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关于忠诚的演讲稿
范文

关于忠诚的演讲稿(精选3篇)

关于忠诚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早上好!首先,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这讲台上,为大家发表一点我对当代公务员忠诚于党的认识,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忠诚为党,我们永恒的追求。

  忠诚,自古以来都是为人所称赞的优良品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德也把忠放在首位。可见,中国人对忠诚的重视。一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人们对你最根本的信任。歌德说:“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忠诚,体现为个体对组织义务的崇敬与恪守、对组织目标坚定的一种人生信仰,它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它是无形的,却有着巨大而有形的力量;它是无声的,却鸣着神奇如春雷般的回响。

  一个人的脊梁,不是骨头,而是精神;一个部门的脊梁,不是高楼,而是觉悟!对于我们公务员而言,忠诚,是不言而喻的,“服从上级、听党指挥”是天职,要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要--忠诚于党!党代表了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忠诚于党也就是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没有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诚,就不会热爱公务员这个职业;没有忠诚,就不会为“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的光荣称号而奋斗不止,在所有利益面前党和国家的利益永远放第一位!因此,忠诚,是我们公务员的首要义务,也是公务员的精髓所在;忠诚,是支撑着我们公务员的脊梁。

  是啊,忠诚是我们躯体中永不泯灭的钙质,是她撑起了我们千秋不倒的坚强脊梁。任何一个部门都是需要一种精神的,没有精神支柱的部门,是一个颓废的部门、软弱的部门!唯有这矢志不渝的忠诚,才是我们不倒的旗、不断的根、不灭的魂!

  在公务员队伍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同志有很多,他们有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休假时间,有的甚至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在困难面前不轻言后退。这只是为了履行作为一个公务员最基本的义务--忠诚。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虽然没有远扬海外的傲人成绩,也没有被人争相传颂的英雄事迹,但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着一种可贵的精神,那也是忠诚。

  作为一名新招录的公务员,这半年来,我深深感受到,周围的同志虽然都甘于淡泊,却能以春蚕吐丝般的精神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任何时候都恪守职责,维护正义,不让浑浊的血液侵入我们。虽然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干部职工,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让生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成为激励后人的楷模。他们把理想写在人民心上,用汗水挥洒青春,绽放出人生永恒的绚烂。探寻前辈们成长和荣誉的背后,既包含着个人的努力,更凝结着党和人民的亲切关怀与精心培养,更表现出我们对党的无比忠诚之情!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让我对职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党忠诚!

  忠诚于党,就是要自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旗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绝不叛党,用党的思想来武装头脑,在制度原则上、信仰追求上、行为取向上,自觉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为党的理想而奋斗,始终做到听党的话,聆听人民的心声,为正义奋斗,为人民献身!人民利益是方向,而我们则用青春和热血来忠实履行职能,甘愿牺牲奉献,正义凛然,自觉践行对党的无比忠诚!

  正因为,有了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跟党站在一起,与党同心同德,传承作为一名公务员应有的优良品质,不怕艰难险阻,才经受住了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始终保持了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不让人民失望,不辜负党的期望!这才有了人民群众今天的安居乐业,才有了中国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才有了海外侨胞今天的尊严,才有了共和国今天的繁荣富强!

  最后,让我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我不是金银打造的,我也不是钢铁锻造的,我是一种叫做‘忠诚’的材料铸就的。即使我被打碎了,我的每一块碎片也写满了忠诚。

  谢谢大家!

关于忠诚的演讲稿 篇2

  看了这次的主题活动文件,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忠诚、珍惜、敬业、奉献”四个词里面,公司把忠诚放在了第一位,对此感慨良深。

  忠诚,自古以来都是为人所称赞的优良品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德也把忠放在首位。可见,中国人对忠诚的重视。一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人们对你最根本的信任。歌德说:“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

  可是对于忠诚这个字眼,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着很大的逆反心理,一谈到忠诚就想到满朝文武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喊“万岁”,就想到明知道皇帝是扶不起来的烂人阿斗还要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想到忠字舞,想到别在胸前的毛主席像章……在道德失衡利益当道的今日,很多人更是把忠诚当成了“傻”和“无能”的代名词。

  的确,在当今,有很多人只强调能力,认为有能力就是大拿,在哪里都能吃饭,至于忠诚是很无所谓的事情。强调能力无疑是相当正确的观念。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多新兴行业崛起,每天上市的新公司也如雨后春笋,每天消失的公司恐怕更多。没有能力就根本别想生存下去,所以,无论在哪个行业工作,我们都必须发展自己的能力。

  但是就是因为这些,我们就有理由忘记忠诚了吗?

