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红色主题活动方案 |
范文 | 红色主题活动方案(精选3篇) 红色主题活动方案 篇1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腊八节,了解相关的腊八节知识 2.激发幼儿对爷爷奶奶的崇敬,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爱 3.培养孩子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x 4.通过社区活动,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 活动准备: 1.大班联系好敬老院并准备一些零食。 2.制作寿星卡 3.幼儿调查表 4.腊八糕120块 活动时间: 待定 活动内容: 一.邀请爷爷奶奶来园做客 1.了不起的爷爷奶奶。 (1)中班可以听听爷爷奶奶说说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事先联系好) (2)小班请爷爷奶奶说说平时是怎么关心爱护你的。 2.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 3.爷爷奶奶辛苦了。(我给爷爷奶奶捶背敲腿) 4.我喂爷爷奶奶吃块糕 通过活动,帮助丰富以下经验: ①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腊八节,又叫“老人节”。 ②爷爷、奶奶非常关心我们,我们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 ③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大班雏鹰爱心“行动”慰问敬老院爷爷奶奶 讨论: 1、活动准备 (1)做调查问卷 (2)你的爷爷奶奶年轻时是做什么工作?有些什么本领? (3)现在爷爷奶奶年大了,有些什么不方便? (4)小结:爷爷奶奶本领大我们能做些什么事让爷爷奶奶高兴?为什么? 2、实践活动: (1)大胆地与周围的老人打招呼,并会主动邀请老人。 (2)我为爷爷奶奶做件开心的事:敲背、捶腿、给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礼物等。 3、活动后: (1)鼓励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为爷爷奶奶服务的? (2)交流:对今天的活动的感受? (3)通过调查交流:以后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红色主题活动方案 篇2一、活动设计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运用各种感官,通过主动、亲历的动手动脑的活动,对周围事物、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糖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非常喜欢的,而这次的“做中学”实验是在一次偶然的幼儿生活环节中,孩子将糖掉进了水里,老师抓住了此次教育契机,不仅引发了幼儿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糖的变化,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次活动属于现象观察类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溶解”现象既无法理解的,又是容易观察的。该活动立足于观察溶解现象的发生过程,而不是讲解糖为什么溶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溶解现象,允许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寻求解释,对于维护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养成其思考的习惯是有益的。 二、活动方案及修改意见: 小班科学《糖消失了》(第一研)执教:陈梦娇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糖在水里会慢慢变小慢慢消失,水会变甜。 2.愿意探索发现不同的糖在水里的变化,并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发现。 3.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对探索性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方糖大量、人手一只杯子。 2.大的透明杯子一只、温开水大量。 活动过程: (一)探索性话题引起幼儿讨论。 提问:1.小朋友,你们吃过糖吗?喜欢吃吗? 2.请你说说糖在嘴巴里会怎样?(变甜、变小等)3.请你猜一猜,把糖放在水里会怎样呢? (二)做试验证实幼儿的推测。 1.教师:糖放到水里到底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吧。 老师把糖放到透明的大杯子里,注入适量的开水,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1)看一看,糖发生什么变化了?(变小)(2)猜一猜,糖到哪里去了呢? (3)刚刚还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现在会变成什么味道了呢? 2.幼儿猜测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前品尝糖水,并把自己品尝的结果告诉大家。 教师小结:糖在水里会变小,慢慢的没有了,水会变甜。 (三)集体操作,观察糖在水里的变化。 1.幼儿人手一粒糖一杯温开水操作观察提醒幼儿注意不把水泼掉,提醒幼儿有耐心。 2.集体品尝糖水。 第一次讨论意见: 1.教师在提问的设计,提问的时机上需不断改进。 2.有幼儿提出糖为什么会化时,应该让幼儿对这个问题作出猜测,激发探索的欲望。 小班科学《糖消失了》(第二研)执教:赵青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糖在水里会慢慢变小慢慢消失,水会变甜。 2.愿意探索发现不同的糖在水里的变化,并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发现。 3.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对探索性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方糖大量、人手一只杯子、搅拌棒若干。 2.大的透明杯子一只、搅拌棒一支、温开水大量。 活动过程: (一)探索性话题引起幼儿讨论。 出示方糖。 提问:1.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呀? 2.