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
范文 |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精选30篇)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 2、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动中,观察色彩的变化。 3、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三原色在相互流动中的色彩变化。 2、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调和、搭配。 3、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 2、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3、水粉、水彩的调色技巧。 教学工具、材料: 1、水粉、水彩颜料。 2、调色盘、笔。 3、装水的杯子。 4、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认识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颜色的印象。为教师讲解色彩知识做好准备。 2、从学生的发言、交流中,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讲解,并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二、实践授新 1、老师用透明的杯子,分别装进调好的三原色的色水,然后现场分别进行混合实验:“红+兰=?”“红+黄=?”“黄+兰=?”,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色彩有何变化?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加深学生对色彩变化的实践过程印象。 2、接着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并进行讲解——什么是三原色?为什么叫三原色以及三原色调色的色彩变化规律等原色的知识。 三、示范,并布置作业。 1、老师在黑板上的白纸上面用大排笔涂上相互重叠的三原色。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以及老师在用、调、涂色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注意水粉、水彩不同性能。不同的调色方法,并注意好环境卫生。 2、要求学生用水粉或水彩画或用色水流动的方法完成一幅魔幻的颜_ 四、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用色。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3、注意卫生。 五、作业展示 1、学生自评。 2、老师归纳讲解,巩固三原色的知识。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2授课年级:三年级 学生分析: 美术课是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喜欢动手操作,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是很强烈的。本课中所用材料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使用单件材料进行拼贴、剪等学生基本能掌握。但是对于同时运用几种材料组合设计,及色彩、作品造型的搭配等方面还是会有一定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设计和引导。 教材分析: 树叶、草、豆类、石子等等都是孩子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材料,孩子们虽然经常接触它们,但很少刻意去观察它们,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可以利用它们来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在学生收集接触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渗透利用拼贴、剪等基本制作方法来制作成精美的装饰作品。通过这节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他们发现身边周围的美好事物,从中懂得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确认哪些材料是可利用的材料。 2、能力目标:收集可利用材料,用拼贴、剪、等方法制作成装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体验设计制作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 教学难点:多种材料制作作品。 教具学具: 1、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树叶,豆类,铅笔屑等。 2、胶水、剪刀、纸。 3、各种贴画课件。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谜语导入: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团结合作本领大。 根据学生学生猜出的谜底板书:手 2、歌曲《巧巧手》。 大家猜的都很正确,我们的手每天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我们都有一双巧巧手,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我们的手好吗?一起来唱巧巧手。今天就用我们的巧巧手一起来拼贴画好吗? 二、欣赏阶段 1、课件出示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用植物叶子或植物籽粒等实物做成的贴画,引发学生对这些物体的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籽粒的形状美、色彩美。 2、出示精美的实物种子粘贴画作品: (引导学生近距离的观察种子粘贴画作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像思维空间及触觉和审美经验。并且也及时的带领学生走出图片做进一步的观察,在用手触摸过程中给学生一个自由真实的自我体验。) 3、观察这些贴画所用的材料,他们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各种植物籽粒色彩、造型的不同,大小也有变化,越仔细看变化越多,使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籽粒的形状美、色彩美) 4、联系实际说说这些材料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5、说说这些精美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大家讨论、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点、线、面造型的方式。从而引出设计制作的步骤,在师生讨论交流中总结方法和步骤。这一环节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打破了常规的教学空间,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平等、民主、快乐的接受知识、感悟知识。) 6、你认为还有那些材料也可以拿来利用。(这一环节更实际的落实到制作的设想)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回合的比拼,让学生从本质上来认识原材料、了解原材料的来源,了解一些基本制作方法,才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和想象。为后面的设计制作做铺垫。) 三、制作阶段 1、教师示范阶段————教师为学生示范一作品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感受美之后,学生也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表现美的欲望。但如何表现美呢?学生光有情感上的欲望可不行,还得有技术上教师的重点示范。学生通过刚才的讨论对贴画的制作过程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示范一幅画,使学生学习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等,并使学生掌握点、线、面、的粘贴技巧。 2、奇思妙想阶段————学生根据实际材料动手制作。 教师提出要求: (1)要知道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除了刚才几种方法以外,你还能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完成,希望你能用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制作。 (2)可用各类材料单件或多种材料混合制作,鼓励学生利用混合材料来制作,这样作品的效果会更好。 (3)制作时,可以自己完成制作,也可以找朋友一起来制作。遇到问题,大家齐动脑共同解决问题, (4)提醒:告诉学生在使用剪刀和小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5)学生制作开始——课件循环播放各种.种子粘贴画作品。 (课件播放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思路和参考依据,并,启发学生学会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有趣的创造。) 四、作品展示评价阶段。 1、学生自评:学生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创意和设想?并评价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互评: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些地方很有创意值得学习借鉴,哪些地方还有不足需要改进 (这样的目的不但给学生创造了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还使学生共享了他人艺术成果、共享了快乐、共享了经验。使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表现得真棒,大家用自己的巧巧手创作了这么多幅优秀作品,只要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勇于实践,我相信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创作出更多精美的作品,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丰富多彩!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3学生分析: 美术课是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喜欢动手操作,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是很强烈的。本课中所用材料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使用单件材料进行拼贴、剪等学生基本能掌握。但是对于同时运用几种材料组合设计,及色彩、作品造型的搭配等方面还是会有一定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设计和引导。 教材分析: 树叶、草、豆类、石子等等都是孩子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材料,孩子们虽然经常接触它们,但很少刻意去观察它们,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可以利用它们来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在学生收集接触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渗透利用拼贴、剪等基本制作方法来制作成精美的装饰作品。