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
范文 |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2篇)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1为做好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根据区政法委以及省、市主管部门的部署,我局针对市场、商场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放心酒”和“放心肉”为两节期间社会稳定工作的重点,突出抓好三个到位。即领导到位,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取得较好成绩。 一、领导到位。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成立了本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全局5位干部组成。此外还成立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由具体抓安全生产工作。做到领导抓、抓人员,有布置、有安排、有重点,抓落实。 二、宣传工作到位。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它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安定。因此,我们把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重要部位,加大对企业、市场、商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宣传,印制《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单行本2500册,元旦、春节期间发放700多份,发放《生猪私宰管理条例》20多份,再生资源消防安全资料50份,使企业、市场、商场、消费者形成共识,加深对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的认识,懂得更好的保护自己。 三、措施落实到位。领导重视是关健,宣传工作到位是前提,措施落实到位是目的。我局在抓两节期间社会稳定工作中,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和作法,主要是对节日商品的储备,生猪屠宰管理、酒类管理及再生资源进行监管。 1、节日商品储备充足。国兴大润发、家乐福、华润万家、南国超市、百佳汇等大型的卖场超市货源储备十分充足,据悉国兴大润发节前准备了8000多万元的年货,家乐福3家准备了1.5亿元的年货,南国超市、百佳汇等均准备了400万元的年货等等,满足了节假日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2、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一是对四个镇的7家屠宰企业及桂林洋屠宰企业进行监督检查,要求他们完善“两章”“两证”制度,务必做好屠宰场消毒卫生工作;二是加强对农贸市场巡查,检查“两证两章”,防止私宰肉、注水肉、病死肉流入市场。三是到原私宰的重灾区拦海村继续做好私宰户的思想工作,避免私宰回潮。据统计两节期间共出动200人次,整治市场20个次,确保了猪肉食品的安全。 3、加强酒类管理。一是完善登记备案制度,敦促2家酒行登记备案;二是加强执法,完善随附单制度,重点检查中华行、松之光等酒类批发企业以及大润发、家乐福、南国超市、明珠、华润万家等5大卖场超市。据统计两节期间共计15家办证,发出整改通知书22家。 4、加强再生资源收购点的消防安全,两节期间共出动40人次,检查废品收购站60多家,发放整改通知书10多家,确保了两节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四、存在问题 1、欠缺专项经费。打击生猪私宰和酒类登记的专项经费至今未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2、欠缺专业队伍。打击生猪私宰的队伍皆临时组成,力量涣散。 3、欠缺酒类检测设备。当怀疑假酒时,没有专业设备检查,尤其是对洋酒的检验。 4、再生资源回收站总体规划尚未出台,工商部门发放证照之前不一定征求商务部门的意见,留下许多隐患。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2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委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20xx年政府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和《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为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开展整治“庸懒散奢贪”,开展干部教育,开展干部作风建设社会评价活动。积极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工作成效及亮点 今年以来,我局不断深化认识,强化服务功能,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招商引资、内贸、酒类管理等工作成效显著。 (一)招商引资工作 1、积极打造总部经济 充分利用我区科教、金融、人才、信息、交通等便利条件,主动服务,吸引泰日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落户增加税源,不断扩大我区经济增长点。 2、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奖励工作。 成立招商引资奖励工作领导小组,主动上门服务,为引进积星房地产有限公司、达凯房地产有限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引资人王妮和符永进同志进行奖励,奖励总额合计人民币948604.00元,将我区打造成为未来真正的商务中心和总部经济聚集地。 3、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组织各行企业参展,扩大企业沟通平台,信息交流,不断扩宽企业发展渠道。20xx年4月19日我局组织了30多家企业参加第八届中国家居装修建材展览会,不断增强我区企业市场竞争力。 4、全力服务重点企业 做好我区重点企业引导、服务工作,协调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1)走访企业。春节前后,到辖区内的各行业代表如中国移动、海航集团、海马集团等20多家企业进行走访,征求企业的意见建议、为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2)解决企业困难:1、到市公安局协调海航集团技术骨干人员户口落户问题;协调生生百货公司与藏珑集团之间经营场所的纠纷问题;协调世贸茶叶城占用公共绿化带作美化宣传的问题;协调上邦百汇城建设特色小吃街的问题;协调南海大道汽车一条街的经营场所和建设问题。(3)跟踪服务重点项目。为了及时了解我区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和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不定时的走访重点项目,每月向区重点办汇报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今年我局主要跟踪服务的项目有农垦商业中心、置地广场、生生百货国际购物中心、金盛达建材商城、玉沙广场等。 5、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发挥度假区项目的带动作用,结合旅游娱乐与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开辟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挖掘羊山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依托自行车慢行车道建设,初步规划羊山休闲公园、青龙湖生态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发展集农家乐、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康体娱乐为一体的娱乐休闲中心。重点做好世纪海港城、中环广场、冯小刚电影公社等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6、不断加大招商力度 突出招商引资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高端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着力引进投资者,主动承接国际资本,积极推介、洽谈和引进项目。今年,共接待来我区考察、洽谈项目的客商40余批次,引进龙桥国际车族联盟汽车文化产业园等投资项目10个,意向投资金额达30多亿元。 (二)生猪屠宰管理工作。 按全年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安排,检查生猪屠宰台帐建立和登记台帐内容是否完整,督导生猪屠宰厂建立台帐和完善台帐登记内容。目前,屠宰厂能做好台帐,猪肉流向及溯源非常清楚。今年我局共组织工商、公安、联防等对生猪私宰点进行取缔,揣掉生猪私宰点1个,没收生猪5只,私宰猪肉1100多斤。 (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 今年安排1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年初已经下发通知农贸升级改造,不按时升级改造将根据《城镇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依法处罚3万元。经相关单位的指导及配合,春来早市场已按时完成升级改造。 (四)食品安全工作。 1、商务部门在食品安全工作中主要负责生猪屠宰环节的食品安全。在每季度,我局都联合区农林局对龙泉、遵谭等4家乡镇屠宰厂进行检查,每次检测20头生猪是否有“瘦肉精”。经抽查,合格率为100%,确保了群众吃肉安全。 2、定时进行农贸市场蔬菜残留农药检测。我局开展检查农贸市场蔬菜残留农药检测的督察,如3月中旬共检查了15家农贸市场,有13家正常公布蔬菜残留农药检测结果,有2家不按时做检测,我们责令限期改正。 (五)市场经济监测工作。 商务部在20xx年10月开展市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我局负责30家,在此项工作上我局加大力度,准时上报。生活必需品是每周上报报表,重点监测企业是每月上报报表。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商务厅的表扬。 (六)酒类流通管理工作。 我局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超过保质期的伪劣酒品。坚持严管重罚,大力开展酒类市场规范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据统计:全年酒类备案205家,开展酒类执法检查86次,出动酒类执法人员312人次,暂扣涉嫌侵权知识产权法斯曼等洋酒146瓶,共计罚款13000元。有效地整治了酒类流通市场,促进了酒类市场有序发展,酒类安全事故率为零,受到了广大市民的肯定和称赞。 二、再生资源方面 1、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备案工作,制作审批登记表,明确网点的建设标准,规范了提交材料和审批程序。 2、加强监管,加强对各再生资源经营网点进行检查,排除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再生资源经营的安全生产,特别是确保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无安全生产事故。 3、建立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明确各再生资源经营网点责任并与各经营网点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确保经营网点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4、加大宣传与打击力度。联合公安、工商等各部门对再生资源经营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印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170多份,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40份,取缔拆除9家无证无照经营点,有效规范了再生资源市场的经营秩序。今年办理再生资源备案登记5家。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3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关心支持下,区商务局紧紧围绕全市规划,贯彻落实20xx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加大招商力度,提高招商实效,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招商引资工作任务。现将20xx年主要工作及20xx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创新工作机制,夯实招商基础。切实发挥我局在全区大招商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和引导作用。一是完成各类政策意见的起草。年初,为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代区政府起草了《20xx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意见》、《20xx年区重点招商活动计划》和《20xx年区重点突破项目、重点推进项目、重点招商楼宇进展情况表》等文件。今年的招商意见中,除了继续深化“四招四引”外,在招商产业上由侧重“三重一大”类产业项目向“八大中心”拓展;在招商区域上突出沿线招商,围绕国际航线,向亚太地区拓展,围绕高铁沿线,向境内重点区域拓展;在大招商体系上,建立了“八大中心”建设工作责任体系;在培训主体上,由参加政府主导培训向与政企联合转变。二是落实重大项目调度督查机制。继续对全区“四招四引”重大招商项目实行周协调、月调度、季通报、半年督查和全年考核的工作制度。切实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三是开展“外资项目回头看”活动。按照市商务局“外资项目回头看”的指示要求,我局对20xx年外资项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头看”。切实落实去年外资项目的推进情况,全面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自3月份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外资项目回头看”活动,对全区20xx年新批外资项目和重大招商活动集中签约的外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有关情况已形成督查报告,上报至市局。