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音乐合唱社团教学计划范文 |
范文 | 小学音乐合唱社团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小学音乐合唱社团教学计划范文 篇1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本学期开设合唱社团。让学生对合唱知识和形式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训练目的: 1、通过严格的.气息训练和不同的发声方法规范学生的声音,使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得到提高。 2、通过练唱我国多地民歌合唱曲目,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通过合唱姿态、舞蹈造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 三、合唱团成员: 由老师对五年级音乐特长生和爱好音乐的学生进行考核,并确定社团成员。队员应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教师,自觉、认真、准时参加合唱团的培训、排练与演出等各项集体活动。 四、训练措施 1、经典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合唱训练中,让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指导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2、科学发声训练,提高合唱能力 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采用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找一找气沉丹田的位置,“闻花香”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 3、我国民歌学唱,拓展音乐视野 通过我国各地民歌欣赏和学唱,让学生丰富对民歌知识和民歌形式的了解,开拓学生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之情。 五、训练时间及地点: 每周四上午8:00音乐教室 六、具体的活动安排: 略。 小学音乐合唱社团教学计划范文 篇2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级段的音乐教学,毕竟相处一学期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得比较透彻,二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方面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材分析 小学音乐二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三、教学目的及重难点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2、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具,培养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小学音乐合唱社团教学计划范文 篇3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1)班:43人五(2)班:44人 A、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 B、器乐方面:能辨清中国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个别学生在演奏方面较突出。 C、欣赏方面:能说出演奏乐器的乐器名称、构造、音色特点;节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变化发展;能讲出曲调的结构、情绪等。 D、表演方面:能精心设计编排一组动作,表演时认真持久,效果较好 E、视唱、节奏练习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骤,准备视唱或节奏练习的内容,有些同学稍作准备,便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部分学生还借用指挥来进行练习。 F、存在的问题: a、音准还不够要求,有些同学音符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唱歌时很白,无感情。 b、完成作业不及时,字迹较差。课本没好好爱护。 二、本年级认知目标: (一)、读谱知识 1、认识:保持音记号、上滑音、下滑音记号、切分音节奏、弱起小节、6/8拍子的含义及基本的强弱规律。 2、认识:上波音、下波音记号、前倚音、后倚音记号。 (二)、音乐常识 1、了解民族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及其作品。 2、了解我国著名音乐家刘天华生平及作品 3、知道怎样挥四拍子的指挥图式。 4、知道抄写简谱。 5、了解民族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及民族乐队舞台演出常见排列图式。 6、了解我国著名儿童歌曲作曲家生平及主要作品。 三、技能目标: (一)、听 1、听辨八度以内c1__c2基本音阶的各音 2、培养主音感 3、听辩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和声音程 4、听记2——4小节旋律 (二)、唱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顿音唱法 2、视唱2/4、3/4、4/4、3/8、6/8拍和包括已学过知识在内的四小节旋律 3、学习二、三拍子的指挥图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 (三)、动 1、律动综合练习 2、继续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简单乐曲2——4首 四、思想感情目标: 通过对健康音乐的接触,培养对音乐,特别是对祖国的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乐于参加健康活泼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性趣和完美的人格。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单元教学进度备注 一月份 (一)、指导学生用欢乐、自豪的歌唱《星星火炬进行曲》,表达少先队员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初步学会、体验) (二)、认识切分节奏.并在实践中运用.(掌握.初步学会) (三)、欣赏《渴望春天》,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简要介绍作曲家莫扎特。(了解、体验) (四)、听记四小节简易旋律(初步学会) 二月份 (一)、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甜美的声音演唱《快乐的节日》,歌唱今天的幸福生活,抒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初步学会、体验) (二)、通过两组二声部的听辩为进一步学习合唱打好基础。(初步学会) (三)、初步认识民族乐器中常见的弹拨乐器的形状、音色,了解其演奏特点。(了解) (四)、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选段《草原放牧》。了解和感觉琵琶的音色,表现手段及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加强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了解、接受) 三月份 (一)、通过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乐曲所描绘的意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了解、体验) (二)、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声音和谐统一的声部学唱歌曲《金扁担》。抒发苗家儿童对家乡祖国的“四化”建设的赞美之情。(初步学会、体验) (三)认识波音记号及唱法。(了解、模仿) 四月份 (一)、通过欣赏《为太阳祝福》和学唱《我们的心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老师无限热爱和尊敬的思想感情。(体验) (二)、学习用有气息支持的、柔和、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学会) (三)、介绍中国儿童歌曲作曲家及其作品。(了解、接受) (四)、抄谱练习。(初步学会) (五)、听记简易旋律。(初步学会) 五月份 (一)、通过欣赏《快乐的罗嗦》,使学生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欢乐情绪,感受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体验) (二)、指导学生用连贯、圆润而富有感情的歌声来演唱《念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初步学会、接受) 六月份 (一)、通过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学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体验) (二)、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使学生对合唱歌曲的形式与效果有进一步的感受,并能初步地听辩简单二声部进行中所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初步学会) (三)、认识并掌握倚音的演唱方法。(了解、初步学会) 七月份 (一)、通过欣赏乐曲和介绍民族打击乐器,使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了解、接受) (二)、用欢快的节奏型,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丰收之歌》伴奏,(学会) (三)、认识重音记号。(了解) (四)、听记四小节简易旋律,(初步学会) 十月份 六期终考查,总结。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