请幼儿品尝小块的糖。 提问:糖放到嘴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变甜、变小等)3.请你猜一猜,把糖放在水里会怎样呢? (二)做试验证实幼儿的推测。 1.教师:糖放到水里到底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吧。 老师把糖放到透明的大杯子里,注入适量的开水,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1)看一看,糖发生什么变化了?(变小)(2)猜一猜,糖到哪里去了呢? (3)刚刚还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现在会变成什么味道了呢? 2.幼儿猜测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前品尝糖水,并把自己品尝的结果告诉大家。 小结:糖在水里会变小,慢慢地融化到水里面去了,水会变甜。 (四)集体操作,观察糖在水里的变化。 1.幼儿人手一粒糖一杯温开水操作观察。 2.提醒幼儿注意不把水泼掉,提醒幼儿有耐心。 (五)2.集体品尝糖水。 第一次讨论意见: 1.在导入环节,怎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幼儿品尝糖果的时候最先注意到的是糖果产生的甜味。教师应当在糖果的变化上适当的提醒幼儿感知糖果大小的变化。 小班科学《糖消失了》(第三研)执教:谢小雨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糖果在水里会慢慢变小慢慢消失,水会变甜。 2.对溶解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思考“糖怎么不见了”的问题。 3.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对探索性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小杯水,一块方糖,以及用于搅拌的汤匙。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的桌上有什么?如果把糖放到水里去会怎么样呢?今天请大家自己试一试,仔细看看,糖到水里会怎么样? 2.幼儿试验、观察、表达、交流。 (二)引导幼儿讨论溶解现象1.师:你们刚才看到糖放到水里怎么不见了?它真的没有了吗?到哪里去了呢?现在又变什么样了呢? 2.幼儿讨论、交流、思考、讲述。 (三)进一步了解溶解现象,知道不同的东西溶解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1.教师出示水果硬糖、方糖、奶糖,并出示记录表。 教师:这里还有一些糖也会“化掉”,请你观察一下,它们在“化掉”的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并观察。 3.教师总结:原来不一样的糖果,在水中溶解的速度也不一样,方糖溶解最快,第二是奶糖,第三是水果硬糖。 (四)引导幼儿联系其他溶解现象,扩展幼儿的经验。 1.师:你还知道有什么东西像糖一样,在水里会“化掉”呢? 2.幼儿表达交流。 (四)小结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糖放到水里去就不见了。请你们回家以后再试一试,还有哪些东西也是这样的。 红色主题活动方案 篇3活动来源: 世界上有一种情感,它与生俱来,没有条件,绵绵不绝,它就是母爱!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五月,阳光灿烂,暖风拂面,那是因为在这亲情融融的季节里,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母亲节”。在这温馨的日子里,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感激我们的妈妈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及培养孩子用行动去表达对妈妈的爱,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浓浓爱意,增进与家人的感情。学会从小关爱妈妈,学会感恩,我园将开展“母亲节”感恩系列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2、了解妈妈的辛劳,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晨间谈话活动围绕感恩母亲的话题:妈妈的生日、爱好习惯、我怎样让妈妈开心等等。 2、教师和家长共同给幼儿讲述爱妈妈的一些故事。 3、与幼儿共同协商选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材料布置节日环境,编排节目等等。 4、制作折纸花、各色彩纸纸、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给幼儿介绍5月12日是母亲节,这一天,我们要给妈妈送上最 好的祝福。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提问:你想给自己的妈妈送上什么祝福呢?(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准备好制作好的.礼物,“美丽的花朵”。 幼儿观察,你看见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美丽的花朵” 教师讲解花朵制作方法。 教师分发制作材料。 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美丽的花朵” 三、结束部分: 幼儿共同欣赏制作的礼物,一起合影。 小一班 ____年5月10日 长征幼儿园小一班庆5.12母亲节活动小结 5月10日早上,我班的庆5.12母亲节活动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了。现针对本次活动做如下小结: 活动效果: 今天教学活动幼儿知道了5.12母亲节,活动氛围非常的热烈、愉快,利用班级特色:折纸,建立给幼儿祝福自己妈妈送礼物的平台,制作了美丽的折纸花朵,送给自己妈妈当礼物。幼儿结合之前学习过的折纸基础,愉快的制作了今天的礼物,母亲节的礼物不仅激发了幼儿的折纸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幼儿关爱自己妈妈的思想。 家长反馈: 班级的活动组织形式很适合小班幼儿,可以经常开展此类活动,不仅提供了孩子动手制作的机会,还培养幼儿大胆的表达关爱他人的情感。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希望大家幼儿学会感谢妈妈、关爱妈妈,但这并不是说只有在母亲节这一天才要特别去关心妈妈,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也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