四是更新维护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库。年初搬入新政府大楼后,针对我区过去由于分散办公造成招商引资项目信息显示的不完整,我局及时与政府办信息科联系,对全区招商引资项目予以修正完善,确保客商网上了解项目信息无障碍。 (二)精心组织活动,增强招商实效。 让招商推介活动成为区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全年全市共举办9项招商活动,我局牵头组织承办了7项。各项招商活动在主题策划、活动安排以及组织形式上,突出创新,注重实效,招商活动硕果累累。一是内容丰富,形式创新。年初的上海、杭州招商活动,我区围绕经济开发区、徐州软件园2个园区载体优势和姚庄工业园、苏山物流园等16个具体招商项目举办2场专题投资合作恳谈会;涉及先进制造业、房地产、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等多个领域。区领导带队赴普洛斯、上海钢铁联合交易所、盾安集团、万安集团等4家重点企业进行拜访考察;围绕宣传推介我区优越的投资环境,成功签约了一批重大项目。项目推介强调招大引强和招金引银相结合,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推介会形式坚持集中推介和小分队登门拜访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成效。二是层次提高,影响扩大。共邀请高层次客商182人,其中,外籍客商36人,占比19.78%,“555”企业客商30家,占比16.48%,具有投资决策权的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等45人,占比24.73%,有明确投资意向的客商110人,占比60.44%,通过投洽会与多位工商界人士建立了良好关系,进一步扩大了我区在港台、长三角、珠三角等境内外重点招商区域的影响力。三是成果显著,带动性强。今年的历次招商活动签约项目共计10个,投资总额97.5亿元;这些重大项目将强力推动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 (三)强化培训管理,提高队伍素质。认真落实招商人员培训计划,强化招商人员日常管理,全面提高招商人员业务素质。一是更加注重培训的实效。由过去综合性实务培训转变为分领域,分产业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招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今年以来,组织全局人员参加我区举办的“周末课堂”讲座十余次,着重学习土地、规划及招商实务知识;委派局内招商骨干参加了6月份在新加坡举办了专题培训,学习如何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下提高招商选资能力;局主要领导参加了市商务局与万达集团合作,针对城市功能性地产特点、要点及难点的培训讲座。全局招商干部通过培训,开拓了眼界,创新了思路,并提高了项目策划能力、谈判能力和掌控能力。二是更加注重驻外招商人员管理。在做好招商队伍培训的同时,加强驻外招商人员管理,总结了去年驻外招商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工作成绩,并向区政府提出了继续派驻的意见,预拨了20xx年工作经费。 (四)强化调查研究,服务工作大局。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工作创新的重要方法。我局围绕工作重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每月平均报送三篇以上高质量招商信息,围绕我区招商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存在问题 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各项目标任务都进展顺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招商与三外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 一是完成外资指标压力大。一方面是外资注册项目少;另一方面是在谈项目(如中心商圈西北地块)进行外资注册尚需时间。我区重点推进雨润全球物流采购中心项目在落实外资注册上还需进一步洽谈协商。二是土地资源整合难度大,在谈项目进展缓慢。土地资源短缺,拆迁难度大,一直是制约我区大项目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正在推进的几个地块(原华东机械厂地块、姚庄工业园地块)仍然存在拆迁等方面的问题。三是部分地块业态指标不明确,影响项目前期推介工作,以致土地无法挂牌。韩山地块、珠山东等地块至今未明确产品业态和相关指标,难以对客商进入实质性推介,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项目推进速度。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4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开放型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一是实际利用外资。今年XX月我县实际利用外资3810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48.35%,同比增长5.45%,市排名第六位,其中现汇进资23万美元,同比增长-88.78%;XX月预计实际利用外资4850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61.55%,同比增长0.35%,其中现汇进资23万美元,同比增长-94%。 二是实际利用省外资金。XX月我县引进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达到市认定标准的3个,其中亿元项目2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4.65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50.52%,同比增长15.54%,市排名第八位。 三是外贸进出口。XX月我县进出口总额5484万美元,其中出口4780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46.4%,同比增长18.8%。 2、内贸行业管理工作。 一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增60家信息化改造农家店,确保了100%的乡镇有农家店,85%以上的行政村建有农家店。 二是新增了3家香江商贸、肖记电器、TCL专卖店企业一套报表申报工作。 三是对21家再生资源已备案的网点进行了年审。 四是对38家成品油经营企业进行了年检。 五是对全县经营酒类的商店发放了20xx份酒类备案登记告知单,有力的促进了酒类流通领域健康发展。 3、商务综合执法工作。 一是逐步推进酒类流通领域专项整治对全县经营酒类的商店发放告知单20xx余份,对县乡镇21家经营酒类的商店进行了执法检查,对31户未按规定办理酒《备案登记》的经营户,进行了批评教育和相应处罚。 二是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产品专项整治活动牵头工作,使我县开展此项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加强了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半年来查处生猪违法案件6件,查缴私宰肉324公斤,出动执法人数150人(次)。 二、主要做法 1、坚持政策引领,招大引强。 充分抓住当前作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试验区的历史性机遇,加大力气主攻大项目,政策上倾斜大项目,服务上倾心大项目,配套上满足大项目,力争在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目前,在谈的亿元以上的项目主要有长征体验园、陆地港、物流园、汽车城、正大集团等大项目。 2、坚持客观保障,优化环境。 我局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要求认真落实行政问责办法、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努力打造责任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的行政机关。对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不断提出新要求,新高度,力求达到新境界。 做到政策执行到位、服务企业到位,全力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以诚实守信的服务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尤其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办证办照过程中,实行商务秘书全程代办的制度,全程式、保姆式服务,代办所有证照,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3、精心培育,扩大外贸。 一是加大落实政策和资金的扶持。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下发宣传资料的方式,将我省最新的外贸发展扶持政策及时传达到了企业,为企业活用政策谋发展、巧用政策出效益提供了政策依据,并组织外贸企业的员工参加省、市商务部门关于外贸及口岸业务的培训和知识讲座。积极帮助企业申请省外贸发展扶持资金。 二是精心培育外贸出口实体企业。为充分挖掘出口潜力,我县以提高服务为契入点,促进老企业新上项目技改上增加出口;扶持新企业的发展扩大出口,通过对“开宇灯饰”、“奥科特照明科技”、“立异鞋业”、“力研时装”等公司全程式的服务扶持,为全县的外贸出口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通过积极走访和协调实现“两转”(来料加工转进料加工、出口供货转自营出口)。充分发挥口岸体系服务功能,帮助企业实现“两转”。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用地指标有限。 很多已签约的项目因用地指标有限而无法落地,落地了的企业如欧翔电子因无用地指标无法报建。 2、征地拆迁存在困难。 工业园征地拆迁缓慢,阻工现象时有发生,项目开工难,进度慢。 3、外资项目引进困难。 我县针对港澳台及国外资金的引进力度不够,引进项目难,现汇进资缓慢,离开放型经济目标差距尚远。 4、项目质量不高。 大项目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少。 5、工业园配套不够。 技能培训渠道少,园内企业缺工现象严重,长此下去,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品牌将失去,对我县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产生极大的波动。 6、定点屠宰推进较慢。 部分乡(镇)对实定点屠宰认识不够,认为定点屠宰既费力,增加麻烦,又没效益。为此,定点屠宰整体推进较慢,已实行了定点屠宰的乡(镇)很难执法,导致定点屠宰厂效益低下,面临倒闭。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 以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加大人力资源、区位交通、自然资源等优势的宣传与推介,特别是要加大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享有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先行先试、西部大开发、罗宵山片区扶贫开发攻坚等多重政策叠加的优势的宣传力度。 2、进一步突出招大引强。 力量上主攻大项目,政策上倾斜大项目,服务上倾心大项目,配套上满足大项目,在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紧跟大项目,积极促进在谈的县果蔬交易中心、畜禽有限公司、体验园等大项目早日落户。对县重大项目推介会上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也将加紧跟踪洽谈,促进落户。 3、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 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和督查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对合同项目要督促尽快办理好各种注册、立项、环评等手续,积极推进深圳赢家服饰、鼎晟服饰、清亦韵、欧翔电子等大项目建设步伐,早日投产;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大力促进华鹰摩托、工业园农贸市场、安盛钨业、信达电子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4、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 加强与省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向上争取土地预留指标,力争早日拿到土地。同时和上级主管部门多联系,掌握我县各项工作进度,及时查缺补漏,确保完成全年的各项任务。 5、进一步加快现汇进资。 从目前来看,我县现汇进资明显落后,处于负增长的位置.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洽谈外资项目,促进项目早日落户、进资;同时发掘现有外资企业的潜力,要求有进资空间的企业加快进资步伐。 6、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 政府可牵头为企业与县职业中专、进修学校搭建一座互助的桥梁,借学生实习的契机,帮助已落户的企业吸收新鲜血液,缓解招工困境,为有意来我县投资的企业提供人才保障。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5一、20xx年主要工作 1-10月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1亿,增速20.6%,增速全市第一(除经开区外);限上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销售额146.06亿,增速9.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值18.26亿美元(出口16.61亿美元,进口1.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62%,降幅高于全市0.93个百分比,三区排第三。新批外资企业3家,在谈外资项目3个,合同利用外资36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1万美元;境外投资企业1家,境外投资1876万美元。实现网络销售额469.7亿,同比增速34.2%。浙江省电子商务示范区创建成功,温州首个跨境电商园区和电子商务虚拟产业园落户,瓯海区网络经济促进会成立;续签阿里巴巴温州产业带,已入驻商家1.89万家,1-10月实现线上交易额70.83亿元,与阿里巴巴进口货源电子商务平台签约,网络经济“一号新产业”培育初步取得成效。 (一)强化平台,务实推动新常态下外贸增长 1、认真落实外贸补助政策。