  一个下属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用b级人才办a级事情”,“用a级人才却办不成b级事情”。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固然是很关键,但最关键的还在于这个人才是不是你真正意义上的“下属”或“员工”。世界上任何一项事业都是有苦有乐的,要想成功,我们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人们对待工作的热情可能一如既往,也可能渐渐冷却。只有那些对自己的工作始终保持热爱的人才是忠诚的人。沃尔玛的“成功十训”之一就是:一个人只有以事业为重,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并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忠实于自己的事业,才能够以敬业精神弥补先天的不足,成就一番事业。

  1933的美国正处在经济危机的风潮之中。哈里逊纺织公司本来就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很不景气,偏偏在此时哈里逊纺织公司又遭遇了一场火灾。这场无情的火灾让公司化为灰烬。3000名员工只好回家等待着董事长说破产,这无疑让所有的员工都相当绝望。他们面临的不只是今天的下岗,更是漫长的失业和将越来越可怕的贫困。

  一个月以后他们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来自于公司,公司说继续支付一个月的薪水。员工纷纷向公司表示感谢。接着又一个月过去了,他们又收到一封公司的信,公司决定再给他们支付一个月的薪水。员工们终于再也坐不住了。第二天,员工们都自发来到公司,他们有的人自发清理废墟,有的人擦拭机器,人们开始热火朝天地工作。原来一些负责销售的员工还主动去南方一些州联络被中断的资源……

  员工日夜不歇,3个月后哈里逊纺织公司正常运转。

  其实,想想看,他们的薪水肯定比不上原来多。但是这激发了员工的忠诚。他们就这样把哈里逊纺织公司从废墟中拯救出来,他们“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公司还有希望,他们日夜不歇,执著付出。哈里逊纺织公司就这样从废墟中走了出来。现在哈里逊纺织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公司,它的分公司已经遍布了五大洲。

  忠诚的品质就是如此重要。对企业来说,忠诚的员工显然非常重要,而对员工本身来说,能够保有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十分重要,可以说,拥有忠诚,你就拥有了做事的动力,工作效率就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企业和个人都会从中受益。

  忠诚已经不仅仅是对道德标准的评判,而是一个员工对职业水准的衡量。一个忠于企业,忠于工作的人,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到快乐,才可能在工作中主动追求卓越,而缺乏忠诚的人最多在“合格”处就停止了脚步。忠诚会给你强劲的行动力和正确的方向,这会使你的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忠诚也是一种能力。

  记得坊间曾流行过一本书,书名叫《忠诚胜于能力》,书中的一个比喻给我的印象极深:

  老板虽然是船长,你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水手,甚至只是一名乘客,但你们毕竟踏在同一条船上。

  同乘一条船,谁的方向不一样?

  同乘一条船,谁的目的地不一样?

  同乘一条船,如果遇上什么风浪,谁的命运又不一样呢?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忠诚,只有忠诚的人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保持着负责的态度。忠诚的人不管自己是否总在一家公司供职,不管自己将来是否要调换部门,都对现有的工作保持责任感。忠诚的人能冷静地善待自己的工作,把职场中的每段时光都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一部分。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带着自己的热情去参与,才能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东西。因此,无论你在哪个岗位,肩负什么职务,都必须以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己任,用忠诚书写成长的历史,使自己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不要因为受一点儿委屈,吃一点亏就牢骚满腹、耿耿于怀。其实在很多时候,吃亏是进步的扶梯,失去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忠诚的是敬业的基础,是奉献的前提。忠诚不谈条件,忠诚不讲回报,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如果说,生命力使人们前途光明,团体使人们宽容,脚踏实地使人们现实,那么深厚的忠诚感就会使人生正直而富有意义。”忠诚给我们的工作,给我们的人生以意义!我们不论身居任何位置,只要拥有一颗忠诚的心,我们就拥有了一个个人全面发展的舞台,就可以为“西电东送”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关于忠诚的演讲稿 篇3

  张诚耀老人走了,走得那么安详,但是他生前所做的那一件件感人的事情却仍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我永远记着党的恩情”

  ,张诚耀出生于武功县一个贫寒的家庭。小时候的张诚耀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艰难度日。新中国成立后,张诚耀一家人才脱离了苦海,看见了生活的希望。从此,

  在张诚耀心里,一直对共产党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

  “共产党是我的救命恩人,让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我永远记着党的恩情。所以,我入党后把自己名字中成功的‘成’,改为忠诚的‘诚’,就是要永远对党忠诚!”这是老人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真情告白。

  张诚耀有五个子女。1982年他离休时,每月虽有80多元的工资,但老伴没有工作,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近年来,他的三个子女先后下岗,生活十分困难。起初,子女们还希望父亲能找找组织,帮助他们解决一下工作。按理说,张诚耀作为一个在宝鸡市委组织部工作多年的离休老干部,为子女说说情、找找门路并不难。然而,对于子女们的请求,他一一拒绝,教育他们自己克服困难,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说起这件事,如今下岗在家的二儿子张建国哽咽着对记者说:“我爸这人咋说呢?让他去给组织开口、提提困难,那比登天还难,要不我咋能下岗、上岗、再下岗呢?我现在虽然下岗了,可我理解他,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1995年,张诚耀老伴病重,希望回老家住一段时间,但老家房屋巳破旧不堪,无法居住。这一情况被组织知道后,按规定发给他3000元异地安置费,让张诚耀翻修房子。谁曾想,对于组织上给予的异地安置费,张诚耀心里一直过意不去。他叮嘱一家人省吃俭用,几年后,拿着积攒的3000元,找到组织部要求将钱悉数退还。这让组织部的同志很是为难:这笔钱是国家对离休老干部异地安置的合理支出,怎么能随便收回呢?再说了,张诚耀当时的生活十分清贫,这笔钱对他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对此,单位领导说什么也不同意,但张诚耀三番五次来单位要求退钱。他说:“我自己离休有离休费,可以维持生活,怎么能花组织的钱为我安家呢?”最终拗不过张诚耀,组织上只得将钱收回。回到家,张诚耀对子女说:“这下,我才心安了。”