通过这节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他们发现身边周围的美好事物,从中懂得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确认哪些材料是可利用的材料。 2、能力目标:收集可利用材料,用拼贴、剪、等方法制作成装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体验设计制作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 教学难点:多种材料制作作品。 教具学具: 1、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树叶,豆类,铅笔屑等。 2、胶水、剪刀、纸。 3、各种贴画课件。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谜语导入: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团结合作本领大。 根据学生学生猜出的谜底板书:手 2、歌曲《巧巧手》。 大家猜的都很正确,我们的手每天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我们都有一双巧巧手,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我们的手好吗?一起来唱巧巧手。今天就用我们的巧巧手一起来拼贴画好吗? 二、欣赏阶段 1、课件出示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用植物叶子或植物籽粒等实物做成的贴画,引发学生对这些物体的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籽粒的形状美、色彩美。 2、出示精美的实物种子粘贴画作品: (引导学生近距离的观察种子粘贴画作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像思维空间及触觉和审美经验。并且也及时的带领学生走出图片做进一步的观察,在用手触摸过程中给学生一个自由真实的自我体验。) 3、观察这些贴画所用的材料,他们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各种植物籽粒色彩、造型的不同,大小也有变化,越仔细看变化越多,使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籽粒的形状美、色彩美) 4、联系实际说说这些材料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5、说说这些精美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大家讨论、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点、线、面造型的方式。从而引出设计制作的步骤,在师生讨论交流中总结方法和步骤。这一环节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打破了常规的教学空间,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平等、民主、快乐的接受知识、感悟知识。) 6、你认为还有那些材料也可以拿来利用。(这一环节更实际的落实到制作的设想)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回合的比拼,让学生从本质上来认识原材料、了解原材料的来源,了解一些基本制作方法,才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和想象。为后面的设计制作做铺垫。) 三、制作阶段 1、教师示范阶段————教师为学生示范一作品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感受美之后,学生也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表现美的欲望。但如何表现美呢?学生光有情感上的欲望可不行,还得有技术上教师的重点示范。学生通过刚才的讨论对贴画的制作过程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示范一幅画,使学生学习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等,并使学生掌握点、线、面、的粘贴技巧。 2、奇思妙想阶段————学生根据实际材料动手制作。 教师提出要求: (1)要知道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除了刚才几种方法以外,你还能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完成,希望你能用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制作。 (2)可用各类材料单件或多种材料混合制作,鼓励学生利用混合材料来制作,这样作品的效果会更好。 (3)制作时,可以自己完成制作,也可以找朋友一起来制作。遇到问题,大家齐动脑共同解决问题, (4)提醒:告诉学生在使用剪刀和小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5)学生制作开始——课件循环播放各种.种子粘贴画作品。 (课件播放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思路和参考依据,并,启发学生学会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有趣的创造。) 四、作品展示评价阶段。 1、学生自评:学生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创意和设想?并评价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互评: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些地方很有创意值得学习借鉴,哪些地方还有不足需要改进 (这样的目的不但给学生创造了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还使学生共享了他人艺术成果、共享了快乐、共享了经验。使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表现得真棒,大家用自己的巧巧手创作了这么多幅优秀作品,只要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勇于实践,我相信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创作出更多精美的作品,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丰富多彩!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4一、指导思想 1.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认真贯彻学校工作重点,强化美术兴趣小组,完善美术教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学生现状分析 四至六年级8个班级400多名学生,各班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这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 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总之无论是中年级还是高年级,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维、质疑,能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使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与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探索、解决疑难。 五、加强自身建设 作为一名教师还需不断的学习,加强自己自身建设,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公开研讨课和桥东教研室组织的连片教研活动,认真听课、评课,虚心向每位教师学习,专研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六、教学进度: 四年级: 第一周——第七周 第1课——第10课 第八周——第十四周 第11课——第20课 五年级: 第一周——第七周 第1课——第10课 第八周——第十四周 第11课——第20课 六年级: 第一周——第七周 第1课——第7课 第八周——第十四周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5一、是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 二、方面进一步巩固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 三、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符合实际的活动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活动中,我先复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随后提出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自主设计,因此把这一设计活动安排在小组内进行,各小组在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便学生设计出各种与众不同的方案。在交流时,首先请各小组汇报设计的'方案并说一说设计时的想法,结合他们的想法加以引导。学生在交流汇报后,我把每一种方案的设计都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方案中的共同点,从中发现设计的基本特点。 有些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来说,十分抽象,也难于理解。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6一、设计理念 本课妈妈的爱以情感教育为主线,首先对情感目标进行确定,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他们对故事充满浓厚的兴趣,容易把自己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妈妈的爱因而在课堂中以曲折动人的故事以切入点,能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是什么魔力让孩子们着迷?不是别的,就是情感体验,情感的渲泄,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艺术能力和以人文素养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艺术情感的潜能,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本课以感受、理解、认识妈妈的爱,延伸发展学生关心他人,爱身边的人,做一个具有爱心的人,并进一步从事故→歌唱→儿歌→艺术作品中感受爱→表达渲泄自己的爱,送爱心卡,为妈妈或周围的人服务,成为一个博爱、善良的好孩子。通过制作爱心卡活动,体验到双手创作的乐趣,把爱心卡送给别人,体验艺术与生活,情感的联系,学会用艺术作品表达爱的情感。整个课堂流淌着爱的清泉,让师生沉醉在情境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内容的关联处,情感的共鸣处组织教学。 二、教学目标 1、设立爱心乐园,引入课题,让学生非常直接地感受课堂爱的氛围,浓浓的情意。 2、抓住学生心理教师配乐出示图片生情并茂地讲《血色母爱》这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学生融入故事情节,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情感熏陶。 3、从歌曲、儿歌、艺术作品中感受妈妈的爱,并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爱心卡送给妈妈,报答妈妈的爱,体验成功的乐趣,愉快的情感。 