对各级外贸扶持政策做到宣传到位、申报到位、兑现到位,今年共指导帮助全区216家企业向上级部门申报奖励、补助项目392个,资金近20xx万人民币,提高企业扩大进出口的积极性。结合“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积极开展“外贸双服务”攻坚,走访全区150多家外贸企业,送政策强服务解难题,鼓励和引导外贸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扩大外贸出口。 2、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把“拓市场、稳增长”放在首位,坚持以展促销,结合我区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等具体情况,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各类重点展会,鼓励企业多接单、接大单、接长单,巩固扩大传统市场,提升新兴国家市场占比。共计推荐和组织了200多家企业参加各类展会70多个,取得较好地效果。联合市贸促会组织我市服装企业参加7月份香港时装节春夏系列展览会暨瓯海服装产业国际化发展系列活动,组织瓯海参展企业26家共计39个展位。 3、积极推动海外瓯商回归。扎实做好海外瓯商贸易回归的基础调查工作,建立海外瓯商贸易回归名录库,出台瓯商贸易回归优惠政策,落实“四个一批”,即在谈一批、注册一批、落地入驻一批、运营一批”;支持企业利用商贸服务平台开展国际贸易,重点搭建海外瓯商贸易回归平台,推进华侨(瓯商)贸易综合服务中心的投入和营运;利用国有办公楼、总部经济园等作为贸易回归平台。已入驻企业8家,有5家企业正在办理手续,预计今年贸易回归额2亿美元。 4、加快促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浙江温州瓯海区眼镜基地),打造和优化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创建出口名牌,加强质量管理和诚信自律;鼓励增加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步伐。二年来眼镜基地运行良好,新建平台“温州市眼镜及配件市场”正在顺利推进,产品出口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全区出口名牌数量位居全市前茅。 (二)对外开放,切实提高外资外经利用水平 1、创新境外投资方式。一是抓好对外投资指导工作。利用各种时机和平台宣传对外投资的政策,了解企业投资意向,支持区内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境外投资。二是积极推动境外投资增长,借力“互联网+”全面转型,森马集团1.15亿元人民币(约1876万美元)并购韩国电商服务领军企业ISECOMMERCECOMPANYLIM-ITED(简称ISE),并计划在中国构建移动互联平台。三是培育管理创新型外经企业。跟踪帮助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区申报国家级园区,预计明年1月份商务部将进行考核;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引入国际智力,在境外设立投资企业4家,国际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搭建投资促进平台。通过浙洽会等重大活动平台开展系列招商活动,利用海外瓯商资源构建全球招商网络。重点围绕三个外资项目(大西洋银泰城二次装修、后中HT-5-C地块西班牙肉类进口项目、温州乐园二期)开展了攻坚行动,有力推动了项目进展。 3、改善外商投资环境。通过组织客商一同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推介会,全方位的宣传、推介瓯海,营造投资氛围;加强与相关部门、镇街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项目信息和投资者信息,重点项目实施专人负责,对投资意向者加强跟踪,主动上门服务,进一步创新利用外资管理和服务模式,增强投资软环境对利用外资的吸引力。 (三)扩大消费,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1、抓好商贸统计工作。一是制定商贸统计例会制度。不定期召开商贸服务统计工作会议。二是走访各镇街(开发区)及有关商贸企业。联合统计局、服务业发展局到各地、各企分析形势、商讨工作、交流经验。三是加大新增限上单位排查力度。督促符合限上要求的商贸企业和个体户及时纳入统计库,20xx年新增商贸企业5家。四是配合推进商贸“小微企业限下转限上”工作。并积极探索和推进电子商务企业纳入统计库工作。截止11月底,已组织37家经营主体完成限下转限上工作。 2、加强商业氛围营造。全力打造月光经济平台,推行《瓯海区关于加快推进月光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梅泉夜市改造提升。举办瓯海区金秋购物节活动,在红星美凯龙、阿里巴巴温州产业带等多个线上线下平台,结合时尚消费、月光经济,举行多场促销活动,实现销售额5000万元。 3、培育发展商业主体。积极推进商贸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国际酒业和食品市场、温州眼镜及配件市场、温州皮革鞋料市场先后试营业,站南服饰批发广场、大西洋银泰城、华润万象城进入内部装修,大象城、港龙商业广场商业部分主体已经结顶。组织开展商业特色街创建,国智9号商业街、茶山梅泉商业街、梧慈路移动通信三条商业街成功获得“瓯海区特色商业街”称号。 4、加强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出台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相关文件,多次对接区安委和区消安委,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行动,对辖区内建成的大型商业网点进行安全大排查,编制了商务领域安全宣传册,参与区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日活动,在金州电商城组织开展电商安全宣讲和安全演习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安全意识。 (四)创新模式,加快推进网络经济发展 1、电商集聚效应进一步扩大。“省电子商务10大产业基地”金州电商城和国智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评为“省电子商务示范产业基地”,2大园区在共同完善电商基础设施打造的同时又形成差异化竞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森马新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传化公路港等项目一期地块成功挂牌出让,网络经济综合服务中心、润通电子商务产业园、赛伯乐互联网创新孵化中心、温州现代进出口商品城、大象城韩国馆等一批网络经济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温州首个虚拟电子商务产业园——国智虚拟电子商务产业园挂牌,省内首个促进电子商务虚拟产业园发展的十六条扶持意见出台,创新了集聚发展和资源共享模式,目前引进了108家商务秘书虚拟入驻企业。推出“零创空间”,按入驻“零成本”、运作“零障碍”、孵化“零风险”的目标打造金州、国智2个“零创空间”示范点,加快电商孵化能力。中国淘宝村潘桥陈庄村和仙岩沈岙村启动改造提升。设立微商经济服务站,金州、国智、智德、大象城4个点,主要是为微商企业搭建一个公共服务的平台,提供政策支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人才技术、创业辅助等公共服务,涌现了一批微商创业项目。 2、跨境电商布局开始出成效。全市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智德园区开园,并与温州邮政和专业培训机构天下人达成战略合作,带动周边葡萄酒市场、眼镜市场和皮革鞋料市场等发展跨境贸易,建设公共保税仓库的计划即将启动,跨境电商集聚基地已初步形成,交易产品类目已拓展到鞋服、眼镜、葡萄酒和食品进口等。此外,利用华侨资源,海内外物流平台正在筹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海外仓面积约5万平方米;海外侨团推进的线上线下结合的跨境贸易展示配送中心项目也正在推进;阿里巴巴进口货源电子商务平台温州项目已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约。 3、网络经济发展氛围日渐浓厚。编制了瓯海区网络经济宣传册、宣传片和文件汇编,打响瓯海时尚电商之城品牌。邀请聚美优品副总裁周涛、浙江现代商贸研究院副院长赵浩兴、阿里巴巴资深讲师等行业专家开展活动,举办网络经济大讲堂、青年创业项目实战营、ebay电商高峰论坛、中国外贸季高峰论坛等活动,培训人次超3万,强化电商企业交流,活跃发展氛围。“趣玩吧”、“童库尚品”等互联网创业项目开始发力,全市第一连锁众创空间——国智9号“乐创汇”正式启动,互联网+创业活动和交流日趋频繁。“花花公子”电商男鞋第一品牌落户瓯海,为我区龙头电商企业注入新的品牌,也将滚动发展周边产业。 4、农村电商惠民实事工程收实效。将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列入区重点工作,推进城乡电商服务网络建设,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网点266个,验收网点120个,改造提升60个;在社区、院校和商务楼,智能投递终端服务站104个。2个中国淘宝村改造提升完成,农村电商人才技能提升培训加快。 (五)重抓落实,确保民生工程取得实效 1、扎实推进粮食安全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全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和农村居民存粮专项调查工作,共签订收购量144吨,确保农户种粮积极性也为我区储备粮补充了粮源。共轮换原粮3058.58吨,现已陆续出库。全面开展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坚持对区级储备粮开展每月一次的“一符四无”检查,全区所有储粮仓站100%符合。全面完成瓯海区20xx年粮食库存检查共计13000吨,(其中成品粮890吨)。 2、认真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按省市区行政审批权力清单清理工作的要求,初步完成行政权力事项比对规范工作。组织开展行政审批案卷自查工作,认真做好审批权力清单清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水平。牢固树立为民办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把提供优质服务放在首位,共办理各类事项94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33件,各类加工贸易业务批准、酒类经营企业备案登记等61件),承诺件77件,均提前办结。 二、20xx年工作目标及思路 20xx年计划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22.52亿美元,与今年基本持平,其中出口20.42亿美元,进口2.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与今年基本持平;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0亿元,比今年增长10%。 (一)以贸易回归为切入点,实现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1、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努力稳住和扩大发达国家市场特别是欧盟的市场份额,大力开拓东盟、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计划组织和推荐境内外省市重点推介展会80多个,抢抓出口订单,确保全年外贸进出口22.52亿美元的目标任务。 2、推送政策强化引导。完善领导干部挂勾联系制度和驻企服务员制度,继续开展“暖企强工”活动,关注外贸企业实际困难,及时将外贸形势动态以及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出台的最新政策送到企业手中,为外贸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联合海关、检验检疫、国税、地税、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开展调研和外贸、通关、税务等政策专题宣讲活动,及时解决企业出口遇到的困难,为企业抢订单促成交提供咨询建议等帮助,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联合金融机构开展巧用金融政策解决融资难问题,为企业融资探索新途径,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3、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建设国家级、省级出口基地和创建“浙江出口名牌”、“温州出口名牌”为重点,支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强质量管理和诚信自律。鼓励外贸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出口。 4、持续推动瓯商贸易回归。健全瓯商贸易回归工作机制,强化贸易回归重点项目跟踪服务,计划全年实现贸易回归额5亿美元。加快建设贸易回归平台建设,及时跟踪对接在谈外贸企业,协助企业尽快入驻开展进出口贸易业务。加强与贸易回归签约侨团的日常联络,积极举办各类专题对接交流活动,支持和帮助海外瓯商在瓯海开展各类贸易活动。 (二)以扩大消费为带动点,加快商贸业流通发展 1、培育时尚消费热点。全力拓展时尚消费产业,积极搭建扩内需促消费平台,举办金秋购物节、时尚消费周等活动,营造商业氛围,推进专业市场与互联网有机融合。根据“一点一规划,一点一政策”思路,挖掘新的月光消费,推进月光经济,结合时尚消费、月光经济、人文历史,着力培育一批新的特色商业街项目,重点推进梧田老街改造提升。 2、加快商贸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我区商贸市场,发挥市场的集聚效应和产业辐射能力,规划打造一批现代商贸市场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现代化的时尚产业流通市场。加快商业网点建设,重点推进万象城、大西洋银泰城、站南服饰批发广场等重点商贸业项目。 3、加大商贸市场监管。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积极参与区安委办和消安委办组织的各类安全主体活动,加强商贸领域安全宣传工作,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宣讲和安全演习活动,确保商贸领域无安全事故。 (三)以创新利用外资为突破口,争取利用外资新突破 1、加强重点项目跟踪服务。专人服务重点项目,加强与相关部门和镇街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项目信息和投资者信息。重点抓好意大利脑磁体项目、丽岙街道华侨广场项目的落地;时刻关注各小微工业园区建设进展情况;进一步创新利用外资管理和服务模式,增强投资软环境对利用外资的吸引力;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和重点外资企业联系制度,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文明的投资环境。 