  20xx年11月,张诚耀作为宝鸡市出席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表彰会的代表,去西安开会,领到了20xx元奖励。回到宝鸡,张诚耀一下火车,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市委组织部,要求将奖金当做党费上交组织。他诚恳地说:“我离休后,为党没有做多少工作,这次受表彰还给我奖励,我实在是受之有愧,把这笔钱就算作党费交给组织吧!”办公室的同志告诉他,织上给你的奖金,是对你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其他人的鼓励,这笔奖金你是受之无愧的。在同志们的反复劝说下,张诚耀才心有不甘地回家去了。

  尽管张诚耀的生活一直比较清贫,但他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回报社会。1998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张诚耀从电视上得知消息后,寝食难安。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拿着300元钱来到组织部,要求捐给受灾群众。当时,全市大规模的捐献活动还没有开始,张诚耀作为一个老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让组织部接待他的同志很是感动。

  “占公家便宜的事,我死都不会干!”

  作为离休老干部,张诚耀的医药费是实报实销,但他每年报销的医药费只有一二百元,其中还有好几年没有报销过一分钱。

  对此,张诚耀说:“我现在离休了,不工作了,我给党和社会没做什么大的贡献,一月还要领一千多元的离休费,这都是党的恩情,我怎么还能在医药费上再给党添负担呢?”

  张诚耀生前常常对子女们说:“医药费实报实销,这是党给为革命做过贡献的老干部的待遇,只能由我来享受,你们都不能跟我‘搭车’,占这个便宜。”20多年来,他从未让子孙搭自己的“车”报过一分钱的医药费。二儿媳王凤珍告诉记者:“我爸买回来的药,都锁在他自己的柜子里,即使是治疗头疼感冒的普通药,家人有病了也不能吃一粒。”

  张诚耀的老伴在世时,常年患有气管炎,每年要花几千元的医药费。张诚耀省吃俭用给老伴治病,却从不把老伴的一分钱医药费记到自己名下。有一年,他的女儿因病住院,花去了几万元医药费。由于家庭困难,这些医药费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女儿借的。事后,女儿抱着一丝希望,拿着药费单据找到父亲,希望父亲能帮她报销一部分。张诚耀一听就火了:“我自己看病,都不愿意多花国家一分钱,怎么能假公济私给你报销药费?占公家便宜的事,我死都不会干。”张诚耀患上食道癌后,曾花了5700多元买过一些保健药品。有一天,儿媳对他说:“爸,咱家日子现在过得这么艰难,等你好些了,找找组织,把这个药费报了吧。你要不愿意去,我们可以代你去找组织。”。张诚耀说:“这不属于国家报销的范围,你们可千万别给组织添麻烦。”随后,他将单据锁到自己的抽屉里。等病情稍有好转,他便悄悄地从医院回到家中,将那些单据销毁了。

  “我是党员,不给社区干点啥我心里不踏实!”

  张诚耀虽然已去世半年多了,但在他所居住的新维巷社区,居民们至今仍怀念这位无私奉献的老人。

  社区有个老干部活动室,原来一直无人管理,张诚耀主动承担起了义务管理任务,每天将活动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让老干部们有了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张诚耀离休后,自己掏钱买来扫把、簸箕,主动承担起社区的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即使下雨,他也要打着伞出去清捡街上的垃圾。

  张诚耀个头不高,身体瘦小,常年穿着灰色中山装。在社区里,没多少人知道他是离休老干部。大家看到这个瘦小的老头,每天天不亮就把社区的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以为他

  是社区找来的保洁员呢。居委会知道后,觉得社区的环境卫生总得有人清扫,张诚耀主动承担这一任务,居委会应该每月支付给他一点工资,不能让老人白干呀。没想到张诚耀却说:

  “你们要给钱我就不扫了。我是党员,是离休干部,不给社区干点啥我心里不踏实。”

  20xx年2月,患病已两年的张诚耀老人带着工具,又在社区一块废弃的空地上植树栽花,一连三天,他早出晚归,不歇不停,终因体力不支累倒了,住进了医院。

  20xx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三,81岁的张诚耀老人走完了他无悔的一生,悄然离开了人世。张诚耀去世后,组织上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忠诚党的事

  业;两袖清风,勤劳俭朴,德耀陈仓大地”。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