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校开展食品安全专题活动方案 |
范文 | 学校开展食品安全专题活动方案(精选3篇) 学校开展食品安全专题活动方案 篇1根据市县食安委统一部署,为扎实开展好我县教育系统xx年度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 二、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6日至7月2日。 三、活动步骤 1、6月16日:“食品安全周”启动,各学校要营造氛围,悬挂宣传标语,通过校讯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2、6月17日:各学校开展一次食品安全专题讲座或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向广大师生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3、6月18日至25日:各单位对辖区学校、幼儿园食堂、校园食品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措施进行一次自查,同时加强校门口流动摊点的治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特别要关注中高考、端午节期间的食品安全,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4、6月26日至7月2日:各单位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并做好宣传周活动总结,并上报工作经验和相关活动影像资料。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统一部署,按照文件精神和要求开展好本单位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2、各学校要以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县学校食堂量化等级提升工作,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3、各学校要在宣传周期间利用各种形式集中宣传本校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典型经验,提升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4、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结束后,将本单位活动情况总结(加盖公章)和影像资料于6月28日前报教育局思政体卫股,同时将电子稿发至。联系电话:。 学校开展食品安全专题活动方案 篇2为确保“五一”期间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切实做好“五一”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根据(资食安办[]3号)文件要求,我镇经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现将工作安排如下: XX年4月26日—XX年5月3日 重点整治餐饮服务经营单位、旅游景点、农家乐、学校食堂等聚餐场所,检查餐饮加工环节各项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大对熟食卤味、凉菜、海鲜等高风险食品加工过程以及食品和食品原料进货验收、索证索票制度落实的监管力度;对节日期间的婚宴、大型聚会活动的食品安全要严格管理和控制,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农村流动厨师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强化集中供餐特别是农村群体聚餐的申报备案制度的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镇人民政府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和辖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实际,周密制定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层层落实消费重点环节的监管职责,认真组织贯彻实施,切实把加强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二)扎实开展整治,查处违法行为。 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对餐饮消费环节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时上报县食安办,一律查缴,并追查供应源头。 (三)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加强节日期间的值班制度,切实做好餐饮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以上突发事件要及时报告、处理。 (四)加强信息报送,舆论宣传引导。 各村、各相关单位在XX年5月3日前,将此次检查的情况上报镇食安办,发挥舆论监督引导作用,引导群众安全消费,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学校开展食品安全专题活动方案 篇31、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上海市食品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等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预案。 2、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 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及时报告原则 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对发生的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食品安全公共事件,不得迟报、瞒报和漏报。 (3)处置与分析总结并重原则 认真落实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对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食品安全事故分级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四级。 (1)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件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3)发生跨地区(港澳台)、跨国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4)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理的。 (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件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3)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4)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3)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件影响范围涉及市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食品安全事件。 (4)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1)事件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给消费者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食品安全事件。 4、处置机构体系与职责 设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行政部、生产部、品管部、销售部负责人为成员。 (1)行政部负责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汇总信息,报告、通报情况,与企业外部部门及时汇报,对外宣传。 (2)生产部根据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要求,配合其他部门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分析事故动态,搞好预测预防。 (3)品管部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为制定现场抢救方案提供参考。 (4)销售部负责安全事故中不安全食品的召回、处理、报告及其他善后处理工作。 (5)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负责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审议批准应急处理建议和工作报告等。 5、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件的报告及前期处置 1)接到事件报告后,领导小组组长应立即组织企业有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政府部门及日常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通报。 2)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的单位及地点、事件的经过及相关背景情况、事件性质的初步判断、人员伤亡情况、财产受损情况、事件危害是否有扩展的可能、对事件单位的处置措施的建议等。 (二)启动应急预案 领导小组接到事件报告后,除了立即向当地政府及日常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报告的同时,领导小组应召开事故处置会议,对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的等级。 (三)下达应急处置指令 根据领导小组下达启动食品安全应急处理预案的决定,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启动按规定职责开展工作。 (四)实施应急处置。 1)初查 领导小组组长对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条件)及产品进行排查、分析,有无不合格或非食用原料(含添加剂);对可疑原辅材料、添加剂、半成品及产品立即抽样送质检机构检验;掌握原辅材料、添加剂供应商及产(成)品流向;可根据事态,暂停生产、销售,已售出的通知经销商产品暂时下柜;可根据情况,向领导小组上报简要信息。 2)核查 领导小组组长根据质检机构的检验报告进一步核查。 (1)原辅材料、添加剂及产品检验合格:应严格检验或根据分析扩展检验参数再次检验。若仍未检出可疑物,继续配合相关部门作进一步的调查处理并将此情况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建议领导小组应急处置终止。 (2)原辅材料、添加剂合格,产品检验不合格(有毒有害):进一步检查生产工艺每一环节,检查生产设备,检查操作人员及往来人员,生产用水,排查二次污染源。 (3)原辅材料、添加剂、产品检验不合格(有毒有害):进一步追溯原辅材料来源或添加剂供应商;将产(成)品流向及时向质监、工商等相关部门汇报,启动召回制度。 3)应急处置终止 应急处理全部完成,事件危害消除或基本消除后,由领导小组下达事件应急处置结束的指令,同时向当地政府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汇报处置报告。 (五)应急处置预防措施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事故的措施落实情况,积极查找薄弱环节,采取对策,进行质量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加强原辅料、添加剂的进厂验收;工艺过程控制和终端产品的出厂检验;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后续跟踪和监管工作,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预防此类相同事件的再次发生。 6、责任追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拒不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 2)对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3)拒不履行应急处置职责的; 4)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5)夸大突发事件预警等级及散布有碍应急处置信息的。 7、应急演练 每年应编制演练计划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如实记录演练过程。以检验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并通过对演习演练的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