2、创新利用外资新方式。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全力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力争服务业利用外资实现新突破,充分利用我区腾笼换鸟、退二进三等发展战略和配套出台的鼓励政策,在抓好制造业利用外资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和促进服务业利用外资。积极探索境外借款、股权投资等新方式利用外资。加快推进我区优势企业、重点行业赴境外投资。落实宣传优惠和扶持政策,鼓励我区一些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在增资扩股、境外融资等积极引导、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去”。 (四)以产业布局为依托,打造网络经济核心城区 1、完善电商产业布局。围绕“2+5”规划布局,加快以金州电商城和国智电商园2个省级电商示范基地为龙头的电商集聚区打造;发挥智德跨境电商园区的集聚效应,积极推进瓯海保税仓建设,进一步推进跨境集聚区规模;培育海外仓平台,整合海外仓库面积超5万平方米;加快打造线下线上融合发展的站南商贸服饰批发广场,发挥温州电子商务大厦的功能,进一步推动站南集聚区的发展;做大做强阿里巴巴温州产业带平台,通过平台运营,加快传统企业销售和采购的电商化进程,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发展;依托瓯海专业市场集群优势,打造具有一定辐射性的网上电商市场,实现市场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加快电商配套体系建设。推进网络经济综合服务中心、森马新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传化公路港、润通电子商务产业园、赛伯乐互联网创新孵化中心、温州现代进出口商品城等招商引资项目;优化韵达、邮政等物流企业布局,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快递服务能力;重点培育鞋巴巴、微商城等一批电商平台打造,打造信泰皮革鞋料市场、强强葡萄酒市场线上平台;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经济诚信和网络安全等体系建设。 3、加大电商知识培训。继续加强与院校和机构的合作关系,积极营造良好的电商氛围。把电商人才交流和培养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工作来抓,创新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多载体、广范围、多层次的电商活动。组织讲师团在各镇街开展巡回讲座,计划全年分层次分行业分类目组织培训3万人次以上。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6今年,我局节能降耗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市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积极落实节约能源国策和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展与节能同步、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指导方针,按照市节能降耗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管理,切实强化节能意识,全局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根据奉机节能文件要求,将一年来节能降耗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节能降耗目标执行情况 1-11月,我局共计用水1460吨,人均26.07吨,去年人均26.8吨,同比下降2.72%;用电38186度,人均681.89度,去年人均880度,同比下降22.51%。由于今年起实行公车改革,我局原来的3辆公务用车均已取消。 二、节能降耗措施落实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建立节能工作协调机制 我局高度重视机关节能降耗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局重要工作目标之中。专门成立了局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由董志松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局长吴亚芬、王孟君、林美青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节能降耗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樊恭鲁同志担任,同时明确了粮食综合科为能源统计科室,陈国君科长为统计人员。局长对单位节能降耗工作负总责,全面组织协调各项节能工作的实施,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并在年底组织考核,对机关各科室及人员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讲评,对落实节能工作出色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科室和个人提出批评,并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二)加大宣传发动,提升机关人员节能意识 按照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及市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局机关节能降耗工作意见和节能奖惩办法,经常性地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 1、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月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按照要求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节能意识,引导全社会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节能降耗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月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围绕节能宣传月“绿色办公、低碳生活”主题,提出了“节约能源,从我做起”的主题宣传口号。二是开展各类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局机关节能降耗工作意见和节能奖惩办法,认真组织各项专题活动。第一,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积极倡导机关人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养成长期习惯,全局有一半人员没有开车或骑摩托车。第二,开展低碳生活倡议活动,积极响应“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主题倡议活动,工作人员从自我做起、小事做起、细节做起,养成随手关灯、关水、拔插头的好习惯,减少电脑待机能耗时间,努力节约能源。第三,开展“机关节能普查”活动,认真开展“挖掘潜力、科学节能”的节能情况普查活动,专门安排人员逐间房逐个场所进行摸排调查统计用能人数,逐个查清用电设备,了解本单位的节能重点和技改方向。第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会议、告示等多种形式,开展多种注重实效的节能宣传工作,悬挂“节能减排,科学发展”横幅,引导机关人员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精打细算、勤俭办事”的良好风尚。三是加强检查督促,确保节能落实。提倡公务活动合乘车辆,合理印发纸质文件,提倡双面、重复用纸和使用电子邮件发送文稿,对使用过的纸张进行再利用,严禁使用办公电话聊天,要求各科室和人员节约用电、用水,坚决杜绝“长明灯、白昼灯”现象出现。 2、积极制定节能工作意见。根据上级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机关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局机关水、电、办公用品在20__年度基础上,每年人均(车均)年度能耗降低率5%。同时,对用水、用电、用油和办公用品开支提出相应要求,规定使用空调夏季气温达到32度以上才能开启,但设置不得低于26度,冬季气温在0度以下才能开启空调,且设置不得高于18度。切实加强用水管理,发现用水设备滴漏现象及时报修,养成节约用水良好习惯,使用小水洗手;从严掌握办公开支,合理印发纸质文件,对使用过的纸张进行再利用。 3、积极上报节能工作信息。落实信息专员及时向机关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信息,向各类媒体上报节能工作新闻。据统计,今年全年共上报节能工作信息8篇,共录用6篇,其中节能简报2篇,贸易局网站4篇,较好得完成了节能信息上报任务。 (三)加强检查,狠抓落实,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制定相关节能制度后,经常检查办公楼各科室的节能工作落实情况,对出现浪费能源现象的,当场提出改正意见,并要求严格按照节能降耗规定落实。同时,对所属单位特别是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开展了节能工作的监督指导工作,要求严格按照局制定的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意见进行落实。 在节电节水方面,机关人员做到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尽量减少待机时间,长时间不用的关闭电源;空调可不开的尽量不开,即使打开空调,也将温度调到适当状态,全体工作人员养成了节约用电用水的好习惯、好作风。同时,单位配备了独立的水电计量终端,确保数据准确;严格按季度及时上报水、电、油等能源消耗统计数据,做好局本级节能降耗工作台帐;及时按季度上报完整的能耗消费统计数据和相关材料。 三、明年工作打算 今年,我局节能降耗工作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其他做得好的兄弟单位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为此,明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 一是明确节能降耗工作目标,继续加大节能降耗宣传力度,加强对节能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普及节能知识,掌握节能方法,引导机关干部进一步转变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节能降耗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二是进一步完善机关内部节能机制,制订切实可行的机关节能管理制度,提升机关人员的节能降耗意识,提倡科学的用电、用水方式,打造阳光型、节约型政府部门机关形象。 三是加强节能工作措施落实,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引进和推广节能设备,充分挖掘节能潜力,确保单位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明显。同时,加强对下属单位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7今年,我局节能降耗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市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积极落实节约能源国策和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展与节能同步、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指导方针,按照市节能降耗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管理,切实强化节能意识,全局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根据奉机节能文件要求,将一年来节能降耗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节能降耗目标执行情况 1-11月,我局共计用水1460吨,人均26.07吨,去年人均26.8吨,同比下降2.72%;用电38186度,人均681.89度,去年人均880度,同比下降22.51%。由于今年起实行公车改革,我局原来的3辆公务用车均已取消。 二、节能降耗措施落实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建立节能工作协调机制 我局高度重视机关节能降耗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局重要工作目标之中。专门成立了局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由董志松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局长吴亚芬、王孟君、林美青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节能降耗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樊恭鲁同志担任,同时明确了粮食综合科为能源统计科室,陈国君科长为统计人员。局长对单位节能降耗工作负总责,全面组织协调各项节能工作的实施,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并在年底组织考核,对机关各科室及人员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讲评,对落实节能工作出色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科室和个人提出批评,并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二)加大宣传发动,提升机关人员节能意识 按照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及市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局机关节能降耗工作意见和节能奖惩办法,经常性地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 1、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月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按照要求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节能意识,引导全社会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节能降耗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月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围绕节能宣传月“绿色办公、低碳生活”主题,提出了“节约能源,从我做起”的主题宣传口号。