4、教师启发学生把爱分给更多的人,拓展延伸本课教学主题,把孩子的爱扩散到周围的`人,成为一名具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孩子。 三、教学重点:感受、理解妈妈的爱并延伸爱周围的人。 四、教学难点:爱心卡的设计与制作。 五、教学准备: 1、CI; 2、故事、图片、音乐; 3、三杯水分别是醋水、盐水、蜜糖水; 4、几张爱心卡。 六、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今天老师欢迎小天使们来到我们的爱心乐园(出示板书),爱心乐园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教师出示奖品),这个嘴巴代表了妈妈温馨而甜密的吻,妈妈是最喜欢懂事的孩子了,小朋友们做得好,老师就送给他一个妈妈甜甜的吻。 2、情感熏陶 听配乐故事《血色母爱》,这是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妈妈对女儿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并出示图片。 [故事内容略] 提问:听完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生:想哭,妈妈真伟大,妈妈真可爱,可怜等。 师:我知道孩子们此时此刻有许多感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我们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吧!(师弹钢琴伴奏)生有感情演唱。 3、讲妈妈平时是怎样关爱我们的 师: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想我们自己的妈妈平时对我们又是怎样的关爱呢? 生回答(略) 4、尝尝、谈谈、演演。 尝桌上的二杯水(分别是盐、蜜糖水)说说哪一杯最好喝是什么味道,让我们联想到好那首儿歌?请几位孩子上台有感情朗诵儿歌。 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像春天的花朵, 鲜艳又美丽; 妈妈的爱像夏天的冰淇淋, 冰凉又香甜; 妈妈的爱像秋天的果实, 又大又多; 妈妈的爱像冬天的阳光, 明亮又温暖; 妈妈的爱呀! 向蜜糖水又甜又香。 5、艺术作品陶冶情操 出示CI,一组摄影、国画、彩陶雕塑、儿童画作品; 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这些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师提问:(1)这些艺术作品都表现的是什么? (2)孩子和妈妈在一起心情是怎样的呢? (3)哪件作品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小结:这些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是从古至今妈妈对孩子深厚、无私的爱,这一永恒的主题,孩子们离不开妈妈的关爱,那我们怎样报答妈妈的爱呢? (分组讨论回答)略 6、讲解制作爱心卡 出示爱心卡欣赏 师:你喜欢这些爱心卡吗?为什么? 想亲手制作一张爱心卡吗? 知道怎样制作吗?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补充) 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演示过程。 7、情境表演 妈妈下班回家我们怎样做来报答对妈妈的爱? 选一名学生表演妈妈,一名学生表演孩子,全班孩子拍手唱《妈妈下班回到家》这首儿歌。 8、师小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听了感人的故事,制作一张精美的爱心卡,还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我们从小就感受到妈妈无私、伟大的爱,真幸福,我们更应该关心,周围的人,做一个有爱心、善良的好孩子,怎样做呢?想一想, 再回家试着去做一做。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7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认识马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形式,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在表现马路的繁忙的景象的手法 2.马路上的一些常见物体的形状以及马路上的一些标志所表示的意思 课具:教师准备有关各种道路和各种汽车的图片等,以及示范的各种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铅笔、彩色水笔、油画棒等各种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道路,汽车的造型特征,激发学生的表现兴趣和欲望。启发学生谈谈他们所处的城市的交通繁忙的情景。 二、发展阶段 1.学生通过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想象,试说说马路的形状、以及马路上有什么? 2.小结:马路的形状有S形、T字形、十字形…… a.S形的马路一般来说是用在乡间小道上或者山上的。马路的两旁是一些树、稻草。T字形可以说这是一个三岔路口、分道的。卢的两旁一般有些农田、树木…… b.十字形的马路可以说是最繁忙的路口了,人流量、车流量都是相当大的。两旁边有些高楼大厦、住宅楼、学校、超市……一般马路上有人行道、自行车道、汽车道、花坛。在十字路口还有警察叔叔、红绿灯、斑马线……斑马线的作用就是过马路的人行走。我们过马路是要注意: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由于交通过于忙,就将人过马路的斑马线放到地下去了,成了地下通道。 3.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说说自己想象以后的的马路是什么样子、你想有什么样的马路? 4.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表现出自己对道路、汽车等景物的感受。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甚至可以画现实中没有的情景。 5.讲解作画步骤: (1)画轮廓: (2)涂色 (3)勾线、涂背景 三、布置作业 作业: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要求:(1)学生将作业纸画满了达到色彩的变化效果与协调 (2)学生们设计自己的独特造型的汽车、马路等。 四、学生绘画制作,老师指导。 五、学生自评、互评。 六、课后拓展 让学生通过想像自己设计未来的道路和汽车。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8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盅上绘画,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像、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 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续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盘上绘制,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象、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盘子文化,学会在瓷盘上绘画。掌握装饰、制作盘子的一般方法。本课展示的.多幅学生作品旨在说明,生活中的许多非就材料,通过学生的一双巧手描绘、制作可以变成美丽的艺术品。 难点:1。陶器与瓷器的不同之处 2.盘画作品是如何制成的。 3.漆器是如何制成的。 4.装饰、制作盘子艺术品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教学课件,中外瓷盘艺术品图片,各种制作材料,白瓷盘,水粉颜料,纸盘等。 生:白瓷盘,纸盘,卡纸,剪刀,色纸,废旧材料,毛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请同学把自己查阅的有关盘子的资料,图片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师可将学生带来的盘子图片通过大屏幕向大家展示,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谈谈对不同材料盘子的认识。师生共同探究中外陶瓷艺术。 2)学生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请大家对陶盘、瓷盘图片进行简单的评述、探讨。交流各自所直达的有关盘子的小知识。 3)。教师提出问题,出示有关陶盘、瓷盘,和学生一起探究。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听取形式呢感不同的看法。 4)。出示课题---美丽的盘子。 2.欣赏作品,启发构思。 1)。请学生和教师一起欣赏课本上的盘子,特别是第14—17页的中外陶盘、瓷盘、漆器盘和学生作品。 2)。请学生分析一下这些图片,能看出来这些盘子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盘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说一说盘子上的图案和装饰盘子的材料,你最喜欢课本上哪一个盘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这些盘子的构思很巧妙,构图新颖,色彩鲜艳,多中材料把小小的盘子装饰得非常美丽,挂在教室或居室可以起装饰的作用。 4)看到这些美丽的盘子,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师比一比,和同学比一比,你是否也能装饰一个美丽的盘子。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作业展示 1)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设计不同图案,注意无论用什么方法装饰盘子,图案都要适合盘子的形状。同学们带来的材料要共享。 2)同学们可以将装饰好的各种美丽的盘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共享成功的喜悦。 3)提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收获吗?谈一谈你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4)在欣赏学生作品之余,鼓励学生大胆地评述作品,提出改进方案。特别是对其他组的同学作品提出赶紧意见,进一步开拓思维。 5)教师最后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性评述。 6)别忘了把桌面、地面收拾、打扫干净。 六、教后记: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9一、教材分析 学生非常熟悉花,花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使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茂密的花》这一课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本节课选择了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葵花园》,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情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体验、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感。