。老师对学生制定方案情况进行可行性评判和指导。 第二种类型:活动策略指导课。 活动策略指导课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开题课后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和策略问题来进行指导。通过教师的观察、调查反馈,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自己不能解决的新问题、所设想的问题解决策略施行受阻等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困惑、问题,给予策略性指导。 教学内容一般包括:提供必备的知识来源,提供并组织学生展开学习领会为解决问题必备的知识;提供必备的学习设备、条件(如图书馆、微机室),指导学生学习资料学习研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研究实践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调控指导;教给学生一些必需的学习策略等。通过活动策略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后面的研究实践。 第三种类型:成果总结整理课。 学生通过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成果。这些成果用什么方式来呈现?这是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来进行指导的。 指导学生总结、整理研究成果,需要跟具体的、能够实现其研究、实践的生活与社会价值的背景联系起来,因此,教师要做的事情首先是为学生创设这种“背景情境”,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果总结整理出来以后有什么样的生活和社会价值。 然后,根据学生研究内容的类型,来确定实践成果的表现形式:制作实物成品或者模型;写出调研报告、小论文、提出建议;作出数据统计、绘制图表;写书信或者心得体会;编演剧本;办手抄报等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成果总结整理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尽最大可能,总结整理出自己满意的“显性成果”。 成果的总结整理,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学生自己完成,具体情况根据学生活动成果的实际来确定,因此,教师的指导采用针对学生个人和团体来进行两种情况。 需要说明的事,教师的指导主要表现为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整理成果所遇到的困难,组织学生展开研究讨论;对学生研究讨论如何总结整理的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点拨、提示。 第四种类型:展示分享课。 展示分享,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定性、定质,而是通过展示,互相分享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实践活动的在生活和社会中的价值意义,增进自我成就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成就欲望、社会角色感,增进积极的情感体验。 展示分享课要安排在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研究成果的生活和社会意义的情境下进行。具体方式可以采用:作品展示、交流、互相评议、请家长、社会人士来进行鉴定等方式来进行。 展示分享课课后,应该有一个实践延伸的过程:要让学生的成果切实与生活、社会现实互动起来,在生活和社会现实中,真实地发生其意义,实现其价值,得到生活和社会的回应。 前面提到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的几种类型。应该提出的是: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亲历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的,是为学生“亲历生活和社会实践,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的,上课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去实践、探究、创新。 课堂教学的四种类型并不一定局限于四十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可长可短,以达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准。同时,四种类型的课堂教学也未必一定安排在“课堂”中进行,根据学生实践研究的实际情况,有些内容也可以安排在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当中。 不同类型“课堂教学”,所选定的指导教师不尽相同。建议根据学生的实际,在学校内按照学生所研究实践的内容重新编班、安排专兼职教师授课来进行指导;或者,由学校、班主任协调,请其他学科任课教师来上,班主任主要起组织作用,完成部分指导任务。分享展示课,也未必是安排在各自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上年级、学校的大课。相关热词搜索:小学数学实践综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小学数学竞赛活动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23为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和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根据《榆林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__年秋季开学线上教学工作的通知》,结合横山区第五小学校情,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特安排线上教学工作如下: (一)面向全体。统筹安排好课程资源,确保教学服务面向全体,覆盖到每一名学生。关注后进生、家长照顾程度低(留守儿童、抗疫一线人员子女等)、资源条件不充分的学生,按照“一生一策”的原则,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 (二)同步实施。教务处负责在线教学管理工作。各学科有计划地开展好课前预习、线下自主学习、在线直播、网络互动、推送教学资源等教学工作,紧紧围绕课程标准,以教材为依托,提供适合学生的个性化网络教育教学服务。 (三)注重实效。发挥各学科教师的主体地位,做好课前提示、课中点拨及课后答疑反馈、解惑、辅导、作业批改等各环节工作,线上线下融合,力争收到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关注身心。合理安排教学时长和教学进度,严格控制作业总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广泛开展阅读活动。劳逸结合,注意师生用眼健康。 (五)严控时间。一、二年级暂不开展线上教学;三至六年级,于8月29日(星期一)开始线上教学。要严格控制线上教学时间,三到六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80分钟,每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六)作业适中。我校根据线上教学实际,科学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布置弹性作业和分层作业。统筹学生作业量,不得安排过多、过难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半个小时,不得强行要求学生家长每天上网“学习打卡”、上传学习视频、打印和批改作业,不得向家长布置作业。 (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程筹备(8.22—8.26) 1、教务处、教研室、信息中心召开课程设置讨论会,规划设计课程,确定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推送平台。 2、召开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会议,落实教学任务,各备课组积极开展集体研备活动,确定线上教学内容(推送直播)。 3、线上召开全体教师会,告知新学期线上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向家长推送告家长书、作息时间表、课程表等。 第二阶段:课程实施(8.29日起) 1、各学科课程安排如下: 语文:经典诵读书法练习我的特色暑假预习新课 数学:数学思维预习新课 英语:英语口语预习新课 体育:体育锻炼 道法:心理健康与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歌曲乐器 美术:手工制作绘画手操报 科学:科学小实验 2、依托微信、钉钉、腾讯会议等直播软件,开展全程直播授课、线上互动答疑等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强国APP、数字电视、陕西教育扶智平台、榆林教育数字图书馆、贝壳网等优质网络资源平台(选用的平台应在教育部备案名录中),自主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免费网络教学和网上课程学习,为学生、家长做好服务。各年级各科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在线上研讨,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平台。 3、教师做好复课准备。 所有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年级组、教研组老师进行网上研讨,认真备好复学后的教案,做好复课准备。 横山五小将本着为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共同抗击疫情,坚守教育阵地,坚决与上级部门统一步伐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停课不停学”,安排好学生的居家的学习生活,为20__年秋季学习的开局助力,为提升学习能力作储备,共同期待繁花与共的开学季的到来! 小学数学方案设计 篇24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在20xx年12月举行数学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 三至六年级每班选派5名学生参加竞赛。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1.竞赛时间:20xx年12月8日星期四下午第一节 2.竞赛地点:五(2)班、四(1)班教室 五、竞赛形式 笔试,60分钟内完成一张竞赛试卷。 六、竞赛标准 根据卷面分数评出各类奖项。 七、奖项设置 按年级评选出一、二、三、四名。 数学教研组 20xx-12-6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