二是开展各类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局机关节能降耗工作意见和节能奖惩办法,认真组织各项专题活动。第一,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积极倡导机关人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养成长期习惯,全局有一半人员没有开车或骑摩托车。第二,开展低碳生活倡议活动,积极响应“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主题倡议活动,工作人员从自我做起、小事做起、细节做起,养成随手关灯、关水、拔插头的好习惯,减少电脑待机能耗时间,努力节约能源。第三,开展“机关节能普查”活动,认真开展“挖掘潜力、科学节能”的节能情况普查活动,专门安排人员逐间房逐个场所进行摸排调查统计用能人数,逐个查清用电设备,了解本单位的节能重点和技改方向。第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会议、告示等多种形式,开展多种注重实效的节能宣传工作,悬挂“节能减排,科学发展”横幅,引导机关人员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精打细算、勤俭办事”的良好风尚。三是加强检查督促,确保节能落实。提倡公务活动合乘车辆,合理印发纸质文件,提倡双面、重复用纸和使用电子邮件发送文稿,对使用过的纸张进行再利用,严禁使用办公电话聊天,要求各科室和人员节约用电、用水,坚决杜绝“长明灯、白昼灯”现象出现。 2、积极制定节能工作意见。根据上级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机关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局机关水、电、办公用品在20__年度基础上,每年人均(车均)年度能耗降低率5%。同时,对用水、用电、用油和办公用品开支提出相应要求,规定使用空调夏季气温达到32度以上才能开启,但设置不得低于26度,冬季气温在0度以下才能开启空调,且设置不得高于18度。切实加强用水管理,发现用水设备滴漏现象及时报修,养成节约用水良好习惯,使用小水洗手;从严掌握办公开支,合理印发纸质文件,对使用过的纸张进行再利用。 3、积极上报节能工作信息。落实信息专员及时向机关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信息,向各类媒体上报节能工作新闻。据统计,今年全年共上报节能工作信息8篇,共录用6篇,其中节能简报2篇,贸易局网站4篇,较好得完成了节能信息上报任务。 (三)加强检查,狠抓落实,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制定相关节能制度后,经常检查办公楼各科室的节能工作落实情况,对出现浪费能源现象的,当场提出改正意见,并要求严格按照节能降耗规定落实。同时,对所属单位特别是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开展了节能工作的监督指导工作,要求严格按照局制定的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意见进行落实。 在节电节水方面,机关人员做到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尽量减少待机时间,长时间不用的关闭电源;空调可不开的尽量不开,即使打开空调,也将温度调到适当状态,全体工作人员养成了节约用电用水的好习惯、好作风。同时,单位配备了独立的水电计量终端,确保数据准确;严格按季度及时上报水、电、油等能源消耗统计数据,做好局本级节能降耗工作台帐;及时按季度上报完整的能耗消费统计数据和相关材料。 三、明年工作打算 今年,我局节能降耗工作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其他做得好的兄弟单位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为此,明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 一是明确节能降耗工作目标,继续加大节能降耗宣传力度,加强对节能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普及节能知识,掌握节能方法,引导机关干部进一步转变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节能降耗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二是进一步完善机关内部节能机制,制订切实可行的机关节能管理制度,提升机关人员的节能降耗意识,提倡科学的用电、用水方式,打造阳光型、节约型政府部门机关形象。 三是加强节能工作措施落实,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引进和推广节能设备,充分挖掘节能潜力,确保单位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明显。同时,加强对下属单位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8政务公开是行政体制改革和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工作效率,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内容。 20xx年以来,我局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推行政务公开的要求和部署,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按照公开、公正、规范、高效、便民、廉政、勤政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公开、真实公正、讲求实效、利于监督的原则,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积极推进我局政务公开工作。现将我局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绩 (一)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局从认识上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把它作为本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首先是在局班子成员中广泛宣传、牢固树立政务公开的意识,其次是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元江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进作风,提高发展和改革工作效能,为优化投资和发展软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元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二)明确目标,健全工作机制。为了使政务公开工作更加有序开展,我局确立政务公开工作目标,就是通过优化和完善政务环境,达到机关干部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调动,工作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局班子十分重视政务公开工作,认识到位,把政务公开作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促进业务开展,树立商务部门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成立了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一名副局长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先后多次召开局务会议,研究部署政务公开工作。 二是机制日益完善。突出以人为本,借鉴兄弟单位政务公开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创新了政务公开工作,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机关考勤制度、首问首办责任制度、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为了使政务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我局按照政务公开要求,专门在办公楼显要的地方、商务部云南元江商务网、政府信息网平台公布了商务职能和商务执法范围。今年还完善并印发3000余册《元江招商指南》,方便客商了解元江的资源、项目情况,真正做到服务于民,便利于民,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改善服务,提高效率,获得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三是公开内容齐全。推进民主政务,凡是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除涉及国家机密外,我局实行全部公开。政务公开内容分为对外公开和对内公开两部分。对外公开内容包括我局各股室主要职责、办事程序、服务承诺、办理业务情况及其他需要公开的事项。对内公开内容包括我局的党务、党风廉政建设、干部考勤等。我局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教育干部“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多而慢为,不因事杂而乱为”“该办就办,办就办好”。 我局紧紧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强调政务公开的时效性。四是公开形式多样。服务效果明显,我局从实际出发,克服商务局组建初期办公环境不佳等困难,采取了上网、印发资料、借助媒体发布等形式公开政务。形式灵活多样,贴近实际,效果明显。一是上网公示。我局开通了《云南元江商务之窗》网站,向外宣传元江、推介项目、发布务政务信息,对内为全县机关、乡镇和各类企业提供商务信息服务。 至10月底止,网站共计发布各类信息380余条,有效地公开了政务,有力地推介了元江。二是上媒体公示。主要是指通过媒体推介宣传单位工作动态,主动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如我局重要业务工作之一为民办十件实事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就主动在电视上公示,让群众来共同监督,受到社会的公认和好评。 (三)严格考核,落实工作责任。一是根据政务公开的特点,对各科室的工作进行了明确,办公室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各科室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负责相关对口政务公开项目的部署和落实;二是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机关各科室的整体绩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三是实行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对拒不实行政务公开,或按规定要公开而不公开,或弄虚作假,或承诺不兑现,投诉处理不及时的,视情节轻重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个别干部对政务公开认识上某些时候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高思想认识,更好地服务于元江的经济工作,树立良好的外商投资“窗口”形象。 (二)政务公开制度建设有待加强。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个别的制度不能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增强政务透明度,确保处事公正、办事公开、分配公平,健全监督网络,消除假公开、不公开的现象,做到反馈快、查处快、曝光快,尤其是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要从快、从重、从严打击处罚,并随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920xx年全局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对人才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立足“天府生态科技城、空港自由贸易区”建设各项重点工作的人才需求,以加快建设西部人才聚集区为目标,以“大人才观”为统揽,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人才工作平台建设,推动各类人才整体开发,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双流在中西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20xx年人才工作总体情况 商务局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根据双流商务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内引外联,引资引智,加大对内、外贸企业高端贸易人才和涉外国际商务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壮大该领域的人才规模,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人才分布,注重人才培养,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行业人才作用。特别是以培育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为重点,推动各类人才整体开发。制定了完善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重点领域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了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二、20xx年人才工作特色亮点 一是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大力营造重视人才的氛围。局主要领导任商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商贸企业及较大的个体经营业主共200家参与,12家重点企业负责人为成员。