学生的作业中,有的用线、有的用线与色相结合,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造型能力;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三、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德育渗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与人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六、材料准备 收集一些花的图片,并准备绘画用的彩笔、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1、播放《自然界的花》录像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学生谈感受: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 多样的外形 丰富的颜色 不同的姿态 2、(板书课题)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小组同学利用自己带来的花的图片互相介绍花的种类、名称及外形特点。 3、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用线闪烁出外形特点。 ①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有特点的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 ②学生进行比较,几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用线画出看到的花。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10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示高红学校学生的风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营造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决定在本周举行绘画比赛活动。具体比赛活动事宜及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绘画活动主题:自由选题 二、活动目的: 过绘画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展现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活动时间:20xx年5月15日 四、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五、评委:邓梅镇赵青青 六、比赛具体内容以及要求: 1)比赛分一、二年级组,三、四年级组和五、六年级组, 2)1-6年级学生全体参加,美术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筛选; 3)作者根据绘画主题创作一幅主题鲜明、新颖、构图完整、色彩和谐的绘画作品,形式不限; 4)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在作品的右下方注明自己的姓名及班级,方便评比记录。 七、评分标准: 符合绘画主题、构图完整、色彩和谐、作品具有感染力等。 八、奖励办法 奖项分别按照各年级组设置: 一、二年级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四年级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五、六年级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 三等奖(6名)三等奖(6名)三等奖(6名)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1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转动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研究、发现玩具会转的原理。 2、鼓励学生制作出有创意的会转的玩具。 教具学具:纸盒、吸管、小瓶盖等材料及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授新课: 1、导入: 看书中的作品图片,相互讨论: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转动? 2、新授: 师介绍风车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看一看,找一找:在你带来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风车和陀螺?其它的材料又能做出什么会转的玩具? 作业要求:请用你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会转动的小玩具,并用画、剪贴等方法进行简单的装饰。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将自己做到的玩具进行实验,比比谁的玩具转得久,转得快,转得稳。 五、拓展:回家去寻找更多会转的玩具,请家长一起研究玩具会转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 会转的玩具 教学反思 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研。由于像纸风车这样的玩具大多在幼儿园做过,可以让学生间相互学习。不会制作的,可以让学生利用拆解的方法探究制作方法。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12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5—10件左右对称的物体。 2.能够用对印的方法表现2—3幅作品。 3.了解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说出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 2.是否能留心观察对印作品产生的肌理效果。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笔、抹布、水罐等工具材料。 (2)教师准备与学生一样的材料及范画。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制作过程图,鼓励学生在纸上试一试,之后,可以让学生交流在诗作中遇到的困难,大家一起帮他出主意,主要谈谈,什么情况下印的很清晰,什么情况下不容易印清楚,同时教师可以举例相关学生作品。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那些物品适合用对印的方法来表现,除了书上的,你还能举出那些? 活动二: 教师示范:调色,绘画,对印。 学生在正式的作业纸上练习。(由学生对颜料及水分的控制能力有差异,气候情况对作业效果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晴朗的天气,颜料干得很快,动作稍稍慢一点就印不出来了,因此建议老师让孩子使用水粉颜料,调色过程中尽量少加水,并且,可将作业纸裁得稍小一些。) 活动三: 学生作业展示,请学生谈谈在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及自己是怎样解决的。 收拾与整理 第二节 活动一:展示学生上节印制的作业,让学生将作业拿得远一点,“看一看,想一想,我印出来的东西象什么?”然后进行添画。构图有缺陷的,用添画来补救;形象不清楚的,用添画使它具体;色彩不丰富的,用添画来点缀。可以直接用笔画上去,添画的时候注意对称。 活动二: 展示作品,欣赏学生及教材上的作品、图片,让学生谈谈感受,如:平衡、完美等等,学生所说的与对称相关的都予以肯定。另外,在对印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偶然的、奇妙的效果,可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欣赏。 活动三: 有目的的创作一幅对印作品,再进行添画。收拾与整理: 将工具洗干净,将桌子擦干净。 课后拓展:将作品制成卡片送给师长或朋友。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13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办法,让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14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教学重点: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 学具准备:色彩冷暖涂色印样、水粉画颜料、笔、笔洗、调色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导入新课: (一)、谈话,引起学生兴趣。 在讲课之前,先回答老师几个问题。请大家要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来回答,看谁最积极、回答的。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欢穿蓝色的、白色的、红色的、黑色的……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指名回答)---色彩有对比。 (二)、导入课题: “色彩的对比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对比的感觉,好不好?”(“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对比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对比。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屏幕放映,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让学生去亲自感觉。 (1)、放映冷色调画面《雪山》,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观察后回答)---给人以冷的感觉。 (2)、放映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又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3)、屏幕同时显示这两幅画面,让学生再次去体会感觉。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看哪位同学观察的仔细。(指名回答)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对比。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对比。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边观察边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 (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 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 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谁敢上台来试一试? 请一名同学上台板演,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其余学生从活动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 (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师显示色卡,并进行举例说明)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对比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如书上第7页下边四幅画,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欣赏河南朱仙镇年画(屏幕显示),体会补色对比中的美感。 四、作业要求: (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强烈对比颜色使画面产生对比中的美感。 调色时笔要洗干净,涂色要匀。 六、讲评学生作业,课堂小结。 将学生作业分组(分为冷、暖、冷色调中偏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全部展示出来。