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特色美术活动方案 |
范文 | 大班特色美术活动方案(精选3篇) 大班特色美术活动方案 篇1一、活动意义 金秋十月,举国同庆,为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体验亲子合作的乐趣,我园将举行“庆国庆亲子创意美术制作”活动。 家长们可以利用国庆长假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玩耍,感受家乡的美、自然的美,并和孩子一起亲密合作,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创作有趣生动的美术作品。 二、活动目的 1.在制作中,使幼儿感受家乡和自然的美丽。 2.通过亲子活动,感受亲子制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自我展示、交流的能力。 4.培养幼儿审美情趣,体验自我创造的成就感。 三、活动内容 托班、小班幼儿手工制作 要求: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如:果壳、种子、布贴等物品)粘贴制作一幅以“迎国庆”或“美丽的秋天”为主题的画报。 中班、大班幼儿绘画展览 四、活动要求 要求: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水彩、油画、拓印、版画、刮画等),创作一幅以“国庆节”或“美丽的秋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纸面要求:8开画纸大小,背面写名字,作品上交后,统一打印名签。 五、活动时间 10月1日~7日亲子制作。 10月8日~10日上交作品,交流展示。 10月13日~17日作品评选,优秀作品展览。 六、活动评比 1.评选出本次活动的优秀班级。 2.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3.颁发获奖证书、奖品、并照相留念。 大班特色美术活动方案 篇2活动目标: 1、探究画面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2、感受"哈哈小人"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发现人物造型与折纸之间的变化规律。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发现上述变化的规律,并能根据规律进行想象与表现。 活动准备:哈哈小人的范画、记号笔20支、黑板一块、小框5个,人手三张不同颜色的彩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师:我们在幼儿园已经学会了不少的本领,能告诉老师你最能画什么?教师总结幼儿回答的种类。你们真了不起。但是今天我要请小朋友们画一样东西,请你们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 二、出示"哈哈小人",幼儿观察,尝试画出一摸一样的"小人" 1、重点解释"顶天立地"师:那什么是顶天立地?顶天是什么意思呢?(头顶着天)那立地呢?(脚踩着地)所以,这幅画要画得怎么样?(画得高、画得大)。给你们一点时间,仔细观察这个小人的摸样和大小。 2、幼儿观察范画,你觉得你观察好了,请你们举手(教师拿走范画)请注意了,篮子里有一张粉红色的纸,请你在这张粉红色的纸上把你观察到的小人画出来。 3、幼儿第一次作画,教师引导幼儿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他是什么样的?做的是什么动作呢?不管画好没有,请把笔放下来,现在来看看我的哈哈小人。 4、幼儿的画和范画进行比较。和你画得做一下比较,画之前我提过要求,画得要怎么样?(顶天立地)要画的高、画的大。第二个要求是画你观察到的小人。现在和你纸上的小人比较一下,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需要在重新修改一下的,有吗?在给你们一次机会,把需要修改的地方重新在改一下。 5、幼儿修改画面再次做比较。 三、探究"哈哈小人",发现画面造型与折纸的关系 (一)、尝试在折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1、请幼儿在折好的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哈哈小人"师:在黄色的纸上请你再画一遍你观察到的顶天立地的小人,注意不能打开这张纸。你发现这张纸上跟刚刚那张有什么区别呢?注意画的时候不能把纸头打开喔。 2、幼儿画画,教师观察幼儿画画的位置。 (二)、展开纸,比较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1、师;现在可以把纸打开了,告诉我,你的小人怎么啦? 2、比较各自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师:你的小人什么地方断掉了?断开的地方为什么不一样? 总结:如果你把小人的某一部分画在折线的地方,当你打开的时候,折过的地方可能是断掉的,这个折过的地方叫"折痕"。 (三)、尝试连接断开的小人,感知折线与画面断开的关系 1、师:如果请你把小人断掉的地方连起来,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想试一试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师:你的什么变长啦?