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初中音乐课反思工作
范文

初中音乐课反思工作(精选3篇)

初中音乐课反思工作 篇1

  半个学期已经过去,回顾前一阶段的音乐课教学,对以下两个方面体会较深。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学业的加重,音乐在初中生的眼中是副课,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学目标。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半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初中音乐课反思工作 篇2

  一、加强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意志行动,意志行动的特点是自觉确定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必须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旦被学生掌握了,就会产生激励学生一定要达到目的的内在动力。这就是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常以理想、志向、愿望等形式表现出来。如果教学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的推动力。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又要十分注意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学生树立学习目的。这是保证学生能够持久和积极主动学习的根本所在。

  二、加强心理交往,启发积极情绪。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心理交往的过程。师生心理交往的基础首先是情感交往。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要以鼓励为主;对差生不可冷淡,不能挖苦,要宽容友善,耐心教导、启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情感,才会激发学生学好老师所授知识的兴趣,才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要求的任务上去。小学生的自尊心特别强,这种自尊心往往是进取向上的动力。在学习上,如果学生受到老师的恰当评价和鼓励,他们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一种成功的体验。这种满足和体验,将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再上一层楼的心理状态和奋发向上的力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取得成绩的快乐。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以此来强化他们因取得成功而欢乐的心理。

  三、改进教学方法,激发愉快情绪。

  教学方法得当,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反之,方法陈旧、落后,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单调、乏味,引不起兴趣。所以,教师要不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愉快情绪。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课堂练习应做到精思巧设,不搞“题海战术”,才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如果教师出的题目深浅适度,难易得当,学生始终不感到困难可怕,就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其学习情绪就会高涨起来,然后,再逐渐加大难度,学生就会信心百倍,有勇气攻克。

  四、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表现欲。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发动者,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激发性,趣味性和启迪性。要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励学生自己去主动探求知识。要善于以语言的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事物的意境之中,使学生的学习趣味盎然、乐学不倦。我们有时上新课,一两句话也往往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初中音乐课反思工作 篇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的地位得到了逐步提升.音乐教学是让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重得以放松的重要课程,有利于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对话式教学成为适合中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如何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成为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耐心倾听,平等交流

  对话式教学的展开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倾听意识.教师在和学生进行对话时,需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耐心听取学生的观点,同时也要注意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交流方式,对待一些较内向的同学要以引导和鼓励为主,而一些特别活跃的同学要注意对其进行合理的“打压”,以保证课程能够顺利进行.特别是在中学音乐课堂上,学生心理发育已经日趋成熟,教师要学会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喜欢教师,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音乐课堂的感受,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让学生体会到提问教师的乐趣.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才能得到学生对音乐课堂最真实的想法,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能够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意识的表达,从而为音乐课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氛围.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自己处于平等交流中的引导地位,要起到引导与把握方向的作用,把每位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体,用心体会他们的思想情感,注意引导学生挖掘出教材背后更值得思考的内容.例如《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一课,这部音乐作品处于《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这一单元,是一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爱国情感的,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这部音乐作品做好深入了解,在上课过程中通过交流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感受,解答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利用好每一部音乐作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并感受作品中充斥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为这一学年的音乐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预习,积极交流

  在中学音乐课堂上使用对话式教学,就需要师生之间进行共同的交流才能实现,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进行自学,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是进行对话式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开课之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激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可以选择在上课的最后几分钟将下节课所学内容简单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学生进行预习有很多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有关创作背景的查阅,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情,使学生通过自学对将要学习的音乐作品有初步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查找资料,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器乐欣赏课,教师必须要在课前进行预习工作的布置,才能保证在课上欣赏时学生有话可说,也能够使课堂节奏更紧凑.中学生已经具备比较强的预习能力,在音乐课堂上安排中学生进行预习,能够为他们高压力的中学生活提供一些休闲的余地,并且使他们感受到参与音乐教学的乐趣,并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懂你》一课时,教师要为下一节课的《好汉歌》做好准备.这一单元为《流行风》,《好汉歌》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作品.因此对这一课采用对话式教学比较适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查阅《好汉歌》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提出自己对《好汉歌》的理解,并带到课堂上与大家进行交流,这样让整个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也使得教师可以更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如果课堂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对《水浒传》的内容进行了解,从而将《好汉歌》融入到电视剧当时的环境之中进行理解,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何为好汉,感受流行音乐的特点.

  三、创设情景,和谐对话

  在教师乐意去倾听学生,并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做到有话可说之后,还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对话环境,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创造条件.特别是中学生已经具备比较健全的人格,特别需要教师对其予以尊重和积极的引导,才能让其乐意走进音乐课堂.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进行对话的物理环境.比如打乱学生的座位顺序,让学生分组坐在一起,或者像在剧院欣赏音乐作品那样为学生安排观众席的坐法.这样打破了传统的学生座位,方便了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更为轻松的课堂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乐于在课堂上与他人进行对话.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自身做起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感受.教师在课堂上的态度需要亲近友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积极解答,当学生做出一个较合理的答案时要予以肯定,即便学生说错了也要注意不能态度强硬的对其进行批评.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是学生的伙伴,是对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引导者,要充分对学生予以支持和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重视与尊重,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在课堂上发言,并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广陵散》这一欣赏课,其时代背景距离现代学生的生活背景比较遥远,学生在进行鉴赏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乐于在课堂上针对《广陵散》提出自己的问题.此时要注意,由于学生对于古琴曲无法像流行歌曲那样喜爱以及更好地理解,针对其提出的问题可能会缺少价值.教师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予以欣赏,尊重学生在思考之后提出的疑问,并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一起来帮助提问同学进行解答.教师要满足学生充满好奇心的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广陵散》中充斥的杀伐之气,感受古代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统治的抗争精神.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自身的倾听意识,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对话情景,通过各种手段来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同时也需要学生协助教师,待着问题进入课堂.从而使对话式教学在音乐课堂上得到合理的利用,提升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减缓其紧张的学习压力,让中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和谐的心理状态下完成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

随便看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

 

Copyright © 2004-2023 triy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49:52