评出涂色较匀、颜色搭配较好的作业,给予表扬鼓励。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不足。 板书设计: 7、色彩的对比 冷色:绿、蓝、紫 暖色:红、橙、黄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15豫办实验学校 王梅平 本学学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以活动方案为依据,从学生的特长出发,重点培训绘画的尖子生,通过课后的练习工作,让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丰富艺术修养,进一步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为了更好的开展本学期的绘画兴趣小组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做以下计划: 一、持之以恒 善始善终 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因此,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学校和教师必须恰当安排活动时间,尽可能避免冲突,保质保量保证兴趣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二、内容安排 切合实际 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我们制定的具体学习内容要符合实际教学状况。比如我教四、五、六三个年级八个美术班美术课,五、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四年级的学生整体水平都要差一些,选出来的特长生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内容的安排既要有难度也要照顾水平低的学生。 三、活动准时 计划到位 活动要固定,每周一次,由于种种因素,活动时间安排在星期五的下午,而且不能轻易暂停,除了特殊情况外。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四、组织严密,纪律明确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 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3、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4、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五、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周:开展活动的注意事项 第二周:讲解简笔画的作用与意义 第三周:简笔画造型原理 第四周:简笔画练习 第五周:简笔画练习 第六周:儿童画的意义、名称 第七周:儿童画练习 第八周:儿童画练习 第九周:简笔画、儿童画比赛、展示、评价 第十周;国画的基础知识 第十一周;国画的用笔用色方法 第十二周::竹子的画法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16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对海底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3、培养学生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二、活动准备 1、课前请学生观赏过各种各样的鱼的图片,观察过鱼缸里各种观赏鱼的外部特征。 2、本班学生已初步掌握画鱼的技能。 3、大幅挂图--《美丽的水底世界》。 三、学生美术工具 水彩笔、彩纸、剪刀、固体胶等。装废纸碎纸的小盒子、各种鱼的图片、光碟等。 (一)导入活动,引起学生兴趣。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关于鱼的知识了,认识了很多鱼,也学会了鱼的各种画法。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非常有趣的光盘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来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有趣的.东西。 放光碟:学生欣赏 (二)引导学生想象各种鱼的不同外部特征,并观察图片。 ⒈教师:小朋友在刚才的画面里都看到了哪些鱼?他们长的怎么样?身上有什么样的颜色和花纹?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鱼的种类非常多,每种鱼的身体形状和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对称的,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不对称的。 2、出示海洋图片 看,我们班也有一个漂亮的海底世界,在这个海底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可是他们太少了,没有朋友跟他们玩,他们都感到寂寞了。怎么办呀?小朋友帮他们想个办法吧。学生想办法。我们一起来为小鱼找朋友吧。 3、学生进行制作 学生制作各种各样的鱼。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对美工基础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尝试不同的方法,制作更多与众不同的鱼,帮助美工基础较弱的学生掌握难点,完成作品,提醒学生将剪下的废纸放进碎纸的小盒中,制作完毕收拾好自己的美工工具和材料。 4、请学生把制作好的小鱼贴到海底世界去。 5、活动点评:学生将鱼贴到挂图上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请学生上来讲讲哪条鱼是自己做的?你做的是什么鱼?教师表扬大胆创新、作品颜色鲜艳、剪的轮廓边缘整洁的作品。 (三)总结:今天咱们做的这个海底世界可真漂亮,其他的小朋友一定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海底世界。我们一起把这幅画带给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欣赏吧! (四)教师带学生走出教室。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17教学目标 1、结合中国川剧变脸绝技表演,感知折纸“变脸”,掌握折纸的基本要求,能折出“脸”形,并知晓“变”的方法 2、能大胆的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脸”。 2、在整个折折、画画、玩玩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感知、了解中国戏剧瑰宝——川剧变脸,弘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折出“脸”形,并知晓“变”的方法,能大胆的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脸”。 难点:在整个折折、画画、玩玩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魔术“用具若干,师生用纸若干等。 学具:教材、课堂练习、线、纸剪刀、胶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熟悉,活跃课堂气氛。 2、用耐人寻味的“小魔术”,拉近师生距离,并为今天的折纸综合课的“变”铺垫,渲染神奇有趣的氛围。 二、引导阶段。 1、音美艺术的综合,欣赏中国戏剧——川剧大师彭登怀“变脸”绝技。 2、利用媒体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最直接的了解“变脸”,学生自己自然而然的'揭示了课题。 三、发展阶段。 1、师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戏剧瑰宝——川剧变脸,弘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急切的求知欲。 四、综合阶段。 以“拜师学艺”为情境,“彭师傅出考题”开展教学全程,将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拜师学艺”,共闯难关,夺得胜利。 1、第一关考题:师生根据折纸步骤图,共同尝试“闯关”。 2、第二关考题:不同方向的观察折纸,启发各种形象,共同尝试添画。 3、第三关考题:师生讨论、探究、发现“变脸”机关,共同尝试“变脸”。 4、第四关考题:中国川剧变脸的一大特色——色彩鲜艳的脸谱,师生共同夺取胜利。 五、拓展阶段。 1、贯彻“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新理念,与学生轻松的讨论讨论今天学习的“变脸”的用处和各种有趣的玩法。 2、大家毫无约束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玩一玩、乐一乐、笑一笑。 3、小结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18一、教材分析 本课生日快乐学习内容为命题方式的记忆想像画,由于有低年级阶段绘画学习的基础,“生日快乐”更重视相对条件设置和限制表现范围的方向上绘画表现能力的培养,生日快乐因此突出了主题的表现意义,有助于儿童在绘画学习中发展内在的情感和提高表达的水平。 生日快乐是儿童年年经历着的,自己、家人和朋友过生日时的自豪、幸福、快乐等诸多感受,成为儿童最为甜蜜的回忆。本课即围绕生日快乐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用绘画的语言大胆地表现生日中最开心、最富有情趣的场面。 本课生日快乐表现的是以人物为主的画面。教材呈现的三幅学生作业各有所侧重,中间的一幅画,画面主体形象特别突出,运用红色系列为主的色彩表现了爷爷过生日吃寿面的温馨与愉快;右下图画了一群小朋友围在一个大大的蛋糕旁,尽兴地吃蛋糕的情景,他们的神情、动作各异,画面想像丰富,夸张地表现了分享蛋糕的快乐。右上图利用深色的背景衬托出熊熊燃烧的篝火和舞蹈的人物、动物等。 教学生日快乐通过游戏指导学生表现人物不同的动态;运用对比教学强调突出画面的主体;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感受运用暖色为主的色彩能表现画面欢快的气氛。 生日是人们期盼的开心的日子,孩子们一般都乐意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日的美好和甜蜜。 二、教学目标 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像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重在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表现生日开心的场面。 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 记忆交流——游戏指导——比较分析——表现感受——交流评析。 记忆交流环节通过播放《生日快乐》的音乐,触动学生的记忆,并通过边看各自从家中带来的所拍摄的生日照片,边说有哪些开心事来展开学习讨论。 接下来分组抽取一张小作业纸,把上面规定的人物动作在纸的另一面画出来,动态表达准确、形象生动者为佳,用这种带有游戏性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表现人物的不同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较分析环节先出示一张生日照片,再出示根据照片画的两张不同的构图:一张是没有取舍地画了照片中的生日场景;另一张是选择了场景中最精彩、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大胆、形象地进行表现,通过对比教学强调画面要突出主体。 然后欣赏教材呈现的学生作业,并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像大胆、夸张地表现生日中开心的场景,适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同一画面由暖色调变成冷色调,倾听学生的感觉,引导学生用以暖色为主的色彩来表现生日时欢快的气氛。 交流评析环节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说说自己画了什么?