工作小组定期开展活动,相继出台了关于系统人才工作的规划、意见、方案、制度和办法,并确立了局领导与重点企业工作联系点。全年共组织18名联系人开展了五次活动,内容主要是开展座谈,围绕“十二五”规划共商措施,围绕创全县商务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征求意见,围绕流通业及物流业发展调查研究等,共收集合理化建议、意见、措施48条,极大优化了我县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的出炉,促进了我县流通产业的发展。 二是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行业人才作用。我局以培育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为重点,推动各类人才整体开发。制定完善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重点领域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进“产业人才联盟”建设,促进优势整合、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打造具有双流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人才工作品牌。实现农、工、商携手结盟,产供销直接见面,共兴双流经济。 三是完善人才引进平台,狠抓人才引进工作。根据县委人才工作安排,商务局大力开展了人才引进工作,局党组书记身先士卒,一手抓商务经济主要指标的完成,一手狠抓招商引资和引才引智。鼓励公司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公司负责人应经常与企业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交心谈心,及时准确地把握这些人才的喜怒哀乐,有针对性地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帮助其排忧解难。鼓励公司为公司所有的本科以上学历的职工或老员工免费提供食宿,并为其买好所有的保险,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及科研成果产生效益的,按新增效益的一定百分比计提给个人,并一次性重奖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 四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人才总量不断增加。各项并进,引人引企并行,商务局成立以来,我们先后引进的苏宁等知名商企陆续在双流设立分支机构;引资引智并举,壮大国际贸易人才队伍。我们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加快我市对外贸易和扩大对外开放;宣传与考核并重,增强全系统的人才意识。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整体素质。商务局积极加强各类人才培训,包括组织企业统计人员培训,组织全县乡镇经贸办主任、分管领导培训酒类流通登记备案培训,组织外贸外资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培训,组织参加国内专业培训等。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才制度,围绕产业重点、项目需求,重点对接与主导产业关联密切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人才总量仍然不足。从全县几家重点企业抽样调查来看,目前实际可供职人数大大小于一般技术人才总需求量,职位空缺人数较多。二是人才结构不优。从抽样调查情况来看,按行业划分,人才缺口全部集中在国际贸易方面,其中,以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行业为最紧张,存在严重的用工缺口;按岗位划分,全部集中在生产技术人员;按性别划分,主要以女性居多。三是人才成本增加。工资的普遍高涨和企业之间福利的攀比,迫使企业工资性和福利支出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薪及周边地区加薪抢人的压力,使得人才成成本大幅上升;为了生存,有些企业甚至忍痛割爱,有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也只能低就学历不高的普通人员。 究其原因:一是本地工业化发展大提速和服务业大腾飞的大发展带来的人才总需求大幅增加,造成商贸企业每年对人才的需求缺口就大,对待遇较高期望值的高级人才来说,引进更难。二是结构性问题加剧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缺口的是高级管理与技术岗位,而劳动量相对较小和劳动环境相对较好的服务业比起倒班和面临噪声灰尘等问题的外贸出口企业更具吸引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待岗的大多为高不成低不就一般性人才,而大多数单位需要的都是40以下和人力成本低的高学历人员。 四、20xx年人才工作计划 (一)努力改善人才成长的宏观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大背景下,要依靠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增强市场部门的公共服务;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企业人才的典型报道,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动员全社会牢固树立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生产力等人才观;将各类高级人才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纳入重点保护对象,特别是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也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利用专业部门优势,加强人力资源工作的研究,通过扩大人才市场容量、完善人才市场设施、提高人才市场交易量等措施,确保我局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要承担专业技术人才的免费或低费培训任务,及时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搞好职称评定工作;要为人才的引进、培训、奖励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要增加人才开发专项基金的额度,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大力创新人才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当前,我局人才不足的原因除了引进不多外,还有流动不畅的因素:一方面,大量的年轻人才浮在机关养尊处优,没有到经济主战场的前沿阵地,缺乏管理经济的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又闹“才”荒,急需各类管理及技术人才,在职年轻人才缺乏对中国特色经济及宏观政策信息的指导,存在知识与政策的矛盾误区。因此,要健全和创新我局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要彻底摒弃官本位思想,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到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也要积极探讨企业优秀人才进入各级国家机关任职的办法和措施,当好新时代真正的“伯乐”,善于挖掘发现那些默默无闻、有真才实学、长期被埋没的“千里马”,大力提拔用好一大批懂经济、善于科学管理和廉洁奉公的干部进入党政领导岗位。 (三)积极规范人才考核的指标体系 制定出台一系列关于各类各级人才的标准,鼓励引进相关方面人才。除积极引进急需的市外人才外,更重要的是应立足市内,在商贸流通领域中择优挑选一批人员通过参加短期、中期培训和到发达地区知名商贸流通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把他们培养成为专业管理人才,更好的做到为我局服务;制定人才工作实绩的考核奖惩制度,并且尽可能地量化具体化上述所有标准、办法、规划、方案、措施和制度,力求考核有可操作性,尽可能减少人为主观因素,从而使人才的考核奖惩真正走上客观、公正、公开、公平、规范的轨道上来。 (四)充分发挥人才激励作用 充分发挥人才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量做到学以致用、业务对口,不唯文凭,不论资排辈,用工作业绩说话;贡献不分早迟,用能人不分老少,同等贡献奖励不分职务、级别,一视同仁;对各类埋头工作、成绩突出、贡献巨大的人才,各级各部门均要加大力度,制定相应的具体奖励政策,特别是吸引力大、激励效应高的住房奖励政策、薪金政策、户籍政策、子女教育政策等,并形成长效机制,从而全面激发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为双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贡献。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10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市商务局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惠民安商”主题,推动商务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20xx年1-6月份,全市商务运行总体平稳。外贸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走出去”、“引进来”双向投资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上半年,完成出口212.4亿美元、增长1.7%,是计划单列市中保持增长的两个城市之一;实际到账外资41.7亿美元、增长10.2%,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目标进度;对外投资项目92个,中方投资额19.3亿美元、增长122%,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27.6亿美元、增长149%。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00亿元、增长10.5%左右。 (一)努力“稳增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有亮点。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前5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7.9%,拉动全市出口增长5.8个百分点。新型贸易业态快速发展,“青岛市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出口增长8.6%。外贸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前5个月,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增长6.7%、占比达59.4%。落实国际市场开拓“百展”工程,组织我市近千家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27个,积极培育出口过亿美元品牌小镇。培育扩进口和促消费搭建对接平台,内外贸融合扩大一般消费品进口。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和“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工程”。跨境贸易电商服务试点成效显著,已有15家企业完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建设,58家企业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 (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外资结构持续优化有实效。推动引资方式向股权并购、参股合作方式转变,推进高端产业跨境并购运作机制。扩大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方面对外开放,前5个月,服务业到账外资18亿美元,占到账外资总额的43.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11国家的22个城市(省州)缔结经济合作伙伴。深化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建设,釜山青岛工商中心完成注册登记,中韩创新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提升三级联动服务水平,实现外商投资企业网格化服务无缝隙、全覆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水平有提升。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海尔-鲁巴经济区,推进恒顺电器东南亚工业园、太平洋印尼橡胶工业园、海信北非工业园、瑞昌棉业赞比亚农产品加工园区等申报国家级境外合作园区,支持企业“抱团”到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发展。 加快推进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商协会、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信息资源,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境外投资促进机构、我驻外使领馆和外国驻华使馆建立联系机制。建立健全“走出去”的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定期发布重大国别风险评估报告,及时妥善解决和处置各类安全问题。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举办8场“丝路对话”系列活动。 (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园区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印发实施《青岛市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确定42条改革事项,已基本完成的26项,正在深入推进16项。研究拟定《关于加快全市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各经济开发区推行外商投资审批许可便利化改革,实现“三证联办”,办理时限缩短至2个工作日。即墨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请示已由国务院批转至商务部。 (五)启动“调稳抓”活动,商务发展惠及民生取得明显成效。