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校园开放日发言稿范文
范文

校园开放日发言稿范文(精选3篇)

校园开放日发言稿范文 篇1

  尊敬的来宾、家长朋友和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万物已经复苏、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我们在这里聚会,共同经历上海外国语大学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x校园开放日活动,亲历我校大容量教学成果展示。

  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感谢出席本次开放日活动的领导、来宾和家长朋友,并预祝大家五一节快乐!

  在过去的一年中,学校在“德育为先,教育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指引下,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着力引导学生的校园公德意识,力争使校风、学风、班风跃上新的台阶。

  此次大容教学成果展示既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我们的寄宿式校园生活的缩影,更是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家和谐相处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准备这台展示会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全体教职员工和同学们为之付出努力和辛勤的汗水,为演出的成功倾注的满腔热情;看到了我们充满青春活力的可爱的学生们身上蕴涵着的才华;我们还看到了作为一个优秀团队所应该具备的品质,一个优秀班级所体现出来的凝聚力。我们为之骄傲和感动。

  两年来,大容量教学进行得有声有色,它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培养了同学们热爱读书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同学们特长的发展,增进了班级间的友情和集体凝聚力,为同学们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我相信,在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中,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们的关心支持理解下,我们校园建设“三步曲”之“公德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博学多才而又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最后,祝全体同学学习进步,祝所有的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祝全体教职员工节日愉快,合家欢乐!

校园开放日发言稿范文 篇2

  尊敬的母校的各位领导、老师,来自民办仁辅中学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仁辅高级中学20xx届,民办仁辅中学20xx届级毕业生,现就读于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

  离开仁辅高中已经整整3年了,中学的生活依然历历在目。回到母校,看到了可亲可敬的领导和老师,可爱的学弟、学妹们,似有说不完的话语。回忆已经过去的将近六年的仁辅生活,感慨万千,在这儿,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讲两点切身体会:

  一、我选择,我无悔

  九年前,我没有选择大桥,而是进入了民办仁辅中学;六年前,我没有选择一中,同样选择了仁辅。回顾仁辅的成长,有成功,有挫折;有欢乐,有艰辛。在我取得成功,充满欢乐的时候,仁辅的老师会适时地来到我的身边,给我提出更高的目标,引导我继续前行;当我在遇到挫折,充满艰辛的时候,又是他们给予我及时的帮助和鼓励,使我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这些老师中有民办仁辅中学的周明洁老师、姚建民老师、谈瑜瑾老师等一大批老师,我想在座的学弟、学妹们肯定有深切的感受。更有仁辅高中的华爱珍老师、钱军先老师、朱文庆老师、冯幼绒老师等一大批老师┈┈他们都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是他们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心培育,使我迈进了南京大学的校园,我由衷地感谢他们,由衷地感恩仁辅。可以说,离开了仁辅,既不会有我的今天,更不会有我美好的明天。而他们仅仅是仁辅这个优秀教师团队的杰出代表,在仁辅,这样的优秀教师举不胜举。

  二、适合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

  学习要有明确的定位,不要盲目追高,适合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

  仁辅高中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江南名校,这里人才辈出,人文荟萃;这里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不仅有一流的教师团队,还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有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体育设施,实验设施,新建成的江苏省生物学科基地其硬件设施在省内乃至国内堪称一流,其实验条件完全不亚于大学实验室。这样的软件、硬件支撑着仁辅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近几年,仁辅高中的教学质量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节节攀升,作为仁辅的学生,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仁辅高中和民办仁辅初中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教风相近,学风相衔,教学上实现了无缝对接,民办仁辅初中的学生进入仁辅高中可以减少一个从初中升入高中的调整和适应期,可以尽快地进入高中生活的角色,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新的征程,取得新的成绩。我想我大概就得益于此。

  仁辅是所好学校,仁辅的老师都是好老师,仁辅是个大家庭。祝愿所有的学弟、学妹们在仁辅的校园里不断成长,走向成熟!

  谢谢大家!