是否真正表达了内心蕴藏的热烈情感,大胆、创造性地表现了生日的场景等。 作业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生日中开心的场景,要求突出画面的主体。 四、教学建议 “生日快乐”是一种情绪热烈的表现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可着重于从情境创设入手进入到活动的各个部分中,做到以情育人,以情激趣,从而使主题和表现变得更为鲜明热烈。 教学中的游戏环节,可先由学生围绕生日画人物的动作,如:舞蹈、唱歌、手捧鲜花、拍手笑、许愿、吹蜡烛、吃蛋糕……画时提示学生任选不同的角度(正面、侧面、背面),不同的姿态(站、坐、蹲等)来表现人物的动作。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19一、指导思想: 为配合校美术节,融合书画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的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引导他们向真、向善、向美,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活动主题: 本届美术节以“我爱篮球”为活动主题,充分反映南华小学生热爱运动、热爱健康、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精神风貌。 三、参与对象、地点: 对象:1————6年级每班选取4名学生参加。 地点:美术教室。 四、作品类别: 铅笔画、蜡笔画、水彩画、等均可。 五、具体要求: 1、本届艺术节绘画采取现场创作的方式开展比赛。 2、表现种类和形式不限,在大主题基础下自行命题。作品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健康、构思新颖、反映同学们热爱篮球精神风貌。绘画工具自备,纸张美术组提供。 六、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 七、展览设置: 所有获奖作品进行装裱,在大厅和走廊展出。 八、评委安排: 美术组全体教师 九、比赛时间:10月23日下午。 十、评比时间:10月24月日中午 十一、展出时间:10月25日 十二、颁奖时间:10月26日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20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 2、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3、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 4、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6、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1、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2、教师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3、学生观察,并分小组讨论。 (二)发展阶段 1、"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2、"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四)课后拓展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21教学目标: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神奇的天气现象。了解有关“雨的形成”的科普知识,以及“雨与人类”“雨与地球”“雨与生态环境”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用不同长短、粗细、疏密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雨的方法,并表达出自己对下雨的心理感受。 教学重点:带领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去感受雨,并用画面表现出对下雨的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用不同长短、粗细、疏密的线条以及形状和色彩来表现不同种类的雨的技能方法 教学用具:不同雨声的音效录音、《小雨沙沙》歌曲 学习用具: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播放雨声的音效录音)猜一猜,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三、讲授新课 1、下雨的原因 师:有谁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生:传说中是因为东海龙王在天上打了一个喷嚏,所以地上就下起了雨;是因为地上的水被太阳蒸发到天上,变成了云,云越积越厚,小水珠也越变越重,在天上站不住了落下来,就形成了雨;…… 2、雨的用途 师:谁能来说说下雨的作用? 生:可以灌溉庄稼;可以净化空气;可以给地球洗澡;雨后有彩虹;有时候也会带来可怕的洪水;…… 3、雨带来的变化 师:下雨的时候,周围会有什么不一样?人们的衣着会有什么变化?街道上有什么不一样?小动物、昆虫们在干什么?雨天的色彩是怎样的?……? 生:人们会穿雨衣、穿雨鞋、打雨伞;街道上到处都是水;小动物们都躲在自己的窝里不出来;下雨天光线比较暗,室内要开灯;下雨天天空是灰色的;…… 4、雨的不同种类 师:雨也有不同的性格脾气,时而温柔、时而暴躁、时而顽皮、时而阴郁,你知道不同性格脾气的雨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生:大雨、中雨、小雨、雷阵雨、太阳雨、毛毛雨、雨加雪、梅雨、酸雨…… 师:用你的声音模仿一下不同的雨声? 生:沙沙、沙沙—— 哗哗、哗哗—— 滴答、滴答—— 哗啦、哗啦—— 5、欣赏《小雨沙沙》的歌曲,跟唱,做动作。 6、拿着自己的雨伞到室外去,直接观察一下下雨的情景。(此环节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或有意识的选择下小雨的天气上此课) 教师引导学生:看,树叶被雨水洗得多么干净;听,雨滴的声音多么动听;闻,雨中的空气多么清新;触,小雨打在手背上的感觉多么冰凉。 7、回教室交流感受。 小组讨论,说说在室外你都感受到了一些什么?对下雨天你有那些不同的感受? 师:喜欢下雨,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不喜欢下雨,又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讨论中去) 小结:(渗透环保观念)从刚才大家的表现中,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雨,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是自然界水资源循环的一种形式,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使大自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8、组内继续讨论. 归纳一下可以用那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现不同种类的雨?(学生到黑板上来画和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你希望画出下雨时的那种情绪或感受?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你印象最深的雨中的情景。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22教学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标。 认识三原色 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认识不同的红色,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应会: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 学习材料: 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我们的生活环境是色彩缤纷的,这中间色彩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老师就考考关于色彩方面的知识:在众多的色彩中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出示红、黄、蓝)。 3.之所以说它们奇妙是因为它们是无法用其他颜色调和出来,而它们之间相互调和却可以生出许许多多漂亮的颜色。我们把这三种颜色称作原色。而任意两种原色调在一起所产生的颜色称为间色,比如说和蓝色调在一起可以产生绿色(出示绿色)那么绿色就是间色的一种。 4.今天我们就以这四种颜色为各排重新命名:红队、黄队、蓝队、绿队。每队都有一只气球,哪一队课堂听讲认真,善于思考,积极回答,在同样的时间内作画效率高,哪队的气球会升的,想不想比试一下? 二、新授: 红色带给人们的感受: 1.下面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在节日里或喜庆的场面上哪种颜色用的最多吗?(板书:红色) 2.能说说你为什么选择红色吗?红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过年过节、重大活动庆祝以及婚礼上常用到它。(课件出示图片) 4.你能说出几种红色? 出示色相环,介绍常见的几种红色:大红、朱红、橘红、玫红、紫红。 5.说说彩笔中的红色,跟同位说一说。 生活中的红色: 这么多的红色都来源于生活,你能说说生活中的红色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红色的世界,来欣赏红色带给我们的独特美感。这些图片上的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3.生活中的红色给你这么多美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学习红色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1)欣赏作品(课件出示,感受红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色彩。) 画家是如何以红色为主来作画的。 欣赏后判断这样一个问题:红色的画就是用红色来表现的画。 红色的画就是以红色为主来表现的画。(解决红色画的概念问题) (2)欣赏色调不同的两幅图片(解决:学会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层次更丰富。) 这两幅作品都是用红色表现的,比较一下哪幅更有层次感?为什么? 运用不同的红色来表现画面会显得有层次更丰富。 欣赏小朋友的作品,说一说,他们的作品给你什么启发?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四、学生实践 刚才欣赏了小朋友的画,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对红色的感受也表现出来? 下面我们就以红色为主画一幅画。(板书课题) 要求:1.以红色为主画一幅画,大胆构思,尽情宣泄对红色的感受。 2.想好要表现的内容后直接用深色彩笔勾边起稿。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价学生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拓展总结: 今天我们以红色为主表现了不同的事物,感受了红色带给我们的热情和喜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红色伙伴一直陪伴着每一位同学,是它让你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也是它见证着你从普通队员到优秀队员的成长。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每位少先队员不仅要佩带红领巾,更要爱护它,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光添彩。