制定实施《外贸及商贸流通业经济运行服务办公室“调稳抓”工作方案 》,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扩进口”与“促消费”结合,提升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和标准化水平。深入开展“三个一千”活动,推进“千万平米”总部商务区55个重点项目和商贸区47个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推进农贸市场公益性改革和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农贸市场资源,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制定出台《青岛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实施农村电商“4215工程”,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二、存在问题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存在问题。 1.外贸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方面受国际市场价格、国内市场需求、国家政策三方面因素影响,大宗商品进口下滑较大。另一方面受贸易融资、外贸统计体制两方面因素影响,外贸企业进口“融资难”制约进口数量,部分企业进口业绩未体现在青岛市。 2.扩大消费压力较大。受大环境影响和居民消费节约意识的增强,中高端餐饮进入转型发展期,虽大众餐饮稳定增长,但未纳入限上企业统计。网购消费增长较快,对实体店销售带来分流影响。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加快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一是组织开展以“通商青岛新丝路、经济合作新伙伴”为主题的“丝路对话”系列活动,配合高层出访策划组织双向投资贸易活动。二是推进青岛港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港口合作,举办海上合作12国驻华商务参赞对接说明会。三是推进“一带一路”多式联运互联互通综合贸易枢纽建设。 2.全面启动国家实施自贸区战略地方经贸合作推进工作机制。一是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试验成果,在“全市辖区、省级以上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三个层级分类加快实施,争取年底基本完成。二是争取在抢抓FTA战略机遇扩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方面走在前列,研究制定《青岛市落实国家FTA战略地方经贸合作推进工作机制试点城市工作方案》,积极推动落实自贸协定地方合作试点政策,拓展我市与自贸区国家地区的双向投资贸易和高端产业合作。 3.争取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综合试点及商贸流通地方立法试点早见实效。进一步修改完善《青岛市商品流通条例》,按照法定程序积极推进,争取年内报省人大批准实施。先行启动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4.全力抓好外贸“稳增长”。研究制定我市《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实施意见》。一是研究探讨采取定向封闭贷款运作模式为有市场、有订单、有信誉的重点进口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二是举办融资保险政策对接活动,促进境外投资、承包工程带动机电设备及零部件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三是培育过亿美元出口品牌小镇,带动纺织服装、农产品扩大出口规模。四是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制定出台我市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贯彻实施意见。五是落实国际市场开拓“百展”工程,组织企业参加自贸区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重点展会。 5.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一是重点抓好86个过千万美元在谈项目落地,57个过千万美元待建项目开工,22个已投产项目到账。二是研究推进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出资和跨境换股,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高效结合。三是充分利用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政策优势,重点引进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四是做好配合高层出访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6.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进青岛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推动即墨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胶南经济开发区与董家口循环经济区优化整合,办好中德生态园、中韩创新产业园等重点合作园区。创新园区招商工作体制机制,按照大项目-产业链-园区集群的发展模式,吸引外资项目在省级以上开发区集聚发展,培育建设各具产业特色的主导产业集聚园区,实现差异化发展、绿色集约发展。 7.加快推进实施国际化城市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是筹备召开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推进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二是研究制定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实施纲要、指标体系等指导性文件。三是组建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四是探讨建立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1120xx年全局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对人才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立足“天府生态科技城、空港自由贸易区”建设各项重点工作的人才需求,以加快建设西部人才聚集区为目标,以“大人才观”为统揽,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人才工作平台建设,推动各类人才整体开发,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双流在中西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20xx年人才工作总体情况 商务局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根据双流商务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内引外联,引资引智,加大对内、外贸企业高端贸易人才和涉外国际商务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壮大该领域的人才规模,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人才分布,注重人才培养,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行业人才作用。特别是以培育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为重点,推动各类人才整体开发。制定了完善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重点领域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了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二、20xx年人才工作特色亮点 一是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大力营造重视人才的氛围。局主要领导任商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商贸企业及较大的个体经营业主共200家参与,12家重点企业负责人为成员。工作小组定期开展活动,相继出台了关于系统人才工作的规划、意见、方案、制度和办法,并确立了局领导与重点企业工作联系点。全年共组织18名联系人开展了五次活动,内容主要是开展座谈,围绕“十二五”规划共商措施,围绕创全县商务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征求意见,围绕流通业及物流业发展调查研究等,共收集合理化建议、意见、措施48条,极大优化了我县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的出炉,促进了我县流通产业的发展。 二是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行业人才作用。我局以培育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为重点,推动各类人才整体开发。制定完善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重点领域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进“产业人才联盟”建设,促进优势整合、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打造具有双流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人才工作品牌。实现农、工、商携手结盟,产供销直接见面,共兴双流经济。 三是完善人才引进平台,狠抓人才引进工作。根据县委人才工作安排,商务局大力开展了人才引进工作,局党组书记身先士卒,一手抓商务经济主要指标的完成,一手狠抓招商引资和引才引智。鼓励公司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公司负责人应经常与企业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交心谈心,及时准确地把握这些人才的喜怒哀乐,有针对性地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帮助其排忧解难。鼓励公司为公司所有的本科以上学历的职工或老员工免费提供食宿,并为其买好所有的保险,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及科研成果产生效益的,按新增效益的一定百分比计提给个人,并一次性重奖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 四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人才总量不断增加。各项并进,引人引企并行,商务局成立以来,我们先后引进的苏宁等知名商企陆续在双流设立分支机构;引资引智并举,壮大国际贸易人才队伍。我们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加快我市对外贸易和扩大对外开放;宣传与考核并重,增强全系统的人才意识。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整体素质。商务局积极加强各类人才培训,包括组织企业统计人员培训,组织全县乡镇经贸办主任、分管领导培训酒类流通登记备案培训,组织外贸外资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培训,组织参加国内专业培训等。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才制度,围绕产业重点、项目需求,重点对接与主导产业关联密切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人才总量仍然不足。从全县几家重点企业抽样调查来看,目前实际可供职人数大大小于一般技术人才总需求量,职位空缺人数较多。二是人才结构不优。从抽样调查情况来看,按行业划分,人才缺口全部集中在国际贸易方面,其中,以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行业为最紧张,存在严重的用工缺口;按岗位划分,全部集中在生产技术人员;按性别划分,主要以女性居多。三是人才成本增加。工资的普遍高涨和企业之间福利的攀比,迫使企业工资性和福利支出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薪及周边地区加薪抢人的压力,使得人才成成本大幅上升;为了生存,有些企业甚至忍痛割爱,有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也只能低就学历不高的普通人员。 究其原因:一是本地工业化发展大提速和服务业大腾飞的大发展带来的人才总需求大幅增加,造成商贸企业每年对人才的需求缺口就大,对待遇较高期望值的高级人才来说,引进更难。二是结构性问题加剧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缺口的是高级管理与技术岗位,而劳动量相对较小和劳动环境相对较好的服务业比起倒班和面临噪声灰尘等问题的外贸出口企业更具吸引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待岗的大多为高不成低不就一般性人才,而大多数单位需要的都是40以下和人力成本低的高学历人员。 四、20xx年人才工作计划 (一)努力改善人才成长的宏观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大背景下,要依靠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增强市场部门的公共服务;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企业人才的典型报道,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动员全社会牢固树立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生产力等人才观;将各类高级人才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纳入重点保护对象,特别是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也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利用专业部门优势,加强人力资源工作的研究,通过扩大人才市场容量、完善人才市场设施、提高人才市场交易量等措施,确保我局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要承担专业技术人才的免费或低费培训任务,及时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搞好职称评定工作;要为人才的引进、培训、奖励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要增加人才开发专项基金的额度,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大力创新人才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当前,我局人才不足的原因除了引进不多外,还有流动不畅的因素:一方面,大量的年轻人才浮在机关养尊处优,没有到经济主战场的前沿阵地,缺乏管理经济的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又闹“才”荒,急需各类管理及技术人才,在职年轻人才缺乏对中国特色经济及宏观政策信息的指导,存在知识与政策的矛盾误区。