校园开放日发言稿范文 篇3

  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在这阳光明媚,桃红柳绿的时节,我们曾都一中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各个学校领导、老师、同学以及各位家长能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通过与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大家走进校园、深入教室,走近学生,倾听师生心声,身临其境,感受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感悟教育的力量,在此,我代表曾都一中全体师生热忱欢迎各位领导,各位家长光临我校,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各位家长在百忙中来参加这次活动,对各位给予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学校简介

  随州市曾都区第一中学前身是随州市第六中学。1956年创建于随县天河口镇,1992年、1997年两次搬迁。20__年被曾都区人民政府确定为曾都区第一中学, 20__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授予“湖北省示范中学”。先后被教育部、湖北省、随州市授予“国家全面实施《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20__-20__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园林式单位”“湖北省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湖北省教育系统工会先进女职工组织单位”“湖北省20__-20__年度先进考点”“湖北省教育系统‘树、创、献’活动先进单位”“第六届湖北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湖北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湖北省文明学生宿舍”“随州市食品安全诚信单位”“随州市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随州市阳光学校”“随州市园林式单位”“随州市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随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随州市德育先进单位”等近200项荣誉称号。

  学校毗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地——擂鼓墩,学校占地面积145200平米,建筑面积82036平米,绿化面积58462平米,环境清幽雅致。这里积淀着随州历史名城的文化精髓,又跳跃着现代发展的节奏与韵律。

  学校建有一流的物理数字实验室、物理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设计与制作实验室、生物无菌培养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多功能报告厅两个。学校有藏书10万册的图书馆,还有800万电子阅览室、视听阅览室、设备齐全的学生活动中心,以及乒乓球活动室、舞蹈教室、合唱教室、琴房、美术教室等学生文体活动场所。

  曾都一中汇聚了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创新,研究能力强,国际视野开阔”的教师团队。现有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八十多人。 校园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在发展和创建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

  校园精神:敢为人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争创一流。

  办学理念: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办学目标:建设随州一流、湖北知名的特色高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校训:好学力行,臻于至善。

  校风:文明、勤奋、务实、创新。

  教风:博学、民主、善导、爱生。

  学风:乐学、善思、求索、创新。

  文明创建

  学校在20__年提出了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目标,本着“在创建中学习、在创建中进步、在创建中发展”的发展思路,经过全体师生员工12年的艰苦努力,于20__年5月13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湖北省教育厅发文授予“湖北省示范中学”荣誉称号。20__年学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目前,学校各项工作都按照“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示范高中”的标准开展和落实。

  高考成绩

  说到高考成绩,这是曾都一中颇引以自豪的事情,尽管我校的生源质量一直远不如市一中、二中,但我们同样能培养出象黄国英、敖腾、李健、易晓满那样优秀的清华、北大学生。以20__年为例,20__年高考,我校文化课一本上线146人,二本上线314人,三本上线349人,本科共上线809人;艺术本科上线56人,体育本科上线45人,共101人。二人达飞行员资格线。确实是低进优出,优生翻番。看是教育局招考办公布的数字:

  学校教育,学生管理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重心。学校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出发点,以“德育315”为抓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为落脚点,努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并进一步形成个人良好品质。曾都一中德育工作围绕《德育“315”》体系,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教育资源,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管理,充实德育工作内容,完善德育工作手段,更新德育工作形式,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德育的整体功效,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降低德育重心,重视规范养成,注重典型引领,发挥榜样力量。

  一、德育“315”体系探索与实践

  学校《德育“315”体系探索与实践》于20__年获得湖北省中小学德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所谓“315”即:

  三大教育: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健康生活(“三生德育”)

  一条主线:学生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百分制考核

  五项工程:德育课程、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文化建设、文明创建

  三大教育

  珍爱生命(安全):生命教育、价值观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

  学会生存(能力):理想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历史传统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勤劳俭朴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教育等;

  健康生活(习惯):道德教育、感恩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礼仪教育等。

  二、家校论坛(每学期2—3期)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家长学校的工作,分管德育的齐校长一直着力开办“家校论坛”,采取多种形式实行家校联手、营造和谐教育环境,努力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子女的观念,实现家校教育的和谐沟通,积极创设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增进家校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使家长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更好地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我校每学期举办一期“家校论坛”,召开两次家长会。使家长明确肩上的重任,知晓家教规律,解除生活中的种种困惑,让家长们小心谨慎地给孩子的心田播上爱的种子,使家教落到实处。这些活动,拉近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5: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