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23美术课外活动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组织课外美术手工制作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一种形式,它作为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培养学生对手工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手工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作兴趣。 活动方案的具体目标 通过手工制作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手工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与活动时间 1、适用于15年级。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 2、活动时间:每周二的下午活动方案具体内容和活动步骤(一)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手工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知道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 2、以环保为前提,教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卡纸进行手工制作。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二)活动步骤: 1、组织健全的手工制作兴趣小组。 活动要固定,通常每周一次,活动制度化。遇到有特殊情况择日进行,不轻易暂停。参加成员坚持自愿报名,任课教师筛选,确保参加学员的水平,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精心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密度。 2、定期举办学生手工作品展览。 举办手工制作做作品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大胆构思,不拘一格,精心制作,多出佳作,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3、组织观摩活动。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手工制作作品展和图片展,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参观中,边看边讲边记。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同学们得益颇多。 4、举行手工制作比赛。手工制作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通过训练比赛,大大促进了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采取的措施: (1)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24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教学内容是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纸张材料,进行有创意的拼贴与添画。在这节课中引导学生采用旧画报、旧报纸、广告纸等作为材料,巧妙利用纸的肌理或花纹图案,以小组合作形式创设一幅拼贴画。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想象与讨论,学生能够感知绘画与拼贴画的不同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画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提高审美趣味。 2.学会拼贴添画的基本方法,尝试剪纸、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添画创作。 教学难点: 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 教具准备: 范画、教学课件、广告图片、剪刀、胶水、彩笔、双面胶、各种辅助材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大师艺术作品。 欣赏毕加索的拼贴画《吉他》,分析这幅拼贴画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设计意图:欣赏《吉他》,初步了解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初步感受拼贴画的艺术魅力。) 艺术家们用许多人眼中不值一文的旧印刷品及废弃物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拼贴画。 2.出示课题:拼贴添画 二、观察探究 1.欣赏拼贴画作品图片。思考问题:这些拼贴画分别表现了什么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初步学习拼贴画的制作方法。 2.小组活动。 (1)将组员们收集来的旧报纸、广告图片放在一起,进行交流与筛选。 (2)集体讨论,根据筛选的图片给画面选定一个主题或者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对资料的筛选能力。学生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思路,使思路更开阔、画面构思更精巧。 3.播放课件,启发学生如何搭配画面。 (1)课件演示:首先选择尺寸较大、印刷清晰、色彩鲜明的图片,摆放在画面显眼的位置;其次搭配其他图片,完善画面。 (2)小游戏:课件中提供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请学生动手操作,怎样摆放才能使画面更美观、更协调。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进一步学习如何筛选图片。通过实践与比较,复习构图知识,开阔设计思路,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4.教师演示。 拼贴部分做好之后,还要根据画面需求,用画笔添画,美化画面。 (1)可添加具体的景物,完成画面。 (2)也可只添加背景颜色,起到拼贴画之间的过渡和装饰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各种添画的方法。 三、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 (1)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一张拼贴添画作品。 欣赏书中学生作品,概括每幅画的主题。 辅导要点:拼贴图片选择恰当,画面和谐、有表现力。 (2)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辅导和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四、课堂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互评。 (1)画面和谐,具有表现力。 (2)有适当的添画内容。 3.按教师提出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检测新知识的掌握情况,锻炼学生评价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五、课后延伸 欣赏用废旧印刷品制成的艺术作品。鼓励学生多收集生活中的废旧印刷品,用巧手变废为宝,让它们成为美化环境的艺术品。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25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4页。 二、教学目标: 1、能抓住教师的形象神态进行描绘,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2、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3、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4、在充满生活情趣的绘画与制作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四、教学难点: 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五、教学准备: 卡纸。 六、 教学设计: 本课围绕“老师”这个主题,将表现性绘画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将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语言的交流、心灵的对白、细节的把握将再次勾勒师生学习生活的直观画面。 活动一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教学可作如下安排: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在学习指导中可通过示范画或学习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的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表现。作业之后,可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的学习。 活动一作业表现仅仅是教师个体形象,活动二与活动一比较,要表现的人物更多,情节更生动。教学中可作如下安排:观察比较——学习讨论——提供指导——自主表现——交流评析。 可利用CAI课件出示两副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一副画是一位教师的具体形象,第二副画是将第一副画中的教师形象与一些学生形象进行组合的画面,通过比较揭示本课学习主题。学生讨论师生相貌、身材、衣着的区别,并在CAI课件中强化表现意识,在提供学习指导时可通过CAI课件让学生在画面中对既定的教师、学生形象进行尝试组合构图,出现人物形象组合的各种图画,并鼓励学生根据记忆加上一定的主观想象,积极思考“学生和教师在何处干什么?”的故事情节,大胆表现,在交流评析中对自己表现的印象深刻的画面故事畅所欲言。 活动三是关于卡片设计制作的.学习内容,可以信息加工策略为主导设计学习活动,教学安排如下:观察分析——掌握规律——拓展思路——自主设计——体验交流。 教师出示尊师卡揭示课题,并让学生拆分卡片,了解卡片的构成要素包括:衬底、形象、文字,探讨卡片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律。教师提供各种卡片供学生欣赏,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向学生提供卡片外形和图案设计的思路,如根据文字、祝词进行联想等。学生设计制作完毕后可相互欣赏,并赠送给自己喜欢的教师。教师充满谢意的表白既是对孩子的肯定,又促进情感交流的升华。 评价不能局限于绘画或制作表现的因别,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继续构建师生友谊之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作业要求:活动一,以写生或记忆的方式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老师,可以是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活动二,记忆或想象画出自己和老师之间印象最深的事情。活动三,设计制作一张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26一、活动目的: 能用吸管蘸颜料在白纸上随意吹画,并在玩色中发现色彩的变化,感受色彩的美丽,同时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能用简单的语句大胆的介绍自己的画,从中发展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每组三种颜色(红、黄、蓝)、调色盘、幼儿作画用纸、抹布、吸管、旧报纸。 