因此,要健全和创新我局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要彻底摒弃官本位思想,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到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也要积极探讨企业优秀人才进入各级国家机关任职的办法和措施,当好新时代真正的“伯乐”,善于挖掘发现那些默默无闻、有真才实学、长期被埋没的“千里马”,大力提拔用好一大批懂经济、善于科学管理和廉洁奉公的干部进入党政领导岗位。 (三)积极规范人才考核的指标体系 制定出台一系列关于各类各级人才的标准,鼓励引进相关方面人才。除积极引进急需的市外人才外,更重要的是应立足市内,在商贸流通领域中择优挑选一批人员通过参加短期、中期培训和到发达地区知名商贸流通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把他们培养成为专业管理人才,更好的做到为我局服务;制定人才工作实绩的考核奖惩制度,并且尽可能地量化具体化上述所有标准、办法、规划、方案、措施和制度,力求考核有可操作性,尽可能减少人为主观因素,从而使人才的考核奖惩真正走上客观、公正、公开、公平、规范的轨道上来。 (四)充分发挥人才激励作用 充分发挥人才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量做到学以致用、业务对口,不唯文凭,不论资排辈,用工作业绩说话;贡献不分早迟,用能人不分老少,同等贡献奖励不分职务、级别,一视同仁;对各类埋头工作、成绩突出、贡献巨大的人才,各级各部门均要加大力度,制定相应的具体奖励政策,特别是吸引力大、激励效应高的住房奖励政策、薪金政策、户籍政策、子女教育政策等,并形成长效机制,从而全面激发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为双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贡献。 商务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12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市商务局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惠民安商”主题,推动商务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20xx年1-6月份,全市商务运行总体平稳。外贸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走出去”、“引进来”双向投资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上半年,完成出口212.4亿美元、增长1.7%,是计划单列市中保持增长的两个城市之一;实际到账外资41.7亿美元、增长10.2%,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目标进度;对外投资项目92个,中方投资额19.3亿美元、增长122%,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27.6亿美元、增长149%。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00亿元、增长10.5%左右。 (一)努力“稳增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有亮点。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前5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7.9%,拉动全市出口增长5.8个百分点。新型贸易业态快速发展,“青岛市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出口增长8.6%。外贸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前5个月,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增长6.7%、占比达59.4%。落实国际市场开拓“百展”工程,组织我市近千家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27个,积极培育出口过亿美元品牌小镇。培育扩进口和促消费搭建对接平台,内外贸融合扩大一般消费品进口。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和“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工程”。跨境贸易电商服务试点成效显著,已有15家企业完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建设,58家企业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 (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外资结构持续优化有实效。推动引资方式向股权并购、参股合作方式转变,推进高端产业跨境并购运作机制。扩大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方面对外开放,前5个月,服务业到账外资18亿美元,占到账外资总额的43.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11国家的22个城市(省州)缔结经济合作伙伴。深化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建设,釜山青岛工商中心完成注册登记,中韩创新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提升三级联动服务水平,实现外商投资企业网格化服务无缝隙、全覆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水平有提升。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海尔-鲁巴经济区,推进恒顺电器东南亚工业园、太平洋印尼橡胶工业园、海信北非工业园、瑞昌棉业赞比亚农产品加工园区等申报境外合作园区,支持企业“抱团”到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发展。 加快推进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商协会、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信息资源,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境外投资促进机构、我驻外使领馆和外国驻华使馆建立联系机制。建立健全“走出去”的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定期发布重大国别风险评估报告,及时妥善解决和处置各类安全问题。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举办8场“丝路对话”系列活动。 (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园区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印发实施《青岛市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确定42条改革事项,已基本完成的26项,正在深入推进16项。研究拟定《关于加快全市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各经济开发区推行外商投资审批许可便利化改革,实现“三证联办”,办理时限缩短至2个工作日。即墨开发区升级为开发区的请示已由国务院批转至商务部。 (五)启动“调稳抓”活动,商务发展惠及民生取得明显成效。制定实施《外贸及商贸流通业经济运行服务办公室“调稳抓”工作方案》,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扩进口”与“促消费”结合,提升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和标准化水平。深入开展“三个一千”活动,推进“千万平米”总部商务区55个重点项目和商贸区47个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推进农贸市场公益性改革和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农贸市场资源,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制定出台《青岛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实施农村电商“4215工程”,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二、存在问题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存在问题。 1.外贸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方面受国际市场价格、国内市场需求、国家政策三方面因素影响,大宗商品进口下滑较大。另一方面受贸易融资、外贸统计体制两方面因素影响,外贸企业进口“融资难”制约进口数量,部分企业进口业绩未体现在青岛市。 2.扩大消费压力较大。受大环境影响和居民消费节约意识的增强,中高端餐饮进入转型发展期,虽大众餐饮稳定增长,但未纳入限上企业统计。网购消费增长较快,对实体店销售带来分流影响。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加快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一是组织开展以“通商青岛新丝路、经济合作新伙伴”为主题的“丝路对话”系列活动,配合高层出访策划组织双向投资贸易活动。二是推进青岛港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港口合作,举办海上合作12国驻华商务参赞对接说明会。三是推进“一带一路”多式联运互联互通综合贸易枢纽建设。 2.全面启动国家实施自贸区战略地方经贸合作推进工作机制。一是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试验成果,在“全市辖区、省级以上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三个层级分类加快实施,争取年底基本完成。二是争取在抢抓FTA战略机遇扩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方面走在前列,研究制定《青岛市落实国家FTA战略地方经贸合作推进工作机制试点城市工作方案》,积极推动落实自贸协定地方合作试点政策,拓展我市与自贸区国家地区的双向投资贸易和高端产业合作。 3.争取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综合试点及商贸流通地方立法试点早见实效。进一步修改完善《青岛市商品流通条例》,按照法定程序积极推进,争取年内报省人大批准实施。先行启动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4.全力抓好外贸“稳增长”。研究制定我市《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实施意见》。一是研究探讨采取定向封闭贷款运作模式为有市场、有订单、有信誉的重点进口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二是举办融资保险政策对接活动,促进境外投资、承包工程带动机电设备及零部件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三是培育过亿美元出口品牌小镇,带动纺织服装、农产品扩大出口规模。四是实施服务贸易振兴工程,制定出台我市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贯彻实施意见。五是落实国际市场开拓“百展”工程,组织企业参加自贸区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重点展会。 5.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一是重点抓好86个过千万美元在谈项目落地,57个过千万美元待建项目开工,22个已投产项目到账。二是研究推进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出资和跨境换股,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高效结合。三是充分利用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政策优势,重点引进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四是做好配合高层出访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6.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进青岛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推动即墨开发区升级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胶南经济开发区与董家口循环经济区优化整合,办好中德生态园、中韩创新产业园等重点合作园区。创新园区招商工作体制机制,按照大项目-产业链-园区集群的发展模式,吸引外资项目在省级以上开发区集聚发展,培育建设各具产业特色的主导产业集聚园区,实现差异化发展、绿色集约发展。 7.加快推进实施国际化城市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是筹备召开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推进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二是研究制定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实施纲要、指标体系等指导性文件。三是组建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四是探讨建立青岛市国际化城市战略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