(脸、身体……) 3、作品展示:猜猜这个小人会哪里变长呢?你为什么会这么猜? 总结:什么东西画在折线上,什么就会变长。 四、再次探究,理解折线与画面变化的关系 1、尝试变出不一样的小人师:如果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准备把小人的什么变长呢?要和刚刚变得不一样。 2、提出要求: 师:再找一张蓝色的纸,把你想要变长的地方想好了,画在这张纸上。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讲评 师:你们真棒,画的越来越好,变得也越来越多了。 五、拓展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师:如果我把这张纸换个方向小人会变成什么样呢? 大班特色美术活动方案 篇3【主题来源】: 家像一个宁静的港湾,常常是每个人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和家人亲亲密密的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幼儿离开自己的父母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在情绪上多少有点不适应,进行这个主题开展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一个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整个主题活动将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将教材中的多个活动点,安排进各种区域内容中,而这些区域将以'家'的形式表现出来,满足小班孩子的装扮兴趣,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将通过观察和个别的指导,了解每个孩子的需要,亲近每个孩子。 【设计思路】: 这次的主题活动娃娃家的内容要求就是: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个大的主题背景下,我们班创设了打扮爸爸妈妈,和同伴分享糖果等来感受家的温馨。这次我预设了一个运动活动引导幼儿爬着给爸爸妈妈送糖果,让幼儿也和爸爸妈妈分享,目的是为了幼儿练习手脚着地的屈膝爬行的动作。因为有给家长送糖果这一游戏情景,在孩子活动过程中,同时也培养孩子关爱父母的情感。 【环境创设】: 1、在活动室中按幼儿的需要设立娃娃家,让幼儿的家中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体验抱娃娃、做饭、洗衣服等的乐趣。 2、'亲亲热热一家人':将幼儿的个人照或全家福张贴在一个版面上,让幼儿在游戏和休息的时候看看说说,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 3、在角区游戏中创设和主题相关的内容: (1)动手区:帮爸爸装饰外套、喂面条、打扮弟弟妹妹、帮妈妈做头发。 (2)生活区:帮妈妈穿项链、装扮爸爸的领带;有趣的小夹子、给小动物造房子、剥剥尝尝、扣钮扣、喂食。 (3)语言区:投放家庭中相关事物和成员的图片或照片,让孩子看看说说。 (4)建构区:我爱我家。 【活动方案】: 一、生活活动: 活动一《点名》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发展语言,并熟悉班中幼儿的名字。 活动指导: 方法一:当老师点到某位幼儿的名字时,他站立起来,招手大声说:'我来了,大家好!'其他幼儿则一起说:'某某,你好!'方法二:当老师点到某位幼儿的名字时,课随机问问他:'你的好朋友是谁呀?''坐在你旁边的朋友是谁呀?'方法三:当点名结束后,老师可以问问'今天谁没有来?'等问题,引发幼儿关心自己的朋友。 日常活动:教师每天可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来介绍班级中的朋友。 活动二《宝宝学吃饭》 教幼儿拿饭碗、调羹的正确方法,能坐定进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活动指导: 1、用图片,讲述,演示的形式告诉幼儿正确的进餐方法,引起幼儿想要自己进餐的愿望。 2、幼儿一起谈谈:图片上的小弟弟在干什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吃饭才正确? 3、请个别小朋友示范吃饭时是怎样坐的。 4、请小朋友到桌子前看看,幼儿说说谁进餐的姿势。 二、运动活动: 活动一《糖宝宝》 活动目标:练习翻滚的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糖宝宝的头饰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学习开飞机的动作。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引起幼儿的兴趣。 3、幼儿扮演糖宝宝,教师扮演工人叔叔,糖宝宝四散在各处,当'叔叔'说:'机器一开,骨碌骨碌,糖宝宝出来了。'幼儿立即从四处爬处或滚出。……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动作。 4、引导幼儿做各种不同的动作。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