三、活动过程:引题----学生玩色-----讲评作品 引出课题 师: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今天我们就用吸管来画画。(吸管也可以画画?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玩色 {一}提出作画要求 {二}学生自由练习(给幼儿创作空间) 1、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图画。 2、提醒学生别把衣服、图画弄脏。 (分析: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参与式指导是很重要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方式,又要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进行各种新的尝试。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体现了保教结合的原则) 三、讲评作品 教师找出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它像什么? 引导学生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图画,画了什么?它在干什么? 生1:我画的是我的手印。 生2:我画的是怪兽,奥特曼打怪兽(做出奥特曼的动作) 生3:我画的是小河,还有一只青蛙在吐舌头。 …………… 生6:我画的是小白兔,小白兔在吃草。 生7:咦!绿色是怎么来的?桌上没绿色呀? 生6:黄色和红色混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 师:是吗?请每个小朋友在自己纸上试一试,并讲讲自己的新发现。 生7:不对!黄色和蓝色混在一起才是绿色。 生8:我发现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就变成橘黄色了。 生2:红色和黄色、蓝色混在一起变成了乱七八糟的颜色了。 ……………….. 生成课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混色实验,验证:黄色和兰色混在一起会变成绿色,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会变成橘黄色… 鼓励学生再次操作,去发现颜色的变化。 四、小结:小朋友都很能干,用吸管吹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图画,还发现了几种颜色加在一起做好朋友,会变出另一种漂亮的颜色。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27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 2、了解抓髻娃娃剪纸,并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感受到剪纸中蕴含的民间文化。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色。 教学难点: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资料、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导入: 播放陕北民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这是哪里? 资料反馈 三、讲授新课 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小组研究: 民间艺人为什么喜欢将抓髻娃娃作为剪纸的表现题材? 抓髻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 有哪些变化和寓意? 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需要注意什么? 四、艺术尝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尝试 五、课后拓展:祖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代表自己独特地域风格的古老艺术,有很多艺术形式与剪纸是姊妹艺术。 学生学习时会出现对一些历史时期和民族文化不了解的情况,要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民族风俗的了解以及直观图片等,加强学生对剪纸的观察、分析与对比。要注意学生欣赏时所表现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28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活动时间: 每星期二、四的课外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教室。 三、参加人员:有兴趣的学生。 四、参加人数:初期依据学生表现情况在活动过程中逐一选拔,最后定为20左右。 五、活动步骤: 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名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美术兴趣小组办的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不应该太多,大约20人左右,所以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活动要固定,每周两次,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1、教育学生要热爱集体,保护好公物。不乱涂乱画,保持教室的清洁,干净卫生。遵守课堂纪律。有事要举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适当结合一些手工来提高他们动手制作能力。 2、依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绘画方向。有了一定绘画基础后,再以想象为辅。引导学生如何将自己所想象的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好动,思维跳跃性强,善于模仿的特点。养成对听到、看到,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的习惯。先定好想象主题,然后用自己的想法用艺术语言--线条、色彩等表达出来。由于决大多数同学基础不是很扎实,在上课时让其先临摩,自己喜欢的作品。而后培养学生记忆画,想象画等。开设一些手工游戏相结合课。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深厚的兴趣。 3、做好点评工作。对每位学生每周作的画进行点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中使学生对美妙的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感知美术与生活的联系--美术对生活的描绘、对生活的美化 4、学生作品画到一定的时候。举行小组赛。作品进行现摩。5、鼓励学生配合班主任或宣传委员。出好班级板报。美化校园环境等。使学习兴趣与应用相结合起来。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举行美术绘画比赛 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学生举行国画、速写、简笔画、素描等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另外,可以适当地举行中外名画知识抢答比赛,这样,更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对美术更加热爱,从而积极认真的去学习。 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应该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29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学校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中小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引导他们向真、向善、向美,体现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二、活动主题 和谐·创新 三、内容要求 本届艺术节要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着重展现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和努力学习、勤于探索、敢于创新的青春风采。内容上要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式上要突显校园特色,符合学生特点。 四、活动项目 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剪纸。 四、活动形式 制定详实的活动方案,做到教育目标明确,面向全体学生,班班开展,人人参与。 五:注意事项 为确保区、学校艺术节各项比赛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班级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各负责人报送有关作品。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小学美术设计方案 篇30教学准备:电子课件、范作、各种绘制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春节序曲》的乐声中,电子课件(拓展)、(让学生分组交流后回答感受)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进行小结。 学生交流自己对我们民族的节日——春节的看法。谈一谈自己过春节的时候的见闻。 二:欣赏范作,归纳绘画方法和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表现春节的各种艺术作品:绘画、雕塑、剪纸、泥塑、布玩具、农民画等。学生分析他们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 教师出示范作,小组讨论范作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归纳总结:构图——繁密,色彩——鲜艳,笔触——欢快,造型——生动。 三:探索实践。 在学生感受、欣赏、了解各种节日及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创作一幅作品,表现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或是自己在节日里的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或是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鼓励学生采用诗配画,书法,手工等形式进行尝试,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完成,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并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选择的材料、构思、构图及用色等方面进行评价,讨论改进方法,把所有作品贴在一起,构成各民族、各地区(学生个性奔放的节日联想画面)欢庆节日的盛大晚会,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五、教学拓展。 学生回家后上网查找或通过翻阅课外书籍了解国内外的一些节日,他们分别以怎样的方式来庆祝的? 课后记: 在洋节泛滥的今天,中国传统的节日却日益被学生们所遗忘。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渗透了民族节日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产生了民族自豪感。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